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計9月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將維持堅挺態勢_第1頁
預計9月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將維持堅挺態勢_第2頁
預計9月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將維持堅挺態勢_第3頁
預計9月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將維持堅挺態勢_第4頁
預計9月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將維持堅挺態勢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Word預計9月國內主產區小麥價格將維持堅挺態勢今年夏收小麥的進度可以用“前慢后快”來概括。在7月下旬之前,由于各地嚴格按照小麥國標來進行收購,導致一些地方出現賣糧難。根據這種現狀,我國多個省份出臺應急預案,專門針對不善粒在10%至20%的小麥進行臨時收儲,8月份小麥收儲量快速增加,購銷兩旺。預計后期國內質優新麥在“供降需增”提振下,其行情延續偏強運行態勢。

流通市場質優糧源采購難度大

截至8月25日,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累計收購小麥6380萬噸,同比增加558萬噸。從近幾年主產區小麥收購進度來看,2021~2021年同期主產區各類糧食企業平均收購量為5340萬噸,其間最低值為2021年的3840萬噸,最高值為2021年的6883萬噸。

近期國內主產區新麥10日收購進度呈現明顯放緩態勢。其中,8月16日~25日新增收購量450萬噸,8月6日~15日新增收購量543萬噸,7月26日~8月5日新增收購量1034萬噸。

目前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數量已明顯超過去年同期水平,托市收購占比較高,除江蘇、湖北同比落后外,其他地區均超過上年同期,尤其是山東及河北質優糧源外流數量較多。

據統計,截至8月25日,國內主產區小麥托市收購數量為2428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579萬噸。主產區新麥質量大范圍下降、新麥收購數量及托市收購數量同比增加,導致流通市場質優糧源采購難度大,政策性收購對流通市場供給的擠壓效果逐步顯現。

新麥收購價“北高南低”

隨著下游面粉加工企業新麥加工需求的提升,以及流通市場可供給糧源數量的持續減少,國內新麥市場價格底部重心呈現上移態勢,制粉小麥市場購銷整體呈現“量緩價漲”態勢。山東、河北部分區域新麥收購價已明顯高于最低收購價,麥市購銷呈現“有價無市”格局,市場主體看漲預期較為濃厚。

南方麥區則因流通市場質優新麥數量較為匱乏,質差小麥數量居多,麥價重心上行困難,整體仍在最低收購價以下運行,麥價整體走勢弱于北方麥區,新麥收購價格“北高南低”,且區域間麥價價差有所擴大。

截至9月初,普通新麥收購價:江蘇連云港2320~2360元/噸,安徽蕭縣2300~2320元/噸,山東鄒平2400元/噸,河南虞城2380~2420元/噸,河北新樂2420~2440元/噸。

而質差小麥因需與質優小麥搭配滿足制粉質量要求,其收購價明顯低于質優新麥。其中,安徽鳳臺新麥收購價1860~2060元/噸,江蘇如東1940~1960元/噸,河南鶴壁2080~2100元/噸。

國際麥價不斷下探新低

國際谷物協會(IGC)將今年全球小麥產量預測上修至創紀錄的7.43億噸,與去年相比增多1%。下一年度美國小麥庫存預期將觸及近10年來最高水準,同時,全球小麥庫存可能觸及紀錄高位。截至9月2日,美國芝加哥商品交易所美軟紅冬小麥12月合約期價報收于399.25美分/蒲式耳,期價跌至近10年以來低位。

截至9月初,12月交貨的美國2號軟紅冬小麥FOB價為164.5美元/噸,到國內口岸稅后總成本約為1589元/噸,比去年同期下跌278元/噸。隨著國際麥價持續下行,內外麥價價差呈現擴大態勢,進口小麥性比價優勢凸顯,這對國產小麥市場價格形成一定沖擊。

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1~7月份我國進口小麥208.1153萬噸,比去年同期提高22.72%。據哈薩克斯坦農業部副部長GulmiraIsayeva稱,該國正在進行磋商,計劃對華小麥出口配額提高到每年40萬噸;1~7月國內自哈薩克斯坦進口小麥23.5767萬噸,同比增加262.13%。

新麥消化能力明顯提高

由于有效需求不足,加之國家臨儲小麥拍賣底價過高,導致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消化速度緩慢,國家臨儲小麥庫存數量同比大增。自2021年6月初至2021年8月底,國家臨儲小麥累計投放數量3257.2708萬噸,實際成交數量僅為10.0858萬噸,平均成交率0.31%,周度成交均價2398~2532元/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累計投放糧源數量1521.698萬噸,實際成交29.4084萬噸,平均成交率1.93%,周度成交均價2469~2500元/噸。

用糧主體因國家臨儲小麥價高制約其采購,但從另一方面也將加大新麥的消化力度。截至8月底,國家臨儲小麥剩余庫存數量為3808萬~3908萬噸,同比高1919萬~2021萬噸。其中,江蘇剩余庫存量為781萬噸,同比高483萬噸;安徽為910萬噸,同比高389萬噸;河南為1830萬噸,同比高901萬噸;湖北為200萬噸,同比高57萬噸。

面粉與小麥均價價差擴大

隨著天氣轉涼及后期“雙節”效應等因素提振,國內面粉市場消費逐步走出傳統淡季的制約,面粉加工企業開工率有所回升,尤其是大型面粉企業及專用粉生產企業,國內面粉市場購銷“量價”有所回暖。

下游需求好轉雖一定程度上提振面粉企業開工率,面粉市場走貨量雖有所好轉,但并未出現明顯改變,專用粉市場走貨好于普通粉。而面粉出廠價上調,更多源于面粉企業加工成本增加以及麩皮價格大幅下跌的雙重擠壓,下游需求提振更多體現在面粉市場購銷活躍度,對價格影響較弱,面粉加工企業經營利潤仍不樂觀,配麥成本差異使得面粉企業之間加工利潤不一。

據市場監測,截至9月上旬,河南濮陽面粉加工企業30粉出廠價3140~3160元/噸,麩皮出廠價1120元/噸;河北新樂30粉出廠價3240~3280元/噸,麩皮出廠價1160元/噸;山東臨沂30粉出廠價3120元/噸,麩皮出廠價1200元/噸;安徽蕭縣30粉出廠價3040~3100元/噸,麩皮出廠價1200~1260元/噸。

近期國內面粉和小麥價差攀升至近年來高位。據統計,截至2021年8月底,國內特一級小麥粉與三等白小麥均價的價差為1085~1090元/噸;相比之下,上年同期為985~990元/噸,面粉與小麥均價的價差擴大95~105元/噸。

麥價走勢主基調穩中上行

在主產區托市收購持續增加、上市流通糧源數量下降等諸多因素影響下,流通市場質優糧源呈現“供降需增”態勢,采購成本及采購難度均明顯增加,“賣方”市場氛圍較為濃厚,麥價整體上漲態勢顯現,其上漲節奏及空間取決于因價格變化所引發的面粉企業采購力度及持糧主體出貨力度之間的博弈。

據《2021-2021年稻谷小麥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分析9月是小麥集中收購的最后一個月份,隨著南方新玉米的陸續上市,會對飼用小麥市場造成沖擊,加上2021年小麥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