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醫文化題庫_第1頁
2023年中醫文化題庫_第2頁
2023年中醫文化題庫_第3頁
2023年中醫文化題庫_第4頁
2023年中醫文化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復習題庫

中醫教研室編著

2023年9月

目錄

第一章緒論................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二章陰陽五行............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三章藏象................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四章經絡................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五章精'氣'血'津液….…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六章病因病機............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七章診法................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八章防治原則............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九章辨證................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十章中藥................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十一章方劑..............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十二章針灸..............錯誤!未定義書簽。

第一章緒論

單項選擇題

1.下列哪部著作的成書標志著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形成

A.《傷寒雜病論》B.《黃帝內經》

C.《千金要方》D.《中藏經》

E.《諸病源候論》

答案:B

2.中醫學中成功地運用辨證論治的第一部專書是

A.《傷寒雜病論》B.《黃帝內經》

C.《難經》D.《素問》

E.《諸病源候論》

答案:A

3.下列著名醫家中被后人稱為“補土派”的代表是

A、朱丹溪B、張從正

C、葉天士D、劉完素

E、李東垣

答案:E

4.中醫學整體觀念的內涵是

A、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B、自然界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C、晝夜晨昏對人體的影響D、臟腑肢體官竅聯結成一個整體

E、人體是一個整體,人和自然界、社會的統一性

答案:E

5.我國第一部針灸學專著是

A、《針灸大成》B、《銅人腌穴針灸圖經》

C、《針灸甲乙經》D、《黃帝內經》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6.我國第一部國家藥典是

A、《本草綱目》B、《新修本草》

C、《神農本草經》D、《太平惠民和劑局方》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7.我國第一部國家成藥典是

A、《本草綱目》B、《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C、《千金要方》D、《神農本草經》E、《圣濟總錄》

答案:B

8.中醫外科的鼻祖是

A、扁鵲B、張仲景

C、華佗D、李時珍'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9.我國第一部診斷學專著《脈經》的作者是

A、扁鵲B、張仲景C、華佗

D、李時珍'E、王叔和

答案:E

10.在我國歷史上被稱之為“醫圣”的醫學家是

A、扁鵲B、張仲景C、華佗

D、李時珍E、王叔和

答案:B

11.《瘟疫論》的作者是

A、吳鞠通B、葉天士C、薛生白

D、吳又可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2.中醫四大經典著作是

A.《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B.《黃帝內經》、《傷寒論》、《類經》、《難經》

C.《素問》、《靈樞》、《神農本草經》、《傷寒論》

D.《黃帝內經》、《類經》、《難經》、《脈經》

E.《素問》、《靈樞》、《神農本草經》、《中藏經》

答案A

13.中醫理論體系的重要特點是

A.急則治標、緩則治本B.辨病與辨證相結合

C.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D.異病同治和同病異治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14.我國現存最早的第一部外科學專著是

A、《外科精要》B、《外科正宗》C、《千金要方》

D、《劉涓子鬼遺方》E、《醫宗金鑒》

答案:D

15.我國最早的婦科學專著是

A、《傷寒雜病論》B、《經效產寶》C、《婦人良方》

D、《婦科證治準繩》E、《濟陰綱目》

答案:B

16.中國明朝最偉大的藥物學專家是

A、李時珍B、孫思邈C、華佗

D、張仲景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7.中醫學的認知與思維方法的特點是

A、司外揣內B、注重整體研究C、援物比類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第二章陰陽五行

單項選擇題

18.“陰在內,陽之守也;陽在外,陰之使也。”這句話重要說明了

陰陽之間的哪一種關系?

A、對立B、交感C、互根D、轉化E、消長

答案:C

19.“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所說明的陰陽關系是

A、對立制約B、互相轉化C、交感相錯

D、消長平衡E、互根互用

答案:E

20.陰陽交感是指

A、陰陽二氣是運動的B、陰陽二氣的和諧狀態

C、陰陽二氣的互相運動D、陰陽二氣的對立表現

E、陰陽二氣在運動中互相感應而交合的過程

答案:E

21.陰陽偏勝形成

A、實證B、虛證C、寒證D、熱證E、里證

答案:A

22.陰陽偏衰形成

A、實證B、虛證C、寒證D、熱證E、里證

答案:B

23.“益火之源,以消陰翳”的治法最合用于

A、實寒證B、實熱證C、虛寒證

D、虛熱證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4.“壯水之主,以制陽光”是指

A、陽病治陰B、陰病治陽C、陽中求陰

D、陰中求陽E、扶陽抑陰

答案:A

25.在補陽時適當配以補陰藥的治法,稱之為

A、陽中求陰B、陽病治陰C、陰中求陽

D、陽病治陰E、陰病治陽

答案:C

26.五行學說中“木”的特性是

A、炎上B、從革C、稼嵇D、曲直E、潤下

答案:D

27.下列五行生克關系中哪些是錯誤的

A、木克土B、金生水C、火生土

D、金克木E、火克水

答案:E

28.下列不符合五行生克規律的是

A、木為水之子B、金為木所勝C、水為火所不勝

D、金為土之子E、火為土之母

答案:B

29.下列屬于母子關系的是

A、水和火B、木和土C、土和金

D、金和火E、金和木

答案:C

30.肝虛影響脾健運,稱之為

A、木旺乘土B、木能克土C、土壅木郁

D、抑木扶土E、木不疏土

答案:E

31.“見肝之病,知肝傳脾”,從五行之間的互相關系看,其所指內

容是

A、木疏土B、土侮木C、木克土

D、木勝土E、木乘土

答案:E

32.屬于“子病犯母”的是

A、脾病及肺B、肝病及心C、脾病及腎

D、肺病及心E、肝病及腎

答案:E

33.屬于“母病及子”的是

A、肺病及腎B、肺病及心C、肝病及腎

D、脾病及腎E、心病及肝

答案:A

34.事物陰陽兩個方面的互相轉化是

A.量的變B.單方面的C.有條件的

D.絕對的E.必然的

答案:C

35.“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屬于

A.陰陽的互根B.陰陽的對立C.陰陽的轉化

D.陰陽的消長E.陰陽的互相制約

答案:C

36.“孤陰不生,獨陽不長”是由于陰陽之間哪種關系失常

A.互根互用B.消長平衡C.陰陽交感

D.對立制約E.互相轉化

答案:A

37.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若士氣局限性,則

A.木乘土,金侮土B.木乘土,水侮土

C.木侮土,水乘土D.土乘木,水侮土

E.土乘水,木侮木

答案:B

38.按五行生克規律,以下哪種說法是錯誤的

A.火為土之母B.金為木之所勝

C.水為火之所不勝D.木為水之子E.金為土之子

答案:B

39.根據五行的生克乘侮規律制定的治療法,則以下哪種方法不妥

A.培土生金B.培土制水C.瀉心火以降肝火

D.補金以生水E.火制土

答案:E

40.肝火犯肺,屬于

A.火侮金B.木侮金C.火克金D.火乘金E.金乘木

答案:B

41.“見肝之病,知肝傳脾”是指

A.木乘土B.木克土C.土侮木

D.子病及母E.母病及子

答案:A

第三章藏象

單項選擇題

42.五臟、六腑及奇恒之府的重要區別是:

A、解剖形態的差異B、分布部位的不同

C、功能特點的不同D、經脈陰陽屬性不同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43.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其生理病理以何為中心:

A、五臟B、六腑C、經絡D、精E、氣血

答案:A

44.五臟的生理功能特點是:

A、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B、傳化物而不藏,滿而不能實

C、藏精氣而不瀉,實而不能滿D、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E、虛實交替,藏而不瀉

答案:D

45.六腑的生理功能特點是:

A、傳化物而不藏,實而不能滿B、藏精氣而不瀉,滿而不能實

C、藏精氣而不瀉,實而不能滿D、傳化物而不臧,滿而不能實

E、虛實交替,瀉而不藏

答案:A

46.心主神志重要的物質基礎是:

A、血液B、津液C、宗氣D、衛氣E、精

答案:A

47.稱之為“華蓋”的臟為

A、心B、肝C、脾D、腎E、肺

答案:E

48.以下哪項不屬于肺的宣發功能:

A、排出體內的濁氣B、宣發衛氣C、將津液輸布全身

D、將代謝后的津液化為汗排出體外E、使全身的血液會聚于肺

答案:E

49.以下哪項不屬于肺的肅降功能

A、排出體內的濁氣B、津液向下布散C、吸入自然界清氣

D、肅清呼吸道異物E、水液向下輸送

答案:A

50.肺的通調水道功能重要依賴于

A、肺主一身之氣B、肺朝百脈C、肺司呼吸

D、肺輸精于皮毛E、肺主宣發肅降

答案:E

51.與呼吸關系最密切的兩臟是:

A、肺與心B、肺與腎C、肺與肝

D、肺與脾E、心與腎

答案:B

52.“后天之本”是指:

A、心B、肝C、脾D、肺E、腎

答案:C

53.有統血功能的臟是

A、心B、肝C、脾D、肺E、腎

答案:C

54.脾為氣血生化之源的生理基礎是

A、脾主升清B、脾主統血C、脾為后天之本

D、人以水谷為本E、脾主運化水谷精微

答案:E

55.脾統血是通過氣的哪項功能作用實現的:

A、固攝作用B、衛外作用C、溫煦作用

D、防御作用E、氣化作用

答案:A

56.與情志抑郁最為關聯的因素是

A、心神局限性B、髓海空虛C、肝失疏泄

D、肝升太過E、神不守舍

答案:C

57.人的視覺功能,與下列哪項關系最為密切

A、心主血脈功能B、肺主氣的功能C、脾主運化功能

D、肝的藏血功能E、腎的藏精功能

答案:D

58.在肝主疏泄各項功能表現中,最主線的是:

A、調暢情志B、疏通水道C、調暢氣機

D、調節血量E、促進脾胃運化功能

答案:C

59.有主持人體生長發育功能的臟是:

A、心B、肝C、脾D、肺E、腎

答案:E

60.腎主納氣的重要作用是:

A、使呼吸保持一定的深度B、有助于元氣的生成

C、有助于元氣的固攝D、促進肺氣的宣發

E、有助于固攝精氣

答案:A

61.促進性機能成熟的物質是:

A、腎精B、腎氣C、血液D、元氣E、天癸

答案:E

62.全身“元氣”和“水液”運營的通道是:

A、三焦B、肺、脾、腎C、十二經脈

D、奇經八脈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63.有“受盛”和“化物”功能的是

A、脾B、三焦C、胃

D、大腸E、小腸

答案:E

64.以下臟器中既屬六腑之一;又屬奇恒之腑的是:

A、腦B、膽C、心包D、三焦E、膀胱

答案:B

65.在機體水液代謝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臟腑是:

A、肺脾腎B、肺肝腎C、心脾腎

D、肺脾肝E、心肺脾

答案:A

66.下列諸“海”中哪項是錯誤的:

A、腦為髓之海B、肺為氣之海C、沖脈為血海

D、胃為水谷之海E、沖脈為十二經之海

答案:B

67.下列不屬于表里關系的臟腑是

A、心與心包絡B、脾與胃C、肝與膽

D、肺與大腸E、腎與膀胱

答案:A

68.“水火既濟”屬于

A、心腎關系B、肝腎關系C、脾腎關系

D、肺腎關系E、心腎關系

答案:A

69.對氣機調節有重要作用的兩臟是

A、心與肺B、肺與腎C、肺與肝

D、肝與腎E、脾與腎

答案:C

70.精血同源可歸屬

A、心與腎的關系B、肝與腎的關系C、脾與腎的關系

D、心與肝的關系E、肺與脾的關系

答案:B

71.古人稱何臟為“生痰之源”

A、肺B、脾C、腎D、肝E、三焦

答案:B

72.古人稱何臟為“貯痰之器”

A、胃B、膀胱C、腎D、肺E、脾

答案:D

73.古人在論述肺腎關系時提出

A、肺為氣之根,腎為氣之主B、脾為氣之根,肺為氣之主

C、肺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D、脾為氣之主,腎為氣之根

E、腎為氣之主,脾為氣之根

答案:C

74.主持諸氣,總司人體氣化的內臟是

A.腦B.肺C.三焦D.脾E.腎

答案:C

75.下列那一項不是肺的重要生理功能

A.主氣、司呼吸B.主宣發衛氣C.主通調水道

D.主運化水液E.主治節

答案:D

76.下列那一項不是脾的重要生理功能

A.主統血B.主藏血C.主升清

D.主運化水谷E.主運化水液

答案:B

77.肝主疏泄的重要作用是

A.通調水道B.運營血液C.氣機調暢

D.情志活動E.津液代謝

答案:C

78.心和肝的關系重要體現在

A.血液生成和精神情志活動B.血液運營和精神情志活動

C.血液運營和氣機調暢D.血液生成和氣機調暢

E.精血的互相滋生、轉化

答案B

79.脾和腎的關系重要體現在

A.先天和后天的互相資生、促進

B.先天和后天的互相轉化、制約

C.水液的代謝和氣血的生成D.氣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

E.水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

答案A

80.肺和脾的關系重要體現在

A.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代謝B.氣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代謝

C.氣血的生成和津液的輸布D.氣血的運營和氣機的調暢

E.水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

答案B

81.心和腎的關系重要體現在

A.陰陽升降,互相既濟B.動靜結合,互為陰陽

C.精血互生,精神互用D.心火上炎,腎水潤下

E.水升克火,生中有克

答案A

82.肺和腎的關系重要體現在

A.精液的生成和氣機調暢B.精液的生成和呼吸運動

C.水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D.水液的代謝和氣機調暢

E.精氣的互相資生、促進

答案C

83.肝和腎的關系重要體現在

A.血液運營和精神情志活動B.水液的代謝和氣機調暢

C.精血的互相滋生、約制D.精血的互相滋生、轉化

E.水液的代謝和呼吸運動

答案D

84.胃的特性之一是

A.喜潤惡燥主升B.喜燥惡濕主升C.喜燥惡濕主降

D.喜潤惡燥主降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85.脾有升清的功能,其“升清”是指

A.宗氣的上升與輸布B.水谷精微的上升與輸布

C.營氣的上升與輸布D.衛氣的上升與輸布

E.元氣的上升與輸布

答案B

86.對全身各臟腑起著溫煦生化作用的重要是

A.衛陽B.肺氣C.心陽D.胃氣E.腎陽

答案E

87.奇恒之府不涉及

A.筋B.脈C.骨D.髓E.女子胞

答案A

88.水谷之海是指

A.脾B.胃C.大腸D.小腸E.六腑

答案B

89.“水火之宅”是指

A.心B.肝C.脾D.肺E.腎

答案E

90.“命門之火”是指

A.肺陽B.心陽C.肝陽D.腎陽E.脾陽

答案D

91.“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是由于

A.心主血脈B.心主神志C.心脈相連

D.心為陽臟E.心腎相交

答案B

第四章經絡

92.經絡系統是組成是

A、經脈與絡脈B、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絡脈

C、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十二皮部

D、十二經脈、奇經八脈、絡脈

E、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及十二皮部

答案:A

93.經絡的生理功能是

A、溝通表里上下,聯系臟腑器官B、通行氣血,濡養臟腑組織

C、調節機能平衡D、感應傳導作用E、以上都是

答案:E

94.手太陰肺經行于上肢內側

A、前部B、中部C、后部D、前中部E、中后部

答案:A

95.行于下肢外側前部的脈是

A、足陽明胃經B、足少陽膽經C、足太陽膀胱經

D、足太陰脾經E、足厥陰肝經

答案:A

96.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律是

A、手三陰經與手三陽經在手部交接

B、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在頭部交接

C、足三陽經與足三陰經在足部交接

D、足三陰經與手三陰經在胸腹部交接E、以上都是

答案:E

97.手太陰肺經在手食指端與何經交接

A、手厥陰心包經B、手少陰心經C、手少陽三焦經

D、手陽明大腸經E、手太陽小腸經

答案:D

98.足陽明胃經與何經在足大趾端交接

A、足陽明胃經B、足少陽膽經C、足太陰腎經

D、足太陰脾經E、足厥陰肝經

答案:D

99.手太陽小腸經在頭部與何經交接

A、足陽明胃經B、足少陽膽經C、足太陽膀胱經

D、足太陰脾經E、足厥陰肝經

答案:C

100.足少陰腎經在胸部與何經交接

A、手厥陰心包經B、手少陰心經C、手少陽三焦經

D、手陽明大腸經E、手太陽小腸經

答案:A

101.經脈分出的小支是

A、奇經八脈B、經筋C、絡脈

D、沖脈E、皮部

答案:C

102.經絡系統組成中主體是

A、經脈B、絡脈C、經絡

D、十二經筋E、十二皮部

答案:C

103.奇經八脈中被稱為“陽脈之海”的是

A、任脈B、督脈C、帶脈D、沖脈E、陽維脈

答案:B

104.奇經八脈中沖脈被稱為

A、陽脈之海B、陰脈之海C、血海

D、少海E、氣海

答案:C

105.與足厥陰肝經相表里的是

A、手太陰肺經B、足陽明胃經C、手少陽三焦經

D、足少陽膽經E、足少陰腎經

答案:D

106.統束縱行諸經的脈是

A、沖脈B、帶脈C、任脈D、督脈E、陽蹺脈

答案:B

107.“一源三歧”是指

A、沖脈、帶脈、督脈B、帶脈、任脈、沖脈

C、任脈、督脈、帶脈D、沖脈、陽維脈、陰維脈

E、沖脈、任脈、督脈

答案:E

108.其循行特點可用“離、合、出、入”來概括的脈是

A、經脈B、奇經八脈C、經別D、經筋E、別絡

答案:C

109.別絡的數量有

A、8條B、十條C、十二條D、十四條E、十五條

答案:E

110.十二經脈之氣結、聚、散、絡于筋肉、關節的體系形成

A、經別B、別絡C、經筋D、皮部E、奇經

答案:C

第五章精、氣、血、津液

單項選擇題

111.人體中具有很強活力的精微物質是指

A、精B、氣C、血D、津液E、以上都是

答案:B

112.氣的生成重要來源于

A、先天之精氣B、后天之水谷之氣C、肺吸入的清氣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13.宗氣積于

A、息道B、喉嚨C、膻中D、氣街E、臍下

答案:C

114.激發整個臟腑經絡生理活動的功能,是氣的

A、溫煦作用B、推動作用C、防御作用

D、固攝作用E、氣化作用

答案:B

115.推動人體生長發育及臟腑機能活動的氣是:

A、元氣B、宗氣C、營氣D、衛氣E、動氣

答案:A

116.具有溫煦臟腑,潤澤皮毛,控制汗孔開合等功能的氣是:

A、元氣B、宗氣C、營氣D、衛氣E、肺氣

答案:D

117.易于感冒,是氣的什么功能減弱的表現

A、推動作用B、溫煦作用C、固攝作用

D、氣化作用E、防御作用

答案:E

118.以自然界清氣與水谷精氣為重要組成部分的氣稱之為

A、元氣B、宗氣C、營氣D、衛氣E、中氣

答案:B

119.能使血液不逸出脈外是氣的

A、推動作用B、溫煦作用C、固攝作用

D、氣化作用E、防御作用

答案:C

120.元氣運營的重要通道是

A、十二經脈B、奇經八脈C、血脈

D、三焦E、絡脈

答案:D

121.具有t票悍滑利特性的氣是

A、元氣B、宗氣C、營氣D、衛氣E、中氣

答案:D

122.具有營養全身和化生血液作用的氣是

A、元氣B、宗氣C、營氣D、衛氣E、谷氣

答案:C

123.機體精神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是

A、精B、氣C、血D、津液E、精

答案:C

124.下列不屬于津液范疇的是

A、淚B、涕C、胃液D、腸液E、水濕

答案:E

125.“奪血者無汗”的生理基礎是

A、肝腎同源B、乙癸同源C、津血同源

D、精血同源E、以上均非

答案:C

126.下列哪項屬于氣機失調

A、氣逆B、氣陷C、氣滯D、氣結E、以上均是

答案:E

127.“血為氣之母”重要是指

A.氣能生血B.氣能攝血C.血能養氣

D.血能攝氣E.氣隨血脫

答案C

128.氣在精、氣、血、津液各自的代謝和轉化過程中的作用屬氣的

A、推動作用B、溫煦作用C、防御作用

D、固攝作用E、氣化作用

答案:E

129.津液是指

A、汗液B、口水C、胃液D、腸液E、人體正常體液

答案:E

130.“血為氣之母”是指

A、氣能生血B、氣能行血C、氣能攝血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第六章病因病機

單項選擇題

131.既有季節特點,又不受季節限制,常為外感病先導的邪氣是

A、熱邪B、風邪C、寒邪D、暑邪E、濕邪

答案:B

132.以下屬于外感病因的是

A、六淫B、六氣C、勞逸D、外傷E、七情

答案:A

133.由于病理產物形成的病因是

A、六淫B、勞逸C、瘀血D、歷氣E、七情

答案:C

134.最容易侵犯人體上部和肌腹的外邪是

A、風邪B、寒邪C、濕邪D、暑邪E、燥邪

答案:A

135.寒邪的性質是

A、開泄B、重濁C、凝滯D、粘膩E、干澀

答案:C

136.容易引起氣血凝滯不通的病邪是

A、風邪B、寒邪C、濕邪D、暑邪E、燥邪

答案:B

137.六淫中具有病程長,難以速愈的邪氣是

A、風邪B、寒邪C、濕邪D、暑邪E、燥邪

答案:C

138.其性重濁的邪氣是

A、風邪B、寒邪C、濕邪D、暑邪E、燥邪

答案:C

139.易于阻礙氣機,損傷陽氣的邪氣是

A、風邪B、寒邪C、濕邪D、暑邪E、燥邪

答案:C

140.致病后可出現各種穢濁癥狀的邪氣是

A、風邪B、寒邪C、火邪D、濕邪E、燥邪

答案:D

141.燥邪致病最易損傷人體

A、津液B、氣血C、腎精D、肝血E、陽氣

答案:A

142.燥邪致病多從

A、口鼻而入B、皮毛而入C、媵理而入

D、經絡而入E、血脈而入

答案:A

143.最易傷肺的邪氣是

A、火邪B、風邪C、燥邪D、暑邪E、寒邪

答案:C

144.六淫中最易致腫瘍的是

A、風邪B、燥邪C、濕邪D、寒邪E、火邪

答案:E

145.六淫中最易導致出血的是

A、寒邪B、濕邪C、暑邪D、火邪E、燥邪

答案:D

146.六淫中易致肝風內動的是

A、寒邪B、熱邪C、濕邪D、風邪E、暑邪

答案:B

147.下列哪項是火、燥、暑邪共同的致病特點

A、上炎B、耗氣C、傷津D、動血E、生風

答案:C

148.六淫致病,季節性最強的邪氣是

A、寒邪B、熱邪C、濕邪D、風邪E、暑邪

答案:E

149.只有外感而無內生的邪氣是

A、寒邪B、濕邪C、暑邪D、火邪E、燥邪

答案:C

150.“百病多由痰作祟”是指痰

A、致病廣泛B、病勢纏綿C、癥狀相似

D、阻礙氣血E、擾動神明

答案:A

151.瘀血形成之后可致疼痛,其特點為

A、脹痛B、掣痛C、隱痛D、灼痛E、刺痛

答案:E

152.結石阻滯不通的臨床表現為

A、脹痛B、絞痛C、灼痛D、隱痛E、掣痛

答案:B

153.疾病發生的重要條件是

A、邪氣B、正氣C、地區因素

D、飲食因素E、生活及工作環境

答案:A

154.疾病發生的內在因素是

A、邪氣強盛B、正氣局限性C、邪勝正負

D、正勝邪衰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155.疾病是基本病理重要指

A、陰陽失調B、臟腑功能失調C、經絡功能失調

D、內生五邪病理變化E、氣血失調

答案:A

156.陰虛則熱,屬于

A、實熱證B、虛熱證C、假熱證

D、真熱證E、外熱證

答案:B

157.陽勝則熱,屬于

A、實熱證B、虛熱證C、假熱證

D、真熱證E、外熱證

答案:A

158.陰勝則寒,屬于

A、內寒證B、實寒證C、假寒證

D、外寒證E、真寒證

答案:B

159.陽虛則寒,屬于

A、內寒證B、實寒證C、假寒證

D、外寒證E、虛寒證

答案:E

160.真熱假寒的病理是

A、陰損及陽B、陰盛則寒C、陽虛則寒

D、陽盛格陰E、陰盛格陽

答案:D

161.“格陽”病證的本質是

A、陰寒內盛B、寒濕內盛C、邪氣內盛

D、虛陽外浮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162.“實”的病機最主線的是

A、痰濁壅盛B、邪氣亢盛,正氣未衰C、氣血瘀滯

D、臟腑功能紊亂E、水液潴留

答案:B

163.病證的虛實變化,重要取決于

A、氣機失調B、氣血的盛衰C、陰精陽氣的盛衰

D、臟腑功能活動的盛衰E、正氣與邪氣之間的盛衰

答案:E

164.氣在局部發生阻滯不通時,稱之為

A、氣結B、氣郁C、氣閉D、氣滯E、氣脫

答案:D

165.氣的外出受阻,稱之為

A、氣結B、氣郁C、氣閉D、氣滯E、氣脫

答案:C

166.津液的輸布重要依靠下列那一組臟腑的綜合作用來完畢的

A.心肝脾肺三焦B.肝脾肺腎三焦

C.肺脾腎三焦D.心肝脾腎三焦E.心肝肺腎三焦

答案c

167.導致津液輸布障礙,水濕痰飲內的最重要因素是

A.肺的宣發肅降失職B.脾的運化功能失健

C.肝的疏泄功能失常D.腎的主水功能失調

E.三焦疏通水道不利

答案B

168.“風性善行而數變”的“善行”,是指風邪致病

A.易行遍全身而致各臟腑同時發病B.善于向上向外

C.善于迫血妄行D.病位行無定處E.善于運營氣血

答案D

169.風為百病之長是指

A.風善行而數變B.六氣皆可化風

C.六淫多附于風邪侵犯人體D.風邪致病發病較急

E.風邪致病發病較快

答案C

170.寒邪的致病特點是

A.其性開泄B.易傷津血C.易于動血

D.其性重濁E.其性凝滯

答案E

171.寒主收引是指

A.寒性重濁粘滯B.寒邪損傷陽氣

C.寒邪阻滯氣機D.使氣機收斂,經絡筋脈攣急

E.寒為陰邪,易傷下部

答案D

172.濕邪致病,病程較長,纏綿難愈,是由于

A.濕邪重濁,留滯機體B.濕性粘滯,不易祛除

C.濕為陰邪,阻滯氣機D.濕為陰邪,易傷陽氣

E.濕性趨下,易襲陰位

答案B

173.下述哪一點不屬淤血致病的臨床表現

A.唇甲色淡B.肌膚甲錯C.刺痛拒按

D.出血,紫組E.腫塊固定

答案A

第七章診法

單項選擇題

174.神在全身皆有表現,但卻突出表現于

A、語言B、動態C、目光D、表情E、應答反映

答案:C

175.假神的病機是

A、陰陽俱虛B、氣血兩虛C、陰虛陽亢

D、陰陽離決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176.面部青色可見于除下列哪項外的所有病證

A、寒證B、虛證C、痛證D、瘀證E、驚風

答案:B

177.形成面色黃的因素重要是:

A、陰寒內盛B、脾虛濕蘊C、心肺氣虛

D、腎虛虧損E、腎陽局限性

答案:B

178.滿面通紅者多屬于

A、戴陽證B、氣虛發熱證C、外感實熱證

D、陰虛內熱證E、真寒假熱證

答案:C

179.下列各證除去哪項外,其它均可見面色臼

A、氣虛證B、血虛證C、寒證

D、陰虛證E、陽虛證

答案:D

180.望診中黑色的主病,哪一項是錯誤的

A、主寒B、主痛C、主瘀血

D、主腎虛E、主驚風

答案:E

181.舌中候何臟腑的病證

A、心肺B、脾胃C、肝膽D、腎E、三焦

答案:B

182.舌尖候何臟腑的病證

A、心肺B、脾胃C、肝膽D、腎E、三焦

答案:A

183.舌質紫暗有瘀斑,其證為

A、氣滯B、血瘀C、痰凝D、津虧E、中毒

答案:B

184.下列哪項除外,都是淡白舌的主病

A、氣虛B、陽虛C、血虛D、陰虛E、氣血兩虛

答案:D

185.舌中生芒刺多為

A、心火上炎B、肝膽熱盛C、胃陰局限性

D、胃腸熱盛E、瘟疫初起

答案:D

186.熱漸盛津漸傷的舌象是

A、舌苔由白轉黃B、舌苔由厚轉薄C、舌苔由潤變燥

D、舌苔黑而燥裂E、舌光無苔

答案:C

187.觀測舌苔的厚薄,重要了解

A、津液的存亡B、胃氣的有無C、濕濁的消長

D、邪氣的深淺E、正氣的盛衰

答案:D

188.苔質顆粒疏松,粗大而厚,形如豆腐渣堆積舌面,揩之可去,

稱之為

A、腐苔B、濁苔C、垢苔D、滑苔E、膩苔

答案:A

189.舌苔黃膩多主

A、濕熱內蘊B、熱盛傷津C、寒濕內困

D、瘟疫初起E、暑熱偏盛

答案:A

190.疾病初起惡寒發熱同時并見,多見于

A、瘧疾B、濕溫證C、外感表證

D、半表半里證E、陽明證

答案:C

191.濕溫潮熱的特點是

A、熱勢較高,日晡為甚B、身熱不揚,午后熱甚

C、夏季長期微熱D、午后低熱E、寒熱往來

答案:B

192.日間汗出,活動尤甚,稱

A、盜汗B、絕汗C、自汗D、大汗E、戰汗

答案:c

193.手足心汗出,多與下列哪一臟有關

A、心B、肝C、脾D、肺E、腎

答案:C

194.氣滯頭痛的特點是

A、刺痛B、絞痛C、掣痛D、脹痛E、隱痛

答案:D

195.三部舉之無力,按之空虛的脈是

A、虛脈B、革脈C、浮脈D、散脈E、花脈

答案:A

196.脈浮大有力,來盛去衰,是

A、浮脈B、散脈C、實脈D、大脈E、洪脈

答案:E、

197.滑脈的脈象是

A、來盛去衰B、厥厥動搖C、浮大中空

D、往來流利E、輕刀刮竹

答案:D

198.中醫診斷學的三大原則是:

A、整體審察、諸診合參、病證結合

B、舍癥從脈、舍脈從癥、脈癥合參

C、辨證求因、審因論治、依法處方

D、證候真假、證候錯雜、四診合參

E、表里出入、寒熱轉化、虛實轉化

答案:A

199.兩顆潮紅,見于

A.虛陽上越B.陽虛發熱

C.陰虛內熱D.陽明實熱E.心火亢盛

答案C

200.診斷為正常舌象,哪一項是錯誤的

A.舌質淡紅B.舌苔薄白C.舌體活動靈活

D.舌體柔軟E.舌質嬌嫩

答案E

201.觀測舌苔以辨別病位深淺的重要依據是

A.舌苔的厚薄B.舌苔是否剝脫

C.舌苔有根無根D.舌苔的顏色E.舌苔的潤燥

答案A

202.觀測舌苔以辨別疾病寒熱屬性的重要依據是

A.舌苔的潤燥B.舌苔的厚薄C.舌苔有根無根

D.舌苔的顏色E.舌苔是否剝脫

答案D

203.望舌以辨別疾病虛實屬性,重要觀測

A.舌質的老嫩B.舌體的肥瘦C.舌苔的厚薄

D.舌質的顏色E.舌苔的潤燥

答案A

204.舌質紅,苔黃膩,多見于

A.里熱熾盛B.濕熱內蘊C.陰虛火旺

D.寒濕阻滯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05.舌質淡白,有裂紋,多見于

A.血虛不潤B.脾腎陽虛C.陰虛火旺

D.熱盛傷津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06.舌質紅絳,有裂紋,多見于

A.血虛不潤B.脾腎陽虛C.陰虛火旺

D.熱盛傷陰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07.舌體胖大,邊有齒印,多為

A.心血慮B.肺氣虛C.脾虛濕盛

D.肝血虛E.腎陰虛

答案C

208.口干、咯痰粘稠且量少難出,多見于

A.寒濕證B.熱痰證C.津液局限性證

D.陰虛證E.燥痰證

答案E

209.痰白而粘稠,多屬

A.燥痰B.寒痰C.熱痰D.濕痰E.津液局限性

答案B

210.正常脈象是指

A.沉取有力B.從容不迫C.和緩有力

D.節律一致E.以上都是

答案E

211.脈象浮大中空,如按蔥管屬于

A.而脈B.浮脈C.虛脈D.散脈E.弦脈

答案A

212.脈來弦長有力,沉取始得,是

A.實脈B.牢脈C.緊脈D.弦脈E.伏脈

答案B

213.浮滑的脈象主病為

A.痰火內蘊B.濕熱內蘊C.風痰上擾

D.食滯停中E.痰熱互結

答案C

214.盜汗的病機重要是

A.肺衛失調B.陰虛陽亢C.陽氣虛衰

D.正邪交爭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15.五更泄瀉,下利清谷,屬

A.脾虛不運B.飲食積滯C.寒濕內蘊

D.脾腎陽虛E.肝郁脾虛

答案D

216.痢疾的特點是

A.滑脫不禁,下利清谷B.里急后重,便下膿血

C.暴注下泄,色黃惡臭D.排便不爽,清結不調

E.腹瀉不爽,便酒如糜

答案B

217.病人忽然昏倒,口吐涎沫,四肢抽搐,醒后如常,可見于:

A、狂病B、癲癇病C、中風D、臟躁E、以上都是

答案:B

218.牙齦紅腫而痛,多屬:

A、陰虛火旺B、肝火上炎C、肺經有熱

D、脾經火熱E、胃火上攻

答案:E

219.小兒因門遲閉,多屬:

A、溫熱之邪上攻B、吐瀉傷津C、氣血局限性

D、腎氣局限性發育不良E、腎陰局限性虛火上炎

答案:D

220.頸側頜下腫塊如豆,累累如串珠,稱:

A、噓瘍B、瘦瘤C、痰核D、發頤E、梅核氣

答案:A

221.消渴病晚期病人的病室氣味為:

A、血腥味B、尿味,C、腐臭味D、尸臭味E、爛蘋果味

答案:E

222.半身汗出,是因:

A、風痰阻滯經絡B、中焦郁熱C、陽氣虛損

D、陰虛火旺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23.厥陰頭痛的特點是:

A、前額疼痛連及眉棱骨B、后頭痛連項

C、兩側太陽穴附近痛D、巔頂頭痛E、頭痛連齒

答案:D

224.口干,但欲漱水不欲咽,可見于:

A、陰虛證B、濕熱證C、痰飲內停

D、瘀血積滯E、里寒證

答案:D

225.脈象“有神”是指:

A、從容和緩B、節律一致C、柔和有力

D、沉取有力E、不浮不沉

答案:c

226.“有根”之脈象是指:

A、不浮不沉B、節律一致C、不快不慢

D、和緩有力E、沉取尺部應指有力

答案:E

227.氣滯血瘀的病證可見:

A、革脈B、虛脈C、澀脈D、疾脈E、實脈

答案:C

228.弦脈的脈象是:

A、端直而長B、脈來繃急C、浮而搏指

D、沉按實大狀如波濤

答案:A

229.滑脈的脈象是:

A、輕取即得B、往來流利C、三部舉按有力

D、來盛去衰E、厥厥動搖

答案:B

230.三部脈舉之無力,按之空虛的是:

A、浮脈B、虛脈C、散脈D、散脈E、絕脈

答案:B

231.表證有痰飲常見的脈象是:

A、浮脈B、浮緩脈C、浮數脈D、浮緊脈E、浮滑脈

答案:E

232.脈來去俱盛,三部舉按均有力,是:

A、洪脈B、滑脈C、緊脈D、實脈E、弦脈

答案:D

第八章防治原則

單項選擇題

233.未病先防是指

A、注重調養正氣B、注意防止邪氣侵害C、注意養生保健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34.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屬

A、未病先防B、治病求本C、既病防變

D、扶正祛邪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35.“寒者熱之”的治療原則合用于

A、實熱證B、實寒證C、虛熱證

D、虛寒證E、寒熱錯雜證

答案:B

236.“熱者寒之”的治療原則合用于

A、實熱證B、實寒證C、虛熱證

D、虛寒證E、寒熱錯雜證

答案:A

237.“虛則補之”的治療原則合用于

A、氣虛證B、血虛證C、陰虛證

D、陽虛證E、以上都是

答案:E

238.“實則瀉之”的治療原則合用于

A、氣虛證B、血虛證C、陰虛證D、陽虛證E、實證

答案:E

239.“塞因塞用”的治療法則,合用于治療

A、虛實夾雜證B、真實假虛證

C、真虛假實證D、表實里虛證

E、以上都不是

答案:C

240.中醫治療疾病的主線原則是

A、調整陰陽B、治病求本

C、扶正祛邪D、標本緩急

E、三因制宜

答案:B

241.下列不屬于正治的是

A、寒者熱之B、虛則補之

C、熱者寒之D、實則瀉之

E、通因通用

答案:E

242.下列不屬于反治的是

A、寒因寒用B、虛則補之

C、熱因熱用D、塞因塞用

E、通因通用

答案:B

243.疾病的標本,實質上反映了疾病的

A、輕與重B、表與里

C、安與危D、本質與現象

E、虛與實

答案:D

244.以下哪項不是治未病的內容

A、避其毒氣B、審因論治

C、調攝精神D、藥物防止及人工免疫

E、加強鍛煉

答案:B

245.扶正法邪同時并用的原則是

A.先扶正后祛邪B.扶正祛邪同時并重

C.以扶正為主,益顧祛邪D.扶正不留邪,祛邪不傷正

E.以上都不是

答案D

246.逆證侯性質而治的治則是

A.正治法B.反治法C.從治法

D.反佐法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47.“損其偏盛”合用于治療

A、虛證B、實證C、虛實挾雜證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答案:B

248.“補其偏衰”合用于治療

A、虛證B、實證C、寒熱錯雜證

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答案:A

249.病機相同,治法相同,屬

A、同病異治B、異病同治C、治病求本

D、扶正祛邪E、標本緩急

答案:B

250.同一疾病,病機不同,治法亦異,屬

A、同病異治B、異病同治C、治病求本原菌

D、扶正祛邪E、標本緩急

答案:A

251.治療表證,用

A、汗法B、溫法C、下法D、和法E、消法

答案:A

252.治療半表半里證,用

A、汗法B、溫法C、下法D、和法E、消法

答案:D

253.治療食積、痰飲、瘀血,用

A、汗法B、溫法C、下法D、和法E、消法

答案:E

254.峻下逐水屬

A、汗法B、溫法C、下法D、和法E、消法

答案:C

255.清熱瀉火屬

A、汗法B、溫法C、清法D、和法E、消法

答案:C

256.回陽救逆屬

A、汗法B、溫法C、下法D、和法E、消法

答案:B

257.治療寒熱往來之少陽證,應用

A、汗法B、溫法C、下法D、和法E、消法

答案:D

第九章辨證

單項選擇題

258.下列對“辨證”的結識哪項不對:

A是對疾病全過程特點的結識B是通過現象對疾病本質的結識

C是醫生的主觀對客觀的結識D是對疾病當前病理本質的結識

E是對病因、病性與病位的結識

答案:D

259.表證的特點不涉及下述哪項

A感受外邪所致B起病一般較急C必發展成里證

D病較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