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原最基本的意義是指黃河中下游一帶地區,意為“天下至中的原野”,這一地區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在古代被華夏民族視為天下中心?,F指河南一帶。
中華基本文化常識
范圍
中原最主要是指河南省,簡稱“豫”,省會是鄭州。河南是中華文明,華夏歷史和中華民族最重要的發源地。4000多年前,河南為中國九州中心之豫州,故簡稱“豫”,且有“中州”,“中原”,“中土”之稱。河南是華夏族早期主要居住的地方。中國歷史上絕大部分時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都在河南,從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夏朝在河南建都起,先后有夏(斟鄩-洛陽偃師)、商(西亳、南亳、殷都、朝歌)、西周(成周洛邑)、東周、西漢(初期)、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武周、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北宋和金等20多個朝代在河南定都,長達兩千多年。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四個,分別為夏商管鄭韓五朝故都鄭州、商都安陽、十三朝古都洛陽和七朝古都開封。不過河南也是中國歷史上戰爭和自然災害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歷史上的不同時期,大批大批的河南人為了逃避戰亂從黃河流域而遷往異域他鄉,這極大地促進了祖國很多地方的開發和中華文明的傳播。
中華文化常識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5000年輝煌歷史孕育出多樣的民族文化主要包括:中原文化燕趙文化荊楚文化巴蜀文化河套文化吳越文化齊魯文化晉文化關中文化等等在眾多璀璨的民族文化中中原河南文化無疑是最為博大精深,源遠流長主要包括了史前文化神龍文化政治文化圣賢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農耕文化商業文化科技文化中醫文化漢字文化詩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術文化姓氏文化飲食文化等18方面史學界普遍認為以河南為中心與重心的中原文化具有根源性原創性包容性開放性基礎性等五大特點成為中華文化的中流砥柱和文化之本文明之根而中華各文化相互融合造就了以河南中原文化為正統的多民族多文化相容的璀璨中華文明
文化歸屬地常識
目前國內以及世界史學界普遍認為中國歷史歸屬地大致劃分如下
一古中原地區
今大致河南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單為準)洛陽開封安陽南陽鄭州商丘
二古燕趙地區
今大致河北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單為準)邯鄲
三古荊楚地區
今大致湖北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單為準)武漢荊州襄樊
四古巴蜀地區
今大致四川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單為準)成都
五古河套地區
今大致寧夏及內蒙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單為準)呼和浩特
六古吳越地區
今大致江浙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單為準)杭州蘇州南京
七古齊魯地區
今大致山東主要歷史文化名城(標準以國務院審批名越王準備答應時,范蠡進諫曰:“夫謀之廊廟,失之中原,其可乎?王姑勿許也?!边@里的中原仍然有野外之意。戰國末年的儒家代表人物荀況在《荀子·王制》中有“兵革器械者,彼將日日暴露毀折之中原,我今將修飾之,拊循之,掩蓋之於府庫”之語。這里雖然是教統治者如何治國,但觀作者之意“中原”在這里顯然是原野之意。
也就是在春秋時期,中原一詞開始有中原地區的意思出現?!蹲髠鳌べ夜辍酚涊d,晉公子重耳流亡到了楚國,受到楚成王的厚待,當問及如何報答楚國時,重耳回答:“若以君之靈,得反晉國,晉、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若不獲命,其左執鞭弭、右屬櫜鞬,以與君周旋?!边@里的中原就有地區的含義在內?!秶Z·晉語三》記載,在是否納晉君問題上,有人主張殺之,公孫枝曰:“不可。恥大國之士于中原,又殺其君以重之,子思報父之仇,臣思報君之讎。雖微秦國,天下孰弗患?”這里的中原有中原諸侯國之意。公元482年,吳王夫差與晉、魯、周在黃池盟會后,吳王取得了諸侯國的霸主地位,吳王令“王孫茍告勞于周”,其中有一句話說“昔者楚人為不道,不承共王事。以遠我一二兄弟之國。吾先君闔廬不貰不忍,被甲帶劍,挺鈹搢鐸,以與楚昭王毒逐于中原柏舉。天舍其衷,楚師敗績,王去其國,遂至于郢”。追述先人事跡中所提到的中原,指的就是今日的河南省。
大約到漢代,“中原”一詞較多指河南地區。漢景帝時期所發生的七國之亂,主父偃評價說:“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于中原者”,是因為“先帝之德澤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境外之助”。(《史記·平津侯主父列傳》)這里的中原是指黃河中下游地區。徐樂在上書漢武帝時曾經對“瓦解”作解釋時提到中原,“何謂瓦解?吳、楚、齊、趙之兵是也。七國謀為大逆,號皆稱萬乘之君,帶甲數十萬,威足以嚴其境內,財足以勸其士民,然不能西攘尺寸之地,而身為禽于中原者,此其故何也?非權輕于匹夫而兵弱于陳涉也。當是之時先帝之德未衰,而安土樂俗之民眾,故諸侯無竟外之助。此之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漢書·徐樂傳》)這里是說吳楚諸王在中原被擒。
當然漢代及其以后,“中原”一詞指原野者史書中也仍然存在,如司馬相如出使西南夷時曾說:為了傳土于子孫,名揚后世,“是以賢人君子,肝腦涂中原,膏液潤野草而不辭也”。(《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漢武帝在進攻南越之前,淮南王劉安上書諫曰:“今方內無狗吠之警,而使陛下甲卒死亡,暴露中原,沾漬山谷,邊境之民為之早閉晏開,晁不及夕,臣安竊為陛下重之?!保ā稘h書·嚴助傳》)新莽末年,王莽命令廉丹進攻山東的赤眉軍,廉丹征求馮衍的意見時,馮衍要他靜觀時變,并勸說:“何與軍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敗名喪,恥及先祖哉?”(《后漢書·馮衍傳》)在《后漢書·馬融傳》、《后漢書·皇甫規傳》等卷中所提到的中原還保留著原始的意義。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說:“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這里中原就是指中原地區。到了晉朝特別是東晉時期,中原地區作為一個地理概念開始為人們廣泛接受。據不完全統計,《晉書》中就有55卷涉及“中原”一詞,出現了92次,而以東晉時期出現的頻率最高,且大多與晉朝君臣光復中原的志向有關,如“中原淪沒”、“中原亂離”、“中原覆沒”、“死亡漫于中原”、“中原喪亂”、“中原大亂”、“克復中原”、“中原向化”、“中原無所請命”等,這些詞語既透露出東晉人的中原情結,也反映了東晉時期中原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固定的地理單元。是后,偏居江南地區的宋、齊、梁、陳等王朝都沿用了東晉以來關于中原的地理概念,其中自然包括著濃厚的中原情結。
上述論證表明從東晉南北朝以來,中原地區已經作為一個相對完整的地理概念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后來的每一個朝代都沿用了中原地區的地理范疇。如宋代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勿忘告乃翁”作為千古流傳的名句,就蘊含了南宋人對中原念念不忘的情結,可以與六朝人相比。中華書局影印1936年版的《辭海》釋“中原”一詞云:“古稱河南及其附近之地為中原,至東晉南宋亦有統指黃河下游為中原者。”(P84)可能就是根據上述歷史事實而得出的?!掇o源》解釋“中原”云:“狹義的中原,指今河南一帶。廣義的中原,指黃河中下游地區,主要是河南省?!?/p>
編輯本段三、中原風水
中原狹義是指河南省,這是學術界普遍的共識,也是作為一個中國人的常識。中原是中國僅次于關中的風水寶地。
風水是我國獨有的一種文化,理想的風水寶地是,背依綿延的群山,這山是龍脈,也就是“玄武”;面臨開闊的平原,稱“明堂”,明堂前還有像屏風一樣的“暗山”、“朝山”,這就是“朱雀”,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環繞流過,兩側有重重山脈遮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模具行業法律法規與標準考核試卷
- 玻璃涂層技術考核試卷
- 電氣安裝工程的監理與驗收程序規范標準考核試卷
- 相機購買指南與消費建議考核試卷
- 玻璃太陽能集熱器考核試卷
- 景區旅游市場秩序維護考核試卷
- 玩具設計中的故事性與品牌塑造考核試卷
- 成人高等教育計算機圖形學與虛擬現實考核試卷
- 糧油企業綠色采購與供應鏈管理考核試卷
- 寧夏財經職業技術學院《地質資源與地質工程進展與創新》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店鋪裝修施工方案
- 2025火災報警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實施細則
- 中考數學《數與式》專題訓練(含答案)
- 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護理查房
- 體外診斷試劑培訓課件
- 《ICC概述》課件:揭秘國際刑事法院的職能與運作
- 《建筑裝飾工程施工圖設計》學習領域課程標準
- DB33T 1214-2020 建筑裝飾裝修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檢查用表標準
- 消化內科診療指南及操作規范
- 液體配制安全
- 《電動航空器電推進系統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