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屆全國卷高三二輪復習聯考(二)語文試題_第1頁
2023屆全國卷高三二輪復習聯考(二)語文試題_第2頁
2023屆全國卷高三二輪復習聯考(二)語文試題_第3頁
2023屆全國卷高三二輪復習聯考(二)語文試題_第4頁
2023屆全國卷高三二輪復習聯考(二)語文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場號、座位號、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回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考試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6分)(一)論述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中國是擁有悠久禮樂文明的禮儀大國,有著豐富的禮儀文化資源,同時重視禮制建設與禮俗教化。《周易·系辭》“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這里的“人文”,是敬天禮地、體現族群倫理與政教倫理等包蘊禮義核心的禮儀文化。《荀子·禮論》說:“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師,是禮之三本也。”強調禮儀文化依循三大倫理原則,即與天地協調的自然倫理、以祖先紀念情感為中心的家庭倫理、推崇君師為政教的政治倫理,這三者是“禮”的核心內涵,是傳統禮儀文化的根本性質所在。當代社會是以人民為主體的現代社會,新的社會生活自然需要相應的禮儀,傳統禮儀遵循的三大倫理原則在當代社會必然發生根本的性質變化,即更強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倫理,而不是對天地神靈的被動膜拜;更強調家庭社會和諧的社會倫理,而不是上下尊卑的嚴格等級區分;更強調社會主義國家“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倫理,而不是居高臨下的“牧民”統治。以新的倫理原則處理人與自然、家庭、社會等的關系,既保留中華民族禮儀文化底色,又體現了禮儀文化融入當代社會的創新性發展,是新時代精神文明建設和文化強國建設的重要內容。當代社會是法治社會,傳統社會是禮治社會,傳統禮儀以什么形式與當代社會對接,轉化創新,以促進社會穩定和諧,也是值得思考的。以人情社交禮俗為例,鄉土社會的生存方式與社會結構決定了鄉民之間形成特定的自我組織、自我服務、守望相助的互惠關系。這種關系在宋人的《藍田鄉約》中有精準表述,所謂“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進入現代社會以后,人情禮俗傳統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與鄉村治理方式的變化趨向淡化,但紅白喜事中的人情互惠傳統在城鄉特別是廣大鄉村仍然普遍存在,許多華人華僑對故鄉的情感性投資與工業商貿項目引入也促進了沿海地方經濟的發展。這種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的民俗傳統在民間社會傳承延續,民間自我組織與自我服務仍然是鄉村社會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當然也不可避免出現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預社會公正的弊端,所以,我們要重視以人情社交禮俗傳統為基礎,融合現代公益慈善與志愿服務精神,增進家庭、村落、社區的親密關系,特別是讓遠離故鄉的新城市人,通過日常生活中禮儀傳統的現代轉化,如傳統節日的社區成員聚會、鄰里間相互關愛等,在城市住宅區重新獲得家園感。在國家重大政治生活領域與重大節慶場合,傳承與弘揚傳統禮儀文化,還可以有效地展示社會政治倫理,匯聚民心,樹立國家文明形象。《荀子·禮論》云,“禮,以順人心為本”。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十分重視國家公共生活中禮儀禮典建設,任職宣誓儀式,元旦新年、春節新年的致辭慶賀儀禮,先烈紀念日的禮敬儀式,清明祭掃英烈活動,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部分醫護工作者與感染者失去寶貴生命,國家在清明節舉行了隆重的哀悼儀式。這一順人心合人情的儀式的舉行,不僅為凝聚全國力量共同抗擊疫情提供了重要精神與情感助力,而且提升了我國的國家文明形象。“禮序乾坤,樂和天地。”201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慶典都是盛大莊嚴的,充分體現了儀式感、參與感。由此可見,禮儀文化對于構建現代國家文明具有重大價值與特別意義。作為具有五千年文明的禮儀國度,豐厚的禮儀文化理論積累與歷代傳承的禮儀實踐,構成了禮儀之邦的文化表征,通過融合與轉化,禮儀也構成了今天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當前我們面臨著建設文化強國的重大任務,優秀的禮儀文化具有夯實中國文明與溫潤中國文化的重要作用,同時也是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重要文化基礎。(摘編自蕭放《傳統禮儀文化與當代中國禮儀實踐》)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周易》中“以化成天下”的“人文”與今天所說的“人文”含義不同,它是以禮義為核心的體現族群與政教等倫理的禮儀文化。B.在以人民為主體的現代社會,禮儀文化的根本性質已從傳統的自然、家庭、政治倫理轉變為新的生態、社會和政治倫理。C.人情社交禮俗有弊端,所以更要重視以人情社交禮俗傳統為基礎,融合公益慈善與志愿服務精神,增進人們的關系。D.禮儀是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優秀的禮儀文化是促進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文化基礎,能彰顯我們的文化自信。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多用道理和舉例論證,大量經典古籍貼合傳統禮儀話題,新冠疫情、周年慶典觀照現實生活。B.第四段運用對比論證,以華僑對故鄉投資促經濟發展和攀比等弊端對照,說明傳統禮儀必須創新。C.作者引用《藍田鄉約》說明鄉土社會的生存方式與社會結構決定鄉民之間形成了特定的互惠關系。D.題目即觀點,文章分別從倫理和形式兩個方面詳細地介紹了傳統禮儀文化向當代禮儀的轉化實踐。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3分)A.因為我國擁有悠久的禮樂文明,擁有豐富的禮儀文化資源,所以相比西方國家,我們更重視禮制建設與禮俗教化。B.能夠以新的倫理原則處理人與自然、社會等的關系,將禮儀文化創新性融入當代社會,是對傳統禮儀文化的顛覆。C.我們國家在2020年清明節舉行的新冠肺炎疫情哀悼儀式與《荀子·禮論》中“禮,以順人心為本”的理念是一致的。D.城市化改變了我國鄉土社會的生存方式與社會結構,這也決定了鄉民之間守望相助的互惠關系必將變淡甚至消失。(二)實用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2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材料一:材料二:80億人口將給整個世界帶來怎樣的挑戰引發各界關注。古特雷斯稱,隨著人類大家庭逐漸壯大,世界面臨著糧食不安全、不平等加劇、氣候危機和從新冠肺炎疫情中復蘇不均衡等挑戰。《今日印度》評論稱,人類社會面臨著不平等、饑餓、氣候、城市化和老齡化五大挑戰。數據顯示,人類社會經濟發展高度不平衡,最富有的10%人口擁有人類全部財富的76%,而全球有8億多人仍然挨餓。世界氣象組織的報告指出,過去50年來地球幾乎每天都發生與氣候和水文相關的災害。隨著城市化的推進,城市貧困問題在加劇,人口集中也對自然環境造成更沉重的負擔。有數據顯示,到2050年,全球65歲以上人口數量將超過5歲以下兒童數量的兩倍。與此同時,能夠贍養老年人的人口數量在減少,而社會福利成本則越來越高。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重點提出人口增加對環境的影響。報道稱,人類與野生動物對水、食物和空間的爭奪在加劇。有專家指出,人口問題會導致所謂“氣候不公平”的加劇。1990年至2015年間,全世界最富裕的1%人口造成的碳排放達到全世界最貧困人口排放量的兩倍多。(摘編自《聯合國:世界人口達到80億》)材料三:首先,人口占比的變化將影響各地區、國家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位置。歐洲和東亞人口增速較為緩慢,甚至部分地區人口呈現負增長態勢,人口占比會隨之下降,如果缺乏外來人口導入,與其他國家的生產力水平差距趨于縮小,市場空間、規模、增長潛力都將發生變化,經濟地位也將隨之改變。其次,國際移民加劇。從2000年至今,國際移民對高收入國家的貢獻已超出生與死亡的平衡,未來隨著發達地區少子化+老齡化的人口模式深化,國際移民將成為高收入國家人口增長的一大驅動力。最后,貧困地區快速增長的人口難以享受“人口紅利”。人口增速最快的撒哈拉以南地區極度貧困、受教育程度不佳,難以享受“人口紅利”,激增的人口反過來加重資源壓力,雪上加霜,并有可能成為不穩定因素,擾動世界發展。“人口問題”本就是一把雙刃劍,不斷膨脹的人口會給經濟及環境帶來重壓,但人口究竟是資源還是負擔并不是簡單的線性關系。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資,可以讓人口轉變為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摘編自《全球人口破80億!拉開世界格局變化序幕?》)材料四:經濟和人口的關系在本質和因果方向上具有不確定性,但我們仍然能觀察到這些力量在過去兩個世紀中的進展,這兩個世紀的特點是總產量和人均產量都在大力擴張。人口增長可能更多的是對經濟發展的一種激勵,而不是制約。人口增長不僅使規模經濟成為可能,而且也推動了市場擴張。而人口下降和老齡化,對經濟則可能會產生消極的影響。這也是我國從“計劃生育”到如今“放開三胎”的根本原因。貧窮地區生育率高,發達地區生育率低,已經是明顯的社會現象。人口壽命增加、死亡率低,撫養子女的“相對成本”增加等都是生育率降低的因素。不過,總的說來,當今人口的特征是增多的,經濟發展勢頭是強勁的。(摘編自《〈世界人口簡史〉:影響人口增長的因素有哪些?》)4.下列對材料一圖表相關內容的分析和推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全世界人口從70億增長到80億用了大約11年,與從60億增長到70億的時間相差不多。B.2022年世界人口達到了80億,而2100年全球人口或達104億,人口增速將放緩。C.2030年人口將增長到85億,意味著下一個10億增長也可能需要十幾年時間。D.2050年至2100年間,世界人口預計增長只有7億,人的壽命會大大延長,出生率也會大幅度下降。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2022年世界人口達到了80億,古特雷斯認為這將給世界帶來不平等、饑餓等五大挑戰。B.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氣候,都存在極大的不均衡現象,經濟越蕭條,碳排放就越多。C.“人口問題”是雙刃劍,膨脹會給經濟帶來重壓,但只要加大教育投資,就可以推動經濟發展。D.兩個世紀經濟和人口特點讓我們堅信,當今人口是增多的,可能會促進經濟發展。6.世界與中國人口展望數據發布暨低生育應對研討會指出,“十四五”及中長期我國總人口將相繼經歷零增長、負增長,同時將面臨低齡老人占比高、高齡老人數量翻番的局面。我們該怎樣應對這樣的局面?請結合所給材料簡要說明。(6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本題共3小題,15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尋找一只眼趙一偉那只眼睛,單眼皮,細長,黑褐色瞳仁,丟失在1941年的一個黑夜里。沒了它,沒人再夸余從軍英俊,沒人再夸余從軍神氣。余從軍嘆氣,我跟著落淚。更多的時候,我射出的是銳利的光芒,在尋找著。整整八十年了,我從沒灰心過,我一定要替余從軍把那只眼睛找回來。我,也是單眼皮,細長,黑褐色瞳仁,是余從軍的右眼。“看報呢?嘖嘖,一只眼睛還那么好使!”我嚇了一跳,隔壁病房的老劉不知啥時候楚進來。這個老劉,一扭臉就叫余從軍獨眼龍。我很生氣。我一生氣就乜他,沒想到他笑得更歡了。“老余啊,不跟你開玩笑了,講真的,你這眼咋就成了……”老劉假裝正經地問。我看向別處,不想搭理他。“那你有幾個娃呀?都干啥子哩?”說到娃娃,余從軍咧著還剩兩顆門牙的嘴笑了,我也亮光閃爍。“不是跟你講過了嘛,我有五個男娃兩個女娃。現在孫子重孫子曾孫子,烏泱泱一片。跟你褊諞俺那大孫子吧,嘖嘖,承包了幾百畝的蘋果園!”我清晰地記得那一天。余從軍的大兒子來了,五官不是那么舒展。“爹,咱敢不敢承包北坡上的果園?”余從軍心里一震,打盹的我一個靈醒,仔細瞅著大兒子。“怎么不敢承包?眼下政策這么好。”余從軍說這話沒有打咯噔,心臟還跟著緊蹦了幾下。二輪復習聯考(二)全國卷語文試題第4頁(共8頁)“這么大的攤子,我吃不準哩。一是咱沒有經營經驗,二是品種改良得換新樹苗,再加上承包費、人工,得不少錢哩!”“經驗是慢慢總結的,那個不怕。錢嘛,缺多少?湊湊借借,先緊要緊的解決!關鍵時候,我也是一個棒勞力!”余從軍語氣堅定,充滿了鼓動性。“那我聽爹的!”大兒子聲音瓷實了。后來每一年的春天,汾川河的薄冰才剛剛融化,漫山的蘋果花就一片雪白;秋天,粉紅粉紅的蘋果,比娃娃的臉還要好看,整個南泥灣的空氣里都是蘋果的香甜。“俺大孫子大學一畢業,就回村接下了他爹的蘋果園。年輕人頭腦活絡,搞起了什么電商平臺,不出門,蘋果就銷到了全國。”余從軍得意,我跟著眼珠趕緊往上翻。“大前年,南泥灣重整千畝稻田,是重孫子們倒騰的哩。老劉,春天里你去看看,那稻田,一眼望不到邊,嫩綠的秧苗,跟畫一樣,秋風一吹,稻子一夜之間就金燦燦的。看也看不夠,聞也聞不夠!就像歌里唱的:如今的南泥灣,與往年不一般,再不是舊模樣,是陜北的好江南??”余從軍唱著唱著,鼻子一酸,我立馬涌出了淚花花。“老劉,這歌不但咱南泥灣人唱、咱延安人唱,全國老百姓都會唱哩!”“是哩!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人來咱南泥灣,他們雖然南腔北調,但都會唱‘花籃里花兒香’。他們一群群,跟著小旗子,看南泥灣的風光,學習南泥灣的精神,品嘗南泥灣的果子,吃南泥灣的飯飯。對了,現在果園不叫果園了,叫‘生態采摘園’;飯也改名兒了,叫‘風味’。”老劉終于搭上了話。“老伴要是能看到今天的景致就好了,”余從軍的聲音低了下去,“記得那年,我到她家。她爹說,窮得叮當響!她說,他是英雄!她爹說,他就一只眼,是個殘廢!她說,他是英雄!她把這四個字說得嘎嘣脆,高揚著下巴頦,臉扭向一邊。”我的光芒隨著余從軍的語調變得柔和,柔和得如同初春的太陽。“那,你的眼睛……”老劉目光飄忽著又回到了眼睛上。“好吧,老劉,我今天就告訴你,我的眼睛是日本鬼子給炸的!”余從軍攥了攥拳頭,終于下決心要講這個他不愿講的故事了。“你們三連開進南泥灣墾荒,怎么又變成了打鬼子?”“我們是來墾荒,但也不能用嘴啃吧?別說耕牛、農具,連镢頭都沒幾把。我們放火燒荒,用手翻石頭,用刺刀砍灌木……繁重勞動,加上吃不飽飯、生病,九龍泉的新墳一天天在增加。這不是法兒啊。起先,我們用敵人打過來的炮彈片,造出了十幾把工具,但那哪夠啊。有人又給連長出主意:到山西偷日本鬼子的鐵軌。說干就干,我們連夜組織了敢死隊,渡過了黃河。但鬼子對鐵軌看護很嚴,我們撬掉的鐵軌還來不及運走,就被鬼子發現了,子彈密集地掃射過來,我只覺左眼一疼,一股熱流順臉爬了下來,用手一抹拉,一股子血腥味兒……我丟了一只眼算什么?那次行動好幾個戰士丟了命??”老劉怔怔地坐在那兒,再沒發問。我則一下子穿越到了1941年的那個黑夜,看見了那只紅色的、單眼皮、細長的眼睛。我終于找到了它。7.下列對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章開頭“單眼皮,細長,黑褐色瞳仁”反復出現,目的是突出余從軍不再英俊,設下懸念,與結尾紅色眼睛相呼應。B.因為余從軍很在意自己的形象,所以失去一只眼睛后,他經常嘆氣流淚,甚至不愿提及自己失去這只眼睛的往事。C.父親堅定樂觀地鼓勵兒子承包果園,主要是因為自己力氣大能干活,同時體現“南泥灣精神”的代際傳承,有很強的現實意義。D.本文情節大多以對話形式展開,使敘事緊湊明快,人物語言通俗淺白,“偏偏俺那大孫子”“都干啥子哩”很有陜北地域特色。8.說到娃娃,余從軍和老劉開始了正式談話。在他們二人正式的談話過程中,“我”的一系列反應,也體現著余從軍的心情變化,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6分)9.小說寫的是余從軍自1941年后整整八十年的人生故事,但是作者并沒有直接敘述故事,而是用另一只眼“我”來講述,這種講述方式有怎樣的藝術效果?(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題。晉人已勝智氏,歸而繕甲砥兵。楚王恐,召梁公弘曰:“晉人已勝智氏矣,歸而繕甲兵,其以我為事乎?”梁公弘曰:“不患,害其在吳乎?夫吳君恤民而同其勞,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輕其死以從上。臣登山以望之,見其用百姓之信,必也勿已乎,其備之若何?”不聽,明年,闔廬襲郢。楚莊王欲伐陳,使人視之。使者曰:“陳不可伐也。”莊王曰:“何故?”對曰:“其城郭高,溝壑深,蓄積多。”寧國曰:“陳可伐也。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蓄積多則賦斂重,賦斂重則民怨上矣。城郭高,溝壑深,則民力罷矣。興兵伐之,陳可取也。”莊王聽之,興兵伐之,遂取陳。石益謂孫伯曰:“吳將亡矣!吾子亦知之乎?”孫伯曰:“晚矣,子之知之也,吾何為不知?”石益曰:“然則子何不以諫?”孫伯曰:“昔桀罪諫者,紂焚圣人,剖王子比干之心。袁氏之婦,絡而失其紀,其妾告之,怒棄之。夫亡者,豈斯人知其過哉?”齊桓公將伐山戎、孤竹,使人請助于魯。魯君進群臣而謀,皆曰:“師行數千里,入蠻夷之地,必不反矣。”于是魯許助之而不行。齊已伐山戎、孤竹,而欲移兵于魯。管仲曰:“不可。諸侯未親,今又伐遠而還誅近鄰,鄰國不親,非霸王之道。君之所得山戎之寶器者,中國之所鮮也,不可不進周公之廟。”桓公乃分山戎之寶,獻之周公之廟。明年起兵伐莒,魯下令丁男悉發,五尺童子皆至。智伯欲襲衛,故遺之乘馬白璧,衛君大悅,諸大夫皆喜,南文子獨不喜。衛君曰:“大國禮寡人,而子獨不喜,有憂色者,何也?”南文子曰:“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以憂也于是衛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兵在境上乃還(節選自《說苑·權謀》,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以憂也/于是衛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兵在境上/乃還/B.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以憂也/于是衛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兵在境上/乃還/C.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以憂也/于是衛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兵在境上乃還/D.無方之禮/無功之賞/禍之先也/我未有往/彼有以來/是以憂也/于是衛君乃修梁津而擬邊城/智伯聞/衛兵在境上乃還/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莊”與齊桓公、晉文公的“桓”“文”都是謚號,謚號是對人物蓋棺定論的評價。B.“罷”意思是疲乏,疲勞,與《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服”中的“罷”含義不同。C.“諫”意思是進諫,與《鄒忌諷齊王納諫》中“上書諫寡人者”的“諫”含義不同。D.“鮮”意思是少,與《陳情表》“終鮮兄弟”中的“鮮”含義相同。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晉人戰勝智氏后依然進行軍備的行為,讓楚王很害怕,可梁公弘認為不必擔心晉人,吳國才是禍患的來源,并分析其中原因,但楚王沒有聽從。B.在是否討伐陳國的問題上,使者和寧國的意見不一。寧國指出陳國橫征暴斂,濫用民力,百姓生怨,派兵討伐,一定會取得勝利。C.石益、孫伯都認為吳國將要滅亡,石益想請孫伯和他一起向吳王進諫,孫伯認為吳王和桀、紂一樣,不僅進諫沒有作用,而且還會給自己帶來禍患。D.智伯想攻打衛國,先給衛國國君送來禮物迷惑他,衛國國君和大夫們很高興,只有南文子對此感到憂慮,他向衛君說明了自己憂慮的原因。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夫吳君恤民而同其勞,使其民重上之令,而人輕其死以從上。(2)夫陳,小國也,而蓄積多,蓄積多則賦斂重,賦斂重則民怨上矣。(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秦州雜詩(其十三)①杜甫傳道東柯谷,深藏數十家。對門藤蓋瓦,映竹水穿沙。瘦地翻宜粟,陽坡可種瓜。船人近相報,但恐失桃花。【注】①此詩作于乾元二年秋,杜甫身在秦州,此時安史之亂尚未平息,吐蕃又奪取隴西,位于隴東的秦州便成為邊塞之地,時刻受到吐蕃的威脅。14.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開篇“傳道”二字,說明詩人尚未到過東柯谷,詩中所寫皆為傳說。B.“深藏”二字既寫明了東柯谷的地形特點,又能給人一種幽深靜謐之感。C.頷聯寫谷中幽美宜人的景象,既有青藤覆蓋的居所,又有穿沙映竹的流水。D.谷中的土地比較貧瘠,不能進行農業生產,但是能通過種瓜來維持生計。15.宋代趙次公評價此詩時說:“意以東柯谷為桃源。”請結合趙次公的評價,簡要分析詩歌尾聯的含意。(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在《阿房宮賦》中,描繪了阿房宮樓閣眾多、不計其數的情形,其中展示出“走廊”和“屋檐”的特點的兩句是“,”。(2)白居易《琵琶行》中“,”兩句,寫琵琶女在調弦試音之時就已顯露深情,以此烘托琵琶女技藝高超。(3)李商隱在《錦瑟》中化用典故“鮫人泣珠”和“良玉生煙”的詩句是“,”。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一)語言文字運用Ⅰ(本題共3小題,11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題。2022年,“村BA”等民間賽事讓更多人看到了群眾體育的廣闊空間,也感受到鄉村①的發展變化。近年來,各地均有村級單項體育賽事開展,不少社會機構也參與其中。其實,近年來多地都在②地探索創新“體育+”的形式,助力全民健身、助推鄉村振興,也讓社區運動會的特色越來越鮮明。在福建明溪縣,“美麗鄉村健康跑”活動在連續5年的實踐中不斷創新,結合產業發展,依托當地優勢資源,在現場增設農產品展示區,借勢打響了當地農產品品牌,“體育+”的經濟價值③。借助社區運動會的平臺,探索“體育+”的開展形式,也會讓體育的綜合社會價值得到進一步挖掘和彰顯。在江蘇揚州,綠楊新苑社區運動會吸引了眾多家庭參與。運動會設置了健康體測區、運動消費區,還同時進行各種項目比拼,搭建起體育惠民、科學健身、社區和諧發展的綜合渠道。上海社區健康運動會倡導體育運動與社區治理聯動,讓人們對社區的感情更進一步,對體育功能的認知更多一度。運動會上,有不少適合在小區里、樓道里進行的運動項目,為居民創造更多健身機會。舉辦賽事活動,還帶動社區自治自理,讓健身環境、社區環境變得更好。國家體育總局群眾體育司司長丁東說:“我們希望利用好社區運動會這一‘杠桿’,撬動體育組織和健身群眾對接和互動,帶動更多社會資源參與,推動實現‘政府主導、社會組織主辦、全社會參與’的生動局面,最終讓體育為人民健康筑基,為經濟社會發展賦能。”17.請在文中橫線處填入恰當的成語。(3分)18.文中畫橫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符合邏輯,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19.“杠桿”本指一根在力的作用下可繞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它可以幫助人們完成許多工作,在具體運用中它常常會產生新的含義。請指明上文中“杠桿”的含義并分析其表達的好處。(4分)(二)語言文字運用Ⅱ(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題。從中醫理論看,這次疫情發生的時間節點是大雪到大寒節氣,是一年中天氣最冷的時期,天地的陰寒之氣最旺盛。(A)是寒涼飲食,還是大自然的陰寒之氣,都易損傷人的肺氣,造成呼吸氣機逆亂,從而出現咳嗽。從現代醫學理論看,新冠病毒會損傷氣道黏膜上皮,黏膜下的神經就會暴露,對外界的刺激比較敏感,從而產生咳嗽。專家指出,氣道黏膜上皮恢復后,①。這大概需要2周到4周的時間。②,所以在室內要營造溫暖潮濕的環境,有利于氣道黏膜的恢復。咳嗽的康復與身體整體的康復一樣,(B)要避免過度勞累,也要避免安逸缺少活動。缺乏必要的活動,容易造成氣血瘀滯,③。此外,飲食上要盡量避免吃生涼的東西,外出活動要注意保暖。專家表示,中醫對于外感后咳嗽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C)對癥治療,就可以有效緩解癥狀和縮短病程。配合一些飲食療法,比如咳嗽時少痰或痰偏黃,可以食用川貝、梨湯、百合等食物。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6分)21.請在文中括號處填入恰當的關聯詞。(3分)四、寫作(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知善知惡是良知。——王陽明我可以咬住舌頭,緘口不言。但是,我卻不能使我的良知沉默不語。——泰戈爾一個有良知而純潔的人,覺得人生是一件甜美而快樂的事。——托爾斯泰古今中外,人們對“良知”的討論對當今個人的成長和社會的發展依然具有啟示意義。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篇文章,體現你的觀點和思考。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2023屆高三二輪復習聯考(二)全國卷語文參考答案及評分意見1.C【解析】原因概括不全,重視以人情社交禮俗傳統為基礎,是因為“這種禮俗相交、患難相恤的民俗傳統在民間社會傳承延續,民間自我組織與自我服務仍然是鄉村社會治理的有效方式之一,當然也不可避免出現一些互相攀比或因人情干預社會公正的弊端”。2.A【解析】B項不是對比論證,也不是“說明傳統禮儀必須創新”。C項作者引用《藍田鄉約》只是為了解釋這種互惠關系的內容。D項“題目即觀點”錯,題目只是論述對象,不是觀點,文章也沒有從倫理方面介紹傳統禮儀文化向當代禮儀的轉化實踐。3.C【解析】A項,原文沒有與西方進行比較,因果關系也不成立。B項由原文“既保留中華民族禮儀文化底色”可知“是對傳統禮儀文化的顛覆”錯。D項“城市化改變了我國鄉土社會的生存方式與社會結構”強加邏輯,“互惠關系必將變淡甚至消失”原文也未提及。4.D【解析】“人的壽命會大大延長”不能由圖表推知。5.D【解析】A項“不平等、饑餓等五大挑戰”是《今日印度》的觀點,不是古特雷斯。B項“經濟越蕭條,碳排放就越多”錯,原文是“1990年至2015年間,全世界最富裕的1%人口造成的碳排放達到全世界最貧困人口排放量的兩倍多”。C項“加大教育投資”以偏概全,而且由原文“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資可以讓人口轉變為資源,成為經濟發展的驅動”可知“只要??就??”條件關系使用錯誤。6.①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降低社會福利成本,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②必要時可采取外來人口導入、移民等方式增加人口,避免人口占比減少影響經濟地位。③加大教育和健康投資,讓現有人口轉變為資源,推動經濟發展。④提高貧困地區受教育程度,降低發達地區的生育成本,避免生育率下降與經濟不平衡現象。⑤加大“三胎”政策宣傳,鼓勵生育,提高全國出生率,避免人口下降和老齡化對經濟產生的消極影響。(每點2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7.D【解析】A項“目的是突出余從軍不再英俊”錯。B項因果關系不當,“他經常嘆氣流淚”還因為失去一只眼睛影響了自己的生活。C項“主要是因為自己力氣大能干活”錯,原文是“眼下政策這么好”“關鍵時候,我也是一個棒勞力”。8.①說到娃娃,“我”“亮光閃爍”,“眼珠趕緊往上翻”,體現了余從軍為孩子們的成績高興得意,感到自豪。②談到南泥灣的變化,“我”涌出淚花,體現了余從軍為南泥灣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激動幸福。③談到老伴,“我的光芒”變得柔和,體現了余從軍懷念老伴,感激老伴,為老伴太早去世而遺憾。④談及失去眼睛的經歷,“我”看見了那只紅色的眼睛,體現了余從軍對黨和國家的赤膽忠心,對戰友的懷念以及對敵人的仇恨。(每點2分,共6分,答出任意三點即可。注意是“他們二人正式的談話過程中”,所以應從二者正式對話開始,并且是在他們二人說話時“我”的一系列反應)9.①另一只眼是余從軍的右眼,可以隨時見證余從軍的一切行動,使講述的內容更真實,情節推進更自然。②采用擬人手法,賦予余從軍右眼以人的思想感情,使小說多了些魔幻色彩,故事形式新穎奇特,吸引讀者閱讀。③以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敘事,便于直接抒發情感,使故事講述更有感染力,易于引發共鳴,深化主旨。(每點2分,共6分,能結合文本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給分)10.B【解析】“我未有往”的意思是我們沒有前去給人家送禮物,意思完整;“彼”指代智伯,是“有以來”的主語,如果斷到“彼”后,那么“有以來”缺少主語,所以應斷到“往”后邊,可排除AC。“衛兵在境上”是“聞”的賓語,同時“智伯”是“乃還”主語,所以應斷在“上”的后邊,可排除D。11.C【解析】兩個“諫”的意義相同,都是進諫的意思。12.C【解析】“石益想請孫伯和他一起向吳王進諫”錯,原文說的是“然則子何不以諫”,意思是“既然這樣,那么您為何不進諫呢”,由此可知是石益請孫伯進諫,而不是要一起進諫。13.(1)吳國國君體恤百姓并和他們一起勞作,使他的百姓看重君主的命令,百姓不惜犧牲生命來服從君主。(恤、同、重、輕,各1分,句意1分)(2)陳國是個小國家,卻財糧積蓄很多,積蓄很多賦稅就沉重,賦稅沉重,那么百姓就怨恨君主。(判斷句、蓄積、賦斂、怨上,各1分,句意1分)參考譯文:晉國人已經打敗了智氏,回國后他們修治鎧甲,磨利兵器。楚王很驚恐,召見梁公弘說:“晉人已經打敗智氏了,回去又整治軍備,他們是否在打我們的主意呢?”梁公弘說:“不要擔心,禍害恐怕會來自吳國吧?吳國國君體恤百姓并和他們一起勞作,使他的百姓看重君主的命令,百姓不惜犧牲生命來服從君主。我爬到山上觀望他們,看見他們的國家獲得百姓的信賴,其野心必然不會中止,我們要防備他們,君上以為如何?”楚王沒有聽從,第二年,吳王闔閭率兵攻擊郢都。楚莊王想要討伐陳國,派人到陳國偵察。使者說:“陳國不能夠討伐。”楚莊王說:“什么緣故呢?”使者回答說:“陳國城墻筑得高,護城河挖得深,積蓄的財糧很多。”寧國說:“陳國可以討伐。陳國是個小國家,卻財糧積蓄很多,積蓄很多賦稅就沉重,賦稅沉重,那么百姓就怨恨君主。城墻筑得高,護城河挖得深,那么百姓力量衰竭了。派軍隊去討伐它,陳國是可以攻下的。”楚莊王采納了寧國的建議,派軍隊去討伐它,于是攻下了陳國。石益對孫伯說:“吳國將要滅亡了!您也知道嗎?”孫伯說:“已經晚了,您已經知道了,我為什么不知道呢?”石益說:“既然這樣,那么您為何不進諫呢?”孫伯說:“過去桀懲罰進諫的人,紂王燒死圣人,挖出王子比干的心。袁家的妻子,纏絲找不到頭緒了,小妾告訴了她,她很生氣把小妾拋棄了。要滅亡的人,他怎么會知道自己的過錯呢?”齊桓公準備征伐山戎國、孤竹國,派人向魯國求助。魯君讓群臣進殿商議,都說:“出兵數千里,攻入蠻夷地界,一定不能返回。”于是魯國口頭答應相助卻沒有派兵前去。齊桓公征討山戎、孤竹勝利回師后,想要揮師進軍魯國。管仲說:“不行。當前諸侯對我們還不親近,現在又討伐遠方的敵人,而返回后討伐近鄰,鄰國與我們不親近,這不是成為霸王的方法。您得到的山戎國的寶物,是華夏諸國很少見的,不可以不進獻給周公的廟宇。”齊恒公于是拿出部分山戎國的寶物,進獻于周公的廟宇。第二年齊國出兵討伐莒國,魯國發布命令征發全部成年男子,就連身高五尺的童子也全都到了。智伯想攻打衛國,就送給衛君四匹良馬和一塊白璧,衛君十分高興,群臣都很高興,只有南文子不高興。衛君說:“大國給我送來禮物,只有你不高興,有憂慮的神色,這是為什么呢?”南文子說:“沒有理由的禮物,沒有功勞的獎賞,這是災禍的先兆啊!我們沒有前去給他送禮物,他卻給咱們送來禮物,因此憂慮。”于是衛國君主下令整修橋梁渡口,同時整備邊城。智伯聽聞衛國軍隊駐扎在邊境上,于是就退兵了。14.D【解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