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2017屆高三第一次聯考歷史試題命題:荊門市龍泉命題人:王玉蘭劉穆庭審題人:熊川慧本試題卷共6頁,27題。全卷滿分100分。考試用時90分鐘。★祝考試順利★注意事項: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試卷類型A后方框涂黑。考試結束后,請將答題卡上交。第Ⅰ卷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小題只有一個正確選項,每題2分,共48分)1.《尚書大傳》說:“古者諸侯始受封,必有采地:百里諸侯以三十里,七十里諸侯以二十里,五十里諸侯以十五里。其后子孫雖有罪黜,其采地不黜,使子孫賢者守之世世,以祠其始受封之人,此之謂興滅國,繼絕世。”材料反映了()A.安土重遷是分封制的思想基礎 B.世代相傳的采地是維系宗法體系的紐帶C.嫡長子并非封國唯一的繼承人 D.封地是諸侯世襲的私有財產2.費正清在《劍橋中國秦漢史》中說:“……不管人們是否佩服秦的成就,但必須承認這個成就:它在質和量的方面大大地改變了中國的面貌,以至它可以名之為“革命”,雖然這“革命”是從上面推行,而不是從下面推動的。這個成就,并沒有由反秦的農民起義造成的政權所轉移,它才是古代中國的真正革命。”這場革命()A.調動了地方行政部門的積極性 B.能避免君主專制下的決策失誤C.創造了高度的物質和精神文明 D.隱含著使國家分裂割據的因素3.《后漢書》記載,東漢時,有個叫趙宣的人,葬親后不久就關閉墓道,在墓道中守喪20年,博得“鄉邑稱”的美名,“州郡數禮請之”,他推托。太守親自登門求見,才知其有五個孩子,都是在守墓期間生的,太守大怒,以“誑時惑眾,誣污鬼神”將其治罪。這個事件主要反映()A.漢朝選官依據儒家思想 B.漢朝選官注重孝行與廉德C.漢朝注重對官員的監督 D.漢朝察舉制存在消極影響4.史籍中有關明朝皇帝不上朝的記載甚多,如明武宗朱厚照長年不問朝事;明世宗二十余年不上朝;明神宗自萬歷二十年之后,溺志貨財,厭惡言官,晏處深宮,不再上朝……如此眾多的皇帝不上朝,明朝的歷史卻延續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穩定。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A.君主專制制度進一步加強 B.封建經濟得到較大發展C.行政的運行機制日益完善 D.宋明理學發展到新階段5.美國漢學家白彬菊指出:軍機處實現了從“君主專政”向“大臣行政”、從“直接的帝國個人專制”向“君臣聯合行政”的轉變,這種變化使清政權在“中年”時走向昌盛,并最終延長了其壽命。作者旨在說明軍機處的設立()A.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對皇帝權力有所約束 D.借鑒了西方民主制度6.唐朝時已出現白瓷,邢窯白瓷名滿天下。《匍說》記載:古代燒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攪動,吸走鐵屑,這樣燒制出的白瓷才不會有黑斑,這種方法開創了現代磁法選礦的先河。這表明()A.中國古代科技推動手工業發展 B.南青北白兩大制瓷系統形成C.中國古代手工業水平享譽世界 D.中國古代科技應用十分廣泛7.下面是北宋賦稅結構變化表(單位:萬貫),從中反映的問題,你認為合理的是年代農業稅非農業稅997年2408.11567.71021年2641.23874.01077年2021.35117.2A.農業稅的變化反映了北宋時期農業生產受到削弱B.賦稅收入不斷增加使北宋政府長期保持財政充裕C.非農業稅的激增反映了北宋政府抑商政策的松動D.土地兼并嚴重直接導致了北宋時期農業稅的變化8.明清時期,江南本地農村過剩人口、外來人口大量匯聚于城鎮的工商業,促使多種服務需求大增,形成一支可觀的服務大軍,包括轎夫、腳夫、飲食、旅館、盤夫、土工、吹手、剃頭、整容、飯館、面館、酒館、膳食館鋪、娛樂服務業等。這一現象出現的原因是()A.江南地區人口結構變化 B.南方經濟獲得較快發展C.中原地區經濟急劇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趨勢明顯9.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審涉外并兼理中國案件。法院由上海知縣擔任主審,一名外國領事擔任副審列席審判,審判程序一如西方。這一現象()A.反映了近代中國司法的殖民地性質 B.標志領事裁判權開始喪失C.客觀上傳播了西方司法知識與精神 D.終結于南京臨時政府時期10.1908年8月,清政府頒布《欽定憲法大綱》,其核心是強調君主具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卻又不能不以法律的形式規定臣民的權力。此外,還規定了議院、選舉方面的內容。可見,《欽定憲法大綱》()A.是“中體西用”理論的具體實踐 B.含有資產階級憲政的性質C.是民主和科學思想傳播的結果 D.加劇了清政府的統治危機11.著名的歷史學家陳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寫道:“滿清王朝曾在抵御外侮的旗幟下領導過多次民族戰爭。這是一個轉折點……民族戰爭失敗的同時又意味著民族抵抗意識的全部喪失。”材料中的“轉折點”是指()A.第二次鴉片戰爭B.中法戰爭C.甲午戰爭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12.辛亥革命“完成了國家政權由封建政治制度向現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轉變”,實現了從“朝代國家”向“共和國家”的轉變,這說明辛亥革命()A.完成中國民主政治的任務 B.促成了社會性質的轉變C.推動中國民主政治的發展 D.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務13.民國16年,時任南京國民政府代理主席并主持國民黨中央黨部的胡漢民曾說:“倘若中央黨部和國民政府沒有在南京行使職權,從4月起大家就要完全受共產黨的支配,可以說不但大江南北的各省不得了,就連珠江流域也通通要受兩湖以往所受的赤禍了。”胡漢民所說的“赤禍”是指共產黨領導的()A.農民運動B.工人起義C.秋收起義D.工農武裝割據14.教育家蔣夢麟在自傳中記述:“西安事變的消息廣播全國之后,老百姓無不憂心如焚,婦女小孩甚至泣不成聲。……蔣委員長已安全抵達洛陽,并已轉飛南京的號外最先送到東安市場的吉祥戲園,觀眾之間馬上掀起一片歡呼聲,……大約半小時之后,北平嚴冬夜晚的靜寂忽然被震耳的鞭炮聲打破了。”這一記述主要反映出()A.民眾關注國家的前途命運 B.民族矛盾成為主要矛盾C.蔣介石統治地位比較鞏固 D.張學良的兵諫不得人心15.蔣介石曾在嘉獎前線的密電中說:“……李長官、李副長官并轉所屬各總司令、各軍團長、各軍、師長:O密:查第二期抗戰開始以及我備戰區本運動戰、游擊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之最高原則,以攻為守指導作戰,屢遏兇焰,挫被頑敵……勝利足為表征。”與蔣介石嘉獎電文相關的戰役是()A.淞滬會戰B.平型關大捷C.臺兒莊戰役D.武漢會戰16.1975年3月,中國藝術團擬赴美巡回演出,美國國務院要求中方取消藝術團預備曲目中的《臺灣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為歌詞里有“我們一定要解放臺灣”,美方難以接受。中方堅持“寧可不去,也不能不唱”。這一現象說明了()A.美國反對一個中國原則 B.“文革”左傾錯誤影響中國外交C.美國違背了《中美建交公報》 D.美國對外政策堅持霸權主義17.絕對平等往往使得知識、美德、才能、財富等因素邊緣化,無法實現社會普遍正義。“民主制使智慧邊際化”,在柏拉圖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實寫照。這意味著,雅典民主()A.容易導致政治動亂 B.充分保護了平民的民主權益C.政治決策過于隨意 D.忽視了參政者的品德和能力18.公元前357年,羅馬把借貸的最高利息限定為1/12,10年以后又把原有利率減半。公元前344年,通過延期債務償付令,宣布禁止高利貸。公元前326年,通過新的法案,“債務人應以物品而不是人身作為其借款的抵押品”。這些變化說明了()A.平民的不懈斗爭推動了公民法不斷調整B.羅馬人主要依靠習慣法來調整社會關系C.萬民法適應了帝國時代社會發展的需要D.自然法精神在法律實踐中獲得充分體現19.俾斯麥在回憶錄中寫下了最后的懺悔和期盼:“我過去的盡職行為也許恰巧是造成德意志走向衰落、沒有骨氣的原因。現在我們最要緊的事情就是鞏固帝國議會,使它不再退化。”這表明,俾斯麥期望()A.建立民主共和政體 B.強化德皇的政治權威C.完善德國民主政治 D.提升宰相的政治地位20.在美國1787年憲法的制定過程中,有一個群體被稱為反聯邦黨人。他們認為,憲法擬議的政府權力是比政府組織形式更為核心的問題。聯邦黨人最引以為豪的是創立了三權分立的政府形式,以為這一形式就能保證公民的自由。對此,反聯邦黨人并不樂觀。由此可以看出反聯邦黨人()A.認為分權體制能夠保證公民自由B.對聯邦政府權力保持高度警覺C.強調制憲的核心是確保政府權力D.希望繼續維持邦聯體制的現狀21.“(某一事件)從它給予世界發展的影響來說,超越了其他大革命。它在政治和社會經濟變革的規模、深度和質量上,以及在給予周圍世界以長久影響方面,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只要提一下,大眾福利國家和社會,也就是現代人道主義資本主義的形成乃是西方針對社會主義革命給它帶來的威脅作出的反應,就足以說明問題了。”這一事件是指()A.馬克思主義誕生 B.巴黎公社革命C.俄國的十月革命 D.新中國的成立22.抗戰后期,反對殖民主義,主張在戰后終結殖民地制度逐漸成為中國社會輿論的主流。1945年,中國代表團出席舊金山會議,提出必須重視戰敗國、殖民地及人民的“政治、經濟與社會情況之重要性,使彼等逐漸發展,獲得獨立或自主”的方案,得到了各國的稱贊或同情。上述現象的深遠影響在于()A.增強了中華民族的自尊心 B.有利于重建戰后的國際秩序C.加速了中國收回主權的進程 D.鼓舞了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爭23.1972年3月,田中角榮說:“世界上有三個據點,即柏林墻、朝鮮38度線和古巴,這是東西方的三個接觸點。必須使這三個接觸點不發生糾紛,……有了日美中三國的等邊三角形關系,就可以維護遠東和平。日本與中國的邦交正常化,是比在亞洲成立另一個北約更強有力的安全保障。”這一言論認為()A.中日關系的重要性已超過日美關系B.中日關系改善有助于緩和遠東冷戰態勢C.中美關系的改善可以促進中日建交D.維護遠東和平可以促使日本成為政治大國24.1990年11月,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成員國首腦會議上,北約和華約發表聯合聲明,宣布兩大軍事集團“不再互為對手,相互將建立新的伙伴關系并友好相處”,這“成為歐洲冷戰時代結束的象征”。這一聲明主要是基于()A.兩大集團軍事上勢均力敵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極化C.歐洲一體化逐步走向深入 D.兩大集團力量對比失衡第Ⅱ卷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25題25分,26題12分,27題15分,共52分)25.(2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英國議會下院開會時,會議大廳里只有一張桌子,這張長條桌子從中間將大廳一分為二,執政黨和反對黨各坐一邊,隔桌相望。更特別的是,兩邊前排就坐的議員連頭銜都一一對應,一邊是執政黨的內閣成員,另一邊則是與內閣成員相對應的“影子內閣”成員。1907年,保守黨領袖張伯倫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對黨內閣,并使用了“影子內閣”這個形象的叫法。從此,反對黨組建“影子內閣”的做法成了英國沿用至今的憲法慣例。“影子內閣”的最終目標是尋找機會取代執政黨的地位,轉為正式的內閣。這種潛在的“替代危險”對執政一方起到制約作用,“影子內閣”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摘編自《民主與法制時報》材料二民初活躍于國會中的政黨,可大致分為激進、保守二派。激進派的政黨,嚴格說來,只有同盟會和國民黨。統一共和黨在并入國民黨以前,是騎墻于同盟會與共和黨之間的;民憲黨則系由國民黨分出。……統一共和黨的黨員雖有不少原屬革命派,但以出身立憲派和舊官僚者為多,故在態度上較同盟會為溫和。……與同盟會合組國民黨的其他小黨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為眼見國民黨將能在政壇上占優勢。……至于正式國會后期出現的民憲黨,雖系自國民黨分出,但以吸收了許多進步黨黨員,在態度上亦較溫和。作為激進派政黨的同盟會和國民黨,是使民初國會發揮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黨的功能是以言論和立法來監督政府,并以訴諸選民的辦法促使執政者重視國利民福,同盟會和國民黨確是具有這方面的資格與潛能。但以執政者無限制的伸張行政權,在野黨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監督權,結果使政治勢力走向兩個極端。當政治勢力走向兩個極端,而又不能取決于選民時,政治的危機即升高。民初國民黨之策動“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敗后執政者一意伸張一己的權力,均為政治走勢走向兩極端的表現,亦為政治危機升高的表現。結果是兩敗俱傷。——張玉法《論民國初年的政黨政治》材料三究竟是一個黨好,還是幾個黨好?現在看來,恐怕是幾個黨好。不但過去如此,而且將來也可以如此,就是長期共存,互相監督。
——毛澤東《論十大關系》(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英國“影子內閣”的特點和作用。(10分)(2)根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指出民國初年政黨政治的特點,并分析民國初年政黨政治活躍的原因。(10分)(3)根據材料三,指出新中國成立后,我國政黨制度有何創新?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意義。(5分)26.(12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美國漢學家史景遷認為,講述中國近代歷史的時候,總是從19世紀中國受的屈辱和侵略開始切入。40年前他在開始教授中國歷史時就覺得這非常不合理,如果要更好地研究中國歷史,我們應該從十七八世紀的中國開始研究。因為當時的中國在世界上表現出一種更自信的姿態。我們應該研究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國在明朝之前的這種蓬勃發展和增長。在這些因素的基礎上,怎樣導致了中國在19世紀末的衰落,我想這可能是更好的一種研究方法。——《時代周報》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評析史景遷的觀點。(要求:對該觀點贊成、反對或另有觀點均可;觀點明確、史論結合、邏輯清晰。)27.(15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馬歇爾計劃:從提出到實施》大事記時間大事1947馬歇爾提出援助歐洲的經濟計劃1947年6月底7月初英、法、蘇三國商討參加馬歇爾計劃事宜。蘇聯提出援助應建立在各國分別提出要求的基礎上,反對聯合的歐洲援助計劃。英法不同意。蘇聯退出會議。1947斯大林訓斥熱衷于參與馬歇爾計劃的捷克斯洛伐克和波蘭領導人,要求他們必須接受蘇聯的主張。1947年8月蘇聯與六個東歐國家簽訂雙邊貿易協定。1947年9月共產黨情報局正式建立。1948年馬歇爾計劃正式實施。規定:運往西歐的美國過剩農產品在原銷售價上追加不低于50%的利潤。英國為接受援助與美國簽訂雙邊協定。——根據王繩祖主編《國際關系史(第七卷)》等編制材料二美國和蘇聯之間的對峙是為了爭奪霸權,每一方都認為對方威脅到己方。西方盟國以條約組織包圍了蘇聯陣營;蘇聯則迂回到西方的背后,培養革命的盟友。蘇聯領導人忽而表現為防御性的焦慮,忽而流露出攻擊性的霸氣。赫魯曉夫時不時威脅發動核戰以恫嚇世界,旨在嚇阻西方的入侵。其中一次的危機就是古巴導彈危機,但是危機最后雙方都各退一步。——[美]菲利普·費爾《世界:一部歷史》(1)根據材料一,指出圍繞“馬歇爾計劃”西方國家與蘇聯矛盾的焦點與實質。并結合所學知識,概括指出蘇聯的應對舉措有何特點(8分)(2)根據材料二,概括作者認為推動冷戰形勢不斷加劇的因素。結合所學知識,簡述美蘇對峙對世界局勢產生的主要影響。(7分)
荊、荊、襄、宜四地七校考試聯盟2017屆高三第一次聯考試題參考答案與解說歷史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4小題,每題2分,共48分)題號123456789101112答案BCDCCACBCBDC題號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AACDDACBCBB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3題,25題25分,26題12分,27題15分,共52分)25.(25分)(1)特點:由反對黨組成;成員與執政黨內閣成員對應,職責分明;有效監督執政黨執政;建立影子內閣成為憲法慣例。(任意兩點4分)作用:有利于權力的制約與平衡,推動了英國代議制完善;在某種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有利于執政黨科學決策,減少失誤;有利于在野黨積極參政。(6分,每點2分,答出三點即可。)(2)特點:黨派分化組合多變;政黨林立,政治傾向大抵為激進和保守兩派;國民黨力量強大,立場激進;政黨政治形式上活躍,但任何政黨都未進入國家權力的核心;受執政者打壓,政黨政治的實踐以失敗告終。(6分,每點2分,任意三點即可。)原因:辛亥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留學服務與合作協議合同書
- 貨物運輸合作協議
- 度化工礦產購銷合同
- 公司股權回購合同樣本
- 無菌灌腸操作教學
- 物業管理勞動合同模板
- 煤炭購銷合同樣本
- 中級制圖員模擬題(附參考答案)
- 辦公設備租賃服務合同
- 度木材供應合同范本
- 社區文體活動廣場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智慧養老綜合解決方案PPT
- 新時代高職生創新創業教育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甘肅省平涼市中考一模生物試題+
- 2023年主任醫師(正高)-中醫骨傷科學(正高)考試上岸歷年考點真題演練含答案
- 12J4-2 天津市建筑標準設計圖集(2012版)專用門窗
- 2023年江蘇省中學生生物學競賽奧賽初賽試題和答案
- 鋼結構大棚建設施工合同書69944
- 健康之道-調養腸道PPT課件2
- 臨時用藥申請表
- 探究土壤酸堿性對植物生長的影響 教學設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