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泌尿男生殖系統腫瘤演示文稿目前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前言泌尿及男生殖系統各部均可發生腫瘤,我國最常見的是膀胱癌,其次為腎腫瘤。歐美國家最常見的前列腺癌,在我國比較少見,但有明顯增長。我國過去最常見的泌尿生殖系腫瘤一陰莖癌已日趨減少。目前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流行病學我國:膀胱癌>腎癌>前列腺癌歐美國家: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新加坡:前列腺癌>膀胱癌>腎癌臺灣: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
原因:1.生活水平2.人口年齡3.診斷水平目前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泌尿及男生殖系統腫瘤以尿路上皮性腫瘤最為重要。尿路上皮(Urothelium):泌尿通道(腎盞、腎盂、輸尿管、膀胱及前列腺部尿道)的胚胎學來源相同、組織形態及其功能亦基本相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系統,這一系統的移行上皮總稱為尿路上皮。目前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尿路上皮腫瘤的病理及其生物性能大致相同。存在多器官腫瘤的發病問題。其機制可能與淋巴擴散、粘膜擴散、多中心病灶、脫落種植等有關。目前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一、發病情況在泌尿及男生殖系統中最為常見。泌尿系統的腎盂、輸尿管、膀胱和尿道腔都覆蓋尿路上皮,在解剖學上是既連續又分開的器官。尿路上皮接觸的都是尿液,尿液內的致癌質可以引起泌尿道任何部位發生腫瘤,但尿液在每個器官停留的時間不同,尿生物化學性質可隨之而改變,因此各器官發生腫瘤的機會各不相同。膀胱腫瘤目前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尿中化學致癌質的濃度以及尿路上皮細胞與之接觸的時間決定了膀胱腫瘤的發病率高于其他部位,這是由于尿液在膀胱停留時間長,水解酶可能激活致癌質。目前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構成膀胱壁的各種組織成分都可發生,上皮性腫瘤占95%以上,其中移行上皮癌占90%以上。發病率:男>女,呈上升趨勢??砂l生于任何年齡,隨年齡增長而增加。目前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二、病因學
尚不完全清楚。1.化學致癌物質一與職業及環境密切相關。現已肯定β-萘胺、聯苯胺、4-氨基己聯苯等是膀胱癌致癌質。藥物:止痛藥非那西汀(苯胺結構)、環磷酰胺、異煙肼。日常生活中接觸染料,橡膠塑料制品、油漆、洗滌劑等也可能是致癌的原因之一。目前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2.體內某些物質代謝異常:
色氨酸和菸酸異常代謝產物可為膀胱癌病因。但其他慢性疾病也有這種異常,而部分膀胱癌并無這種代謝紊亂。3.膀胱粘膜局部慢性刺激:
慢性膀胱炎(如血吸蟲病性膀胱炎)、結石、異物(長期留置尿管2~10%誘發癌)、癌前病變(腺性膀胱炎、粘膜白斑)、尿潴留。目前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4.其它:
吸煙:
高4倍,影響色氨酸代謝,是輔助致癌質。甜味劑:糖精輔助致癌。
盆腔放療、病毒、遺傳、咖啡等。近年重視癌基因、抗癌基因、患者遺傳基因和免疫狀態在發病中所起作用的研究。目前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三、組織病理學
與腫瘤的組織類型、細胞分化程度、生長方式和浸潤深度有關,其中以細胞分化和浸潤深度最為重要。1.組織類型:上皮性腫瘤占95%以上,其中大多數為移行細胞乳頭狀腫瘤,鱗癌和腺癌各占2%~3%。非上皮性腫瘤罕見,由間質組織發生,多數為肉瘤如橫紋肌肉瘤,好發于嬰幼兒。2.分化程度:按腫瘤細胞大小、形態、染色、核改變、分裂相等可分為三級:Ⅰ級分化良好,屬低度惡性;Ⅲ級分化不良屬高度惡性;Ⅱ級分化居Ⅰ、Ⅲ級之間,屬中度惡性。目前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腫瘤分化程度(Ⅰ級)目前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腫瘤分化程度(Ⅱ級)目前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腫瘤分化程度(Ⅲ級)目前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3.生長方式:
分為原位癌、乳頭狀癌和浸潤性癌。原位癌局限在粘膜內,無乳頭亦無浸潤。移行細胞癌多為乳頭狀,鱗癌和腺癌常有浸潤,不同生長方式可單獨或同時存在。4.生長部位:
側壁、后壁最多,三角區和頂部次之。目前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5.腫瘤的擴散:腫瘤細胞分化不良者容易發生浸潤和轉移。
直接浸潤為主,主要向深部浸潤,直至膀胱外組織。淋巴轉移常見,浸潤淺肌層者約50%淋巴管內有癌細胞,浸潤深肌層者幾全部淋巴管內有癌細胞。膀胱癌浸潤至膀胱周圍組織時,多數已有遠處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多在晚期,主要轉移至肝、肺、骨和皮膚等處。目前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6.分期:浸潤深度是臨床分期(T)和病理分期(P)的依據。Tis—原位癌﹔Ta—乳頭狀無浸潤﹔T1—限于固有層內﹔T2—浸潤淺肌層﹔T3—浸潤深肌層或已穿透膀胱壁﹔T4—浸潤前列腺或鄰近組織。目前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膀胱腫瘤生長方式和分期目前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
細胞分化程度和浸潤深度多為一致,但亦有例外,如原位癌的分化程度可為Ⅰ、Ⅱ或Ⅲ級。部分分化較好的膀胱乳頭狀瘤和正常移行上皮形態無區別。
目前二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四、臨床表現
發于50~70歲,男女比為4∶1。以表淺的乳頭狀腫瘤最為常見,分化不良的浸潤性膀胱癌常發生在高齡病例。1.血尿:
絕大多數以無痛肉眼血尿就醫。一般表現為無痛性全程血尿,終末加重,血尿間歇出現,可自行停止或減輕。出血量或多或少。出血量和腫瘤大小、數目、惡性程度并不一致。分化良好的乳頭腫瘤亦可嚴重血尿;反之,分化較低的浸潤性癌血尿可不嚴重。非上皮性腫瘤血尿較輕。目前二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2.膀胱刺激癥狀:
膀胱腫瘤病例偶有以尿頻、尿痛等癥狀就診。膀胱刺激癥狀常因腫瘤壞死,潰瘍和合并感染所致。提示多灶性原位癌或浸潤性癌。發生壞死、合并感染或起源于三角區及頸部時較早出現。目前二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3.異常排尿:腫瘤大或血塊堵塞膀胱出口時可發生排尿困難、排尿困難、中斷及尿潴留;可見腐肉、粘液。4.轉移癥狀:
可為首發癥狀,肝、肺、骨常見。下腹部盆腔腫塊、盆腔廣泛浸潤時腰骶部疼痛及下肢浮腫。5.其它:
嚴重貧血、腎積水、膀胱結石癥狀。鱗癌和腺癌高度惡性,病程短,鱗癌可因結石長期刺激引起。小兒橫紋肌肉瘤常以排尿困難為主要癥狀。目前二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五、診斷病史:40歲以上出現無痛性血尿均應想到尿路上皮腫瘤的可能。輔助檢查:1.尿脫落細胞檢查:膀胱腫瘤病人的尿中容易找到脫落的腫瘤細胞,方法簡便,可作為血尿病人的初步篩選。但腫瘤細胞分化良好時,難與正常移行上皮細胞以及因結石、炎癥所引起的變異細胞相鑒別。新鮮尿、三次。陽性率與腫瘤分化程度密切相關。目前二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2.膀胱鏡檢查:
最重要,可觀察整個尿道及膀胱并活檢。直接看到腫瘤所在部位、大小、數目、形態、蒂部情況和基底部浸潤程度等。原位癌(Tis)除局部粘膜發紅外,無其他異常。表淺的乳頭狀癌(Ta,T1)呈淺紅色,似水草在水中飄蕩。有浸潤的乳頭狀癌(T2、T3)呈暗紅色,較實性,乳頭融合,部分呈團塊狀,蒂周圍粘膜水腫,腫物在水中活動性很小。目前二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浸潤性癌(T3、T4)呈褐色團塊狀,表面壞死形成潰瘍,邊緣隆起水腫,并可有鈣質沉著。檢查時還要注意腫瘤與輸尿管口和膀胱頸的關系,并應同時作腫瘤活組織檢查。近年重視膀胱粘膜病變,隨機活檢,如在肉眼正常的粘膜發現原位癌、非典型增生,提示預后不良。目前二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膀胱鏡檢查目前二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膀胱鏡檢查目前二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膀胱鏡檢查目前二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3.X線檢查:
排泄性尿路造影(IVP)可了解整個尿路情況:腎盂、輸尿管有無腫瘤,以及腫瘤對腎功能的影響;腎積水或顯影不良常提示腫瘤浸潤輸尿管口。膀胱造影時可見充盈缺損,浸潤膀胱壁僵硬、不整齊。目前三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膀胱腫瘤的X線檢查目前三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4.超聲檢查:日益受到重視,可發現0.5cm以上膀胱腫瘤;如應用經尿道超聲掃描,能比較準確在了解腫瘤浸潤的范圍和分期。目前三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B超檢查目前三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5.膀胱雙合診:
較大腫瘤可摸到,可檢查膀胱腫瘤浸潤的范圍和深度,檢查時病人腹肌必須放松,動作輕柔,以免引起腫瘤出血和轉移,理想的是在麻醉下檢查。此方法僅用于晚期膀胱腫瘤,臨床價值不大。目前三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6.CT、MRI:了解浸潤深度及局部轉移病灶。目前三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7.
同
位
素
掃
描目前三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8.其它檢查:腫瘤標記物:腫瘤抗原(CA-50)、原癌基因(C-H-ras)、抑癌基因(P53)、端粒酶等。流式細胞術(flowcytometry,FCM):快速定量分析尿腫瘤細胞的DNA含量或倍體類型(二倍體及非整倍體)、估計分級、分期及預后。膀胱腫瘤細胞的ABO(H)抗原:了解腫瘤細胞更多的生物學特性。目前三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六、鑒別診斷主要與血尿的鑒別腫瘤膀胱炎癥性疾病尿石癥鄰近器官腫瘤浸潤其它腎癌腎盂腫瘤輸尿管腫瘤尿道腫瘤前列腺癌非特異性膀胱炎結核肉芽腫腺性膀胱炎放射性膀胱炎血吸蟲病腎盂輸尿管膀胱子宮陰道卵巢直腸乙狀結腸BPH腎炎出血性疾病保泰松、磺胺藥物等目前三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七、治療以手術治療為主。腔道手術:經尿道:經尿道電切(TURBT)。經腹腔:腹腔鏡膀胱部分切除術、腹腔鏡膀胱全切除術。開放手術:膀胱切開腫瘤切除、膀胱部分切除術、膀胱全切除術等。目前三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
治療原則:根據腫瘤的病理并結合病人的全身情況選擇最適當的手術方法。表淺腫瘤(Tis、Ta、T1及局限的T2)原則上可采用保留膀胱的手術。較大的、多發的、反復復發以及T2,T3期腫瘤,應行膀胱全切除術。放射和化學治療處于輔助地位。目前四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表淺膀胱腫瘤的處理原位癌Tis:單獨存在或在膀胱癌旁,其中一部分可發展為浸潤性癌,一部分長期無發展。對細胞分化良好的原位癌,可暫不處理或在藥物灌注后嚴密隨診。對分化不良、癌旁原位癌或已有浸潤者應盡早行膀胱全切除術。目前四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Ta、T1期:占膀胱腫瘤大多數,可經尿道電烙或切除。腫瘤大或不能作經尿道手術時,可切開膀胱行電烙切除。治療后復發且有惡性程度增高時,應行膀胱全切除術。術后輔助治療:膀胱灌注化療—直接向膀胱內注入卡介苗(BCG)、噻替哌、絲裂霉素、表阿霉素、羥基喜樹堿等。減少腫瘤復發(灌注后部分腫瘤消退或明顯縮小)?,F認為BCG灌注效果最好。目前四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經尿道腫瘤切除術目前四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膀胱部分切除術示意圖目前四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浸潤性膀胱腫瘤(T2、T3、T4)的處理T2、T3期:TURBT或膀胱部分切除術:浸潤肌層的腫瘤,個別分化良好、局限的T2期腫瘤。切除的范圍,應包括距離腫瘤2cm以內的全層膀胱壁。膀胱全切除術:腫瘤多發或侵犯三角區,宜行膀胱全切除術,包括切除整個膀胱、前列腺及精囊、盆腔淋巴清掃。代膀胱—回結腸、乙狀結腸。目前四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根治性膀胱切除術示意圖目前四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3.化療和放射治療:
T2、T3期肌層有浸潤的膀胱腫瘤術前配合放射治療,可能提高5年生存率?;瘜W治療可選用順氯氨鉑(DDP)、氨甲喋呤、5-氟脲嘧啶、長春花堿、阿霉素等,有一定療效。多用于晚期病例、轉移病灶。但藥物毒性反應較多。4.免疫治療:IL-2、IFN、TNF,日益受到重視。
5.基因治療目前四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T4期:姑息放療、化療、動脈插管化療、髂內動脈結扎、免疫治療、中藥治療;
膀胱造瘺、腎穿刺造瘺等。目前四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結論
浸潤性腫瘤的治療方法雖多,但決定預后的仍是腫瘤的浸潤度和細胞分化程度,而不在于治療方法本身。目前四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七、保留膀胱手術的隨診膀胱腫瘤切除后容易復發,而復發的仍有可能治愈。凡保留膀胱的各種手術治療,2年以內超過半數腫瘤要復發;復發常不在原來部位,實屬新生腫瘤,而且約10%~15%有惡性程度增趨勢。因此,任何保留膀胱的手術后病人都應有嚴密的隨診,每3月作膀胱鏡檢查一次,一年無復發者酌情處長復查時間。這種復查應看作為治療的一部分。
目前五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八、膀胱腫瘤的預防膀胱腫瘤目前尚缺乏有效的預防方法,但對密切接觸致癌物質加強勞動保護,可能防止或減少發生腫瘤。保留膀胱的手術后患者膀胱灌注BCG等抗癌藥,可以預防或推遲腫瘤復發。
目前五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九、膀胱腫瘤的預后決定于腫瘤病理及病人本身的免疫能力。Ta、T1期:
細胞分化Ⅰ級者,5年生存率80%,Ⅱ~Ⅲ級者40%,但保留膀胱者半數有復發。膀胱部分切除術后:
T2期5年生存率45%,T3期23%。膀胱全切除術后:
T2及T3期5年生存率16%~48%。目前五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T4期:
平均生存10個月,姑息治療可減輕病狀,延長生存時間。放射治療后有5年生存率6%~10%的報告。膀胱癌高齡病例居多,因此有相當數量非癌癥死亡;凡癌癥死亡者,多數死于癌轉移和腎功能衰竭。
目前五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腎腫瘤
腎腫瘤分原發和繼發兩大類。繼發者多為尸檢發現,臨床意義不大;腎的各種組織成分均可原發腫瘤,多為惡性(95%),任何腎腫瘤在組織學檢查前都應疑為惡性。在原發惡性腫瘤中,一般腎癌占63~85%、腎盂癌7~24%、腎母細胞瘤2~6%、肉瘤2~3%。腎實質腫瘤的病理類型很多:目前五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腫瘤來源良性腫瘤惡性腫瘤上皮腫瘤腎腺瘤腎癌間質或間葉腫瘤纖維瘤、脂肪瘤、平滑肌瘤、血管外皮細胞瘤(球旁細胞瘤)纖維肉瘤、脂肪瘤、平滑肌肉瘤、淋巴肉瘤、橫紋肌肉瘤、血管肉瘤、成骨肉瘤混合性腫瘤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錯構癌)腎胚細胞瘤、腎母細胞瘤、胚胎腺肉瘤、胚胎癌、神經母細胞瘤其它造血組織增生、轉移癌、嗜酸性粒細胞瘤目前五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較常見的腎腫瘤有:1.腎癌:源自腎實質
2.腎母細胞瘤:源自腎實質
3.腎盂腎盞移行細胞腫瘤:
源自移行上皮目前五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流行病學發病率:腎癌>腎母細胞瘤>腎盂癌1.腎癌:成人腎腫瘤中最常見。2.腎母細胞瘤:在小兒惡性腫瘤中,腎母細胞瘤占20%以上,是小兒最常見的腹部腫瘤。3.腎盂癌:腎盂癌較少,我國腎盂癌占24%.
目前五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腎癌
又腎細胞癌或腎腺癌。一、發病情況
約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好發于中老年,男女比為2:1。偶發癌占1/2~1/5。二、病因
不詳。吸煙(相對危險性為1.1~2.3)、鎘、咖啡、家族傾向。目前五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三、病理
起源于腎小管上皮細胞。常為單側單病灶,1~2%雙腎同時或先后出現腎癌。肉眼觀:外有假包膜、圓形;切面黃色,有時呈多囊性,可有出血、壞死和鈣化。目前五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肉眼觀
外有假包膜、圓形;切面黃色,有時呈多囊性,可有出血、壞死和鈣化。目前六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肉眼觀目前六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鏡下觀:腎癌細胞具多能性,組織相多樣,可為實性、小梁狀、蜂窩狀、乳頭狀、腺管狀;細胞相有透明、顆粒、梭形等。1.透明細胞腫瘤細胞漿含大量膽固醇,在切片染色過程中膽固醇被溶解,因此細胞漿在鏡下呈透明狀。2.顆粒細胞:細胞漿呈毛玻璃狀。3.梭形細胞:呈紡錘形。大約半數腎癌同時有兩種細胞。梭形細胞較多的腫瘤惡性度大。
目前六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鏡下觀1.透明細胞2.顆粒細胞3.梭形細胞目前六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轉移1.直接浸潤:腎癌可穿透假包膜直接侵潤周圍臟器;2.經血液轉移:腫瘤穿出假包膜,容易向靜脈內擴散形成癌栓;轉移常見部位依次為肺、骨、肝、腦。血運轉移是腎癌遠處轉移的主要途徑。
3.經淋巴轉移:淋巴轉移最先到腎蒂淋巴結。目前六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腎癌的轉移目前六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四、臨床表現
50~60歲高發,男女比為2∶1。主訴和臨床表現多樣,早期可無任何癥狀,不少患者以腎外表現就診,典型三聯征(血尿、腰痛、腫塊)約占7~11%。目前六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病狀百分比(%)血尿疼痛腫塊體重減輕高血壓發熱偶然發現精索靜脈曲張貧血35~4832~409~3915~3717~2210~1930120~30腎癌的常見病狀目前六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血尿:
最常見,可伴有腎絞痛;但非早期,腫瘤已穿破腎盞腎盂。全程肉眼血尿或鏡下血尿,無痛間歇發作。腰痛:由腎包膜張力增加、輸尿管梗阻、腎蒂血管受到牽拉、侵犯周圍組織引起,表現為持續鈍痛或隱痛。浸潤或壓迫腹膜后結締組織、肌肉、神經或腰椎可引起嚴重疼痛。目前六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腫塊:上腹或腰部可捫及,結節狀、質硬、無壓痛。全身癥狀:①發熱與腎癌組織致熱原、腫瘤出血壞死、毒性物質吸收有關,多為低熱,持續或間歇出現,偶有類白血病反應。2~3%為腎癌唯一表現。②高血壓原因有腫瘤侵及腎動脈或壓迫腎動脈引起腎缺血、腫瘤內動靜脈短路、產生腎素、紅細胞增多等。
目前六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③血沉快非特異性,與貧血有關。④貧血與血尿、血管內溶血、腫瘤毒素腎組織破壞、癌細胞吸鐵有關。⑤Stauffer綜合征15~20%腎癌有可逆性肝功能異常,表現為肝脾腫大、肝功能指標三高三低(AKP、γ–GT及α2球蛋白升高,Quick值、凝血酶原及白蛋白降低)。與毒素、肝轉移有關,并非手術禁忌。目前七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⑥內分泌異常分泌多種內分泌素是腎癌的特征,表現為紅細胞增多癥、高血鈣癥、皮質醇癥、性激素異常等。⑦免疫系統改變對腫瘤細胞的免癥反應可導致神經、肌肉病變,血管炎等。⑧精索靜脈曲張平臥不消失,由腫瘤壓迫或靜脈瘤栓所致。目前七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五、診斷
腎癌患者就醫時約1/4已有腫瘤擴散!1.臨床表現腎癌病狀多變,容易誤診。早期無任何癥狀,目前主要通過常規體檢發現。典型三大癥狀:血尿、疼痛和腫塊都出現時已是晚期,任何一個癥狀出現即應引起重視。間歇無痛肉眼血尿應想到腎癌的可能性。目前七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2.超聲檢查
簡單易行,可作為常規體檢,經常發現在臨床上尚未出現病狀,尿路造影未出現改變的早期腫瘤??设b別錯構瘤及囊腫,指引穿刺。
準確性接近CT!目前七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3.X線檢查
平片:可見腎外形增大、不規則,偶有點狀、絮狀或不完整的殼狀鈣化。
IVP:可見腎盞、腎盂因受腫瘤擠壓不規則變形、狹窄、拉長或充缺損。腫瘤大、破壞嚴重時病腎在排泄性尿路造影時不顯影,可以行逆性腎盂造影。
選擇性腎動脈造影:可見病理血管池、腫瘤染色、側枝血管及血管中斷;下腔靜脈造影可證實有無癌栓及受壓、浸潤。目前七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X線檢查腎盞、腎盂因受腫瘤擠壓不規則變形、狹窄、拉長或充盈缺損。目前七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4.CT、MRI
有助于早期發現腎實質內腫瘤,有助于鑒別其他腎實質內疾病如腎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腎囊腫等??蓽蚀_估計腫塊大小和范圍,了解鄰近器官或淋巴結有無轉移,為分期及鑒別診斷提供依據。目前七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4.CT、MRI檢查平掃增強目前七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影像學檢查目前七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5.放射性核素檢查主要了解有無骨、肝轉移。目前七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六、治療1.根治腎切除2.腎動脈栓塞法治療3.放射及化學治療4.免疫治療對轉移癌有一定療效
目前八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根治性腎切除公認,包括腎周筋膜及脂肪、腎門淋巴結、腎上腺、大部分輸尿管。應充分顯露,同時切除腎周圍筋膜和脂肪,連同腎門淋巴結,先結扎腎蒂血管可能減少出血和擴散,靜脈內癌栓應同時取出。方法有:開放手術根治腎切除腹腔鏡根治腎切除孤立腎、對側腎功不全或雙腎癌可保留腎組織,作腫瘤剜除、部分腎切除。目前八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八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八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八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選擇性腎動脈栓塞術
術前行腎動脈栓塞法治療縮小瘤體、減少術中出血。晚期腎癌患者行腎動脈插管化療加栓塞法治療對提高生存率有一定幫助。放射及化學
腎癌的放射及化學治療療效不理想,作用不肯定。免疫治療對轉移癌有一定療效。目前八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七預后腎癌未手術者:3年生存率不足5%,5年生存率在2%以下。手術治療后:5年生存率30%~50%,10年生存率20%左右。根治與保留腎組織手術治療的5年生存率基本相似,但后者局部復發率稍高。腎癌單個或兩個轉移癌切除后有長期生存者。目前八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腎母細胞瘤
又稱腎胚胎瘤或Wilms瘤,占兒童惡性腫瘤的20%以上。病理
由胚胎性腎組織發生,是上皮和間質組成的惡性混合瘤。生長極快,與正常組織無明顯界限。雙側占5%。轉移途徑同腎癌。很少侵入腎盞腎盂。目前八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臨床表現
多發于5歲前,早期無癥狀,往往偶然發現腹部包塊,增長迅速。患兒虛弱、常有發熱和高血壓,血尿少見(5~10%,腫瘤很少累及腎盞、腎盂)。目前八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診斷病史、B超、X線平片及造影、CT等鑒別診斷腎上腺神經母細胞瘤、巨大腎積水。治療早期經腹腎切除,術前后配合放療及化療。2~3年無復發為治愈。預后2年生存率達60~94%。目前八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腎盂腫瘤發病情況占腎腫瘤12%,好發于40~70歲,男女比為2:1。病因與膀胱腫瘤類似。病理發生于移行上皮,多呈乳頭狀(瘤/癌),良惡性之間無明顯界限。易破潰出血致血尿,常伴同側輸尿管及膀胱乳頭狀瘤。常有早期淋巴轉移。目前九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九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九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臨床表現
以血尿為主,顯著而頻繁,為無痛全程肉眼血尿,血塊排經輸尿管時可有腎絞痛??捎醒?梗阻)、腫塊(腫瘤或積水)、膀胱刺激癥狀、全身癥狀、轉移癥狀。目前九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診斷
①病史②尿脫落細胞檢查可發現癌細胞,陽性率43%,假陰性30%。③尿路造影可見腎盂充盈缺損與變形。④其它:腎動脈造影、B超、CT、輸尿管腎鏡、FCM等。目前九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鑒別診斷透X線陰性結石(尿酸結石)、血塊目前九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治療1.根治性手術切除范圍包括腎臟、腎脂肪囊、同側腎上腺、全輸尿管和管口周圍膀胱壁。其5年生存率84%,非根治51%。2.保留腎手術適于分化良好無浸潤者。內鏡/開放切除或電凝。3.姑息手術單純腎切或腎動脈栓塞,緩解癥狀。目前九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九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陰莖癌
絕大多數發生于包莖或包皮過長者,與包皮垢長期刺激、HPV有關。好發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病理好發于龜頭、冠狀溝、包皮內板處。大體形態有乳頭(菜花)型癌、浸潤(潰瘍)型癌。很少侵及尿道。多屬鱗狀上皮癌,主要經淋巴轉移,腹股溝、骼淋巴結為最早轉移區域。血行轉移較少見,一般不超過15%。目前九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臨床表現
初起為陰莖頭部硬結、紅班或小腫物,逐漸形成潰瘍,有血性分泌物流出或呈菜花狀,表面壞死、感染,有惡臭。因轉移或感染常有淋巴結腫大,前哨結:大隱靜脈匯入股靜脈處內上淋巴結。排尿多無困難(陰莖筋膜及白膜堅韌)。目前九十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診斷
病史、活檢、CT、ECT。鑒別診斷
包皮龜頭炎、慢性潰瘍、濕疹、淋巴肉芽腫、尖銳濕疣、結核、粘膜白斑、乳頭狀瘤、梅毒下疳等。目前一百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零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治療
1.控制感染2.手術治療①激光一原位癌②包皮環切一腫瘤局限于包皮③陰莖部分切除一腫瘤未累及陰莖干者,切緣至少距瘤體2cm以上。④陰莖全切除+尿道會陰造口⑤腹股溝淋巴清掃可一期或二期進行。
目前一百零九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3.放療用于局部淋巴結不能切除時。4.化療可用博萊霉素,用于區域性淋巴結廣泛轉移或遠處轉移、原發腫瘤不能切除的姑息治療。目前一百一十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預后不治療多數于2年內死亡,常見死因為膿毒癥。術后5年生存率53%~90%,有淋巴結轉移者20%~55%。目前一百一十一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原發性睪丸腫瘤病因
可能與隱睪、化學物質作用、外傷、內分泌障礙、遺傳等因素有關,隱睪惡變率比正常睪丸高15~40倍。病理
睪丸腫瘤幾乎為惡性,分生殖細胞腫瘤和非生殖細胞腫瘤兩大類,生殖細胞腫瘤占95%。目前一百一十二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生殖細胞腫瘤:精原細胞瘤:40%,發病高峰在30~50歲。非精原細胞瘤:
畸胎瘤(有無惡變)一40%,多見于40歲以下。
胚胎癌一15%,好發于20~30歲。
絨毛膜上皮癌一1%,常發于10~29歲。
多數睪丸腫瘤可早期發生淋巴結轉移,絨癌早期即易血行轉移。目前一百一十三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精原細胞瘤全能生殖細胞↘胚胎瘤(全能細胞)↙↘
胚胎外分化胚胎內分化↙↓↙↓↘滋養層卵黃囊外胚層中胚層內胚層↙↓↘↓↙絨癌卵黃囊腫瘤畸胎瘤或內胚竇腫瘤目前一百一十四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臨床表現
多發于青壯年,典型表現為偶然發現陰囊內腫塊,伴睪丸沉重感,85%無疼痛,15%有類似急性睪丸炎或附睪炎的癥狀,抗炎可控制癥狀或腫塊不退。隱睪腫瘤可在下腹或腹股溝出現腫塊。腫大的睪丸質堅硬,無壓痛,不透光,表面光滑,2~5%可并發鞘膜積液或血腫。5%最初癥狀為腫瘤轉移。偶可出現性激素失調。目前一百一十五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一十六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目前一百一十七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睪丸混合腫瘤、均質灰色為精原細胞瘤,出血多彩為非精原細胞瘤。目前一百一十八頁\總數一百三十頁\編于十五點診斷
1.病史隱睪、睪丸腫大2.B超一正確率97%3.腫瘤標記物一β-HCG↑:精原細胞瘤5~10%,絨癌100%,胚胎癌40~60%。AFP↑:精原細胞瘤及絨癌正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古董買賣協議書合同
- 美容美發行業智能預約與服務平臺建設方案
- 醫院服務勞動合同
- 垃圾清運服務合同協議
- 社區地震避險事件調查預案
- 初中憲法考試題庫及答案
- 企業垃圾清理合同
- 正規臨時工勞動合同
- 華縣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年度評審試題資料庫跟答案
- 如何評估品牌推廣的回報計劃
- 產品QC工程圖 (質量保證工程圖)Excel表格
- 簡約喜慶元宵節介紹模板 教學課件
- TCCIAT 0043-2022 建筑工程滲漏治理技術規程
- 西藏林芝嘉園小區項目可研(可研發)
- 航運系統組成和航運企業組織結構及特點
- 煤礦安全規程執行說明
- 喪假證明模板
- 隧道二襯、仰拱施工方案
- 按期取得畢業證和學位證承諾書
- 第五章 學校教育的主要活動形式:課堂教學
- 大會—冠脈微循環障礙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