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學藥學專業外毒素致病菌_第1頁
微生物學藥學專業外毒素致病菌_第2頁
微生物學藥學專業外毒素致病菌_第3頁
微生物學藥學專業外毒素致病菌_第4頁
微生物學藥學專業外毒素致病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微生物學藥學專業外毒素致病菌第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重要的外毒素有以下幾類1.細菌在宿主體內繁殖時產生的外毒素:如破傷風痙攣毒素、白喉外毒素和化膿性鏈球菌紅疹毒素等。2.細菌在宿主體外產生的并引起食物中毒的外毒素:如肉毒菌外毒素、金葡菌的腸毒素等。3.在菌細胞溶解后才釋放到細胞外,作用于局部的組織或細胞的外毒素:如志賀菌的神經毒素、霍亂弧菌的腸毒素等。第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外毒素的特點是蛋白質,不耐熱??杀坏鞍酌阜纸?,遇酸發生變性。毒性強,小劑量即能使易感機體致死。如純化的肉毒菌外毒素毒性最強,1mg可殺死2,000萬只小白鼠;毒性作用有選擇性。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脫毒成類毒素,但保持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的抗毒素。第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破傷風桿菌

是破傷風的病原菌,是一種特殊的創傷感染菌。大量存在于人和動物腸道中,由糞便污染土壤,經傷口感染引起疾病。第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

破傷風梭菌菌體細長,長4~8um,寬0.3~0.5um,周身鞭毛,芽胞呈圓形,位于菌體頂端,直徑比菌體寬大,似鼓槌狀,是本菌形態上的特征。

繁殖體為革蘭氏陽性,帶上芽胞的菌體易轉為革蘭氏陰性。第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破傷風梭菌形態特征第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培養為專性厭氧菌,最適生長溫度為37℃,pH7.0~7.5,營養要求不高。在普通瓊脂平板上培養24~48小時后,可形成直徑1mm以上不規則的菌落,中心緊密,周邊疏松,似羽毛狀菌落,易在培養基表面遷徒擴散。在血液瓊脂平板上有明顯溶血環。在皰肉培養基中培養,肉湯渾濁,肉渣部分被消化,微變黑,產生氣體,生成甲基硫醇(有腐敗臭味)及硫化氫。第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1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抵抗力繁殖體抵抗力與其他細菌相似,但芽胞抵抗力強大。在土壤中可存活數十年,能耐煮沸1小時。在5%石炭酸中可存活10~15小時。對青霉素敏感。第1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致病性(1)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可由傷口侵入人體,發芽繁殖而致病。是厭氧菌,在一般傷口中不能生長,傷口的厭氧環境是破傷風梭菌感染的重要條件。窄而深的傷口(如剌傷),有泥土或異物污染,或大面積創傷、燒傷、壞死組織多,局部組織缺血或同時有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混合感染,均易造成厭氧環境。沒有侵襲力,只在污染的局部組織中生長繁殖,一般不入血流。

第1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致病性(2)致病物質能產生強烈的外毒素,即破傷風痙攣毒素和溶血毒素。破傷風毒痙攣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為蛋白質,不耐熱,可被腸道蛋白酶破壞,故口服毒素不起作用。在甲醛作用下可以脫毒成破傷風類毒素,但保持抗原性,能刺激機體產生特異性的破傷風抗毒素。

第1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破傷風痙攣毒素作用的機制破傷風痙攣毒素的毒性非常強烈,僅次于肉毒毒素。破傷風痙攣毒素在局部產生后,通過運動終板吸收,沿神經纖維間隙至脊髓前角神經細胞,上達腦干,也可經淋巴吸收,通過血流到達中樞神經,阻止釋放抑制沖動的傳遞介質,從而破壞上下神經原之間的正常抑制性沖動的傳遞,導致超反射反應(興奮性異常增高)和全身骨骼肌強直性痙攣。第1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

所致疾病破傷風多見于戰傷。平時除創傷感染外,分娩時斷臍不潔,手術器械滅菌不嚴,均可引起發病。新生兒破傷風(俗稱臍風)尤為常見。潛伏期:不定,短的1~2天,長的達2個月,平均7~14天。潛伏期越短,病死率越高。臨床表現:發病早期有發熱、頭痛、不適、肌肉酸痛等前驅癥狀,局部肌肉抽搐,出現張口困難,咀嚼肌痙攣,患者牙關緊閉,呈苦笑面容。繼而頸部、軀干和四肢肌肉發生強直收縮,身體呈角弓反張,面部紫鉗、呼吸困難,最后可因窒息而死。病死率:約50%,新生兒和老年人尤高。第1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非特異性防治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創擴創??捎么髣┝康那嗝顾兀ɑ蛩沫h素)抑制破傷風梭菌在局部病灶中繁殖,并且對混合感染的其他細菌也有作用。

第1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特異性防治

破傷風一旦發病,治療困難,應以預防為主。

1.人工自動免疫:平時對戰士、建筑工人等接種吸附精制破傷風類毒素全程基礎免疫,以刺激機體自動產生抗毒素。兒童則注射白喉、破傷風類毒素混合制劑。2.人工被動免疫:(1)緊急預防如遇嚴重污染創傷或受傷前未經全程基礎免疫者,除用類毒素加強免疫外,可再注射破傷風抗毒素(TAT)。(2)特異性治療可用破傷風抗毒素和抗生素。第1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特異性治療一旦發現病人,應立即注射破傷風抗毒素,要早期足量,每次可肌肉或靜脈注射6~10萬單位,注射前必須作皮膚試驗,防止馬抗毒素血清過敏性休克的發生。國外已開始用人的破傷風丙種球蛋白(TIG)進行治療,既可避免過敏反應,還可提高療效。若已確診為破傷風時,應及時采取給予適當的鎮靜劑和肌肉解痙劑等措施,以減輕病人的痛苦和預防病人呼吸肌痙攣而窒息死亡。第1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藥品衛生檢驗

外傷用藥及敷料一律不得檢出破傷風桿菌。第2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白喉棒狀桿菌是棒狀桿菌屬中致病性最強的細菌,是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白喉的病原菌。白喉棒狀桿菌在患者鼻、咽、喉等部位繁殖并產生強烈外毒素,引起感染局部形成假膜和全身中毒癥狀。第21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生物學性狀

形態與染色白喉桿菌細長稍彎,排列不規則,常呈L、V、X、T等字形或排成柵欄狀。革蘭氏染色陽性;用美蘭液染色菌體著色不均勻,常呈著色深的顆粒;用奈瑟氏染色菌體染成黃褐色,一端或二端染成蘭色或深蘭色顆粒,稱為異染顆粒,是本菌形態特征之一。第22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3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4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培養特性

白喉桿菌為需氧菌或兼性厭氧菌,最適溫度為37℃,最適PH為7.2~7.8,在含血液、血清或雞蛋的培養基上生長良好。菌落呈灰白色、光滑、圓形凸起。在含有0.033%亞碲酸鉀血清培養基上生長繁殖能吸收碲鹽,并還原為金屬碲,使菌落呈黑色,為本屬其他棒狀桿菌共同特點。且亞碲酸鉀能抑制標本中其他細菌的生長,故亞碲酸鉀血瓊脂平板可作為棒狀桿菌選擇培養基。

第25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6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第27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抵抗力

對濕熱的抵抗力不強,對一般消毒劑敏感。60℃經10分鐘或煮沸迅速被殺死,1%石炭酸中經1分鐘死亡。但對干燥、寒冷和日光的抵抗力較其他無芽胞的細菌為強,在日常物品、食品及衣服上能生存多日。本菌對青霉素和常用抗生素比較敏感。對磺胺不敏感。第28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致病性

致病物質:主要是白喉外毒素。白喉外毒素是含有兩個二硫鍵的多肽鏈。經蛋白酶水解后,可分為A和B兩個片段。B片段,無酶活性,但能與宿主易感細胞表面特異性受體結合,并通過易位作用使A片段進入細胞。A片段具有酶活性,使細胞蛋白質合成受阻,細胞死亡,病變產生。僅攜帶β-棒狀桿菌噬菌體的溶源性白喉桿菌才能產生外毒素,因為白喉外毒素就是β棒狀桿菌噬體毒素基因編碼的蛋白質(產毒素基因)。第29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所致疾病傳染源:是白喉病人及恢復期帶菌者。傳播途徑:本菌存在于假膜及鼻咽腔或鼻分泌物內,經飛沫、污染物品或飲食而傳播。第30頁,共32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四致病機理及表現白喉桿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在咽部粘膜生長繁殖,分泌外毒素及侵襲性物質,引起局部炎癥和全身中毒癥狀。局部炎癥:局部粘膜上皮細胞發生壞死,血管擴張,粒細胞浸潤及纖維滲出,因此形成灰白色膜狀物,稱為假膜,若病損進一步擴展至喉部或氣管內,可引起呼吸道阻塞,甚至窒息。全身中毒癥狀:細菌一般不侵入血流,但外毒素可被吸收入血,迅速與易感組織細胞結合,使心肌、肝、腎、腎上腺及外周圍神經等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