農業科技種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1頁
農業科技種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2頁
農業科技種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3頁
農業科技種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4頁
農業科技種豬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第一章總論 11.1項目背景 11.2項目概況 31.3結論與建議 6第二章改造的意義和必要性 82.1項目實施的背景 82.2項目實施的意義和必要性 8第三章改造方案 123.1技改前情況 123.2改造方案 12第四章場址方案 144.1場址所在位置現狀 144.2場址建設條件 14第五章技術方案、設備方案與工程方案 185.1技術方案 185.2主要設備方案 265.3工程方案 28第六章主要原材料、燃料供應 296.1主要原材料供應 296.2燃料供應 29第七章總圖運輸與公用輔助工程 307.1總圖布置 307.2公用輔助工程 31第八章節能篇 338.1項目節能設計規范 338.2建設項目能源消耗種類和數量分析 358.3項目所在地能源供應狀況分析 358.4主要節能措施 368.5節能效果分析 37第九章環境影響評價 389.1廠址環境條件 389.2設計依據 389.3項目建設對環境的影響 389.4項目運營期對環境的影響 399.5環境影響評價 40第十章勞動安全衛生與消防 4110.1設計依據 4110.2安全衛生防范措施 4110.3消防設施 42第十一章組織機構與人力資源配置 4411.1組織機構 4411.2人力資源配置 44第十二章項目實施進度與項目招標 4512.1建設工期 4512.2項目實施進度表 4512.3項目招標 46第十三章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 4813.1項目總投資規模 4813.2資金來源及投資使用方案 49第十四章財務分析 5014.1項目財務內部收益率、總投資收益率、投資回收期等指標的計算和評價 5014.2項目經濟效益分析 52第十五章風險分析 56第十六章研究結論與建議 5816.1研究結論 5816.2建議 59PAGE4-第一章總論第一節項目背景一、項目名稱XX農業科技(XX)有限公司新建項目。二、承辦單位概況XX農業科技(XX)有限公司與美國華特希爾(Whiteshire)育種集團(以下簡稱華特希爾)合作。公司引進3000頭核心群種豬以及全套AirWorks生產系統,采用全新的合作方式:與Whiteshire進行聯合育種以保證遺傳進展與美國保持同步,在美國豬場進行育種、生產管理、疾病監控方面的培訓,引進并消化吸收美國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三、可行性研究報告編制依據(一)《農業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通知》(農計發〔2010〕39號);(二)《國務院關于推進XX市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三)《農業部XX市市人民政府共建統籌城鄉現代農業示范區合作備忘錄》;(四)《全國生豬優勢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五)《XX市市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2008~2015年)》;(六)《XX市現代農業建設總體規劃(2008~2017年)》;(七)《XX市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2008~2017年)》;(八)《種豬場建設標準》(NYJ/T0.3~2005);(九)《投資項目可行性研究指南(2002版)》;(十)《建設項目經濟評價方法與參數(第三版)》;(十一)項目業主提供的其它相關基礎資料。四、項目提出的理由與過程本項目通過引進國際國內公認優質種豬品種,以及原種、純繁、擴繁及最優雜交制種,建立適應XX市及周邊地區最佳種豬運營商業模式,即原種—純種—父母代種豬場,在遺傳改良、營養配比、飼料應用、疫病防疫、環境控制幾個方面提高產品質量,加強生物安全措施確保全場生豬的健康,最終為終端規模養殖企業提供質優價廉種豬(終端父本D及LY二雜母豬),實現生豬產業鏈持續擴張,拉動當地經濟,增加就業人數,增強企業競爭力。第二節項目概況一、建設地點XX市XX縣XX鄉XX村二、項目性質新建三、建設期限一年,2012年12月~2013年6月。四、建設規模及內容(一)建設規模項目占地233畝,新建飼養3000頭母豬,公豬650頭,原種豬場一個,年銷售種豬9178頭,商品豬63000頭。(二)主要建設內容總建筑面積58395.88平方米,其中豬舍53395.88平方米,生產配套用房2455平方米,場區道路1752米,消毒池100平方米,排水溝7250米,排污溝3700米,污水池2236立方米,沼氣池1000立方米,化尸池150立方米,綠化5000平方米,圍墻7572.48米。五、總投資與資金籌措(一)總投資資金項目總投資19000.00萬元港幣(實際需要資金量為1.671283億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資9980.00萬元,設備購置安裝費1265.53萬元,生產性生物資產購置費4586.27萬元,土地租賃費559.20萬元(使用期限為30年),工程建設其它費88.5萬元,培訓費用33.33萬元,流動資金和基本預備費200萬元。(二)資金籌措企業自籌1.671283億元。六、項目效益項目投產后,年產值2.0959億元,年平均利潤7545.24萬元,投資利潤率36%,稅后全部投資回收期2.7年(不含建設期),內部收益率12%,財務凈現值1.86332億元。建設單位與美國Whiteshire公司采用聯合育種的方式,加入美國國家種畜登記協會,每周將測定的數據傳到美國,利用國外龐大的數據庫進行育種值的估計以保證選育的準確性,將保持我國育種技術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徹底改變我國長期以來“重引不重選,或難以選育”的歷史現狀;改變過去“引種-擴繁-退化-再引種”的局面,減少直接從國外引種的數量和頻率,從根本上解除制約我國養豬業的瓶頸,并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引種帶來的生物安全風險。降低養豬業的引種成本,節約外匯。同時該項目的建設有利于實現生豬產業鏈持續擴張,拉動當地經濟,增加就業人數,增強企業競爭力。七、主要技術經濟指標(一)主要技術指標表1-1主要技術指標一覽表母豬品種大約克年產值長白母豬年產值杜洛克年產值母豬頭數1750750500單胎產豬數12.521875.0139750.0126000.0年產胎數2.248125.02.221450.02.21320.0配種分娩率0.8540907.00.8518233.00.8511220.0斷奶成活率0.9237634.00.9216774.00.9210323.0保育育成成活率0.9836882.00.9816439.00.9810116.0種豬淘汰率0.470.470.47總計:63437.0(二)主要經濟指標總規劃面積233畝;銷售收入2.0959億元/年;投資利潤率36%;全部投資回收期3年3月(不含建設期);財務凈現值1.86332億元;財務內部收益率12%。第二章項目建設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節項目建設的必要性一、是改良地方品種,完善生豬良繁體系的需要畜禽良種繁育體系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包括種畜禽生產經營、品種資源保護、質量監督檢測和市場與信息網絡等四部分。近年來,XX市市加強對種畜禽原種場、資源場、祖代場、凍精站、性能檢測站的建設,初步形成了配套合理的種畜禽場、專業大戶和人工授精站結構和布局。XX市市提出生豬的良種覆蓋率要達到98%;種豬除滿足本市需要外,還要面向全國供種。項目建設單位從加強優質種豬繁育入手,帶動全市種豬的規范化、規模化生產,這對于完善畜禽良種繁育體系,促進養豬業健康,提高畜牧科技轉化率有積極的意義。二、是調整品種結構,促進XX市生豬產業提檔升級的需要XX市是全國生豬優勢產區之一,年出欄商品豬2000萬頭左右,養豬業是農村經濟和畜牧業的支柱產業,也是農民增收的主要經濟來源。但與畜牧業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出欄率低、瘦肉率低、胴體重小、屠宰率低,豬品種問題已嚴重制約了生豬產業的快速。因此,迅速提高種豬質量,促進養豬業從數量型向質量型轉化,走上真正的優質、高產、高效的可持續之路已成為當務之急。美系種豬是目前世界上優秀和純正的種豬品系之一,它集中了全球歷年來種豬育種之精華,具有體形優美、結構緊湊、頭型清秀、胸寬背闊、肌肉發達、肢體結實、遺傳性能穩定、性欲旺盛、生產性能好、抗病力強等顯著優點。美國Whiteshire公司是美國種豬行業登記協會的最優秀的示范企業,70多年來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尤其以大白和長白品種的母系種豬稱霸于整個北美市場將近40年,在種豬培養和生產方面具有領先優勢。項目通過與美國Whiteshire公司合作生產種豬能有效促進XX市生豬產業提檔升級。三、是增加農民收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黨中央提出建設“生產、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社會主義新農村,是農業農村經濟社會的中心任務。其關鍵就在于立足當地資源優勢,優勢特色產業,實現農民增收。XX縣目前的農村狀況還與新農村建設標準存在一定差距。加快優勢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縮小城鄉差距已成為該區政府工作中的頭等大事。養豬業是當地農業優勢產業,具有養殖成本低、比較效益高等特點,是目前能有效增加農民收入的骨干項目之一。建設本項目,通過為項目提供優質美系種豬,能有效適度擴大美系生豬養殖規模,并采用先進的飼養技術和糞污處理技術,有助于改變當地落后的畜牧業生產方式,提高養殖效益,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統籌城鄉。四、是壯大龍頭企業,提高自身帶動能力的需要XX縣是XX市市生豬養殖優勢區,當地農戶有傳統的養殖習慣,近年來,隨著該區政府對生豬養殖業的進一步重視,養殖場不斷增多,養殖面積擴大,產業優勢逐步顯現。但是,目前全區仍然缺乏具有代表性的原種場,種豬大部分從外地引進,這樣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并且極易帶來各種傳染病,增大了生豬發病的風險。因此,急需提高良種供應能力,滿足生豬養殖業需要。XX農業科技(XX)有限公司從美國Whiteshire公司引進3000頭核心群種豬以及全套AirWorks生產系統,與Whiteshire進行聯合育種以保證遺傳進展與美國保持同步,在美國豬場進行育種、生產管理、疾病監控方面的培訓,引進并消化吸收美國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從而增強了公司的自身競爭力,帶動當地生豬產業的快速。第二節項目建設的可行性一、各級政府高度重視國家高度重視養豬業,近年來出臺的中央一號文件、《國務院關于當前穩定農業促進農民增收的意見》(國發〔2009〕25號)等文件中都提出:加大生產投入,支持生豬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建設,促進飼養方式轉變,提高畜牧養殖水平。《國務院關于推進XX市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號)、《農業部XX市市人民政府共建統籌城鄉現代農業示范區合作備忘錄》明確表示支持XX市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XX市國家現代畜牧業示范區建設總體方案(2008~2017年)》中將XX縣列入現代畜牧業示范區,要求以生豬等品種為主建立養殖示范基地,發揮擴展帶動功能。XX縣委、縣政府將生豬產業作為進一步調整畜牧內部結構的重要工作內容,鼓勵企業建立各種類型的生豬養殖和繁育場,制定了用地、用水、用電、稅收及信貸資金扶持等優惠政策。各級政府對生豬養殖業的重視為項目實施提供了根本的保障。二、市場前景廣闊XX市市是全國生豬生產大市,2010年生豬出欄量2000多萬頭,但是該市飼養的生豬品種落后,導致商品個體經濟價值不高。據初步估計,為達到出欄優質肉豬1000萬頭的奮斗目標。XX市市每年需要核心群豬最少50000頭以上,當前XX市的種豬市場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生產水平上都遠遠不能解決種源缺口,存在巨大的空間,項目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三、技術力量較強項目業主具有多年畜牧生產和管理經驗并,對生豬產業的有深刻認識,能有效把握行業的趨勢。公司聘請有實際生產經驗的成熟人才作為主要技術骨干,技術人員參與工人的篩選和聘用,錄用有養豬工作經驗,同時吃苦耐勞和相對較高文化水平的人員。同時公司還招聘了各個重點農業大學的學生作為后備人才的培養,人員簽定用工合同保證運營的維持相對穩定,大大減少了員工的淘汰率和流動。新聘員工先后分期到美國Whiteshire公司學習現代農業的生產、育種管理與標準操作、技術和經營管理,使之最終成長為行業的專家。項目合作單位美國Whiteshire公司是美國種豬行業登記協會的最優秀的示范企業,70多年來在美國享有極高的聲譽,尤其以大白和長白品種的母系種豬稱霸于整個北美市場將近40年,在種豬培養技術方面具有十分豐富和先進的經驗。第三節項目區基本情況一、XX市市XX縣(一)區情概況XX縣位于安徽東部地區,地處長江,位于東經119o27‘—120o27‘,北緯32o34‘—34o28‘,東臨江蘇和黃海,西與合肥、南與南京、北部蚌埠市與洪澤湖臨近。XX基礎設施完善。交通便捷,東有國家一類口岸一連云港正式通航,為XX乃至安徽中東部的地方物產的直接出口創匯提供了可能,有京滬鐵路及京滬高鐵、寧洛高速、104國道等重要交通樞紐,加快了地方經濟接軌上海、浙江、江蘇等大中城市的速度,中有S311線省道、通榆河、輸港公路等縱橫貫穿,推進地方經濟的共同。同時,水電、通訊、醫療衛生、商業服務等配套設施齊全。XX縣境內有省屬農場和滬屬農場各3個。寧洛高速和隨著南京長江大橋的和南京二橋、三橋交通便利,XX已正式進入上海3.5小時都市圈。XX縣先后獲得“安徽省文明城市”、“安徽省衛生城市”、“安徽省社會治安安全市”和“全國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優秀城市"等30多個國家級和省級先進縣(市)稱號,連續三年躋身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縣(市)行列。本項目選址于XX縣新安鎮、大英鎮、施官鎮、XX鄉,項目實施地點遠離市區,周邊與居民居住地、學校、碼頭、機場、鐵路以及商業中心較遠,無風景名勝區和自然保護區。項目所在區域內沒有需要保護的文物,未發現有開采價值的礦產資源。項目的建設符合當地規劃,項目選址符合要求。擬建項目的區域位置詳見附圖1。(二)自然資源(1)氣候氣象條件安徽省XX縣在北半球中緯度,為北亞熱帶向南溫帶過度的氣候地帶,濕潤的季風氣候盛行,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冬季盛行大陸來的偏北風,以寒冷少雨天氣為主;夏季盛行海洋來的東南風,以炎熱多雨天氣為主;春秋兩季為冬夏季風交替,常出現冷暖、干濕多變天氣。據幾年氣象統計,歷年最高氣溫為39℃,歷年最低氣溫為-17.3℃,本地區年平均氣溫13.9℃,8月份氣溫較高,歷年均日照2399.7h。年平均降水量985.1mm,平均氣壓1.01×105帕,平均風速3.5米/秒,最大風速20.7米/秒,常年主導風向為ENE,NE,風頻10~13%,歷年降水量900mm,無霜期為209天。據資料統計,該地區主要氣象數據:a.氣溫年平均氣溫13.6℃極端最高氣溫38.7℃極端最低氣溫-17℃b.氣壓年平均氣壓1016.8hPa極端最高氣壓1045.7hPa極端最低氣壓987.9hPac.降水年平均降雨量895.5mm年最大降雨量1244.6mm年最小降水量413.5mmd.風向、風速、風壓常年主導風向東南風年最大風速34m/s年平均風速3.3m/s(2)水文地質本項目場地土質為農田,地形較為平坦,土質屬高壓性土,地質情況自上而下依次為:第一層土為素填土,松散,層厚1.0m;第二層為黃褐色粘土,可塑、中密,層厚約1.2m,地耐力f=20KN/m2;第三層為灰色淤泥,流塑、松軟,層厚約為1.8m,地耐力f=70KN/m2;第五為灰色淤泥,流塑、松軟,層厚約為0.8m,地耐力f=80KN/m2;第六層為灰-黃褐色粘土,可塑、中密,地耐力f=240KN/m2;場地地下水位距地表深度級0.97~1.40m左右。(3)地震烈度XX縣地震烈度為7度,建筑設計按7度設防。(三)總圖運輸1、總圖平面布置(1)總圖布置原則本項目總平面布置應本著因地制宜和科學飼養的要求,合理布局,統籌安排。考慮今后,留有余地,利于環保。場地建筑物的配置應做到緊湊整齊,提高土地利用率,節約用地,不占或少占耕地,供電線路、供水管道節約,有利于整個生產過程和便于防火滅病,并注意防火安全。為此,項目總圖布置中應把握的要點主要有:商品豬養殖場一般包括3-4個功能區,即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a、生活區:指職工住宅區。應在豬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并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上距離,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b、管理區:包括與經營管理、產品加工銷售有關的建筑物。管理區要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外來人員只能在管理區活動,場外運輸車輛牲畜嚴禁進入生產區。c、生產區:應設在場區地勢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全,最安靜。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各豬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運輸距離,便于科學管理。粗飼料庫設在生產區下風口地勢較高處,與其他建筑物保持60米防火距離。兼顧由場外運入,再運到豬舍兩個環節。飼料庫、干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豬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于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牛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d、糞尿污水處理、病畜管理區:設在生產區下風地勢低處,與生產區保持300米衛生間距,病豬區應便于隔離,單獨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處理等。尸坑和焚尸爐距畜舍300-500米。防止污水糞尿廢棄物蔓延污染環境。(2)總平面布置根據以上原則,本項目總圖布置方案如下:整個項目區分生活區、管理區、生產區和病豬隔離治療區。a、生產區包括生產區和生產輔助區。生產區主要包括豬舍、運動場、積糞場等,這是豬場的核心,擬設在場區低勢較低的位置,要能控制場外人員和車輛,使之完全不能直接進入生產區,要保證最安全,最安靜。各豬舍之間要保持適當距離,布局整齊,以便防疫和防火。但也要適當集中,節約水電線路管道,縮短飼草飼料及糞便運輸距離,便于科學管理。生產輔助區包括飼料庫、飼料加工車間、青貯池、機械車輛庫、干草棚等。飼料庫、干草棚、加工車間和青貯池,離豬舍要近一些,位置適中一些,便于車輛運送草料,減少勞動強度。但必須防止豬舍和運動場因污水滲入而污染草料。所以,擬建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生產區和輔助生產區要用圍欄或圍墻與外界隔離。大門口設立門衛傳達室、消毒室、更衣室和車輛消毒池,嚴禁非生產人員出入場內,出入人員和車輛必須經消毒室或消毒池進行消毒。b、管理區。包括辦公室、財務室、獸醫站、接待室、檔案資料室、活動室、試驗室等。管理區和生產區嚴格分開,保證50米以上距離。c、生活區。職工生活區擬在豬場上風頭和地勢較高地段,并與生產區保持100米以遠距離,以保證生活區良好的衛生環境。d、病豬隔離治療區(包括獸醫診療室、病豬隔離舍)。此區設在下風頭,地勢較低處,應與生產區距離100米以上。病豬區應便于隔離,單獨通道,便于消毒,便于污物處理等。場區內主要道路為城市型水泥混凝土路面,其中主干道寬16米,兩側各2米的人行道,其他道路寬6~12米,道路轉彎半徑為6~10米,主要道路滿足車輛運輸要求,場區道路規劃組成環行車道,以利消防。場區內場地雨水為有組織排水,雨水排往道路旁邊的雨水井內,然后經下水道排入場區內的排水管道排往開發區市政雨水管網。場區綠化采用綠化外置的原則,并擬結合防塵、減噪、美化環境等功能進行,設置在管理區、生活區及生產區的四周。項目的總平面布置情況詳見附圖2。2、總圖豎向設計擬建場區地勢平坦,高程在3米以上,地下水位經常水位高程在1米以下,歷史最高洪水位2.63m,地段標高高于歷史最高水位。本項目新建的建構筑物的室內外標高應大于0.4-0.5米。3、場區運輸本項目總運輸量約450000噸,其中運入量約320000噸,主要是種豬及飼料,運出量約130000噸,主要是成品豬。項目物料的進出運輸主要由企業自備車輛承擔,少部分由客戶送提或委托社會上的專業運輸公司承擔。(四)土建工程1、采用標準本項目土建工程設計嚴格執行國家頒布的有關建筑結構設計規程、規范。在工藝設計的基場出上,土建工程設計將充分滿足工藝生產的技術要求,結合當地具體情況,利用地方材料,力求建筑物安全適用,經濟美觀,基礎設計方案依據當地工程地質部門提供的地質勘樹報告確定。項目建設采用的主要標準包括:《民用建筑設計通則》(GB50352-2005)《辦公建筑設計規范》(JGJ67-2006)《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09-2001)《建筑地基基牙出設計規范》(GB50007-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建筑工程杭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4)《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011-2001)(2008年版);《廠礦道路設計規范》(GBJ22-87)。2、工程方案選擇原則(1)工程建設內容、建筑面積、建筑結構等,應滿足生豬養殖和使用功能要求。建筑緊湊,少占或不沾耕地。在節約土地、滿足當前生產需要的同時,適當考慮將來技術提高和改造的可能性。(2)建筑設計在滿足要求的前提下,充分結合周邊環境,合理布置建、構筑物,以及地上、地下管線的位置。(3)建、構筑物的基礎、結構和所采用的建筑材料,應符合工程標準規范要求,確保工程質量。(4)在滿足使用功能、保證質量的前提下,力求降低造價,節省投資。(五)經濟情況2010年,XX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76.4億元,增長16.5%全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76.4億元,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是撤縣設區以來經濟增長最快的一年,在全市9個區縣中排名由6位上升到第5位。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19.2億元、86.6億元、70.6億元,分別增長5.5%、17%、18.9%。人均生產總值達23059元,增長21.3%;工業總產值302億元,增長2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7.5億元,增長21.1%;固定資產投資228.5億元,增長53.7%;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13.3億元,增長47.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38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5600元,增長14.3%。在農業經濟方面,全區全年實現農業總產值30.5億元,增長7.4%。糧食總產量37.8萬噸,增長1.9%。新建柑橘基地1萬畝,蔬菜基地0.3萬畝,蛋(肉)雞養殖達820萬只,生豬出欄75萬頭,水產品產量1.8萬噸,柑橘、蛋(肉)雞、水產等特色產業全市領先。二、XX縣現狀概述此外,原國有企業重組后擁有一大批紡織、機械、機電、輕工、食品等富余熟練工人。同時,XX每年有應屆高中畢業生4200人左右,引進各類大中專畢業生2000多人,還有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每年培養技術工人2000人以上。(2)XX過去一直是以種植糧棉等大宗農作物為主的寧洛農區。近年來,隨著農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農業產業結構發生了較大變化,大蒜、蔬菜等特經作物較快,生豬、家禽等畜牧養殖業逐步成為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和農村經濟的骨干產業。XX是安徽省商品豬基地縣、毛兔養殖重點縣和國家級秸稈示范縣。2009年,全市生豬飼養量220.05萬頭,其中出欄143.98萬頭,家禽飼養量3765.79萬羽,其中出欄2726.37萬羽,家兔飼養量8.64萬只,其中出欄5.02萬只,山羊飼養量15.9萬只,其中出欄10.05萬只。目前,XX的生豬規模化養殖水平處于全省前列,并成為上海市畜禽異地轉移養殖的重點地區。(3)本項目主要建設地點新安鎮現有總人口2.5萬人,其中男性1.3萬人,女性1.2萬人。2009年實現生豬飼養16.24萬頭、家禽192萬羽,山羊飼養3.47萬頭,家兔飼養0.22萬只;大英鎮現有總人口1.6萬人,其中男性9000人,女性7000人。2009年實現生豬飼養16.83萬頭,家禽190萬羽,山羊飼養4.39萬頭,家兔飼養0.45萬只;施官鎮現有總人口2.4萬人;其中男性1.25萬人,女性1.15萬人。2009年實現生豬飼養17.92萬頭,家禽173.86萬羽,山羊飼養1.47萬頭,家兔飼養0.27萬只;XX鄉現有總人口2.1萬人;其中男性1.1萬人,女性1萬人。2009年實現生豬飼養13.88萬頭,家禽136.4萬羽,山羊飼養3.73萬頭,家兔飼養0.38萬只。

第三章市場分析與營銷計劃第一節種豬市場分析一、全國種豬市場分析經歷過2006年全國爆發無名高熱疾病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很多專業豬場都退出了養豬行業。而大批小規模養殖戶遭到重創后的選擇也是離開養豬行業,該行業的新一輪洗牌正在進行,中國的養豬業將向著更為健康、更為專業的方向。對優秀種豬的需求將大大增加。目前國內的生豬價格波動較為劇烈,但是總體豬肉消費需求是在繼續上揚,2007年上半年豬肉價格暴漲后,帶來了新的一輪養豬熱,二元母豬補欄比較集中而且速度很快,導致2008年下半年開始豬價下跌,行業中又紛紛淘汰撲殺二元母豬。至2010年6月,豬價回暖,國內二元母豬再次出現短缺行情。總的看來,二元母豬受到行情的影響比較大,而純種母豬的行情一直較為穩定,在豬價好的情況下,純種豬的效益特別好。50kg左右的美系純種豬價格都在9000元/頭以上,處于賣方市場時,純種豬的價格可以超過10000元/頭。國內生豬品種改良對于促進生豬產業持續快速、提高豬肉生產水平、增加農民收入發揮了重要作用,取得了巨大成效。國內種豬場硬件設施也具有了國際水平,裝備了超聲波活體測膘儀,育種軟件和電腦等設施設備,有效地開展了場內測定。以實施良種工程為載體,國家在生豬重點省市如廣東、武漢、XX市建立了國家種豬測定站,促進當地種豬選育工作的開展。各省市也各自開展了種豬繁育體系建設,建設一批原種豬場、繁殖場,擁有一定數量的繁殖母豬,場家之間進行種豬遺傳物質交換,建立遺傳聯系,許多原種豬場還承擔了全國聯合育種任務。但由于我國良種繁育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優良種豬產業化生產并沒有完全形成。優良種豬生產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加上多亂雜的種豬充斥市場,每年需耗費大量外匯從國外引進種豬,這既導致了生豬生產水平低,又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的巨大浪費。根據我國目前生豬產量,可以估算出,我國至少存欄4000萬頭繁殖母豬。其中采用優良品種、規模適度的養豬單位約占30%,大約有1200萬頭優質母豬,這個群體的年更新率以30%計算,每年我國市場需要提供優質種母豬數量在360萬頭左右,這對任何一家或少數幾家種豬公司都還是個可望不可及的數字,我國的種豬公司有著廣闊的空間。二、XX市種豬市場分析XX市是全國生豬生產大市,2010年生豬出欄量2000多萬頭,全市現有生豬原種(曾祖代)豬場10個,祖代場47個,農業部種豬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XX市)1個,存欄原種(曾祖代)豬4780頭(其中2008年引進外種豬曾祖代3211頭),祖代豬1.2萬頭,建有250個標準化種豬人工授精站。按照《XX市市現代農業建設總體規劃》(2008~2017年)提出:到2015年,XX市生豬產業要達到“年出欄生豬2300萬頭,出欄率達140%以上;生豬調出量達到500萬頭,占出欄總量的比例達到21.8%;豬肉產量達到165萬噸;規模養殖的比重達75%以上,良種繁育體系進一步完善;豬肉品質進一步提高,質量安全監控體系基本完善,生豬生產逐步實現無公害化”的目標,這就需要40000頭左右的原種豬。第二節營銷計劃一、市場戰略項目建成投產后,利用新引進的3000頭國外原種豬,每年可提供優質原種豬9178頭,憑借質量和技術的優勢,公司將成為XX市市內的大型優質原種豬場。直接參與優質原種豬的高端種豬市場競爭。在后備種豬群體中,經選育后約有50%不符合種用要求的母豬及95%的滯銷公豬經閹割后作商品仔豬出售。由于它們普遍具生長快、耗料少的優勢,完全可用于優質商品肉豬的生產。在推廣銷售上述產品的過程中,除了飼養原種、純種確保種源外,項目組還將提供飼料、養殖防疫技術、并負責等附加服務。此外,通過與養豬專業戶建立合同生產關系來負責收購專業戶所生產的優質商品肉豬,在XX市XX合作伙伴的屠宰加工廠進行屠宰加工,這就解決了農戶養殖優質種豬的市場銷路問題。二、銷售策劃公司各類產品的銷售價格按當前XX市市種豬市場的平均水平進行確定。在銷售的過程中,公司將重點突出三個方面的優勢。首先是原種的質量優勢,公司原種豬群全部從國外直接進口,具有優秀的遺傳品質和健康優勢。且公司的原種豬場為新建,種豬的健康狀況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其次,公司經營飼料加工業務,可以給客戶提供后繼的飼養和防疫等方面的技術服務。公司飼料營銷網絡與生豬生產者建立起的聯系將有助于種豬的飼養和銷售,提高市場信息的更新率,把握市場行情,同時公司長期從事生豬的營養及飼料的生產與供給業務,這有利于提升公司的市場競爭力。最后,通過建立自己的豬肉屠宰加工廠或委托代理屠宰拓寬了銷售渠道,負責銷售所建種豬場生產的種豬并回收合同養殖戶生產的肥豬,解決了養殖戶的后顧之憂,產業鏈的運作模式降低了市場風險。在把握以上三個優勢的前提下,公司對各種產品進行不同的銷售策劃。(一)種豬的銷售策劃利用“華特希爾”原種豬的品牌效應和飼料銷售網絡,針對不同地區,制定適合各區域的銷售方案,加大宣傳力度,提供技術支持,搞好售后服務,不斷擴大市場份額。(二)商品豬的銷售策劃公司在XX市市內XX縣建立商品肉豬養殖園小區。將商品仔豬供給公司協約戶飼養,飼喂公司飼料,公司提供養殖和衛生防疫技術服務,并以高于市場價回收產品。合同和協議將使養殖戶的經濟效益得到保證,也可以確保公司的利益不受影響。三、促銷方案項目投產后,公司將每年投入廣告費用進行產品宣傳。

第四章建設規模與產品方案一、建設原則項目參照原種場標準建設,其建成后將申請有關主管部門和專家進行評審驗收,經評審合格,正式授權后掛牌運營;項目組織機構、人員素質、儀器設備、管理制度和環境條件等方面,應符合《XX市市種畜禽管理實施辦法》及《XX市市種畜禽場驗收標準》的要求。二、建設規模項目占地233畝,建成后年存欄種母豬3000頭,公豬650頭,其中180頭公豬原種豬場一個。建設各類豬舍53395.88平方米,生產配套用房2455平方米,場區道路1752米,消毒池100平方米,排水溝7250米,排污溝3700米,沼氣池1000平方米,化尸池150平方米,綠化50000平方米,圍墻7572.48米。三、產品方案年銷售種豬9178頭,商品豬60000頭。第五章技術方案一、技術來源本項目公司從美國Whiteshire公司引進核心群種豬以及全套AirWorks生產系統,與Whiteshire進行聯合育種以保證遺傳進展與美國保持同步,在美國豬場進行育種、生產管理、疾病監控方面的培訓,引進并消化吸收美國先進的生產管理方法。二、技術水平相關技術和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尤其在品種純系繁育和基地建設方面處于世界領先,完全能保障本項目的技術需求。三、種豬生產工藝采用“分階段飼養”的養豬生產工藝流程。即:后備→配種→妊娠→分娩→哺乳→保育→生長→檢測→出售的流水生產作業。以周為生產節律進行配種、分娩、哺乳、生長,每個階段所用時間見下表。表5-1周生產節律表序號項目本場時間1母豬斷奶至配種2周2妊娠期16周3哺乳期4周4保育期6周5育肥期12周表5-2主要技術指標一覽表母豬品種大約克長白母豬杜洛克母豬頭數1750750500單胎產豬數12.51312年產胎數2.22.22.2配種分娩率0.850.850.85斷奶成活率0.920.920.92保育育成成活率0.980.980.98種豬淘汰率0.470.470.47生產運行周期315天生產運行周期315天保育及育成周期161天繁殖周期154天保育及育成周期161天繁殖周期154天育成待售91天保育車間42天分娩車間育成待售91天保育車間42天分娩車間28天妊娠車間86天配種車間40天圖5-1技術流程圖第六章項目選址第一節選址原則本項目建設地點選擇主要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場址選擇必須符合國家畜牧主管部門制定的種豬良種繁育體系規劃布局要求,符合當地土地利用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二是場址應選擇在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質符合《無公害食品畜禽飲用水水質標準》(NY5027-2001),電源可靠的地區,并具備就地處理和消納排除糞污的條件;三是參照國家種畜禽相關標準的規定,擬建地址應避開水源防護區、風景名勝區、人口密集區、畜禽疫病常發區等環境敏感地區;四是場址應滿足建設工程需要的水文地質和工程地質條件,符合環境保護、獸醫防疫要求。第二節場址選擇本項目選址在XX市市XX縣合德鎮張林村2組,土地權屬為XX農業科技(XX)有限公司,租賃土地233畝。第三節場址條件一、自然條件項目區屬中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氣候溫和、冬暖春早、熱量豐富、降水充沛,常年平均氣候17.7℃,最高年20.4℃,最低年16.7℃。常年平均降水量1165.2毫米。常年日照時數1245.1小時。二、地形地貌擬建場址地形開闊,地勢相對平坦,項目建設場地地質構造簡單,為一單斜構造,巖層傾角平緩,基巖為侏羅系中統地層,上覆第四系覆蓋層,以雜土和粉質粘上組成。區內無斷層通過,也無邊坡失穩、滑坡、地下洞室及軟弱夾層等不良地質現象;場區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地層均為弱含水層,補給水源為大氣降水,地下水對混凝土無侵蝕性。場區地質穩定,適宜原種豬場建筑的修建。三、地質構造擬建場地未發現斷層、破碎帶、滑坡及軟弱結構面等不良地質現象,現狀穩定,適宜項目建設。根據《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及《中國地震烈度區劃圖使用規定》,該區地震基本烈度為Ⅵ度,屬少震、弱震區,可作為進行建設的一般地段。四、交通條件項目建設區距XX主城10km,項目區內道路暢通,交通便捷,滿足項目建設及今后運營的需要。五、基礎設施條件(一)供電該場區上空有一潼南供電局架設的高壓線,其供電電壓為10KV,本項目供電電源可由此線“T”接入場區變壓器,變壓后供項目建設和運行使用。(二)供水排水豬場已接通自來水,并自打機井2口,日出水量不低于2000立方米。項目排水經項目的污水處理設施處理后排入沉砂集水池。(三)道路豬場距主干道3.5公里,有鄉村公路相連,路面為混凝土,到道路暢通。六、環境狀況該項目所選場址地形開闊整齊,地勢平坦,背風向陽;場區水量充足,水質良好,空氣質量符合要求。該場址無工業“三廢”及農業、城鎮生活、醫療廢棄物污染;嚴格避開了水源防護區、風景名勝區、人口密集區等環境敏感地區,符合環境保護、獸醫防疫要求。第七章建設方案第一節總體設計方案一、設計指導思想(一)本項目設計原則根據美國華特希爾公司提供的豬舍選址要求進行選擇,豬舍建筑設計完全由美國專家設計,豬舍的通風原理以及豬舍的平面圖見附圖。(二)根據項目運輸、防火、安全及種畜場、養殖場衛生防疫、食品衛生、環保、風向等要求,合理的確定各建、構筑物,道路、工程管線等設施之間的距離,力求使平面布置科學合理;(三)滿足生產工藝流程和項目內運輸的要求,力求使工藝流程短捷順直,緊湊有序,廠、場內運輸無迂回往返,生產環境整潔;(四)充分利用地形、地質,選擇相適宜的豎向布置形式,力求生產車間與等高線平行布置,合理的確定建、構筑物,道路的標高,保證生產運輸的連續性。(五)適當的利用、適應和改造自然地形條件,力求減少土石方工程量,同時使場地排水暢通,符合種畜場、養殖場及肉類食品加工衛生環保要求。二、總平面布局(一)原種豬場整體布局項目采用點、線、面相結合的綠化體系來美化環境,形成文明生產氣氛。道路兩側及圍墻邊栽植樹冠寬大遮陰、病蟲害少的喬木為主,配以灌木組成的綠籬,形成線狀綠化帶;建筑物出入口附近,點綴以小型花臺或水池、雕塑等建筑小品,大面積栽植形態優美、觀賞性強的樹種及草坪,形成面狀綠化帶,使整個項目區成為綠化、花園式廠場,體現現代畜牧養殖園區的生態模式。(二)豬舍布局豬舍布局見附圖3三、交通運輸項目區總占地面積233畝,主干道寬5m,次干道寬3.5m,均為公路型混凝土路面。項目區內環形道路兼作消防車道,以滿足消防需要。第二節工程方案一、建設標準(一)《建筑制圖標準》(GBJ50104-2001);(二)《建筑結構荷載規范》(GB5009-2001);(三)《建筑結構設計統一標準》(50105-2001);(四)《建筑抗震設計標準》(GB5001-2002);(五)《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02);(六)《砌體結構設計規范》(GB50003-2001);(七)《砼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八)《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九)《建筑結構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十)《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二、建設內容根據項目建設規模和功能需要,結合場址地貌情況進行合理配置,主要建設內容如表6-1。表6-1主要建設內容一覽表序號項目名稱數量單位1各類豬舍53395.881.1公豬舍3200平方米1.2母豬舍17017.68平方米1.3保育育肥舍30723.2平方米1.4生產配套用房2455平方米2其他用房50002.1辦公大樓3157平方米2.2職工宿舍1224平方米2.4其它配套用房619平方米3其他配套設施3.1場區道路1752米3.2室外綜合管網1項3.3消毒池100平方米3.4排水溝7250米3.5排污溝3700米3.6沼氣池1000平方米3.7化尸池150平方米3.8綠化50000平方米3.9化糞池972立方米4.0圍墻7572.48米5檢查井200個第三節設備方案一、選型原則(一)符合設計要求,技術先進、可靠、且經濟合理;(二)選用先進、可靠、適用的設備,提高機械化和自動控制水平,降低能耗;(三)盡量采用標準化、通用化和系列化的設備。(四)符合環保要求。(五)符合政府和專門機構發布的技術標準要求。(六)儀器設備的選擇按照美國公司的要求進行選擇。二、設備方案根據工藝技術設計,本項目共購置各類設備1461套(臺、批),詳見表6-2。表6-2設備購置清單序號項目名稱數量單位1分娩欄等生產欄1446套2進口airwork系統及相關設備1套2.1Feeders1臺2.2Ventilationequipment(fans)1臺2.3Feedbinssystems1臺2.4

AWsystems1臺2.5

Ceilingliner1臺2.6Walldividers1臺2.7Buildingshell1臺2.8Drippersystemandwaterwashiersystem1臺3消毒系統3套4生產監控系統1套5性能檢測中心1套6人工授精設備1套7計算機網絡1套8豬場監控1套9豬場信息管理1套10獸醫診斷醫療設備1套11供電系統1套12供水系統1套13消防系統1套14其他配套設施1批合計1461表6-3主要進口設備一覽表序號名稱數量單位備注1Feeder1臺喂料器2Ventilationequipment(fans)1臺通風設備3Feedbinssystems1臺料塔4AWsystems1臺AirWorks系統5Ceilingliner1臺天花板通風管道6Walldividers1臺圍墻隔板7Buildingshell1臺建筑物外圍8Drippersystemandwatersystem1臺飲水系統和供水清洗系統三、進口設備簡介(一)采用進口設備原因隨著養豬業規模化、集約化與機械化水平的,養豬生產在生產模式、工藝流程、設備設施和生產水平方面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傳統豬舍受外界環境影響較大,舍內環境可控性不強,不能保證養豬生產的舒適小環境。傳統養豬是勞動力密集型生產,對勞動力的要求較高,隨著勞動力成本的提高、勞動力供求矛盾越來越突出,因此本項目擬選用進口設備。1、種豬測定需要種豬的選育、繁育及品種改良是一項技術水平要求極高的工作。選育工作包含了測定、評估和留種三個環節。嚴格、持久的場內測定是改良本核心群的根本措施,是培育專門化品系的核心技術,是夯實聯合育種與群間遺傳聯系的基礎之一。而傳統豬舍由于舍內環境設計不良,將嚴重制約測定的效率和準確程度。目前國內一些企業常因為經費與測定欄位的限制而壓縮測定規模時,這不僅影響了育種評估的準確性,還使種豬的改良速度大大減緩。2、種豬遺傳評估需要穩定的系統種豬的遺傳評估是一項對數據準確性要求極高的工作。由于育種師在進行遺傳評估時需要對不同批次測定和生長的種豬性能之間進行對比,這要求種豬生長和測定的環境高度穩定。傳統的豬舍由于設備落后,大量環境參數可控性差,無法保證育種數據的準確性。AirWorks系統在美國經過幾十年的現場實踐檢驗,能很好地滿足種豬遺傳評估對數據準確性和穩定性的要求,保證選育工作在更佳完善的條件下進行。3、種豬留種對效率的要求種豬留種是種豬選育工作中的重要一環,直接決定了種豬育種工作的成敗與否。由于種豬的留種需要對每一頭種豬進行認真評估,勞動強度較高。在傳統豬舍環境下,對種豬的留種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工和精力。這就決定了我們需要一個效率更高的系統來用于種豬的留種工作。4、特制木屋架形成有機整體Airwork豬舍的的外圍結構由屋頂和墻體組成。屋架的木材使用美國南方松,由AirWorks設計師根據多年經驗精心選材而成。美國南方松因為具有最好的結構能力、很好的強度、硬度和握釘能力,被稱為“軟木之王”。優質的木材原料帶來了更低的維護成本和更長的使用壽命。整個木屋架的構造采用AirWorks專利技術設計而成,大大改善了豬舍建筑的整體通風效果。通過對屋架結構的精心選材和設計,保證了舍內新鮮空氣的有效交換。通過通風效率的最大化,最終可以改善豬群健康,比普通的豬舍建筑減少1%的種豬損失。綜上所述,引進美國產的AirWork豬舍系統,在完全密封的環境的條件下,可以保證舍內小環境的持續可預測,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完全可以做到溫度的控制,無論外界的環境如何,一年四季都能保證一個持續、穩定的生產環境。AirWork豬舍勞動力需要最低,一個1000頭母豬的AirWorks種豬場,大概需要7-8名全職工人,而一個傳統豬場需要40~50人。同時AirWork豬舍與其它系統相結合,可以使養豬生產真正達到信息化、精確化飼養,促進養豬生產高效低耗,節約化生產模式的快速成展。(二)進口設備用途AirWork豬舍采用全封閉式豬舍,外圍護結構強化保溫隔設計,屋頂進風,舍內深坑兼顧通風和貯存糞尿,形成完全的負壓通風。AirWork豬舍配套溫濕度感應系統、全自動飼料飼喂系統、自動供水系統、自動加藥系統,并與電腦網絡相連接,可以最大限度實現養豬生產的機械化與自動化,實現養豬生產系統的遠程控制,保證養豬生產持續、可控的小環境。AirWork豬舍的優勢主要表現:(1)保證養豬生產小環境(2)土地占用少,節能環保(3)養豬生產水平表現優異(4)便于管理,從而大大提高生產水平和經濟效益。(三)進口設備性能AirWork豬舍的可靠性、生產性能以及中控軟件均通過國際權威機構和多家知名高等學府的實驗驗證。通過全世界范圍內幾十家養豬生產實踐應用AirWork豬舍經受住了考驗,被公認為養豬生產系統的一流標準。(四)進口設備組成與工作原理圖一:AirWorks通風原理模式圖新鮮空氣豬舍氣體廢氣圖一:AirWorks通風原理模式圖新鮮空氣豬舍氣體廢氣圖二:AirWorks豬舍平面圖圖二:AirWorks豬舍平面圖AirWork豬舍分為幾個功能系統:Feeders–由輸送線和舍內料槽組成,用來精確供給飼料。喂料系統由電腦定時、定量控制給料,與中控系統相連接。Ventilationequipment(fan)–本系統是在豬舍的兩側各設計3組風機和熱交換器,兼顧通風和熱量交換功能。每組風機由3個大小不同的風機組成,用來控制通風量;熱交換器是一種導熱性能優良的管道,一端連接進氣口,另一端連接屋頂空氣緩沖區的通風管道,寒冷季節利用池體內余熱預熱進入舍內的新鮮空氣。風機和熱交換器形成一體設計,風機設置在熱交換器的上方,污濁廢氣被風機抽出舍外時必須流經熱交換器管體,抽氣形成舍內負壓,以便舍外新鮮空氣通過屋檐下的進氣口,經屋面下空氣緩沖區進入舍內;寒冷季節屋面下空氣緩沖區新鮮冷空氣被先引導進入熱交換器,經熱交換器預熱后經由屋頂通風管道被分配到舍內(見圖二:AirWork豬舍平面圖)。風機與中控系統相連接,可有效通風,調控舍內小環境,節約能源。Feedbinssystems–由豬舍外的料塔、輸送動力組成,用來貯存飼料,保證飼料新鮮。AWsystems–由電腦、溫度感應探頭、溫度感應探頭和空氣加熱器組成,與風機系統、降溫系統、加溫系統、喂料系統相連接,執行AirWork豬舍系統的理想設定參數,調整設備運轉,獲得理想的舍內小環境,最大限度實現機械化、自動化。Ceilingliner—由高密度的PVC板做成,隔熱,保證將空氣傳入舍內為豬只提供舒適的溫度。Walldividers—用進口材料作為豬舍內的隔墻,保證各小間的熱量不散失,經受高壓沖洗。Buildingshell–由屋頂和墻體組成,屋頂采用木屋架結構,屋面下吊頂,兩側屋檐下設有進氣口與屋面、吊頂組成空間是新鮮空氣混和、緩沖區,其內設計與屋內相連通的通風管道,用以精確調節屋內通風量(見圖一:AirWork通風系統模式圖);墻體采用木框架三層復合結構,中間為保溫隔熱層。外圍護結構良好的保溫隔熱和密封性設計是調控舍內小氣候環境的基礎保障。Drippersystemandwaterwashersystem—由水線、飲水設備和沖洗設備組成。配置水位自動控制設備,實現自動供水,防止浪費,保證飲水清潔。轉豬之后由清洗設備自動清洗可有效減少用水量,減少環境污染,節約勞動力。(五)相關參數全天候小氣候控制,保證養豬生產的舒適環境;節能節水節約用地:節約能量的53.3%,節約用水80%以上,節約用地30%。綜合生產水平提高8~10%。采用進口設備能用最少的勞動力,管理簡單、方便,提升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第四節公用工程一、通風、空調、除塵(一)設計依據1、根據工藝提供的平面布置圖及技術要求,按照有關的技術規范來進行設計;2、《采暖通風與空氣調節設計規范》(GBJ19-87);3、《建筑防火設計規范》(GBJ16-87)(2001年版);4、《通風與空調工程質量評定標準》(GBJ304-88)。(二)室外設計參數1、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36.5℃;2、空氣調節室外計算濕球溫度27.3℃;3、夏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干球溫度2℃;4、冬季空氣調節室外計算相對濕度82%;5、大氣壓:夏季:973.2hPa;冬季:991.2hPa。(四)室內設計參數1、凈化空調:設計溫度:18~26℃;相對濕度:45%~65%。2、舒適性空調:設計溫度:18~26℃;相對濕度:≤60%。(五)設計內容1、豬舍設計選用風機從屋頂進行通風換氣。2、庫房以及其他設施通風要求的房間,均采用軸流風機或屋頂風機通風換氣。二、給排水工程(一)設計依據1、《建筑給水排水設計規范》(GBJ15-88)(1997版);2、《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J16-87)(2001版);3、《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J13-86);4、《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J14-87);5、《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85);6、其它有關部門資料。(二)給水系統1、設計范圍:各類生產豬舍、檢測辦公、生活設施及配套公用工程給排水、循環水及消防。2、水源條件:擬建區域由政府修建專門的水處理站供水,水壓不低于0.3MPa,同時修建2口水井作為豬場的備用水源。3、用水量估算:類比國內多家相似規模企業,對項目用水量進行估算。4、水壓:最不利點用水水壓能滿足要求(≥0.3MPA)。5、水質:符合飲用水衛生標準。6、給水系統:采用生產、生活、消防合一的供水管網,枝狀布置,供水支管接入各用水點;室外采用生活和消防合一給水系統;室外管網呈環狀形敷設,管徑為DN100mm;除在進水管上設置總水表外,并根據不同的用水性質分別設置水表計量;辦公樓采用下行上給式管道系統。7、管材選型:室外管道選用鋼絲網增強塑料復合管,采用熱熔連接;室內管道選用襯塑鋼管;采用絲扣連接。(三)排水系統1、排水量:最高日污水量59.0m3/d。2、排水系統:排水系統采取清污分流,設污水和雨水兩個獨立的排水系統。大氣降水,通過道路邊溝及雨水口匯集,有組織地經管道和明溝排至道路側的雨水溝中;生活污水處理方案見環境保護章節。3、管材選型:室外:污水管道選用硬聚氯乙烯(PVC-U)雙壁波紋管,采用"U"型橡膠圈接口;雨水管道選用硬聚氯乙烯(PVC-U)雙壁波紋管,采用"U"型橡膠圈接口。室內:污水管道選用UPVC排水塑料管,采用粘接連接;雨水管道選用UPVC排水塑料管,采用粘接連接。三、供配電工程(一)設計依據、規范1、《工業企業照明設計標準》(GB50034-92);2、《建筑物防施設計規范》(GB50058-94);3、《低壓配電設計規范》(GB50054-95);4、其它有關資料。(二)設計范圍各類生產豬舍、檢測辦公、生活設施及配套公用工程建筑物的供配電、照明、防施設計以及照明設計。(三)供電要求及負荷等級1、本工程的用電設備除消防泵外均為三類負荷,對電源無特殊要求;消防泵為二類負荷,要求配用柴油發電機保證雙電源供電。2、類比國內多家相似規模企業,項目工程總裝機容量400kw(包括照明),項目擬建區域均有市政供電網絡能滿足用電要求。配電電壓為380/220V。(四)配送電1、各功能區配電室設置XL-21型動力配電箱,采用放射式配電方式。2、各功能區設分配電室。分配電室負責向本區域動力設備供電。3、照明:照明配電箱,采用帶漏電保護型開關,嵌入式安裝。4、控制區采用ZMX型凈化燈具,吸頂式安裝,控制車間控制區內走道等處設置應急照明燈及應急標志燈。5、現場控制按鈕、開關等根據環境特點,分別選用防塵型、防腐型和防爆型。6、消防泵、消防報警及聯動設備、應急照明等采用雙電源供電就地自動切換。(五)線路敷設及防爆區域劃分1、照明配線:防爆區域采用BV—500導線穿鋼管明敷設,非防爆區域采用BV—500導線穿難燃PVC塑料管暗敷設。2、動力配線:根據具體情況采用BV—500導線穿鋼管暗敷設及電力電纜沿托盤明敷設兩種配線方式。3、由總變、配電所至各功能區的線路采用VV22型電力電纜沿道路邊直埋地的敷設方式。(六)電能計量1、變壓器出線設置專用低壓計量柜。2、低壓配電屏出線設置三相四線有功電度表,作為各功能區電能計量。3、照明均為生產用電,不再單獨計算。(七)防施及接地1、各功能區按第三類工業防施建構筑物設計,屋面設避施網,沖擊接地電阻要求小于30歐。2、低壓進戶零線要求作重復接地,接地電阻小于10歐。3、電力設備的金屬外殼均要求保護接零。4、防爆場所內所有設備、管道均要求作防靜電接地,與防施接地共同接地裝置。(八)電話通訊系統設計基地采用有線通訊方式。交換機采用小型程控交換機,其各項性能指標應符合郵電總局關于程控用戶交換機進入市話網技術的規定要求。電源220V。總機房設在綜合辦公樓一樓,并配有電源間及配線架空室。全場通訊線路采用架空方式,由相關部分門進行專項設計。(九)視頻監控系統設計在基地各監控點,設置監控攝像頭,豬舍內設置可旋轉臺攝像頭全角度對豬舍的情況進行實時監視,監視系統由監控終端和顯示系統組成。監控終端采用普通的PC機,并根據權限管理的設置使用系統功能。對于中心監控室,配置高性能的PC機作為監控終端,并建立電視墻系統,可以進行多畫面切換和瀏覽。四、消防工程(一)消防設計原則及依據1、《民用建筑防火規范》GBJ16-872、《建筑滅火器配置設計規范》GBJ140-903、《爆炸和火災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924、《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條例》5、其他有關規范條例(二)消防范圍本項目主要針對各類豬舍、原料、庫房、檢測辦公區和生活設施等設置消防。(三)消防路線各功能區域主要建筑物周圍均設置運輸消防共用的道路,道路寬度為4~6m,并在主要建筑物周圍形成環行消防通道,滿足撲救條件。本項目的各建筑物結構造型、墻、柱、梁、板等均按照“建筑設計防火規范”設計,耐火等級為二級。(四)消防措施遵循“預防為主,消防結合”的消防工作方針,豬舍、附屬建筑物的設計、布置和裝修要確保消防達標,施工時嚴格按照圖紙施工,以確保通過消防驗收。種豬場由技術科科長主管安全和消防,每棟豬舍指派一名中干負責消防工作,下設一名兼職消防員。在豬舍、辦公室、庫房等地設置滅火器,定期檢查消防栓和滅火器并進行全員消防教育。場區嚴禁吸煙,對易燃材料的搬運和存放訂出專門的措施,專人負責,將火災或爆炸的隱患徹底消除。對本項目可能涉及的火災隱患進行分等級進行防護,對于重點部位進行重點防護。1、消防給水:消防水源為自來水,場區給水管網為消防與生產、生活合一給水管網,管網呈環狀布置,水壓p>0.5米pa。為了更好保障本項目的安全運作,本項目擬設置高壓水消防系統、低壓水消防系統和場區內的其他消防系統。在消防泵房內設置1臺XBD5.0/40-125-200型消防水泵,并設置PQB40-50型消防泵組一座,以備停電時消防使用,且其互為備用。場區生產、生活及消防采用合并管網,干管沿主要車間成環狀布置,并設置室外地上式消火栓,各豬舍根據實際情況設置室內消火栓及滅火器。低壓消防水系統與生產給水為同一系統,該系統既供生產用水,也做消防車取水水源。即在兩處同時著火情況下,除正常提供生產用水外,還能滿足消防供水要求,管網最小管徑為DN100毫米,消防栓間距40—45米。其他消防系統。根據各生產裝置和我國的規范要求,如CO2滅火系統及其他各種手提式滅火器。2、消防用水量:按同一時間內火災次數一次計。室外消火栓用水量按一、二級耐火等級丁戊類廠房計,采用20L/s;室內消火栓用水量采用10L/s,按兩股水柱同時到達室內任何部位,每股水柱5L/s計。火災延續時間按2小時計算。消防用水總量為216立方米/次,一次著火用水量為216立方米/次。(五)其他消防措施1、本項目工程設計為流水線機械化操作,避免了物料與人和外界的接觸。在各豬舍、倉庫中設置測溫系統,報警裝置和通風系統,消除了火災隱患。2、本項目設計的一般建筑物均為單層,建筑結構形式大致為框排架,磚、梁、柱的耐火極限可達3小時左右,均屬非燃燒體,豬舍等建筑物區域和附屬建筑物均設有安全通道和出口。3、室外地下消火栓沿道路靠近路口設置,保護半徑不大于150米,間距不超過120米。4、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在廠房設室內消火栓,廠房消火栓給水設兩個給水進口,并配置滅火器若干。第八章節水節能項目在生產過程中主要能源消耗為電和水,主要環境污染因素為豬糞、尿和生產廢污水。項目實施中通過采用先進工藝、采用節能設計和材料、采用節能高效設施設備、做好運行管理節能的綜合運用,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降低能耗和減少廢污排放。一、工藝節能措施堅持科學、合理和先進的原則,注重提高生產中的能源和資源利用率;本著高效、先進和適用的原則,選擇節能型的生產設備,杜絕高能耗產品;合理調整總平面布置,使得物流通暢、運輸便捷,降低能源消耗;對動力、照明、供水采取加設必要的控制裝置的方法,減少人為浪費。二、建筑專業節能措施合理選擇節能設計標準,在總平面布局充分利用日照、自然通風和建筑朝向節能;建筑墻體采用外墻外保溫技術、小型混凝土空心砌塊EPS板夾芯墻構造技術和輕質保溫板構造技術節能;屋面工程采用保溫隔熱屋面節能,各類建筑門窗的抗風壓性能、氣密性和水密性滿足相應建筑規范要求。三、電氣專業節能措施配電系統選用高效低耗變壓器、優化變壓器的經濟運行方式節能;變配電室和用電設備采用無功補償及諧波治理措施節能;照明選用高效熒光燈和全鹵混光燈減少耗電量;線路均采用銅芯線,機械強度高、阻抗小,損耗也相應減少。四、給排水專業節能措施科學選取給水用水定額,合理降低供水壓力,采用變頻節能技術,采用節水型衛生器具,科學設置計量裝置。五、減排措施項目豬糞、尿和生產廢污水實施資源化廢污綜合利用,詳見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有關章節。第九章沼氣站環境保護一、選址與綠化隔離沼氣站由圍墻和綠化帶將站區與外界相對分離,有效地減少氣味對周圍外部環境的影響。二、噪音能環工程沼氣處理站內的噪聲主要來源于發電機房。將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