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出氣體與疾病_第1頁
呼出氣體與疾病_第2頁
呼出氣體與疾病_第3頁
呼出氣體與疾病_第4頁
呼出氣體與疾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呼出氣體與疾病第一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我們每天每時每刻都在呼吸......那么我們有沒有想過,每個人的呼出氣相同嗎???或者,同一個人每次的呼出氣一樣嗎?第二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呼出氣成分H2Oco2

其他成分是什么?第三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

瑞士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公布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每個人在呼吸時呼出的化合物和人類的指紋一樣是獨一無二的,醫生甚至可以根據這些化合物來診斷疾?。ㄈ绨┌Y)。據了解,在該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在為期9天的時間里,分別對11名志愿者進行了4次呼氣測試,他們利用質譜儀對志愿者呼氣中的化合物成分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每個人所呼出的氣體中都含有水蒸氣和二氧化碳,但其他成分卻不盡相同,同時在4次呼吸檢測中,每個人呼氣的成分構成幾乎都是獨一無二并且基本保持不變的。此外,在測試過程中,有一名志愿者呼氣中的某項化學成分偏高,這引起了研究人員的注意,原來該志愿者最近一直在服用抗癲癇藥物,于是研究人員又對服用相同藥物的患者進行了呼氣測試,并得出了相同的檢測結果。呼出氣體的獨一無二第四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然后,就有科學家腦洞大開了。。。哎唷,這個。。。每個人呼出氣都不一樣,那我們是不是能測出一個人獨特的地方呢?比如xxx有什么病之類的……第五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用呼吸測胃癌,準確率高達92%在消化病學期刊《Gut》刊登的一篇文章中,一組由胡薩姆·黑克(HossamHaick)帶領的科學家檢測了484個拉脫維亞人的呼吸樣本。在所有參與試驗的人中,有接近100人此前已經被確診患有胃癌但卻沒有開始任何治療。除此之外,科學家對剩下的試驗對象進行了分類,依照其患上胃癌的風險大小進行了分組。使用呼吸檢測技術(即納米陣列技術)分析有胃癌癥狀和無胃癌癥狀混合人群情況后,其準確率達到了92%。參與這項實驗的科學家表示,目前我們用來檢測胃癌的方式對人體侵害性太強,而我們未來完全可以利用呼吸檢測代替現有技術。第六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什么是呼吸檢測技術?在接受呼吸檢測時,患者僅僅需要對著一根連接眾多傳感器的管呼吸。傳感器包括兩個組件:一個是能在特定分子出現時發生反應變化的有機薄膜,另一個是能將有機薄膜的反應轉化成電信號的第二層薄膜,這些傳感器在未來將直接內置于呼吸管之內。因此醫生便可以像使用檢測醉駕的體內酒精含量測定器一般使用呼吸檢測裝置。另外檢測時間也會大大縮短,只需幾分鐘就可完成。新技術沒有用直接的方式檢測人體內發生的病變,而是采用了迂回的“曲線救國”方案。比如,肝功能衰竭會導致患者呼吸時有腥臭味,而糖尿病患者的呼吸則是香甜的丙酮味。第七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既然如此,為什么我們沒有聽說過通過呼吸來測胃癌的說法呢?為什么呢???第八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雖然參與試驗的科學家認為呼吸檢測技術的準確度“杰出卓越”,但它仍然有2%的假陽性誤報幾率。也就是說,新技術有2%的可能認定未患有胃癌的患者患了胃癌。霍頓醫生稱,如果呼吸檢測技術不能證明其在大規模人口身上的精確度,那么就不會得到推廣和普及。

原因如下第九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因此,人們更有可能將這項技術作為補充性工具,僅對特定情況下的患者使用。比如患者所處環境條件或者自身遺傳基因表明其有較高的風險患上胃癌,但其本身沒有實際表現出任何癥狀,那么這時候呼吸檢測技術就能發揮作用?!叭绻悴辉敢饨邮軆雀Q鏡檢查,那么呼吸檢測技術的意義就體現出來了。”霍頓說。第十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呼出氣與糖尿病

英國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通過檢測呼出氣體中的酮類物質含量,可準確檢測Ⅰ型糖尿病患病情況。這一成果有望用于開發快速、無痛的糖尿病檢測手段。目前的糖尿病檢測需要進行血液測試,不僅效率較低,且對于兒童來說也較痛苦。牛津大學等機構研究人員在英國《呼吸研究雜志》上發表報告說,通過對113名7至18歲的兒童和青少年進行呼吸測試和血檢發現,傳統血檢檢測出Ⅰ型糖尿病的患者,他們呼氣排出的丙酮含量也高于常人,這一關聯十分顯著。

第十一頁,共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日研究人員介紹說,人體內胰島素水平低時,無法將葡萄糖轉化成能量,轉而開始分解脂肪,而酮類化合物就是脂肪分解后的副產品之一。丙酮這種帶有甜味的物質就是最基本的一種酮類化合物,會隨呼吸排出體外。根據這一新發現,他們目前已開始研發一種小型手持設備,未來有望使Ⅰ型糖尿病檢測更加快速方便,患者或高風險人群在家中就可通過及時監測體內丙酮變化,掌握病情發展。第十二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