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屆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1頁
2021屆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2頁
2021屆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3頁
2021屆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4頁
2021屆新高考地理人教第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山地的形成(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屆新高考地理第一輪復習課時作業山地的形成一、選擇題地層接觸關系是指新老地層或巖石在空間上的相互疊置狀態,常見的接觸關系有: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整合接觸是指上、下地層之間沒有發生過長時間沉積中斷或地層缺失;不整合接觸是指上、下地層間的層序發生間斷。下圖為某地地層分布俯視圖。據此回答1~2題。1.圖示河流東岸地層接觸關系及運動情況是()A.整合接觸,先上升后下降B.整合接觸,先下降后上升C.不整合接觸,先上升后下降D.不整合接觸,先下降后上升2.若地層年齡T3>T2>T1,則該地有可能是()A.向斜谷 B.背斜山C.背斜谷 D.向斜山答案1.D2.A解析第1題,圖示河流東岸,由河流向東依次分布著T1、T2、T3、T5地層,缺失了T4地層,為不整合接觸;東岸先下降沉積了T1、T2、T3三個地層,而在T4地層形成時期東岸上升,處于較高位置而沒有堆積,即運動情況可能是先下降后上升。故選D項。第2題,若地層年齡T3>T2>T1,則由中心向兩翼巖層年齡越來越老,說明該地為向斜;圖示海拔中間低、兩側高,說明是谷地,故可能是向斜谷。故選A項。考古界人士常說:“漢墓十室九空”。“沉海昏,立吳城”在鄱陽湖邊流傳了1600多年。近年來,鄱陽湖出現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讓海昏侯墓呈現在人們面前。下圖為鄱陽湖周邊地區地質剖面圖。完成3、4題。3.關于圖示區域的地質活動描述正確的是()A.圖示范圍內的巖石均是沉積巖B.廬山的隆起主要是斷裂抬升C.圖示地質過程中,鄱陽湖湖心西移D.P地的地質地貌是背斜谷4.結合材料判斷,海昏侯墓保存完好主要得益于()A.地殼運動,沉入湖底久B.地質穩定,環境變遷小C.加強保護,人為破壞少D.巖性堅硬,外力侵蝕弱答案3.B4.A解析第3題,花崗巖、石英砂巖等都不是沉積巖;對比廬山和鄱陽湖巖石的類型,可以判斷該地區巖層斷裂,鄱陽湖一側下沉,廬山一側抬升,后巖漿噴發,使斷面向兩側移動,據圖中指向標,鄱陽湖湖心向東南方向移動;圖示P地地形開闊,不是谷地。故選B項。第4題,“鄱陽湖出現了史上少有的低水位,讓海昏侯墓呈現在人們面前”,說明海昏侯墓原來在湖底,不易被人類發現,故保存完好。故選A項。斷層形態多樣,如果破裂面兩側巖塊的運動只在水平方向上,并且平行于斷層面,那么這種斷層叫走向滑動斷層,簡稱走滑斷層。如果兩側巖塊沿斷層面作上升下降的相對運動,則是傾向滑動斷層。其中,上盤相對下盤(斷層面傾斜時,斷層面上部的巖塊稱為上盤,下部的稱為下盤)向下運動的傾向滑動斷層是正斷層;反之是逆斷層。讀常見斷層形態示意圖(下圖),完成5、6題。5.關于斷層,我們可以推斷()A.正斷層是由于巖層受拉力形成的B.所謂逆斷層就是常說的地壘構造C.走滑斷層常形成裂谷和塊狀山地D.受外力侵蝕,正斷層可轉化為逆斷層6.大的斷層往往出現在板塊邊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正斷層多出現在板塊的消亡邊界B.逆斷層的附近常有褶皺構造出現C.走滑斷層只分布在板塊生長邊界D.大洋中脊線附近多為逆斷層構造答案5.A6.B解析第5題,正斷層受拉力作用斷裂,上盤會沿著斷層面下滑;逆斷層就是一種斷層,常說的地壘構造是由兩個斷層形成的中間上升部分;走滑斷層沿水平方向滑動,不會形成塊狀山地;正斷層和逆斷層都是內力作用形成的,與外力沒有關系。故選A項。第6題,正斷層向兩側張裂,巖漿上升形成新的巖石,多出現在板塊的生長邊界;逆斷層受擠壓作用,巖層容易發生彎曲,附近常有褶皺構造出現;走滑斷層只分布在板塊消亡邊界;大洋中脊線附近兩個板塊張裂運動,多為正斷層構造。故選B項。大陸邊緣是陸地與洋底之間的過渡地帶,平行于大陸——大洋邊界﹐寬幾十至幾百千米。根據板塊構造運動與構造地貌特征,大陸邊緣分為穩定型和活動型兩大類。讀圖,回答7、8題。7.圖中()A.①是巖漿發源地B.②是巖石圈C.a是板塊生長邊界D.b是穩定型大陸邊緣8.示意圖中的大陸是()A.亞歐大陸 B.非洲大陸C.澳大利亞大陸 D.美洲大陸答案7.D8.D解析第7題,圖中①位于大洋板塊向大陸板塊的俯沖地帶,并沒有進入軟流層,不會是巖漿的源地;②位于大洋板塊,屬于地殼,地殼屬于巖石圈的一部分,a為海溝,屬于板塊的消亡邊界;b位于板塊內部,地殼較為穩定,屬于穩定型大陸邊緣。故選D項。第8題,圖中大陸的西海岸是海溝,為消亡邊界,結合六大板塊圖可知,亞歐大陸的東側是消亡邊界,非洲大陸西側及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側均與圖示不符合,只有美洲大陸西海岸處于美洲板塊與太平洋板塊、南極洲板塊的消亡邊界,符合圖示信息。故選D項。讀我國某山區公路規劃線路設計圖,回答9、10題。9.圖中公路沿線甲、乙、丙、丁四地中,海拔最高點出現在()A.甲 B.乙C.丙 D.丁10.圖中公路規劃方案中能反映出山區公路建設中應遵循的原則是()①盡可能連接居民點②在山谷中應盡量避開陡坡③在陡坡段增加“之”字形彎曲④盡可能避免跨越河流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答案9.C10.B解析第9題,根據圖中等高線的分布判斷,甲地海拔為100m以下,乙地海拔為200~300m,丙地海拔為500~600m,丁地海拔為400~500m,丙地海拔最高。故選C項。第10題,圖中無居民點和河流的分布,故未能體現出山區公路盡可能連接居民點和避免跨越河流的原則;圖中公路呈“之”字形彎曲,主要目的是避開陡坡。故選B項。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圖”。讀圖,完成11、12題。11.有關該地的說法,正確的是()A.以山地地形為主,且山高谷深B.分水嶺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C.地表形態由內力作用塑造而成D.兩干流水平最短距離超過3km12.與甲乙、丙丁沿線相符的剖面圖是()答案11.B12.C解析第11題,根據等高線數值和形態,結合河流源頭分布位置,河流源頭山脈是分水嶺,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根據海拔高度,以丘陵地形為主,地勢起伏和緩;地表形態由內力、外力共同作用塑造而成;結合比例尺,兩干流水平最短距離約2km。故選B項。第12題,根據巖層新老關系,沿甲乙剖面,巖層中間新,兩翼老,是向斜構造,巖層向下凹;根據等高線數值,甲乙剖面經過山嶺地貌;丙丁剖面位于同一巖層內,向斜槽部,巖層是水平狀,圖D有斷層構造;丙丁經過的地貌是山嶺。故選C項。讀某區域巖層新老關系示意圖,回答第13題。13.與上圖甲處地形成因相同的是()答案B解析甲處為河流支流的發源地,所以地勢最高,甲處的巖層最新,并由甲向兩側變老,故該處為向斜成山,與B形成原因相同;A是背斜,C為斷層,D為板塊運動造成的地形抬升。故選B項。二、非選擇題14.讀某區域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出該區域的褶皺形態及判斷依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說出圖中甲城鎮所處的地形類型,并分析成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該地打算修建一條連接聚落丙、丁的公路,請在圖中設計一條較為合理的線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指出圖示區域鐵路選址的原則,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背斜。巖層中間老,兩翼新。(2)盆地。成因:背斜頂部因受張力作用,巖石破碎,易受風化侵蝕形成低地。(3)繪圖略。(4)鐵路選址在地勢相對和緩的山間盆地和河谷地帶。原因:在山區修建鐵路,不僅成本高,難度也比較大,該選址原則是為了降低修建成本和難度。解析第(1)題,結合圖例可判斷出該區域巖層中間為形成時間早的石灰巖,兩側為形成晚的砂巖和花崗巖,因而為背斜構造。第(2)題,結合圖中的等高線可判斷出甲城鎮地處盆地,其形成原因是背斜成谷。第(3)題,線路的設計盡量沿等高線延伸。第(4)題,從圖中可以看出鐵路沿河谷和盆地延伸,其目的是為了降低建設成本和難度。15.讀“某地地質剖面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說明圖中甲、乙兩處巖層發生彎曲變形的原因及形成丙處物質的主要地質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別寫出甲、乙、丁三地的地質構造類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該地區進行鉆井,有可能找到石油和天然氣的地點是________,有可能找到地下水的地點是________。(4)丁地有一條東西向的河流,該地區計劃在此處修建一座水庫,你認為合適嗎?簡述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地殼運動產生的水平擠壓。沉積作用。(2)背斜、向斜、斷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