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本章重點了解斜截面破壞的主要形態及影響因素;掌握受彎構件鋼筋的布置、縱筋的彎起、掌握受彎構件斜截面承載力的計算方法
及防止斜壓和斜拉破壞的措施;截斷及錨固等構造措施。
第一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5.1概述M=VaM
圖+PPaaV=+PV=-PV圖+-在主要承受彎矩的區段,產生正截面受彎破壞。
在剪力和彎矩共同作用的區段,則會產生斜截面受剪破壞或斜截面受彎破壞。第二頁,共119頁。第三頁,共119頁。第四頁,共119頁。箍筋彎起鋼筋腹筋箍筋布置與梁內主拉應力方向一致,可有效地限制斜裂縫的開展;但從施工考慮,傾斜的箍筋不便綁扎,與縱向鋼筋難以形成牢固的鋼筋骨架,故一般都采用豎直箍筋。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
第五頁,共119頁。彎起鋼筋可利用正截面受彎的縱向鋼筋直接彎起而成。但因其傳力較為集中,有可能引起彎起處混凝土的劈裂裂縫,首選箍筋。彎筋位置不宜在梁側邊緣,梁底的角筋不能彎起。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六頁,共119頁。由材料力學可知: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5.2.1斜裂縫§5.2斜裂縫、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
第七頁,共119頁。③①②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主應力軌跡線裂縫③①②第八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5.2.1斜裂縫§5.2斜裂縫、剪跨比及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
由材料力學可知:
…5-1…5-2第九頁,共119頁。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兩類主要斜裂縫腹剪斜裂縫彎剪斜裂縫第十頁,共119頁。5.2.2兩個基本概念對集中荷載簡支梁最外側的集中力到臨近支座的距離a稱為剪跨,剪跨a與梁的有效高度h0的比值則稱為剪跨比1.剪跨比剪跨比——計算截面的彎矩與該截面的剪力及h0乘積的比值——廣義剪跨比a——計算剪跨比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十一頁,共119頁。
剪跨比是一個無量剛的量,反映了截面上的彎矩與剪力的相對大小,也反映了截面上的正應力與剪應力的相對大小2.配箍率sv——配箍率;Asv——同一截面箍筋的截面積,Asv=n.Asv1b——梁的截面寬度,s——箍筋間距,Asv1——單肢箍筋截面積,n——箍筋肢數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十二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第十三頁,共119頁。箍筋的配箍率單肢箍n=1雙肢箍n=2四肢箍n=4第十四頁,共119頁。斜截面受剪破壞的三種主要形態1、無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
與正截面的破壞類似,由于配箍率、剪跨比等因素的不同,梁的斜截面破壞也有多種形態,主要有三種破壞形式。斜截面破壞的三種主要形態1、斜拉破壞2、剪壓破壞
3、斜壓破壞第十五頁,共119頁。1)、斜拉破壞
發生條件:當剪跨比較大(λ>3)時,常發生這種破壞。破壞特點:當垂直裂縫一出現,就迅速向受壓區斜向伸展,斜截面承載力隨之喪失。破壞荷載與出現斜裂縫時的荷載很接近,破壞前變形小,呈明顯脆性,其承載力取決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第十六頁,共119頁。
2)、剪壓破壞發生條件:一般當剪跨比1≤λ≤3時,常發生此種破壞。此破壞系由梁中剪壓區壓應力和剪應力共同作用所致。破壞特征:在剪彎區段的受拉區邊緣先出現一些垂直裂縫,它們沿豎向延伸一小段長度后,就斜向延伸形成一些斜裂縫,斜裂縫逐步形成一條貫穿的較寬的主要斜裂縫,稱為臨界斜裂縫,臨界斜裂縫出現后迅速延伸,使斜截面剪壓區的高度縮小,最后剪壓區混凝土破壞,使斜截面喪失承載力。
第十七頁,共119頁。
3)、斜壓破壞發生條件:當剪跨比較小(λ<1)時,發生斜壓破壞。這種破壞多數發生在剪力大而彎矩小的區段,以及梁腹板很薄的T形截面或工字形截面梁內。此破壞系由梁中主壓應力所致。破壞特點:破壞時,混凝土被腹剪斜裂縫分割成若干個斜向短柱而被壓壞,破壞是突然發生。第十八頁,共119頁。三種破壞形態都屬脆性破壞類型,其中:
斜拉破壞承載力最低,破壞時脆性性質最顯著;
斜壓破壞承載力最高;
剪壓破壞的承載力和脆性界于受拉破壞和受壓破壞之間。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
設計中斜壓破壞和斜拉破壞主要靠構造要求來避免,而剪壓破壞則通過計算來防止。第十九頁,共119頁。第二十頁,共119頁。第二十一頁,共119頁。第二十二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2、有腹筋梁的斜截面受剪破壞形態
由于配箍率、剪跨比等因素的不同,梁的斜截面破壞主要有三種破壞形態。斜截面破壞的三種主要形態1、斜壓破壞2、剪壓破壞3、斜拉破壞第二十三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1.斜壓破壞產生條件λ
<1或腹筋多、腹板薄
破壞特點破壞時,混凝土被腹剪型斜裂縫分割成若干個斜向短柱而突然壓碎,腹筋不屈服。
第二十四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2.剪壓破壞產生條件1≤λ≤3且腹筋量適中。
破壞特點受拉區邊緣先開裂,然后向受壓區延伸。破壞時,與臨界斜裂縫相交的腹筋屈服,受壓區混凝土隨后被壓碎。
第二十五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3.斜拉破壞產生條件λ>3且腹筋量少。
破壞特點受拉邊緣一旦出現斜裂縫便急速發展,構件很快破壞。
第二十六頁,共119頁。第二十七頁,共119頁。第二十八頁,共119頁。第二十九頁,共119頁。第三十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5.3.1影響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主要因素1.剪跨比
§5.3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PPaa0.40.30.20.1012345斜壓剪壓斜拉第三十一頁,共119頁。2.混凝土的強度與縱筋的配筋率混凝土的強度提高縱筋配筋率增大抗剪承載力提高第三十二頁,共119頁。3.箍筋的配箍率單肢箍n=1雙肢箍n=2四肢箍n=4☆受剪承載力隨配箍率的增大而提高第三十三頁,共119頁。4.斜截面上的骨料咬合力5.截面尺寸和形狀隨著截面有效高度增大抗剪承載力降低第三十四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5.3.2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公式1.一般受彎構件
第三十五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箍筋抗拉強度設計值;
——配置在同一截面內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積:=n
,此處,n為在同一截面內箍筋的肢數,為單肢箍筋的截面面積;
S
——沿構件長度方向的箍筋間距;
——同一彎起平面內彎起鋼筋截面面積;
——彎起鋼筋與構件軸線的夾角。
…5-7第三十六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2.集中荷載下的獨立梁
…5-8λ——計算截面的剪跨比,可取λ=a/h0,a為集中荷載作用點至支座或節點的距離;當λ<1.5時,取λ=1.5;當λ>3時,取λ=3。
第三十七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3.基本公式的適用范圍
為了防止斜壓破壞,要求:
當時
…5-9當時
…5-10當時
…5-11——混凝土強度影響系數,當
C50時,取=1.0;
當混凝土強度等級為C80時,取=0.8;其間按線性內插法取用。第三十八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截面的腹板高度,按下圖確定:
hwhwhw第三十九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
為了防止斜拉破壞,要求:
…5-12第四十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
為了防止斜拉破壞,同時要求:
①箍筋的間距應滿足表5.3要求: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Smax
梁高h/mmV>0.7ftbh0V≤0.7ftbh0150<h≤300150200300<h≤500200300500<h≤800250350h>800300600第四十一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②箍筋的直徑滿足表5.2要求:
箍筋直徑d
梁高h(mm)箍筋直徑(mm)h≤8006h>8008第四十二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4.可以按構造配置箍筋的條件
當滿足下列條件時,可按表5.2和表5.3配筋。一般情況:
…5-13集中荷載下的獨立梁:
…5-14第四十三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5.斜截面承載力計算步驟
⑴確定計算截面及其剪力設計值;⑵驗算截面尺寸是否足夠;⑶驗算是否可以按構造配筋;⑷當不能按構造配箍筋時,計算腹筋用量;⑸驗算箍筋間距、直徑和最小配箍率是否滿足要求。第四十四頁,共119頁。受剪計算斜截面位置⑴支座邊緣截面(1-1);⑵腹板寬度改變處截面(2-2);⑶箍筋直徑或間距改變處截面(3-3);⑷受拉區彎起鋼筋彎起點處的截面(4-4)。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四十五頁,共119頁。一、設計問題已知:截面尺寸、材料強度、設計剪力。求:腹筋5.3.4抗剪強度公式的應用
◆具體計算步驟如下:⑴驗算截面限制條件,如不滿足應?加大截面尺寸。⑵驗算是否需要按計算配筋如:V≤Vc
?如滿足,按最小配箍率配箍筋且滿足構造要求。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四十六頁,共119頁。⑶計算腹筋一般受彎構件集中荷載作用下的獨立梁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僅配箍筋梁的設計計算第四十七頁,共119頁。as
為彎起鋼筋與構件軸線的夾角,一般取45~60°⑷根據Asv/s確定箍筋肢數、直徑和間距,并應滿足最小配箍率、箍筋最大間距和箍筋最小直徑的要求。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既配箍筋又配彎起鋼筋第四十八頁,共119頁。《規范》:前一排彎起點至后一排彎終點的距離不應大于表中V>0.7ftbh0欄的最大箍筋間距smax的規定。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四十九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梁中箍筋的最大間距Smax
梁高h/mmV>0.7ftbh0V≤0.7ftbh0150<h≤300150200300<h≤500200300500<h≤800250350h>800300600第五十頁,共119頁。二、截面校核已知:截面尺寸、材料強度、設計剪力,腹筋。求:抗剪承載力由強度計算公式可求得承載力。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五十一頁,共119頁。受彎承載力圖表示構件抵抗彎矩的能力大小,即沿梁長各正截面的縱筋抵抗彎矩的圖形。5.4.1抵抗彎矩圖§5.4鋼筋混凝土梁的斜截面受彎承載力第五十二頁,共119頁。如果鋼筋的總面積等于計算面積,則Mu圖的外圍水平線正好與M圖上最大彎矩點相切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五十三頁,共119頁。若鋼筋的總面積略大于計算面積,則可根據實際配筋量利用下式來求得Mu圖外圍水平線的位置: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五十四頁,共119頁。每根鋼筋所承擔的Mui
可近似按該鋼筋的面積Asi與總鋼筋面積As的比值乘以Mu
值225122R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五十五頁,共119頁。22點處①、②號鋼筋強度充分利用鋼筋“充分利用點”,“不需要點”25①122③25②11點處三根鋼筋的強度充分利用acbd33點處①號鋼筋充分利用鋼筋充分利用點③號鋼筋在2點以外(向支座方向)就不再需要②號鋼筋在3點以外也不再需要①號鋼筋在a點以外也不再需要鋼筋不需要點MR②
①③③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五十六頁,共119頁。③號鋼筋彎起25222f1fi
Mu1abeg2f25①②1f22③
②Mu2EG①③fjhFHMu圖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將③號鋼筋的彎起——Mu圖成為多邊形cd第五十七頁,共119頁。保證斜截面受彎承載力的措施1.彎起點的位置縱筋的彎起必須滿足三方面的要求:*保證正截面的受彎承載力*保證斜截面的受剪承載力*保證斜截面的受彎承載力計算確定構造確定計算及構造確定第五十八頁,共119頁。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幾何中心軸321acgeAGE≤Smaxg在2點以外保證正截面受彎保證斜截面受彎???第五十九頁,共119頁。幾何中心軸3211acgeGEg在2點以外保證正截面受彎≤smax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第六十頁,共119頁。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幾何中心軸321acgeAGE≤SmaxFsFsbaZZb未彎起時彎起后保證不發生斜截面破壞第六十一頁,共119頁。縱向受力鋼筋的彎起FsFsbaZZb統一取第六十二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彎起鋼筋的抵抗彎矩圖第六十三頁,共119頁。2.彎終點的位置彎起鋼筋的彎終點到支座邊緣或到前一排彎起鋼筋彎起點之間的距離,都不應大于箍筋的最大間距。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350500250300200300150200梁高h梁高h第六十四頁,共119頁。彎起鋼筋的要求:1.畫出彎矩圖和正截面受彎承載力圖;2.根據各根鋼筋面積大小按比例分配受彎承載力圖,彎起的鋼筋畫在外面;3.找出要彎起鋼筋的充分利用點和不需要點;4.從充分利用點向外延伸0.5h0,作為彎起點,并找出彎起鋼筋與中和軸的交點。如該點在不需要點的外面,可以,否則再向外延伸;5.驗算是否滿足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要求和其它構造要求。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六十五頁,共119頁。
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5.4.3縱筋的截斷負彎矩鋼筋的截斷位置ld1——充分利用截面伸出長度;ld2——不需要截面伸出長度。第六十六頁,共119頁。1.縱向鋼筋的粘結錨固問題:在支座負彎矩區出現斜裂縫后,在截面B處的縱筋應力必然增大,鋼筋的零應力點會向截斷點C移動,這種移動稱為拉應力的平移。◆從充分利用截面延伸一定長度后再截斷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六十七頁,共119頁。2.延伸長度的確定:⑴V≤0.7ftbh0◆
a點為鋼筋的充分利用點◆
b點為鋼筋的不需要點◆
c點為鋼筋實際截斷點
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六十八頁,共119頁。鋼筋可分批截斷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六十九頁,共119頁。⑵V>0.7ftbh0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七十頁,共119頁。◆鋼筋充分利用點到實際截斷點的延伸長度為h0+1.2la◆實際截斷點距理論斷點的距離不應小于h0或20d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七十一頁,共119頁。◆當鋼筋截斷點仍位于負彎矩區段內時,則:ld1=1.7h0+1.2la;ld2不應小于1.3h0或20d。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七十二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表5.1
截面條件ld1ld2V≤0.7ftbh01.2la20dV>0.7ftbh01.2la+h020d且h0V>0.7ftbh0且斷點仍在負彎矩受拉區內1.2la+1.7h020d且1.3h0第七十三頁,共119頁。3.懸臂梁的負彎矩鋼筋◆一般將鋼筋全部伸到懸臂端,并向下彎折不小于12d;◆一般應有不少于兩根上部鋼筋伸到懸臂端,并向下彎折不小于12d;◆其余鋼筋應采用下彎后錨固的方法,彎起點位置按前述彎起鋼筋的方法確定。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七十四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5.5
鋼筋骨架的構造要求(1)彎筋終點應有直線段,光面鋼筋端部還應做彎鉤。受拉受壓第七十五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2)不得采用浮筋做彎筋。可用禁用第七十六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
箍筋的構造要求梁受扭或承受動荷載時,不得使用開口箍筋注意——彎鉤及開口應布置在受壓區。第七十七頁,共119頁。箍筋的錨固第5章受彎構件的斜截面承載力第七十八頁,共119頁。箍筋
構造1.直徑最小直徑:當梁高>800mm時,d
≥8mm;當梁高≤800mm時,d≥6mm;2.箍筋的設置對于計算不需要箍筋的梁:當梁高>300mm時,應沿梁全長設置箍筋;當梁高150-300mm時,可在端部各1/4跨度內設置箍筋;但若在跨中范圍內有集中荷載時,應沿全長設置箍筋;當梁高<150mm時,可不設箍筋。第七十九頁,共119頁。
箍筋的間距
箍筋的間距除按計算要求確定外,其最大間距應滿足下列規定。
S具體要求:1、綁扎骨架中:S≤15d;焊接骨架中:S≤20d;
d——縱向受壓鋼筋最小直徑在任何情況下S≤400mm。2、當梁中配有計算需要的縱向受壓鋼筋(雙筋梁)時,箍筋必須做成封閉式。第八十頁,共119頁。箍筋的形式單肢箍n=1雙肢箍n=2四肢箍n=4第八十一頁,共119頁。縱向受力鋼筋在支座處的錨固ABqlasMAMB開裂前A處的彎矩為MA開裂后斜截面的彎矩為MB開裂后鋼筋的拉力Ts明顯增大。若las不夠則容易發生錨固破壞第八十二頁,共119頁。縱向受力鋼筋在支座處的錨固ABqlasMAMB簡支板或連續板下部縱筋伸入支座的長度縱向鋼筋的直徑第八十三頁,共119頁。縱向受力鋼筋在支座處的錨固ABqlasMAMB簡支梁或連續梁簡支端下部縱筋伸入支座的長度縱向鋼筋的直徑如梁內支座處的錨固不能滿足上述要求,應采取加焊錨固鋼板等有效措施第八十四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1)縱筋在簡支支座處的錨固當V≤0.7ftbh0時,las≥5d;當V>0.7ftbh0時,las≥12d(帶肋)las≥15d(光面)第八十五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2)中間支座直線錨固:第八十六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
(2)中間支座直線錨固:第八十七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3)中間支座的彎折錨固:第八十八頁,共119頁。第5章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4)節點或支座范圍外的搭接:第八十九頁,共119頁。5.5.3架立鋼筋及縱向構造鋼筋1.架立鋼筋直徑:當梁的跨度<4米時,d≥8mm;當梁的跨度4米-6米時,d≥10mm;當梁的跨度>6米時,d≥12mm。2.縱向構造鋼筋(腰筋)設置條件:當梁的腹板高度hw
≥
450mm時,在梁的兩側應沿高度設置縱向構造鋼筋。設置數量:每側縱向構造鋼筋面積≥0.1%bhw(腹板面積)間距@≤200mm。第九十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第6章受壓構件的截面承載力第九十一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本章重點掌握軸心受壓構件受力全過程、正截面受壓承載力計算方法及主要構造要求;了解螺旋箍筋柱的原理與應用;
熟練掌握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兩種破壞形態的特征及其正截面應力計算簡圖;掌握偏心受壓構件正截面承載力的計算方法;掌握Nu—Mu相關曲線的概念及其應用。第九十二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以承受壓力為主的構件屬于受壓構件。§6.0概述第九十三頁,共119頁。?軸心受壓構件
?偏心受壓構件{單向偏心受壓
雙向偏心受壓6.1受壓構件的一般構造要求(a)軸心受壓
(b)單向偏心受壓第九十四頁,共119頁。工業和民用建筑中的單層廠房和多層框架柱偏心受壓構件第九十五頁,共119頁。拱和屋架上弦桿,及水塔、煙囪的筒壁等屬于偏心受壓構件偏心受壓構件第九十六頁,共119頁。正方形、矩形、圓形、多邊形、環形等截面尺寸不宜過小,不宜小于250*250一般應控制在
l0/b≤30
及
l0/h≤25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6.1一般構造要求6.1.1截面形狀和尺寸第九十七頁,共119頁。材料的強度等級
*混凝土常用C25~C40
*鋼筋常用HRB400和HRB335及RRB4006.1.3縱向鋼筋縱筋:0.6%<
<5%,同時一側受壓鋼筋的配筋率
≥0.2%;
d12mm通常d=16~32mm,防止過早壓屈
間距不應小于50mm,不應大于300mm第九十八頁,共119頁。6.1.4箍 筋箍筋:直徑6mm或d/4
縱筋搭接范圍:S10d或
200mm
當柱中全部縱向鋼筋的配筋率超過3%時,箍筋直徑不宜小于8mm第九十九頁,共119頁。受壓構件的配筋構造要求箍筋復合箍筋復合箍筋拉筋第一百頁,共119頁。內折角不應采用內折角不應采用復雜截面的箍筋形式第一百零一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6.2軸心受壓構件6.2.0概述第一百零二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6.2.1配有普通箍筋的軸心受壓構件1.受力分析及破壞特征短柱:混凝土壓碎,鋼筋壓屈長柱:構件壓屈l0
/i≤28
(l0
為柱計算長度,
i為回轉半徑。)
矩形截面柱,
l0
/b≤8
第一百零三頁,共119頁。第一百零四頁,共119頁。——穩定系數試驗表明,長柱的破壞荷載低于同條件的短柱破壞荷載。《規范》采用穩定系數
表示承載能力的降低程度,即第一百零五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2.配有普通箍筋的軸壓構件計算…6-4j
——穩定系數;——鋼筋抗壓強度設計值;——
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當現澆鋼筋混凝土軸壓構件截面長邊或直徑小于300mm時,混凝土強度設計值應乘以系數0.8。NfyAsfc第一百零六頁,共119頁。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第6章主頁目錄上一章幫助下一章——
全部縱向受壓鋼筋面積;——
構件截面面積,當縱向鋼筋配筋率大于3%時,A采用
;——可靠度調整系數。第一百零七頁,共119頁。短柱:=1.0長柱:…lo/i(或lo/b)查表5-1
lo
–––構件的計算長度,與構件端部的支承條件有關。兩端鉸一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北政法大學《水生生物分子生物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吉林航空職業技術學院《藥物研究儀器操作及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美術鑒賞與審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口腔診所聘用勞動合同
- 承租電梯房屋合同
- 金融借款合同及分析
- 工程轉讓合同協議
- 二手房買賣居間合同
- 基礎打樁工程泥漿外運承包合同
- 全新采購合同的管理制度
- 網絡安全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1000題
- 拉薩租房合同房屋租賃合同租房合同書
- 小徑分岔的花園
- 癌癥疼痛三階梯止痛療法幻燈片
- 《叩問師魂》觀后感3篇
- 大象版科學(2017)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生物的家園》單元測試卷及答案
- GB/T 9575-2013橡膠和塑料軟管軟管規格和最大最小內徑及切割長度公差
- GB/T 9163-2001關節軸承向心關節軸承
- GB/T 4857.19-1992包裝運輸包裝件流通試驗信息記錄
- GB/T 40581-2021電力系統安全穩定計算規范
- GB/T 37573-2019露天煤礦邊坡穩定性年度評價技術規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