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嵩塬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_第1頁
云南·嵩塬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_第2頁
云南·嵩塬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_第3頁
云南·嵩塬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_第4頁
云南·嵩塬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章規劃項目背景

(-)項目概況

項目名稱:云南需城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概念性規劃

建設地點:嵩明縣楊橋鄉西山村

項目建設目的:發展旅游度假產業、弘揚地方(蘭茂)文化、推動當地農村發展

總投資:7.67億

占地面積:1590.40ha

(二)項目建設背景

現代社會大氣污染、噪聲污染、水質污染等嚴重籠罩著城市,人們面臨競爭壓力,再加上生活的重壓,城市人已把旅游當

做暫避污染,放松身心的救生圈。人們渴望擺脫喧嘩的鬧市,崇尚自然,享受自然,保護自然,在這種呼喚日益高漲之卜一,生

態旅游的概念也隨之走進了千萬旅客的心中。同時,隨著云南經濟與旅游業的發展,昆明國際機場的建設以及嵩明縣六大文化

產業的大力發展以及生態旅游、康體娛樂、休閑度假復合型服務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和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必將吸引更多的中

外游客到云南來、到需明來、到郊野來、到大自然中來,勢必為云南的經濟發展帶來更多的商機。項目規劃方以此為契機,從

生態、文化、經濟等角度對旅游區域的山、湖、魚塘、島嶼、竹林、民俗文化等資源進行整合,結合現代人的回歸自然崇尚歷

史文化傳統,時尚康體休閑的追求,及當地村民渴望改變現狀的需求科學客觀的對整個區域進行規劃。

“立足地方文化,打造旅游休閑、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生態文化旅游度假區”,這是嵩嫄生態旅游度假區的戰略目標。項目的

發展將堅持以生態文化旅游為目的,休閑娛樂為配套的經營理念,著力做大做強生態旅游產業,弘揚地方(蘭茂)文化,帶動

當地農村發展,為全面建設小康生活做貢獻,力爭做到環境效益、經濟效益、文化效益相統一。

第二章概述及旅游資源綜合評價

(一)旅游資源概況

嵩嫄生態文化旅游區的旅游資源以蔥郁的植被、秀麗的水景以及嵩嫄奇特的山水格局為主體。

景區內擁有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建筑與設施、人文活動5個主類,8個亞類,9種基本類型。

從總體來看自然資源以地文景觀為土,水域景觀為生。從基本類型來看,地文景觀類2個,水域景觀類6個,生物景觀5

個,建筑與設施類3個,人文活動類5個。景區資源主要集中在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建筑與設施類及人文活動類3類中。

1、旅游資源概述表

資源

景觀特色

名稱

規劃片區林地面積大。多為天然林種,少許部分人工林。規劃片區山因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土質肥沃,因而

植物繁多。現有植物概率為46.6%。除大尖山主峰東南有部分當陽面森林覆蓋率較小外,筆架山周邊、北石山一帶

植被

及大沖河、彌良河水庫周邊森林覆蓋較好,具有植物多樣性特點,多為喬木、灌木叢和少許人工造林分布。裸子植

資源

物有:華山松、云南松、柳杉、側柏、刺柏等。被子植物有:緬桂、山玉蘭等。項目區掩映在遮天蔽日的常綠針闊

葉混交林中,眾多竹r組成茫茫竹海,形成了獨特的自然景觀。

嵩明縣境地跨金沙江和南盤江兩大水系,又處于盤龍江、牛欄江和南盤江三大河流的源頭,可稱之為“三江之

源”。

規劃片區地表水體主要有彌良河水庫、大沖河水庫及水庫出水匯合后的彌良河。彌良河在嵩明縣中部,發源于

水底

梁王山三尖山南麓,為牛欄江八條源頭河流之一。大沖河水庫出水河道大沖河在大村子匯入彌良河,流經西山、大

片區

村f兩村,布能、回輝、大莊、楊橋、白鶴、太平龍等7個鄉,后入嘉麗澤大海口,匯入牛欄江,全長17.4公里。

主要靠彌良河水庫、大沖河水庫之水灌溉農田和排放洪水,灌'溉面積3萬畝。

規劃區獨特的水庫造就了綠水青山的畫面o

山地規劃區有著獨特而吉祥的奇山格局。沿路看來,在個寬闊的外明堂之后,是?座天然的屏風筆架山。

景觀第架山作為旅游區內的朝山(旅游區內的房屋都朝向筆架山)是而非常吉利的。而整個度假區的靠

云南-需城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山梁王山系在規劃區內的部分呈一個“五蛇下洋”的獨特格局。

規劃區獨有的奇山格局形成了別具一格的山地景觀0

規劃區的地形豐富,有獨特的臺地梯田景觀,有錯落有致的農IU,零星散落的魚塘等等。十余個村落鑲

農田

嵌在美麗的農田景觀之間。清晨起來,山水之間霧氣繚繞,頗有一番寫意山水的詩情畫意,讓人不禁有一種

景觀

“世外桃源”的感觸。

(二)旅游資源概況

依照《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資源分類體系。

(1)分類原則:依據旅游資源的性狀,即現存狀況、形態、特性、特征劃分。

(2)分類對象:穩定的、客觀存在的實體旅游資源;不穩定的、客觀存在的事物和現象。

(3)分類結構:分為“主類”、“亞類”、“基本類型”三個層次,每個層次的旅游資源類型有相應的漢語拼音代號。

旅游資源分類系統表

類主類亞類基本類型資源點

自AA綜合自然旅游地AAA山岳型旅游地梁王山脈

A地文景觀

然AC地質地貌過程形跡ACA凸峰筆架山

旅彌良河水庫、大沖河水庫、葛根塘水

游B水域風光類BB天然湖泊與池沼BBA觀光游憩湖區庫、朦朧箸水庫、秧田沖水庫岔河水

資庫

針葉林、闊葉林、針闊混交林、灌木

C生物景觀類CA樹木CAA林地

叢、竹林

FAA宗教與祭祀活動

人FA綜合人文旅游地老母寺、高峰庵

F建筑與設施場所

FD居住地與社區FDA傳統與鄉土建筑土掌房

HA人事紀錄IIAA人物蘭茂

HBA民間節慶苗族花山節

H人文活動HBB民間演繹苗族歌舞

源HB民間文化

HBC宗教活動佛教、基督教

1IBE特色服飾苗族服飾

(三)旅游資源特征

1、資源豐富,功能多樣

規劃區旅游區資源種類豐富,集自然風光、人文景觀和民族風情為一體,使旅游區具有觀賞游覽、攝影、探險等多種功能。

2、林海茫茫,山花爛漫

旅游區內植被資源豐富,綠草如茵,置身其間有“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之感。針葉林占了總規劃面積的5版主要以

華山松和云南松為主,其中又以云南松為主;針闊混交林占了總規劃面積的15%,物種主要有云南松、華山松、麻栗、柏樹和

桂樹等;竹林占規劃面積的5%,有紫竹、金竹、刺竹等;灌木從和果園分別占到了規劃面積的2.5%,灌木從物種主要有救軍糧、

含笑、云南多衣等,果園中主要果樹物種有梨樹、李樹、核桃、板栗、桃子、蘋果等。規劃區中自然景觀優美環境良好,物種

資源不僅豐富且植被季象明顯,一年四季色彩斑斕。

規劃片區中的竹林最具特色。大面積人工種植的竹林是規劃區獨有的竹海景觀。

(四)旅游資源評價

1、風景旅游資源定性分析

資源名稱旅游資源分析評價

I

云南-需城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植被資源植被資源豐富為規劃區景觀增添了絢麗的色彩

水庫資源是規劃區的主體部分,是規劃區的亮點所在

山地景觀復雜的地形地貌形成了規劃區奇特的山水格局

農田景觀錯落有致的梯田和零星散落的魚塘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2、風景旅游資源評價

評價打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中“旅游資源評價賦分標準”利“計分和等級劃分”

嚴格執行。

2.1評價原則

1、定性概括比較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評價方法。

2、以綜合評價層、項目層、因子層等三個層次作為評價的指標體系。

3、綜合資源價值、環境水平、旅游條件、規模范圍等四個層次進行全面評價,避免就“景”評“景”的傾向。

4、評價分析參照區域內外、國內外的類似風景資源進行評價比較。

5、在風景旅游資源評價中,資源價值在綜合評價層中為主要指標:項目評價層中,欣賞價值和文化價值占主要地位;因子評

價層中,景感度和人文價值為主要指標。

2.2評價標準

規劃對旅游資源的評價嚴格按照國標《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評價》執行,以現狀狀況各項因子進行綜合評價。

風景資源分級評價表

(注:卜列表中,各代號分別表示:A觀賞游憩使用價值;B歷史文化科學藝術價值;C珍惜奇特度;D規模、豐度與幾率;E

完整性;F知名度和影響力;G適游期或使用范圍;H環境保護與環境安全)

資源要素價值資源影響力附加值

標準分值總分值等級

FGII

資源名稱105-3100\

0550

梁王山脈54066三級

90

筆架山24138一級

5

彌良河水庫641三級

000

大沖河水庫2010109363162三級

葛根塘水庫16987241148二級

朦朧箸水庫16566242142--級

秧田沖水庫12435122130一級

岔河水庫11334112126?級

針葉林12239一級

5

闊葉林12136一級

4

針闊混交林20888213252二級

灌木叢1032-1211023--級

竹林208105253255二級

老母寺10251113023一級

2

云南-需城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高峰庵13027一級

0

土掌房12025一級

0

苗族花山節12135一級

6

苗族歌舞12135一級

6

苗族服飾12020一級

規劃區的旅游資源廣泛分布廣且各具特色,具有很高的景觀價值。旅游資源空間組合狀況良好,自然一自然、自然一人文的

類型組合表現俱佳,人文景源有以佛教和基督教為主。旅游資源一般很少單獨構景,往往是多種類型組合在一定的地域內,形成

更有吸引力的景物群。景區風貌改觀后,可以進一步發揮旅游、度假、療養等多種功能。依靠景區自然特色和其它特點,可以提

高旅游經濟效益,利于地方經濟發展,帶動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村落景觀資源分級評價表

資源要素價值資源影響力附加值1

標準分值等級

FGH分值

資源名稱105-3100\

0550

葛根塘村35050二級

80

桃花庵35057二級

02

新村35055二級

02

曲畝村13864325-141一級

坦甸村10634324-132一級

西山村10634324-230一級

大灣級

大竹園10634314-130一級

小竹園14-130一級

0

彌良河村14032一級

2

晁家級

顧家級

大沖河村20633314-139二級

朱家營10533314-128\

牛路莊14-129\

0

土白廠35054二級

00

3

云南?謁城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第三章項目現狀條件分析

(-)區位分析

1.地理區位分析

1.1省級地理區位分析

云南地處中國西南邊陲,位于北緯21。8’32”—29°15'國和東經97。31'3云一106°11'47〃之間,北回歸線橫貫本省南部,

東西橫跨864.9公里,南北縱距990公里,總面積39.4萬平方公里。云南東部與貴州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為鄰,北部同四川省相

連,西北隅緊倚西藏自治區,西部同緬甸接壤,南同老撾、越南毗連。云南自古就是中國連接東南亞各國的陸路通道。有出境公

路20多條,15個民族與境外相同民族在國境線兩側居住。與泰國、柬埔寨、孟加拉、印度等國相距不遠。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

南面海拔一般在1500—2200米,北面在3000-4000米之間,全省最高點-梅里雪山的卡格博峰海拔6740米,東部為云貴高原,地

形漸趨平緩,一般海拔76.4米。從位置上看,云南北依亞洲大陸,南連東南亞半島,處在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控制之下,又受

西藏高原區的影響,從而形成了復雜多樣的自然地理環境。

1.2市級地理區位分析

昆明是云南省的省會,西南地區的中心城市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我國重要的旅游、商貿城市。昆明地處云南省中部,

與同云南省接壤的緬甸、老撾、越南毗鄰相望。全市幅員面積21,111平方公里,大部地區海拔在1,500

米至2,800米之間,為山原地貌。城區海拔1,891米,三面環山,南瀕滇池,“城枕群山廓面湖,山川

風景堪畫圖”,湖光山色,天然成趣,具有良好的空間環境。

昆明摘五華、盤龍、官渡、西山、東川5個區,安寧市和呈貢、晉寧、富民、宜良、石林、嵩明、

祿勸、尋甸8個縣,總人口467萬。世居漢、回、彝、白、苗等26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64萬,占

總人口的13.7乳各民族和睡相處,平等團結,民風淳樸,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民族風情多姿多彩。

1.3縣級地理區位分析

嵩明縣位于云南省中部、昆明市東北部,地處北緯25°05,?25°28'、東經102°40'?103°20',是昆明市轄近郊縣,

扼滇東北門戶。系三江(盤龍江、牛欄江、南盤江)之源,縣境東與馬龍縣接壤,南部和西南部分別與宜良縣、官渡區毗鄰,西

與五華區、富民縣相交,北與尋甸縣相連。全縣國土面積1357.29平方公里,其中嵩明壩子面積414.6平方公里,為云南省笫七、

昆明市第二大壩子,有豐富的土地資源和廣闊的發展空間。縣轄5鎮2鄉107個村(居)委會、783個村民小組,651個自然村,

2008年底總人口35.8萬人。

嵩明,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文化底蘊深厚。交通發達,區位優勢突出。素有“滇中糧倉”、“魚米之鄉”、“花燈之鄉”、“龍

獅之鄉”之美譽;仃年品牌楊林肥酒深受消費者親睞:明代著名醫藥家、音韻學家、詩人、

“理學宗匠”蘭茂故里。

整個建設項目位于指明縣楊橋鄉西山村,東北以吐白廠——磨石等——龍王廟一線為界;

東南以吐白廠一筆架山一線為界;南部以筆架山一大村子——葛根塘一線為南緣;西北

位于葛根塘——北石山一磨石等的范圍內,用地類型為林地、耕地、荒草及水域。

1.4區位交通分析

(1)云南省公路交通分析:

云南省公路里程達109560公里,公路密度以國土面積計算為27.81公里/百平方公里,以人口總數計算為26.13公里/萬人,

形成了以昆明為中心向外輻射的公路結構網絡。昆明是云南省旅游的交通樞紐,游客前往云南省其他旅游景區,都要以昆明為中

轉站。云南省的公路以昆明為中心,7條國道(108、213、214、320、321、323、326國道)。

(2)昆明市交通分析

昆明市是中國西部重要的交通樞紐之一,是中國面向東南亞的國家一級口岸城市。昆明新機場將是中

國第四大航空港,昆明新機場航站樓年吞吐量2200萬人次,將于2011年通航。市內現有成昆鐵路、滬昆

鐵路、南昆鐵路、內昆鐵路等12條鐵路干支線。內內道路總長10000余千米,有108、213、320、324、

326等多條國道經過,京昆,滬昆,汕昆,廣昆,渝昆,杭瑞高速等高速過境。市區主要出行方式為公交,

建有快速公交道路7條,公交線路205條,口運量為202萬人次。地鐵規劃已編制完成,六條線路總長162.6

千米,已于2008年12月19H開建。

4

云南?謁城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3)嵩明縣交通分析

公路新修筑了縱貫南北開發區的二級汽車專用線一官軍公路:修建了區中

路、黃(家坡)官(渡)路及華獅路,分別與官軍公路和昆昭公路相連。擬建的小鋪一

—飛機場、軍4場一長松園、昆明北繞城線等高級公路將從開發區穿過,公路運輸條

件極為便利。

鐵路貴昆鐵路干線橫貫高明縣境,有大小車站三個。隨著昆沾鐵路復線的建成,

距開發區僅2公里的楊林火車站籽擴建為二級站,年吞貨物可達120萬噸;距開發區

15公里的小新街火車站將建成昆明南最大的編組站,鐵路運輸將更加便利。

航空開發區距昆明國際機場僅40公里,有昆曲高速公路與之相連。即將在嵩明

——小哨間建設的昆明新國際機場已規劃設計完畢,計劃于2005年5月動工,2008年

開始投入使用。

2.旅游區位分析

2.1省旅游區位分析

云南是旅游文化大省,總體分為六大旅游片區:滇中旅游區、滇西旅游區、滇西北旅游區、滇西南旅游區、滇東南旅游區、

滇東北旅游區。武定縣處于滇中片區,同時是連接滇西北的交通要道,具有較好的區位依托背景。滇中旅游區:以昆明為中心向

外發散,結合城市旅游并分布大量自然、人文景觀,如石林、九鄉、滇池等,是具有很大吸引

力的旅游區。滇西旅游區:以騰沖火山熱海以及德宏旅游邊境為主,充分發揮德宏、保山的地

理優勢,構成“火山熱海邊境旅游區”。滇西北旅游區:處于滇川藏香格里拉生態旅游區內,是

重要的民族文化生態旅游區,是連接西藏、四川的旅游集散中心。滇西南旅游區:以版納、思

茅、臨滄的熱帶雨林、民族風情和邊境旅游為特色,是我省面向東南亞的重要國際旅游區。滇

東南旅游區:是我省面向越南、連接廣西和貴州的泛珠江三角旅游區。有元陽梯田、沙林、普

者黑等著名景點。滇東北旅游區:重點面向重慶、四川、貴州,是以紅色旅游、大江漂流、自

駕車旅游等為主的新興旅游區。

2.2市旅游區位分析

昆明市位于云貴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瀕滇池,三面環山,屬于低緯度高原山地季

風氣候,日照長,霜期短,年平均氣溫15攝氏度。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如春,氣侯宜人,是極負

盛名的“春城”.昆明也是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薈萃之地.位于昆明以南的滇池為我國第六大淡水

湖,有著高原明珠之稱,還有大觀樓,西山公園,轎子雪山,黑龍宮,石林等構成了昆明的美麗風景。

(1)自然山水:西山風景區,轎子雪山風景區,滇池風景旅游區,大觀樓景區,安寧溫泉度假

區,九鄉風景旅游區等。

(2)特質地貌:石林風景旅游區,東川紅土地風景旅游區等。

(3)民族風情:彝族“火把節”,苗族“花山節”,白族“三月街”等。

(4)歷史遺跡:金馬碧雞,黑龍宮,青龍宮,蘭茂紀念館等

2.3嵩明縣旅游區位分析

嵩明縣位于滇中旅游區,是云南省第七大、昆明第二大平壩。全境氣候屬北亞熱帶暖溫

帶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環境空氣質量達到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和其它需要特殊

保護地區所規定的一級標準。

嵩明縣歷史悠久,山川秀麗,文化底蘊深厚。交通發達,區位優勢突出。這里四面環山,

風景秀麗,森林水資源充足,無現代工業污染。加之山體密集,群峰迭翠,奇樹叢生,遮天

蔽日,藤樹纏結,千姿仃態。林中小道,谷幽路轉,溪水潺潺,落葉如毯。古有“風靜如家

居,晝夜鸞鳥啼”之贊稱。山下良田千畝,農舍煙繚。前有慶豐人工湖,水碧波平,后有茅陽峰,穿云繞霧,山前山后,相映生

輝。古樹參天,動植物種類繁多,溪水潺潺,空氣清新,氣候宜人。春可覽莽莽花海,夏可乘林海清涼,秋可眺金果紅葉,冬可

賞玉琢冰雕,自然風景優美,是休閑度假的理想之地。

5

云南?裾源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3.文化區位分析

3.1蘭茂文化分析

蘭茂(1397?1476)為明代醫藥家。字廷秀,號芷庵,別號和光道人。昆明市嵩明縣人。生性聰穎,勤奮好學,少通經史,

旁及諸子百家,終身隱居楊林鄉里.,采藥行醫,潛心著述,設館授徒,人稱"小圣著有《玄壺集》、《鑒例折衷》、《經史余論》、

《韻略易通》、《止庵吟稿》、《安邊策條》、《聲律發蒙》、《醫門挈要》、《滇南本草》、《性天風月》、《通元記》、《山堂雜稿》等傳世

之作。其中《滇南本草》共載藥物544種,附方劑500多種,為中國現存本草書籍中成書較早的一部,比李時珍所著《本草綱目》

還早140年。

醫藥學家蘭茂:《滇南本草》全書約10萬字,共裁藥物544種,半數以上為云南地方性中草藥。其書體例大致為:藥物正名、

別名、性味、歸經、功效、主治、應用用法、附方等。書中尚有植物形態,圖文并茂,糾正前人諸多謬誤。論述以臨床運用為中

心,附有藥方五百多條。這些附方既有多味藥組成的復方,又有單味藥組成的單方;所用藥既有湯劑,又有酒、膏、丹、丸、散

等。這些附方都具有較完整的組織原則和方劑體例獨創性地把藥物學和方劑學結合起來。

楊林肥酒和《滇南本草》,清末楊林陳鼎根據蘭茂《滇南本草》中“水酒十八方”,采用自釀的純糧小曲酒為酒基,浸泡黨參、

拐棗、陳皮、桂圓肉、大棗等10余味名貴中藥,加入適量蜂蜜、蔗糖、豌豆尖、青竹葉,精心調配,經浸泡、提純、調味勾兌、

封缸陳酷等工序精制成后來享譽中外的楊林肥酒。

音韻學家蘭茂:蘭茂在二十多歲時就寫出了云南第一部聲律啟蒙讀物《聲律發蒙》。這是一部用韻語寫成供章生學習音韻對

仗的專用讀本,早于李漁《笠翁對語》約200年。《聲律發蒙》的價值,在于揭示了《中原音韻》之后,漢民族共同語韻母系統

的發展規律。蘭茂46歲時又寫出了“應用便俗,而風行全國”的《韻略易通》。他大膽創新,把原來100多個舊韻部縮編為20

個新韻部,并以一首五言絕句20個字的《早梅詩》將當時的北方話的聲母標準注出來,成為現在以北京語音為標準的普通話21個

聲母的前身,該書分20韻。前10韻平、上、去、入四聲俱全,后10韻無入聲。在聲類方面,此書有明確的劃分,共20類,蘭

茂用了一首《早梅詩》來概括:東風破早梅,向暖一枝開。冰雪無人見,春從天上來。

詩人蘭茂:蘭茂詩詞的藝術特色1、形式風格多樣化。田園詩清新明麗,詩中有畫。抒懷詩直抒胸臆,情真意切詠物詩托物

言志,寓意深遠,玄壺詩結構獨特,哲理深刻。2、語言樸實自然,精煉優美。

3.2苗族文化分析

云南境內的苗族,大部分是在清朝前期由貴州輾轉遷入的。云南苗族自稱“蒙”和“阿卯苗族是云南少數民族中人口較多

的民族之一,根據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云南的苗族共有89.57萬人,1998年有94.26萬人,占云南少數民族人口總數的7.11%。

據2000年云南省第五次人口普查統計,苗族有104.35萬人。

苗族居住較為分散,分布于全省15個地、州、南的100多個縣,人口在5000以上的縣有123個,全省各地幾乎都有分布,

其中以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昭通地區較為集中,此外昆明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等也有較多分布。圖中

可以看到,尚明也是其主要分布地之一.

苗族建筑:

苗族大多居住在高寒山區,山高坡陡,平整、開挖地基極不容易,加上天氣陰雨多變,潮濕多霧,磚屋底層地氣很重,

不宜起居。因而,苗族歷來依山抱水,構筑一種通風性能好的干爽的木樓,叫“吊腳樓”。

苗族的吊腳樓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個“廠”字形的土臺,土臺下用長木柱支撐,按土臺高度取其段裝上穿協和

橫梁,與土臺平行。吊腳樓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個平方米。屋頂除少數用杉木皮蓋之外,大多蓋青瓦,

平順嚴密,大方整齊。

吊腳樓一般以四排三間為一幢,有的除了正房外,還搭了一兩個“偏廈”。每排木柱一般9根,即五柱四瓜。每幢木

樓,一般分三層,上層儲谷,中層住人,下層樓腳圍欄成圈,作堆放雜物或關養牲畜。住人的一層,旁有木梯與樓上層和

卜.層相接,該層設有走廊通道,約1米寬。堂屋是迎客間,兩側各間則隔為二三小間為臥室或廚房。房間寬敞明亮,門窗

左右對稱。有的苗家還在側間設有火坑,冬天就在這燒火取暖。中堂前有大門,門是兩扇,兩邊各有?窗。中堂的前檐下,

都裝有靠背欄桿,稱“美人靠”。

苗族服飾:

苗族在歷史的長河中創造了絢麗多姿,色彩斑斕的獨特服飾。據了解,苗族服飾有130多種款式,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個民

族的服飾相媲美。眾多款式的苗族服飾記載了數千年來苗族服飾文化的傳承和發展,是研究苗族歷史文化的寶貴財富。

苗族的服飾各地不完全相同,且有性別、年齡及盛裝與常裝之分。男子多用布包頭,身穿短衣褲,但苗族婦女的穿戴普遍比

較講究,尤其是盛裝,極為精美,花飾很多,異彩紛呈。更加有趣的是,苗族支系按其服飾的色彩還有紅苗、花苗、青苗、白苗

云南?謁城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之分。規劃范圍內的兩個苗族村落大灣和磨石管是花苗的一支。

苗族養生:

苗族對養生之道有獨特的見解。苗醫認為,毒、虧、傷、積、菌、蟲是導致人體生病的六種因素,而六因歸根結底都要用產

生毒害力的方式才能導致人體生病,所以苗醫素有“無毒不生病”之說。而苗族聚居的山區藥物資源種類之多、產量之大、品質

之好,是許多平壩地區所不能及的。而從其中提煉而來的獨特苗藥更是對鎮痛排毒有獨特的功效。近年來,在我國苗族聚居的廣

大地區建立了不少的藥材種植生產基地,大力開發常用的藥材如:天麻、杜仲、厚樸、黃柏、茯苓、桅子等的人工載培。

苗族節日:

苗族歷來以能歌善舞聞名遐邇。苗族歌曲調較多,如質樸莊重的古歌,豪邁奔放的飛歌,纏綿動聽的情歌,還有酒歌、喪歌

等,無不各具特色、韻味無窮。“花山節”是苗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節日時間各地不一。云南南部的苗族都在每年農歷正月初一

至初十期間過節;昆明市、楚雄州、昭通地區的苗族則于每年農歷的五月初五日過節。屆時男女青年歡聚對歌,選擇佳侶,并舉

行吹蘆笙、跳蘆笙舞、踩鼓、爬花桿、斗牛、跳獅子舞等活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爬花桿,誰爬得高,就把一個豬頭和好酒獎給

誰。花山會到處洋溢著節日的氣氛,充滿著真摯的友誼,純潔的愛情。如今的花山節,不僅具有傳統的意味,還增添了許

多嶄新的內容。苗族群眾往往借機來到花山場,交售藥材、皮張和其他農副產品;商業、貿易部門在節日期間組織物資交

流,供應民族特需商品和日用百貨;文化部門也深入花山場,演出民族歌舞等節目,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

4.山水格局分析

在中國,風水是相當重要的。風水并非都是封建迷信,許多風水景觀的觀點是可以‘飛

用科學的理論來解釋的。風水給人造就了一個很舒服很秀美的環境。處在一個良好的山水S既

格局之中可以使人身心愉悅。在本次以山水風光為主的生態文化旅游區規劃中,山水格多

局的地位顯得更加突出。

規劃區的地形豐富,植被良好。有彌良河、大沖河等水庫,有筆架山,臺地梯田景J

觀,有錯落有致的農田,規則的魚塘等等。十余個村落散布在山水之間。清晨起來,山

水之間霧氣繚繞,頗有一番寫意山水的詩情畫意。而就在這寫意山水之間,還蘊藏著頗多7

為奇特的山水格局。

4.1奇山格局分析:

規劃區有著獨特而吉祥的奇山格局。沿路看來,在?個寬闊的外明堂之后,是?座天然的屏風筆架山。筆架山作為旅

游區內的朝山(旅游區內的房屋都朝向筆架山),是主文才而非常吉利的。而整個度假區的靠山梁王山系在規劃區內的部

分呈一個“五蛇下洋”的獨特格局,度假區處在屏風筆架山與奇局靠山“五蛇下洋”所圍成的內明堂之中,無疑是非常吉

利的。

4.2妙水格局分析:

純凈的水是嵩明的標志,水脈是嵩明的龍脈。其中大沖河水庫、彌良河水庫是規

劃區內兩個最為重要的水景觀,這兩個水庫在平面上恰好形成了“二龍戲珠”之勢,

完美詮釋了水于禽墟的意義。除此之外,群山之間也有數條山泉水流下,迎合“五蛇

下洋”的山勢,形成獨特的水系格局。另外,規劃范圍內還有葛根塘水庫,豹/灣水

庫等等大小不一,風景秀麗的水庫,這些水庫,溪流,山泉共同組成了嵩明豐富的水

綜上可以看出,規劃區有著良好的風水格局。而規劃區的核心恰好處于“穴”的

位置,這里設置中心區將起到畫龍點睛的關鍵作用。把山、水、建筑進行充分的結合,將使規劃區的地脈格局更加完整、

靈動。

(二)規劃區現狀概況

1.地質水文分析

1.1現狀地形地貌分析

規劃片區所在位置地勢較高,西北最高2840nl,東南出口最低,1945m,平均海拔2292.2叫屈中就?

云南?裾源生態文化旅游區概念性規劃設計說明書

低山向深、中丘漸帶的侵蝕切割地貌。一般坡度20°-35°之間,丘陵、河谷區相對較緩,一般在5°-15°之間,多為開發的農

耕地,河谷區多為沖積區,除牛路莊至筆架山一線較平緩外,河谷區均較狹窄。根據對規劃區的坡向分析,可知南向坡,西南向

坡占據較大的面積且兩者皆屬于陽坡。總體地形為中低山、丘陵與河槽盆地相間,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L2現狀地質分析

規劃片區為小江斷裂西支斷裂帶西側次生斷裂帶,區內主要由二疊系地層構成,分布有二疊系灰巖、白云巖、白云質灰巖、

玄武巖;侏羅系灰巖、粉砂巖、泥巖:第四系礪石、砂礫石、粉沙。地質構造方向為北東向,地層走向呈北東、南西,受平推斷

層切割,地層連續性較差。本區抗震設防等級為9度。

1.3現狀氣象分析

規劃片區屬于北亞熱帶和暖溫帶混合性氣候,冬季受干曖西風控制,夏季受印度洋西南季風的影響,形成夏無酷暑,冬無嚴

寒,雨熱同季,干濕分明的氣候特點。多年最大年降雨量1792.3mm,最小年降雨量612.7nun,多年平均年降雨量990.5nnn,多年

平均年降雨日數141天,年內降雨分布不均,5To月為雨季,降雨量占全年的88.4機多年平均風速2.95m/s,主導風為西南風,

多在春季,最大風速可達3.7-4.6m/s。

規劃片區多年平均氣溫14.1℃,最熱月為7月,平均氣溫19.9℃,最冷月為1月,平均氣溫6.5℃。極端最高氣溫31.2℃,

極端最低氣溫-6.1℃。多年平均2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