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建工程降水方案_第1頁
房建工程降水方案_第2頁
房建工程降水方案_第3頁
房建工程降水方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房建工程降水方案1、工程概況本工程為飛云江農場A地塊工程,基坑周長約741.5m,基坑總面積約3.53萬皿。1層地下室上托5棟31-32層的住宅樓和3棟2-4層的物業及商務中心。地下室連在一起不設縫,地上各塔樓自然分開為10#、11#、12#、15#、16#住宅樓、14#、17#、18#物業及商業中心八個部分。2、地下地質條件2.1地形、地貌擬建場地位于瑞安市開發區,場地原為農場,地勢較為平坦,一般地面標高為-0m。2.2區域地質條件本地區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年平均氣溫17.9。C,年溫差一般為20。C,極端最高氣溫39.3。C和最低氣溫-4.5。C;年平均降雨量1695mm,且集中在4?6月梅雨期和7?9月臺風期,年平均蒸發量1310.5mm,主導風向夏季為東南風,冬季為西北風,夏秋之交受臺風襲擊,瞬時最大風力達12級以上,瞬時最大風速可達40m/s以上,風壓值0.60kN/m2(n=50)、0.70kN/^(n=100)分層土層性質①-1層雜填土(ml)雜色,為新近回填土;土層不均勻,由碎石、塊石、粘性土、砂土及砼碎塊、磚塊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組成,A地塊部分位置有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雜物堆積;成分雜亂,均一性差,碎塊石、砼碎塊等粗顆粒含量很不均勻,一般為30%?60%,局部稍多,粒徑以10?30cm為主,少量粒徑達40?50cm;局部鉆孔位置表部為厚約10cm砼地面,稍濕?飽和,松散?稍密,中?高壓縮性,局部低壓縮性;層厚0.10?1.20m,層底標高1.23?3.19m;A地塊多數鉆孔及C地塊北側部分鉆孔有分布。

①-2層粘土(lhQ43)灰黃色;含少量腐殖質及黃褐色鐵質氧化斑,底部向淤泥質土過渡;原狀土的十字板剪切試驗峰值強度Cu為250?63.30kPa,標準值為37.51kPa;土性呈軟?可塑,中?高壓縮性,層厚0.40?1.50m,層底埋深1.00?1.40m,層底標高0.21?39m;河道內鉆孔缺失,其余鉆孔均有分布②-1層淤泥(mQ42)場區約8m以淺多呈淺灰黃色、下部多呈青灰色;含少量腐殖質、粉砂和貝殼碎屑,個別土樣試驗成果具淤泥質粉質粘土特性;土層約5?11m深度粉砂含量稍多,局部10?30cm呈淤泥混粉砂狀;原狀土的十字板剪切試驗峰值強度Cu為10.70?38.60kPa,標準值為21.63kPa;流塑、高壓縮性、高靈敏度;層厚>180?15.30m,層底埋深14.90?16.90m,層底標高<-11.08?-14.48m;各孔均有分布。②-2層淤泥(mQ42)青灰色;含少量腐殖質、粉砂和貝殼碎屑;與上覆淤泥呈過渡關系,無明顯界限;流塑、高壓縮性、高靈敏度;層厚14.40?17.90m,層底埋深30.70?34.20m,層底標高-27.53?-317m;各孔均有分布。③-1層淤泥質粘土(mQ41)灰色;含少量腐殖質,具鱗片狀結構,底部逐漸向軟粘土過渡;流塑,高壓縮性;層厚16.50?21.30m,層底埋深50.50?53.70m,層底標高-48.37?-51.61m;各孔均有分布④-2層粉質粘土(mQ32-2)淺灰、灰色,局部淺灰黃、淺灰綠色;含少量腐殖質及粉細砂,局部粉細砂富集,個別土樣土試成果具粘質粉土特性;標準貫入試驗實測N值8.0?23.0擊/30cm,平均擊數11.9擊/30cm;軟?可塑、多呈中壓縮性;層厚0.60?4.40m,層底埋深51.60?56.60m,層底標高-48.52?-54.11m;各孔均有分布④-3層圓礫(alQ32-2)淺灰色;粒組含量變化大,土層均勻性較差,局部為卵石,粒徑大于2mm的粗顆粒含量一般在55%?75%,其中粒徑大于20mm含量一般在40%?50%,局部稍多,粒徑以20?60mm為主,少量60?100mm,個別大于100mm,C地塊個別粒徑大于150mm;卵(礫)石成分雜亂,原巖多為火成巖,磨圓度較好,顆粒形狀呈圓形、亞圓形,中風化狀,個別強風化狀,以粉質粘土、中細砂充填,分選性差,無膠結;合金鉆頭鉆進,進尺不均勻,伴有輕微塌孔及漏漿現象,局部漏漿較嚴重;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實測值為6.0?98.0擊/10cm,平均值為33.0擊/10cm;稍密?中密,低壓縮性;層厚3.50m?10.40m,層頂標高-48.52?-54.11m,層底埋深58.20?63.50m,層底標高-54.71?-61.23m;各孔均有分布。⑤-2層粉質粘土(mQ32-1)淺灰、灰色;局部為粘土,不均勻含少量腐殖質、粉細砂,土層均一性較差,個別土樣具粘質粉土特性;標準貫入試驗實測N值10.0?13.0擊/30cm,平均擊數11.9擊/30cm;軟?可塑、中壓縮性;層厚0.30?50m,層底埋深60.60?64.70m,層底標高-58.10?-643m;僅部分鉆孔有分布。

⑤-3層圓礫(alQ32-1)淺灰色;粒組含量變化大,土層均勻性較差,局部為卵石,粒徑大于2mm的粗顆粒含量一般在55%?75%,其中粒徑大于20mm含量一般在40%?50%,局部稍多,粒徑以20?60mm為主,少量60?100mm,個別大于100mm;卵(礫)石成分雜亂,多為火山巖,磨圓度較好,顆粒形狀呈圓形、亞圓形,中風化狀,個別強風化狀,以粉質粘土、中細砂充填,分選性差,無膠結;合金鉆頭鉆進,進尺不均勻,伴有輕微塌孔及漏漿現象,局部漏漿較嚴重;重型動力觸探試驗實測值為14.0?101.0擊/10cm,平均值為39.4擊/10cm;稍密?中密,低壓縮性;揭露厚度5.90m?21.50m,層頂標高-55.76?-61.44m,控制深度67.00?81.40m,控制標高-64.12?-79.05m;各孔均鉆至該層、未鉆穿⑤-3a層中砂(alQ32-1)淺灰、淺灰黃色;含少量腐殖質,土層不均勻,局部為粉砂,粒組含量以0.25?0.5mm為主,約占45%?65%,粘性土含量一般在25%?45.0%,局部含有少量2?20mm礫石;實測標貫N值20?27.0擊/30cm,平均值為24.6擊/30cm;中密,中壓縮性;層厚0.30m?00m,層底埋深59.10m?63.40m;僅部分鉆孔有分布。⑤-3b層粉質粘土(mQ32-1)淺灰、灰色,局部淺灰綠色;不均勻含少量腐殖質、粉細砂,土層均一性較差,個別土樣具粘質粉土特性;軟?可塑、中壓縮性;層厚0.30?1.20m,層底埋深69.40?71.60m,層底標高-66.82?-69.09m;僅A地塊南側ZK16?ZK19、ZK23鉆孔有分布。2.3土層物理力學指標開挖深度影響范圍內各土層的物理力學指標見下表地層名稱含水率重度(Kg/m3)粘聚力(kpa)內摩擦角(度)厚度(m)①-1素填土/(18.5)(4.0)(12)1.0①-2粘土36.6%17.619.114.11.0②-1淤泥59.6%15.78.9(8.0)8.6(6.6)15.3括號內數值為基坑支護設計選用數值,其中內摩擦角與粘聚力采用土層固塊指標。2.4、水文地質條件場地表層地下水上部屬空隙潛水,賦水介質為粘土、淤泥等,水量匱乏,水徑流條件差,受大氣降水補給,以向臨區排泄和蒸發為主;勘察期間測得初見水位埋深為0.41?1.09m,潛水穩定水位為1.84?50m,地下水位年變化幅度約1?2m,詳見工程地質勘察報告。2.5降水方案設計要點1)目的根據實際情況,確保本工程基坑開挖安全和周邊管線、建筑物不受損壞,基坑通過明溝集水井進行降排水:(1) 加固基坑坑底的土體,提高坑底土體強度,從而減少坑底隆起和圍護結構的變形量,防止坑外地表過量沉降。(2) 有利于邊坡穩定,防止滑坡。(3) 疏干坑內地下水,方便挖掘機和工人在坑內施工作業。2)注意事項(1) 本降水方案,與挖土,加固等方案密切相關,方案可能會隨挖土、加固的方案的變動而做相應的調整。(2) 抽水試驗完成后,降水方案將根據抽水報告進行適當調整。2.6明溝及集水井在基礎四周設排水溝,排水溝邊離基坑底腳邊50cm。排水坡度為3%,溝寬24cm,深40cm并與集水井相連。底部用水泥砂漿找平,厚度為30啞,上部橫放一塊標準磚。集水井用普通磚砌筑而成,尺寸為1.5X1.5X1.5米。集水井地面標高比基坑底低1.5m。由于基礎土質較軟,在挖集水井時采用邊開挖邊用鋼管、模板支撐加固,以防邊坡塌方。集水井底部鋪30cm碎石作為濾水層,防止水泵抽水時對集水井底部的土體擾動。集水坑內放3寸污水泵進行不間斷抽水。水位下降至基礎墊層下500m后,再進行基礎施工。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