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2_第1頁
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2_第2頁
2018高考一輪語文復習:文言實詞2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點擊文章標題可訪問原文章鏈接"2018一輪復習:文言實詞2命題點二古今異義“古今異義”是指文言詞語的意義和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書寫相同(同形)的詞語的意思不同的現(xiàn)象。這種意義和用法的差異是在語言的演變過程中出現(xiàn)的,大致包括詞義擴大、詞義縮小、詞義轉移、詞義弱化、詞義強化、感情色彩變化幾種。[考點感知]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語的古今意義。1.詞義擴大(1)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廉頗藺相如列傳》)古義:妃嬪今義:美貌女子(2)臣所以去親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古義:包括父母兄弟在內的內外親屬今義:跟自己家庭有婚姻關系或血統(tǒng)關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員2.詞義縮小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說》)古義: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義:在學術上有一定成就的人3.詞義轉移(1)枝枝相覆蓋,葉葉相交通(《孔雀東南飛(并序)》)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來往和運輸(2)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古義:外交使節(jié)

今義:出門時帶的包裹4.詞義弱化秦自繆公以來二十余君,未嘗有堅明約束者也(《廉頗藺相如列傳》)古義:盟約

今義:限制使不越出范圍5.詞義強化(1)先帝不以臣卑鄙(《出師表》)古義:表示地位低,見識短淺今義:(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2)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古義:與外界隔絕之地

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6.感情色彩變化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勸學》)古義:爪子和牙齒,中性

今義:惡勢力的幫兇,貶義命題點三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所謂通假,就是兩字通用或這個字借用為那個字。它的分類如下:類別釋義示例通用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也相通的字,古代可以寫這個,也可以寫那個“失其所與,不知”(《燭之武退秦師》)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這兩個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現(xiàn)代一般認為“知”通“智”假借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毫不相干的字,古代有時也可以借代“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中的“蚤”,本義是跳蚤,因為它和“早晨”的“早”讀音相同,被借用了“早”的意義。“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義;“蚤”是“早”的假借字,“蚤”通“早”古今字一個漢字(古字)原有幾個意義,后為區(qū)別,另造一個新字(今字)來表示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意義“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義上一般是有聯(lián)系的,通假字在意義上一般是沒有聯(lián)系的,課本為了方便起見,對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同”或“通”表示[考點感知]指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釋。(1)悟言一室之內(《蘭亭集序》)“悟”通“晤”,面對面(2)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鴻門宴》)

“倍”通“背”,違背(3)舉酒屬客(《赤壁賦》)

“屬”通“囑”,勸人

喝酒(4)共其乏困(《燭之武退秦師》)

“共”通“供”,供給(5)御六氣之辯(《逍遙游》)

“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