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與滅菌與生物安全課件_第1頁
消毒與滅菌與生物安全課件_第2頁
消毒與滅菌與生物安全課件_第3頁
消毒與滅菌與生物安全課件_第4頁
消毒與滅菌與生物安全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

消毒滅菌與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殺死物體上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殺死含芽胞的細菌或非病原微生物消毒disinfection殺滅物體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不存在活菌的意思。防止或抑制體外細菌生長繁殖的方法。滅菌sterilization無菌asepsis防腐antisepsis第二節消毒滅菌的方法濕熱滅菌法高壓蒸汽滅菌法最有效的滅菌方法121.3℃,103.4kPa(1.05kg/cm2),20-30分鐘煮沸消毒法水煮100℃5分鐘(繁殖體)-2小時(芽胞)流通蒸汽消毒法巴氏消毒法間歇蒸汽滅菌法水蒸汽100℃15-30分鐘(繁殖體)反復多次流動蒸汽間歇加熱滅菌較低的溫度(61℃30分鐘)殺滅致病菌高壓蒸汽滅菌器輻射殺菌法

紫外線殺菌機理:波長200~300m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干擾DNA的復制與轉錄紫外線穿透力較弱不耐熱物品的表面消毒特點:應用范圍:空氣消毒手術室、傳染病房、細菌實驗室濾過除菌法用物理阻留的方法將液體或空氣中的細菌除去,以達到除菌目的適用范圍血清、毒素、抗生素以及空氣等的除菌影響消毒劑作用的因素消毒劑細菌環境種類濃度作用時間菌齡種類有機物溫度酸鹼度自學第三節消毒滅菌的運用第四節影響消毒滅菌效果的因素

生物安全(biosafety)是生物技術安全(safetyofbiotechnology)的簡稱。狹義地指現代生物技術的研究、開發、應用及轉基因生物可能對生物多樣性、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產生潛在的危害。廣義地指與生物有關的各種因素對社會、經濟、人類健康及生態環境所產生的危害或潛在風險。病原微生物所致的安全問題,如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安全隱患、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傳染病的暴發流行等,也是人類社會所面臨的最現實的生物安全問題。

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防擴散和防感染。一、病原微生物的分類

根據傳染性、感染后對個體或者群體的危害程度,病原微生物分為四類:

第一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非常嚴重疾病的微生物,以及我國尚未發現或者已經宣布消滅的微生物。

第二類是指能夠引起人類或者動物嚴重疾病,比較容易直接或者間接在人與人、動物與人、動物與動物間傳播的微生物。

二、病原微生物實驗室的分級級別處理對象一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危害較低,不具有對健康成人、動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二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潛在危險的致病因子,對健康成人、動植物和環境不會造成嚴重危害,具有有效的預防和治療措施。三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主要通過氣溶膠使人類傳染上嚴重的甚至是致命的疾病,或對動植物和環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預防治療措施。四級對人體、動植物或環境具有高度危險性,通過氣溶膠途徑傳播或傳播途徑不明或未知的危險的致病因子。沒有預防治療措施。

一、二級實驗室不得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三級、四級實驗室從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實驗活動。

生物安全個人防護裝備1眼睛(安全鏡、護目鏡)2頭面部及呼吸道(口罩、面罩、個人呼吸器、防毒面具、帽子)3軀體(實驗服、隔離衣、連體衣等)4手、足(手套、鞋套)5耳(聽力保護器等)佩戴側面帶有護罩的安全眼鏡就可以達到防護的目的。當在進行有可能

a、安全鏡b、安全護目鏡不得戴眼鏡防護裝備離開實驗室區域!眼睛防護裝備2、洗眼裝置如發生腐蝕性液體或生物危害液體噴濺至工作人員的眼睛時,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