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課件-西亞_第1頁
2013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課件-西亞_第2頁
2013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課件-西亞_第3頁
2013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課件-西亞_第4頁
2013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課件-西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3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fùxí)課件-西亞.第一頁,共59頁。一、地理位置(dìlǐwèizhì):1、經緯度位置緯度(wěidù)位置:200N——400N經度(jīngdù)位置:200W——800E第二頁,共59頁。一運、兩洋、三洲(sānzhōu)、四峽、五海之地大西洋印度洋阿拉伯海(ālābóhǎi)紅海地中海黑海里海亞州非洲歐洲蘇伊士運河土耳其海峽(hǎixiá)直布羅陀海峽2、海陸位置:西亞和北非周圍瀕臨哪些海洋?其中海有幾個?大洋有幾個?里海是不是海?3、本區有哪些主要的海峽?霍爾木茲海峽曼德海峽第三頁,共59頁。霍爾木茲海峽第四頁,共59頁。博斯普魯斯海峽達達尼爾海峽土耳其海峽(hǎixiá)第五頁,共59頁。地中海紅海(hónɡhǎi)西奈半島(xīnaibàndǎo)蘇伊士運河第六頁,共59頁。曼德海峽(hǎixiá)第七頁,共59頁。直布羅陀海峽第八頁,共59頁。第九頁,共59頁。1、古代的絲綢之路是從中國的出發,經甘肅的到,再到中亞(zhōnɡyà),到達沿岸和沿岸。長安(chánɡān)河西走廊(héxī-zǒuláng)新疆地中海黑海讀“絲綢之路〞示意圖,答復以下問題:第十頁,共59頁。古代(gǔdài):絲綢之路現代(xiàndài):聯系兩洋三洲的海陸空要道〔重要海峽和運河〕緯度位置:20°N-40°N,北回歸線橫貫南部(nánbù)海陸位置:兩洋、三洲、五海之地交通位置:一、地理位置二、國家亞洲西部〔20個國家〕、非洲北部〔6個國家和地區〕第十一頁,共59頁。1-格魯吉亞(ɡélǔjíyà)2-阿塞拜疆(āsāibàijiānɡ)3-亞美尼亞(yàměiníyà)4-敘利亞5-以色利和巴勒斯坦6-黎巴嫩7-約旦8-阿聯酋9-卡塔爾10-突尼斯二、國家:試讀圖,判讀圖中各國名稱阿富汗伊朗伊拉克1234567沙特阿拉伯89阿曼也門10埃及阿爾及利亞利比亞摩洛哥西撒哈拉土耳其本區的非阿拉伯國家主要有哪些?第十二頁,共59頁。地中海沿岸〔7國〕:土耳其、敘利亞、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yuēdàn)、黎巴嫩、塞浦路斯外高加索〔3國〕:格魯吉亞、阿塞拜疆(āsāibàijiānɡ)、亞美尼亞也門(yěmén)、阿富汗〔2國〕西亞〔20國〕:波斯灣沿岸(8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巴林、阿聯酋、卡塔爾、阿曼北非(6個國家和地區):埃及、利比亞、阿爾及利亞、摩洛哥、西撒哈拉、突尼斯

第十三頁,共59頁。非阿拉伯國家(guójiā)〔8個〕格魯吉亞亞美尼亞(yàměiníyà)阿塞拜疆最東邊(dōngbiɑn)2國最西邊3國

大高加索3國

阿富汗伊朗

土耳其以色列塞浦路斯第十四頁,共59頁。死海(sǐhǎi)1000米以上(yǐshàng)200-1000米200米以下(yǐxià)伊朗高原安那托利亞高原阿拉伯高原阿特拉斯山大高加索山死海三、自然地理概況〔一〕地形:高原為主,平原狹小〔高原邊緣:山脈〕高原:伊朗高原、安納托克高原、阿拉伯高原

平原主要有:兩河流域及尼羅河谷地與三角洲、地中海沿岸興都庫什山第十五頁,共59頁。死海附近(fùjìn)地形剖面死海(sǐhǎi)海平面地中海05001000-500海拔(hǎibá)死海--世界陸地最低點〔-415米〕第十六頁,共59頁。世界(shìjiè)陸地的最低點----死海死海湖水鹽度高達250‰,是一般海水鹽度的7倍,是世界上鹽度最高的湖泊。水中魚蝦貝類都不能生存,湖岸兩旁草木也能生長,故稱“死海〞。但是近年來能過科學考察,在死海中發現有耐鹽的細菌和藻類,死海并不是(bùshi)完全沒有生命的。位置(wèizhi):成因:穿過死海,在巴勒斯坦與約旦交界處斷裂陷落而成,是東非大裂谷的北部延續局部第十七頁,共59頁。死海的水質含礦物質多,湖水的比重比人體大,浮力(fúlì)大,人能漂浮在水面上,不會漂浮。第十八頁,共59頁。熱帶沙漠(shāmò)氣候為主,分布于撒哈拉沙漠(shāmò)、阿拉伯半島;地中海沿岸是地中海氣候。〔二〕氣候(qìhòu)第十九頁,共59頁。炎熱(yánrè)枯燥的氣候西亞阿拉伯半島及北非撒哈拉沙漠地區,夏季氣溫多在30℃以上,冬季的氣溫也在20℃以上,幾乎全年都是夏季。這些地區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缺乏200毫米,氣候炎熱枯燥(kūzào),屬熱帶沙漠氣候。第二十頁,共59頁。西亞和北非(BěiFēi)氣候干熱的主要原因1、緯度位置較低:本區緯度處于12—42N,北回歸線(běihuíɡuīxiàn)穿過本區。絕大局部處于30N以南的低緯地區,這是造本錢區氣溫高的主要原因。2、大氣環流:本區受副熱帶高氣壓和信風帶控制。一月,在高壓(gāoyā)控制下穩定少雨;七月受自陸向海的東北信風控制,盛行熱帶大陸氣團,降水少。第二十一頁,共59頁。地中海沿岸地區,冬季時受的影響,降水較多;夏季時受的控制,枯燥(kūzào)少雨,屬地中海氣候。〔地中海風光(fēngguāng)〕西風(xīfēng)副熱帶高氣壓帶第二十二頁,共59頁。〔三〕河流(héliú)降水(jiàngshuǐ)少,河流稀少無流國:沙特、科威特、阿曼、阿聯酋、卡塔爾、也門(yěmén)、巴林第二十三頁,共59頁。河流發源地流向注入的海洋形成平原尼羅河幼發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東非(DōngFēi)高原安納托利亞高原(gāoyuán)自南向北自西北(xīběi)向東南流地中海波斯灣尼羅河三角洲美索不達米亞平原第二十四頁,共59頁。人類文明的搖籃

兩河(liǎnɡhé)流域、尼羅河谷地與三角洲兩河流域是由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以及兩河集合后形成(xíngchéng)的流域地區,歷史上兩河流域中下游地區成為人類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古巴比倫〕尼羅河是世界最長河流,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每年會定期泛濫,泛濫之后兩岸留下的肥沃土壤成為農業耕作的最正確(zhèngquè)場所。古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也是人類古代文明的重要發源地。第二十五頁,共59頁。匱乏(kuìfá)的水資源據聯合國統計,世界上最缺水的國家有20個,他們是馬耳他、卡塔爾、科威特、利比亞、巴林、新加坡、巴巴多斯(bābāduōsī)、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約旦、也門、以色列、突尼斯、阿爾及利亞、布隆迪、佛得角、阿曼、阿聯酋、埃及、肯尼亞。第二十六頁,共59頁。(四).植被(zhíbèi):荒漠和草原(cǎoyuán);動物:單峰駝撒哈拉沙漠世界上最大的沙漠;地下(dìxià)埋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第二十七頁,共59頁。〔五〕資源(zīyuán)1、北非(BěiFēi):磷礦〔摩洛哥〕2、世界石油(shíyóu)寶庫〔1〕分布:波斯灣,撒哈拉地下〔2〕特點:儲量大,埋藏淺,出油多,油質好〔3〕主要產油國西亞:沙特、伊朗、科威特、伊拉克(阿聯酋)北非: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埃及〔4〕本地區消費量少,輸出為主,采用輸油管道和大油輪〔海運為主〕,有三條主要線路第二十八頁,共59頁。西亞儲量(chǔliànɡ)〔1/2〕產量〔1/4〕輸出量〔本區的90%〕,均占世界第一第二十九頁,共59頁。1、東線:從

灣經

海峽到

海,經

洋,過

海峽到中國的

海,過

洋到日本。2、南線:從

灣經

海峽到

海,經

洋,繞

角到

洋,到西歐和北美。3、西線:從

灣經

海峽到

海,過

海峽,到

海,過

運河到

海,再過

海峽到

洋到西歐和北美。第三十頁,共59頁。2、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ālābóhǎi)-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歐和北美〔運油量最多〕3、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ālābóhǎi)-印度洋-曼德海峽-紅海-蘇伊士運河-地中海-直布羅陀海峽-大西洋-西歐和北美1、波斯灣-霍爾木茲海峽-阿拉伯海-印度洋-馬六甲海峽-南海(nánhǎi)-太平洋-日本第三十一頁,共59頁。1、石油輸出國的經濟(jīngjì)和前景石油的大量出口,使石油輸出國成為世界上人均收入很高的國家〔人口少,收入多〕,但是石油資源是不可再生資源,石油儲量雖多,但總有開采完的時候,因此要及早另謀出路。努力促進經濟多樣化開展,加強根底設施和城市建設,開展制造業和農牧業。尤其側重利用(lìyòng)當地的資源開展一些原材料工業,如煉油、石油化工、煉銅、水泥等。兩大經濟類型(lèixíng)的國家第三十二頁,共59頁。2、非石油輸出國非石油輸出國除以色列是興旺國家外,其它各國多是生產力水平較低的開展中國家。國民經濟多以農牧業為主,采礦業、加工工業均較交薄弱。非石油輸出國采礦業規模都很小,第三產業、制造業和農業是主要的經濟部門。近些年不少國家利用鄰近產油國的有利(yǒulì)地理位置,在運輸和加工原油,提供勞務和商品上,深得石油之利。第三十三頁,共59頁。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歐佩克〕成立于1960年,亞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產國的國際性石油組織。目前(mùqián)有11個成員國:〔西亞〕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聯酋、卡塔爾、〔北非〕阿爾及利亞、利比亞、〔非洲〕尼日利亞、〔亞洲〕印尼、〔拉丁美洲〕委內瑞拉。總部設在維也納。統一規定本組織各國石油的產量和市場價格,維護石油輸出國的利益。阿拉伯石油輸出國組織〔OAPEC〕成立于1968年,

共有11個成員國,它們是阿爾及利亞、利比亞、巴林、埃及(āijí)、伊拉克、科威特、卡塔爾、沙特阿拉伯、敘利亞、突尼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總部設在科威特城。第三十四頁,共59頁。四、居民和經濟(jīngjì)〔一〕居民:以阿拉伯人、伊斯蘭教為主的社會〔1〕本區人口有四億、人種、〔2〕民族和語言(yǔyán):多民族〔阿拉伯、波斯、格魯吉亞〕;占半數、通用語;〔3〕宗教:大多數信奉教。

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發祥地;圣城:〔伊斯蘭教〕、〔伊斯蘭教、基督教、猶太教〕,居民多信奉猶太教;格魯吉亞、塞浦路斯、亞美尼亞等國居民多信奉。黎巴嫩約54%信奉伊斯蘭教,46%信奉基督教。白色(báisè)

阿拉伯人阿拉伯麥加耶路撒冷伊斯蘭以色列基督教第三十五頁,共59頁。三教圣城:耶路撒冷

第三十六頁,共59頁。伊斯蘭教(Yīsīlánjiào)圣城:麥加第三十七頁,共59頁。第三十八頁,共59頁。〔二〕、畜牧業和灌溉(guàngài)農業:1、高原上較濕潤地方或沙漠(shāmò)中有地下水的綠洲地區,畜牧業比較興旺,多以游牧的方式。土耳其的安卡拉羊毛、阿富汗的紫羔皮等畜產品都很有名(yǒumíng);伊朗等國的羊毛織品和地毯等是重要的出口商品。2、灌溉農業興旺,主要分布在河谷平原和有地下水灌溉的綠洲地區,如:尼羅河谷地和河口三角洲地區,伊拉克兩河流域地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棗椰樹是綠洲農業的代表植物。椰棗是當地人的主要食物,也是伊拉克等國出口特產。3、地中海沿岸平原和丘陵地區,是油橄欖、柑橘、葡萄等水果產地,園藝業興旺。北非摩洛哥盛產油橄欖,并大量出口橄欖油,被稱為“橄欖之邦〞。4、農牧業開展的限制因素:氣候干旱,水源缺乏第三十九頁,共59頁。游牧業

第四十頁,共59頁。棗椰樹第四十一頁,共59頁。第四十二頁,共59頁。第四十三頁,共59頁。小結(xiǎojié)第四十四頁,共59頁。第四十五頁,共59頁。中東(zhōngdōng)=西亞-阿富汗+埃及第四十六頁,共59頁。豐富(fēngfù)的石油資源水資源貧乏(pínfá)文化差異熱點(rèdiǎn)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四十七頁,共59頁。埃及(āijí)印象第四十八頁,共59頁。埃及(āijí)的位置與地形圖第四十九頁,共59頁。埃及的河流(héliú)與氣候第五十頁,共59頁。阿斯旺大壩(dàbà)納賽爾水庫尼羅河及阿斯旺大壩(dàbà)阿斯旺水壩(shuǐbà)的利和弊:利:發電、防洪、灌溉、旅游、養殖、航運等弊:尼羅河攜帶至下游的泥沙大大減少,現在農業需要灌溉和施肥,海浪使尼羅河三角洲受到侵蝕,海岸線不斷向后退縮。第五十一頁,共59頁。分析尼羅河定期(dìngqī)泛濫的原因第五十二頁,共59頁。埃及(āijí)的經濟埃及的長絨棉是其傳統的經濟支柱,其種植的優勢(yōushì)條件有哪些?〔從自然和社會經濟兩方面考慮〕埃及目前的經濟支柱有哪些?第五十三頁,共59頁。〔1〕甲、乙兩地的氣候類型分別是:甲氣候,乙氣候。兩地氣候形成的原因分別是:甲地,乙地。〔2〕圖中a、b、c、d四條河流中,a河流屬于〔外、內〕流河。c河流的名稱是。〔3〕兩地農業開展中,共同的優勢自然條件是:。〔4〕城市①——②與城市③——④相比,實際直線距離較遠的是〔5〕乙地向北美地區輸出石油的主要運輸方式應當是。有關該地區由于石油泄漏引發的環境問題,表達正確的選項是A.造成水體富營養化B.引起水體放射性污染C.引起水體鹽度異常增高D.造成附近水域水生生物大量(dàliàng)死亡溫帶(wēndài)大陸性熱帶(rèdài)沙漠深居大陸內部終年受副高帶控制外伏爾加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