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感覺和知覺_第1頁
第三節感覺和知覺_第2頁
第三節感覺和知覺_第3頁
第三節感覺和知覺_第4頁
第三節感覺和知覺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節感覺和知覺第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單元感覺概述

感覺的定義

每個感覺器官對物體一個屬性的反映就是一種感覺。感覺反映的是當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物體。可見,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第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一單元感覺概述

感覺的種類

感覺是由物體作用于感覺器官引起來的。外部感覺是由身體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覺器官所引起的感覺,包括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皮膚感覺(皮膚感覺又包括觸覺、溫覺、冷覺和痛覺);內部感覺是由身體內部來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覺,包括運動覺、平衡覺和機體覺(機體覺又叫內臟感覺,它包括餓、脹、渴、窒息、惡心、便意、性和疼痛等感覺)。第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定義(1)

人人都有感覺器官,但各人感覺器官的感覺能力卻不相同。我們把感覺器官對適宜刺激的感覺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覺閾限。感受性是用感覺閾限的大小來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閾限值低感受性高,閾限值高感受性低。第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受性與感覺閾限的定義(2)

客觀事物對感覺器官所發生的作用叫刺激,發生作用的物體叫刺激物。有的感覺器官可以反映幾種刺激,但是,一種感覺器官只對一種刺激最敏感,某種感覺器官感覺最敏銳的那種刺激,就是這種感覺器官的適宜刺激,其它的刺激對這種感覺器官來說是非適宜刺激。第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感受性及感覺閾限的種類

感覺閾限可分為絕對感覺閾限和差別感覺閾限;感受性也可分為絕對感受性和差別感受性。第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絕對感覺閾限

剛剛能引起感覺的最小刺激強度叫絕對感覺閾限,又叫絕對閾限。絕對閾限表示的是絕對感受性。能夠覺察出來的刺激強度越小,表示感受性越高;否則便是感受性低。感覺閾限是一個范圍,能夠感覺到的最小刺激強度叫下限,能夠忍受的刺激的最大強度叫上限。下限和上限之間的刺激都是可以引起感覺的范圍。第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差別感覺閾限

剛剛能引起差別感覺的刺激的最小變化量叫差別感覺閾限,或叫差別閾限,又叫最小可覺差,其英文縮寫為j.n.d。差別閾限表示的是差別感受性,一個人能夠覺察到的差別越小,說明他的差別感受性越強。第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韋伯定律

德國生理學家韋伯(Weber,E.H.)1840年根據實驗指出,差別閾限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它隨著原來刺激強度的變化而變化,但是,差別閾限和原來刺激強度的比例卻是一個常數,這就是韋伯定律。ΔI∕I=K。ΔI是差別閾限;I是原來的刺激強度;K就是一個常數,這個常數叫韋伯常數,或者叫韋伯分數。韋伯分數對于不同感覺道的差別是很大的。韋伯定律只適用于中等的刺激強度。第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二單元感受性與感覺閾限

費希納定律

德國心理學家費希納(Fechner,G.T.)在此基礎上,通過大量實驗,得出一個經驗公式:以S代表心理量;R代表物理量;K是一個常數,不同感覺道的K值是不同的,那么,S=KlgR。感覺的強度與刺激強度的對數成正比,刺激強度按對數級數增長,它所引起的心理強度卻只按算術級數在增長,這就是費希納定律。后來發現,費希納定律也只適用于中等強度的刺激。第1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單元感覺現象

感覺適應

我們把這種在外界刺激持續作用下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適應。各種感覺都能發生適應的現象,有些表現為感受性的降低,有些則表現為感受性的提高。對暗適應需要很長的時間,一般需要30~40分鐘才能完成。對光適應則非常快,一兩分鐘即能完成。在光的作用下,視網膜上的視紫紅質分解,這是對光適應的過程;在暗環境中視紫紅質又重新合成,這是對暗適應的過程。不過視紫紅質分解得快,合成得慢,所以對光適應快,對暗適應慢。戴上紅色的眼鏡可以保護對暗適應。第1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單元感覺現象

感覺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還能暫時保留一段時間的感覺形象叫感覺后象。感覺后象有時和刺激物的性質相同,這種后象叫正后象;如果后象的性質與刺激物的性質相反,這種后象叫負后象。彩色的負后象是刺激色的補色,例如紅色的負后象是藍綠色;黃色的負后象是藍色。正后象和負后象可以相互轉換,后象持續的時間與刺激的強度成正比。自己做一個感覺后象的實驗第1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單元感覺現象

感覺對比

兩張明度相同分別放到黑色背景和白背景上的灰色紙,黑背景上的灰顯得亮;白背景上的顯得暗,是對比的結果。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覺器官,使感受性發生變化的現象叫感覺對比。不僅明度有對比的效果,顏色也會發生對比。視覺有對比,嗅覺、味覺和皮膚感覺也都有對比的現象。兩種感覺同時發生所形成的對比叫同時對比;兩種感覺先后發生所形成的對比叫相繼對比;各種感覺道出現的對比分別叫做視覺對比(包括明度對比和色調對比)、嗅覺對比、味覺對比和溫度對比等等。第1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單元感覺現象

聯覺的概念

我們把一個刺激不僅引起一種感覺,同時還引起另一種感覺的現象叫聯覺。第1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三單元感覺現象

聯覺

看到紅顏色我們會覺得溫暖,看到藍色會覺得清涼;聽到節奏鮮明的音樂覺得燈光也和音樂節奏一樣在閃動。本來是一種刺激引起了一種感覺,現在還是這個刺激卻同時引起了另一種感覺。第1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視覺的適宜刺激

視覺的適宜刺激:視覺的適宜刺激是波長在380納米~780納米之間的電磁波,我們把這一段的電磁波叫光波。比380納米短的電磁波,如紫外線我們和比780納米長的電磁波,如紅外線,我們是看不到的。光波在整個電磁波中只占很小的一部分第1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視覺器官

眼球是一個透明的球體,外界光線通過角膜、前房和瞳孔進入水晶體,再通過玻璃體射到視網膜上。視網膜是一個由視覺神經細胞組成的薄膜,分為三層,最外邊一層視細胞層是直接接受光刺激的感受器。第1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

視細胞層上有兩種視覺神經細胞:錐體細胞和桿體細胞。錐體細胞主要集中在中央窩及其附近,呈圓錐狀,在強光下起作用,叫明視覺器官。它能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桿體細胞呈桿狀,集中在視網膜邊緣及其附近,對弱光敏感,叫暗視覺器官。它不能分辨物體的細節和顏色,只能分辨物體的明暗和輪廓。從視網膜出來的視神經,最終到達大腦皮層的枕葉后端,即枕極的部位產生視覺。第1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顏色的特性

在較強的光線下,人眼靠錐體細胞的作用能分辨顏色。本來顏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彩色有色調、明度和飽和度的特性;非彩色只有明度一種特性。但是,人們常常說顏色指的只是彩色。光波的波長決定顏色的色調;明度取決于光波的物理強度;飽和度取決于彩色中灰色所占的比例。第1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顏色的混和

日常生活中我們所看到的顏色大多通過顏色混合得來。顏色混合有兩種:色光混合和顏料混合。不同的彩色燈光重疊在一起,是色光混合;色光和顏料的混合都遵循一定的規律,但混合所得的結果是不同的。兩種顏色混合的性質是不同的。色光的混合是相加的混合,混合的結果色光更亮了;互補顏色:色光混合時,紅光和藍綠色光混合得到的是灰,紅和藍綠色光是互補的顏色。黃和藍光混合得到的是灰,黃和藍也是互補顏色。紅和黃光不是互補色,它們混合的結果得到的是光譜上處在它們之間的顏色,即橙色。第2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色覺異常

按照色覺異常的程度,把色覺異常分為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色弱者能分辨顏色,但其感受性差,當波長差別較大時他才能分辨出是不同的顏色。部分色盲又分為紅綠色盲和黃藍色盲。全色盲的人什么顏色都看不見,他們看世界只能看到明度不同的灰。色覺異常的人自己覺察不到自己色覺上有缺陷,別人也難以發現。色覺異常絕大多數是遺傳的原因造成的。遺傳的途徑是,男孩是外祖父通過媽媽傳給自己的。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這時女孩才會是色盲。所以,色盲中男性色盲的人數大大高于女性色盲的人數。

第2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聽覺的適宜刺激和聽覺的感受性

聽覺的適宜刺激:16~20000赫茲的空氣振動,我們把這個范圍的空氣振動叫聲波。在聽閾范圍內,人們對1000Hz~4000Hz的聲音最敏感,對這一范圍聲音的耐受性也比較高。人類聽覺感受性和年齡有關,20歲以前隨年齡增長感受性逐漸提高;60歲以后隨年齡的增長感受性逐漸降低。老年人聽覺感受性的降低的特點是,他首先喪失的是對高頻聲音的聽覺,隨著年齡的增長聽覺喪失的范圍逐漸向低頻方向發展,當擴展到中頻的范圍時就影響到了言語的聽覺。第2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聽覺器官

聽覺器官由耳廓、外耳道、鼓膜、聽小骨和內耳組成。耳廓具有收集聲波的作用,外耳道起著共鳴箱的作用,鼓膜和聽小骨把外邊來的振動通過卵圓孔傳到內耳,內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聽覺神經細胞集中的地方。空氣的振動傳到科蒂氏器官,刺激它的纖毛,引起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聽神經傳至大腦皮層顳葉的顳上回和顳中回,引起聽覺。第2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聽覺的特征

聲音有音調、響度和音色三種性質。音調由聲波的頻率決定,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響度由聲波的振幅決定,振幅越大聲音越響;音色由聲波的波形決定。我們平常聽到的聲音大多是多種聲波混合出來的,參與混合的聲波的性質決定了最終的波形。第2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嗅覺

嗅覺是最古老的感覺。嗅覺的適宜刺激是能揮發、有氣味的物質。嗅覺的感受器是鼻腔上膜的嗅細胞。有氣味物質的分子隨著呼吸進入鼻腔,嗅細胞接受嗅覺刺激,將嗅覺刺激的化學能量轉化為神經能,嗅覺的神經沖動沿嗅神經傳至中央后回,產生嗅覺。嗅覺是用引起嗅覺的物質來標示各種嗅覺。第2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味覺

分布在舌面、上顎上面的味蕾是接受味覺刺激的感受器。味覺的適宜刺激是溶于水的,有味道的物質。最基本的味覺有甜、酸、苦、咸四種。舌面的不同部位對這四種基本味覺刺激的感受性是不同的:舌尖對甜、舌邊前部對咸、舌邊后部對酸、舌根對苦最敏感。味覺的感受性和機體的生理狀況也有密切的聯系,饑餓時對甜和咸的感受性比較高,對酸和苦的感受性比較低;吃飽后就相反了,對酸和苦的感受性提高了,對甜和咸的感受性降低了。第2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皮膚感覺

皮膚感覺包括觸覺、壓覺、振動覺、溫覺、冷覺和痛覺,它們分別有不同的感受器。刺激作用于皮膚,未引起皮膚變形時產生的是觸覺,引起皮膚變形時便產生壓覺。觸、壓覺都是被動的觸覺;觸覺和動覺結合產生觸摸覺則是主動的觸覺了。皮膚表面的溫度叫生理零度,和生理零度相同的溫度刺激皮膚,不會引起熱和冷的感覺。身體各部分皮膚的生理零度是不同的,同一皮膚表面的生理零度也會發生變化。皮膚的冷覺和溫覺比較容易適應,痛覺難于適應。第2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平衡覺

平衡覺又叫靜覺,其感受器是內耳中的前庭器官。前庭器官包括耳石和三個半規管,反映頭部的位置和身體的平衡狀態。當人體位置與地心引力方向發生變化的時候,三個半軌管內的液體的流動以及耳石的運動,都會刺激前庭器官,引起平衡感覺。平衡器官過于敏感,容易引起前庭器官的高度興奮,造成惡心、嘔吐等反應。暈車、暈船就是平衡器官過于敏銳造成的。第2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運動覺

運動覺又叫動覺,其感受器分布在肌肉、筋腱和關節中。身體運動時動覺感受器受到刺激,產生神經沖動。神經沖動沿感覺神經經過脊髓后索上行,再經丘腦最后到達中央后回產生運動感覺。第2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內臟感覺

內臟感覺又叫機體覺,它包括饑餓、飽脹和渴的感覺,窒息的感覺,疲勞的感覺,便意,性以及痛的感覺等等。當各種內臟器官的工作處于正常狀態時,引不起內臟的感覺。而且內臟活動有一定的節律,變化比較少,所以內臟器官向大腦輸送的信息比較少,也比較弱。只有某個內臟器官發生異常或病變的時候,才會引起明顯的內臟感覺。第3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四單元各種感覺

痛覺

皮膚感覺和內臟感覺中都有痛覺,各種感覺器官中也都有痛覺,痛覺遍布全身的所有組織中。皮膚痛和內臟痛之間的區別在于,內臟痛的性質不清,定位不準,而且具有放射的現象。皮膚感覺中的痛的性質很清楚,定位也很準確。痛覺對機體具有保護的作用。痛覺具有生物學的意義。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痛覺最難于適應。有人沒有痛覺,這是很危險的。人們之間痛覺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別。這在很大程度上和一個人對疼的認識、態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點有關系。一般來說,不怕疼反而會減少疼痛帶來的痛苦;越怕疼越會覺得疼。第3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定義

知覺是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物體的整體在人腦中的反映。第3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和感覺的區別與聯系

感覺知覺反映事物的個別屬性認識了事物的整體單一感覺器官活動的結果各種感覺協同活動的結果不依賴于個人的知識和經驗受個人知識經驗的影響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感覺是相同同一物體,不同的人對它的知覺會有差別知覺來源于感覺,二者反映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現象,都屬于對事物的感性認識,所以感覺和知覺又有不可分割的聯系。在現實生活中當人們形成對某一物體的知覺的時候,各種感覺就已經結合到了一起,甚至只要有一種感覺信息出現,都能引起對物體整體形象反映。第33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基本特性

整體性選擇性恒常性理解性第34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基本特性-整體性

知覺是對物體整體的反映,它已經把對這一物體的各種感覺結合在一起了。這說明知覺具有在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把物體的各個部分、各種屬性結合起來,知覺成為一個整體的特性,知覺的這種特性稱為知覺的整體性。第35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基本特性-選擇性

人們根據自己的需要,把一部分物體當作知覺的對象,知覺的格外清晰,而把其他對象當作背景,知覺的比較模糊,也就是有選擇地知覺外界物體,知覺的這種特性叫做知覺的選擇性。作為知覺對象的物體并不是固定不變的,隨著條件的變化,原來是知覺對象的物體可能會變成知覺的背景;原來是知覺背景的物體又可能變成知覺的對象。知覺的對象和背景是可以發生變化的。第36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基本特性-恒常性

在一定范圍內,知覺的條件發生了變化,而知覺的映像卻保持相對穩定不變的知覺特性叫知覺的恒常性。在不同距離看一個人覺得他高矮沒有變,這是大小知覺的恒常性;白熾燈泡是橙黃色的,但是,在白熾燈泡燈光照射下的白紙我們看起來還是白色的,這是顏色的恒常性;石灰在暗處看起來也比放在亮處的煤塊亮,這是明度恒常性;從不同角度看自行車輪,盡管它在我們的視網膜上的投影已經是橢圓的了,我們仍然會把它知覺成圓的,這是形狀的恒常性。知覺恒常性的發生是有條件的,超出這種條件的限度恒常性也就不存在了。第37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基本特性-理解性

在我們知覺某個物體的時候,總想知道它是什么,實際上就是想用一個詞把這個物體標示出來。如果用詞把這個物體標示出來,對這個物體的知覺就變得比較穩固了。知覺的這種特性,即在知覺外界物體時,人們總要用過去的經驗對其加以解釋,并用詞把它揭示出來的特性叫做知覺的理解性。第38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五單元知覺概述

知覺的基本特性-圖

第39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六單元知覺的種類

空間知覺時間知覺運動知覺錯覺第40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六單元知覺的種類

空間知覺

對物體的大小、形狀、距離、方位等空間特性的知覺叫空間知覺,所以空間知覺包就括大小知覺、形狀知覺、距離知覺和方位知覺。第41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六單元知覺的種類

空間知覺-距離知覺(1)

單眼線索:對象的重疊:遮擋的物體看起來離我們近,被擋的物體離我們遠;線條或空氣的透視作用:近的物體看起來大、清晰、稀疏;遠的物體看起來小、模糊、密集;明暗、陰影:根據光線照射形成的陰影來判斷物體的遠近;運動視差:在作相對位移的時候,離我們近的物體看起來移動得快,遠的物體移動得慢。眼睛的調節作用:要看清楚物體,總要通過眼肌的收縮或舒張,讓眼睛的水晶體變得平些或凸些,以調節焦距,使視像聚焦在視網膜上。第42頁,共4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三第六單元知覺的種類

空間知覺-距離知覺(2)

雙眼線索:雙眼視軸輻合:用兩只眼睛看物體的時候,兩只眼睛都要將視線對著物體,讓物體在視網膜上的像落在中央窩上。物體越近兩只眼睛視線所組成的輻合角越大,視線越要往一起湊,看東西的時候越覺得費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