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第二單元遼宋夏金元時期:民族關系發展和社會變化義務教育教科書(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一頁,共五十頁。同學們,我們知道,在經濟發展水平上,東南沿海地區最發達,內地次之??傮w說來,南方好于北方,東部優于西部,正因為如此,國家才提出了西部大開發的號召。這是現在的情況。其實,在中國古代,北方的經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是北方的發展水平高。那么,后來南方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經濟重心為什么會出現南移?這種南移從什么時候開始,又到什么時候完成?這都是我們這一節課要學習的內容。導入新課《耕獲圖》牛耕灌溉插秧收獲揚場入倉看圖識農事。第二頁,共五十頁。學習目標1.掌握五代、遼、宋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發展的具體情況;2.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情況;3.掌握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的南移最終完成。第三頁,共五十頁。一、農業的發展1.糧食作物的發展2.經濟作物的發展第四頁,共五十頁。新課探究一、農業的發展1.由表格可以看出,北宋時期,人口分布發生了什么變化?變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南方人口超過北方。南方戰亂少,北方人大量南遷。第五頁,共五十頁。2.南方農業發展的原因?2、兩宋時期,人口增長,墾田面積擴大,耕作技術提高。1、兩宋時期,南方戰亂較少,北方人口大批南遷,帶去了先進生產技術,使南方農業發展速度加快,逐漸超過北方。第六頁,共五十頁。白如玉,穿黃袍,只有一點大,都是寶中寶。生在山上,賣到山下,一到水里,就會開花。不是桃樹卻結桃,桃子里面長白毛,到了秋天桃熟了,只見白毛不見桃。打一農作物第七頁,共五十頁。3.南方農業發展的表現?(1)農業作物:①引入越南的優良品種占城稻。②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③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2)經濟作物: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向北推進。第八頁,共五十頁。一.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的表現①南方的水稻種植面積迅速增長,由越南傳人的占城稻,成熟早,抗旱力強,北宋時推廣到東南地區。第九頁,共五十頁。一.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的表現②南方農民還培育出許多優良品種,從而大大提高了水稻的產量。③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較大推廣。第十頁,共五十頁。一.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的表現⑤當時,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豐饒的糧倉,出現了“蘇湖熟,天下足”或“蘇常熟,天下足”的諺語。④宋朝時,水稻產量躍居糧食作物首位。蘇湖熟,天下足。
——南宋諺語第十一頁,共五十頁。相關史事在宋代,復種技術也得到推廣,江南種稻普遍分“早禾”和“晚禾”兩種,種植和收獲的時間不同。南宋時冬麥和晚稻兩熟制也得到大面積推廣。復種是農業史上的重大變革,使耕地的利用率提高,大大增加了糧食產量。第十二頁,共五十頁。一.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的表現宋代的經濟作物,在南方有很大的發。⑥南方各地普遍種植茶樹,產茶的州縣比以往有所增加。第十三頁,共五十頁。一.農業的發展農業發展的表現⑦北宋至南宋初,植棉地區尚限于廣東和福建;到南宋后期,棉花種植區已向北推進到江淮和川蜀一帶。第十四頁,共五十頁。相關史事宋朝時的南北氣溫普遍變低,南方變幅小于北方,雨量充沛,較適宜農作物的生長。唐宋時期,北方湖泊減少。中原地區的森林因長期砍伐遭到嚴重破壞,而南方受到的破壞較小,相對完好的森林植被可以發揮調節氣候、蓄保水分和抗御災害的作用。第十五頁,共五十頁。二、手工業的興盛1.紡織業2.制瓷業3.造船業第十六頁,共五十頁。二、手工業的發展《紡織圖》宋代海船圖第十七頁,共五十頁。1.紡織業北宋時,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絲織生產發達。南宋古墓出土的宋代絲綢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出現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類較多。第十八頁,共五十頁。“號為冠天下”的
蜀地絲織品宋朝織機(1)絲織業:北宋時,南方的絲織業勝過北方。四川、江浙地區的絲織生產發達。第十九頁,共五十頁。(2)棉紡織業:南宋后期,棉紡織業興起,海南島已有比較先進的棉紡織工具,棉紡織品種較多。南宋棉毯黃道婆,又名黃婆或黃母,宋末元初知名棉紡織家。由于傳授先進的紡織技術以及推廣先進的紡織工具,而受到百姓的敬仰。在清代的時候,被尊為布業的始祖。第二十頁,共五十頁。蜀錦浙江出土的南宋棉毯第二十一頁,共五十頁。2.制瓷業瓷都景德鎮瓷器哥窯瓷器北宋時江西景德鎮興起,后來成為著名的瓷都南宋時江南成為我國制瓷業中心,哥窯、汝窯、定窯等技術精湛第二十二頁,共五十頁。第二十三頁,共五十頁。(3)制瓷業:北宋興起的江西景德鎮,后來發展成著名的瓷都。觀音坐像纏枝牡丹紋梅瓶瓷器宋孩兒瓷枕第二十四頁,共五十頁。景德鎮瓷器第二十五頁,共五十頁。宋代是中國的瓷器藝術臻于成熟的時代。宋代是中國陶瓷發展的輝煌時期,不管是在種類、樣式還是燒造工藝等方面,均位于巔峰地位。第二十六頁,共五十頁。宋瓷在中國陶瓷工藝史上,以單色釉的高度發展著稱,其色調之優雅,無與倫比。第二十七頁,共五十頁。3.造船業廣州、泉州、明州造船業發達,居于世界領先地位北宋東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塢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第二十八頁,共五十頁。3.造船業南宋沿海地區制造的海船,規模宏大,設計科學,還配備了指南針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宋代海船模型第二十九頁,共五十頁。三、商業貿易的繁榮1.都市貿易繁榮2.海外貿易繁榮3.紙幣的出現第三十頁,共五十頁。三、商業貿易的繁榮《貨郎圖》(局部)第三十一頁,共五十頁。三.商業貿易的繁榮1.出現了大都市都市的商貿活動也輻射到鄉鎮,形成了新的商業區,叫做草市;在城市與鄉村之間的市鎮也發展成為重要的商業貿易區。當時市場上各類商品琳瑯滿目,客商往來不絕,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貨郎圖》(局部)第三十二頁,共五十頁。唐長安與北宋東京第三十三頁,共五十頁。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第三十四頁,共五十頁。2.海外貿易繁榮宋朝的海外貿易發達,是當時世界重要的海外貿易國家,廣州、泉州是聞名世界的大商港朝廷鼓勵海外貿易,在主要港口設立市舶司加以管理第三十五頁,共五十頁。2.海外貿易繁榮中國商船的蹤跡,近至朝鮮、日本,遠達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岸。第三十六頁,共五十頁。相關史事泉州伊斯蘭教清真寺這是中國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廟之一始建于1009年。宋朝朝廷采取鼓勵通商的政策,給予外國商人優惠待遇。當時的泉州、廣州等地都設有“蕃坊”,專供外國商人居住。蕃坊的管理者由外商中最有德望的人充任,由朝廷任命。外國商人聚居的地方,還設立外商子弟學校,稱作“蕃學”。泉州的外商,有不少是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伯人,朝廷允許他們在那里修建清真寺和公共墓地。第三十七頁,共五十頁。三.商業貿易的繁榮3.紙幣——交子的出現商貿的繁榮也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但長期以來市場上流通的是金屬貨幣,攜帶很不方便。北宋前期,四川地區出現“交子”,這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第三十八頁,共五十頁。北宋紙幣銅版拓[tà]片南宋紙幣“會子”銅版拓片第三十九頁,共五十頁。3.紙幣的出現原因:商貿的繁榮促進了貨幣交易量的增長,金屬貨幣攜帶不方便交子地點:北宋四川地區出現的“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第四十頁,共五十頁。3.紙幣的出現影響:南宋時,紙幣發展成與銅錢并行的貨幣南宋時的會子第四十一頁,共五十頁。經濟重心南移的完成從唐朝中后期開始的經濟重心南移,到南宋時最后完成。那時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敖洕匦哪弦啤钡暮x:全國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皣腋?,仰給東南?!薄端问贰返谒氖摚参迨?。(1)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1.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安定。2.政府重視、扶持。3.北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4.南方自然條件優越。(2)宋代經濟發展的最終結果是什么?從唐朝中期到南宋時完成經濟重心南移。那時中央的財政收入,主要來自南方,特別是東南地區。第四十三頁,共五十頁。類別發展成就
農業原因1.北方戰亂而南方相對安定。2.政府重視、扶持。3.北民南遷,帶去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勞動力。4.南方自然條件優越。狀況①水稻躍居糧食產量首位。②棉花種植擴展到長江流域。③茶樹栽培有了很大發展。
手工業紡織業南方絲織業勝過北方;棉織業發展到東南沿海地區制瓷業江南地區成為制瓷業重心;浙江哥窯燒制冰裂紋瓷;景德鎮成為瓷都造船業居世界首位,廣州、泉州造船業發達商業商業都市杭州是南宋時最大的商業都市對外貿易在當時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廣州、泉州是大商港;對外貿易范圍擴大;外貿收入是朝廷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貨幣四川地區出現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課堂小結第四十四頁,共五十頁。課堂小結東漢末年—東晉初年唐代中葉—五代時期北宋末年—南宋初期人口南遷南方經濟發展農業發展手工業進步南移的三個時期商業繁榮北方戰亂南宋:經濟重心南移成為定局初步開發加速南方經濟開發南方經濟漸超北方國家經濟,仰給東南第四十五頁,共五十頁。隨堂訓練
1.從五代起,南方的農業超過北方的原因是()
A.南方戰禍少,許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增加了那里的勞動力
B.從越南引進的占城稻得到推廣
C.南方重視興修水利
D.麥田面積擴大2.全國經濟重心由黃河流域轉移到長江流域是在()A.魏晉南北朝B.唐朝C.北宋D.南宋3.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是()A.交子B.會子C.關子D.銅子
ADA第四十六頁,共五十頁。課后習題4.占據宋代糧食作物產量首位的是()A.小麥B.玉米C.大豆D.水稻5.被譽為瓷都的是()A.景德鎮B.泉州C.廣州D.成都6.宋朝時期,海外貿易范圍很廣,東到朝鮮、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島和非洲東海岸。那時阿拉伯等十幾個國家的商人經常來華從事貿易。當時政府管理海外貿易的機構是()A.市舶司B.中書省C.節度使D.通判DAA第四十七頁,共五十頁。課后習題7.(2016?湖南湘西)北宋時期,四川地區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A.銀票 B.法幣 C.交子 D.會子8.(2016?湖南郴州)有學者指出,經濟重心的南移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一個重大事件,也是經濟地理格局中的一次巨大變遷。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完成于()A.南北朝時期B.隋唐時期C.兩宋時期D.明清時期CC第四十八頁,共五十頁。4.你認為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對我們今天的經濟建設有何啟示?A、要保護生態環境,愛護自然。
C、要重視科技進步。B、要保持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D、要采取積極鼓勵發展經濟的政策。第四十九頁,共五十頁。內容總結第9課宋代經濟的發展。這種南移從什么時候開始,又到什么時候完成。③由于朝廷的大力提倡,南方的水稻在北方也得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