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微生物的遺傳與變異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來會打洞”說明什么問題?遺傳現象“一龍生九子,九子各不同
”又說明什么問題?變異現象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親代的性狀在子代表現出來,使子代與親代有相似的現象,叫遺傳。從分子水平上講,遺傳就是遺傳信息的復制和表達。
生物親代與子代之間,子代個體之間有差異的現象,主要體現在形態和生理性狀。從分子水平講,是遺傳信息發生了變化。遺傳(heredity)
變異(variation)
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遺傳型——生物體所攜帶的全部遺傳因子或基因的總稱。表型——具有一定遺傳性的個體在特定的外界環境中通過生長發育所表現出來的種種形態和生理特征的總和。
有些基因結構未發生變化僅表型改變不是變異,只能稱適應或飾變(modification)。變異是基因結構發生變化,而且往往是不可逆的變化,此變化可以遺傳給子代形成新的品種。遺傳是相對的,變異是絕對的;遺傳中有變異,變異中有遺傳。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第一節微生物的遺傳一、DNA是遺傳物質三個經典實驗證明了核酸(DNA和RNA)是遺傳物質基礎。1.肺炎鏈球菌的轉化現象2.噬菌體感染實驗3.植物病毒重建實驗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一、遺傳變異的物質基礎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①加S菌DNA②加S菌DNA及DNA酶以外的酶③加S菌的DNA和DNA酶④加S菌的RNA⑤加S菌的蛋白質⑥加S菌的莢膜多糖活R菌長出S菌只有R菌1944年O.T.Avery、C.M.MacLeod和M。McCarty從熱死S型S.pneumoniae中提純了可能作為轉化因子的各種成分,并在離體條件下進行了轉化試驗: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只有S型細菌的DNA才能將S.pneumoniae的R型轉化為S型。且DNA純度越高,轉化效率也越高。說明S型菌株轉移給R型菌株的是遺傳因子,即DNA。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32P標記噬菌體DNA35S標記噬菌體的蛋白質外殼
大多數噬菌體的DNA存在于細菌中,而外殼留在上清液中。噬菌體感染實驗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植物病毒重建實驗證明了RNA為遺傳物質1956,Fraenkel-conrat用含有RNA的TMV和HRV進行了植物病毒重建實驗。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證明雜種病毒的蛋白質外殼來自病毒1,而非病毒2生化提取分別獲得含RNA的煙草花葉病毒蛋白質外殼(病毒1)和核酸(病毒2(霍氏車前花葉病毒)雜種病毒的后代的蛋白質外殼表現為病毒2,而非病毒1遺傳物質是核酸(RNA)而非蛋白質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核外DNA的種類核外染色體真核生物的“質粒”原核生物的質粒
線粒體細胞質基因 葉綠體(質體) 中心體 卡巴顆粒酵母菌的2m質粒F因子R因子Col質粒Ti質粒巨大質粒降解性質粒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卡巴顆粒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1)DNA由2條反平行的脫氧多核苷酸鏈構成,兩條鏈繞同一中心軸盤旋而形成右手雙螺旋。(2)每條主鏈由磷酸和脫氧核糖相間連接而成,位于螺旋外側,堿基位于螺旋的內側,堿基平面與螺旋中心軸垂直,螺旋表面有2條螺旋形的凹槽:大溝和小溝。(3)雙螺旋的直徑是2nm,沿中心軸每個螺旋周期有10個核苷酸對,螺距為3.4nm,堿基對之間的距離為0.34nm。(4)兩鏈間的堿基以氫鍵互相配對。A與T配,有2個氫鍵;G與C配,有3個氫鍵。小溝大溝1.0nm二、DNA的結構與復制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脫氧核糖堿基磷酸AGCT基本單位-脫氧核苷酸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AGCT腺嘌呤脫氧核苷酸鳥嘌呤脫氧核苷酸胞嘧啶脫氧核苷酸
胸腺嘧啶脫氧核苷酸脫氧核苷酸的種類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連接
ATGCATGCDNA的化學結構示意圖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要點(1)DNA由2條反平行的脫氧多核苷酸鏈構成,兩條鏈繞同一中心軸盤旋而形成右手雙螺旋。(2)每條主鏈由磷酸和脫氧核糖相間連接而成,位于螺旋外側,堿基位于螺旋的內側,堿基平面與螺旋中心軸垂直,螺旋表面有2條螺旋形的凹槽:大溝和小溝。(3)雙螺旋的直徑是2nm,沿中心軸每個螺旋周期有10個核苷酸對,螺距為3.4nm,堿基對之間的距離為0.34nm。(4)兩鏈間的堿基以氫鍵互相配對。A與T配,有2個氫鍵;G與C配,有3個氫鍵。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雙螺旋結構有A、B、Z三種類型。A型螺旋比B型螺旋擰得緊一些。Z型螺旋是左手螺旋。
但目前公認B型螺旋是最接近天然狀態的DNA結構,也是細胞內DNA的主要存在形式。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特定的種或菌株的DNA分子,其堿基順序固定不變,保證了遺傳的穩定性。
一旦DNA的個別部位發生了堿基排列順序的變化,都會導致死亡或發生遺傳性狀的改變。例如:在特定部位丟掉一個或一小段堿基增加一個或一小段堿基改變了DNA鏈的長短和堿基順序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a.氫鍵。兩條鏈間堿基的相互作用,A與T間兩個氫鍵,G與C間三個氫鍵,雖然氫鍵是一個弱鍵,但DNA中氫鍵數量大,所以氫鍵是比較重要的因素。b.堿基堆積力(basestackingaction)。是一條鏈上相鄰兩個平行堿基環間的相互作用,這是來自芳香族堿基π鍵電子之間的相互作用,是維持DNA雙螺旋穩定的主要因素。堿基堆積使雙螺旋內部形成疏水核心,從而有利于堿基間形成氫鍵。c.離子鍵。DNA分子中磷酸基團在生理條件下解離,使DNA成為一種多陰離子,這有利于與帶正電荷的組蛋白或介質中的陽離子間形成靜電作用,能減少雙鏈間的靜電排斥,有利于雙螺旋的穩定。DNA雙螺旋結構的穩定因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3)三股螺旋結構的DNA
a.科學家在實驗室設計并合成由15-25個核苷酸組成的短鏈反義核酸,這些反義核酸可被綁到DNA中形成三股螺旋的DNA。b.1992年我國科學家首先發現具有三股螺旋的天然DNA,已被國際公認。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3、DNA的三級結構——超螺旋
DNA的三級結構是指雙螺旋基礎上分子的進一步扭曲或再次螺旋所形成的構象。
其中,超螺旋(superhelix)是最常見也是研究最多的DNA三級結構。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細胞內的DNA主要以超螺旋形式存在。當超螺旋DNA的一條鏈上出現一個缺口時,超螺旋結構就會松開,而形成開環型結構。a.為直線型雙螺旋結構;b.為開環型結構;c.為閉環型超螺旋結構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一)DNA的存在形式1、真核生物:真核生物(人、高等動物、植物、真菌、藻類及原生動物)的DNA和組蛋白等組成染色體,少的幾個,多的幾十或更多,染色體呈絲狀結構,細胞內所有染色體由核膜包裹成一個細胞核。2、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的DNA只與很少量的蛋白質結合,也沒有核膜包裹,單純由一條DNA細絲構成環狀的染色體,位于細胞的中央,高度折疊形成具有空間結構的一個核區。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二)、基因及遺傳信息傳遞基因是一切生物體內儲存遺傳信息的、有自我復制能力的遺傳功能單位。它是DNA分子上一個具有特定堿基順序,即核苷酸順序的片斷。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分類(按功能分)
(a)結構基因:編碼蛋白質或酶的結構,控制蛋白質或酶的合成,但tRNA和rRNA基因不編碼蛋白質;如,大腸桿菌三種有關利用乳糖的酶是由三個結構基因決定的;(b)操縱基因或操縱區:它的功能像“開關”,操縱三個結構基因的表達;
(c)調節基因,它是控制結構基因的。由調節基因決定一種阻抑蛋白封閉操縱區的作用,使三個結構基因都不能表達,阻抑了酶的合成。當培養基中有乳糖時阻抑蛋白失活,不能封閉操縱基因,因而結構基因得以表達,合成能利用乳糖的酶。o.操縱基因;a,b,c結構基因;R.調節基因;L.乳糖;A.B.C蛋白質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三)、DNA的復制
半保留復制——以親代DNA分子的兩條鏈為模板合成各自的互補鏈,形成兩個子代的DNA分子的過程稱為復制,這個過程是半保留復制即合成新的DNA分子時,子代DNA的一條鏈來自親代,另一條鏈為新合成的互補鏈。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首先是DNA分子中的兩條互補的多核苷酸鏈之間的氫鍵斷裂,彼此分開成兩條單鏈,然后各自以原有的多核苷酸鏈為模板,根據堿基配對的原則吸收細胞中游離的核苷酸,按照原有鏈上的堿基排列順序,各自合成出一條新的互補的多核苷酸鏈,新合成的一條多核苷酸鏈和原有的多核苷酸鏈又可以氫鍵連接成新的雙螺旋結構。半保留復制——DNA兩條鏈都作為模板合成兩條新鏈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三、DNA的變性和復性核酸變性:是指核酸雙螺旋結構解開,氫鍵斷裂,但并不涉及核苷酸間磷酸二酯鍵的斷裂。DNA的復性:變性DNA在適當條件下,又可使兩條彼此分離的鏈重新締合而形成雙螺旋結構,這一過程又稱為退火。復性后的DNA可基本恢復一系列的理化性質,生物學活性也可得到部分恢復。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引起變性的外部因素:加熱、極端的pH、有機溶劑、尿素和甲硫胺等。它們都能破壞氫鍵、疏水鍵、堿基堆積力,從而破壞雙螺旋。
DNA的變性可發生在一個很窄的溫度范圍內。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DNA的變性和復性圖
圖6-7DNA的解鏈曲線經加熱成單鏈DNA雙鏈DNA重新形成圖6-8變性DNA重新形成雙鏈DNA的過程緩慢冷卻單鏈DNA熔解DNA雙鏈DNATm=92.6℃
溫度/℃DNA變性和蛋白質變性的區別???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三、RNA1、DNA與RNA的區別
(1)RNA的戊糖為核糖,DNA的為脫氧核糖;(2)RNA的四種堿基中沒有胸腺嘧啶(T),以尿嘧啶(uracil,簡稱U)代替;即為A、C、G、U;(3)RNA是單鏈自身回折結構;堿基配對:A-U,G-C。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RNA的種類(1)mRNA(messengerRNA):約占總RNA量的5%。其上帶有指導氨基酸的信息密碼(三聯密碼子),作用是翻譯氨基酸,將遺傳信息從DNA傳到蛋白質,在肽鏈合成中起決定氨基酸排列順序的模板作用。(2)tRNA(transferRNA):約占總RNA的15%,相對分子量較小,游離于胞質中。其上有和mRNA互補的反密碼子,能識別氨基酸及識別mRNA上的密碼子,在tRNA-氨基酸合成酶的作用下傳遞氨基酸(實際上是起翻譯作用)。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3)rRNA(ribosomalRNA):約占總RNA量的80%,相對分子量較高,是核糖體的組成成分(占60%左右),核糖體是蛋白質合成(翻譯)的場所。(4)反義RNA:能與DNA的堿基互補,并能阻止、干擾復制轉錄和翻譯的短小的RNA。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第二位置
第一位置mRNA的5’端
U
UCAG
UCAG
第三位置mRNA的3’端
UUU苯丙氨酸UUC苯丙氨酸UUA亮氨酸UUG亮氨酸UCU絲氨酸UCC絲氨酸UCA絲氨酸UCG絲氨酸UAU酪氨酸UAC酪氨酸UAA終止UAG終止UGU半胱氨酸UGC半胱氨酸UGA終止UGG色氨酸
C
CUU亮氨酸CUC亮氨酸CUA亮氨酸CUG亮氨酸CCU脯氨酸CCC脯氨酸CCA脯氨酸CCG脯氨酸CAU組氨酸CAC組氨酸CAA谷氨酰氨CAG谷氨酰氨CGU精氨酸CGC精氨酸CGA精氨酸CGG精氨酸UCAG
A
AUU異亮氨酸AUC異亮氨酸AUA異亮氨酸AUG甲硫氨酸ACU蘇氨酸ACC蘇氨酸ACA蘇氨酸ACG蘇氨酸AAU天門冬酰氨AAC天門冬酰氨AAA賴氨酸AAG賴氨酸AGU絲氨酸AGC絲氨酸AGA精氨酸AGG精氨酸UCAG
G
GUU纈氨酸GUC纈氨酸GUA纈氨酸GUG纈氨酸GCU丙氨酸GCC丙氨酸GCA丙氨酸GCG丙氨酸GAU天門冬氨酸GAC天門冬氨酸GAA谷氨酸GAG谷氨酸GGU甘氨酸GGC甘氨酸GGA甘氨酸GGG甘氨酸UCAG四、遺傳密碼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圖6-10生長期細菌群體的RNA、DNA和蛋白質含量的變化五、微生物生長與蛋白質合成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蛋白質合成過程(1)復制:決定該種蛋白質分子結構的相應一段DNA鏈(結構基因)的自我復制;(2)轉錄:蛋白質不能直接由DNA合成,而通過DNA的副本RNA合成。轉錄是雙鏈DNA分開,以其中的一條單鏈為模板轉錄出一條mRNA。新轉錄的mRNA鏈的核苷酸堿基的排列順序與模板DNA鏈的核苷酸堿基排列順序互補。同樣,也可以DNA分子的某些部分核苷酸堿基順序轉錄成tRNA和rRNA。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3)翻譯:翻譯是由tRNA完成的,tRNA鏈上有與mRNA鏈上對氨基酸順序編碼的核苷酸堿基順序(密碼子)互補的反密碼子tRNA具有特定識別作用的兩端:一端識別特定的、在ATP和氨基酸合成酶作用下被活化的氨基酸,并與之暫時結合形成氨基酸-tRNA的結合分子。另一端有三個核苷酸堿基順序組成反密碼子。tRNA上的反密碼子能識別mRNA上的與之互補的密碼子,并與之暫時結合。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4)蛋白質合成:通過兩端識別作用,把特定氨基酸轉送到一定位置上,使不同的氨基酸按照mRNA上的堿基順序連接起來,在多肽合成酶的作用下合成多肽鏈(mRNA的堿基順序決定了多肽鏈上氨基酸的排列順序),多肽鏈合成后組成特定的蛋白質結構。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圖6-11原核微生物的DNA轉錄為mRNA示意圖注:圖中啟動子即啟動密碼,終止子即終止密碼
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圖6-13真核微生物的DNA轉錄(mRNA合成)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原核生物與真核生物RNA轉錄的區別
1.真核生物RNA的轉錄是在細胞核內,翻譯在細胞質中進行;原核生物則在核區同時進行轉錄和翻譯;
2.真核生物一個mRNA只編碼一個基因;原核生物一個mRNA編碼多個基因;
3.真核生物有RNA聚合酶Ⅰ、Ⅱ、Ⅲ等三種不同的酶;原核生物則只有一種RNA聚合酶;
4.真核生物中轉錄的起始更復雜,RNA的合成需要轉錄因子的協助進行轉錄;原核生物則較為簡單;
5.真核生物的mRNA轉錄后進行加工,然后運送到細胞質中進行翻譯;原核生物無需進行加工,邊轉錄邊翻譯。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原核生物轉錄水平的調控-乳糖操縱子模型1.調節基因和結構基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調控位點
(1)Operator操縱基因
(2)CAP(catabolitegeneactivationprotein)orCRP(cAMP受體蛋白)結合位點
(3)Promotor3別乳糖為誘導物4本底組成型(backgroundconstitutivesynthesis)
組成型(constitutivegene)
即看家基因(Houskeepinggene)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未發現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乳糖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第二節微生物的變異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一、變異的實質——基因突變基因突變:DNA因某種因素引起堿基的缺失、置換或插入,改變了基因內部原有的堿基排列順序,從而引起其后代表型的改變.
二、突變的類型(一)自發突變:指微生物在自然條件下,沒有人工參與而發生的基因突變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二)誘發突變指在細菌的環境中加入理化因素而誘導細菌發生的突變。凡提高突變率的理化因子都可稱誘變劑(mutagen)1、物理誘變:
(1)紫外輻射誘變作用機制:主要的生物效應是DNA吸收紫外輻射,引起DNA結構的變化。引起DNA結構的變化有很多方面:DNA斷裂、DNA交聯、DNA與蛋白質交聯、胞嘧啶與鳥嘌呤的水合作用及嘧啶二聚體的形成。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DNA損傷的修復①光復活和暗復活光復活:光裂合酶在可見光下(300-500nm)會因獲得光能而發生解離從而使二聚體重新分解成單體。暗復活:切除修復和重組修復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②切除修復:需要三種酶協同作用,不需要可見光的激活。首先在二聚體兩側核酸內切酶作用下造成單鏈斷裂并切除二聚體。DNA聚合酶I作用下修復,最后DNA連接酶縫合新合成的DNA片段和原DNA片段。③重組修復:必須在DNA進行復制的情況下進行,所以又稱復制后修復。大腸桿菌可以在不切除胸腺二聚體情況下以帶有二聚體的這一單鏈為模板而合成互補單鏈,但在二聚體附近留下了一個空隙,經過染色體交換,使空隙部分面對正常單鏈,DNA聚合酶和連接酶將此修復。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④SOS修復:
DNA大范圍損失作為一種求救信號引發設計DNA修復的多種細胞功能參加的誘導作用。正常的SOS系統被LexA蛋白所抑制,DNA損傷時激活RecA蛋白酶活性,使LexA蛋白失活,啟動SOS系統。一旦修復完成,SOS系統關閉。SOS系統是一種傾向差錯的DNA修復機制,可造成突變。⑤適應性修復:細菌由于長期接觸低劑量誘變劑會產生修復蛋白酶,修復DNA上因甲基化而遭受的損傷。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化學誘變化學誘變可造成堿基對的置換轉換(transition):嘌呤被另一嘌呤或嘧啶被另一嘧啶取代。顛換(transversion):嘌呤被嘧啶取代。
化學誘變對DNA的作用形式有三類:(1)直接引起置換的誘變劑是一類可直接與核酸堿基發生化學反應的誘變劑。可與一個或幾個核苷酸發生化學反應,引起DNA復制時堿基配對的轉換。
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亞硝酸可使堿基發生氧化脫氨,使腺嘌呤A轉變為次黃嘌呤H,胞嘧啶C變成尿嘧啶U,引起A=T向G=C轉換
①腺嘌呤氧化脫氨后形成烯醇式次黃嘌呤(He)②He通過互變異構效應形成酮式次黃嘌呤(HK)③DNA復制時,HK與胞嘧啶(C)配對④DNA第二次復制時,C與G正常配對,實現了轉換。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2)間接引起置換的誘變劑:這類誘變劑是一些堿基類似物,5-溴尿嘧啶(5-Bu)、5-氨基尿嘧啶(5-Au)、8-氮鳥嘌呤(8-NG)、2-氨基嘌呤(2-AP)等。它們的作用是通過活細胞的代謝活動摻入到DNA分子后引起的,因此是間接的。(3)引起移碼突變的誘變劑:由誘變劑引起DNA分子中的一個或少數幾個核苷酸的增添、插入或缺失,從而使該部位后面的全部遺傳密碼發生轉錄和轉譯錯誤的一類突變。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3、復合處理及協同效應兩種或多種誘變劑先后使用;同一種誘變劑重復使用;兩種或多種誘變劑同時使用4、定向培育與馴化:
用某一特定環境長期處理某一微生物群體,不斷移種傳代,從中選擇具有合格性狀的自發突變體。因自發突變率低,變異程度低,培育進程很緩慢。
環境工程中仍采用定向培育的方法培育菌種——馴化。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第三節基因重組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一、定義
兩個獨立基因組內的遺傳基因,通過一定的途徑轉移到一起,形成新的穩定基因組的過程,稱為基因重組(generecombination)或遺傳重組(geneticrecombination),簡稱重組。可通過雜交、轉化等手段達到基因重組。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二、雜交(接合)
雜交是通過雙親細胞的融合,使整套染色體的基因重組(如酵母菌和霉菌等),或者是通過雙親細胞的溝通,使部分染色體基因重組(如細菌)。
在真核微生物和原核微生物中可通過雜交獲得有目的的、定向的新品種。如含有固氮基因的肺炎克氏桿菌(Klebsiellapneumoniae)的固氮基因傳遞給大腸桿菌,產生了含有固氮基因并有固氮能力的nif+大腸桿菌,對農業生產和缺氮的工業廢水處理很有意義。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三、轉化(transformation)(引進)
受菌體直接吸收供菌體的DNA片斷而獲得后者部分遺傳性狀的現象,稱為轉化或轉化作用。DNA片斷新的性狀細胞供體細胞研碎微生物轉化過程基本過程:
1928年,Griffith發現肺炎鏈球菌的轉化現象,目前已知有二十多個種的細菌具有自然轉化的能力。
通過轉化方式而形成的雜種后代,稱轉化子(transformant)。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四、轉導(transduction)(間諜竊取)
通過缺陷噬菌體(defectivephage)的媒介,把供體細胞的小片段DNA攜到受體細胞中,通過交換與整合,使后者獲得前者部分遺傳性狀的現象,稱為轉導。
由轉導作用而獲得部分新性狀的重組細胞,稱為轉導子(transductant)。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TransductionFigure8.28Recombinant1PhageproteincoatBacterialchromosome23BacterialDNAPhageDNA4Recipientcell5DonorbacterialDNARecipientbacterialDNARecombinantcellAphageinfectsthedonorbacterialcell.PhageDNAandproteinsaremade,andthebacterialchromosomeisbrokendownintopieces.Occasionallyduringphageassembly,piecesofbacterialDNAarepackagedinaphagecapsid.ThenthedonorcelllysesandreleasesphageparticlescontainingbacterialDNA.AphagecarryingbacterialDNAinfectsanewhostcell,therecipientcell.Recombinantcanoccur,producingarecombinantcellwithagenotypedifferentfromboththedonorandrecipientcells.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第四節突變體及重組子的檢測與篩選
人們用某種誘變因子誘導微生物產生突變體,目的是為了從中獲得優良的目的品種突變體。因此,需要用一定的檢測方法檢測與篩選。
一、突變體的檢測的方法
(一)直接檢測表現型
直接檢測表現型是最簡便易行的檢測方法。
識別特征:光滑型菌落(正常細菌)粗糙型菌落(突變株)通過觀察菌落就可識別,直觀而又快速。正常細菌原產紅色素、呈紅色的菌落突變株無色菌落誘變、培養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圖6-20影印平板技術(正常菌E.coli)注:圖中紅色實心者為正常菌落;藍色實心者為突變株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二)間接檢測法
有許多的突變體不能用直接檢測獲得,如高溫菌、低溫菌、嗜酸菌、嗜堿菌及營養缺陷型的微生物要通過控制培養條件而獲得。對于轉入質粒等的重組子,可以采用抗性進行篩選。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第五節分子遺傳學新技術在環境工程與環境保護中的應用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一、遺傳工程技術在環境保護中的應用(一)質粒育種質粒是細菌體內一種獨立于染色體外,與細菌細胞共生能獨立復制和穩定地延續遺傳的遺傳單位,其基因由環狀雙鏈共價閉合DNA分子組成,長1-200kb。不帶有重要基因,存在與否不對細菌產生致死效應。不同質粒拷貝數不同,根據其數目分為嚴緊型和松弛型兩類。嚴緊型質粒多半是一些具有自身傳遞性能力的大質粒,其DNA復制與宿主染色體DNA復制相偶聯,每個細胞僅1-2個拷貝,不能充當載體。松弛型質粒約為10-200個,DNA復制不與染色體DNA偶聯復制調控以松弛的方式進行。環境微生物學第六章
根據質粒的功能可分為抗藥性質粒、降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3-8數據選擇器1電子課件教學版
- 6-7 FPGA電子課件教學版
- 橡膠制品行業趨勢與展望考核試卷
- 木材市場趨勢預測與行業發展規劃考核試卷
- 碳素材料在光學器件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管道工程質量管理與質量控制流程優化考核試卷
- 法律顧問作用考核試卷
- 寵物飼料行業的技術創新與專利保護考核試卷
- 臨床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患者護理
- 廣西壯族自治區玉林市北流市2025年中考語文一模試卷(含答案)
- 浙江公路技師學院招聘考試真題2024
- 中職生規范行為主題班會
- 員工廉潔自律行為規范
- 注冊稅務師考前沖刺試卷帶答案2025
- 華為管理手冊-新員工培訓
- 豬場轉讓合同范本
- (二模)石家莊市2025屆高三教學質量檢測(二)生物試卷(含標準答案)
- 2025年安陽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職業技能測試題庫必考題
- (一模)2025年廣州市普通高中畢業班綜合測試(一)物理試卷(含答案詳解)
- 有關電除顫的試題及答案
- 腦卒中中西醫結合護理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