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現代詩兩首同步測試_第1頁
冀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現代詩兩首同步測試_第2頁
冀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現代詩兩首同步測試_第3頁
冀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現代詩兩首同步測試_第4頁
冀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現代詩兩首同步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當代詩兩首同步練習

本課重難點提示及高效解題要訣

1.重難點提示

熟讀并背誦,把握詩歌的內在旋律與和諧節奏;品味詩歌富有表現力的語言。這是本課一個重

點。本.課“課堂基礎鞏固練”中的第2題,“課后強化提升練“中,第一題的第3、第5小題,是

針對此重點的練習。

把握詩歌的意象,領會其象征意義;領會詩歌的主題,提高閱讀和鑒賞詩歌的能力。這是本課

難點之一,也是中考考查的對象。本課''課堂基礎鞏固練”中第1、第6題,“課后強化提升練”

中,第一題的第1、第6小題,“經典考題綜合練”中的第1小題,這幾道題目就是對此難點的練

習及鞏固。

2.高效解題要訣

在熟讀的基礎上,體味詩歌音韻的和諧美,把握詩歌節奏;細細體味詩歌意象特點,通過意象

來把握詩歌的主旨和作者所表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詩歌鑒賞水平。

課堂基礎鞏固練

(時間:15分鐘滿分:30分)

1.填空(6分)

兩首鄉愁詩構思獨特,第一首借助的變化來層層推進的抒發。第二首詩新奇的

—顯示了詩人超凡的,表現鄉愁永恒的一句是o

2.用恰當的數量詞填空(2分)

⑴鄉愁是窄窄的船票⑵鄉愁是淺淺的海峽

⑶鄉愁是小小的郵票⑷鄉愁是矮矮的墳墓

3.對“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呵”“而現在”在詩中的作用,正確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4分)

A、這是一組表示時間的序語。

B、這些時間詞像一條紅線,貫穿于整首詩中。

C、它們概括了詩人漫長的生活歷程和對祖國的綿綿懷念。

D、這四組時間前后跨度太大,使詩歌呈現出一種斷裂的狀態。(3分)

4.席慕蓉的詩用了、和這三種形象來表現鄉愁。這樣作比把抽象

的鄉愁寫得具體可感,形象生動。

5.“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中的“淺淺”如何理解?(7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體會下列詩句的含義。(8分)

⑴故鄉的面貌卻是一種模糊的悵惆/仿佛霧里的揮手別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后強化提升練

(時間:45分鐘滿分:50分)

一、閱余光中的《鄉愁》,完成后面題目(20分)

鄉愁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1.詩中用了哪些形象表現鄉愁?說說這些比喻的具體含義。(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比喻外,還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詩中的“這頭”、“那頭”、“里頭”、“外頭”分別指什么?(4分不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這四節詩的順序可以調換嗎?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詩中四處“鄉愁”含義是否相同?意境在何處得到升華?怎樣升華的?(5分)

答:

二、閱讀下面一首詩歌,完成后面題目(16分)

鄉色酒

舒蘭

三十年前

你從柳樹梢頭望我

我正年少

鄉色也好

你圓

人也圓

三十年后

我從椰樹梢頭望你

你是一杯

鄉色酒

你滿

鄉愁也滿

1.兩節詩中,“你”指的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兩節詩中描繪的景象基本一樣,請描述一下這景象。(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時間跨度為三十年的兩個情景體現出完全不同的情緒,請簡析這兩種情緒。(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節中“鄉色酒”可改為“鄉愁酒”嗎?為什么?(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表達(14分)

1.下面是某同學在電話中給小明說的一段話,請按要求對加序號的句子進行修改。(4分)

小明,①你馬上立即給我校文學社刊寫篇稿子吧!同時,還要請你在班上發動同學積極投稿。來稿

文體不限,提倡創新,②以不少于600字左右為宜。③文章寫好后務必交到校刊編輯部,也可直接

交給我。

(1)第①句.有一處用語重復,應刪去的詞語是。

(2)第②句自相矛盾,應改為。

(3)第③句用語不得體的一個詞語是,應改為。

2.你的家鄉有哪些名勝古跡、地方特產,請模仿下列句式寫一句與此有關的詩詞、格言

例:湖南岳陽的岳陽樓,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5分)

答:

3.新快報10月12日酒泉衛星發射現場專電(特派記者溫建敏梁健中寧彪)今晨5時,一場

突如其來的大風雪讓“神六”的順利發射蒙上了一層陰影,所幸老天爺只是開了個“惡毒的小玩

笑”,這場酒泉地區今年入秋以來的第一場大雪在早上7時左右便停止了。今天上午9時整,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搭乘“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費俊龍、聶

海勝兩位航天員將在太空中飛行5天,并開展上百項科學實驗。

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則新聞內容(不多于10個字):(5分)

答;

經典考題綜合練

(時間:30分鐘滿分:50分)

(2006-浙江省)欣賞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20分)

一朵野花

陳夢家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不想到這小生命,向著太陽發笑,

上帝給他的聰明他自己知道,

他的歡喜,他的詩,在風前輕搖。

一朵野花在荒原里開了又落了,

他看見春天,看不見自己的渺小,

聽慣風的溫柔,聽慣風的怒號,

就連他自己的夢也容易忘掉。

1.閱讀全詩,簡要說說詩中的“野花”有著怎樣的優秀品質?(10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出你最欣賞的一句詩,并簡要談談欣賞的理由。(10分)

答:.

(2006-隨州市)閱讀《請重視“彈性水庫”》一文,回答文后各題。(30分)

請重視“彈性水庫”

陳良瑞

彈性水庫,就是那些裝點著青山的樹林。

樹林,在調節降水時間不均方面,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有人估計過,樹大根深的森林區土

壤,每公頃可蓄水500~2000噸。因而,森林享有大氣和水資源“綠色衛士”的美稱。比如說我國

的長白山自然保護區,那里有20萬公頃的森林土壤,如果按每公頃蓄水1000噸計算,則可蓄水2

億噸。.

那么,為什么說這種森林水庫是“彈性”的呢?因為一棵樹不但是一臺“吸水器”,還是一臺

“降雨機”。植物的體內,90%以上是水,天旱時,植物的葉子向大氣蒸騰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

吸收的水分放出去99%。這樣一來,依靠茂密的森林,就會使干燥的空氣變得濕潤,使旱情因而減

輕。它雨季能蓄,旱季能吐,完全根據外界環境的變化而自動變化,無需人工操縱。

山區有了森林,就可以貯存和過濾雨水,就有可能把將要泛濫成災的降雨,分解為清清細流注

入江河。科學工作者在這方面曾經作過比較仔細的研究。

比如,福建省惠安縣有個村子,地處山區,過去水土流失嚴重,耕地既易旱又易澇,十年九不

收。1954年,村民們開始大搞植樹造林,到1965年時樹林已長到3米多高,且郁蔽成林,水土流

失也得到了控制。過去只要降水量達到30毫米,山洪便泛濫成災,水土直瀉而下,農田大遭其

殃,農田的抗旱能力不到7天。現在,同樣下這么多雨,山洪卻不見了,代替的是涓涓細流,數周

不絕,農田的抗旱能力達到了30天以上

科學家認為,世界上許多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大多都是森林貧乏的地區,如果把這些地區植起

樹來,使森林覆蓋度均勻地提高到30%以上,旱季用水就可以增加5~8倍。可見,做好植樹造林工

作,建立起彈性水庫,對于擴大水源改變缺水現象,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彈性水庫還有著地上水庫和地下水庫所不易起到的重要作用,就是能夠改善小氣候。

在一個森林環抱、綠樹成蔭的城市里,這個功能最明顯。這里,人們不但感到空氣清新,還會

感受到它在溫度和濕度方面的雙重影響。冬季,它能擋風御寒,既可使寒冷的氣溫不致降得過低,

又可使冬天不至于過分干燥;夏季,它能吸收一部分太陽輻射,造成了夏天綠地里的良好小氣候環

境,為人們在生產、生活上創造了涼爽、舒適的氣候環境。

3.結合文意,仿照注釋①解釋下面詞語。(6分)

①“吸水器”,這個比喻形象地說明了樹木在降雨時能蓄水的特征。

②‘'降雨機”,。

③“彈性水庫”.

4.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主要說明它在和方面的功用。

(4分)

5.“天旱時,植物的葉子向大氣蒸騰水分,甚至可以把它所吸收的水分放出99%。”句中“甚

至”一詞可以去掉嗎?為什么?(7分)

答:

6.根據本文末段介紹的內容,完成下面比喻。(6分)

樹林還是-?

7.如果給本文再加一段結束語、你打算寫些什么?(不超過50字)(7分)

當代詩兩首

課堂基礎鞏固練

1.時空感情比喻想象鄉愁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2.張灣枚方

3.D

4.月夜的笛聲、霧里的揮手別離、沒有年輪的樹

5.作者用“淺淺”二字修飾寬闊的海峽,說明作者認為:海峽不是隔絕兩岸的障礙,祖國一定會

統一。(意近即可)

6.⑴把實的東西喻為虛的東西,意思是淡淡的惆悵迷惘。⑵用不可能的事來比方,為的是說明:

鄉愁在心中永遠揮不去。(意近即可)

課后強化提升練

一、1.郵票、船票、墳墓、海灣;比作郵票,寫只能與遠方的母親通信互訴惦念之情;比作船

票,寫只能乘船去與遠在家鄉的新娘相見;比作墳墓,寫自己與母親塵世隔絕;比作海峽,寫自己

對臺灣回歸祖國懷抱的企盼。2.反復、排比3.異地;家鄉;離開人世;活在世上4.不能。因

為詩人是借助時空的變化來層層推進詩情的抒發的,由遠到近,由小到大,由淺入深地層層鋪敘鄉

愁之濃。5..不同,依次指:母子分離、夫妻分離、母子死別、游子與大陸的分離;詩歌的意境在

最后一節得到升華“詩人的感情超越了個人和家庭,拓展出呼喚華夏統一的深遠意境,祖國才是

“我”真正的故鄉,是鄉愁的真正源頭。(意近即可)

二、1.月

2.一輪滿月越過枝頭照著望月的人。

3.三十年前,人月兩圓,陶醉于月景;三十年后,故鄉遙不可及,思鄉之情讓人無法消受。

4.不可改。“鄉色酒”照應第一節的“鄉色”,更形象,讓人仿佛能從這月,這“酒”中窺見故

鄉的風貌,若改為“鄉愁”不僅和下句重復,而且缺乏形象的韻味。

三、1.(1)“馬上”或“立即"(2_)以不少于600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