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評估課件(2017年)上課_第1頁
資產評估課件(2017年)上課_第2頁
資產評估課件(2017年)上課_第3頁
資產評估課件(2017年)上課_第4頁
資產評估課件(2017年)上課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資產評估課件(2017年)上課第一頁,共317頁。23/23/2023《資產評估》(2006版)2023/3/23第二頁,共317頁。課程內容資產評估方法機器設備評估房地產評估建筑物及在建工程評估土地使用權評估無形資產評估長期投資及其他資產評估流動資產評估企業價值評估資產評估報告33/23/20232023/3/23第三頁,共317頁。考試題型單選30個小題,共30分多選10個小題,共10分名詞解釋2個小題,共6分簡答題2個小題,共14分計算題4個小題,共40分43/23/20232023/3/23第四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含義(重點)是指由專門機構和人員,依據國家法律和有關資料,遵循評估原則,選擇適當價值類型,依照法定程序,運用科學方法,對資產價值進行評定和估算的過程(資產價值鑒證行為)。(重點掌握資產評估組成)(P1),1、評估主體——即誰承擔評估工作的主體——受托方(評估機構、評估人員)2、評估客體——即對什么對象進行評估——評估對象(機器設備、房地產、無形資產、流動資產、長投、企業價值等);3、評估目的——即委托方基于什么目的委托評估機構評估,如轉讓房地產、收購企業等;(資產交易業務目的)資產評估基本要素(即組成要素)(重點)53/23/20232023/3/23第五頁,共317頁。4、評估價值類型:市場價值、在用價值(使用價值)、投資價值等(13頁)(后面講)5、評估程序、方法:依據《評估規程》,依據法定程序,選擇評估方法: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等;63/23/20232023/3/23第六頁,共317頁。資產評估的基本要素(小結)評估主體資產評估機構和相關人員評估客體被評估的資產評估目的資產交易業務本身經濟行為的特征評估價值類型對資產價值的質的規定評估方法具體技術和手段評估程序工作順序73/23/20232023/3/23第七頁,共317頁。例題、資產評估主體是指()(2011年4月)A、被評估資產占有人 B、被評估資產C、資產評估委托人

D、從事資產評估的機構和人員例題:資產評估的主體是指(

)(2012年4月)

A.被評估資產

B.被評估資產占有人

C.從事資產評估的機構和人員

D.資產評估委托人83/23/2023DC2023/3/23第八頁,共317頁。資產評估的特點(重點)(P2)1、現實性——即評估價值對應于評估基準日,即評估價值是在基準日、資產實際狀況下的價值;形式:時點,×年×月×日;說明:(1)資產評估是以資產現實狀態為基礎反映出來。(2)資產評估價值是針對具體時間而言。(3)評估基準日可以:過去(如保險賠償資產價值評估)、現在、未來(如股票價值評估)。2、市場性——強調評估價值客觀性、準確性,能以市場價值(價格)作為目標和判斷;這里強調:評估價值能夠得到市場檢驗!3、預測性;是指資產現實價值(即評估價值)的確認依賴于對資產未來繼續利用價值的預測。93/23/20232023/3/23第九頁,共317頁。資產評估的特點(重點)(P2)4、公正性:評估應根據統一的法律規定和估價規程,不同估價機構(人員)均應按上述規定進行評估;說明:(1)對同一資產同一類型價值,不同評估機構、評估人員評估結果相差不大;(2)評估主體的身份是獨立于產權交易雙方之外的第三者;(3)評估結論對雙方當事人來講是公正的;5、咨詢性:即委托人委托評估機構評估資產價值,以幫助其決策;(評估結論是一種專業化的估價意見)說明:評估結論僅作委托人決策參考,評估機構并不對其決策結果負責,只對評估價值客觀性、準確性負責!103/23/20232023/3/23第十頁,共317頁。例題:資產評估的獨立性原則保障了資產評估的()A.現實性特點B.咨詢性特點C.預測性特點D.公正性特點例題:評估者只對評估結論本身合乎職業規范要求負責,而不對資產業務定價決策負責,這表明評估結論具有()A.市場性B.咨詢性C.公正性 D.現實性例題:資產評估強調確定評估基準日,其體現了資產評估的特點是()

A.預測性B.公正性C.咨詢性D.現實性例題:一般說來,資產評估是指對資產在某一()價值的估算。A、時期B、時點C、時段D、時間113/23/2023DBBD2023/3/23第十一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對象(各種資產)的特點(理解)1、資產是一種權利——所有、占有、使用、收益、處分權利;各種權利是有價值的,且各種權利的價值大小不同;2、資產價值的體現:是一種獲利能力;資產價值可以通過交換價值體現;3、資產必須為某一主體所擁有和支配——即物權;補充:物權包括所有權和用益物權;前者為完全物權、絕對物權!后者為有限物權、部分物權(如土地使用權、房屋租賃權等)!說明:資產評估中的資產與會計要素中資產并非完全一樣,如資產評估中:商譽屬于無形資產(會計上把它當做可辨認資產,還不算無形資產);企業價值在會計中根本不屬于資產,在評估中則屬于!“會計學角度的資產”與“資產評估角度的資產”123/23/20232023/3/23第十二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對象(資產)的分類1、分為有形資產(房屋等不動產、機器設備等動產)、無形資產(專利權、商標權、土地使用權等)(注:商譽、企業價值也屬此列);分類標準:存在形態2、分為單項資產、整體資產(分類標準:獲利能力)(重點)單項資產:單臺機器設備;(單獨獲利)整體資產:如一個企業、一個車間等;(綜合獲利)3、分為可確指資產、不可確指資產(分類標準:是否獨立存在,即能否進行分離);(重點)商譽為不可確指資產,其價值依附特定企業,不能獨立于企業而存在,不能轉讓!區別與轉讓商標權等無形資產!注意:按不同標準,同一資產歸屬不同類型資產;如商譽屬于無形資產、整體資產、不可確指資產;133/23/20232023/3/23第十三頁,共317頁。4、分為短期資產(變現性較活)、長期資產(變現性較弱,如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分類標準:流動性例題:下列選項中,屬于不可確指資產的是()A.商標 B.商譽C.專有技術D.計算機軟件例題:下列資產中,屬于不可確指的資產是()

A.商標 B.商譽C.專有技術 D.專利例題:按存在形態分類,資產可分為()A.單項資產和整體資產 B.可確指資產和不可確指資產C.短期資產和長期資產 D.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143/23/2023BBD2023/3/23第十四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重點)一、資產評估目的(了解)1、資產轉讓:出售、轉讓等2、企業兼并:兼并買價、賣價等3、企業出售:賣價4、企業聯營:投資者出資驗資(價值評估)5、企業清算等:確定企業凈資產價值等;6、抵押:確定抵押價值(如抵押貸款中);7、租賃:確定租賃價格(即租金)等等一般目的:為資產交易當事人雙方提供擬交易資產的公允價值;特殊目的:滿足不同的經濟業務的要求;153/23/20232023/3/23第十五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重點)(P12-)二、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一)市場價值—是在公開和公平市場條件下,理性雙方進行資產交易的客觀、公平、公允價值;(重點)正確理解市場價值:(重點)(P12)(1)公開市場條件:即公開和公平市場條件(充分競爭市場,眾多買家(賣家));(重點)(2)交易雙方都是理性經濟人;(3)市場價值是價值估計數額;(4)市場價值是最為理想價值類型(資產最大價值);(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后2類—7類價值類型統稱為“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屬于特定條件、或特定目的下的價值類型!(即不能完全滿足公開市場條件下價值類型)163/23/20232023/3/23第十六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重點)(P12-)二、資產評估的價值類型(重點3種)1、在用價值—指某資產在特定用途下、對特定使用者的價值,其實就是該資產對該使用者的使用價值;(屬個別價值)2、投資價值—是指某資產對特定投資者、在特定目的下的價值;(屬個別價值)例如,上例中某投資者欲購買上述廠房用于建設商場,獲得商鋪出租(或出售)收入,該價值就屬于該投資者投資價值;(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重點1、2、4)例如:在市區中某企業正在使用中的廠房,對該企業來說,該資產在用價值就是生產產品;但其并不一定就是最佳用途、也并非是最大價值(實際上其最佳用途、最大價值是商業用途,比如處于商業中心的造紙廠)173/23/20232023/3/23第十七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價值類型(重點)(P12-)3、持續經營價值—指企業持續經營條件下(不會出售轉讓企業),給企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比如現金流量、利潤等;4、清算價值—是指企業在面臨破產清算條件下,變現其資產的價值;由于清算條件下,往往采用拍賣等,拍賣底價較低、要求快速變現,所以,清算價格往往低于市場價值!(二)市場價值以外的價值類型(重點1、2、4)(續)5、保險價值—指企業為其某資產投保,保險公司對其價值作的評估,以確定保險費、賠償額等;一般由保險公司委托評估機構來評定!6、課稅價值—指稅務機關為確定計稅基礎而對資產所作的評估;一般由稅務機關委托評估機構來評定!183/23/20232023/3/23第十八頁,共317頁。例題.價值類型主要有以下哪幾種()

A.投資價值B.最低成本價

C.市場價值D.持續經營價值E.清算價格例題:下列各項中,不符合公開和公平的市場條件的是()A.交易雙方都是經濟人B.市場存在一定程度的壟斷

C.交易雙方擁有較充裕的時間了解信息D.交易雙方地位平等例題:評估資產的“在用價值”依據的是資產評估的()A、供求原則B、替代原則C、貢獻原則D、最佳使用原則例題:下列選項中,不符合公開市場內涵的是()

A.交易各方進行交易的唯一目的在于最大限度的追求經濟利益

B.交易各方掌握必要的市場信息

C.交易各方具備較為充裕的時間

D.交易條件公開且具有排他性

193/23/2023BACDECD2023/3/23第十九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價值類型(續)三、評估資產價值類型決定因素(注意三種因素的關系)(重點)1、評估目的(是評估的核心問題);評估目的:資產轉讓、投資、清算等目的;2、評估基準日市場條件;評估價值對應于評估時點對應于市場條件:公開市場、非公開市場;如轉讓不動產,其市場價格就與當地房地產市場成熟程度、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等相關;3、評估資產功能及狀態;包括資產功能充分、過剩、不足,新舊程度等;203/23/20232023/3/23第二十頁,共317頁。例題:決定和影響價值類型的因素主要有()

A市場條件

B評估的特定目的

C資產的功能

D評估方法的選擇E資產的狀態例題:下列因素中,決定和影響價值類型的有A.評估的特定目的

B.評估的方法C.市場條件

D.評估主體E.資產功能及其狀態例題:下列關于價值類型在資產評估中作用的表述,不正確的是(D)(2013.4)A.價值類型制約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B.價值類型是影響和決定資產評估價值的重要因素C.明確評估價值類型,可以更清楚地表達評估結果,避免評估結果被誤用D.價值類型決定資產評估方法的選擇213/23/20232023/3/23第二十一頁,共317頁。資產評估的假設(P15-)(重點)一、繼續使用假設即評估資產對委托人現在及以后(剩余壽命期),具有有用性、有價值性;這樣,評估才有必要性;如幾近報廢的資產就不符合本假設!二、公開市場假設是指在評估時,資產市場完善,不存在影響評估資產價值公允的干擾因素;如壟斷,買方急于出售等;三、清算(清償)假設——針對清算價值指企業在破產清算時特定條件下,假設(法院主持)以拍賣方式在公開市場出售其資產而評定的價值(清算價值);但這種情況下,由于屬于清算處置資產、快速變現等原因等,往往使清算價值要低于公開市場下評估價值!223/23/20232023/3/23第二十二頁,共317頁。資產評估評估的原則(重點經濟原則P19)一、貢獻原則:資產的各組成部分,對資產整體價值的貢獻性;例如,一寫字樓,其物業管理、裝修、配套家電等對其價值都有不同的影響,共同決定寫字樓價值;二、替代原則:不同資產在功效上可相互替代的特征;例如,生產產品,既可以使用甲設備,也可以使用乙設備,甲乙設備可以相互替代;三、預期(收益)原則:即資產價值有否、價值大小,取決于該資產預期未來獲利能力及獲利的有效期限;如投資商鋪就是基于未來收租等收入預期等;233/23/20232023/3/23第二十三頁,共317頁。例題:下列不屬于資產評估假設的是()

A.繼續使用假設B.清算假設C.公開市場假設D.企業主體假設例題:下列各項中,屬于資產評估經濟原則的有()A.貢獻原則 B.替代原則C.客觀性原則 D.預期原則E.科學性原則例題:下列各項中,符合資產評估科學性原則的有()

A.價值類型必須與評估目的相匹配B.評估方法對價值類型具有約束性

C.價值類型對評估方法具有約束性D.評估方法具有多樣性和可替代性

E.價值類型確定后評估方法具有唯一性例題:下列原則中,不屬于資產評估工作原則的是()A、獨立性原則B、客觀性原則C、預期性原則 D、科學性原則243/23/2023DABDACDC2023/3/23第二十四頁,共317頁。例題:下列原則中,屬于資產評估經濟原則的是(A)A.貢獻原則 B.客觀性原則C.專業性原則 D.科學性原則253/23/20232023/3/23第二十五頁,共317頁。資產評估評估程序(掌握重點內容)(P22-25)一、明確資產評估程序(了解)1、明確資產評估業務基本事項(重點)(見后詳細);2、簽訂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3、編制資產評估計劃;4、資產勘查與現場調查;5、收集資產評估資料;6、評定估算(即進行評估,確定評估價值);7、編制和提交資產評估報告書;8、資產評估工作檔案歸檔;263/23/20232023/3/23第二十六頁,共317頁。資產評估評估程序(掌握重點內容)(P22-25)三、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即合同)內容(見書)(重點)二、明確資產評估業務的基本事項內容(重點前6個)1、委托方及相關當事人基本情況;2、評估目的;3、估價對象基本情況;4、評估價值類型及定義;5、評估基準日;6、評估資產限制條件和重要評估假設;273/23/20232023/3/23第二十七頁,共317頁。例題: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包括的主要內容有()A.資產評估目的、資產評估對象

B.資產評估限制條件和重要假設

C.資產評估基準日

D.資產評估報告使用范圍

E.雙方的權利、義務及違約責任例題:下列選項中,不屬于資產評估業務約定書中基本內容的是()A.評估機構和委托方名稱 B.資產評估目的C.資產評估基準日 D.資產評估計劃例題:下列因素中,不屬于編制資產評估工作計劃應重點考慮的是(

)

A.資產評估目的、資產評估對象狀況

B.資產評估報告使用范圍

C.評估對象的性質、行業特點、發展趨勢

D.相關資料收集狀況283/23/20232023/3/23第二十八頁,共317頁。第二章資產評估的方法一、市場法(或市場比較法)(或市場替代法)二、成本法(或重置成本法)三、收益法(或收益還原法)本章重點對資產評估中的市場法、收益法和成本法的理解,特別是三種基本評估方法中各項參數指標的基本含義和取得方法是掌握資產評估方法的關鍵。293/23/20232023/3/23第二十九頁,共317頁。市場途徑成本途徑收益途徑評估基準日過去未來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資產評估基本途徑和方法303/23/20232023/3/23第三十頁,共317頁。市場法成本法收益法直接法類比法重置成本成新率重置核算法物價指數法功能重置成本法統計分析法觀察法使用年限法直接價值法收益額折現率收益期資產評估方法體系313/23/20232023/3/23第三十一頁,共317頁。一、含義指通過(1)比較被評估資產(稱為估價對象)與最近時期(一般2年內)成交類似資產(稱為比較案例)異同,(2)將比較案例的市場價值進行調整(稱為修正),以確定估價對象價值的一種方法;市場法(重點)市場法是資產評估中最為直接、最具說服力的評估途徑之一二、基本原理:資產的替代原理(直接市場法)選擇若干個類似資產的交易案例作為參照物,通過分析比較評估對象與各個參照物成交案例的因素差異,并對參照物的價格進行差異調整,來確定被評估資產價值的方法。323/23/20232023/3/23第三十二頁,共317頁。例:要評估一商品房在2016年9月30日轉讓價值,在選擇案例上,就要選擇與估價對象處在同一地段,用途相同,結構相同(似),面積相同(當),建成年份相同(近)等成交案例,然后再將選擇比較案例,修正到估價對象情況下,最終計算估價對象價值;三、市場法應用的條件及要求(選擇可比性強的案例)1、存在一個完善、充分的市場,可以搜集最近時期、與估價對象類似的估價比較案例;(市場要求)2、比較案例的選擇,在交易時間上要接近估計基準日(時點),這樣,才更準確;(交易時間要求)3、比較案例的選擇,要盡量類似于估價對象,可比性強,這樣,修正后結果越接近估價對象價值;這里的類似、可比性,比如區位、功能、新舊程度等!市場法333/23/20232023/3/23第三十三頁,共317頁。確定被評估資產選擇參照物比較差異因素調整差異指標綜合分析得出結果1.參照物的可比性:功能、市場條件、資產實體特征和質量、成交時間等。2.參照物數量:三個以上。1.選擇差異因素:根據資產種類,選擇對資產價值影響較大的因素。2.指標對比、量化差異。以參照物成交價格為基礎,將各項差異指標進行調整,得出初評結果。對初評結果進行分析,用統計分析或其他方法判斷結果的合理性。四、操作程序及要求市場法相關參數343/23/20232023/3/23第三十四頁,共317頁。市場法(重點)1、搜集比較案例,通過在市場上搜集與估價對象類似的比較案例;即選擇與估價對象可比性強的比較案例;(選擇比較案例)2、然后,將搜集的比較案例,根據估價對象的情況,將比較案例修正成估價對象情況下的價值;(修正比較案例價值)3、最后,將修正到估價對象情況下的比較案例價值,按照一定方法計算得到估價對象評估價值。如算數平均、加權平均等;(綜合確定評估對象價值)市場法評估估價對象價值,其主要步驟(解釋):353/23/20232023/3/23第三十五頁,共317頁。市場法總結市場法評估估價對象價值,是根據替代原則,即利用已經成交比較案例,將比較案例價值修正到估價對象情況的價值,再按算術平均等方法,得出估價對象價值:例題:資產評估和市場的關系是()

A.以市場為基礎但高于市場B.模擬市場條件有時接受市場檢驗

C.模擬市場條件但又必須接受市場檢驗D.和市場無關例題:最大最佳效用是基于資產評估的(

)A.繼續使用假設 B.持續經營假設C.公開市場假設 D.清算(清償)假設例題:在設備評估中,市場法不適用于()A.大型設備 B.有實體性貶值的設備C.自制非標設備 D.進口設備363/23/2023CCC2023/3/23第三十六頁,共317頁。例題:在資產評估中,市場法較適用于()A、專用設備 B、大部分無形資產C、通用性較強的資產D、受地域、環境等嚴格限制的資產例題:下列資產中,最適宜采用市場法評估的是()A.專有技術 B.商業用房C.專用設備 D.公益性用地例題:一般說運用市場法評估資產價值時,評估結論的準確性主要取決于(

)A.參照物的數量B.地域的大小

C.市場的活躍程度D.功能的大小例題:采用市場法評估資產價值時,需要以類似資產作為參照物,選擇的參照物資產應該是()A.全新資產 B.舊資產C.與被估資產新舊程度相同的資產D.既可以是全新資產,也可以是舊資產373/23/2023CBCD2023/3/23第三十七頁,共317頁。五、市場法比較案例修正因素的選擇1、時間因素(比較案例、評估基準日)比較案例交易時間,應盡可能接近估價時點;以消除價格波動影響;2、區域因素(區位因素)比較案例選擇上,應盡可能選擇與估價對象處于同一區域里、同一區段案例,以提高其可比性;如商鋪價值評估,應選擇同一條街相鄰商鋪作為比較案例;3、功能因素比較案例的選擇,在功能、用途等方面,應盡可能與估價對象相同,提高可比性;如商鋪價值評估!市場法就是比較評估對象與比較案例之間差異因素,將其調整為評估對象的情況!383/23/20232023/3/23第三十八頁,共317頁。市場法4.交易情況

交易情況主要包括交易的市場條件和交易條件。市場條件主要是指參照物成交時的市場條件與評估時的市場條件是屬于公開市場或非公開市場以及市場供求狀況。交易條件主要包括交易批量、動機、時間等。5.個別因素個別因素主要包括資產的實體特征和質量。資產的實體特征主要是指資產的外觀、結構、規格型號等。資產的質量主要是指資產本身的建造或制造的工藝水平。393/23/20232023/3/23第三十九頁,共317頁。如果評估對象與參照物之間存在上述各種差異時,評估值計算公式可用下式表示為:評估值=參照物價格×時間因素修正系數

×區域因素修正系數

×功能差異修正系數

×交易情況修正系數

×個別因素修正系數

例題:在采用市場法時,一方面是選擇確定參照物,另一方面則是分析確定參照物的差異調整因素。下列不包括在參照物調整主要因素中的是()

A、時間因素B、資產的型號、規格因素C、地域因素D、功能因素B403/23/20232023/3/23第四十頁,共317頁。成本法基本思路

以被評估資產的重置價值,扣除從資產的形成并開始投入使用至評估基準日這段時間內的損耗得到資產的評估價值。它是從成本取得和成本構成的角度對被評估資產的價值進行的分析和判斷。理論依據資產的價值取決于資產的成本。資產的取得成本越高,相應的資產的價值越大。413/23/20232023/3/23第四十一頁,共317頁。一、成本法含義(P33-)在評估時,按被評估資產(評估對象)的現時重置成本,扣減其各項損耗價值,其余額即為評估對象價值。成本法2、成本法評估價值,評估時點也是評估基準日;對概念的理解(掌握):1、評估資產價值=評估時點重置成本—各種損耗(即貶值)3、成本法評估價值是在估價時點、資產現狀下的價值(即并非全新資產);4、成本法評估價值,用估價時點的“重置成本”減去其已使用期限的損耗(即類似折舊,本書稱“貶值”);423/23/20232023/3/23第四十二頁,共317頁。一、成本法含義(續)成本法5、重置成本、貶值的含義(1)重置成本——是指在估價時點,重新購買(建造)全新資產所耗費的價值;它是資產全新狀態下的價值;(2)貶值——指資產從取得到時點(全新)到評估時點期間發生的有形、無形損耗,如磨損、落后等。資產評估中分為: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三種貶值;二、成本法適用的條件(了解)1、估價對象歷史資料完善——因需以此確定重置價值;2、估價對象損耗可以確定——即能確定折舊額;433/23/20232023/3/23第四十三頁,共317頁。例題:成本法應用的前提條件有(

)(2011.4)A、應當具備可利用的歷史資料B、需要一個充分發育、活躍的資本市場C、被評估資產必須是能用貨幣衡量其未來期望收益的資產D、形成資產價值的耗費是必需的E、資產所有者所承擔的風險也必須是能用貨幣衡量的成本法例題:由于外部環境而不是資產本身或內部因素所引起的達不到原設計生產能力而導致的貶值是()A.經濟性貶值 B.功能性貶值C.實體性貶值 D.超額運營成本折現值ADA443/23/20232023/3/23第四十四頁,共317頁。資產評估值=被評估資產重置成本被評估資產重置成本—資產實體性貶值資產功能性貶值資產經濟性貶值=×成新率或基本方法453/23/20232023/3/23第四十五頁,共317頁。三、成本法評估資產價值方法(P34-—)具體方法有兩種:方法一:估價對象評估價值=評估基準日估價對象重置成本-(已)貶值額=重置成本-實體性貶值-功能性貶值-經濟性貶值方法二:估價對象評估價值=評估基準日估價對象重置成本×成新率可見,成本法評估資產價值,關鍵是要確定以下參數:重置成本、三種貶值額或者成新率!成本法463/23/20232023/3/23第四十六頁,共317頁。三、成本法運用(一)重置成本(含義、分類)1、含義:在評估基準日,在現行市場條件下,重新購建(購置或建造)全新評估資產,所耗費的全部成本;2、重置成本分類:復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1)復原重置成本:在評估基準日,在現行市場條件下,采用原來相同的材料、建筑、制造標準、設計方案、技術等,復原購建全新資產,所發生的全部耗費成本;即完全復制全新評估資產;這種重置成本強調原樣復制全新資產!如古建筑!成本法(2)更新重置成本:在評估基準日,在現有技術條件下,重新購建與估價對象相同功能的全新資產,所耗費的全部成本;(材料不同、工藝不同、功能相同的重置)。這種重置成本強調功能相同下的重置!473/23/20232023/3/23第四十七頁,共317頁。3、復原重置成本、更新重置成本區別;(1)兩種方法確定的重置成本,都是全新狀態下資產價值;(2)復原重置成本:強調用“復制”(包括材料、設計、工藝等完全相同);更新重置成本:強調功能相同下,現行技術條件下,購建資產的成本;(3)一般來說,復原重置成本要大于更新重置成本。因為前者沒有考慮市場變化、技術進步等使復原重置成本較高;如電腦重置!(4)一般優先選擇更新重置成本;體現技術進步等,節約成本;(一)重置成本(含義、分類)成本法483/23/20232023/3/23第四十八頁,共317頁。例題:復原重置成本與更新重置成本在金額大小上的關系為(2009.7)A.前者大于后者

B.前者小于后者

C.前者等于后者D.前者與后者在金額大小上關系不確定例題:資產的更新重置成本與復原重置成本的相同之處在于()(2012.7)A.均采用現時價格 B.均采用現時技術C.均采用現時設計 D.均采用現時標準例題:下列資產中,適合采用成本法評估的是()A.無形資產 B.企業價值C.土地 D.專用設備(2012.7)ABD493/23/20232023/3/23第四十九頁,共317頁。成本法三、成本法運用1、重置核算法(較少考)指以評估基準日現行市場價格計算(重新)購建全新評估資產的全部支出。這里的全部支出包括:直接成本和間接成本;(一)重置成本的計算(P35--)(1)直接成本——一般包括資產的購建實體的各種支出;(2)間接成本——主要指與購建資產相關的管理費、設計費等;說明:間接費計算如下頁!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503/23/20232023/3/23第五十頁,共317頁。

513/23/2023計算公式(總結)重置成本=直接成本+間接成本建造成本構成:材料成本人工成本制造費用資金成本合理利潤取得成本構成:購買價格安裝調試費運雜費人工費間接成本構成:取得和建造資產的管理費用、設計制圖等費用2023/3/23第五十一頁,共317頁。重置核算法中“間接成本”的計算(4種方法)(1)人工成本比例法說明:①人工成本一般指工資薪酬;②成本分配率為比率;成本法(2)單位價格法說明:工作量與單位價格,單位應統一;(例題見書36頁)(3)直接成本百分比法——即用“間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比率”說明:上述“間接成本÷直接成本”稱為“間接成本占直接成本百分比”;523/23/20232023/3/23第五十二頁,共317頁。成本法三、成本法運用(一)重置成本的計算(掌握)2、物價指數法(即價格指數法)(P77-)(畫圖展示)指在評估資產歷史成本(購建時成本)基礎上,考慮價格指數變化因素,將歷史成本調整為評估估價基準日成本的重置成本計算方法;t1表示估價對象購建年份,t1+1表示購建的下一年;t2表示評估年份;注意:上述“物價指數”:(1)定基物價指數,(2)環比物價指數;(3)物價變動指數;533/23/20232023/3/23第五十三頁,共317頁。成本法注意區分上述三種物價指數:(1)定基物價指數,(2)環比物價指數;(3)物價變動指數;(畫圖展示)(1)定基物價指數:指以固定時期(時點)(固定基準日)為基期的指數,通常用百分數表示;也可用絕對數,如100等;如基期物價指數為100%,目標期相對于基期的物價指數,即為目標期定基物價指數;(P77表3-1)(2)環比物價指數:是以上一期為基期的指數;即每期物價指數都是相對與其上一期而言的物價指數;(P78表3-2)(3)物價變動指數:指目標期物價指數相對于基準物價指數的變動;說明:上述物價指數應該選擇資產的類別(同類別)或者個別物價指數!(P36)543/23/20232023/3/23第五十四頁,共317頁。例題:某資產購置于2005年底,歷史成本為100萬元。2007年底進行評估,該類資產在2005、2007年底定基指數110%、171.6%,則評估時該資產的重置成本為()A.118.2萬元B.132.0萬元C.156.0萬元D.171.6萬元成本法553/23/2023C例題:某設備于1990年12月購進,賬面價值為200萬元,購進時的定基物價指數為102%,2008年12月31日為評估基準日,評估時該類設備的定基物價指數為120%,則該設備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A.235萬元B.240萬元C.295萬元D.350萬元A2023/3/23第五十五頁,共317頁。3、功能價值法(掌握)(P37)根據資產生產能力,以一個與估價資產相同或相似生產能力的資產為參照物(參照案例),以參照物的單位生產能力為標準,計算估價資產重置成本;(一)重置成本的計算(續)說明;上述公式適用條件:資產的重置成本與與其生產能力存在線性關系。線性關系的含義?(生產能力越大其成本也就越高,反之亦然)(Y=a+b*x)(可以理解為線性函數關系)。反之,為非線性。(P38)成本法上述公式,年產量即為生產能力!該公式推導!563/23/20232023/3/23第五十六頁,共317頁。(一)重置成本的計算(續)例題:被評估設備生產能力為100萬件,成新率為80%,已知一臺生產能力為80萬件的同類全新設備的價格為120萬元,而且該類設備的價格與生產能力是線性關系,根據上述給定條件,被評估設備的評估值最接近于(

A、58萬元B、90萬元C、120萬元D、150萬元成本法573/23/2023D2023/3/23第五十七頁,共317頁。4、規模經濟效益指數法(P38)鉆石的價格(一)重置成本的計算當資產的重置成本與與其生產能力(資產的產量等)存在非線性關系,即存在指數關系,可以采用本法:注意:(1)公式中指數形式,其底數分子、分母順序;(2)資產生產能力(產量等)可以是年、月等期間;(3)公式中規模經濟效益指數(X),一般為已知數;(4)如指數X=1,本法和前面“功能價值法”相同,成本法583/23/20232023/3/23第五十八頁,共317頁。例題:當規模經濟效益指數為1時,規模經濟效益指數法實際上就是(

)

A.重置核算法B.物價指數法

C.功能價值法D.統計分析法成本法例題:被評估資產為一臺年產某產品8萬件的生產線,經市場調查,類似年產量為15萬件的生產線的成本為25萬元。如果該類生產線的規模經濟效益指數為0.7,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約為()(2011.4)A、16.10萬元B、17.35萬元C、19.20萬元 D、24.00萬元C593/23/2023A25×(8/15)0.72023/3/23第五十九頁,共317頁。1、觀察法(實體性成新率法)——專家打分法;(二)實體性貶值的估算(兩種方法)(P39-)實體性成新率:資產新舊程度,一般表示新的程度;如成新率80%,表示八成新;發生實體性貶值(損耗)20%;注意:這里成新率為實體性成新率,可以通過專家估計得到;實體性貶值額=重置成本×(1-實體性成新率)=重置成本-余值成本法三、成本法運用(以下講解三種貶值形式計算)(掌握)含義:實體性貶值即是指資產在使用中的有形損耗(使用磨損和自然損耗),如磨損、銹蝕等;603/23/20232023/3/23第六十頁,共317頁。成本法三、成本法運用(以下講解三種貶值形式計算)(續)2、公式法對上述公式的說明:(二)實體性貶值的估算(兩種方法)(P39-)(1)殘值為報廢時收回的凈殘值;(2)分母為資產總使用年限;總使用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3)“實際使用年限”是指資產從購建以來的實際使用年限(表示使用效率:超負荷、正常、開工不足);區別于“名義使用年限”(資產購建起至估價時點的自然年限);實際已使用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4)(3)公式“名義已使用年限”和“資產利用率”的計算(下頁)613/23/20232023/3/23第六十一頁,共317頁。2、公式法(續)對“(3)實際已使用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理解;注意:正確理解資產利用率的經濟含義(p40);即資產利用效率(﹥1,超負荷、;=1,正常:<1開工不足;)(二)實體性貶值的估算(兩種方法)(P40)成本法三、成本法運用(以下講解三種貶值形式計算)A.名義使用年限:取得資產開始日至評估基準日之間期限(自然年限)(與實際利用與否、利用效率無關)C.實際已使用年限是考慮資產實際使用情況的使用期限;623/23/20232023/3/23第六十二頁,共317頁。例題:某發明專利權已使用了4年,尚可使用2年。目前該專利權的貶值率為()

A.66.7%B.50.0%C.33.3%D.25.0%成本法例題:某資產于1998年5月購進,2008年5月評估時名義已使用年限為10年。根據該資產技術指標,正常使用情況下,每天應工作16小時,該資產實際每天工作15小時(一年按360天計算),由此可確定該資產實際已使用年限約為()A、8.8年B、9.4年C、9.6年D、10.0年A633/23/2023B2023/3/23第六十三頁,共317頁。由于技術相對落后,造成資產貶值;如技術進步,使資產功能落后;(三)功能性貶值及計算(P41)(掌握)1、凈超額運營成本現值法計算功能性貶值;思路:因技術落后,使資產運營成本增加,在資產剩余使用年限內,所有運營成本(稅后)現值(折現)總和,即為功能性貶值;(1)選擇與估價對象功能相同、但技術先進的資產;比較估價對象與所選擇資產的運營成本;(2)計算估價對象與比較資產運營成本差異;①超額運營成本=估價對象運營成本-比較案例運營成本;②凈超額運營成本=超額運營成本-所得稅(節約效應)超額運營成本-超額運營成本×所得稅率=超額營運成本×(1-所得稅率)成本法643/23/20232023/3/23第六十四頁,共317頁。(三)功能性貶值及計算(3)確定估價對象剩余使用年限;成本法1、凈超額運營成本現值法計算功能性貶值(續);(4)選擇適當的折現率,計算其剩余使用年限內凈超額運營成本現值,即為功能性貶值;2、此外,資產功能性貶值也可以“超額投資成本”估算,即:本公式形式:復原重置成本在前、更新重置成本在后!653/23/20232023/3/23第六十五頁,共317頁。例題見書P42,例2-6;(涉及資金時間價值——見資料)(可畫圖)超額運營成本=4000*12=48000元;(稅前超額運營成本)凈超額運營成本=超額運營成本-所得稅=32160元;(三)功能性貶值及計算成本法663/23/20232023/3/23第六十六頁,共317頁。例題:某種型號的設備與采用新技術生產的新型設備相比,每年多耗電5000度,每度電0.6元,該設備可使用10年,企業所在行業的折現率為10%,企業所得稅率為25%。該設備的功能性貶值約為(

A.18435元B.13825元C.13586元D.2250元成本法673/23/2023B2023/3/23第六十七頁,共317頁。(四)經濟性貶值(P43)(這里只講概念)1、經濟性貶值含義:因外部市場環境等變化、政府法律法規規定等造成資產價值的貶值;如,市場競爭劇烈(或蕭條)產品銷量下降,造成機器開工不足;如因原材料價格上升產品生產成本上升,使產品銷量下降,造成機器閑置等;成本法2、區別經濟性貶值和功能性貶值:(1)經濟性貶值:因外部市場環境等變化、政府法律法規規定等造成資產價值的貶值;——外部市場原因、法律政策等原因;(2)功能性貶值:因為技術進步、更新等,使本資產與先進資產在技術上相對落后,由此產生的貶值。——技術原因;683/23/20232023/3/23第六十八頁,共317頁。例題:由于外部因素而不是設備內部因素所引起的達不到原有設計生產能力而導致的貶值,稱為(

)

A.功能性貶值B.技術性貶值C.實體性貶值D.經濟性貶值成本法例題:為節省資源和減少污染,政府規定年產1萬噸以下的造紙廠一律關閉,由此造成生產能力在l萬噸以下的造紙設備產生貶值。這種貶值屬于(

)A、功能性貶值B、實體性貶值C、破產清算貶值D、經濟性貶值DD693/23/20232023/3/23第六十九頁,共317頁。(五)成新率及計算(P43)反映評估資產新舊程度的指標,一般用百分數表示;如80%表示八成新,貶值(損耗)20%;成本法(1)這里成新率是“評估資產價值=重置成本(全新)×成新率”中“成新率”;(2)這里“成新率”是綜合考慮三種貶值因素的成新率,是個綜合性指標(綜合成新率);(3)這里的“成新率”與前所講“實體性成新率”不同(前者含后者);這里對“成新率”理解:“成新率”計算公式見下頁!703/23/20232023/3/23第七十頁,共317頁。(五)成新率計算公式1、觀察法(專家評價,考慮三種貶值后的綜合成新率)2、使用年限法(1)修復費用:將評估資產修復到全新狀態,所發生的修復費用;(2)修復費用÷重置成本=貶值率;(3)因此,成新率=1-貶值率成本法注意:上述“實際使用年限”,需用“名義使用年限×資產利用率”公式計算;“預計尚可使用年限”一般已知!3、修復費用法713/23/20232023/3/23第七十一頁,共317頁。成本法例題:某發明專利權現已使用了5年,尚可使用3年,目前該無形資產的成新率為()A.25%B.37.5%C.40.5%D.50%例題:造成資產產生實體性貶值的原因有()A.資產正常使用的磨損B.資產非正常使用中產生碰撞C.受空氣氧化出現銹蝕 D.技術落后E.利用率下降例題:被評估設備年生產能力為100萬件,成新率為60%,已知一臺年生產能力為80萬件的同類全新設備的價格為120萬元,而且該類設備的價格與生產能力是線性關系,根據上述給定條件,被評估設備的評估值最接近于(

)A.58萬元 B.90萬元C.120萬元D.150萬元評估價值=重置成本*成新率BABCB723/23/20232023/3/23第七十二頁,共317頁。收益法(聯系資金時間價值知識)一、收益法的含義及其適用條件(P46)(一)收益法的含義

通過估算評估對象資產在未來預期收益,按照一定折現率折算為現值,作為評估資產價值的評估方法。

收益法的思想是:資產評估價值大小取決于該資產在未來期間收益凈額折現之和!(圖示)733/23/20232023/3/23第七十三頁,共317頁。收益法(二)收益法的適用條件(掌握)1、評估資產未來使用期間內會產生凈收益;2、評估資產未來使用期間凈收益必須能量化;3、能準確確定收益的折現率;743/23/20232023/3/23第七十四頁,共317頁。收益法二、收益法應用的形式(相關公式)(一)資產未來收益有限(一般形式)如果上述各年凈收益額相等,則上述公式可表示為:753/23/20232023/3/23第七十五頁,共317頁。收益法(二)資產未來收益無限期的情況(P48)1、未來各期(年)凈收益相等情形(未來收益年金化,永續年金)2、未來各期(年)凈收益不相等情形:(很少考)二、收益法應用的形式(相關公式)本情形實為每期收益復利折現合計,不是年金!因年金每期R相等!763/23/20232023/3/23第七十六頁,共317頁。收益法推導:未來各期(年)凈收益不相等年金化(即等值R)公式(P48-)773/23/20232023/3/23第七十七頁,共317頁。收益法例題:某被估資產預計未來每年可為企業帶來凈收益20萬元,尚可使用10年,若折現率為10%,則該資產的評估值最接近于()A.100萬元 B.123萬元 C.175萬元 D.200萬元783/23/20232023/3/23第七十八頁,共317頁。收益法書例2-8(P50)(前已講過)793/23/20232023/3/23第七十九頁,共317頁。1.資產評估中的投資價值是指()A對委托方具有的價值B對資產占有方具有的價值C對社會公眾所具有的價值D對于特定投資者所具有的價值2.應用市場法時,參照物數量一般應選擇()A1個或以上B2個或以上C3個或以上D4個或以上3.某資產重置成本為30萬元,預計殘值為12萬元,實際已使用6年,經鑒定尚可使用9年,則其實體性貶值為()A2萬元B3.6萬元C6萬元D7.2萬元803/23/2023DCD2023/3/23第八十頁,共317頁。4.下列可以作為資產評估對象的資產有()(多選)A采礦權B失效的專利權C企業擁有的不動產D城市的公共綠地E沒有獲利能力的專利5.造成資產經濟性貶值的原因主要有()(多選)A該項技術落后B該項資產生產的產品需求減少C社會勞動生產率提高D自然力作用加劇E政府公布淘汰該類資產813/23/2023ACBE2023/3/23第八十一頁,共317頁。名詞解釋1.貢獻原則2.不可修復性損耗3.市場法簡答題1.資產評估業務基本事項包括哪些?2.什么是復原重置成本和更新重置成本?兩者有什么關系?3.簡述資產評估的咨詢性特點823/23/20232023/3/23第八十二頁,共317頁。1.某企業將某項資產與國外企業合資,要求對該資產進行評估。資料如下:該資產賬面原值270萬元,凈值108萬元,按財務制度規定,該資產折舊年限為30年,已計折舊年限20年。經調查分析確定:按現在市場材料價格和工資費用水平,新建造相同構造的資產的全部費用支出為480萬元。經查詢原始資料和企業記錄,該資產截止評估基準日的法定利用時間為57600小時,實際累計利用時間為50400小時。經專業人員勘察估算,該資產還能使用8年。又知該資產由于設計不合理,造成耗電量大,維修費用高,與現在同類標準資產比較,每年多支出營運成本3萬元(該企業所得稅率為33%,假定折現率為10%)。根據上述資料,采用成本法對該資產進行評估。(1)計算資產利用率:資產利用率=5040/57600×100%=87.5%(2)確定成新率:成新率=8÷(20×87.5%+8)×100%=31.37%(3)確定功能性貶值:功能性貶值==2.01×5.3349=10.72(萬元)(4)由此可以確定評估值:評估值=480×31.37%一10.72=139.856(萬元)該資產評估值為139.856萬元。2023/3/232023/3/23第八十三頁,共317頁。2.某企業對其資產進行評估,假定在未來五年內的預期收益分別為18萬,20萬,22萬,23萬,25萬,資產從六年到第十年每年的收益均保持在25萬元,第十年未轉讓,變現價值為100萬元,,折現率為10%。要求:運用收益法評估該資產的價值。18*(P/F,10%,1)+20*(P/F,10%,2)+22*(P/F,10%,3)+23*(P/F,10%,4)+25*(P/F,10%,5)+25*(P/F,10%,5)*25*(P/A,10%,5)+100*(P/F,10%,10)=18*0.9019+20*0.8264+22*0.7513+23*0.6830+25*0.6209+25*0.6209*3.7908+100*0.3855=178.04(萬元)2023/3/232023/3/23第八十四頁,共317頁。3.某企業進行股份制改組,根據企業過去經營情況和未來市場形勢,預測其未來五年的收益額分別是13萬元、14萬元、11萬元、12萬元和15萬元=根據銀行利率及經營風險情況確定其折現率和資本化率分別為10%和11%。試采用年金資本化法確定該企業的重估價值。(1)首先將未來5年收益額折現求和:PV=13×0.9091十14×0.8264+11×0.7513+12×0.6830+15×0.6209=11.8183+11.5696+8.2643十8.196+9.3135=49.1617(萬元)(2)求取年金:A=49.1617×0.2638=12.9689(萬元(3)確定該企業評估值:評估值=12.9689÷11%=117.9(萬元)2023/3/232023/3/23第八十五頁,共317頁。一、機器設備評估的特點一、機器設備概念指由金屬或者其他材料組成,由若干配件裝配起來,在一種或者幾種動力驅動下,完成生產、加工、運行等功能的裝置。二、機器設備特點1、主要勞動手段,屬于固定資產2、屬于動產類資產3、屬于有形資產4、設備更新快2023/3/23第三章機器設備價值評估2023/3/23第八十六頁,共317頁。二、機器設備的分類(一)按國家固定資產分類標準(6項)(二)按現行會計制度規定分類(6種)(三)按機器設備的組合程度分(3種)(四)按機器設備的來源分類(2種)注意:分類之間并不彼此獨立,而是有不同程度的聯系。2023/3/232023/3/23第八十七頁,共317頁。三、機器設備評估程序1.明確評估目的2.清查機器設備3.對機器設備進行鑒定4.確定評估方法5.評定估算,撰寫評估報告2023/3/232023/3/23第八十八頁,共317頁。第二節機器設備的核查與鑒定一、機器設備的核查(一)逐項清查:依據委托評估的資產清單,對所有機器設備進行逐臺清點、核實,考察設備實體狀態,確定其各項貶值,計算評估值。優點:風險小。缺點:工作量大(二)抽樣清查:滿足核查任務要求的前提下,根據隨機抽查的原理,核定被評估機器設備的一種方法。(采用分層抽樣)2023/3/232023/3/23第八十九頁,共317頁。二、機器設備的鑒定分類標準:工作階段1.統計鑒定---(第一階段工作)

宏觀鑒定:對機器設備在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狀況進行調查摸底。

微觀鑒定:辨識設備個別性特征的過程,主要針對單臺設備。2.判斷性鑒定:由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在現場勘查的基礎上,對機器設備的有關指標進行的分析判斷。(第二階段工作)2023/3/232023/3/23第九十頁,共317頁。第三章機器設備價值評估主要掌握成本法1、“重置成本”(前已講過)(1)復原重置成本:強調采用原來材料、原來工藝等,原樣重置。相當于復制與評估資產一模一樣的全新資產;(2)更新重置成本:在相同保證功能下,用現時先進材料、工藝、技術等,進行重置;一般前者成本要高于購者;在選擇重置成本時,一般選擇更新重置成本;(1)復原重置成本;(2)更新重置成本;913/23/20232023/3/23第九十一頁,共317頁。第三章機器設備價值評估總體思路:評估價值=重置成本—三種貶值三種貶值區別;主要掌握成本法2、三種貶值(前已講過)(1)實體性貶值:主要是由于使用磨損、自然損耗等原因而老化、損耗等;(2)功能性貶值:主要是因為技術改良、技術更新等,使原設備功能落后于同類先進設備,而產生的貶值;(3)經濟性貶值:主要是因為外部市場環境變化、國家法律、政府政策等,使設備生產能力受限,而產生的貶值;923/23/20232023/3/23第九十二頁,共317頁。一、重置成本計算(三種)(掌握)(一)外購設備—分國內購買和國外進口以及是否需要安裝1、國內購買設備方法一:重置核算法—根據設備成本構成(財務構成角度)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其重置成本主要包括:買價、稅費、運雜費、保險費、安裝費(含調試費)、管理費、實驗費、勘察設計費、工程保險費等;933/23/20232023/3/23第九十三頁,共317頁。一、重置成本計算(三種)(一)外購設備——分國內購買和國外進口以及是否需要安裝2、進口方式購買設備:(分離岸價和到岸價兩種計價方式)(1)以離岸價(FOB)計價進口設備:本種情況下重置成本主要包括:(圖示)(1)國外部分:離岸價(FOB)、國外運費及國外保險費等;(2)進口環節:進口關稅、增值稅、消費稅、海關監管費等;(3)國內部分:代理手續費、國內運費及保險費、安裝費(含調試費)、借款利息、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等;方法一:重置核算法(續)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以上相關參數計算公式見后頁943/23/20232023/3/23第九十四頁,共317頁。2、進口方式購買設備—重置成本的確定(續)(2)以到岸價(CIF)計價進口:(圖示)重置成本主要包括:到岸價(CIF)、進口環節(關稅、增值稅、消費稅、海關監管費等)、代理費、國內運費及保險費、安裝調試費等;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進口方式重置成本構成中重要計算公式(參考P69-72)到岸價(CIF)=離岸價(FOB)+國外運費+國外保險費;即關稅完稅價格;進口關稅=到岸價(CIF)*關稅率;即關稅完稅價格*關稅率;進口消費稅=到岸價(CIF)×(1+關稅率)÷(1-消費稅率)×消費稅率;進口增值稅=到岸價(CIF)×(1+關稅率)÷(1-消費稅率)×增值稅率;國外運輸保險費=(貨價(FOB)+國外運費)×保險費率;國外運費=貨價(FOB)*運費率;銀行財務費=貨價(FOB)*財務費率;外貿手續費=到岸價*手續費率;953/23/20232023/3/23第九十五頁,共317頁。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例題:某進口汽車的到岸價為75萬元人民幣,關稅稅率為20%,消費稅稅率為8%,增值稅稅率為17%,銀行財務費、外貿手續費、海關監管手續費合計為到岸價的3%,則應付的增值稅最接近于()

A、15.30萬元B、16.52萬元C、16.63萬元D、22.16萬元分析:進口增值稅=到岸價×(1+關稅率)÷(1-消費稅率)×增值稅率=75*(1+20%)÷(1-8%)*17%=16.63萬元;例題:進口設備重置成本中包括的從屬費用是(

)A.離岸價B.到岸價C.國外運費

D.國內運費分析:進口設備從屬費用包括:P72-73(1)國外運輸費、(2)國外運輸保險費、(3)進口關稅、(4)消費稅、(5)增值稅(進項稅)、(6)銀行財務費、(7)外貿手續費、(8)海關監督手續費、(9)車輛購置費附加等C963/23/20232023/3/23第九十六頁,共317頁。一、重置成本計算(續)(P74)(二)自制:一般根據自制設備發生全部支出作為其重置成本;這里要分:自制標準通用設備、自制非標準設備(重點掌握“通用非標準設備重置成本”計算方法);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973/23/20232023/3/23第九十七頁,共317頁。練習題:已知被評估設備在評估基準日的主材費為100萬元,設備的主材費為全部成本的75%,行業平均成本利潤率為12%,不考慮其他因素,則設備的重置成本最接近于()萬元萬元萬元萬元解析:(100÷75%)×(1+12%)=149.332023/3/232023/3/23第九十八頁,共317頁。方法二:物價指數法(前已涉及)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一、重置成本計算

(一)定基物價指數法說明:上述公式中,物價指數應該選擇同類設備,最好是采用同一廠家產品的物價指數(首選),然后,采用是同一大類資產的物價指數(次選),最后,采用整個工業產品物價指數(最后選擇);

(二)環比物價指數法993/23/20232023/3/23第九十九頁,共317頁。方法二:物價指數法計算重置成本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例題:運用物價指數法估算設備的重置成本,只考慮了()A.時間因素

B.地域因素C.功能因素 D.技術因素例題:機器設備評估中,采用的物價指數首選的是P77A.整個工業設備的物價指數B.同一時期的定基物價指數

C.同一大類設備的物價指數D.同一廠家設備的物價指數ACD1003/23/2023例題:某設備構建于2006年底,2010年底進行評估。歷史成本為12萬元,2007-2010年的該類資產環比物價指數分別為5%,4%,3%,3%。則重置成本為()A.11.89

B.12.96C.13.9

D.14.32

解析:12×(1+5%)×(1+4%)×(1+3%)(1+3%)=13.92023/3/23第一百頁,共317頁。方法三:規模經濟效益指數法計算重置成本(前已涉及)主要是根據設備的生產能力(產量等)與其成本(價值)之間的關系(線性、非線性關系(指數關系)),計算重置成本;理解規模經濟效益指數(X)含義:(1)X=1,表示設備成本與其生產能力線性關系;(2)X>1,表示設備成本與其生產能力非線性關系,設備成本上升速度大于生產能力上升速度;(3)X<1,表示設備成本與其生產能力非線性關系,設備成本上升速度小于生產能力上升速度;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1013/23/20232023/3/23第一百零一頁,共317頁。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方法三:規模經濟效益指數法計算重置成本例題:被評估資產為一臺年產某產品8萬件的生產線,經市場調查,類似年產量為15萬件的生產線的成本為25萬元。如果該類生產線的規模經濟效益指數為0.7,被評估資產的重置成本約為()A、16.10萬元B、17.35萬元C、19.20萬元 D、24.00萬元1023/23/20232023/3/23第一百零二頁,共317頁。機器設備價值評估—成本法二、三種貶值額計算(P82--)(掌握)(一)實體性貶值(前已涉及)“實體成新率”計算(兩種方法)——方法(1):其中,實體貶值率=1-實體成新率;實體性貶值=重置成本×(1-實體成新率)=重置成本×實體貶值率其中:A、實際已使用年限=名義已使用年限×設備利用率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