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美育觀后感3000字_第1頁
大學美育觀后感3000字_第2頁
大學美育觀后感3000字_第3頁
大學美育觀后感3000字_第4頁
大學美育觀后感3000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大學美育觀后感3000字大學美育

《大學美育》是根據我國高校的特點、特別是理工科大學生的實際

狀況而編寫的。通過大學美育,可以使讀者了解并把握大學美育的基本理論,懂一點文學藝術的基礎知識,提高對各類文學藝術樣式(如小說、散文、詩歌以及音樂、舞蹈、繪畫、雕塑、建筑、攝影、戲劇、電影、電視等)的鑒賞能力,擴大知識視野,陶冶思想情操,從而使讀者在德、智、體、美的美育方面有長足的進步。

大學美育是一門為了加強高校人文素質教育和審美教育而設置的新課;與美學原理課、美育原理課既有聯系,又有區別;從教學目的、要求,到教學內容、方法,以及與其他課程的關系等等問題,都需要在教學實踐中認真摸索。開好這門課,對于大學生審美修養和審美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全方位地加強大學美育課的課程建設,是擺在我國高校美育工作面前的任務。

自古以來人們對美的追求從未中止過,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建筑、或者是藝術,它們都屬于美的范疇。在人類對美好事物追尋是不分國界、不分種族的,更是其他外界因素無法阻擋的。美存在于生活,在于人們不斷去尋覓、去發現,一個很微弱的畫面可能就存在著美。

但是隨著現代社會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不斷加快、所面臨的壓力也成倍增長,在這樣快節奏的生活中人們追求美活動也隨之減少了。時間、地域、經濟能力的限制讓現代社會中的人們很少能夠深入自然,尋求那原始的美麗,只能將自身對美的追求局限在很小的范圍之內。

在科技進步巨大的今天,電腦絕技與數字技術日漸成熟,給我們帶來了一種新的消遣方式——電影,在電影中我們不僅可以得到放松,還可以在其中需找到

別樣的美麗。我們可以坐在家中、電影院里就可以欣賞的那些人跡罕至卻異常秀麗的風景、建筑,甚至不毛之地的別樣景致。

下面我就例舉自己看過的電影,和大家共同共享那不同的美麗絢爛。

21世紀的中國電影走出了一個新的開端,用電影這個平臺讓世界

人民知道了中國,了解到中國5000年的文化積累與華夏文明中豐富多彩的美之意境。

假使說李安導演的《臥虎藏龍》讓世界沉浸在中華武術的神秘中,

那么電影《英雄》則是把中國人對美的追求和向往的意境之美浮現給了不了解中國文化的人們。

90分鐘的電影是短暫的,它所向人們的想象空間卻是無限的,影

片先后出現了紅、藍、白、綠、黑五種色調,每種畫面色調都有不同的喻意,這不僅對推動故事發展,刻畫人物性格都起到了襯托作用,還在豐富畫面的同時表現了中國式審美的要求和刻畫。〞

從紅色的狹隘、藍色的惆悵、綠色的激蕩到最終白色的殊途同歸,

一點點的把中國人所特有的含蓄,默然,靜止,優雅之美參與其中。中國人崇尚俠義,由于俠是中國文化中無私、宏偉、不羈的象征,俠之大者以天下先正是說明這點。

整個影片里包含了三個故事,每一個故事中導演所用的顏色也各不一致,這不僅起到襯托劇情與起到示意主角心理反映的作用,還能使影片各個階段表現的意境和審美觀形成顯明的對比,因而影片中應對故事情節也只有三種主色調。

第一種色調的色調:紅,這種顏色給人以熱心、興奮、嫉妒、怒火等多種感情色調。這是無名給秦王編造的殘劍飛雪的故事,由于這根本是編造的,紅色的基調反映出無名心中的躁動;如月心中的憤怒與嫉妒,還有趙國破城不降的慘烈。這一段開頭部分是秦軍攻打邯鄲,土黃色的大背景中,穿著紅衫的趙人在孤城中顯得那般壯烈,寧死不屈、不降的精神顯示了中華民族堅硬的脊梁。章子怡扮演的如月是侍仆身份,使她對主人殘劍之情了無著落,然而殘劍心中只有飛雪,這正是如月人生之陷,最終只有以身殉情殉義。飛雪與如月在胡楊林中的對打,劍風刀浪,卷起黃葉滿天。我們聽到了蒼老的琴聲,鼓童的聲響,還有女高音抒情的詠嘆,三種聲音交融蕩氣回腸,流瀉出愛的柔情、怨的委婉及恨的感傷。那低咽的琴音把人帶進了歷史的夢鄉,對國家、大地、民族的懷想,訴說著英雄念天地之悠悠的無盡衷腸!

其次種色調的色調:藍,藍色一直是惆悵的代名詞。片中,梁朝偉扮演的殘劍更是將這種情感表現的淋漓盡致。以翠綠色的山巒作底襯,乳白色的淡淡薄霧隨風飄蕩,在淡藍色的湖面之上,無名與殘劍決斗,兩人以輕功踏水而行飄飄欲仙,劍光縱橫激斗不休,湖面波紋輕蕩,宛如輕靈的蝴蝶在巨大寶石之上翩翩起舞。打斗正酣時,一滴飛射的水珠落到了殘劍死去愛人的尸體上,正在決斗的殘劍馬上轉身去擦,對身后利劍來襲毫不在意。而將要得勝的無名看到此處更是強轉其劍也不傷人。這正顯示了,中國人所崇尚的愛情與道義。讓觀眾在藍色中了解屬于中國人恬靜、愛情、犧牲,和英雄惜英雄時所表現出的無私品質。

第三種色調的色調:綠,這種色調給人以活力、博愛、超脫、浪漫之感。在影片中導演用這種顏色闡述中國式的大愛無疆。殘劍與飛雪沖破三千鐵甲圍困殺入秦宮,二人懷著對秦國破趙的國恨家仇刺殺秦王,以將生死置之度外。但殘劍卻在即將手刃仇人時放棄了。我們在此時可以看出他眼中的那份掙扎,由于在他心中,國破家亡的仇恨比不上天下的歸一與百姓的安生。這是一個俠客以天下蒼生為己任,寧愿自己去單獨承受那份失敗和質疑。一襲綠衣的殘劍與秦王在綠幔間仗劍飛行,生死相搏,天下的命運,國家的恨仇,都在這綠色迷宮中團團轉轉,糾纏不清。秦宮無盡的綠紗緩緩落下,殘劍收劍而立,劍上還帶著一絲親王的鮮血,在這一刻殘劍心態已經返樸歸真,溫柔的綠色更為他這一刻的放棄添上一些祥和,與寧靜。

但白色和黑色呢,這明顯也出現在影片里。其實這就是最大的一個故事,也這是張藝謀給我們講的故事:整個影片。

黑色從影片的開始、秦宮的面對、無名長空的決戰一直到無名的結局幾乎貫穿影片。而秦軍百萬雄師的盔甲也是黑色,這有什么寓意呢?我認為張藝謀這樣設定是將黑色當成了一種歷史進步的必然,黑甲的秦軍很掃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局面。雖然在這過程之中充滿了血腥的戰爭與可歌可泣的無數英雄,但我們并不能否認秦的統一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新的機遇。

而白色出現在無名真實的表達中和殘劍飛雪的結局上,我想這是片中無名、殘劍、飛雪三個趙國刺客心中矛盾的寫照。國恨家仇不共戴天,但天下分開致使百姓流離失所,中國需要統一,需要一個賢主治理破碎的山

河,所以三人選擇了以死的方式報效祖國,并給予天下蒼生一個脫離苦難的機遇。這是一種放棄,一種信任,一種責任,是中國俠客以天下為先道義的抒發,更是中華對俠客正義行為審美意境的最深詮釋。

記得《英雄》首映式上,臺下記者問影片主演們一個問題:《英“雄》之中誰才是真的英雄?〞主演們回復的各不一致。最終導演張藝謀說:“我所導演的這部電影之中沒有固定的“英雄〞,需要觀眾自己去尋覓,我所認為的英雄不是一個人,而是片中所浮現的精神。〞

我認為張藝謀導演說的對,由于中華民族千年間所崇尚的:“仁、和、孝、寧靜、高遠、謙遜、平和〞等意境才是我們最寶貴的精神資產。他以一種唯美的風格把一部《英雄》的傳奇演繹得絢麗繽紛,透露出俠之大義、俠之精神,讓我們看到了一部將中國審美之意境浮現的淋漓盡致的佳作。

生活中四處都充滿著美,電影中的美只是其中一部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