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子化學(南昌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1頁
高分子化學(南昌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2頁
高分子化學(南昌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3頁
高分子化學(南昌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4頁
高分子化學(南昌大學)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緒論單元測試高分子是通常由原子或原子團(結構單元)以共價鍵有規律地連接而成的大分子量(>104)的高分子鏈組成同系混合物。

A:錯

B:對

答案:B第一章測試對配位聚合的發現做出貢獻并因此而獲得Nobel化學獎的是

A:Staudinger

B:Flory

C:Ziegler-Natta

答案:C高分子的概念是20世紀二十年代由(

)首先提出的

A:Staudinger

B:Flory

C:Carothers

答案:A尼龍-6的單體是

A:己二胺

B:己內酰胺

C:己二醇

D:己二酸

答案:B丙烯在烷基鋁-TiCl4催化下合成聚丙烯的反應屬于

A:配位聚合

B:負離子型加聚

C:自由基加聚

D:正離子型加聚

答案:A聚碳酸酯是由雙酚A與光氣聚合物而得:HOC6H4C(CH3)2C6H4OH+ClCOCl─>H-(-OC6H4C(CH3)2C6H4OCO-)n-Cl+HCl↑該反應稱為

A:自由基加成

B:縮聚反應

C:加聚反應

D:親電加成

答案:B制造尼龍的原材料是

A:二元羧酸和二元醇

B:鏈烯

C:二元羧酸和二元胺

D:二烯

答案:C線形或支鏈形大分子以物理力聚集成聚合物,加熱時可熔融,并能溶于適當溶劑中。

A:錯

B:對

答案:B聚合物是分子量不等的同系物的混合物,存在一定的分布或多分散性

A:錯

B:對

答案:B合成樹脂和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統稱為三大合成高分子材料

A:對

B:錯

答案:A動力學鏈長是指一個活性中心,從引發開始到真正終止為止,所消耗的單體數目。

A:對

B:錯

答案:A第二章測試一個聚合反應中將反應程度從98%提高到99%需要0-98%同樣多的時間,它應是

A:開環聚合反應

B:逐步聚合反應

C:鏈式聚合反應

D:界面縮聚反應

答案:B欲使1000g環氧樹脂(環氧值為0.2)固化,需要己二胺的量為

A:0.5mol

B:2mol

C:1mol

D:0.25mol

答案:A聚氨酯通常是由兩種單體反應獲得,它們是

A:三聚氰胺-甲醛

B:己二醇-二異氰酸酯

C:己二胺-二異氰酸酯

D:己二胺-己二酸二甲酯

答案:B熱塑性聚合物的特征是

A:不溶不熔

B:不能成型加工

C:可溶可熔

D:為體型大分子

答案:C在己二酸和己二醇縮聚反應中加入0.4%的對甲苯磺酸起到的作用為

A:控制分子量

B:鏈轉移劑

C:提高聚合速率

答案:C尼龍1010(聚癸二酰癸二胺)是根據1010鹽中的癸二酸控制分子量,如果要求分子量為1.8萬,問1010鹽的酸值(以mgKOH/g計)應該是

A:56.9

B:596

C:5.96

D:0.56

答案:C等摩爾二元醇和二元酸進行縮聚,如平衡常數為400,在密閉體系內反應,不除去副產物水,反應程度為

A:0.92

B:0.9

C:0.95

D:1.0

答案:C縮聚反應中,所有單體都是活性中心,其動力學特點是

A:單體慢慢消失,產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B:體逐步消失,產物分子量很快增大

C:單體很快消失,產物分子量逐步增大

答案:C合成線型酚醛預聚物的催化劑應選用

A:正丁基鋰

B:氫氧化鈣

C:過氧化氫

D:草酸

答案:D不屬于影響縮聚物聚合度的因素的是

A:反應程度

B:轉化率

C:基團數比

D:平衡常數

答案:B第三章測試本體聚合至一定轉化率時會出現自動加速效應,這時體系中的自由基濃度和壽命τ的變化規律為

A:[M*]減少,τ延長

B:[M*]增加,τ縮短

C:[M*]增加,τ延長

答案:C“ClCH=CHCl能夠進行自由基聚合形成高聚物”。該結論是

A:不正確的

B:正確的

答案:A生產聚氯乙烯時,決定產物分子量的因素是

A:引發劑濃度

B:單體濃度

C:引發劑種類

D:聚合溫度

答案:Dα-甲基苯乙烯的Tc=25℃,則在下列(

)條件下可能形成高聚物。

A:聚合溫度=25℃

B:聚合溫度<25℃

C:聚合溫度≥25℃

答案:B過氧化苯甲酰引發苯乙烯聚合是

A:陰離子聚合

B:自由基聚合

C:配位聚合

D:陽離子聚合

答案:B對于自由基聚合,聚合溫度升高,偶合終止的比例將

A:不變

B:增大

C:說不準

D:減小

答案:D自由基聚合體系中出現自動加速現象的原因是

A:單體濃度降低

B:體系溫度升高

C:引發劑濃度降低

D:體系粘度增大

答案:D甲基丙烯酸甲酯在貯運過程中,為了防止聚合,可以考慮加入

A:甲苯

B:AIBN

C:對苯二酚

D:甲基乙烯基酮

答案:C苯乙烯在除溶劑種類外其它條件均相同的情況下分別在下列四種溶劑中進行自由基聚合,則在(

)中得到的聚合物的分子量最小

A:異丙苯

B:甲苯

C:乙苯

D:苯

答案:A醋酸乙烯酯在60℃進行自由基聚合時的鏈終止方式為

A:既有偶合終止也有歧化終止,但以歧化終止為主

B:既有偶合終止也有歧化終止,但以偶合終止為主

C:既有偶合終止也有歧化終止,兩者數量相當

答案:A下列單體中聚合上限溫度最低的是

A:α-甲基苯乙烯

B:乙烯

C:四氟乙烯

D:苯乙烯

答案:A生產上控制PVC聚合度的主要手段是。

A:引發劑濃度

B:單體VC濃度

C:聚合溫度

答案:C

在高壓聚乙烯(LDPE)中存在乙基、丁基短支鏈,其起因是

A:向單體的鏈轉移

B:分子間鏈轉移

C:分子內鏈轉移

答案:C第四章測試一對單體發生交替共聚的條件是

A:r1<1,r2<1

B:r1>>1,r2>>1

C:r1*r2=1

D:r1=0,r2=0

答案:D當下列單體進行自由基聚合反應時,最不容易發生交聯反應的是

A:苯乙烯-二乙烯基

B:丙烯酸甲酯-二乙烯基苯

C:苯乙烯-丁二烯

D:丙烯酸甲酯-雙丙烯酸乙二醇酯

答案:C極性差別大的單體離子共聚時(

)得到共聚物。

A:較易

B:容易

C:不易

答案:C兩種單體的Q值和e值越相近,就越

A:傾向于交替共聚

B:傾向于理想共聚

C:傾向于嵌段共聚

D:難以共聚

答案:B交聯聚合物的合成要用少量二烯烴,下列聚合反應中初期就會發生凝膠化的體系是

A:丙烯酸甲酯-己二酸二乙烯酯

B:苯乙烯-丁二烯

C: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烯丙基酯

D:苯乙烯-二乙烯基苯

答案:D共聚能力強,苯乙烯為共軛體系,丁二烯為共軛體系,兩種反應單體的共軛效應強度相似,不容易發生共聚。

A:對

B:錯

答案:B競聚率的定義為均聚反應速率與共聚反應速率之比。

A:錯

B:對

答案:A自由基聚合反應的機理有鏈引發、鏈增長、鏈終止和鏈轉移。

A:對

B:錯

答案:A雙基終止是指鏈自由基的獨電子與其它鏈自由基中的獨電子或原子作用形成共價鍵的終止反應。

A:對

B:錯

答案:A聚氯乙烯在自由基聚合過程中可以通過控制反應溫度來控制聚合度。

A:對

B:錯

答案:A第五章測試下列高分子化合物中,()具有“人造羊毛”之稱,是針織衫和混紡外套的良好材料。

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B:聚丙烯腈

C:尼龍-66

D:聚醋酸乙烯酯

答案:B在乳液聚合的第二階段,補加一定量的引發劑后

A:聚合速率不變

B:聚合物分子量增大

C:聚合速率增大

D:聚合物分子量不變

答案:A乳液聚合和懸浮聚合都是將單體分散于水相中,但聚合機理卻不同,這是因為

A:聚合溫度不同所致

B:攪拌速度不同所致

C:分散劑不同所致

D:聚合場所不同所致

答案:D下列聚合方法中,最有利于環境友好產品生產的方法是

A:懸浮聚合

B:本體聚合

C:乳液聚合

D:溶液聚合

答案:C下列聚合方法中,比較經濟的方法是

A:懸浮聚合

B:乳液聚合

C:溶液聚合

D:本體聚合

答案:D乳液聚合的主要場所是

A:乳膠粒

B:單體液滴

C:水相

答案:A乳液聚合場所在膠束內

A:對

B:錯

答案:A高分子分散劑作用機理主要是吸附在液滴表面,形成一層保護膜,起著保護膠體的作用,同時還使表面(或界面)張力降低,有利于液滴分散。

A:對

B:錯

答案:A根據聚合物在溶劑中的溶解能力,可分為均相溶液聚合和沉淀聚合

A:錯

B:對

答案:B典型的乳液聚合,配方中使用的乳化劑用量要大于其臨界膠束濃度。

A:對

B:錯

答案:A第六章測試合成丁基橡膠時加入少量異戊二烯是為了

A:改善硫化性能

B:降低成本

C:提高分子量

D:降低分子量

答案:A下列單體中不能發生陰離子聚合的是

A:丙烯腈

B:烷基乙烯基醚

C:甲基丙烯酸甲酯

D:苯乙烯

答案:B自由基本體聚合反應時,會出現凝膠效應,而離子聚合反應則不會,原因在于

A:鏈增長方式不同

B:引發反應方式不同

C:聚合溫度不同

D:終止反應方式不同

答案:D離子聚合終止方式是

A:單基終止

B:雙基終止

C:單基終止與雙基終止兼有

答案:A下列物質中,不能作為陰離子引發劑的是

A:堿金屬

B:Lewis酸

C:有機金屬化合物

D:三級胺

答案:B下列酸中,不能作為陽離子引發劑的是

A:HX

B:H3PO4

C:濃H2SO4

D:Cl3CCOOH

答案:A制備分子量分布較窄的聚苯乙烯,應選擇

A:自由基聚合

B:陽離子聚合

C:陰離子聚合

D:配位聚合

答案:C質子酸可以作為陽離子聚合的引發劑

A:錯

B:對

答案:B引發劑的影響局限于引發反應

A:錯

B:對

答案:B活性中心是離子的聚合稱為離子聚合

A:對

B:錯

答案:A在自由基聚合中,溶劑將影響引發劑的誘導分解和鏈轉移反應

A:對

B:錯

答案:A帶供電基團的烯類單體有利于陽離子聚合,帶有吸電子基團的共軛烯類單體容易陰離子聚合

A:錯

B:對

答案:B第七章測試為了得到具有實用價值的高分子量聚丙烯,丙烯最適合的聚合方式是

A:配位聚合

B:自由基聚合

C:陽離子聚合

答案:A不在茂金屬引發劑的三種結構之列的是

A:限定幾何構型配位體結構

B:橋鏈結構

C:普通結構

D:微觀結構

答案:D不屬于茂金屬引發劑的組成成分的是

A:IVB族過渡金屬

B:環戊二烯基類

C:非茂配體

D:TiCl4

答案:D目前使用的全同聚丙烯是丙烯經(

)聚合得到的

A:自由基聚合

B:陰離子聚合

C:陽離子聚合

D:配位聚合

答案:D不在評價丙烯配位聚合指標范圍的是

A:聚合速率

B:微觀結構

C:分子量

D:等規度

答案:B聚二烯烴的微觀結構決定于引發劑的種類

A:錯

B:對

答案:B聚合物的立構規整度主要決定于過渡金屬組分

A:對

B:錯

答案:A立構規整聚合物在強度、高彈性等性能方面都優于無規物

A:錯

B:對

答案:B乙丙橡膠可采用配位聚合制備,屬于定向聚合。

A:對

B:錯

答案:B一般可以通過配位聚合得到立構規整的1,4-聚丁二烯。

A:對

B:錯

答案:A第八章測試甲醛合成后要加入乙酸酐處理,其目的是

A:提高聚甲醛熱穩定性

B:增大聚合物分子量

C:洗除低聚物

答案:A聚甲醛通常是由三聚甲醛開環聚合制備的,最常用的引發劑是

A:鹽酸

B:BF3H2O

C:甲醇鈉

D:過氧化苯甲酰

答案:B己內酰胺開環聚合可以得到尼龍-6,下列哪一種聚合體系是陰離子開環聚合機理

A:偶氮二異丁腈引發的苯乙烯聚合

B:堿催化己內酰胺聚合

C:己內酰胺用水、酸作催化劑進行的開環聚合為

D:酸催化己內酰胺聚合

答案:B己內酰胺用水、酸作催化劑進行的開環聚合為

A:自由基聚合

B:離子聚合

C:連鎖聚合

D:逐步聚合

答案:D鍵的變形程度愈大,環的張力能和聚合熱也愈大,聚合自由焓負得更厲害,則環的穩定性愈高,愈難開環聚合。

A:錯

B:對

答案:A在四氫呋喃等活性較低環醚單體的聚合反應中,常加入少量活潑三元環醚單體如環氧乙烷提高引發速率。

A:錯

B:對

答案:B在動力學上,硅氧烷開環聚合屬于離子機理,酸或堿均可用作引發劑。

A:對

B:錯

答案:A聚磷氮烯一般可以用縮聚合成。

A:對

B:錯

答案:A缺電子的碳原子易受陰離子進攻,可進行陽離子開環聚合。

A:錯

B:對

答案:A雜環開環聚合的引發劑有離子型和分子型兩類。

A:對

B:錯

答案:A第九章測試聚氯乙烯熱分解模式為

A:側基消除

B:側鏈環化

C:解聚

D:無規斷鏈

答案:A接枝共聚物的性能不取決于主、支鏈的

A:支鏈數

B:組成結構

C:極性

D:長度

答案:C為了合成聚乙烯醇,應該采用下列哪一種單體進行自由基聚合

A:環氧乙烷

B:醋酸乙烯酯

C:乙烯醇

答案:B滌綸樹脂的醇解是(

)反應。

A:聚合度相似

B:化學降解

C:功能化

答案:B嵌段共聚物的性能與鏈段(

)有關

A:種類

B:種類、長度、數量

C:種類、長度

D:種類、長度、聚合方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