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_第1頁
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_第2頁
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_第3頁
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_第4頁
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關于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關于初中地理教案匯編6篇初中地理教案篇1教學目的1、通過活動使學生知道自然資概念及其主要類型;2、理解可再生資與非可再生資的區別并可以結合生活實際區別它們;3、理解可再生資與非可再生資的相對性;4、通過實例使學生理解土地資的重要性和主要利用類型;5、通過分析^p世界土地資分布圖,使學生理解世界土地資的分布大勢,知道世界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概況;6、通過漫畫、資料等使學生理解土地利用和破壞的現狀,理解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耕地急劇減少等土地資問題和保護土地資的重要性,使學生理解保護土地資的重要性及合理利用土地資的意義。教學建議教材分析^p“土地資”這部分內容主要講述了三個問題:土地資的利用類型、土地資的分布大勢、土地資的利用和保護。土地資的分類方法很多,教材選擇了與實際生活聯絡較多的土地利用類型分類。土地資的分布大勢,主要是通過讀圖讓學生理解世界耕地、林地和草地的主要分布區,通過提出問題引導考慮,既復習了前面相關的地形、氣候和自然帶的知識,為以后學習打根底,又培養學生利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p問題的才能。對于土地資的利用和保護部分,教材首先說明了土地與人的親密關系,接著進一步通過一些數字說明由于人口增加對土地的不合理利用帶來的問題,尤其是耕地減少、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污染等問題,并進一步通過閱讀資料“巴比倫的興廢”,提出土地資的合理利用和保護問題,供同學們考慮。教法建議建議利用討論法和講授法,并通過一系列小步子的問題結合起來進展授課,既突出教師的主導性,又突出學生活動。對于"土地資的利用類型"的學習,可以采取以下步驟:1、提問考慮:土地有什么用途?〔學生考慮答復〕2、利用投影片顯示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3、學生自己設計一塊土地利用圖,自己定圖例、比例尺、方向等4、將學生的作品展示出來,作為土地資利用類型的/Article/Index。>總結,又可以給學生成就感和提快樂趣5、教師總結時可以出示一些景觀圖片,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對于"土地資的分布大勢",首先是使學生明確,土地資包括目前可以使用的和目前難以使用的各種土地,如沙漠戈壁等。對于與人類關系最親密的土地資的分布,可以閱讀課本插圖、世界地形圖、自然帶分布圖,由于地圖上信息量多,所以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讀圖思維方向,培養學生讀圖分析^p問題的才能。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耕地多分布在溫帶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經的地區,氣候溫暖潮濕,土地肥沃,土層深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由于河流經過,可以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農業開展。〕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存在那幾個自然帶?〔熱帶雨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3、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那兩個自然帶內?〔溫帶草原帶、熱帶草原帶〕對于"土地資的利用和保護",可以采用實例教學,通過一些數字、實例、漫畫、文章等表現土地對人類的重要性和人類對土地資利用種不合理狀況:1、對于土地與人類的關系,可以利用景觀圖片展示出人類的消費生活離不開土地,必須都在土地上進展,同時土地提供人類消費生活必需的物質等。2、利用數字計算或通過課文的漫畫、景觀圖片、錄像等給學生直觀的感受,說明近些年來土地資減少的狀況,引導學生分析^p土地資的減少主要是由于人口的激增與不合理利用造成的,歸納出人類破壞土地資的主要表現。3、引導學生考慮,如何利用和保護土地資?寫一篇文章或畫一幅漫畫,主要內容需表達人類對土地資的破壞或保護的內容。教學設計例如1【教學重點】土地資的分類,利用保護【教學手段】掛圖:世界土地資分布示意圖、世界地形圖、世界自然帶分布掛圖投影片:〔1〕某地土地利用示意圖;〔2〕各種土地利用類型景觀圖片〔復合片〕;〔3〕需要答復的問題;〔4〕土地資破壞1———一組數字及文字資料;〔5〕土地資破壞2————漫畫或圖片;【教學過程】〔提問〕我們講到的自然資有哪些?其中哪些是可以再生的自然資?〔學生考慮答復〕〔引導〕今天我們研究一種可再生資。人們都說,萬物土中生,所以我們就先學習土地資。土地有什么用?〔學生答復〕〔板書〕一、土地資的重要性〔承轉〕假設你們小組有一塊和學校差不多大小的土地,你們將如何利用它呢?請設計一塊土地利用圖,自己定圖例、比例尺、方向等畫出來。〔學生分組活動〕〔板書〕二、土地資的利用類型〔學生作品展示投影片1〕顯示學生設計的土地利用類型示意圖,學生講解。〔教師講解,投影片2〕根據土地資利用情況,將其分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公交占地等。〔考慮〕沙漠、戈壁、石山、荒地等是土地資嗎?〔是土地資,雖然目前難以使用,但隨著人類利用土地程度的進步將來可以利用〕那么世界土地資是如何分布的呢?〔板書〕三、土地資的利用分布大勢〔投影片3〕讀掛圖〔世界地形圖、自然帶分布圖〕及教材P56"土地資的分布"圖,答復以下問題:1、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2、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存在那幾個自然帶?3、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哪兩個自然帶內?〔學生討論答復,教師補充/Article/Index。>總結〕耕地多分布在溫帶平原及大江大河流經的地區,氣候溫暖潮濕,土地肥沃,土層深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由于河流經過,可以形成肥沃的沖積平原,并且有河流水灌溉,有利于農業開展。目前大片原始森林主要保存在熱帶雨林帶、亞寒帶針葉林帶;世界上草原面積廣闊的地區主要分布在溫帶草原帶、熱帶草原帶。〔過渡〕通過剛剛學習可以理解到,世界上絕大部分土地已經被人類利用,但是由于人類不合理的應用,造成許多問題。〔板書〕四、土地資的利用和保護〔引導考慮〕讀下面的材料,分析^p世界土地資遭受破壞的原因〔投影片4,土地資的破壞1〕全世界耕地每年有5萬~7萬km2成為沙漠;1/4耕地遭受不同程度的風蝕、水蝕,每年流水沖走肥沃的土壤250億噸,沙漠吞沒的土地約600萬公頃;中國耕地退化7。7萬km2,占耕地總面積的40。1%,其中水土流失占34。26%,鹽堿化占8%,沙化耕地占1。93%,耕地退化導致低產貧困,甚至威脅到群眾的根本生活和生存條件,甚至成為"生態難民"。〔投影片5,土地資的破壞2〕讀漫畫"新增人口住房要占一部分耕地"、"大難臨頭",漫畫說明什么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么辦?請結合前面的文字資料,大家進展討論。〔學生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小結〕由于人口的急劇增加,與地球上有限的土地資之間產生矛盾,造成一系列的環境問題:水土流失加重,沙漠面積擴大,耕地面積減少,土壤污染加重等等。如何解決這些問題,使我們必需要考慮的。請你寫一篇文章或畫一幅漫畫,以提醒人們對土地資的現狀有足夠的重視或給人們發出警告,應該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設計思想】對于本章第一節來說,土地資部分教學應該起到"示范"作用,從講解內容的選擇到講解方法與學習方法,都對以后幾章的學習具有指導和借鑒意義。初中地理教學必須考慮教學內容及與學生實際理解力之間的關系,所以許多內容的學習應該通過讀圖、分析^p文字或圖表資料、漫畫、景觀圖片、錄像、VCD等多給予學生感性認識,豐富其原有的表象,通過一定量的積累,再到達認識上的飛躍。對于土地資的重要性,主要以學生活動為主。學生通過日常生活的體驗,可以理解一些,所以讓學生答復即可,根據學生答復內容引出土地資的利用分類。但是為了進步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更明確這一知識點,所以分組進展活動,自己設計某一塊土地的利用,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才能。對學生作品的展示,給與學生成就感。教師總結時將各組提到的利用類型歸納后用投影打出來,同時輔以景觀圖片,增加學生的認識,這一點對城市的孩子尤其重要。對于土地資分布大勢,主要以讀圖方法和才能的培養為主。利用世界土地資分布圖,結合世界地形圖和世界自然帶分布圖,傳遞給學生的信息是:地理事物之間是互相聯絡和影響的。并且培養學生利用多幅地圖綜合分析^p的意識和才能。通過讀圖,讓學生說出與人類關系親密的類型即耕地、林地、草地的分布,教師有意識的提出幾個問題,引導學生的思維方向;同時還要通過讀圖讓學生明確土地資的含義中還有目前不能或難以利用的土地部分。教師的歸納,使同學明確主要土地資的分布與氣候、地形、河流等自然要素的關系,為今后講解人類的活動提供根底知識。對于土地資的利用保護,主要在于學生理解土地資利用中存在的問題,可以利用資料分析^p原因并可以找出解決的方法。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土地資有限與無限性的認識。最后認識到人類的開展不可以以犧牲土地資為代價。總之主要是通過以學生為主體的活動,建立師生互動體系,教師引導思維方向,歸納整理思維的線索和知識的構造,學生在活動中通過交流發現展示,提快樂趣,增加感性認識,培養思維品質。初中地理教案篇2【教學內容】第三節地圖〔地形圖的判讀〕【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初步學會在等高線地形圖上識別地勢上下起伏和坡度陡緩;學會繪制等高線圖的方法;能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山峰、山脊、山谷等;在地形圖上識別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山谷等;初步學會繪制地形剖面圖。過程與方法:通過閱讀等高線圖,學生識別常見的地形名稱;通過動手制作地形模型,培養學生的動手理論才能。情感態度價值觀: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能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小組的合作精神。【教學重點】等高線形態與地勢上下、坡度陡緩的關系。【教學難點】在等高線圖上識別地形種類。【教學方法】合作探究式、討論法。【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中國地形圖【課時安排】三課時〔第2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大屏幕播放高原、山地、平原等自然景觀的畫面。同學們看到地球外表有高原、山地、平原等地理事物,而我們畫的地圖是平面的,如何在平面上表示地形的上下起伏呢?學生討論,得出對這一問題的初步判斷二、地形圖的判讀〔板書〕屏幕出示一幅等高線地形圖,學生觀察,教師說明:“地圖上表示地面的上下起伏,就是用繪制等高線來表示的。”那么,等高線是怎樣繪制出來的呢?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圖1.27,同學們觀察圖中甲點的高度有哪兩個數據?單位?有什么區別?總結:甲點以海平面為標準計算為1500米,這叫海拔。甲點以乙點為標準計算為1000米,這叫相對高度。提問:那么,什么是海拔和相對高度?①海拔指地面某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間隔。②相對高度:某個地點高出另一地點的垂直間隔。1、海拔和相對高度〔板書〕指導學生觀察課本中的圖1.28“等高線示意圖”及等高線的模型,討論總結等高線的繪制方法。講述:以海平面為起點,測出地面上各個地點的海拔,把它們填注在地圖上,然后在地圖上把海拔一樣的點連接成線,這就是等高線,每條等高線上都標有高度,單位是米。拓展:由此而推,什么是等深線?〔學生讀書作答〕2.等高線〔板書〕在等高線地圖上,如何判讀地面的上下和地形起伏?學生合作探究,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說出:只要填出地面各點海拔,就可比較各點的上下。總結:在等高線圖上,不僅可以判斷各地點的上下,還可以根據等高線的分布情況判斷地形起伏和坡度的陡緩。學生觀察圖1.28等高線示意圖,看看左右兩個山坡的陡與緩?并判斷坡度的陡緩與等高線的分布有何關系?確定:坡陡的地方等高線密集;坡緩的地方等高線稀疏。讓學生觀察課本圖1.29山地不同部位的等高線示意圖,從圖可見,不同部位,等高線和形態的差異很大,怎樣在等高線圖上判讀這些地形呢?學生總結教師補充:等高線彎向海拔低處為山脊,反之為山谷:兩個相鄰山頂之間是鞍部;等高線重疊處為陡崖。指導學生讀圖1.30,觀察分析^p設色地形圖的著色規律,從而得出:在不同等高線之間著上不同的顏色代表不同地形的圖即為分層設色地形圖。3.分層設色地形圖〔板書〕出示“中國地形圖”指導學生分析^p不同的著色:藍色代表海洋,黃色代表高原、山地和丘陵,綠色代表平原,褐色為山地,白色表示雪線以上的部分。[學生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討論,合作完成課本P17活動。根據等高線地形圖和分層設色地形圖,通過分析^p能判讀出各地的上下狀況。而如何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各地的起伏狀況呢?這就需要觀察地形剖面圖。4.地形剖面圖〔板書〕學生同桌合作,完成課本P18活動3。先理解繪制方法,再觀察繪完部分,然后自己動手繪制完好。總結:地形剖面圖能直觀表示某條線上地面的上下起伏和坡度陡緩。三、小結指導學生先組內交流,再派代表在班上總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都獲得了哪些知識?學生小結所學知識【板書設計】【教學后記】可取效果:以探究式活動為主線,以練習為輔助,圖文并茂,化抽象為形象,直觀生動地解決難點問題。缺乏之處:由于本課內容多,難度大,在環節設計上欠完美。第一章地球和地圖〔第8時〕執教人:唐素芳執教班級:七〔1〕〔2〕【教學內容】第三節地圖〔從地圖上獲取信息〕【教學目的】知識與才能:記住地圖上根據經緯線或指向標區分方向的方法;記住一些常用的圖例;能在地圖上根據經緯線或指向標定方向;初步具備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才能,如辯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可以在地圖上根據經緯線和指向標等確定方向,通過區分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等活動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地圖的才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使學生系統掌握地圖的使用方法,使學生對地圖產生親切感,從而在今后的生活和學習中主動地使用地圖。【教學重點】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教學難點】地圖方向及地理事物之間的空間位置關系的判別。【教學方法】分組討論法,合作探究法【教學準備】投影片、掛圖;【課時安排】三課時〔第3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1.投影表格針對表格內容,可以進展比例尺形式的換算和大小的比較并答復。2.地圖根本要素包括哪些?上節課我們已學習掌握了三要素之一:比例尺,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剩余的2個問題:方向和圖例。二、從地圖上獲取信息1、投影:“____圖”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課本P15活動1的三個問題。小組內討論并答復:〔1〕經緯:指示南北方向,緯線指示東西方向〔2〕先據經線定南北,再依緯線定東西,最后取綜合。〔3〕學生在實物投影儀上展示所標三點的四個方向,Y在X東北方,X在Z西南方。總結:在有經緯線的地圖上,要根據經緯線定方向,經線指示南北方向〔近北極為北,近南極為南〕,緯線指示東西方向,〔直線緯線左西右東;弧形緯線:據地球自轉〔自西向東〕,箭頭為東方〕。經緯網定向法〔板書〕不知同學們注意沒有,有的地圖畫有一箭頭,箭頭方向指示為北方,這個箭頭叫什么?〔指向標〕小結: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要根據指向標定方向,即指向標指示北方。2、指向標定向法投影圖,學生考慮:〔1〕A在B什么方向,A在C什么方向?〔2〕假設圖中AB兩點間直線間隔為24千米,請計算出該圖的比例尺。學生討論后答復:A在B正北,A在C西北;先量得AB圖上間隔是2.4厘米,比例尺為1:1000000或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并答復課本P15“活動2”學生活動:科技園在學校的東方,農業實驗區在科技園區的南方,學校在火車站北方,火車站在科技園區的西南方。學校與農業實驗區的直線間隔約為650米,從學校沿公路到科技園區,間隔約是855米〔四段公路圖距分別是0.6、3.2、1.6、0.3厘米〕提問:有的地圖,既無經緯網,又無指向標,如何定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3、一般定向法拓展:我們生活在北半球,當你外出旅行迷路時,你怎樣確定方向?學生小組討論答復:①白天:晴天據太陽定方向,據樹木定方向;②晴夜:北極星定方向;③房屋定向法〔北半球,一般坐北朝南〕大家知道,地面上的景物在地圖上是用不同符號表示的〔即圖例〕,并標注一些文字和數字注記,這些都是地圖的語言。4、圖例和注記〔板書〕請觀察圖1.24,看看一些常用圖例有何特點?你能記住一些嗎?〔提示學生注意分類觀察,找區別,如界限、交通線、城市、水庫和湖泊等。〕三、課堂小結留2分鐘時間,由各小組的同學在組內交流,然后找幾名代表總結,通過本課學習,你都掌握了哪些知識?【板書設計】【教學后記】可取效果:在活動中學,在學中活動,注重知識的運用;針對性練習,便于及時發現問題,采取補償性教學;引進競賽鼓勵機制,活潑氣氛,調動積極性。缺乏之處:對難點的打破及節湊的把握不準。解決措施:加強理論學習,提升個人才能,并精心備課,合理安排內容的進度和難點的打破。初中地理教案篇3一、教學目的:1.知識與技能目的:〔1〕讓學生知道地平面上的八個根本方向,并且學會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2〕理解圖例和注記及其應用。2.過程與方法目的:能在地圖上判斷方向,能在野外區分方向;會繪制教室平面圖和校園圖。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的:通過學習使學生懂得所學知識在生活實際中的重要性,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教學重點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中判斷方向的不同方法教學難點在經緯網地圖和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二、教學過程:三、教學時間:三課時四、教學方法:講授法、講演法五、教學過程:[新課導入]1.學生翻開繪圖本,標注當天的日期,依慣例寫出太陽直射在哪個半球、晝夜長短的情況。2.問上課的此時我們看太陽是往哪個方向看?學生考慮答復【教師提問】養成記地理日記的習慣;復習舊知,從生活中引出今天的課題。過渡:在陌生的地方〔野外〕怎樣判斷方向?學生交流我們今天主要來研究地圖上的方向。【學習目的】體驗生活中的地理。新授:〔一〕一般地圖的方向判斷你會在地圖上判斷方向嗎?你會判斷不同地點的相對方向嗎?教師板圖。學生說明判斷方向的步驟和關鍵點。【設計】1.由淺入深,逐步引導學生掌握判斷方向的方法。2.一般地圖方向的判讀對學生來說最大的難點是“參照點”問題,所以,講清楚參照點是關鍵。〔二〕有指向標地圖的方向判斷1.所有地圖的方向都可以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來判斷嗎?〔展示學生中秋節搜集的門票地圖,用箭頭標注了北方。〕2.為什么有的地圖要標注指向標。3.怎樣在有指向標的地圖上判斷方向?學生同桌交流、答復。4.通過學生總結。使學生進一步明確判斷指向標地圖方向的方法。〔三〕經緯網地圖的方向判斷1.還記得經線和緯線指示的方向嗎?〔經緯儀教具展示不同角度看經線緯線的指示方向〕2.怎樣在畫有經緯線的圖上判斷方向呢?板圖展示。〔復習舊知,期待做錯的同學說出或畫出自己的想法〕4.學生練題學生答復。學生板圖畫方向。【設計目的】1.經緯線地圖方向的判讀是難點,尤其是兩極地區的地圖判讀,畢竟,對于七年級的小孩子來說,空間想象力是很有限的,教具的適當運用,可以化難為易,直觀、生動的展示難點內容。2.鼓勵學生說出錯誤答案,對他和其他同學都有好處,教師能從中發現問題所在,使教學更有針對性。3.編題可鍛煉學生從教師的角度考慮問題,是知識和才能的提升。〔四〕小結生活中有這樣一句話:“找不到北了。”來說明找不到方向、摸不清頭緒、不知怎么做等等。這句話對你今天學習方向有沒有啟發呢?初中地理教案篇4【學習目的】:1、理解不同類型國家的人口、面積、制度等方面的不同2、知道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分布的特點3、理解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經濟開展的差異【學習重點】:1、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分布的特點2、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經濟開展的差異【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習學習任務一:閱讀課本P87文字,結合1999年資料,理解世界不同類型國家的情況1、目前,全世界______億人,分別居住在________多個國家和地區。2、俄羅斯的領土面積廣闊__________萬平方千米,是世界上_________的國家,_________是世界上最小的國家,被稱為___________。3、中國是世界_________人口大國,澳大利亞是一個____________的國家。4、從政治體制看,中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美國是______________國家5、背誦課本P87的1999年資料中,面積前10位的國家,人口居世界前10位的國家學習任務二:閱讀課本P88文字,理解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分布的特點1、根據經濟開展程度的上下,通常可把世界上的國家劃分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興隆國家大多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這些興隆國家,除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外,都分布于____________。2、開展中國家以_______、非洲和_____________的國家為主,絕大部分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后新獨立的國家,主要分布于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目前中國也是____________。學習任務三:閱讀課本P88-P91,理解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經濟開展的差異1、閱讀第一段,考慮興隆國家與開展中國家有哪些不同?〔課本上劃出〕這些差異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的差異造成的。2、興隆國家利用其掌握的__________和從開展中國家購置來的_______________,制造_______________的工業品,并銷往到世界各地,獲取__________,因此經濟開展程度比較高。3、大多數開展中國家,由于歷史上長期受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的侵略剝削,大量資被掠奪,消費品種_______,建立資金_______,消費效率_______,導致社會經濟開展相對落后,有些國家還處于非常貧困的狀態。4、閱讀“南北關系“理解”南北差距“、”南北對話“、”南南合作“5、閱讀開展中國家和興隆國家人口與國內消費總值比較,填空:〔1〕圖5-3興隆國家占世界總人口的________開展中國家占________。(2)圖5-4開展中國家占世界國內消費總值的________,興隆國家占___________。6、閱讀圖5-5,理解興隆國家與開展中國家工農業消費開展差異7、完成活動題的填表8、和平共處五項原那么:各國都應該遵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項原那么,以求得共同開展與進步。二、合作共建1、讀”興隆國家和開展中國家人口與國內消費總值比較圖“,完成以下要求〔1〕在圖中填出興隆國家、開展中國家所占的比例〔2〕將以下國家同它們所屬的經濟開展程度和所在的大洲,用直線連接起來〔3〕根據以上連線并聯絡”世界政治地圖“可以知道,開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_洲,興隆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洲、________洲和_________洲,從北半球位置分析^p,興隆國家主要位于_______半球北部,開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__半球的南部和_____________半球。三、系統總結發與一、不同類型的國家〔數量、面積、人口、政治體制〕展發二、開展中國家與興隆國家的分布特點:興隆國家:主要在______半球,中達開展中國家主要分布在_____半球的南部和南半國國人均國民消費總值差異家家三、開展中國家與人口與國內消費總值差異興隆國家差異工農業消費開展差異、導致差異的主要原因四、診斷評價1、有關世界上面積居第二位的國家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①人口也居世界第二位②地廣人稀③屬于興隆國家④開展中國家⑤資本國家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④D、②③⑤2、以下不是我國五項原那么內容的是〔〕A、各國應該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好B、互不進犯,互不干預內政C、和平共處,平等互利D、求同存異3、興隆國家大部分位于〔〕A、南半球B、北半球C、亞洲D、非洲4、以下表達中,不符合歐美興隆國家狀況的是A、交通擁擠,人口增長快B、工農業消費興隆,消費程度高C、市場繁榮,環境幽雅D、受教育程度高,生活質量好五、課后反思開展中國家應采取哪些措施來促進本國經濟的開展,以縮小同興隆國家的差距?初中地理教案篇5[教學目的]〔一〕借助地圖,說出俄羅斯的地理位置〔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領土組成特點〔跨東西半球、亞歐兩洲〕和首都〔莫斯科〕。〔二〕根據地圖和資料,歸納俄羅斯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和各地區氣候差異的形成原因及特點。〔三〕運用統計資料,聯絡俄羅斯自然條件特點,說明該國開發西伯利亞的情況。〔四〕搜集資料,說明俄羅斯民族方面的概況。[教材分析^p]本節教材共分6個小標題。“面積最大的國家”、“平原廣闊”、“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豐富的資”、“改革中的經濟”、“西伯利亞的開發”,分別介紹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和面積、地形特點、氣候特點、資特點、經濟特點和區域開發方面的情況。本節教材第一個標題為國家概況的介紹;第二、三、四個標題內容分別表達和說明俄羅斯自然地理特征的三個重要方面:“平原廣闊”和“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為理解俄羅斯農產品和主要農業區分布提供了條件,“豐富的資”為理解俄羅斯的經濟特點和開發西伯利亞作了說明;第五、六個標題內容闡述俄羅斯人文地理特征,可以從中理解俄羅斯的工業、農業城市、港口分布特點及亞洲西伯利亞的開發情況。本節教材的編排構造是:本節教材圖表系統提供3幅地圖:①圖3-22,說明俄羅斯周圍海洋,亞洲與歐洲部分比較,地形區分布及特點,河流與城市。②圖3-24,說明俄羅斯地勢地形與河流分布的關系,“東高西低、平原廣闊”是其地形主要特征。③圖3-26,說明俄羅斯主要礦種及產地,特別是石油、黃金、煤、有色金屬等礦產資豐富,本圖淡化了礦產地的識記,強調礦產種類及其與工業基地分布的關系。2幅景觀圖:一為反映宗教和建筑特色的大教堂,一為貝加爾湖及湖畔的亞寒帶針葉林景觀。2張統計表:①上揚斯克和莫斯科氣候資料分別說明俄羅斯東部西伯利亞受北極地區寒冷氣流影響,是北半球的寒極之一,降水較少;而西部東歐平原受大西洋影響,氣候較溫涼,降水較均勻,是溫和的大陸性氣候。②俄羅斯亞洲與歐洲部分地區差異比照那么要求學生通過比照掌握其差異性,也暗示了開發西伯利亞的必要性。補充閱讀材料提供了俄羅斯民族方面的概況,為學生搜集此方面的資料作了例如。本節教材還說明了俄羅斯幾個方面的世界之最:①俄羅斯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②俄羅斯是世界上跨經度最大的國家;③貝加爾湖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是世界上淡水量最多的湖泊;4.俄羅斯有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亞寒帶針葉林帶。[教學重難點]俄羅斯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氣候特點,經濟特點[教學方法]讀圖法、討論法、談話法、自學法[教學課時]2課時[教具準備]掛圖:俄羅斯地形圖教學提綱〔板書〕一、面積最大的國家1、位置:跨亞、歐兩大洲和東、西半球2、面積:1708萬平方千米二、平原廣闊地勢東高西低,平原占70%三、溫涼的氣候大陸性氣候明顯,東、西部差異大四、豐富的資1.淡水資〔貝加爾湖〕2.森林資〔亞寒帶針葉林〕3.礦產資〔石油、黃金、有色金屬〕五、改革中的經濟1.工業工業區:歐洲部分、烏拉爾地區、西伯利亞地區工業中心:莫斯科、圣彼得堡、新西伯利亞2.農業農業區分布于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3.城市和港口首都莫斯科六、西伯利亞的開發[教學過程]新課導人:引導學生在“世界政區圖”上,找出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從中引出俄羅斯一、面積最大的國家1、提問:通過預習,誰能告訴我面積最大的國家俄羅斯的面積終究有多大?2、展示“俄羅斯地形圖”,指出亞、歐兩洲的洲界限,得出結論:俄羅斯地跨亞、歐兩洲,位于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3、引導學生回憶東、西半球分界限〔160°E〕,并和學生一起找出東經160,得出俄羅斯的另一位置特征:地跨東西半球。〔過渡〕接下來,我們一起熟悉俄羅斯的海陸位置特征4、讀圖3-22,完成活動1、2題及P77活動25、一學生朗讀P77材料,理解俄羅斯的民族、語言、宗教二、平原廣闊1.讀圖3-22,完成活動第3題2.找出上述四大地形區的大致分界限:⑤烏拉爾山、烏拉爾河,⑥葉尼塞河,⑦勒拿河。3.葉尼塞河以西均為平原,以東為高原山地,平原面積占俄羅斯領土的70%。歸納得出地形特點:平原廣闊。4.讀圖3-24,引導學生歸納俄羅斯的地勢特征,很容易看出其地勢特點:東高西低。5、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伏爾加河的位置,注意其流向,注入海洋,在歐洲的地位三、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主1、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33俄羅斯氣候分布圖,考慮:俄羅斯最主要的氣候類型是哪種?還有哪些氣候類型?引出氣候類型的學習2、學生閱讀教材考慮:俄羅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有什么特征?3、小結:由于俄羅斯疆域遼闊,東西跨經度廣,所以氣候的大陸性氣候特征明顯,同時也使東西部氣候存在較大的差異。4、引導學生分析^p上揚斯克和莫斯科的氣候資料,歸納二地的氣候特征差異,并設問:同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為什么上揚斯克的降水比莫斯科的少?氣溫比莫斯科的低?〔過渡〕俄羅斯是世界上資最為豐富的大國之一,那么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呢?四、豐富的資1、學生看書考慮:俄羅斯有哪些豐富的自然資?2、設問:俄羅斯為什么水資和礦產資豐富呢?教師可從氣候特點、地形分布及歷史開發等方面加以指導。最后出示亞寒帶針葉林帶分布圖。3、出示“俄羅斯主要礦產資分布”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主要礦種及礦產地,而后說明俄羅斯石油、黃金產量的世界排名及有色金屬礦的分布。〔過渡〕俄羅斯豐富的礦產資為俄羅斯的經濟開展提供了非常有利的資條件。四、改革中的經濟工業方面1.通過圖3-26和各種資儲量、開采量等資料,學生推斷俄羅斯的主要工業部門應該是哪些?而后結合教材P79驗證2、引導學生閱讀地圖冊P53“俄羅斯工業分布圖”,指出俄羅斯的三大工業區并強調俄羅斯的工業主要集在歐洲部分3、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各工業區的工業中心城市并在地圖上填注。并設問:這三大工業區能形成主要的工業區的共同因素是什么?〔附近都有豐富的自然資和便利的交通〕,而后進一步從資條件分析^p俄羅斯各工業區的工業部門農業方面1、回憶俄羅斯氣候特征和緯度位置特征,考慮:俄羅斯的氣候條件對開展農業消費有利嗎?你認為制約俄羅斯農業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什么?〔氣溫因素,俄羅斯的農業一般分布在緯度相對較低、氣候較為溫和的地區3、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查找俄羅斯主要農業區東歐平原、伏爾加河流域和頓河流域。并對照圖例說出俄羅斯的農產品種類,并進一步強調:俄羅斯的農作物一般都是喜溫涼的農作物,這與當地的氣候特征是相適應的。城市與港口方面根據地圖找出首都莫斯科的位置,由教師小結其城市職能。根據地圖,讓學生圍繞俄羅斯疆界找出其進出海洋的港口城市,再由教師加以詳細說明東部、北部、西部的主要海港。〔過渡〕由于自然條件的差異和歷史的原因,俄羅斯的人口和經濟主要集中在歐洲部分,而面積廣闊的西伯利亞地區卻開發不夠西伯利亞的開發①小結已學習俄羅斯的知識,填表比照其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的地區差異。②對此表格知識加以比照研究,讓學生認識到俄羅斯經濟的地區分布與其自然、人文因素分布的不平衡性以及人地關系在空間上存在矛盾。③詳細指導西伯利亞的開發工程,如:西伯利亞大鐵路,貝阿鐵路、秋明油田、庫茲巴斯煤炭基地和新西伯利亞高科技園區等。本節重點圖表指導:①圖3-22:指導學生在圖上理解俄羅斯地理位置〔經度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領土組成〔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首都莫斯科;俄羅斯是歐洲國家的主要原因:歐洲部分集中全國四分之三的人口,歷史上一直是全國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地區,主要工業和首都也位于歐洲部分;俄羅斯的四大地形區:東歐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中西伯利亞高原、東西伯利亞山地;主要河流及分布:歐洲部分的伏爾加河和頓河、亞洲部分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和勒拿河;俄羅斯的主要城市及分布。②圖3-24:指導學生在剖面圖上相應位置標注東歐平原、烏拉爾山、西西伯利亞平原、葉尼塞河、中西伯利亞高原、勒拿河、東西伯利亞山地。或者由學生根據圖3—22畫出沿60°N線的剖面圖,然后觀察、分析^p其“東高西低、平原廣闊”的地勢地形特點,再歸納這一特點對河流分布的影響。③圖3-26:先指導學生找圖例,理解俄羅斯有哪些礦產;再根據教材講述其礦產儲量和開采量,也可由學生搜集有關資料對俄羅斯礦產進展評價;最后根據鐵道路、河流、城市對礦產地進展相對定位,并為其工業分布作鋪墊。④“俄羅斯亞洲部分和歐洲部分地區差異”表:可采取分組討論的形式,用復習提問的方法引導學生得出答案,并根據所填內容對俄羅斯開發西伯利亞進展評價。下述答案僅供參考:亞洲部分歐洲部分地形特征高原、山地為主平原面積廣闊氣候特征寒冷枯燥溫涼潮濕,降水略多主要工業基地烏拉爾、新西伯利亞莫斯科,圣彼德堡主要港口海參崴圣彼德堡初中地理教案篇6【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難點:觀察我國工業的空間分布特點。【課前準備】教師準備:《我國工業的分布》圖進展技術處理,把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做成閃動,使學生觀察更清楚。學生準備:以《我的小天地》為題照出自己居室的工業產品相片。【教學過程】教學引入:提問學生上學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學慣用具,使學生清楚工業產品是由眾多的工廠消費的。被稱為工業部門。觀察圖“什么是工業”,理解工業消費的過程。小組討論:各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說出工業產品之間的聯絡,體會工業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總結:利用插圖,說明工業對各行業的重要作用,查找數據證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理解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觀察圖“我國工業的分布”,在教師引導下說出工業的分布特點:沿海、沿河、沿鐵道路,理解四大工業基地的分布。引入:同學們,今天早上來上學,我們都使用了什么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時哪消費的?學生:自行車、汽車。工廠消費。教師:當然,我們同學還知道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