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香三八XX范文5篇_第1頁
書香三八XX范文5篇_第2頁
書香三八XX范文5篇_第3頁
書香三八XX范文5篇_第4頁
書香三八XX范文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書香三八XX范文5篇【篇一】新來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鳳凰臺上憶吹蕭》……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聲聲慢》……半卷湘簾半掩門,碾冰為土玉為盆。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海棠詩》……荷塘渡鶴影,冷月葬詩魂(花魂)……愿奴肋下生雙翼,隨花飛到天盡頭。天盡頭,何處有香丘?……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葬花吟》……風從窗子里進來,對面掛著的回文雕漆長鏡被風吹得搖搖晃晃。磕托磕托敲著墻。七巧雙手按住了鏡子。鏡子里反映著翠竹簾子和一幅金綠山水屏條依舊在風中來回蕩漾著,望久了,便有一種暈船的感覺。再定晴看時,翠竹簾子已經褪色了,金綠山水換了丈夫的遺像,鏡子里的人也老了十年。――《金鎖記》……新近在藍色書店購得畢淑敏的《養(yǎng)心的妙藥》,內容樸實貼心,愛不釋手;里面就有一篇“淑女書女”的文章,很有意思,不妨采擷幾句欣賞一下:“日子是一天天地走,書要一頁頁地讀。清風朗月水滴石穿,一年幾年一輩子地讀下去。書就像微波,從內向外震蕩著我們的心,徐徐地加熱,精神分子的結構就改變了,成熟了,書的效力凸顯出來。”“淑字,溫和善良美好之意。好書對于女人,是家鄉(xiāng)的一方綠色水土。離了它,你自然也能活。但與書隔絕的日子,心無家園。半生過下來,女人就會言語空虛、眼神恍惚、心地狹窄、見識短淺了。”“淑女必書女。”不論何時,我相信,讀書的你最美。有這樣―些女人,她們喜歡書。買書、讀書、寫書,書是她們經久耐用的時裝和化妝品。普通的衣著,素面朝天,走在花團簇錦、濃妝艷抹的女人中間,反而格外引人注目。是氣質,是修養(yǎng),是渾身流溢的書卷味,使她們顯得與眾不同。“腹有詩書氣自華”,這句名言對她們是再合適不過了。因為愛讀書的女人,她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一道美麗的風景。她可能貌不驚人,但她有一種內在的氣質:幽雅的談吐超凡脫俗,清麗的儀態(tài)無需修飾,那是靜的凝重,動的優(yōu)雅;那是坐的端莊,行的灑脫;那是天然的質樸與含蓄混合,像水一樣的柔軟,像風一樣的迷人,像花一樣的絢麗……對于書,不同的女人會有不同的品味,不同的品味會有不同的選擇,不同的選擇得到不同的效果,因而演繹出一道女人與書的風景線。有的女人,讀書是為了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她們比較注重思想性強、有哲理、有深度的書。書提高了她們的人生境界,使她們生活得很充實。這樣的女人本身就是一本書,一本耐人尋味的好書。有的女人,讀書是為了愉悅身心,陶冶情操。她們喜歡讀唐詩宋詞,讀古今中外優(yōu)美的散文,在悠悠哉哉的閑適中修身養(yǎng)性,鑄就了淡泊平靜的一生。這樣的女人像似一首詩,清新素凈非常可愛。還有的女人,讀書只是一種娛樂和消遣,或者只是附庸風雅。她們熱衷于纏綿悱惻的言情故事和影星、歌星名人的花邊新聞。她們比較實際,有點兒俗氣,好在她們讀點書,能通曉一些事理。書能夠影響人的心靈,人的心靈和人的氣質又是相通的。一個人要想把自己打扮得可愛、漂亮或者具有吸引力,那就去讀書吧。讀書是女人的立身之本。喜歡讀書的女人,學歷可能不高,但一定有文化修養(yǎng)。有文化修養(yǎng)的女人大都知書達理,處事冷靜,善解人意。經常讀書的人,一眼就能從人群中分辨出來特別是在為人處世上也會顯得從容、得體。有人描述,經常讀書的人不會亂說話,言必有據,每一個結論會通過合理的推導得出,而不是人云亦云,信口雌黃。經常讀書的人,她們做事會思考,知道怎么才能想出辦法。她們智商比較高,她們能把無序而紛亂的世界理出頭緒,抓住根本和要害,從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科學拒絕盲目;她們做的每一步都是深思熟慮過的。這些都是平時乏讀書的人所欠缺的。【篇二】四月午后,日光如瀑。我和孩子在地圖上尋找敘利亞,那個在鏡頭里硝煙彌漫的國家。這時手機響了,是快遞到樓下了。孩子興奮地趕在我前面去取快遞,因為他知道是他網購的書回來了。我們下樓,取快遞,回家,一次完美的買書歷程就結束了。我看著孩子迫不及待地打開包裝,翻著印刷精美的圖書,不由得想起小時候我母親為我找書的情景。母親很重視我們的教育,她經常說,書不白念,念過的字都會存在肚子里,早晚都要用到。因此在她眼里,書是很神圣的。家里其他東西可以晚些時候買甚至可以不買,但只要是學校里要求買書,尤其是我們要買書,她總是毫不猶豫地答應了。記得我很小的時候,每次發(fā)新書,媽都會用舊報紙或廣告紙小心地將書包上皮,然后爸在封面上鄭重地寫上我們的名字。后來,我們姐妹不僅很早就學會了包書皮,而且一本書學完后,書還是完好無損的,這讓周圍的同學很是羨慕。我很愛看書,家里的課外書少得可憐,那時整個村子里也很少能找到幾本像樣的書。母親為了讓我能看到書,已經將周圍鄰居家的都借遍了。后來,巷子里來了一位收破爛的,母親看到他的兜子里有舊書本,就打聽這書能不能買下來。人家說不賣,好不容易收回來的。不過,人家告訴母親說造紙廠那兒舊書多的是,他們都是給那兒送去的。母親聽了大喜,拉著我就往造紙廠去。那是我頭一次看到那么多書,用書山形容一點兒都不為過。書堆比旁邊職工宿舍還要高出很多,露在外面的紙已經發(fā)黃發(fā)霉,書上還蒙著灰和煤粉,散落在周圍的書也和進路上的泥水,與大地融為了一體。母親讓我挑書,她去找管事的商量。事情進行得很順利,管事的竟然是鄰村的一位大叔。于是,我的另一個知識世界從此打開了。《雷鋒日記》、《聊齋志異》等書就是這樣“淘”到了。母親在我們的學業(yè)上很下功夫,平時節(jié)儉的她在我們上學方面卻很大方。鄰居們都勸她,女孩子上學就是湊合著知道點東西就行了,現在白費那么多力氣,以后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了。母親卻不止一次告誡我們,學習是給自己學的,不是應付的。只要我們肯努力,她就是欠債也要供我們上。記得我在離家?guī)坠镏獾某踔猩蠈W期間,有次學校要求每人都買一本字帖,當天下午就開始練字。班上大部分同學在小學時就已經開始練字,而且字帖就是老師要求的版本。只有我們個別人沒有。這可把我愁壞了,我是住校生,身上沒帶那么多錢,再加上中午放學只有短短一個半小時,要步行到書店去,根本來不及。那時候沒有手機,沒有電話,能聯系到家人的唯一辦法就是托人捎話回家。我已記不清當時托了幾個人捎話的,只記得自己已經做好了挨批評的準備。整個中午都是在惶惶不安中度過。下午,當我硬著頭皮往教室走的時候,突然有個熟悉的聲音叫我。我回頭一看,就像看到救星一般,母親站在教室另一端,手里揮著一本嶄新的字帖。她滿臉通紅,喘著氣,身上的衣服還有幾處灰土。我頓時覺得自己就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人。后來我才知道,母親是在果園里聽到買書的消息,她顧不得回家就騎車直奔書店,然后到學校送書給我。五六公里的路她用了不到半個小時。這本字帖成了我的心愛之物,當別的同學因為拓寫不方便而把字帖撕成一張一張分散的紙時,我依舊小心翼翼地保護著這本來之不易的字帖。它伴隨我度過了初中三年,至今仍完整地存放在書櫥里。它使我的書寫有了根本性的改變,我的筆記、練習和試卷,逐漸成為班級里的典范,它規(guī)范了我的字體并潛移默化地影響至今。母親沒有深奧的理論教導,沒有嚴苛的家庭教育,卻將她對書的重視,對知識的渴求和對文化的尊重,用自己的方式詮釋出來,傳承給我們。我們謹記在心,并傳遞給我們的下一代。【篇三】我有一位比我大十三歲的嫂子,真有“長嫂如母”的感覺;別人想到娘家是“媽”,我的娘家就是“嫂子”。我們的相識是嫂子第一次來我家的時候,還是小學生的我放學沖進家門就習慣性的喊“媽媽”,徑直走進里屋時就看到一個年輕的背影,一瞬間她轉身看我,我也看她,我們都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不記得我們當時的對話了,就是對她的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我們認識后的不久她就成了我正式的嫂子。和大部分女人一樣,結婚后的嫂子生兒育女,家庭瑣事、單位工作占據了大部分時間,幾乎沒有見到她有自由活動的機會,等女兒們都長大成人時,哥哥不幸離世,我的爸爸、她的公公也到了需要人全天照顧的年齡,因我和姐姐都要上班,而嫂子正好退休,于是嫂子就承擔起了照顧老人的重任。每天早晨一起床,嫂子就開始忙碌了;先要幫著爸爸穿衣服、洗臉刷牙,然后把爸爸攙扶到客廳里的沙發(fā)上坐下;還需要給爸爸做老年人喜歡吃的軟一些的飯,另外加上定量的雞蛋、紅棗、牛奶等;一輩子注重健康飲食的爸爸對于紅棗吃幾個、雞蛋吃多少及牛奶喝幾口等,他老人家都是嚴格要求自己的,少了不行,多了也不吃,嫂子總是按著爸爸的“規(guī)定”一一執(zhí)行;上午九點保姆來了之后,就到了嫂子出門買菜的時間了,走之前她會千叮嚀萬囑咐的告訴保姆應該怎樣照顧爸爸這一小段時間,并且堅決不允許保姆對爸爸稍有不敬;記得有一次嫂子急急忙忙買菜回來、走在樓梯上就聽到爸爸叫著保姆的名字需要幫忙,當嫂子打開門發(fā)現,保姆竟然無動于衷的干著自己的事情,對爸爸不加理會,嫂子那個氣啊,第二天就換了保姆。雖然嫂子不允許保姆對爸爸不敬,但是她對來家里幫忙的保姆卻是很好的,做好了飯先讓保姆吃、家里有了好吃的一定要和保姆一起吃,也教育侄女們要尊重保姆阿姨,只要有時間就會和保姆一起分擔家務,從來都是以平等的姿態(tài)和保姆相處的,所以就那次換了的保姆,一直在我們家?guī)兔α撕芏嗄辏钡桨职秩ナ馈:桶职衷诩掖陌滋欤惶飚斨校职中枰┳訑v扶著走路活動;因起身、走路的不方便,有時候爸爸根本就不想走路活動,每當這時候,嫂子總是“連哄帶騙”的把爸爸弄起來,硬拉著爸爸在客廳里走一會兒,雖然只是一小會兒,但是對于行動不便且是耄耋之年的爸爸確實是非常困難的,這時候就全憑嫂子的輔助,在不大的客廳里走一圈,嫂子也經常是累的氣喘吁吁,但即使是這樣,嫂子還是堅持每天攙著爸爸走很多趟,就是擔心爸爸長期坐著不動長褥瘡。每天晚上睡覺之前,嫂子都會把爸爸扶到床上幫他擦洗之后才讓他睡覺;有時候半夜爸爸也會叫人,所以很長一段時間嫂子晚上都不能睡個整覺,白天黑夜的連軸轉,辛苦程度可想而知;到爸爸后來的一段日子,還會時不時的尿褲子,甚至把大便弄到褲子上,這些基本都是嫂子默默的給爸爸收拾了。照顧老人的過程用幾句話就概括了出來,但是真正做起來真真是不容易啊。前年正月,因保姆回老家過年,我回家?guī)椭┳诱疹櫚职郑椭皇峭砩虾蜕┳右黄饠v扶爸爸到床上、幫著爸爸脫衣服、洗漱、上床睡覺,累的我已是腰酸背疼的;有天晚上爸爸把大便弄到了褲子上,看著嫂子自然而然的收拾起來,一點都沒有嫌棄的樣子,做起來還是那樣的熟練,我心里真是感慨萬分啊。在嫂子悉心的照料之下,爸爸安度著晚年,在過了他九十四歲的生日之后,安靜的走了;爸爸的離開,最傷心的還是嫂子,這么多年陪著爸爸,照顧爸爸已經是她生活的主題,她的生活也似乎失去了重心;這么多年一直在家照顧著爸爸,嫂子已基本和同學、同事“斷絕”了聯系;我們都勸她出去參加一些活動,或者和同學、同事一起出去旅游,可是她又把接送外孫女上學的任務接了過來,尤其是到了周末,她覺得女兒平時上班忙,午覺睡不好,為了讓女兒周末休息能睡個好好的午覺,接送外孫女周末上課外班的任務嫂子也主動承擔了下來。生活中的嫂子就是這樣不斷變換著自己的身份,卻從沒有停止過自己的付出。身教重于言傳,嫂子用實際行動教育著子女。嫂子的兩個女兒也是非常的懂事、孝順,有時間就回家陪嫂子,嫂子稍有不舒服的時候,也總是第一時間就陪嫂子去看醫(yī)生;節(jié)假日也會帶著嫂子出去玩玩。其樂融融的一家人也是讓人羨慕呢。閑暇時,嫂子和大多數同齡人一樣,最關心的就是養(yǎng)生,也近乎到癡迷,有時還很可愛;嫂子告訴我拍大腿外側能通什么經脈,但是一天一次只能拍三下,當我剛想拍第四下的時候,嫂子堅決地制止了我,說是拍四下就沒有作用了,看著嫂子一臉虔誠的樣子,我也是必須相信啦。這就是我的嫂子,樸實但很溫暖,是我想到娘家時就想到的人,想到她似乎也看到了“人間最美四月天”。【篇四】我是從農村復式班走出來的孩子,沒有電視沒有手機的童年,讀書是唯一的精神消遣,我家的倉房有幾大木箱的藏書,那是爸爸的,我總能從中翻到自己喜歡的書津津有味的讀。炎熱的夏季,倉房反而是最涼爽的地方,鋪上麻袋坐在上面讀書,愜意極了。物質匱乏的童年,時間卻是寬裕的,就這樣養(yǎng)成了愛讀書的習慣。小高是我同學,畢業(yè)幾年之后他從繁華的京城來到呼市,說:“我覺得你愛讀書,有才華”。前半句屬實,后半句明顯是在騙我,鑒于他說對了前半句,后來他成了我的愛人。白手起家的日子,只有兩個人努力奮斗。小高是工程師,那時單位里按勞取酬,為了多掙錢,他常常通宵達旦的工作,到凌晨頂著一臉油光倒頭便睡,第二天還要去上班。他的辛苦,讓我感染了憂愁,當時我的工作就是在人聲鼎沸的大辦公室里和另一個同事一起制定全公司的生產計劃。那螺絲釘似的工作是不需要多少技術含量的,一個剛畢業(yè)的大學生經過學習和熟悉辦公軟件之后完全可以勝任,加之公司里一波又一波的裁員浪潮,總難讓人生出安全感。小高言簡意賅的說:“你擅長學習,應該學個技術。”可是,學什么呢?我有個好了二十多年的小伙伴兒,當時她和我一樣,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彷徨,某天她突然說:“我嫂子考了一個執(zhí)業(yè)資格證,每年賺到十五萬!”就這樣,十年前,兩個月薪兩千的年輕人,為了這后來證明根本就不存在的消息,做出了一個影響兩個人一生的決定——“考試”!我是學工科出身,就這么稀里糊涂的放棄了自己的專業(yè)走進了一個完全陌生的領域。時至今日,回首過去,不禁感慨,多么年少輕狂的人啊!真的踏上考試之路方覺艱辛,尤其對于我這外行,翻開考試用書才知道,它的確切名字叫“天書”!三年期滿,因一門課程連年不過,所有的辛苦功虧一簣,第四年重整河山,從頭再來。那幾年,我的時間表里有一個特殊的時段,叫“考試季”,美好的季節(jié)里別人在賞花游玩,我開啟形單影只的復習模式。白天工作,晚上等家人都進入夢鄉(xiāng),孤燈一盞開始學習枯燥艱澀的專業(yè)書籍。那時候每周我都給自己制定了學習總量,因為時間少,所以必須非常專注,高強度的學習和工作,常常在午飯后椅子一拼就酣然入夢。第四年10月考試季,光連考不過那一門的練習紙已經厚達32公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全科通過!此時,我已從業(yè)三年,逐漸喜歡上這個行業(yè),決定在行業(yè)里深入鉆研,我在自己的微博上寫道:“再刻兩枚章!”以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從業(yè)經驗應戰(zhàn),已不像從前那樣辛苦。兩年后,我的微博上出現這樣一句話“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再不為功利而讀書”。開卷有益!在輕松的狀態(tài)下讀書汲取的是知識,在艱苦的歲月里讀書成就的是閱歷。都說讀書能改變一個人,誰又能說考試不能呢?那刻骨銘心的心酸歷程,不但褪去了曾經的年少輕狂,而且磨光了我的棱角,改變了我的心態(tài)。我深切的感受到,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深刻明白了生活的心酸和不易,整個人也變得謙卑和寬容,對別人尊重有加。心態(tài)的改變也帶來工作上的一路順風,也得到很多人的幫助,更加喜愛這個行業(yè)。現在想來,挑燈夜戰(zhàn)的六年之于我,不僅是一段經歷,也是一種收獲。夫妻倆一起生活久了,是會互相影響的。小高那時不愛讀書,閑暇時間喜歡和朋友們一起戶外,置辦有好多戶外用具。我本來是個很宅的人,不忙的時候唯一的愛好就是讀書,但是沒有我參與,他有時難免意興闌珊,為了照顧他的情緒,我就會和他一起出去走走。久而久之,我也愛上了登山和旅行。與此同時,我們已畢業(yè)多年,隨著小高的工作慢慢進入瓶頸,他也開始彷徨。我鼓勵他多讀書,告訴他讀書會拓寬視野的廣度和深度,以備厚積薄發(fā),并經常把讀書的感悟講給他聽。某一天,小高買了很多書,龍應臺、南懷瑾的著作等等,這不同尋常的一步打開了閱讀的大門,甚至一發(fā)不可收拾,飯后或者睡前,經常看到他坐在床上讀書,由于專業(yè)的關系,他對歷史、建筑和美學等非常著迷,就這樣慢慢愛上了讀書,并且找到閱讀方向。最近幾年,我們經常一起讀書、一起旅行。在行走中見識不同的景色、體會不同的風土人情。其實,旅行尤其需要知識儲備。每個地方的風景、人文、美食都和當地的文化密不可分,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每解鎖一個風景也是一個增長知識的過程。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我們必去的地方就是當地的博物館,這些歷史的見證人穿越厚重的時光,靜靜訴說著偉大的中華歷史和文化,令人驚嘆、折服。我們還會去當地有代表性的建筑或者老街巷看一看,這些古樸的建筑往往凝結著當地的風土人情和文化底蘊,在這些建筑面前,小高會耐心的給我講解“垂花”、“門當”、“戶對”、“重檐”等等很多建筑學知識。去年秋季,g7公路開通,他和朋友們自駕去,閱讀又發(fā)揮了巨大的威力,他在啟程之前把沿途的風光、地理、人文備完課,之后盡享美好的旅途時光。途中,把照片和相關的文化背景從微信上發(fā)給我,盡管不能同行,他卻以這種方式和我一起分享。在我家,電視管控并不嚴格,好的節(jié)目經常一家人一起看,比如《國家寶藏》、《非凡匠心》等等,共同為祖國的崛起感到榮耀。轉眼我們已近不惑,一起走過了11年,我問他:“這么多年過去,我怎么毫無知覺?”小高幽默的說:“美好的時光總是很短暫!”我的身體一直不好,靜謐的生活,對生命的熱愛,即便是經受病痛的折磨,也一直努力在精神上呈現最佳狀態(tài)。為了解疾病的來龍去脈,小高和我一起讀了很多中醫(yī)古籍,家里的書架厚書越來越多,讀書其實是個漸進的過程,隨著年齡的增長,讀的書會越讀越古,越讀越厚。平凡簡單的日子,家里有個可以旅行、可以嘮嗑的伙伴兒,讀書有不小的功勞。蔣勛先生在《帶著<金剛經>;旅行》中說“青春歲月,歡愛溫暖,許許多多舍不得,原來,都必須舍得。”只愿,以后的時光,家中繼續(xù)一盞燈,三個人,三本書,恬靜安然。【篇五】在這個通訊發(fā)達的時代,家書成為一種難得的奢侈品,兒時的記憶像老電影的畫面,在腦海中縈繞,印象最深的就是舅舅從包頭寄來的一封封“三號信箱”的信,那時候剛剛識字的小穎總是對這神秘的“三號”充滿好奇,這個“三號”像個符號又像個暗號。小時候小穎在姥姥家長大,記憶最深的就是姥姥帶著她在家門口玩耍,眼巴巴地望著遠方等待著郵遞員,等姥姥眼花的看不清的時候,小穎就替姥姥看著遠方,郵遞員騎著他的大28車越走越近的時候,小穎看得到姥姥臉上的皺紋舒展開來的微笑,姥姥不識字,拿著信封摸索著,小心翼翼地剪開,讓隔壁的鄰居給讀,小時候的小穎覺得這小小的信封有著無比神奇的力量,是讓姥姥喜笑顏開的百寶箱。長大之后,小穎成了讀信的人,才明白這沉甸甸的信封里裝載著無數的思念、祝福、傳承、愛和牽掛。舅舅在包頭成家立業(yè),和姥姥連著的那條線就是這一封封跨越山水“三號信箱”的家書,這是兒子對媽的孝心,是媽對兒子們的牽掛,交通沒有如今這樣快捷,通訊沒有現在這樣方便,是那一封封遙遠的家書傳遞了孝順的家風。每個信封的落款都寫著“包頭市三號信箱”,這神秘的“包頭市三號信箱”成了姥姥心心念念的盼望,成了小穎心底深處的向往。隨著年紀增大,媽媽帶著小穎走親戚,媽媽兄弟姐妹六個,遍布五湖四海,山西、東北、內蒙、北京,可是,就是因為幼年這個神秘的“三號信箱”,小穎對包頭充滿了向往和憧憬。媽媽帶小穎坐火車來包頭,快到站時廣播里的鹿城和重工業(yè)城市、稀土、兵器都讓她心馳神往。幼年的小穎覺得這個神秘鹿城的神氣兵器簡直不比北京的遜色,到了包頭,三舅帶小穎去公園、游樂場,可是她并不像三舅想象的那么開心,三舅問她想去哪玩,想吃點啥?小穎的答案讓他們無可奈何,因為她只想看看神秘的“三號信箱”。三舅無奈的笑了:“我們單位是保密單位,外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