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區2022屆高三年級一模語文試題word版_第1頁
北京市海淀區2022屆高三年級一模語文試題word版_第2頁
北京市海淀區2022屆高三年級一模語文試題word版_第3頁
北京市海淀區2022屆高三年級一模語文試題word版_第4頁
北京市海淀區2022屆高三年級一模語文試題word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北京市海淀區2022屆高三年級一模語文試題word版海淀區高三年級第二學期期中練習語文2022.4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8題。材料一北京是世界文化名都,它眾多的文化古跡,一直吸引著世人的目光。其實,北京的自然遺產,特別是植物多樣性,也是世界其它名都難以相比的。《北京植物志》(1992年第3版),共收入維管植物169科,898屬,2088種。北京作為都城有兩千余年的歷史,由于人口聚集,周圍環境受到了嚴重破壞,現有的植物區系和植物群落,與兩千年前相比已有很大的不同。目前,距離城區較遠的山區破壞程度較輕,植物種類保存較多,如房山上方山,門頭溝東靈山和百花山,延慶松山,懷柔喇叭溝門和云蒙山,密云霧靈山,對這些地區應加以特別的保護。北京在氣候上處于暖溫帶向中溫帶的過渡,在自然地理上處于黃土高原向海河平原的過渡。這里既是許多暖溫帶植物以及具熱帶親緣的喜溫暖的植物分布的北界,也是中溫帶東北南部許多植物分布的南界。目前在低山平原地區仍可找到大量具熱帶、亞熱帶親緣成分的植物。多種落葉闊葉灌叢成片地出現是目前北京山地植物多樣性的特色。不同海拔,不同坡向,無論溪邊或旱坡,都出現了多種落葉闊葉灌叢,這在其它地方很少見到。而京西和京北山區的突出特點是,在海拔1600米以上的山頂或近頂的“夷平面”上,分布著以多種雜類草為主的亞高山草甸。亞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不同的時序,不同植物開著不同顏色的花,花色交映,五彩繽紛。如東靈山和百花山,都有大量可供觀賞的花卉,僅百花山中觀賞植物就有300余種。古籍記載:“無名花草,遍山取妍,三時不絕,故為百花山。”其中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金蓮花尤其引人注意。北京植物區系中有一定數量的種類已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名錄。北京是我國政治、文化等中心,生產和生活給環境帶來了較大壓力,而交流頻繁也給外來植物的入侵帶來了便利。這不僅對農業生產造成損害,還直接導致生物多樣性減少。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很大程度上起源于生物及其環境的多樣性,因此北京在保護好文化遺產之外,保護好獨特的自然遺產,意義重大。(取材于陳昌篤、林文棋《北京的珍貴自然遺產——植物多樣性》)1.根據材料一,下列不能說明北京的植物具有多樣性的一項是(2分)A.《北京植物志》共收入維管植物2088種B.多種落葉闊葉灌叢成片地出現C.京西京北亞高山草甸野生草木花卉繁多D.交流頻繁帶來了大量外來植物2.下列對材料一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北京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因其多樣性一直吸引著世人的目光B.植物多樣性受到破壞,與北京在歷史上長期作為都城有關系C.北京氣候和自然地理的過渡性特點為植物多樣性提供了條件D.東靈山和百花山上面分布著以多種雜類草為主的亞高山草甸材料二北京四合院的綠化,是千百年來人們根據北京的自然地理氣候和文化背景逐漸形成的,頗具特色。北京四合院的綠化樹木,多數屬于“春華秋實”型。這些樹木春天開花,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享受濃濃的春意;秋天結果,身在院內便可得到桃李之利。夏季炎炎時還可以乘涼。北京四合院院外的大門和倒座房處,常常種植高大的落葉喬木,舊時以槐樹、榆樹為主。槐樹木質堅硬而有彈性,能夠做船舶、車輛和器具,槐花、槐實和槐樹的根皮都是藥物,花還可做黃色染料。槐樹的種植還承載著深厚的文化淵源。周代朝廷在外朝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以定三公九卿之位,后來便以“槐棘”喻指三公九卿之住。北京四合院繼承了這種傳統,明、清時期民宅中廣泛種植槐樹,以表達____榆樹樹齡長,木材紋理直,有多種用途。它翅果的形狀很像古代的銅錢,故稱榆錢,與“余錢”諧音,寓意富足。舊時北京人經常將其做成“榆錢糊餅”等食物,在青黃不接的時候,這些食物尤其受到人們的喜愛。海棠多栽種在正房前,或在正堂的東、西次間前對稱種植。《詩經·小雅》中的《常棣》篇是歌詠兄弟親情的,“常棣”也作“棠棣”,四合院種植海棠,便有了兄弟和睦的寓意。海棠花花姿瀟灑,艷而不俗;海棠果粉粉紅紅,酸甜可口。至今,北京的很多四合院內還種有海棠。西城區李大釗的舊居內植有海棠,后海北沿宋慶齡故居內的西府海棠,已有一百多年的樹齡了。周恩來總理生前也非常喜愛海棠。紫藤是北京四合院的又一種特色綠化植物。李白曾在《紫藤樹》中贊美道:“紫藤掛云木,花蔓宜陽春。密葉隱歌鳥,香風留美人。”歷史上生活在北京的文人也愛紫藤。紫藤大多種植在里院書房前。春季,紫花似蝶,賞花聞香;夏日,棚下乘涼,心曠神怡。海柏胡同的朱彝尊故居內原有兩株紫藤垂窗,故書房名為“紫藤書屋”。魯迅先生在北京的居所,因院內有一棵古藤,所以小院名為“藤花館”。在過去的幾十年中,由于對傳統四合院的綠化認識不夠,人們在新建和翻修四合院時拋棄了傳統,甚至將舊有的綠化植物拔除而別栽新種。這種文化的斷鏈令人惋惜和遺憾。(取材于李衛偉《北京四合院的庭院綠化和私家園林》)3.下列填人材料二橫線處的語句,最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A.對歷史的尊重和對傳統禮制的堅守B.對后代的希冀和對富貴生活的向往C.對權位的宣示和對美好生活的渴望D.對權貴的不屑和對平等生活的追求4.根據材料二,下列不屬于北京四合院樹木綠化特色的一項是(2分)A.多數屬于春華秋實類B.都是高大的落葉型喬木C.種植位置與樹種相關D.兼有實用性和文化內涵5.材料二中關于紫藤帶給人們的感受,如果用詩句來形容,下列不恰當的一項是(3分)A.綠蔓裱陰紫袖低,客來留坐小堂西。(許渾《紫藤》)B.綠樹村邊停醉帽,紫藤架底倚胡床。(陸游《自上灶過陶山》)C.紫藤附暖應生地,蒼柏凌空欲到天。(趙師秀《題方興化塋舍》)D.四座風香春幾許,庭前十丈紫藤花。(老舍《贈北京晉陽飯莊》)材料三“這叫小葉樸,原本在北京廣泛分布。周口店北京猿人遺跡發掘的時候,柴火堆里就有小葉樸的種子。可是現在,北京城里幾乎找不到了,圓明園內也就僅存這三棵。”舒志剛仰頭望著圓明園內三棵緊挨著的高大喬木說道。這位高瘦的老人是植物專家。2000年前后,舒志剛用三年時間,編撰了專門記錄北京野花野草的《城市野花草》。尋覓野花草的過程,讓舒志剛大為吃驚,《北京植物志》中標注為“常見”和“極常見”的數百種植物,在2000年前后已經有超過100種變得很罕見。舒志剛說,這三棵小葉樸是純野生的。“當年,北京猿人就用這種野生樹木的樹枝生火,在周口店的山洞里取暖、做飯。”每次看到這種古老的樹種,舒志剛都覺得在跟歷史對話。中科院有一個數據,北京城從外環向內環,每向市中心靠近5公里就減少1個物種。隨著北京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野花草的生長土壤日漸稀少,物種多樣性受到威脅。“很多不起眼的野花草,其實都有其存在的意義。”舒志剛說,圓明園土路邊一棵普通的黃花蒿,其實是屠呦呦提煉青蒿素的重要材料。一簇荊條,不但在成語故事“負荊請罪”中出現,還提供藥材和花蜜。無論是錦雞兒、小葉樸、黃花蒿,還是牻牛苗、田旋花,北京本土植物都有這樣的特性:耐寒耐旱,適應性強。只要沒有遭受人為破壞,就能頑強生存。“它們在北京呆了幾十萬年,對這里的環境最適應,幾乎不需要養護成本,而且很多野花非常漂亮。”舒志剛講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故事。紫竹院的草坪上,曾經有一小片旋覆花,這是一種野花。按園林管理的一般要求,園林工人總去清理,但是總也清理不完。一年初夏,管理人員發現,草坪里點綴幾朵野花賞心悅目,于是就保留了下來。現在在紫竹院,游人面對的不再是單調的綠色草坪。本地的野花草被清理,引進的外來物種又水土不服,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來養護。有時候,清理本地植物還給外來物種入侵提供了便利。舒志剛說:“我們的園林管理別忘了多給野生植物、動物留一些空間,尤其是一些本地土生、帶有我們歷史烙印的動植物。”(取材于孫毅《百余種北京野生植物正在消失》)6.根據材料三,下列對小葉樸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目前北京只有圓明園內存活三棵B.是北京本土的野生植物C.對于北京猿人的生活有著重要作用D.人為因素使其消失殆盡7.根據材料三,下列對北京野花草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些種類有藥用或食用價值B.耐寒、耐旱,適應北京氣候C.綠化城市時養護成本低D.阻止了外來物種的入侵8.保護北京本土植物有哪些文化意義?為保護北京本土植物,應該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請根據上面三則材料概括回答。(6分)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題。①送吳純甫先生會試序予為童子時,則知有吳純甫先生。長而登先生之門,悅而忘其歸也。蓋世之所謂慷慨魁磊之士,吾必日先生焉。先生精于學,邃于文,熟于事。少時,為縣大夫郡邑長者所推重。當道者往往嘆息,期以大用,.指日以望。既而摧抑頓挫者幾三十年。②先生自負瑰瑋,不見施設,獨喜為人言之。人無賢愚,見者傾倒。自少年學子稍知向方者,必引而進之。士之有志者,亦皆歸先生。每從嘉林修竹間,紆衿方履,笑詠相隨,殆無虛日。時有質辨,剖析毫發,.議論蜂起,群疑豁如,云披雨霽,天清日明。其于天下之利害,生民之得失,常有隱憂于其間。天子中興,..慨然有志于三代之治。詔書數下,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廢典者不一事,悉先生之所嘗言者。故與先生游者,.皆去為顯官。先生獨為諸生,揖讓進退自若也。嘉靖辛卯,先生始發解,于是將上禮部。皆喜先生之遇,而又惜其晚也。然君子之論不施于早晚之間,.而施于遇不遇之際。不以徒遇之為喜,而以得所遇之為樂。予惟國家以科目收天下之士,名臣將相,接踵而興。豪杰之士,莫不自見于其間。而比年以來,士風.漸以不振。其始羸然一書生耳,才釋褐而百物之資可立具,此何從而得之哉?亦獨不念朝廷取之者何如,.④用之者何如,爵祿寵錫之者何如也!世之所倚重者盡賴此輩,而如是彌望,君子蓋以為世道無窮之慮焉。.初,先生與余論天下事,予未嘗不竦然,又默然有感也。以為在位者皆以此為心,則天下可以無事,⑤然而先生不遇也。今先生遇矣,以其向所言者而從事焉,則猶饑渴而飲食之也。夫趨俗之士師師,持正之士諤諤。夫諤諤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為而此為之倡者一人隨者十人則固當有聲氣之同者。若是而相與持天下之勢,君子又以為世道無窮之幸焉。故予謂先生不謂之晚,而如先生乃可謂之真遇也。若彼碌碌者徒,⑥雖襁褓而朱紫,日唯諾于殿廷,吾不謂之遇也。因書以為別。(取材于歸有光的同名文章).【注釋】①本文寫于吳純甫44歲即將赴京參加會試之時。文中的“發解”指考中鄉試第一名,“將上禮部”指即將赴京會試。②施設:施展才能的機會。③褐:粗布衣衫。④錫:同“賜”。⑤師師:莊嚴恭敬的樣子。下文的“諤諤”,直言爭辯的樣子。⑥朱紫:古代高級官員的服色,借代高官顯爵。9.下列對句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邃于文邃:精深B.自少年學子稍知向方者向方:遵循正道...C.群疑豁如豁如:曉悟,明白D.而比年以來比:等到...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3分)A.悅而忘其歸也B.當道者往往嘆息C.士之有志者D.士風漸以不振....而又惜其晚也故與先生游者用之者何如因書以為別....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既而摧抑頓挫者幾三十年之后遭遇失意與得意的情況將近三十年B.所以修明千百年之廢典者不一事用來修正闡明千百年來廢置的禮法制度的不止一例C.然君子之論不施于早晚之間然而評判君子不以考中科舉的早晚為標準D.以其向所言者而從事焉按照他先前所說的那樣去做12.請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斷句。(3分)13.下列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③14.按照要求,回答下面的問題。(8分)①根據第二段,請用三個熟語(包括成語),從不同角度概括吳純甫的形象特點。(3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9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5-18題。燕子來舟中作杜甫湖南為客動經春,燕子銜泥兩度新。舊入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可憐處處巢居室,何異飄飄托此身。暫語船檣還起去,穿花貼水益沾巾。15.下列對本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題交代了作詩的起因,結合全詩內容可看出,詩人此時以船為屋、寄身水上。B.首聯以“動經春”表明時光飛逝,借春燕“兩度”銜泥表現詩人羈留時間之長。C.頷聯說舊時相識的燕子如今在遠處看著別人,含蓄地表達了對世態炎涼的批評。D.尾聯寫燕子在桅桿上呢喃數語后“穿花貼水”而去,這讓詩人感到寂寥和悲傷。16.“舊人故園嘗識主,如今社日遠看人”運用對比手法表達情感。下列詩句沒有運用這種手法的一項是..(3分)A.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元稹《離思五首·其四》)B.四郊飛雪暗云端,唯此宮中落旋干。(吳融《華清官二首·其一》)C.壯心君未減青春,多難我今先白發。(歐陽修《送姜秀才游蘇州》)D.來時萬縷弄輕黃,去日飛球滿路旁。(石柔《絕句》)17.杜甫的詩歌體現了“民胞物與”的思想,即所有的人都是我的同胞,所有的物都是我的朋友。請結合本詩和下面詩句加以分析。(6分)也是冬天,也是春天①在我這樣的外地人眼中,上海是中國城市歷史中最具滄桑美感的一冊舊書,蘊藏著萬千風云和無限心事。這里的每一處老弄堂,都是一句可以不斷被注釋的名言,注腳層疊,但于我來講是陌生的。有一個地方,在記憶中卻仿佛是熟知的,就是四川北路。這條路留下了許多歷史名人的足跡,其中最難抹去的,當屬魯迅先生了。②2022年歲尾,在某文學雜志六十周年慶典上,在太熱鬧的時刻,我很想獨自出去走走。有天上午得空,吃過早飯便直奔四川北路,拜謁原虹口公園的魯迅先生墓。③天氣晴好,又逢周末,園里晨練的人極多。入園處有個水果攤,蘋果、橘子、草莓等鉤織的芳香流蘇,連綴著世界文豪廣場。紅男綠女穿梭其間,踏著熱烈的節拍,跳著整齊劃一的舞。身上熱了,多數人將外套脫掉。我努力避讓著舞者,走進廣場。文豪們的銅像都是全身像,或坐或站。托爾斯泰右手握著手杖,此時手杖被掛上了一個健身者的挎包,使他顯出一副蒼涼出走的模樣。莎士比亞和狄更斯手握鵝毛筆,鵝毛筆成了天然掛鉤,綴著色彩艷麗的輕薄羽絨衣。只有巴爾扎克,他袖著手“深藏不露”,人們便難以附著,因此雕像成了一首流暢的詩。④走出世界文豪廣場,向前是賣早點的食肆,等候的人從屋里排到了門外。想著多年前蕭紅在這一帶,有天買早點,發現包油條的紙居然是魯迅先生一篇譯作的原稿。蕭紅愕然告知魯迅,先生卻淡然,調侃道:..“我是滿足的,居然還可以包油條,可見還有一些用處。”也不知這里的早點鋪如今用什么包油條,還能包裹出那撥云見日般的綺麗文事么?⑤繞過食肆向前,更是人潮洶涌。各路聲響匯聚起來,無比喧囂,將自然的鳥語湮滅了。在世俗生活的長軸畫卷漸次打開的時候,我也領略了背景上的植物風光。槭樹正在最美時節,吊著滿身紅紅黃黃的彩葉,被陽光照得晶瑩剔透,看上去激情飽滿。耐寒的杜鵑綻放著,那紅的粉的花朵,在我這個剛經歷了哈爾濱十二月飛雪的北方人眼里,無疑是日歷牌上被漏撕的春日,透著春的消息。⑥魯迅墓很好尋,在公園的西北角,無論哪條甬道都有通往那里的指示牌。墓前廣場比較開闊,最先看到的是長方形草坪上矗立著的魯迅塑像,他坐在藤椅上,左手握書,右手搭著扶手,默然望著往來的人。..塑像有高大的基座,再加上草地四圍有密實的冬青做天然藩籬,因而墓地顯得肅穆莊嚴。不過基座太高了,那端坐其上的雕像,如一團陰影擋在魯迅墓前。也就是說,不管魯迅是否愿意,他每天都要面對自己高高在上的背影。⑦墓地兩側的石板路旁,種植著樟樹、廣玉蘭和松柏,樹高枝稠。我隨手摘下一片廣玉蘭的葉子,拈著它走向魯迅先生的長眠之所,將它輕輕擺在墓欄上,權當鮮花吧。在我的閱讀印象中,魯迅是不怎么寫花兒的,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和《秋夜》中,寫到蠟梅一類的花兒,要么一筆帶過,要么對所描述的花兒連名字也叫不出來。他最濃墨重彩寫的,是《藥》結尾處瑜兒墳頭的那圈紅白的無名之花。⑧相比魯迅的雜文,我更偏愛他的小說,尤其喜歡《故事新編》。其中的《鑄劍》驚心動魄,我是把這個短篇當史書來看的。魯迅是高超的人物雕塑家,他小說中的人物,像是青銅鍛造的,叩擊時會有深沉的回聲。而且這些人物身上洋溢著動人的光芒——悲涼的詩意之光,如《孔乙己》《阿Q正傳》《風波》《藥》《傷逝》《明天》等堪稱經典的篇章,是作家以筆蘸著自己的生命之血,化解心中塊壘時,播撒于春日晚霧..中的純美幽靈,他們充滿了有筋骨的象征性。魯迅公園中世界文豪廣場上的那些雕塑,如果換成阿Q、孔乙..己、單四嫂子、九斤老太、眉間尺、呂緯甫,也是極相宜的——這些人哪個不是負重的高手呢!⑨魯迅墓由上好的花崗石對接鑲嵌,其形態很像一冊灰白的舊書,半是掩埋半是出土的樣子。因為是園中獨墓,看上去顯赫,也孤獨。其實無論是魯迅的原配夫人朱安,還是無比崇敬魯迅的蕭紅,都曾在遺言中表達了葬在魯迅身旁的想法,可惜都未能如愿——怎么可能如愿呢?魯迅曾在文章中交代過后事“趕快收殮,埋掉,拉倒”,也曾在《病后雜談》中表達過,不喜歡被追悼,不喜歡挽聯,倘有購買紙墨白布的閑錢,不如選幾部明清野史來印印。這些絕非故作超拔,符合他的脾氣。⑩魯迅墓前并不安靜,左右兩側的石桿花廊下,一側是兩個男人在練習格斗,互為拳腳;另一側是三位大媽,在熱聊什么。我脫帽向著這座冷清的墓深深三鞠躬,靜默良久,之后轉身離開。我想魯迅被葬在這鬧市的園子中,縱有綠樹青草點綴,春花秋月相映,風雨雷電做永恒的日歷,但終歸少了一個人去后最該享有的寧靜清寂,所以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安息了。離開墓地的時候,忽然間狂風大作,攪起地面的落葉和塵土,在半空飛舞。公園里所有的樹,此時都成了鼓手,和著風聲,發出海潮般的轟鳴,湮滅了嘈雜的人聲。回身一望,我獻給魯迅先生的那片玉蘭葉,已不見蹤影,我似乎聽到他略含嘲諷的笑聲:敬仰和懷念,不過是一場風,讓它去吧!(取材于遲子建的同名散文)19.下列詞語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D.魯迅先生在《藥》的結尾,給革命者夏瑜的墳上“平空添了一個花環”,其目的是為了襯托當時社會環境的黑暗。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5.微寫作(10分)從下面三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180字左右。①很多小說都有精彩的環境描寫,它們在烘托氣氛、塑造人物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請從《紅樓夢》《紅巖》《老人與海》的典型環境中選擇一處,加以描述并做簡要點評。要求:符合原著內容,條理清晰。②有人說,文學作品中的“長兄”形象常常是隱忍、保守的。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請從孫少安(《平凡的世界》)、天保(《邊城》)、大哥(《狂人日記》)中選擇一位,談談你的看法。要求:觀點明確,自圓其說,論據符合原著。③同學三載,畢業在即,請給你的高中同學寫一段臨別贈言。要求:恰當引用下面的《論語》兩則,語意連貫,感情真摯。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泰伯》)子曰:“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論語·子罕》)26.作文(50分)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一題,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將題目抄在答題紙上。①《北京城市總體規劃(2022-2035)》將北京城市的發展目標定位為:擁有國際交往環境的大國首都,全球創新網絡的中堅力量和引領世界創新的新引擎,彰顯文化自信與多元包容魅力的世界文化名城,生活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的和諧宜居城市,天藍、水清、森林環繞的生態城市。北京在這些方面的發展,離不開你的參與,你與北京會發生怎樣的故事呢?請以“我與新北京”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有故事,有描寫。可以寫北京發展的某一方面,也可以寫多個方面。②孔子說“繪事后素”,意思是先有白色的底子,才能在上面繪畫。油畫創作中,第一層著色被稱為底色,底色會影響整幅畫的色調。其實,一個人具有或選擇怎樣的底色,與他的人生發展密切相關。請以“談底色”為題,寫一篇議論文。要求:觀點明確,論證合理。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2022.4一、(本大題共8小題,共24分)1.(2分)D2.(3分)A3.(3分)B4.(2分)B5.(3分)C6.(3分)A7.(2分)D8.(6分)參考答案:第一問:保護北京本土植物,可以保護文化的多樣性,可以使本土的特色文化傳承下去(或“不發生斷裂”),可以使人們在生活中感知歷史、與歷史對話(或“保存了與歷史直接對話的媒介”)。【評分標準】每點1分,共3分。意思對即可。第二問:植物多樣性方面:對植物種類保存較多的山區,有關部門應進行特別的保護。四合院綠化方面:要提高傳統綠化形式在文化價值上的認識,并且加以傳承。城市化發展方面:園林部門要更新綠化觀念,注意給本土植物留出生存空間。【評分標準】每點1分,共3分。其它答案視合理程度給分。二、(本大題共6小題,共23分)9.(3分)D10.(3分)B11.(3分)A12.(3分)夫諤諤//非幸也/然天下之事/彼不為//而此為之/倡者一人/隨者十人/則固當有聲氣之同者【評分標準】“/”為必斷,“//”為可斷可不斷。斷對兩處得1分,斷對四處得2分,全部斷對得3分。13.(3分)C14.(8分)①(3分)答案示例:博學多才/獎掖后進/憂國憂民/高瞻遠矚/泰然自若/風神瀟灑……【評分標準】從不同角度作答,寫對一個得1分。②(5分)參考答案:先生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1分);踐行以前的想法,會對國家大有裨益(2分);先生能以一人之力引領更多同道之人扭轉士風頹靡的局面,共同保持天下的好形勢(2分)。【評分標準】意思對即可,其它答案視合理程度給分。三、(本大題共4小題,共19分)15.(3分)C16.(3分)A17.(6分)參考答案:《燕子來舟中作》:燕子居無定所,不停地在人家的屋檐下筑巢,這與詩人漂泊無依的生活非常相似。杜甫推己及物,對弱小的燕子寄予了關心、同情和憐憫,表現了萬物皆可親近、皆是朋友的思想。(3分)《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在艱難處境中,杜甫想的是“安得廣廈千萬間”,使天下寒士“俱歡顏”,為此寧可獨自承受苦難與不幸,表現了他舍己為人的大愛情懷。(3分)【評分標準】結合詩歌內容分析,能自圓其說。18.(7分)答案:①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②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③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評分標準:寫對一處得1分。如有錯別字、多字、少字,則該處不得分。四、(本大題共6小題,共24分)19.(2分)B20.(3分)B11段的“湮滅”第○,指風聲、樹聲等自然之聲埋沒、蓋住了公園里的世俗之聲,魯迅墓周圍變得安寧和【評分標準】前三點是對魯迅及其小說的感受和評價,3分。其中,“魯迅的創作態度”1分,“小說的人物特點”1分,“藝術效果”1分。“人物特點”中“象征性”,可用“寓意豐富”“意蘊深厚”“形象飽滿”“具有悲涼的詩意美”等替換。“藝術效果”中“巨大的影響力”,可用“強大的感染力”“強烈的共鳴感”“能引發人們深刻的思考”等替換。意思對即可。后三點是插入本段的作用,3分。答出任意兩點即可得滿分。其中,“凸顯了拜謁魯迅墓的意義”也可答成“與第一段上海的歷史名人足跡中,最難抹去的是魯迅先生相呼應”。其它答案視合理程度給分。23.(5分)參考答案:第一問:淡然,不在意(1分)第二問:略(4分)文中有三處依據:魯迅先生對自己的譯作原稿被用來包油條時說的話;雕像太高而形成陰影擋在魯迅【評分標準】第二問,依據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兩個依據即可。第三處依據中的兩點內容,寫出一點即可。24(3分)D五、本大題共2小題,共60分。25.(10分)一類卷(8—10分),符合題意,內容充實,結構完整,表達流暢,較有文采。二類卷(5—7分),基本符合題意,內容較充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通順。三類卷(1—4分),偏離題意,內容空洞,結構不完整,語病較多。26.(50分)說明:作文沒有抄寫題目,扣2分。每3個錯別字減1分,重復的不計。字數不足,每少50個字減1分。【文言文參考譯文】我在小時候,就聽說過吳純甫先生。長大后登門拜訪,高興得忘了回家。當世人談論胸懷大志、剛正不阿、高特超群的人時,我一定說是吳純甫先生。先生學業精通,文章精深,事理精熟。年少時,被縣令及州縣中的長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