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課時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1頁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課時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2頁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課時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3頁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課時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4頁
第6課 全球航路的開辟 課時練習 高中歷史統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試卷第=page11頁,共=sectionpages33頁全球航路的開辟1.葡萄牙在15世紀末是航海領域的急先鋒,這一時期的葡萄牙人可能經歷(

)①向本國參與發現“新大陸”的船員致敬②在市場上大力購買從印度運過來的香料③聽見封建地主在抱怨生活越來越不容易④聽說并參與環球航行的船隊的水手招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1600年,不列顛駐威尼斯(今意大利城市)大使寫道:“就貿易而言,這里的衰落已相當明顯,不出二十年,此城將完全崩潰。”下列關于威尼斯商業地位衰落主要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A.新航路的開辟 B.天主教會的衰落 C.工業革命興起 D.封建莊園的解體3.15世紀前,歐洲人在日常生活中已大量使用香料,他們為了從東方大量輸入香料,必須交付巨額黃金,而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國的金銀礦藏極其貧乏,沒有足夠的金銀來從事香料貿易。由此可見,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原因是(

)A.東西方商路阻斷 B.市場需求的擴大C.航海技術的進步 D.便于傳播基督教4.1497年,一位葡萄牙航海家告別里斯本,帶領四艘武裝商船在茫茫的大海里航行了三個多月,最終到達印度。下列項中,這位航海家此行到過的地點是()A.好望角 B.巴哈馬群島 C.菲律賓群島 D.麥哲倫海峽5.在歷史研究中,因研究視角不同,對同一歷史事物會有不同描述。從發展視角出發,新航路的開辟這一歷史事件可以描述為(

)①地理大發現

②探索時代

③大航海時代

④歷史的倒退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6.1497年,他駕駛“馬修號”帆船,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他是(

)A.德雷克 B.卡蒂埃 C.卡伯特 D.哈得遜7.15世紀末開始,大西洋沿岸的西歐人掀起了探索通往東方的新航路的熱潮。西歐人開辟新航路的根本原因是(

)A.人文主義鼓勵冒險 B.西歐各國商品經濟迅速發展C.擴大殖民地的要求 D.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繁榮支持8.下面為歐洲某航海家探險過程大事記(部分)。據此可知,這位航海家是(

)第一年:8月10日,他率領船隊從塞維利亞港出發;11月29日,到達巴西海岸。第二年:3月31日,船隊駛入圣胡利安港準備過冬;8月底,船隊駛出圣胡利安港,尋找通往“南海”的海峽﹔10月21日,船隊找到了通往“南海”的峽道;11月28日,船隊在“南海”一直沒有遭遇到狂風大浪,他就給“南海”起了個吉祥的名字,叫“太平洋”。A.迪亞士 B.達·伽馬 C.哥倫布 D.麥哲倫9.針對新航路開辟,有學者指出,“這是一場超級、特殊的海上的,只有目標,沒有線路的‘馬拉松賽’”。開辟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線路的是A.迪亞士 B.哥倫布 C.達·伽馬 D.麥哲倫10.開辟新航路的環球航行,先后經過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大西洋C.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11.由如圖年表可知,鼠疫與天花的暴發與流行公元2世紀—16世紀世界瘟疫大事年表(節選)165—169年,羅馬帝國暴發天花541—749年,君士坦丁堡暴發第一次鼠疫1340年,意大利暴發黑死病(鼠疫)1348—1350年,英格蘭鼠疫流行1555年,墨西哥暴發天花,死亡200萬人A.刺激了人性的覺醒 B.與人類交往密切相關C.促成了新航路開辟 D.是國家間戰爭的產物12.1492年,西班牙女王頒布了一道法令,要求西班牙的所有猶太人要么接受天主教,要么離開西班牙;在地理大發現時,伊比利亞人帶著他們的討伐精神渡過大洋,他們發現,在那里有更多的穆斯林有待于消滅,有新的異教徒有待于從盲目崇拜中解救出來。從材料中可見開辟新航路是為了A.給當地居民帶去資產階級人文主義思想 B.給渴望發財的人帶去黃金C.給當地居民帶去皇帝的恩典 D.使當地居民信仰基督教13.下表為某同學在研究性學習中整理的資料時間人物事件1487年迪亞士迪亞士抵達非測最南端的海角1492年哥倫布抵達美洲1497—1498年達·伽馬繞非洲海岸到達印度1519—1522年麥哲倫船隊完成第一次環球航行由此可知,該表的標題應是A.鄭和下西洋 B.新航路的開辟 C.“海上馬車夫” D.三角貿易14.15世紀后期,西歐人狂熱的追求貨幣和黃金。一位西班牙人說:“我們西班牙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該“心病”的最主要病因是A.西歐商品經濟的迅速發展 B.西歐人向外傳播基督教C.《馬可·波羅行紀》的刺激 D.西班牙王室的對外擴張15.有史書記載:“1502年,葡萄牙艦隊封鎖了紅海和波斯灣,他們迫使印度和歐洲之間的所有貿易都必須使用由他們控制的航路……奧斯曼帝國因為了保護傳統商路的利益,奪取了紅海的控制權,但是未能在阿拉伯海戰勝葡萄牙人。”由此可知A.奧斯曼帝國失去了對傳統商路的控制權B.新航路的開辟有力沖擊了傳統商路C.奧斯曼帝國積極參與了新航路的開辟D.葡萄牙完全控制了東西方商路16.中世紀晚期,歐洲的區域性貿易已經同東方的商業活動相聯系。雖然限于當時生產力水平,發展很有限,但一個包括“舊世界”大部分地區在內的貿易網絡這時已經顯現輪廓,形成了當時已知世界的“世界市場”。據此推知當時A.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雛形在歐亞初現 B.區域市場為近代世界市場奠定基礎C.歐洲與東方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 D.東西方貿易主要通過民間途徑開展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問題。材料一

黃金、香料、珠寶是西班牙人和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另一個重要動因。《馬可·波羅行紀》中關于中國與日本的財富無窮的神話在當時的歐洲廣為流傳,激起歐洲人的無限遐想。材料二

如果全球化把歐洲人邁入大洋當作開始的話,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亞半島國家。他們以高效的行政機器組織遠航,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黃金的期盼揭開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滿“內在動力”的帆船運載著奴隸、黃金、香料,也撒播著諸如“地球是圓的”等進步光芒。——摘編自巴勒克拉夫《處于變動世界中的歷史》(1)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動力因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單列舉伊比利亞半島國家的遠航嘗試。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

“國王與王后二位陛不決意派臣,克里斯托瓦爾·哥倫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拜謁該地君王,察訪民情,觀光名勝,了解風土并使其人民皈依吾神圣宗教。二位陛下還令臣一反昔日之舊徑,勿由陸路東行而另辟新途,專取海路西行……往印度地區,以便將陛下之詔書面呈當地諸位國王,履行君命。”……1492年11月1日,哥倫布船隊在古巴海岸登陸時曾向土著居民明確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臣向二位陛下保證,普天之下,無任何地方比這里景色更麗……這里的一切都應置于其統治之下……因為發揚光大基督教乃吾人此行之初衷和目的。”“仰祈二位陛下盡早圣斷,將彼變成基督徒。臣認為,一旦發軔,毋須多久,大批居民即會信奉吾人之天主教,二位陛下即能取得大片領土和財產,這里所有人皆會成為西班牙臣民。——孫家堃譯《哥倫布航海日記》結合世界近代史的相關知識,從上述材料中提取一個情節,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歷史現象,并概述和評價該歷史現象。(要求:情節要具體,現象要簡要,評價要史論結合,準確全面。)1.C【詳解】1492年,意大利航海家哥倫布受西班牙國王委托,率船隊到達美洲巴哈馬群島,發現了“新大陸”,①錯誤;15世紀末,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率船隊繞過好望角到印度,②正確;15世紀末開始的新航路的開辟促使歐洲出現了價格革命,大量貴金屬不斷流入歐洲,導致貨幣貶值、物價上漲,依賴固定地租收入的封建領主經濟地位下降,③正確;1519年至1522年即16世紀初,西班牙王室支持航海家麥哲倫率領的船隊首次實現了人類的環球航行,④錯誤。②③正確,C項正確;①錯誤,排除A項;①錯誤,排除B項;④錯誤,排除D項。故選C項。2.A【詳解】根據材料“就貿易而言,這里的衰落已相當明顯,不出二十年,此城將完全崩潰”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新航路開辟后,歐洲的商業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貿易中心逐漸從地中海轉移到大西洋沿岸,威尼斯位于地中海沿岸,隨著貿易中心的轉移走向衰落,A項正確;天主教會衰落于宗教改革時期,與威尼斯的衰落關系不大,排除B項;工業革命興起于18世紀,與材料時間不符,排除C項;封建莊園解體于14—15世紀左右,且與材料現象沒有直接關系,排除D項。故選A項。3.B【詳解】根據材料,15世紀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等西歐國家急需金銀,以便從東方購買香料,也即對香料和金銀的需求是新航路開辟的重要原因,B項正確;材料主要講歐洲對香料和金銀的需求,未提及東西方商路阻斷、航海技術進步、傳播基督教,排除A項、C項、D項。故選B項。4.A【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497年,達伽馬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達印度,A項正確;巴哈馬群島是西印度群島的三片群島之一,達伽馬并未經行此處,排除B項;菲律賓群島是亞洲南部馬來群島的組成部分,西濱南海,東臨太平洋,達伽馬并未經行此處,排除C項;麥哲倫海峽位于南美洲大陸最南端,由火地島等島嶼圍合而成,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于1520年首次通過該海峽進入太平洋,故得名,排除D項。故選A項。5.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從發展的視角看,新航路的開辟使人類了解美洲等以前未知的大陸,展示人類的勇敢冒險精神,開闊人們的視野,使人們對海洋更加重視,因此可以描述為①地理大發現、②探索時代和③大航海時代,B項正確;④顯然是從新航路開辟后西歐對外殖民掠奪而言的,不是從發展的角度看新航路的開辟,排除ACD項。故選B項。6.C【詳解】依據材料“馬修號”,“新發現的大陸”,結合所學知識可知1497年,英國卡伯特父子發現了一塊“新發現的大陸”,即紐芬蘭島,C項正確;德雷克到達美洲南端的合恩角,排除A項;卡蒂埃發現的是拉布拉多半島,排除B項;哈得遜探索經北冰洋通向亞洲的航線,排除D項。故選C項。7.B【詳解】結合所學可知,14-15世紀,西歐各國商品經濟發展,對金銀財富的需求以及開拓新市場的意愿日益迫切,成為大西洋沿岸的西歐人掀起海上探險活動的根本原因,B項正確;人文主義是精神動力,排除A項;擴大殖民地的要求是新航路開辟的影響,排除C項;西班牙葡萄牙王室的支持是外部因素,排除D項。故選B項。8.D【詳解】根據材料“從塞維利亞港出發”,到達“巴西”“太平洋”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麥哲倫環球航行的路線是,其船隊于1519年8月10日離開塞維利亞,從歐洲出發,經大西洋過麥哲倫海峽,過太平洋,經印度洋,過好望角,最后又經過大西洋回到歐洲,材料中大事記的內容和麥哲倫船隊航行路線相符,因此該航海家為麥哲倫,D項正確;迪亞士只航行到了好望角,并沒有進入太平洋地區,排除A項;達·伽馬率船從里斯本出發,尋找通向印度的海上航路,船經加那利群島,繞好望角,經莫桑比克等地,排除B項;哥倫布的航行路線是到美洲,它只經過了大西洋,并沒有到過太平洋,排除C項。故選D項。9.C【詳解】結合所學可知,開辟繞過非洲南端到達印度線路的是達·伽馬,故選C;迪亞士最遠到達好望角,未到達印度,排除A;哥倫布和麥哲倫是向西航行,而材料設問的航線是向東航行的路線,排除BD。10.C【詳解】開辟新航路中,麥哲倫船隊首先完成環球航行,他們從歐洲一直向西,穿越大西洋,繞過麥哲倫海峽進入太平洋,之后穿過印度洋再回到大西洋,故選C;ABC中的排列順序與麥哲倫船隊的航行順序不符,排除。故選C。11.B【詳解】從材料可以看出,從公元2世紀到16世紀,鼠疫與天花的暴發與流行區域范圍在不斷擴大,從歐洲擴展到美洲,這與新航路的開辟有關,故B項符合題意;材料強調鼠疫與天花的暴發與流行的范圍擴大,與人性的覺醒無關,排除A項;C項因果關系顛倒,排除C項;鼠疫與天花的暴發與流行與戰爭沒有必然聯系,材料也沒有體現,排除D項。12.D【詳解】根據“在那里有更多的穆斯林有待于消滅,有新的異教徒有待于從盲目崇拜中解救出來”,結合所學可知,開辟新航路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傳播基督教,故選D;A材料信息沒有涉及人文主義思想,排除;材料沒有涉及黃金、皇帝的恩典等信息,排除BC。13.B【詳解】由表格信息“迪亞士”“哥倫布”“達·伽馬”“麥哲倫”可知,該表反映的是新航路開辟,故選B;表格信息與鄭和下西洋無關,排除A;17世紀的荷蘭被稱為“海上馬車夫”,新航路開辟后出現三角貿易,排除CD。14.A【詳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狂熱追逐財富的夢想推動歐洲人要到海外去獲取黃金等各種財富,故選A;傳播基督教只是一種精神動力,不是主要病因,B錯誤;C是渴望黃金的誘因,不是最主要病因,排除;D是獲取黃金的途徑,不是原因,排除。15.B【詳解】結合材料“1502年,葡萄牙艦隊封鎖了紅海和波斯灣,他們迫使印度和歐洲之間的所有貿易都必須使用這條由他們控制的航路”可知,新航路開辟后,葡萄牙控制并壟斷了印度和歐洲之間的海上貿易,沖擊了奧斯曼帝國傳統商路的利益,引起奧斯曼帝國和葡萄牙之間的激烈爭奪,故B項正確。奧斯曼帝國沒有失去對傳統商路的控制權,故A項錯誤。CD兩項不符合史實,排除。16.B【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當時的“世界市場”包括了“舊世界”的大部分地區,在近代隨著空間的拓展,逐漸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市場,故B項正確;當時歐洲處于封建社會,故A項錯誤;僅從材料信息無法推知歐洲與東方建立了直接的商業聯系,故C項錯誤;中世紀晚期大約處在中國的明朝時期,而明朝東西方貿易以官方途徑為主,故D項錯誤。17.(1)傳播宗教;追求黃金、香料、珠寶等。(2)遠航嘗試: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亞士遠航非洲,發現好望角;1497—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達·伽馬到達印度;1492年在西班牙王室的支持下,哥倫布到達美洲的巴哈馬群島;1519—1522年,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的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球航行。【詳解】(1)動力因素:根據材料“黃金、香料、珠寶是西班牙人和哥倫布海外冒險的另一個重要動因”可知,追求黃金、香料、珠寶等;根據材料“懷揣著傳播上帝福音和尋找黃金的期盼揭開了不同種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可知,傳播宗教是新航路開辟的因素之一。(2)遠航嘗試:本題考查新航路開辟的過程,結合所學知識,列舉迪亞士、達迦馬、哥倫布、麥哲倫等人的航行時間、路線即可。18.答案一:情節:國王與王后二位陛下決意派哥倫布前往上述印度各地。重大歷史現象:新航路開辟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概述與評價:14、15世紀,生產力的提高使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西歐各國急需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奧斯曼上耳其帝國阻斷陸路交通使得開辟通往東方的新航路成為必要。西班牙處于大西洋與地中海交匯連接處,地理位置優越,政治上是統一的中央集權封建國家,信奉基督教。獲得東方的奢侈品是西班牙王室的經濟動因,向東方傳遞基督福音是強大精神動因。自然科學的進步,造船技術的發達,人文主義的發展都成為西班樂王室支持哥倫布開辟新大陸的重要條件。哥倫布在西班牙王室支持下完成了新航路開辟,為西班牙獲取了大量東方財富。但這些財富沒有轉化為生產資本,致使西班牙最后衰落下去。答案二:情節:1492年11月1日,哥倫布船隊在古巴海岸登陸時曾向土著居民明確表示:“遠征軍司令來此目的乃尋找黃金。”歷史現象:14、15世紀西歐社會興起了尋金熱。概述與評價:14、15世紀,生產力的提高使西歐封建社會內部出現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萌芽,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使得西歐各國急需獲得東方的商品和黃金,一種尋金熱迅速彌漫開來。自新航路開辟出來后,東方的黃金源源不斷被運往歐洲,引起了歐洲的商業革命和價格革命,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當然,西班牙、葡萄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