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詳解_第1頁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詳解_第2頁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詳解_第3頁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詳解_第4頁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詳解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詳解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45頁。優選中國的三大自然區及其內部差異當前2頁,總共45頁。

自然地理環境的整體性和差異性

整體性地貌、氣候、水文、土壤、生物等因素互相聯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差異性指地理環境的整體及其各組成成分,按照一定的方向發生分化,形成多級自然區域的現象。當前3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一、劃分依據1.基本因素:氣候和地貌2.反映:土壤和植被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異相互影響、共同聯系其中一個要素的地域變化,必然會引起其他自然要素和整個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當前4頁,總共45頁。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400mm等降水量線3000m等高線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當前5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1.地形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海拔較低,大部分海拔在1000米以下,其中東不大部分在500米以下。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主要是山脈和盆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部分地區終年積雪。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當前6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2.氣候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季風氣候顯著。降水集中在5~9月,降水量大于400毫米氣候干燥,降水量在100~400毫米,氣溫日較、年較差大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低,凍土廣,太陽輻射強,風力大,水汽少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當前7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3.植被和土壤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森林為主,過渡為草原,人工樹種、品種較多,土壤在森林作用下淋溶作用較強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位草原,土壤有機質含量低,可溶性鹽分含量高,生物種類少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木叢,森林少,動植物稀少,土壤貧瘠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當前8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4.河流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外流河。黑龍江、松花江、遼河、海河、黃河、淮河、長江、珠江內流河。塔里木河、(額爾齊斯河注入北冰洋),河流短小,季節變化明顯,偶有暴雨形成地表徑流內流區,有很多冰川、湖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內有長江、黃河、怒江、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當前9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5.人類活動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廣泛而深刻,天然植被已不復存在。是我國主要的農耕區。東部季風區當前10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5.人類活動人類影響小,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因素:有水——綠洲;無水——荒漠草原;利用不合理——荒漠化發展西北干旱半干旱區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當前11頁,總共45頁。1.1我國三大自然區5.人類活動三、三大自然區的差異:人類影響微弱,原始狀態保存完整。低溫、空氣稀薄、地形崎嶇、土層粗瘠、風大、水少對人類限制大。青藏高寒區喜馬拉雅山脈當前12頁,總共45頁。東部季風區自然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范圍地勢地形氣候植被土壤水文人類活動當前13頁,總共45頁。項目

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范圍主要地形區地勢特征氣候大興安嶺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青藏高原東部邊緣以東的地區黃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貴高原、橫斷山區、沿海三大平原和丘陵地區海拔較低,屬地勢第二、三階梯熱帶、亞熱帶、溫帶季風氣候大興安嶺以西,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和長城一線以北的廣大地區內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準噶爾盆地北起昆侖山—阿爾金山—祁連山,南抵喜馬拉雅山,東起橫斷山,西至國界海拔較高,但差別顯著,屬地勢的第二級階梯溫帶大陸性氣候,青藏高原,柴達木盆地海拔很高,屬地勢的第一級階梯高寒氣候二、三大自然區的特點當前14頁,總共45頁。項目東部季風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青藏高寒區植被土壤水文特征人類活動多為森林,部分為草原,黑土地.黃土地.紅壤.水稻土.紫色土.荒漠為主;部分草原.荒漠土.肥力低.鹽分多.生物種類較少多為荒漠、草原與高山草甸灌叢;土壤發育差,土層淺,凍土廣布多為外流河,雨水補給為主,從西向東流入海洋多為內流河,徑流以雨水和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多為季節性河多冰川.湖泊,西北多內流區.東南部多外流區,.是許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人類影響廣泛而深刻,是我國最主要的農耕區.耕作業.壩子農業.人類影響較小,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以綠洲農業和山地牧業為主人類影響微弱.低溫.水源.大風等是影響因素.以高寒牧業和河谷農業為主.人口密度很小當前15頁,總共45頁。濕潤的季風氣候植被:土壤:森林為主外流河西高東低海拔較低平原廣闊河流自西向東流入海洋人類對自然界影響:廣泛而深刻平原耕地東部季風區第一單元中國的區域差異1.1我國的三大自然區水文:森林下發育的土壤當前16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南北差異——熱量——水分當前17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1.東北濕潤、半濕潤地區地貌積溫氣候植被土壤作物問題三面環山,中部平原≤3200℃亞寒帶針葉林或混交林典型黑土春小麥、玉米,一年一熟溫帶大陸性和季風氣候資源的開發利用問題東北濕潤、半濕潤地區當前18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2.華北暖溫帶、半濕潤地區華北暖溫帶、半濕潤地區當前19頁,總共45頁。地貌積溫氣候植被土壤作物問題大平原和高原為主,從西向東地勢降低3200℃~4500℃落葉闊葉林為主黃土分布廣泛冬小麥,一年兩熟,旱作為主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南水北調、黃土高原治理、華北平原的旱澇、堿治理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2.華北暖溫帶、半濕潤地區當前20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3.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當前21頁,總共45頁。地貌積溫氣候植被土壤作物問題山地、丘陵、盆地4500℃~7500℃常綠闊葉林紅壤,肥力較低水田作物,一年兩熟到三熟亞熱帶季風氣候長江水源利用、山地開發、紅壤改良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3.華中亞熱帶、濕潤地區當前22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4.華南熱帶濕潤地區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當前23頁,總共45頁。地貌積溫氣候植被土壤作物問題低山、丘陵≥7500℃熱帶季雨林,季相變化不明顯淋溶強烈的磚紅壤水稻一年三熟,經濟作物種類多熱帶季風氣候熱帶生物資源利用,發揮土地生產力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一、東部季風南北差異:4.華南熱帶濕潤地區當前24頁,總共45頁。溫帶大陸性氣候深居內陸地形閉塞第一單元中國的區域差異1.1我國的三大自然區西北干旱半干旱區荒漠、草原耐旱動植物多內流河、湖人煙少草原牧業、灌溉農業為主

點狀帶狀

城鄉內蒙古草原河套平原、寧夏平原圖片(干旱)當前25頁,總共45頁。第一單元中國的區域差異1.1我國的三大自然區寧夏平原河套平原內蒙古草原返回當前26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二、西北干旱半干旱區的東西差異:2.分異: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當前27頁,總共45頁。高寒牧業景觀返回第一單元中國的區域差異1.1我國的三大自然區當前28頁,總共45頁。氣溫低、無霜期短、光照強多冰川、西北屬內流區,東南多大江大河源頭多高山——不利交通高、寒高寒牧業喜溫涼作物生長河谷農業、居民區青藏高寒區第一單元中國的區域差異1.1我國的三大自然區荒漠、草原土壤發育差高寒動物當前29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三、青藏高寒區差異:1.地勢:總:西北高、東南低北部和南部:東西向的山脈西北部:較完整的高原東南部:地勢較低,南北走向的峽谷當前30頁,總共45頁。1.2三大自然區內部差異三、青藏高寒區差異:2.氣候東南溫暖濕潤——來自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水汽西北寒冷干旱3.植被:較低河谷→耕作業(河谷農業)高山帶→放牧牦牛、綿羊(高山灌叢、草甸)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東南→西北4.垂直分異:當前31頁,總共45頁。當前32頁,總共45頁。課堂檢測:1關于我國自然地理要素分布規律的敘述,錯誤的是:()A我國地勢西高東低,呈三級階梯狀分布B我國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布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C等溫線在青藏高原出現向北彎曲的狀況D東部季風區的河流多為外流河,徑流的季節變化明顯C當前33頁,總共45頁。

2下列說法哪一個是我國西北干旱半干旱自然區的寫照()A早穿皮襖午穿紗,圍著火爐吃西瓜B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D天無三日晴,地無三里平A當前34頁,總共45頁。

3、下列關于我國三大自然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三大自然區是指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帶B、三大自然區體現了我國自然地理環境的地域差異。C、東部季風區指的是大興安嶺—巫山----雪峰山一線以東的地區D、西北干旱、半干旱和青藏高原區的河流均屬于內流河B當前35頁,總共45頁。

4、下列不屬于東部季風區的地形區的是()A黃土高原B東北平原C內蒙古高原D云貴高原

C5、我國陸地最低的地方是()A鄱陽湖B艾丁湖C洞庭湖D太湖B當前36頁,總共45頁。

6、下列關于青藏高原高寒區的敘述,正確的是()A地勢高、氣溫低是其主要自然特征B青藏高原全部位于非季風區C區內尚無鐵路,陸上交通依靠公路D是黃河、長江、珠江等大河的發源地A當前37頁,總共45頁。

7、下列地理事物的排列順序中,反映我國降水量從東南向西北變化的規律的是()A水田為主的農業-旱地為主的農業-灌溉農業B水田為主的農業-灌溉農業-旱地為主的農業C草原牧業-灌溉農業-高山牧業D草原牧業-高山牧業-農區牧業A當前38頁,總共45頁。

8、我國三大自然區的劃分,主要是依據()A地貌和氣候B水文和植被C植被和土壤D氣候和土壤A9、下列地貌單元中土地利用不是以畜牧業為主的是()A青藏高原B天山山地C黃土高原D內蒙古高原C當前39頁,總共45頁。

10、下列關于三大自然區概況的敘述,正確的是()A西北干旱半干旱區面積最大,人口最少B西北干旱半干旱區動物稀少,只有少數耐高寒的種類C東部季風區是我國主要的農耕區D青藏高寒區海拔最高,面積最大,人口最少C當前40頁,總共45頁。再見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