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有絲分裂前半段_第1頁
第5章有絲分裂前半段_第2頁
第5章有絲分裂前半段_第3頁
第5章有絲分裂前半段_第4頁
第5章有絲分裂前半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有絲分裂發生的事件前期早中期中期后期末期胞質分裂現在是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一節有絲分裂調控的原則現在是2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磷酸化和蛋白酶解控制了整個

有絲分裂進程磷酸化和蛋白酶解是控制有絲分裂事件的兩大主要調控機制。磷酸化是一種快速可逆的蛋白修飾,對于控制可逆的有絲分裂進程十分理想,如紡錘體組裝在有絲分裂的前半段被Cdks啟動,而在有絲分裂的后半段因Cdks的失活而被逆轉。蛋白酶解對于控制無需逆轉的事件非常理想。如有絲分裂后半段周期蛋白的蛋白酶解,導致了Cdk1不可逆的滅活,從而阻止了有絲分裂前半段事件的再次發生。現在是3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磷酸化和蛋白酶解控制了

整個有絲分裂進程Cdks:磷酸化:驅動紡錘體組裝和姊妹染色單體的排列激活APCCdc20泛素-蛋白連接酶降解安全子降解周期蛋白現在是4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有絲分裂的兩個檢驗點

一個檢驗點在G2/M邊界,它控制著有絲分裂的進入。細胞周期進程通常在此處被有絲分裂周期蛋白-Cdk復合物的激活而啟動。第二個檢驗點位于中后期轉換點,進程在該處受到APCCdc20激活的驅動。現在是5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有絲分裂的兩個檢驗點如果染色體DNA受損或沒有完全復制,大部分真核生物會將細胞周期進程阻滯在G2/M檢驗點,以阻止損傷的或不完整的染色體被分配到子細胞中。通過阻止有絲分裂Cdks的激活,損傷的DNA或停止的復制叉發出抑制信號以阻斷有絲分裂的進入。如果損傷得以修復或者復制完成的話,抑制信號便會撤銷,Cdks被激活,有絲分裂重新開始。現在是6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有絲分裂的兩個檢驗點如果姊妹染色單體沒有正確地附著于紡錘體,動粒便會發出抑制信號來阻斷APCCdc20的激活,有絲分裂進程也可被阻斷在中后期轉換點,從而阻止后期及有絲分裂的退出,直到出現正確的紡錘體附著。現在是7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二節周期蛋白A和B控制的有絲分裂現在是8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真核細胞在進入M期時,經歷了劇烈的重新組織化的過程。尤其是多細胞生物,當細胞組裝紡錘體,以及準備姊妹染色單體的分離時,幾乎每個亞細胞器和大分子結構都得以重建或有所改變。顯而易見的是,所有這些過程都依賴于一組重要的調節因子:有絲分裂周期蛋白-Cdk復合物。現在是9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多細胞真核生物中,主要由兩種周期蛋白控制有絲分裂:周期蛋白A和周期蛋白B。另外還有第三種蛋白,周期蛋白B3,在某些生物體中也能控制有絲分裂,但并不關鍵。每個周期蛋白單獨的功能還不明確,而且不同類型的蛋白,它們的相對重要性在物種中差別很大。現在是10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果蠅也有一套周期蛋白A,B和B3。它們都參與了有絲分裂的進程,但相對重要性存在差異。周期蛋白A是最有力的有絲分裂刺激因子。周期蛋白B的能力居于中間,而周期蛋白B3的功能相對較小。對突變胚胎的嚴格檢查表明,不同的周期蛋白具有某些特定的功能。如周期蛋白A,似乎在染色體凝聚的時候特別重要,而周期蛋白B對于有絲分裂紡錘體的組裝似乎更重要些。現在是1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周期蛋白A是S期的重要調節因子,在S期早期升高,并持續上升,直到核膜崩解后蛋白被降解。周期蛋白B水平在細胞到達有絲分裂時上升,與之相聯系的Cdk活性在前期急劇增加。周期蛋白B在中期被降解。。現在是12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脊椎動物的周期蛋白A以兩種形式存在,周期蛋白A1和周期蛋白A2,每一個由單獨的基因編碼。周期蛋白A1在精子細胞和早期胚胎細胞中表達,是在蛙胚細胞中的被研究的周期蛋白A形式(其搭檔是Cdk1)。缺乏周期蛋白A1的小鼠能夠存活,但雄性不育,這是由于生精過程中第一次減數分裂存在著缺陷。現在是13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周期蛋白A2在發育早期和成體組織中表達,缺乏這一蛋白的小鼠胚胎早期致死。周期蛋白A2是通常在培養哺乳動物細胞中被研究的周期蛋白A形式(其搭檔是Cdk2)。由于兩類周期蛋白A亞型在細胞周期功能上沒有明顯差異,我們通常不將它們區分開來。現在是14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細胞周期蛋白A和細胞周期蛋白B脊椎動物cycinB也以兩種形式存在----周期蛋白B1和周期蛋白B2。這兩種形式在蛙胚細胞和培養的哺乳動物細胞中都存在,兩者都呈現典型的有絲分裂表達模式,都只結合Cdk1。缺乏cylcinB2的小鼠可存活,而周期蛋白B1缺失則導致早期胚胎致死。這個證據以及其他一些證據表明,兩種蛋白中,周期蛋白B1更為重要。現在是15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周期蛋白B1-Cdk1復合物的

細胞核轉位哺乳動物細胞中,兩種形式的周期蛋白B定位不同。在整個G2期和有絲分裂期,周期蛋白B2與高爾基器的膜相結合。周期蛋白B1在G2期位于細胞質內。在早前期,當周期蛋白B1-Cdk1復合物首次被激活時,其仍然停留在細胞質內,并且主要集中在位于細胞核外正開始分離的復制過的中心體處。在前期的末段,大部分活性復合物陡然轉運到細胞核內,參與促進核膜崩解。很快,核膜破裂,周期蛋白B1-Cdk1分散于整個細胞中。現在是16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三、周期蛋白A和B驅動不同的

有絲分裂事件有絲分裂中最早的核內事件——特別是染色體凝聚——可能由周期蛋白A-Cdk啟動,因為這些復合物與周期蛋白B-Cdk1不同,它們在前期的早段就具有活性,且完全分布在細胞核內。也有證據表明,在注射周期蛋白A-Cdk2蛋白抑制劑的人類細胞中,染色體凝聚可以被阻斷——甚至反轉。周期蛋白A-Cdk復合物也能促進周期蛋白B-Cdk復合物的激活。CDC25現在是17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三、周期蛋白A和B驅動不同的

有絲分裂事件周期蛋白B-Cdk1能促進一些主要的有絲分裂事件,這些事件在前期稍晚(中心體分離)以及之后(核膜崩解和紡錘體組裝)發生。周期蛋白B-Cdk1也能促進染色體凝聚的完成。與周期蛋白A-Cdk2效果不同的是,周期蛋白B-Cdk1一旦開始運作,其作用不可逆轉。這種情況部分是由于周期蛋白B-Cdk1激活具有全或無的不可逆性。現在是18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現在是19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三節Wee1和Cdc25對Cdks的調控現在是20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Cdk1在M期早期被

去磷酸化而快速激活多種Wee1相關激酶與Cdc25相關磷酸酶控制了動物細胞中Cdk1活性現在是2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Cdk1在M期早期被

去磷酸化而快速激活脊椎動物細胞含有三種Cdc25,稱為Cdc25A,Cdc25B,Cdc25C。所有這些酶均能在有絲分裂中激活周期蛋白B-Cdk1,但不清楚是否每一個酶都是必需的。將Cdc25B和Cdc25C基因進行雙缺失,對小鼠細胞沒有明顯的影響,證明單個Cdc25A的激活(伴隨Myt1和Wee1的抑制)足以允許正常進入有絲分裂。盡管如此,Cdk1調控的強度可能依賴于三種Cdc25異構體的存在。現在是22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Cdk1在M期早期被

去磷酸化而快速激活在有絲分裂之前和過程中,脊椎動物的三種Cdc25異構體呈現出不同的活性模式,這提示它們在Cdk1激活方面具有特定的功能。Cdc25B激活較早,因而可能參與了Cdk1激活的起始。Cdc25B的水平和活性在晚S期和G2期上升,前期達到頂峰,前中期開始下降。前期細胞中,有部分Cdc25B定位在細胞質,可與周期蛋白B-Cdk1復合物共定位,此時復合物首次被激活。現在是23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Cdk1在M期早期被

去磷酸化而快速激活Cdc25A和Cdc25C在G2期是相對無活性,它們可在前期被陡然激活。因此這些磷酸酶對于Cdk1活性在有絲分裂前半段的急劇增加是非常重要的。Cdc25A和Cdc25C所處的位置都與周期蛋白B1-Cdk1十分接近:Cdec25A:主要定位在細胞核內,還有小部分定位在細胞質。Cdc25C:與周期蛋白B1-Cdk1一樣,在早前期駐留在細胞質內,而在前期的末段轉移入核。現在是24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四節有絲分裂期周期蛋白B-Cdk1的開關樣激活現在是25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有絲分裂Cdk1的激活包括了

多個正反饋環正反饋環:有絲分裂Cdk1激活的核心現在是26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周期蛋白B-Cdk1的活化與

Cdc25B和周期蛋白A-Cdk磷酸酶Cdc25B僅有Cdc25B單獨就有足夠的活性來驅動比小量Cdk1更多的激活,可以使Cdc25A和Cdc25C激活或Myt1和Wee1抑制。這可以進一步促進Cdk1的去磷酸化,最終形成正反饋并將系統轉換到Cdk1活化的狀態。然而,Cdc25B并不是唯一的觸發機制,因為小鼠細胞沒有它也可正常分裂。 現在是27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周期蛋白B-Cdk1的活化與

Cdc25B和周期蛋白A-Cdk周期蛋白A-Cdk復合物:G2期末段細胞中周期蛋白A-Cdk活性能輔助磷酸化Cdc25A,Cdc25C,Myt1或Wee1,因此幫助啟動激活周期蛋白B-Cdk1的正反饋環。人類細胞中周期蛋白A-Cdk2的抑制延遲了周期蛋白B-Cdk1的激活現在是28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周期蛋白B-Cdk1的活化與

Cdc25B和周期蛋白A-Cdk超敏感現象的抑制:反饋環可被一些小的、無規則波動的外界輸入信號而偶然激發。存在過濾機制,來確保反饋環只有在合適的時候才開始啟動。還了解尚少。一個推測的可能性是過濾主要是通過在系統中的多個點使用多位點的磷酸化來實現。如Cdc25C的完全激活,只有當被Cdks和Plk在多個位點被完全磷酸化時才可能發生。因此,當Cdk或Plk活性產生小的,無規則的波動而引起低水平的Cdc25C磷酸化時,Cdc25C激活不會發生。有可能的是,基底水平的磷酸酶活性也可去除這些磷酸化,以減少這些低水平的磷酸化。現在是29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五節有絲分裂調節因子的亞細胞定位現在是30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1-Cdk1受到其

亞細胞定位變化的調節細胞周期控制的一個核心概念——也適用于一般意義上的細胞功能調節——是調控蛋白的功能不僅受到它們內在活性變化的控制,也受到細胞內定位變化的調節。周期蛋白B1-Cdk1進入細胞核內:在前期的末段瞬間進入,大部分。周期蛋白B1-Cdk1停留在細胞質:少部分,促進其他有絲分裂的過程,如中心體的分開和高爾基體的重構。現在是3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1-Cdk1受到其

亞細胞定位變化的調節與大部分蛋白一樣,周期蛋白B1-Cdk1的核質比率受到蛋白核輸入與核輸出相對比例的控制。在有絲分裂前,周期蛋白B1-Cdk1輸入的比率很低而輸出比率較高,因而產生凈的細胞質定位。然而在前期的末段,輸入比率增加而輸出比率降低,使周期蛋白B1-Cdk1在細胞核內聚集。Cdk1和Plk磷酸化周期蛋白B1和Cdc25C。這就遮蔽了兩個蛋白上的核輸出信號,減少了它們核輸出的比率現在是32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周期蛋白B1-Cdk1受到其

亞細胞定位變化的調節輸出受到稱為核輸出信號的短序列的引導,該序列主要定位在周期蛋白B1的氨基端區域,該序列能與攜帶周期蛋白B1-Cdk1出核的轉運子蛋白Crm1結合。有絲分裂的早期,核內輸出信號上的Ser113被磷酸化,從而阻斷了與Crm1的結合,減少了輸出比率。現在是33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Cdc25C定位受到磷酸化的調節Cdc25C的定位依賴于核輸入與輸出的相對比率。Cdc25C由不同的機制進行輸入和輸出,但兩者都受到磷酸化的調節。與很多能在核質穿梭的蛋白一樣,Cdc25C含有能與核輸入運載體作用的核定位信號,以及能與Crm1輸出因子作用的核輸出信號,這些信號定位在蛋白氨基端區域的不同部位。Cdc25C在靠近核定位信號的Ser216(人)或Ser287(非洲爪蟾)被磷酸化,為稱為14-3-3的小磷酸化絲氨酸結合蛋白提供了結合位點,這就遮蔽了核定位信號,因而減少了Cdc25c的核輸入(不影響核輸出信號)現在是34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Cdc25C定位受到磷酸化的調節對作用于Ser216/287的激酶和磷酸酶的了解還比較少。磷酸化這一位點的兩個激酶,Chk1和Chk2,在DNA損傷后激活。它們對Ser216/287的磷酸化可能為DNA損傷而抑制有絲分裂的進入提供了理論基礎。Cdc25C的核輸出信號位于靠近有絲分裂期啟動Cdc25C激活的多個磷酸化位點處。這一區域的磷酸化——可能受Plk和Cdk1作用——不僅刺激了Cdc25C活性,也遮蔽了核輸出信號,從而減少了核輸出比率。Plk因此似乎也能同時促進Cdc25C及其靶標周期蛋白B1-Cdk1在細胞核內積累和激活。現在是35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七節Polo和Aurora蛋白激酶家族現在是36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Plks有助于控制紡錘體的組裝

及有絲分裂的退出很多其他蛋白激酶在有絲分裂起始時被激活并有助于控制一系列早期有絲分裂事件。這些有絲分裂激酶中最重要的是polo-like激酶,PlkauroraA和auroraB的蛋白激酶。現在是37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Plks有助于控制紡錘體的組裝

及有絲分裂的退出Plk的氨基端含有與其他激酶相似的蛋白激酶催化結構域,Plk的羧基端則含有成為polo盒結構域,它們能將激酶靶向到特定底物及亞細胞位置。polo盒結構域對于在蛋白特定序列的絲氨酸或蘇氨酸位點發生磷酸化的蛋白質具有著高度的親和力。現在是38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Plks有助于控制紡錘體的組裝

及有絲分裂的退出Plk在有絲分裂早期被激活:基因表達增加。特定激活位點被磷酸化Plks也含有將自身靶向到泛素-蛋白連接酶APCCdh1的序列基序,可使自身在有絲分裂后半段及G1期發生時被蛋白酶解。現在是39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Plks有助于控制紡錘體的組裝

及有絲分裂的退出Plks在M期前半段和后半段都有著極廣泛的功能,尤其在紡錘體組裝和胞質分裂過程中。Plk對于中心體分開和兩極紡錘體的構建是必需的。突變果蠅或裂殖酵母的Plk基因,將抗Plk的抗體注射入人或蛙胚胎,可以產生單極或異常的紡錘體。Plk在有絲分裂前半段定位于中心體處,在該位點可進一步支持其功能發揮。現在是40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Plks有助于控制紡錘體的組裝

及有絲分裂的退出在有絲分裂后半段,有絲分裂Cdk1的失活需要有Plk發揮功能。Plk助于控制胞質分裂。脊椎動物細胞中,Plk在有絲分裂后半段定位于紡錘體中區,缺乏Plk功能的細胞不能完成胞質分裂。現在是4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aurora激酶與紡錘體功能和

姊妹染色單體分離所有的aurora激酶含有一個相關的蛋白激酶催化結構域,以及大小和序列不同的氨基端突出。與Plks一樣,這些蛋白的非催化區域用來調節它們的定位與活性。auroraA(綠色)和auroraB(紅色):整個有絲分裂期間,auroraA位于中心體處。AuroraB在前期和中期使動粒著色,而在末期定位于紡錘體的中間帶上。現在是42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aurora激酶與紡錘體功能和

姊妹染色單體分離auroraA位于中心體及紡錘體上有助于控制兩極紡錘體組裝及穩定。果蠅或線蟲中auroraA的突變或抑制脊椎動物細胞中auroraA的功能,都能產生不穩定的有時為單極的紡錘體。AuroraB有助于控制姊妹染色單體的結構及分離:auroraB蛋白在早期有絲分裂時存在于壓縮的染色體臂上,然后在中期中主要集中于著絲粒和動粒。現在是43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aurora激酶與紡錘體功能和

姊妹染色單體分離auroraB至少有兩個功能:第一,它負責促進染色體壓縮和解散,第二,它有助于控制動粒附著于紡錘體。AuroraB可能也參與胞質分裂的調節。在姊妹染色單體分離后,auroraB停留在紡錘體的中區,然后在胞質分裂期間位于分裂細胞的頸部。AuroraB的一些突變或其它缺陷通常會導致胞質分裂的失敗。與Plk類似,aurora激酶在有絲分裂時被激活。auroraA和B的表達水平與酶活性在有絲分裂時上升,兩者都在多個位點被磷酸化,盡管目前對這些位點磷酸化的功能和負責磷酸化這些位點的激酶了解很少。現在是44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與Cdk1的活性關系:G2:Cdk1---Plk1---CdK1(正反饋)后末期:APCcdc20---Cdk1---APCcdh1---Plk1、Aurora現在是45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八節有絲分裂的準備:姊妹染色單體的黏合現在是46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建立在M期開始前很長一段時間,細胞啟動兩個過程為有絲分裂作出準備: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建立中心體或紡錘體極體的復制如果姊妹染色單體在S期復制完成后立即分開而使細胞面臨的混亂狀態:在這些情況下,兩條姊妹染色單體分別與相對的紡錘體極的可靠附著很難得到保證——而這是姊妹染色單體精確分離的先決條件。現在是47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建立至少有兩種機制參與姊妹染色單體的黏合:首先是DNA聯鎖(DNAcatenation):這是復制的DNA分子廣泛的相互纏繞,這在DNA合成中兩個臨近的復制叉相遇時才發生。到中期時,拓撲異構酶II去除大部分這種聯鎖,因此這個時刻它只對黏合起很小的作用。現在是48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建立第二種黏合機制依賴于稱為黏合素(Cohesin)的蛋白復合物:當DNA合成時,該蛋白將復制的DNA分子連結在一起。這些復合物幾乎單獨就可將中期的姊妹染色單體綁定在一起,他們的去除是中后期轉換點姊妹染色單體分離的核心事件。黏合素是四個亞基——Smc1,Smc3,Scc1(α?kleisin)和Scc3的復合物——它們的氨基酸序列和黏合功能在進化中高度保守。對酵母突變體,以及缺失這些蛋白的蛙卵抽提物的研究,提示所有四個黏合亞單位對于姊妹染色單體的黏合十分必需。現在是49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ThecohesincomplexisformedthroughassociationofanSmc1–Smc3heterodimerwithα?kleisin(Scc1),whichinturnrecruitsScc3/SA,Pds5andWaplsubunits3–5Inmammals,therearetwotypesofSmc1subunit,threetypesofα?kleisin,threetypesofScc3(SA1,SA2andSTAG3)andtwotypesofPds5,creating18possibledifferentcombinations.Severalofthesubunitvariantsarespecifictomeioticcells現在是50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TheringcycleI—loadinginG1TheringcycleII—establishmentofcohesioninSTheringcycleIII—maintainingcohesionduringG2phaseTheringcycleIV—G?tterd?mmerungordestructionduringmitosis現在是5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建立所有的SMC蛋白,包括Smc1和Smc3,是細長型包含coiled-coil結構域的蛋白,兩端為球形結構域的,一端具ATP酶活性,另一端具有二聚化結構域。二聚化的結構域允許兩個SMC蛋白相互作用形成V-型二聚體,ATP酶結構域在結合于ATP時,二聚體上兩個結構域相互作用,產生巨大的環狀結構。ATP水解啟動構型變化,引起ATP酶結構域的分離。ATP結合和水解的循環可能驅動環的開放與關閉。

現在是52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建立SMC蛋白的ATP酶結構域受到與非SMC蛋白作用的調節。在黏合素分子里,這些非SMC蛋白是Scc1和Scc3,它們能結合Smc1和Smc3的ATP酶結構域。黏合素連結姊妹染色單體的詳細結構機制還不清楚。很大的一個可能性是黏合環環繞住兩條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素的功能可能不僅依賴于與DNA或核小體的直接相互作用,也依賴于其他染色質蛋白。這從酵母中得到的證據表明,動粒和異染色質蛋白對于著絲粒區域的黏合是必需的。現在是53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黏合的建立發生在DNA復制期連結姊妹染色單體的黏合在S期建立,并似乎與DNA的復制緊密聯系。黏合素復合物在復制開始前(G1)就與染色體相結合,但是度過S期后必須將這些復合物轉換成連結復制的姊妹染色單體直到中期的黏合結構。如果將酵母細胞改造成黏合素到S期之后才表達,則不會發生姊妹染色單體的黏合,提示只有在S期形成黏合復合物的情況下,黏合才會形成。現在是54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黏合的建立發生在DNA復制期我們對黏合復合物是如何在G1期被初始裝載到染色體上,或者它們如何在S期間進行重排以建立黏合作用的機制了解很少。已知SMC亞單位的ATP酶結構域能結合DNA,所以設想黏合復合物與染色體的最初的聯系是,或部分是由這種相互作用介導。假定ATP的結合和水解對于ATP酶結構域的構象十分重要,這些結構域ATP酶活性的調節就為黏合指環在S期圍繞姊妹染色單體的開放與關閉提供了理論基礎。現在是55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黏合的建立發生在DNA復制期當染色體復制將要完成的時候,黏合復合物以10-15kb間距沿著姊妹染色單體臂排列,著絲粒區域處黏合濃度較高——似乎是高水平的異染色質負責了黏合的維持。著絲粒處的高黏合度可能在對抗有絲分裂紡錘體對這一區域施加的拉力方面至關重要。現在是56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黏合的建立發生在DNA復制期有絲分裂的核心目的是將復制的姊妹染色單體分布到兩個子細胞核中。這就顯然要求染色單體的分離。盡管在分離過程中最終的也是最重要的步驟發生在后期開始時,姊妹染色單體黏合的解散很早前就開始,即S期當拓撲異構酶II開始解開聯鎖的姊妹DNA分子時。DNA的解聯鎖在整個G2期繼續進行,一直持續到有絲分裂早期前解聯鎖才在染色質臂上大致完成。有些聯鎖尤其是著絲粒處的聯鎖一直可以持續到中期末。將拓撲異構酶II突變或化學抑制可造成后期姊妹染色單體分離的缺陷。現在是57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第九節有絲分裂的進入:姊妹染色單體的壓縮和解散現在是58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染色體的壓縮與解散有絲分裂的進入需啟動兩個平行發生的主要過程。姊妹染色單體分離作的準備:染色體壓縮有絲分裂紡錘體的組裝當S期完成時,DNA和蛋白雜亂糾結,DNA易斷裂。間期染色體的巨大長度使在胞質分裂時被切斷。Howtodealthis?現在是59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染色體的壓縮與解散姊妹染色單體被系統壓縮成結實的桿狀結構,這樣就不可能相互纏繞,并且足夠短以確保染色質臂在胞質分裂前安全進入未來的子細胞中。相互纏繞的姊妹染色單體也通過姊妹染色單體解散過程而重新組織成可以在后期很容易被拉開的不同單位。解散依賴于姊妹染色單體DNA的解聯鎖以及將姊妹染色單體綁定在一起的黏合復合物的部分重排或丟失。姊妹染色單體的壓縮和解散通常在有絲分裂前半段平行發生。現在是60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一、染色體的壓縮與解散早前期:兩個姊妹染色單體壓縮形成不明顯的長桿狀染色體前中期和中期:壓縮與解體持續并行發生,染色單體緊密而清晰。在這些過程中,大部分黏合復合物從姊妹染色單體臂上脫落后期姊妹染色單體的分離主要依賴于著絲粒處黏合的喪失現在是61頁\一共有68頁\編輯于星期四二、壓縮素復合物啟動染色體

壓縮和解散壓縮素(condensin),五個亞單位構成的蛋白復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