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學第五章祛暑劑_第1頁
方劑學第五章祛暑劑_第2頁
方劑學第五章祛暑劑_第3頁
方劑學第五章祛暑劑_第4頁
方劑學第五章祛暑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方劑學第五章祛暑劑第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組成:祛暑清熱藥或祛暑化濕藥為主功效:祛除暑邪治證:夏月暑病一、概念香薷第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

具有明顯的季節性;

“先夏至日者為病溫,后夏至日者為病暑”2.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

“暑亦溫之類”、“暑本夏月之熱病”3.

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暑氣內通于心,其性較一般溫熱之邪更具升散而易耗氣傷津。4.

暑邪多挾濕。暑邪的致病特點:第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1、夏季乘涼飲冷,感受寒濕(陰暑);2、感暑挾濕;3、夏月感受暑熱(陽暑);4、暑熱氣津兩傷。暑熱病證型:暑熱病治法:以“清法”為主。第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祛暑解表—夏季乘涼飲冷,感受寒濕(陰暑)

—香薷散2、祛暑利濕—感暑挾濕

—六一散3、祛暑清熱—夏月感受暑熱(陽暑)

—清絡飲4、清暑益氣—暑熱氣津兩傷

—王氏清暑益氣湯二、分類、適應證、代表方:第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1.

辨暑熱和暑濕的主次輕重;2.

暑熱耗氣傷津者,應配伍益氣養陰之品。三、使用注意紫蘇第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香薷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用法】香薷一斤白扁豆厚樸各半斤【組成】第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香薷散·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入酒一分,煎七分,去滓,水中沉冷。連吃二服,隨病不拘時。第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寒束肌表:惡寒發熱,無汗,身重頭痛,脈浮。暑濕傷中:胸悶泛惡,腹痛吐瀉,舌苔白膩。【主治】夏月傷于寒濕之陰暑證【病機】寒束肌表,暑濕傷中【治法】祛暑解表,化濕和中·香薷散·第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方解】君:香薷—解表散寒,祛暑化濕臣:厚樸—行氣下氣,化濕除滿佐:白扁豆—健脾和中,滲濕消暑酒—散寒溫通配伍要點:解表與化濕并用,健脾與行氣同用。·香薷散·第1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運用】1本方是祛暑常用方劑。

﹡《名醫論方》2辨證要點:·惡寒發熱,無汗,頭痛胸悶,舌苔白膩,脈浮。·香薷散·3臨證加減:·兼內熱加黃連·濕盛于里加茯苓,甘草·脾虛加人參,黃芪,白術,橘紅荊芥第1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名醫論方“此因傷暑而兼感受外寒之證也.夫暑必挾濕,而濕必歸土,乘胃則吐,乘脾則瀉.是以夏月因暑感寒,每多嘔瀉之證,以濕感于內,脾胃皆困也.此方香薷之辛溫香散,能入脾肺氣分,發越陽氣,以解外感受之邪.厚樸苦溫,寬中散滿,以祛脾胃之濕.扁豆和脾利水,寓匡正御邪之意耳.”——《成方便讀》

第1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香薷散·4現代應用:

·夏季感冒,急性胃腸炎等屬暑濕外感風寒證者。細辛第1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香薷散·5趣味記憶法:香薷散:猴想炒扁豆(厚樸香薷炒白扁豆)細辛第1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香薷散·5衍化方:·新加香薷飲《溫病條辨》功效:祛暑解表,清執化濕主治:暑溫薄荷第1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滑石六兩甘草一兩【用法】【組成】六一散《傷寒直格》

第1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六一散·上為細末,每服三錢,蜜少許,溫水調下或無蜜亦可,每日三服;或欲冷者,新井泉水調下亦得。第1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主治】感冒挾濕,暑濕下注證。【治法】清暑利濕【病機】感冒挾濕,暑濕下注暑熱內盛,傷津擾心—身熱、煩渴。暑濕下注,氣化不利—泄瀉、小便不利。·六一散·第1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方解】君:滑石—清熱利小便,使暑熱從小便而去。佐使:甘草—清熱和中

·

滑、甘配甘寒生津配伍要點:清熱而不留濕,利水不傷正。·六一散·第1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運用】身熱煩渴,小便不利。2、辨證要點:

1本方為治療暑濕的常用方。﹡《名醫論方》·六一散·第2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六一散…治傷暑感冒,表里俱熱,煩躁口渴,小便不通,一切瀉痢淋濁等證屬于熱者,此解肌行水,而為卻暑之劑也。滑石氣清能解肌,質重能清降,寒能勝熱,滑能通竅,淡能利水;加甘草者,和其中以緩滑石之寒滑,庶滑石之功,得以徹表徹里,使邪去而正不傷,故能治如上諸證耳.”

——《成方便讀》名醫論方第2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六一散·趣味記憶法:

六一散:六一拾草(滑石與甘草用量比為6:1)第2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六一散·

3、臨證加減:濕傷脾胃加白扁豆、白術;濕熱下注加車前子、梔子、金錢草。蟬蛻第2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六一散·

衍化方:

·益元散--本方加辰砂,燈心湯調服功效:清心解暑,兼能安神主治:暑濕證兼心悸怔忡,失眠多夢者

·碧玉散--本方加青黛,令如淺碧色功效:清解暑熱主治:暑濕證兼有肝膽郁熱者

·雞蘇散--本方加薄荷功效:疏風解暑主治:暑濕證兼微惡風寒,頭痛頭脹,咳嗽不爽者第2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六一散·

4、現代運用:膀胱炎、尿道炎和急性腎盂腎炎等屬暑濕熱下注5、衍化方牛蒡第2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清暑益氣湯《溫熱經緯》

西洋參石斛麥冬黃連竹葉荷梗知母甘草粳米西瓜翠衣

【組成】

原方未注明劑量及用法。【原方用法】第2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中暑受熱—身熱汗多,尿赤心煩暑熱傷津—口渴暑熱耗氣—體倦少氣,精神不振,氣津兩傷—脈虛數【治法】清暑益氣,養陰生津。【病機】感受暑熱,氣耗津傷。【主治】暑熱氣津兩傷證。·清暑益氣湯·第2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方解】君:西瓜翠衣—清熱解暑,生津止渴西洋參—益氣養陰,清熱生津臣:荷梗—清熱解暑,以助西瓜衣清解暑熱。石斛、麥冬—養陰清熱,助洋參補養生津。佐:黃連、知母、竹葉—清熱瀉火除煩。

使:甘草、粳米—益胃和中,調和諸藥。·清暑益氣湯·第2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配伍要點:祛暑清熱與益氣養陰并用

·清暑益氣湯·第2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趣味記憶法:清暑益氣湯:師母深夜賣黃瓜和糙米(石斛知母西洋參竹葉麥冬黃連西瓜脆衣荷梗甘草粳米)第3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