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9年中考歷史總復習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四世界近代史主題一步入近代作業幫_第1頁
河南省2019年中考歷史總復習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四世界近代史主題一步入近代作業幫_第2頁
河南省2019年中考歷史總復習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四世界近代史主題一步入近代作業幫_第3頁
河南省2019年中考歷史總復習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四世界近代史主題一步入近代作業幫_第4頁
河南省2019年中考歷史總復習第一部分中考考點過關模塊四世界近代史主題一步入近代作業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歡迎閱讀本文檔,希望本文檔能對您有所幫助!模塊四世界近代史主題一步入近代1.[2019原創]下列關于中世紀西歐手工工場的發展趨勢,正確的是()A.作坊—分散的手工工場—集中的手工工場B.作坊—集中的手工工場—分散的手工工場C.分散的手工工場—作坊—集中的手工工場D.分散的手工工場—集中的手工工場—作坊2.[2019原創]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獲得英國在法國的大部分領地,并將佛蘭德爾地區置于法國控制之下。這說明了()A.市民取得了特殊的法律地位B.市民階級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C.市民受王室、教會“特許狀”的保護D.市民經濟實力很強3.[2018鄭州一中三模]“他們戰戰兢兢地請出亡靈來給他們以幫助,借用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以便穿著這種久受崇敬的服裝,用這種借用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最符合馬克思這一觀點的事件是()A.文藝復興 B.啟蒙運動C.明治維新 D.憲章運動4.[2018開封二模]社會學家指出,現代化的特征包括:對民眾的喚醒和激發、對現在和未來比對過去有更大的興趣,一種把人類事務看成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超自然力量控制的趨勢……你認為這一觀點最早是用來描述()A.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B.新航路開辟時期的葡萄牙C.大革命時期的法國D.工業革命時期的英國5.[2018江西]文藝復興的一位作家亞爾伯蒂說:“人是能夠從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另一位作家彭塔諾說:“我創造了我自己。”以上兩位作家的觀點都體現了()A.民主科學精神 B.生物進化理論C.自由平等思想 D.人文主義精神6.[2018沈陽]文藝復興揭開了近代歐洲歷史的序幕。教會宣揚的悲觀厭世觀念逐漸失去市場,人們把關注的中心由教會所代表的“神”轉到人類自身上,這就是歷史學家所說的“人的發現”。上述材料反映出文藝復興()A.主張建立“節儉教會”B.推動了自然科學發展C.解釋了封建神學觀念D.轉變了人的價值觀念7.[2018鄭州適應性訓練]“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對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極為歡欣。他們認為這是一次精神的新生,而不是像花開花落那樣,只是周而復始的重復。”材料反映了文藝復興()A.弘揚古希臘、古羅馬文化B.宣揚新興資產階級思想C.提倡理性主義的進步思想D.摧毀了封建教會的思想統治8.[2018·鄭州外國語中學三模]恩格斯說:“這是一次人類從來沒有經歷過的最偉大的、進步的變革,是一個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思維能力、熱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的巨人的時代。”對此理解不正確的是()A.“巨人的時代”是指歐洲的文藝復興時期B.這場運動要求以人為中心,而不是以神為中心C.這場運動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產生奠定了思想文化基礎D.這場運動為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9.[2017鄭州市適應性訓練]15世紀以前,歷史學家們沒有也不可能寫出包括全部世界在內的世界歷史,而是或以羅馬為中心,或以漢帝國為中心,或以基督教世界為中心,或以伊斯蘭教世界為中心等,主要原因是()A.地理知識的局限 B.航海技術的落后C.宗教意識的濃厚 D.個人眼界的狹隘10.[2017廣東]15世紀后期,西歐形成了一股貴金屬熱。一位西班牙殖民者說:“我們西班牙人人都受著一種心病的折磨,這種病只有黃金才能治愈。”這一“心病”直接推動了()A.新航路的開辟 B.文藝復興的興起C.工業革命的爆發 D.科學革命的開展11.[2016河南B卷]“東西兩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匯合,加速了人類從傳統農耕文明向現代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這種“大匯合”開始于()A.新航路開辟 B.黑奴貿易C.三角貿易 D.工業革命12.[2019原創]從1494年葡、西兩國簽訂的劃分海外勢力范圍的《托爾德西拉條約》到1529年再次協議簽訂的《薩拉戈薩條約》……使葡萄牙這樣一個人口當時僅為150萬的蕞爾小國竟囊括東大西洋、西太平洋、整個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的貿易和殖民權利。對此做出重要貢獻的是()A.迪亞士 B.哥倫布C.達·伽馬 D.麥哲倫13.[2017河南省實驗中學三模]地理大發現把人的注意力從“天上”轉移到了人間,追求財富、建功立業與現世享受的人生價值觀逐漸取代了中世紀一切為了來世和禁欲的觀念。這說明新航路開辟()A.推動了文藝復興的興起B.與文藝復興運動互為因果C.升華了人文主義思想D.促進了資本主義的發展14.[2019原創]15世紀末,哥倫布率船隊西行,發現了美洲。他每到一個地方,就宣布那里是西班牙王室的領地。由此可見,新航路的開辟()A.帶來了早期殖民擴張B.揭開了人類文明交融的序幕C.促進了美洲的開發D.促進了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15.[2019原創]“當我們把自己的目光從資產階級文明的故鄉轉向殖民地的時候,資產階級文明的極端虛偽和它的野蠻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因為它在故鄉還裝出一副很有體面的樣子,而一到殖民地,它就絲毫不加掩飾了。”材料表明()A.殖民掠奪是西方國家生存與發展的唯一手段B.殖民地人民不具有反抗意識C.殖民掠奪是西方文明的重要表現形式D.資產階級文明具有雙重性16.[2018許昌一模]對下圖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它持續了三百多年B.英國是最早開始這一活動的國家C.它為歐洲經濟的發展積累了原始資本D.它充滿了血腥與罪惡17.[2018·鄭州外國語中學三模]根據資料記載,1562年英國的約翰·霍金斯爵士從塞拉里昂裝運奴隸,在海地換取獸皮和糖,在返航之后成為樸次茅斯最富裕的人。由于利潤高得驚人,所以伊麗莎白女王和樞密院官員也對他的第二次航行進行投資。材料論述了()A.奴隸貿易的血腥B.奴隸貿易的行程C.奴隸貿易的影響D.奴隸貿易的動力因素18.[2019原創]從16世紀起,歐洲殖民者開始從非洲向美洲販運黑奴。這一滅絕人性的行為持續了幾百年,使非洲喪失了難以計數的人口。這說明()A.工業革命導致勞動力短缺B.奴隸貿易有利于歐洲資本主義的發展C.“三角貿易”促進了人口流動D.殖民掠奪具有野蠻的特征1.[2019原創]“這是種全新的反省,開始以人的眼光,從人的立場出發來觀察生活,對待世界,而不是像在信仰主義時代那樣一切都從上帝出發。”這一“全新的反省”()A.促進了西方啟蒙思想的產生B.沖擊了中世紀宗教神學對人性的束縛C.徹底動搖了歐洲的封建專制統治D.使世界開始連成一個整體2.[2019原創]有學者指出:“哥倫布在新舊兩個世界之間首次建立了永久性的聯系。”由此可知()A.該學者關注殖民掠奪的后果B.“兩個世界”指的是歐洲和美洲C.宗教狂熱成為探險家的精神動力D.世界貿易中心轉移到大西洋沿岸3.[2019原創]據統計,有2億多非洲黑人慘遭此劫。他們有的在捕捉時被殺害,有的在販運的路上被折磨致死,幸存下來的則被作為活的商品,多數被賣到了美洲種植園,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曾是人類文明發源地之一的非洲大陸卻因此失去大量人口,社會生產力遭到嚴重破壞。材料主要表明()A.非洲和美洲的聯系加強B.歐洲獲得了大量的物質財富C.資本原始積累的野蠻性D.黑奴貿易促進了美洲的開發參考答案:過關檢測1.A【解析】手工業者一開始開辦規模較小的作坊。隨著分工細化,農村出現了分散的手工工場。后來,分散的手工工場逐漸轉向集中的手工工場。2.B【解析】根據題干中關鍵信息“法王腓力二世在市民的支持下”,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說明了市民階級成為強化王權所需要的政治力量。3.A【解析】由“請出亡靈”“借用他們的名字、口號和衣服”“借用的語言”“演出歷史的新場面”,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自14世紀起,歐洲發生了一場思想文化運動,這場運動以復興古代希臘、羅馬文化為口號,對古典文化進行繼承和創新,該運動為文藝復興運動。答案為A。4.A【解析】由材料中“對現在和未來比對過去有更大的興趣”“把人類事務看成是可以理解的而不是受超自然力量控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一觀點”體現了文藝復興運動的核心思潮——人文主義。14世紀,文藝復興興起于意大利。故選A。5.D【解析】根據題干中信息“文藝復興”“從心所欲地改造自己”“我創造了我自己”等,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兩位作家的觀點都體現了人文主義精神。文藝復興提倡以人為中心,發揚人的個性。人文主義是文藝復興的核心思想。故選D。6.D【解析】由材料中“把關注的中心由教會所代表的‘神’轉到人類自身上”“人的發現”等可知,答案為D。7.B【解析】“精神的新生”揭示了文藝復興弘揚古希臘、古羅馬文化這一表象下的實質,即宣揚新興資產階級思想。“理性主義”是啟蒙運動的核心,文藝復興只是動搖了封建教會的思想統治,并沒有將其摧毀。故選B。8.D【解析】由材料中關鍵信息“需要巨人而且產生了巨人”“在多才多藝和學識淵博方面”并結合所學知識可判斷,這一“變革”是指文藝復興。為新興資產階級在政治上取代封建貴族提供了有力支援的是啟蒙運動。故選D。9.A【解析】15世紀以前,主要受地理知識的局限,歷史學家所寫的歷史只是局部的世界史;1500年前后,地理大發現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大大豐富了人們的地理知識,使人們對世界的認識大為開闊。10.A【解析】15世紀,西歐人對黃金等財富的追求成為新航路開辟的動力之一。故選A。11.A【解析】新航路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各大洲之間的交通往來日益密切,世界開始連為一個整體,故選A。12.C【解析】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葡萄牙……囊括……整個印度洋及其沿岸地區的貿易和殖民權利”可以判斷出對此做出貢獻的航海家應該是葡萄牙所支持的,并且到達過印度。哥倫布和麥哲倫都是由西班牙王室資助的,迪亞士和達·伽馬為葡萄牙航海家,前者最遠到達的是非洲南端,后者到達印度等地。故選C。13.C【解析】文藝復興興起于14世紀,地理大發現發生于1500年前后,A邏輯關系錯誤;文藝復興提倡人性,發揮人的創造性,刺激了人的冒險探索精神,推動了新航路的開辟,新航路開辟實踐并升華了人文主義思想,兩者雖相互影響,但并非互為因果,B說法錯誤,C說法正確;D與材料主旨無關。14.A【解析】哥倫布發現美洲后,將其到達的地方劃入西班牙的統治范圍,這是殖民活動的表現,是對美洲的侵略。B、C、D在材料中未體現。故選A。15.D【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在殖民地的時候,“資產階級文明的極端虛偽和它的野蠻本性就赤裸裸地呈現在我們面前”,而“它在故鄉還裝出一副很有體面的樣子”,由此可以看出資產階級文明具有雙重性。故選D。16.B【解析】觀察圖片可知,其反映的是三角貿易。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最早開展奴隸貿易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B說法錯誤,故選B。17.D【解析】由材料中關鍵信息“在返航之后成為樸次茅斯最富裕的人”“由于利潤高得驚人,所以伊麗莎白女王和樞密院官員也對他的第二次航行進行投資”可知,材料論述的是奴隸貿易的動力因素。故選D。18.D【解析】從材料中可以看出,奴隸貿易和殖民掠奪使非洲喪失了大量的人口,反映了歐洲殖民掠奪的野蠻性、血腥性。名師預測1.B【解析】由材料可知,這一“全新的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