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_第1頁
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_第2頁
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_第3頁
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_第4頁
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關于《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5篇

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讓學生樂于探索自然現象,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篇1)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可分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兩類。

2.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過程與方法

1.觀察并體驗光在空氣中、水中、玻璃中傳播的實驗現象,了解實驗是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2.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內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實驗、探究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感性認識,為今后的學習奠定基礎。

3.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學情分析

學生剛開始接觸物理學科,大部分同學都有著強烈的好奇心,想去探索神秘的物理世界.

重點難點

通過實驗,探究光的傳播特點

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光源

多媒體出示迷人的城市夜景圖片。同學們,是什么把我們夜晚城市打扮的如此美麗,如此迷人……

是的,對人類來說,光的意義遠不止這些,那么,它是如何為人類服務的,那就讓我們帶著問題與思考去探索光的神奇與奧密吧。

觀察、思考

回答、談感受

進行新課

用多媒體課件出示四幅圖片,請同學們觀察它們有一個什么共同點?

我們把這些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

板書:光源:能夠發光的物體

同學們還知道哪些物體能夠發光嗎?

很好,剛才同學們說出了好多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那么,月亮、鉆石是光源嗎?

我們說的這些光源,同學們能夠根據它們之間的聯系簡單的歸一下類嗎?板書:

能夠自然發光的物體,叫“天然光源”;

由人類制造的發光物體,叫“人造光源”。

請同學們說說剛才說過的這些光源中哪些是“天然光源”,哪些是“人造光源”?

我們知道了光是由光源發出的,那光是沿什么樣的路徑從光源向遠處傳播的呢?播放兩副圖片,請同學們猜想光是如何傳播的?

同學們都猜想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可科學是嚴謹的,僅僅靠猜想是不夠的,怎樣檢驗我們的猜想的正確性呢?需要用實驗去檢驗。

首先,請一名同學來和我一起來驗證光在空氣中是不是沿直線傳播。

下面,同學們親自利用桌上的器材看看光在水中是如何傳播的。

最后,我們來觀察一下光在玻璃中的傳播路線又是怎樣的

同學們能總結光的傳播特點了嗎?

(板書:)光沿直線傳播;

為了形象的描述光的傳播情況,(邊說邊板書)用一根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徑跡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光線。(告訴學生實際生活中光是存在的,光線并不存在,它只是物理中的理想模型。)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我們可以解釋生活中的許多現象,誰能說一說?

下面我們先來分析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的影子,誰能解釋影子的形成呢?(邊說邊播放課件給學生以啟發。)

總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且光不能穿過不透明物體,所以光射到不透明物體上后,在這個物體的一側就會有一個光照射不到的區域,這就是影子.

好了,下面請同學們來欣賞一段有趣的手影游戲,來輕松一下,可要記住它形成的原因喲!

我們利用手中的材料自己動手做個小制作,看看你能觀察到什么?(注意引導,提醒注意安全)

為什么燭焰的像是倒立的呢!(引導思考)你能畫出光行進的徑跡嗎?試試看!

(用課件演示光的傳播徑跡)這就是小孔成像,早在春秋戰國時《墨經》中已記載了小孔成像的實驗,并準確的指出了小孔成倒像的根本原因。我們看到的密林中地面上的光斑就是太陽的像。

利用光的直線傳播我們還可以解釋很多現象,日食和月食的形成留作課下思考題。

我們知道了光是沿直線傳播的,同學們能舉例說明哪些用到了光的直線傳播嗎?

光速

打雷時,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生,但是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見雷聲。這是為什么呢!

請同學們快速閱讀課本36頁,讀完之后能告訴老師什么呢?

(板書)光速: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108m/s,在水中的傳播速度約為在真空中的3/4,在玻璃中的傳播速度約為真空中的2/3。

同學們都說的很好。既然光速如此之快,科學家們是怎樣測出來的呢?這個問題我想留給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可以上網查詢。

課堂小結

回顧本節課我們學到了光的什么知識?

討論總結

課堂訓練

用我們學到的這些知識來解決問題。(出示課堂訓練)

作業設計

閱讀科學世界《我們看到了古老的光》

課后反饋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同學們繼續討論了在烈日下如何防曬,如何愛護身體。

《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篇2)

一、學習目標

①了解光源,并知道光源的分類,理解光沿直線傳播及其應用,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氣中的傳播速度c=3×108m/s.

②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通過實驗體會研究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

③觀察、實驗以及探究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二、使用說明

用15分鐘閱讀課本69-72頁并完成問題導學,A層全部完成,BC層完成探究部分,分層達標。

三、預習指導

1.重點難點分析:本節的重難點是光的直線傳播及用光的直線傳播來解釋簡單的光現象

2.問題導學:依據啟發性問題的引導,認識光源,理解光沿直線傳播的條件,掌握光速。

四。課內探究

(一)光源(3分)

1、生活、生產中哪些物體可以發光

2、那么上面的物體有何共同特征呢

(二)[探究]光是如何傳播的(15分)

1、光在介質中是如何傳播的

(學生實驗):打開教室的白熾燈,每個學生兩只手各拿一塊帶有小孔的硬紙板,讓眼睛穿過小孔觀察光源。

(探究一):①光在均勻的液體中的傳播

②光在均勻的空氣中的傳播

③光在均勻的透明固體中的傳播

(學生總結):光的傳播特點

2、如何描繪光傳播路徑

3、學生看教材圖4.1-3同時請學生舉出光沿直線傳播的應用舉例

(三)用光的直線傳播解釋簡單的光現象(5分)

①影子的形成

(探究二)用白熾燈對著墻,把乒乓球放在燈和墻之間。

現象:總結影的形成:

②(教師引導)用光的直線傳播總結分析日食的成因

(四)光速(5分)

學生閱讀課本71頁,自主完成如下問題:

1.雷聲和閃電在同時同地發生,但我們總是先看到閃電后聽到雷聲,這說明什么問題

2.光在真空或空氣中的光速為m/s,光在水或玻璃中傳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傳播的速度。

看課本71頁科學世界回答:

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單位

2.牛郎和織女能每年相會一次嗎

《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篇3)

一、教學目標

1、知道光在同一種均勻媒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

2、知道光的直線傳播的一些典型事例(如小孔成像、日月蝕等)。

3、記住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不要求知道光速的測量方法。

二、教學過程

(一)導入環節

現在我們學習光學知識,在初中我們學習過,請同學們思考如下問題:

1、什么叫光源,生活中有哪些物體是光源?

2、光線如何表示?

3、小孔成像說明了什么?

(二)新授環節

1、光源:

(l)光源:(自身)發光的物體、如:太陽、蠟燭的光焰等。(charutupian)

注意:月亮不是光源,因為月亮本身不發光,而是反射的太陽光。

在研究光現象時,為了方便研究,我們通常研究點光源的關學現象,所謂點光源,就是可忽略自身尺寸的光源,象質點、點電荷、理想氣體一樣,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當光源的尺寸遠小于它到觀提點的距離時就可看作點光源。

(2)光源發光的過程是其他形式的能轉化為光能的過程,光照到物體上,光能又可轉化為其它形式的能。光束射入人眼才能引起人的視覺。

光能:光具有的能量,包含在光束中。

分類:

1)、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A、太陽等恒星都是天然光源(火星不是恒星)。

B、白熾燈、水銀燈、熒光燈和蠟燭等是人造光源。

2)、按光的激發方式分:冷光源和熱光源。

A、熱光源:利用熱能激發的光源(白熾燈、弧光燈等)。

B、冷光源:利用化學能、電能激發的光源(螢火蟲、霓虹燈等)。

3)、按光線特點分:點光源、線光源、面光源和體光源。(著重介紹點光源)

A、定義:凡是光源本身的大小與它被照到的物體間的距離相比可以忽略不計時,這樣的光源都可以看作是“點光源”。

B、點光源是一種理想模型。點光源并非數學上的點,而是物理意義上的點,即光源本身有一定線度。

2、光的直線傳播

(1)光線:表示光傳播方向和路徑的幾何線叫做光線。在光線上標明箭頭,表示光的傳播方向。

(2)介質:光能夠在其中傳播的物質、如:空氣、水、玻璃等。

注意:光能在真空中傳播,說明光的傳播并不依靠介質。

(3)光直線傳播的條件:同一種均勻介質中。

光直線傳播產生的光現象有:小孔成像、影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光的傳播過程,也是能量傳遞的過程。

3、影:

(l)點光源的影

點光源發出的光,照到不透明的物體上,物體向光的表面被照明,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個光線照不到的黑暗區域。

(2)較大發光面的本影和半影。

完全不會受到光的照射的范圍是本影,本影周圍還有一個能受到光源發出的一部分光照射的區域,是半影,比較以上兩圖,光源的發光面積極大,本影區越小,無影燈就是根據此原理設計的。

注意強調:本身能夠發光的物體叫光源,光源發出的光可用光線表示,但光線實際上是不存在的;光在同一種約勻介質中沿直線傳播,正因如此,才能在障礙物的背面留下影子。

4、關于證明光的直線傳播現象很多,例如日食月食現象:

(1)日食:發生日食時,太陽、月球、地球在同一條直線上,月球在中間,在地球上月球本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陽的整個發光表面,這就是日全食,如a區。在月球半影里的人看不到太陽某一側的發光表面,這就是日偏食如b區,在月球本影延長的空間里的人看不到太陽發光表面的中部,能看到太陽周圍的發光環形面,這就是日環食,如c區。

(2)、月食:發生月食時,太陽、月球、地球同在一條直線上,地球在中間,如圖所示,當月球全部進入地球本影區域時形成月全食,如圖a區;當月球有一部分進人地球本影區域時形成月偏食,如圖b區;但要注意,當月球整體在c區時并不發生月偏食。

5、光速:光的傳播速度。

1)、真空中的光速:各種不同頻率的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都相同,均為:

C=3.0×105km/s=3.0×108m/s。

2)、光在空氣中的速度近似等C=3.0×105km/s=3.0×108m/s。

3)、光在其它媒質中的速度都小于C,其大小除了與媒質性質有關外,還與光的頻率有關(這一點與機械波不同,機械波的波速僅由媒質的性質即密度、彈性和溫度等決定)

6、光年:

1)、定義:光在真空中一年時間內傳播的距離叫做光年。

注意:光年不是時間單位,而是長度單位。

2)、大小:1光年=Ct=3.0×108m/s×365×24×3600s=9.46×1015m。

《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篇4)

[教學目標]

1、積極參與影子游戲,在游戲中思考陰影的成因;能通過探究歸納得出光的傳播規律,進而能用光的直線傳播來理解小孔成像、日食、月食等現象,物理教案-光的直線傳播。

2、了解光的傳播需要一定的時間,知道真空中、空氣中的光速,理解測光距的原理。

3、了解我國古代在光現象研究上的成就,知道中華文明對科學發展作出的貢獻。

[重點難點]

1、光的直線傳播的探索過程,光速的大小及理解有關的生活、自然現象

2、日食、月食的成因,光速的應用

[設計思想]這是一節集物理現象、物理規律于一身的課。授課時,先通過游戲體驗有關的現象,提出問題,進行猜想和檢驗,得出結論,讓學生在愉快中獲得知識。了解光和影揭開了中國古文明的秘密,以及用激光制成的測距儀,讓學生到科學的巨大作用。

[教學用具]

學生自帶:手電筒、厚紙板2張、鉛筆、玩具激光器(沒有可不帶);

教師備有:豆漿、方水槽、水。

[教學過程]

一、新課引入

師:大家請看,陽光從窗口照到了我們的教室,大家有沒有想過,光是如何傳過來的?

二、新課教學

師:“同學們,這堂課我們先做個游戲。大家打開手電筒,在桌子上豎一支鉛筆,誰能用手把影子壓在下面?”

生:實驗

師:“能否壓住?為什么會產生影子?”

生:(可能的答案)“光沿直線傳播”

(說明:由于學生小學自然常識已學過,馬上會想到這個答案,但未必知其所以然。)

師:“為什么光沿直線傳播會產生影子?”

生:回答

(說明:如果教室離操場較近,在太陽下游戲效果更佳,趣味性更強。)

師:“光在水中是否沿直線傳播呢?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器材如何設計一個實驗證明光沿直線傳播?

(說明:因為小學已學過,所以光在空氣中和水中傳播擇其一個探究即可。)

生:分組試驗,再派代表交流發言。(對于光線顯現不清晰的問題,可讓同學們再討論。)

師:“通過試驗,可得到什么結論?”

生:回答

師:打開投影儀,光投向銀幕。“同學們,我們再做一個游戲,利用手影做出一些動物的形狀,哪個同學來試試?”

師:讓一些舉手的同學來表演

師:“手影為什么會隨手形改變?”

生:回答

(說明:兩個游戲分階段做,可保持課堂的活躍氣氛。)

師:“請同學們觀看圖3-29,林間的光柱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請大家再做一個實驗,在厚紙板上用刀挖一個三角形的孔,同學們拿紙板在日光燈下觀察下面的光斑,會看到什么?”

(說明:拉上窗簾,讓教室暗一些。日光燈開得不易多。這個實驗現象學生會覺得意外驚奇,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興趣,增強了學生的思維。)

生:實驗。

師:“請代表發言。”

生:回答。

師:“為什么會有長方形光斑?”

生:回答。

(說明:估計學生難于講清。)

師:介紹《墨經》中關于小孔成的故事,并讓學生閱讀P79有關內容。

師:板畫

“哪能個同學領會書上的內容,來黑板畫圖說明?”

“光線可以用帶箭頭線表示”

生:代表上黑板畫

師:“小孔成像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剛才為什么三角形孔下看到了圓形光斑?”

生:回答

師:“同學們,日食,月食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嗎?”

生:回答

師:講述“光與影揭開了中國文明的秘密”的故事,并多媒體展示日食,月食的情景。

“日食,月食說明了什么?“

生:回答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來總結一下,光如何傳播?哪些現象說明光沿直線傳播?”(板書)

師:“光傳播需要時間嗎?”

“課本上兩個卡通人誰說得對?”

生:討論

師:講解光速并板書,然后要求同學們閱讀P79光速

師:要求同學們看課本“讀一讀”。

生:閱讀

師:投影思考題

“向月球發射一束激光,過2.5秒鐘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月球離地球多遠?”

生:練習

(通過練習,既熟悉了光速的應用,也進一步了解了測距儀的作用。)

三、課堂小結

1、光是沿直線傳播的。2、光每秒傳播的距離是3×108m。3、通過游戲發現問題,從而進一步實驗探究,得出結論。

四、鞏固練習

1、下列不屬于光的直線傳播的是()

A、燈泡發光時溫度很高B、烈日下用傘擋陽光C、挖隧道用激光準直

D、小孔成像

2、向月球發射一束光,過2、5秒鐘接收到反射回來的光,計算月球離地球多遠?

五、布置作業

課本P66WWW

附1:板書設計

三、光的直線傳播

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圖

小孔成像光沿直線傳播

日食、月食光速----每秒3×108m

附2教學建議

1、游戲人人參與,讓學生體驗學物理的快樂。踩影子的游戲如在太陽下更好。

2、光的直線傳播因小學已學過,在空氣和水中傳播的實驗擇其一個做即可。

3、小孔成像實驗需在光線較暗的教室內做效果好。

4、日食、月食可用多媒體演示。

《光的傳播》八年級物理教案(篇5)

教學目的、要求

1、通過本教學,使學生知道: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線傳播的。

2、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初步學會做小孔成像的實驗和說明光是直線傳播的對比實驗,歸納推理能力(根據光傳播的一些個別現象,推想光傳播的一般規律),動手能力(制作小孔成像實驗裝置)

3、通過制作小孔成像實驗盒,培養學生認真細致的科學態度。

教具準備

1、分組實驗材料——電燈(或其他光源),細、直、能彎曲的塑料管(或紙管),蠟燭,火柴,半透明的白紙,膠水。掛圖或投影片——光源、從密林縫隙通過的光。

2、學生準備:兩個大小差不多、能套在一起的紙盒,剪刀,針。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1、談話:光是一種自然現象,關于光你們有什么問題?

2、講述: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些關于光的知識:什么物體能發光,光是怎樣傳播的。

學習新課

l、指導學生認識光源

(1)談話:說一說,哪些物體能發光?

(2)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光源。

(3)講解:在我們周圍,有很多物體能發光:有的是燃燒發光,例如蠟燭、松明(點燃后用于照明的松枝)、火柴、煤等;有的是靠電能發光,例如手電筒、各種各樣的電燈;有的是靠生物體內部變化發光,如螢火蟲發出的熒光;有的是靠天體內部變化發光,例如太陽光,星光。發光的物體叫做光源。

(4)討論:鏡子是不是光源?月球是不是光源?為什么?

2、指導學生認識光的傳播

(1)講述:光源發出的光是怎樣向周圍傳播的呢?讓我們來看一看光傳播的方向。

(2)談話:

①從門窗或密林縫隙中通過來的陽光是什么樣的?

(學生發言后再出示掛圖或投影片,加深學生的印象。)

②手電筒或汽車燈射出的光是什么樣的?

(3)討論:以上現象說明光是沿什么方向傳播的?

(通過討論,得出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假設。)

(4)實驗:

①講述:為了證明光是否沿直線傳播,我們來做個實驗。實驗的材料是這盞開著的電燈和一根細而直的塑料管。

②討論:如果光是沿直線傳播的,通過這根直管能看見電燈光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