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論民族主義思想與民族認同的辯證關系隨著現代國際體系的確立,面對紛繁多變的世界格局,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于一個民族和國家能否長久地屹立在國際舞臺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而思想不僅推動著現代主權國家和民族國家的建立,也越來越成為左右一個國家內政外交的重要因素。因此學界也開始重新關注民族認同和的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二者概念以及產生因素的復雜性,致使二者具有相互推動、相互作用的復雜辯證關系更有待我們分析和研究。一、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的概念分析要了解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之間的相互關系,就要首先了解什么是民族主義、什么是民族認同,這是任何關于民族主義思想研究不能回避的問題,這也是對于民族認同感能否激發民族主義情緒以及民族主義因素能否反作用于民族認同的重要前提。然而沒有民族,何談民族認同,沒有民族認同,又何談它與民族主義思想的辯證關系。因此我們就先要為民族、民族認同以及民族主義下個定義。它們作為復雜的概念,很難為其下一個標準全面的定義。但是通過本尼迪克特?B安德森的〔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一書,首先我們可以看出民族的本質是想象的某種類型的共同體,其成員具有共享的祖國和,而“民族不是國家并且不是族群〞\+①,它并非僅僅存在于同一區間內。于族群而言,它又具有著目的性。然而無論怎樣屬于同一民族的群體,就往往存在共同的目標與傳統,使用同樣的語言文字,遵守同樣的制度規則。而對于同一共同體之中上述方面具有歸屬感的自覺認知就是所謂的民族認同。正如王希恩在〔說民族認同〕一文中提到過:“民族認同就是成員對自己民族歸屬的自覺認知〞。從本質上看民族認同是人類的一種特殊的心理活動,它以文化作為認同的基礎,以血緣關系作為認同的關鍵紐帶。也就是說具有相同的血緣關系,物質生活條件以及精神文化的人群更加容易形成民族認同的自覺和可能。而談及民族主義,可以從心理和政治兩個層面來界定,由于我們討論的是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之間的關系,所以我們主要研究民族主義在思想活動層面的含義。在心理上,民族主義是一種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或者是一個民族的民族性;或者是對于民族利益、民族獨立與民族統一的信仰或主張;或者是一種愛國心和民族自豪感。總的來說“民族主義是指特定的意識形態、運動和政治訴求〞\+②。在這些方面,正如不列顛群島上或是非洲大陸上生活的群體,不能否認它們在特定的地緣條件下形成了同一或者說相近的民族特征及民族意識,這也為提供民族主義思想發展奠定了前提條件。正是因為概念的復雜性,也導致二者的形成辯證性關系。對于民族主義思想而言,民族和民族認同更早出現,同時也推動了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而民族主義的發展也進一步反作用于民族認同,對于民族認同的強化和民族國家的發展形態產生重要的影響。二、民族主義思想與民族認同的辯證關系2.1民族認同+民族主義思想的催化劑從民族認同和民族主義的定義上,我們可以看到民族認同感的形成對于民族主義思想產生和發展的重要推動作用。但是并非擁有民族認同就能夠形成民族主義思想,民族認同只有達到一定程度才能在包括、政治等各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催生民族主義思想。因此民族認同的結果不一定能夠產生民族主義思想,而民族認同卻是民族主義思想形成必不可少的前提條件。推動民族認同的動因主要包括相同的文化氛圍、血緣紐帶基礎、共同的生存以及相近的宗教信仰幾個主要方面。而這些因素對于這些民族的塑造以及民族主義思想強弱形態特征發揮著不同的作用。從相同的文化氛圍主導下的民族認同來看,中國形成的提升威望型民族主義當屬一例。盡管中國幅員遼闊,少數民族眾多,然而在幾千年儒家文化主導形成的“東亞文化圈〞、“華夷觀〞以及“大一統〞等觀念的文化氛圍熏陶下,在近代列強侵略炮火的刺激下,“華夏民族〞的概念迅速膨脹,推動了中國人民民族意識的覺醒和中華民族的形成,進而推動了中國反帝反封的民族主義思想的發展和民族革命的爆發,最終成就了以中華民族為主體的民族主義國家――中國的建立。在儒家文化中庸等思想的影響下,就中國的民族主義特點來看,可見以文化氛圍主導形成民族認同下的民族主義更加具有包容性和穩定性,進而體現為缺少攻擊性的以發展自己而提升威望的兼容并包、共同發展的民族主義思想特征和民族性。對于血緣紐帶這一要素來講,往往是同生存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在它們影響下形成的民族認同可以放眼整個非洲大陸。在熱帶與亞熱帶氣候分布區,為他們帶來了相似的生存條件和血緣紐帶基礎。他們面臨相近的生存困境和挑戰:炎熱、貧困、疾病等等。他們所信奉的是部族和神明能夠拯救他們于水火,所以他們直至今天有很多還保留著血緣紐帶部族的傳統,例如非洲東部某些國家和地區,真正的統治者尚為他們的族長而非機構官員。而在這樣的民族認同下形成的民族主義是爆發性很強、但又具有脆弱性和分散性的特點。從整體上看,整個非洲的民族認同和民族主義具有整體性的特點,具有著相似性,這基于他們共同的血緣關系和生存環境。而它的爆發性又體現在二戰后隨著殖民帝國的消亡與的殖民體系的崩潰,他們迅速爆發一系列民族獨立的民族主義革命。談到這種民族主義的脆弱性則表現在它的組成是一個個小的部族,有不同的內核,在殖民遺留問題的刺激下,就像南北蘇丹的分立自制一樣,這個民族主義會隨著文化氛圍的改變而分崩離析。說道具有宗教信仰因素影響較為明顯的民族認同和民族主義的特點,就不得不提到近代歐洲的民族主義與日本民族主義的興起。二者的重要推動力:前者是基督教文化影響下形成的共同的宗教文明世界,以及宗教改革打擊天主教會對于民族意識、民族精神的解放;后者則是在神道教影響下形成的獨特的思想文化底蘊。二者的共同點在于宗教信仰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具有意識形態的強制力,有助于一個民族形成共同的文化氛圍,在這樣強大吸引力的推動下,迅速有效地形成民族認同,進而發展成為推動民族國家建立的民族主義思想。這樣的民族主義往往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和排他性,在處理不當時容易導致其傾向于擴張性并具有攻擊性。例如日本在近代全面侵華戰爭中就將這種右翼極端性的民族主義表現的十分突出,意在指向擴征和侵略。2.2民族主義思想為民族認同“塑形〞民族主義思想的重要作用不僅僅體現在推動近現代民族主義革命的興起和民族國家的建立,也體現在現代國家發展內政外交的各個方面。當然,我們更要充分認識到它對于民族認同感和歸屬感的反作用。在現代國際浪潮中,民族主義思想強弱和特點影響著人們對于本民族文化的認識態度和積極性,影響著一國人民對于本民族面臨內憂外患所做的取舍,而這樣就不斷地改變和塑造對于民族文化和民族本身的認識形態,影響著這個民族的發展。與此同時,民族主義思想的傾向性越強,人們對于本民族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越深厚,而這樣又進一步的塑形和深化民族主義思想的形態和進步。總而言之,民族主義與民族認同之間就是這樣相互推動,相互發展的動態辯證關系,體現為一種波浪式的前進和螺旋式的上升,也由此影響著一個民族和國家進一步的發展。在上,不同的政治制度和意識形態都曾經利用過民族認同下的民族主義。但只有正確利用的民族和國家才具有充足的發展力和生命力,在現代的國際體系中,只有不斷認清本國國情,重構民族認同的話語,滿足和適應民族主義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前置胎盤護理與管理
- 護理文書書寫規范與要點
- 小學德育與藝術教育結合計劃
- 2024屆江蘇省南通市如皋市丁堰初級中學中考三模數學試題含解析
- 互聯網服務平臺用戶保障措施與承諾
- 2025年八年級語文專項輔導計劃
- 護理管理大賽組織與實施要點
- 新部編版三年級下冊英語教學工作計劃
- 何謂醫學科學研究
- 職場女性舞蹈興趣小組計劃
- 2025-2030新型鋼材產業市場深度調研及前景趨勢與投資研究報告
- 新媒體國企面試題及答案
- 2025年5G網絡在無人機領域的應用可行性研究報告
- 央企華潤集團杭州片區年度品牌傳播策略案
- 工業用地開發項目成本分析與資金籌措方案
- 2025-2030年中國正丁醇行業市場現狀供需分析及投資評估規劃分析研究報告
- (人教2024版)英語七年級下冊Unit7.4 Section B 1a-2d課件(新教材)
- 2025年廣東嘉城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及其下屬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新藥研究與開發技術 課件3.新藥的工藝與質量研究
- 2025-2030中國基礎設施行業市場前景趨勢及競爭格局與投資研究報告
- 2025年統編版一年級(下)期末語文試題(含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