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構成的基本形_第1頁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_第2頁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_第3頁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_第4頁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平面構成的基本形現在是1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學習目標通過本章節的學習,了解平面構成的基本形的概念,掌握基本形的組合形式及群化方法;了解平面構成中基本形形成空間感的基本方式,掌握其構成的空間形式及矛盾空間;掌握各種基本元素在拆解與重構中的結構和基本規律,以及對構成形態的控制與表達。重點難點1.各種基本形的群化構成方法及表現形式。2.基本形形成空間感的基本方法,以及矛盾空間的形式設計與表現方法。3.有序地分解設計基本元素,并通過創新重新構成。現在是2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第一節基本形概述

形是造型的基本元素之一,是在具有長度和寬度的二維空間內,通過以輪廓線作為劃分圖與底之間的界限來描繪的。世界萬物皆有其形,任何復雜的形均可還原成最基本的形——點、線、面。點、線、面則是經過高度概括的最基本的形態要素,有一定的形狀、位置、面積、濃淡等特征,作為視覺元素,它們不同于幾何學上所談論的點、線、面。點、線、面等要素在平面上占有空間則稱之為“圖”,而襯托圖中點、線、面形狀的剩余平面則被稱為“底”或“背景”,形與形及背景之間可形成分離、接觸、透疊、差疊等多種組合關系(圖4-1、圖4-2)。圖4-1形與形及背景的關系圖4-2形與形及背景的關系現在是3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一、基本形的概念平面構成多由一組重復的或彼此有關聯的“形”構成,這些形稱為基本形。基本形是一個最小的單位,根據一定的構成原則對其進行排列、組合便可得到所需的構成效果。基本形可以由一個點、一條線、一個面等形象來構成,也可以通過對這些形象進行分離、組合等不同的組織關系構成。通常由一組相同或相似的基本形組成畫面,在構成內部起到統一的作用。在用基本形構成畫面的過程中,必然發生形體聚成一團的形態,或出現由基本形所包圍的間隙空間等現象。對基本形的設計要充分考慮到在不同的組織關系內所形成的組織后的效果,使基本形能隨組合的不同而產生豐富的變化。基本形設計以簡為宜,通常多使用幾何形態(圖4-3)。圖4-3基本形設計現在是4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1.形態融合把基本形組合起來的方法,有單一基本形的組合與混合基本形的組合兩種。單一基本形組合,因為其基本形相同,所以組合形式較為單純,統一大于變化(圖4-4、圖4-5)。圖4-4單一基本形的組合圖4-5單一基本形的組合現在是5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混合基本形的組合,是指不同形的混合方式。任意兩形均可能融合,故可結合成多種新的形體。這種組合形式較單一基本形組合變化更豐富,形式更多樣(圖4-6、圖4-7)。圖4-6混合基本形的組合圖4-7混合基本形的組合現在是6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2.間隙空間所謂間隙空間,是指基本形之間圍合所造成的空間形態,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負形”或“虛形”。一般有兩種形式,即分離組合間隙與環狀組合間隙。分離組合間隙,顧名思義就是基本形兩兩相離,其中空間所形成的間隙形式。因為沒有圍合,所以間隙空間無外輪廓,外形不明確,具有延展性(圖4-8)。圖4-8分離組合間隙現在是7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環狀組合間隙,就是基本形連接而形成的中空間隙。這種空間負形整齊,且形體輪廓清晰,具有完全的空間填充性(圖4-9)。圖4-9環狀組合間隙現在是8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二、基本形的組合形式在單元式造型中,一旦決定了某一種(或幾種)基本形后,將它們組合而成的形體的變化形態是無限的。然而,把基本形組合起來還是有章可循的。

一般來說,形的組合方法有三種,即分離、連接和重疊,由此三種類型可以再引申出不同的單元式造型方法。當兩種以上的形相遇時通常可產生八種形式:

(1)分離面與面之間互不接觸,始終保持一定距離(圖4-10)。圖4-10形的分離現在是9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2)接觸面與面在互相靠近的情況下,其邊緣線恰好相接(圖4-11)。圖4-11形的接觸

(3)覆疊面與面靠近時,接觸更近一步,一個或一些形象覆蓋于另一個或另一些形象之上,產生或上或下、或前或后的空間關系(圖4-12)。圖4-12形的覆疊現在是10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4)差疊面與面交疊部分產生出一個新形象,其他不交疊部分消失(圖4-13)。圖4-13形的差疊(5)透疊面與面交疊時,交疊部分產生透明效果覺,形象前后之分并不明顯(圖4-14)。圖4-14形的透疊現在是11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6)聯合面與面互相交疊而無前后之分,可以聯合成為一個多元化的形象。聯合的形象常處于同一空間平面,而其色彩與肌理必須保持一致(圖4-15)。圖4-15形的聯合

(7)減缺面與面覆疊時,前面的形象并不畫出來,只出現后面的減缺形象。減缺可使原有形象變為另一新的形象(圖4-16)。圖4-16形的減缺現在是12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8)重合(重疊)面與面完全重疊,成為一個獨立的形象。絕對的重復并沒有實際意義。因此,重合與覆疊、透疊、聯合、減缺之間有相似之處,只是相重合的面積不同而已(圖4-17)。圖4-17形的重合現在是13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第二節基本形的群化

在實際設計中,面對限定的空間和各種類型的元素,要想有一個出色的表現效果,就需要在這個限定的空間中,組織多個元素的基本形式,運用規律性的方法,形成設計圖面。也就是說,當有了特定的基本形時,還要有各種有秩序的變化形式,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圖4-18)。圖4-18由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變化形式構成的畫面現在是14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一、基本形群化的概念

將兩個或兩個以上一模一樣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目的、方法加以群集,稱之為基本形群化。基本形群化主要是從抽象形態(幾何化的點、線、面)入手,進行形的重新組合與排列,由于“形態融合”而產生新的“形”,所構之形相對獨立,且極為簡練、有力而具符號性(圖4-19)。圖4-19基本形的群化現在是15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二、基本形群化的構成形式基本形群化的方法有很多,如對稱、平衡、平移、反映、旋轉、擴大、錯位、回旋等,但其形式可分為三大類(圖4-20、圖4-21)。圖4-20基本形的群化圖4-21基本形的群化現在是16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1.對稱放置將基本形對稱放置,兩個形象可以是相交對稱、分離對稱、邊緣相接對稱、局部重合對稱。在方向和位置關系上,可以運用反射、移動、回轉、重疊、透疊、交錯等形式。依據不同的基本形,可采用不同的對稱放置方式(圖4-22至圖4-24)。圖4-22對稱放置圖4-23對稱放置現在是17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24對稱放置2.旋轉放射式放置將基本形以某一點為圓心進行旋轉,并按照放射形式放置。這時形體可以是相交、分離、邊緣相接、局部重合等關系。依據不同的基本形,可采用不同的旋轉放射式放置方式(圖4-25至圖4-28)。現在是18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25旋轉放射式放置圖4-26旋轉放射式放置圖4-27旋轉放射式放置圖4-28旋轉放射式放置現在是19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3.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只要畫面中的圖形具有較為穩定的平衡關系,基本形的位置關系在符合形式美法則的前提下,可相對靈活地運用(圖4-29至圖4-32)。圖4-29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圖4-30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現在是20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31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圖4-32按不同的方向自由放置現在是21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三、基本形群化構成作品例釋圖4-33、圖4-34所示為多種特定形的群化設計。將漸變、發射等組合形式與基本形的特點搭配,形成了兩種不同風格的設計作品。圖4-33基本形群化構成作品圖4-34基本形群化構成作品現在是22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圖4-35、圖4-36所示為圓形的群化設計。將自由的組合形式與基本形的特點很好地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兩種相同風格、不同表現的設計作品。圖4-35圓形的群化設計作品圖4-36圓形的群化設計作品現在是23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圖4-37、圖4-38所示為三角形的群化設計。運用多種組合形式,使三角形的基本形特征表現得很突出,形成兩種不同表現形式的設計作品。圖4-37三角形的群化設計作品圖4-38三角形的群化設計作品現在是24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第三節空間與基本形

一、基本形形成空間感的基本方式平面構成中的空間,是立體形態在二維平面中的空間表現。空間是先于形而存在的,但是形決定空間的性質。沒有形,空間是一張白紙;形象的出現占據了空間,使空間成為有設計意義的空間。空間感與立體感雖有共同之處,但是立體感通常注重的是個體的立體效果,而空間感則以多數個體來表現畫面的深度及空曠的效果。立體是以一種空間形式存在的,這種存在也使空間成為立體。立體空間感的構成雖然也應用透視法的原理,但并不完全按照透視法去復制一個以固定視點出發的客觀空間,而是打破視覺經驗的束縛,人為地改變其固定的消失點,變成多交點、多方位的不合理空間或違反透視法的幻覺空間,給畫面創造新的視覺空間效果帶來另一種可能性。其設計目的就是在二維平面內創造一個多維的視覺空間。在二維平面上形成空間感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1)重疊一個形象復疊到另一個形象之上時,就會產生一前一后或者一上一下的感覺,這就產生了平面的深度感(圖4-39)。現在是25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39重疊法(2)大小變化在人們的生活經驗中,由于透視的原因,物體在人們的視覺中會產生近大遠小、近清楚遠模糊這種變化感覺。同樣,視覺中平面形象的基本形的大小變化愈大,產生的空間深度感就愈強(圖4-40)。圖4-40大小變化法現在是26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3)傾斜變化由于基本形的傾斜變化在人們的視覺中會產生一種空間旋轉的效果,所以傾斜也會給人以一種深度感(圖4-41)。圖4-41傾斜法(4)彎曲變化因為彎曲本身具有起伏變化,因此在平面的形象中如果有類似彎曲的形狀,就會產生有深度的幻覺,從而造成空間感(圖4-42)。圖4-42彎曲變化法現在是27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5)肌理變化由于在人的視覺感受中,物體是近看清楚、遠看模糊,所以粗糙的肌理比細密的肌理有更近的感覺,因而肌理的變化也可以形成視覺上的空間感(圖4-43)圖4-43肌理變化法(6)明度變化由于透視的原因,近處物體明度對比較強烈,而遠處物體一般消失在背景明度之中,因此就顯得比較柔弱。所以,明度變化也具有深度感,即和背景明度相近的物體有隱退之感,和背景明度差異大的物體則會有突進之感。這就是由明度的對比變化而造成的形的空間感(圖4-44)。現在是28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44明度變化法(7)投影效果由于投影本身就是空間感的一種反應,所以投影的效果也能形成一種視覺上的空間感(圖4-45)。

(8)透視效果在真實的空間中,由于人的視點是固定的,視野是有限的,無論在何種情況下,人的眼睛都只能看到物體的三個面,并且是愈在前面愈大,愈在后面愈小,所以透視關系也可造成空間感(圖4-46)。圖4-45投影法圖4-46透視法現在是29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9)面的連接在平面設計中,面的連接可形成體,面的彎曲可形成體,面的旋轉也可形成體,而體是空間中的實體,因此能夠形成體的面都具有視覺上的空間感(圖4-47)。

(10)交錯空間兩個平面相互交叉,平面的二維空間就會因為它們的交叉而轉為三維空間,空間感由此產生(圖4-48)。圖4-47面的連接法圖4-48交錯空間法

二、基本形形成的空間形式與矛盾空間詳解

1.基本形形成的空間形式

(1)平面空間平面空間(二維空間)是通過平面形象來表達的,形象與畫面平行,沒有前后之分。在平面上并列形象的大小比例變化并不影響空間的深度。如平面上的圖與底或正負形(圖4-49)。現在是30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49平面空間(2)幻覺空間形象不與畫面平行,在平面中產生立體幻覺。如覆疊的形象可產生前后排列的空間感(圖4-50)。圖4-50幻覺空間現在是31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3)曖昧空間有些幻覺空間是曖昧性的、模棱兩可的,形象忽前忽后,時凸時凹,把二維的關系擴大到三維關系中來,使人產生閃動的錯覺(圖4-51)。圖4-51曖昧空間

(4)矛盾空間每個局部都符合視覺經驗的空間效果,而組合后的整體卻是現實中不存在的或不可能完成的,僅僅是在平面上創造的特殊空間關系。這種空間打破了正常的自然規律,可在空間關系上制造出奇特、不合理的錯視效果(圖4-52)。現在是32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圖4-52矛盾空間(5)多視點空間同一立體,可以設計多個視點,并置在同一平面上,是一種理念的空間,而不是真實自然的空間(圖4-53)。圖4-53多視點空間現在是33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2.矛盾空間詳解

(1)矛盾空間的定義與構成方法矛盾性的空間實際上也是一種錯覺空間、幻覺空間。矛盾空間是在實際空間中并不能夠存在的空間形式,利用平面的局限性以及視覺的錯覺,可以形成在現實中無法存在的空間(圖4-54、圖4-55)。圖4-54矛盾空間圖4-55矛盾空間現在是34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

反轉形是矛盾空間的一種形式。這些圖形的構成可以使人感知到兩個互相逆轉的形象。這種“圖形”有人稱之為“阿爾巴斯圖形”:在兩個連接在一起的立方體的中央,有一個狹長的小“平行四邊形”。有時你覺得這個“四邊形”屬于下邊立方體的左側,那么下邊的立方體是向前凸出的;有時你又覺得它屬于上邊立方體右側,則上邊的立方體向前凸出,下邊的凹進去。據說,這種捉摸不定的空間判斷包含著某種“宇宙的秘密”,也有人稱之為超三度空間的“四度空間”。阿爾巴斯曾任教于德國的包豪斯學院,這種“圖形”是其研究“幾何抽象藝術”而創作的。作為一種獨特的空間形式,矛盾空間往往能夠產生新鮮、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設計時可以利用這一視覺原理構造新的造型形式。在平面設計中,為了表達空間的立體效果,可以按照透視學原理,采取將平行直線集中消失到滅點的方法來表現空間感。但在平面構成中,有時卻故意違背這些原理,有意識地造成“矛盾空間”。由于這種空間透視存在不合理性,而且有時還不容易立即找出其矛盾所在,就會使觀者捉摸不定,增加其欣賞的興趣。一般來說,構成矛盾空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圖4-56、圖4-57):圖4-56矛盾空間現在是35頁\一共有40頁\編輯于星期六一般來說,構成矛盾空間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圖4-56、圖4-57):①共用面。大多數矛盾空間的構成,都是采用共用面的形式因素來完成的。所謂共用面,是將兩個不同視點的立體通過一個共用面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