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_第1頁
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_第2頁
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_第3頁
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_第4頁
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字〔2022〕047號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摘要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摘要融礦礦評字〔2022〕047號評估機構: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評估委托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評估對象: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評估目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擬出讓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需對該采礦權出讓收益進行評估。本次評估即為上述目的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確定該采礦權在本評估報告所述條件下和評估基準日時點上的出讓收益提供參考意見。評估基準日:2022年10月31日。評估方法:收入權益法。評估主要參數:礦區面積0.4100km2;礦區范圍內保有資源量(332)萬噸,金屬量:鋅12357.72噸,鉛1074.56噸;(333)礦石量102.73萬噸,金屬量:鋅20785.17噸,鉛7024.78噸。伴生銀(Ag)金屬量879.44千克。Zn平均品位1.67%,金屬量:Pb2183.20噸,Zn6756.51噸。地下開采礦石資源量為97.03萬噸,Pb平均品位0.46%,Zn平均品位2.01%,金屬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摘要噸。其中露天開采礦石資源量為38.54萬噸,Pb平均品位0.54%,Zn平均品位1.67%,金屬量:Pb2074.04噸,Zn6418.68噸。地下開采礦石資Pb3946.44噸,Zn17201.57噸。.00萬噸/年;貧化率10%;礦山服務年限:8.61年;產品方案為鉛精礦(含Pb45%)、鋅精礦(含Zn50%);鉛精礦含鉛銷售價評估結論:本公司依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遵循獨立、客觀、公正的評估原則,在對委托評估的礦業權進行必要的查勘、產權驗證及充分調查、了解和核實、分析評估對象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選取適當的評估方法和評估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評估計算年限為8.61年、擬動用可采儲量123.9331日的評估值為954.23萬元,大寫人民幣玖佰伍拾肆萬貳仟叁佰元整。鉛單位可采儲量評估值約為254.46元/噸·金屬,鋅單位根據采礦權申請人提供的采礦權價款結繳票據,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原資源儲量已有償處置,兩礦區之間空白區及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區南延長空白區的保有資源儲量未有償處置。根據《儲量核實報告》,兩礦區之間空白區及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區南延長空白區的保有資源儲量為6.82萬噸(礦石量),鉛(Pb)金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摘要3屬量183.07噸,鋅(Zn)金屬量997.80噸。則本次評估未有償處置的資源儲量為6.82萬噸(礦石量)。經計算,該礦評估對象范圍內未有償處置資源量6.82萬噸的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價值(P)為38.11萬元,大寫人民幣:叁拾捌萬壹仟壹佰元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關于印發廣西壯族自治區礦業權出讓收益市場基準價的通知》(桂自然資發〔2021〕15號)。采礦權市場基準價計價單位均按可采儲量計算,鉛市場基準價為180元/噸·金屬、鋅市場基準價為200元/噸·金屬。本次評估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金屬,鋅單位可采儲量評估值約為339.13元/噸·金屬。高于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發布的出讓收益市場基準價標準。評估有關事項聲明:(1)評估結論使用有效期:評估結果公開的,自公開之日起有效期結果無效,需重新進行評估。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目錄 12、評估委托人及采礦權人 1 4、評估對象及范圍 24.1、評估對象 24.2、評估范圍 24.3、礦業權歷史沿革 34.4、礦業權評估史 55、評估基準日 5、評估依據 56.1、法律、法規依據 56.2、行為、產權和取價依據 67、礦產資源勘查及開發概況 77.1、礦區位置與交通 77.2、礦區自然地理、經濟狀況 87.3、以往地質工作概況 87.4、礦區地質概況 107.5、礦體特征 127.6、礦石質量 147.7、礦石類型 157.8、礦體圍巖和夾石 167.9、礦石加工技術性能 177.10、礦區開采技術條件 187.11、礦山開發利用現狀 208、評估過程 229、評估方法 2310、評估參數的選取 2410.1、評估所依據資料評述 2510.2、評估主要指標和參數的選取 2510.3、經濟參數的選取與計算 3011、評估假設 3312、評估結論 3413、評估基準日后的調整事項 3614、特別事項說明 3615、評估報告使用限制 3716、評估報告日 3817、評估機構和評估責任人 38附表1.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估算表附表2.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評估價值估算表附表3.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評估可采儲量、評估年限估算附表4.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評估銷售收入附件1.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副本(復印件)附件2.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礦業權評估資格附件3.礦業權評估師執業資格證書及評估師自述材料附件4.礦業權評估機構及評估師承諾函附件6.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復印件)附件7.繳納價款憑據附件8.《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中化江蘇地質勘查院廣西分院2018年12月)節選附件9.《<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桂儲評字〔2019〕51號)附件10.《關于<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備案的證明》(桂資儲備案[2019]69號)附件11.《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2020年12月)節選附件12.《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審意見書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受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的委托,本公司根據國家礦業權評估的有關規定,本著獨立、客觀、公正、科學的評估原則,按照公認的采礦權評估方法對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在評估基準日2022年10月31日的價值進行評估。本公司評估人員按照必要的評估程序對委托評估的采礦權進行了盡職調查、資料收集和評定估算。現將評估過程、評估結論報告如下:1、評估機構名稱: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住所:重慶市九龍坡區謝家灣華潤二十四城26棟41層法定代表人:唐歷剛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5001076761211281評估機構資格:探礦權和采礦權評估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屬獨立法人單位,成立日期2008年6月19日,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系經中國自然資源部(原國土資源部)資格認定,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審核、批準頒發《探礦權采礦權評估資格證》,專業從事礦業權評估、礦業技術開發利用和礦業咨詢的社會中介組織。《探礦權采礦權評估資格證》證書編號:礦權評資[2012]013號。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系中國礦業權評估師協會理事單位。2、評估委托人及采礦權人2.1評估委托人企業名稱: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通訊地址:南寧市中新路2號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2.2采礦權人(申請人)企業名稱: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號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統一社會信用代碼:91451323MA5LBLRE9W成立日期:2017年8月25日營業期限:長期(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3、評估目的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擬出讓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需對該采礦權出讓收益進行評估。本次評估即為上述目的而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確定該采礦權在本評估報告所述條件下和評估基準日時點上的出讓收益提供參考意見。4、評估對象及范圍4.1、評估對象根據《礦業權評估合同書》,本次評估對象為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4.2、評估范圍根據《礦業權評估合同書》,評估范圍為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240.15m至+35.15m(含5m井底水倉),礦區共由14個拐點圈定。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見下表: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擬申請礦區范圍拐點坐標表序號19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XYXY12618443.8637381334.622618443.72837381450.4622618436.8637381492.632618436.72837381608.6732618173.84937381447.622618173.71737381563.4642618171.84937381433.632618171.71737381549.4752617096632617096.02737381549.4762617096762617096.02737381428.6072616884.94537381312.7626168846082616884.94537381433.632616884.81337381549.4792616775.43337381433.632616774.67637381549.472616775.43337381045.622616775.30137381161.462617779.59937381178.382617779.46737381294.222618085.57637381307.042618085.44437381422.882618212.85937381307.042618212.72737381422.882618213.31937381285.72261821346擬申請整合礦區面積:0.4100km2;擬申請整合開采標高:+240.15m~+35.15m本次評估利用的資源量估算范圍在上述范圍內。截止到評估基準日,評估范圍內未設置其他礦業權,未發現礦業權權屬爭議。4.3、礦業權歷史沿革據武宣縣礦產資源總體規劃的要求,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和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兩個采礦權人自愿合并整合為一個采礦主體并申請新的采礦權,并經過武宣縣人民政府的批復(武政函[2014]106號,詳見附件四)以及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原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的批復《關于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采礦權整合擴大礦區范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圍有關問題的函》(桂國土資函[2017]1368號),將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區、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礦區、兩礦區之間空白區及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區南延長空白區合并整合成一個礦區,整合主體為: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圖4-1武宣縣風沿礦區(整合后)礦區范圍示意圖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4.4、礦業權評估史及有償處置情況據了解,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于2006年進行過價款評估,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于2008年進行過價款評估,評估人員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網站未能查詢到整合前礦山的采礦權評請人亦未能提供有關資料。根據采礦權申請人提供的采礦權價款結繳票據,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根據桂國土資礦認字[2006]第78號文要求,已足額繳納了采礦權經理部風沿鉛鋅礦根據桂國土資礦認字[2008]第8號文要求,已于2008日。本評估報告中計量和計價標準,均為該評估基準日的客觀有效標準。6、評估依據評估依據包括法律法規依據、行為、產權和取價依據等,具體如下:6.1、法律、法規依據6.1.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2009.8.27修正后頒布);6.1.2《中華人民共和國資產評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46號);6.1.3《礦產資源開采登記管理辦法》(2014年修訂);6.1.4《探礦權采礦權轉讓管理辦法》(2014年修訂);6.1.5《礦業權出讓轉讓管理暫行規定》(國土資源部國土資發〔2000〕309號文);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6.1.6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關于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6.1.7《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關于印發礦業權出讓收益征收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桂財規〔2018〕8號);6.1.8《礦業權出讓收益評估應用指南(試行)》6.1.9《礦業權評估技術基本準則》(CMVS00001-2008);6.1.10《礦業權評估程序規范》(CMVS11000-2008);6.1.11《礦業權評估報告編制規范》(CMVS11400-2008);6.1.12《收益途徑評估方法規范》(CMVS12100-2008);6.1.13《礦業權評估參數確定指導意見》(CMVS30800-2008);6.1.16《礦業權評估利用礦山設計指導意見》(CMVS30700-2010);6.1.17《固體礦產地質勘查規范總則》(GB/噸13908-2002);6.1.18《固體礦產資源儲量分類》(GB/噸17766-1999);6.2、行為、產權和取價依據6.2.2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營業執照》;6.2.3繳納價款憑據;6.2.4《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中化江蘇地質勘查院廣西分院2018年12月);6.2.5《<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礦產資源儲量評審意見書》(桂儲評字〔2019〕51號);6.2.6《關于<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礦產資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源儲量評審備案的證明》(桂資儲備案[2019]69號);6.2.7《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2020年12月);6.2.8《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評審意見書;6.2.9評估人員核實、收集和調查的其他資料。7、礦產資源勘查及開發概況7.1、礦區位置與交通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位于武宣縣城東部75°方向,直距約20km處39′22″。礦區行政區劃隸屬來賓市武宣縣東鄉鎮管轄,礦區至河馬圩有約5km的礦山公路相通,河馬圩至武宣縣城有柏油公路連通武宣—平南礦區交通位置圖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Q7.2、礦區自然地理、經濟狀況礦區屬低山丘陵地形,呈南北向分布。最高海拔427.6m,最低風沿河162m,相對高差265.6m。熱帶氣候,年平均氣溫21.2℃,年平均降雨量1215.6mm,雨季集中5~8月。為主。礦山自90年代已架設有1萬伏高壓電網,可供礦山生產及生活照明;礦區用水水源為流經礦區西側的風沿河,該河流常年流水不斷,流量為4478m3/d,上游無污染工業、廠礦,可作為礦山生產生活用水水源。礦區附近經濟不算發達,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中等。(1)1969年廣西區調隊在本區做1/20萬地質調查,劃分本區層位及構造。建立了較為完整的地層層序系統和構造骨架,編寫了《來賓幅區域地質調查報告》(1:200000)。(2)1968年廣西冶272隊、215隊在本區進行物化探及重砂測量,圈出該礦區鉛鋅異常。(3)1974~1976年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文工程地質隊在本區開展過1:20萬水文地質調查工作,編寫的《廣西壯族自治區1:20萬區域水文地質普查報告(來賓幅)》為本區提供了基礎的水文地質資料。(4)1978年6月~1982年11月,柳州地區地質隊對該區進行地質普查,提交《廣西武宣縣風沿鉛鋅礦初步普查地質報告》(報告經廣西地質礦產局審批通過,評審意見書編號:桂地礦審字[1990]006號),共完成地質填圖15km2,1/2000地質填圖1.2km2,巖芯鉆探4113.95m,取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5)1984年~1988年12月,廣西石油地質大隊對包括該礦區進行1/2千地質測量6km2,1/1萬地質測量17km2;地表測流3點;1/1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25km2;水文地質點數76個;水文地質編錄4105m/171988年12月提交《廣西武宣縣風沿鉛鋅礦床儲量核實報告》(報告經廣西地質礦產局審批通過,評審意見書編號:桂地礦審字[1990]009號),項目提交包括原柳州地區地質隊儲量共8個礦體礦石量為589.69萬t,金tD級),平均品位:Pb0.401%,Zn1.763%。(6)2003年3月,柳州地區地質勘察院編寫了《廣西武宣縣風沿鉛鋅礦床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地質報告》,該報告已經南寧儲偉資源咨詢有限責任公司評審,通過評審文號:桂儲偉審[2003]28號,提交的資源儲量經廣西國土資源廳認定,認定文號:桂國土資認儲[2003]29號,經認定的資源儲量為: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2)12.90萬t,金屬量Pb1032t,Zn3237t;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45.57萬t,金屬量Pb3780t,Zn11926t;次邊際經濟資源量(2S22)87.16萬t,金(7)2007年8月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由廣西南寧孔雀石地礦科技咨詢有限責任公司編寫《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14~18線Ⅰ-2號礦體鋅礦資源量核實報告》(報告已經北京中礦聯咨詢中心評審,源廳認定,認定文號:桂資儲備案[2007]133號),估算該區采礦證范圍內保有鉛鋅礦石量(332)+(333)為17.48萬t,金屬量:鉛264t,鋅3776t。平均品位:Pb0.15%,Zn2.20%。采空區所占資源量為:鉛鋅礦石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明資源儲量=保有+采空區,為(332)+(333)礦石量33.41萬t,金屬量:Pb529t,Zn7441t。(8)2008年1月來賓市地質勘察院編寫《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河馬甘祿鉛鋅礦場2007年度礦產資源儲量地質測量報告》,查明該礦區截至2007年12月31日止,保有礦產資源儲量(332)+(333)+(2S22)合tPbtZntPb.41%,Zn1.63%。采空區消耗儲量18.17萬t(金屬量Pb628t,Zn3933t)。(9)2012年12月廣西海林地質勘查有限公司為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編寫礦山儲量年報,估算該區采礦證范圍內保有鉛鋅礦石量(332)+(333)為15.71萬t,金屬量Pb255t,Zn3527t,2012年度(10)2018年4月廣西壯族自治區遙感中心編寫的《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河馬甘祿采礦權擴大范圍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已通過廣西壯族自治區礦產資源儲量評審中心的評審,評審批文“桂儲評字[2018]29號”。估算該區域保有、消耗、累計資源儲量為:保有鉛鋅礦石資源儲量鋅金屬量1042.03t)。累計消耗的鉛鋅礦石資源儲量(332)0.48萬t(鉛金屬量15.08t,鋅金屬量110.24t)。累計查明(333+332)7.30萬t(鉛金屬t2.27t)。7.4、礦區地質概況7.4.1、地層礦區出露地層主要有下泥盆統四排組中上部,即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巖性段和第四系。四排組為本礦區鉛鋅賦礦層位。從老到新如下:下泥盆統四排組(D1s):第一段(D1s1):為深灰色、灰色厚—巨厚層狀及中厚層狀微細粒白云巖、局部為含燧石結核層孔蟲白云巖;厚601m。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第三段(D1s3):下部為灰色厚層狀細粒白云巖、灰巖、白云質灰巖;中部為淺綠灰色薄層狀泥巖、中厚層狀細粒灰巖;上部為深灰色中層狀細粒灰巖、泥質灰巖、泥巖。厚148.37m。第四段(D1s4):為灰色中至厚層狀微粒、細粒白云巖夾少量泥質白云巖、泥巖,頂部為灰色厚層狀中至細粒白云巖,厚589.4m。上述各巖性段均為整合接觸。第四系(Q):由洪積、沖積和殘積層組成,成分以粘土、亞粘土和砂礫石為主,局部為殘坡積重晶石及鐵錳質堆積物。厚0~15m。與下伏下泥盆統四排組地層呈角度不整合接觸。礦區位于大瑤山隆起西側與桂中凹陷之交接部位。造較簡單,主要為上風沿向斜東翼單斜構造,巖層傾向南育,整體軸向北東。主要斷裂構造帶為桐木—東鄉區域斷裂的次級派生構造,以北東F4斷層:走向NNE10°~30°傾向210°,傾角70°~85°,局部地段近直立或倒傾;分布范圍由6線至15線,地表分布長1100m,南端延展出礦界,破碎帶寬2~10m,沿斷裂破碎帶走向、傾向有膨脹或收縮現象,具硅化、鉛鋅礦化、重晶石礦化。斷層性質屬逆沖型。礦化帶近地表處沿走向不連續。F5斷層:走向NNE10°~30°,傾向208°,傾角66°~88°,分表分布長1900m,兩端延展出礦界,破碎帶寬5~12m,局部有膨脹現象,斷裂破碎帶具硅化、鉛鋅礦化、重晶石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化。斷層性質屬逆沖型。F5斷層在礦區南部7線地段被F10橫向斷層切近地表處沿走向不連續。移,南盤東移,斷距202m。7.4.3巖漿巖礦區及周邊范圍未發現有巖漿巖。7.5、礦體特征1).礦體類型、產出部位按礦體產出形態,鉛鋅礦可劃分為兩類礦(化)體:(1)脈狀礦體:主要產于下泥盆統四排組中上部的斷裂破碎帶中。(2)似層狀礦化體:產狀與巖層基本一致,礦體規模小,分布零散,業意義不大。2).礦體的數目、產狀、形態及規模根據前人勘查的地質資料,風沿鉛鋅礦區共有鉛鋅礦化帶7條。已查明礦體11個,它們均產在下泥盆統四排組地層斷裂破碎帶中。本次資源②。I體礦體產于Ⅰ號礦帶北部,主要由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礦區的礦體、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區的北部礦體及新增空白區一的礦體組公告國家出資勘查探明“武宣縣風沿鉛鋅礦區”礦產地I-2號礦體)。m于18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見礦鉆孔7個,最大控制斜深110m;礦體邊界北部由ZK1802、ZK1804KZK礦體產狀與破碎帶產狀一致,總體走向北東10°~30°,傾向西,傾角81°~87°,屬陡傾斜礦體。局部有直立或倒轉現象。地表呈舒緩波狀展最小埋深0m。礦體厚度1.00m~10.10m,平均厚度2.94m,厚度變異系數位變異系數為37.57%,品位變化小;Pb0~0.51%,平均0.25%,品位變異,該礦體品位沿走向從北到南有變貧、由淺到深變化為貧-富-貧,礦體厚度由淺到深變小的趨勢。礦體結構簡單,品位相對穩定,屬小型規模。I體應屬2011年1月30日區國土資源廳公告國家出資勘查探明“武宣縣風沿鉛鋅礦區”礦產地1-1號、1-3號礦體)。礦體呈陡傾角脈狀,呈南北向分布。礦體總體長1100m,礦體上部于深部有19個鉆孔控制,其中見礦鉆孔13個,最大控制斜深140m;礦體由ZK1101、ZK1102、ZK1301、ZK1306及TC1501控制。礦體產狀同F5斷層,走向10°~30°,傾向西,傾角82°~85°,屬陡傾斜礦體,與I標高約+40.15m~+200m,最大埋深為120m,最小埋深0m。礦體厚度1.70m~22.49m,最厚4線,最薄7線,平均厚度4.61m,厚度變異系數達n平均1.86%,品位變異系數為53.19%,品位變化大;Pb0.22~2.67%,平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品位相對穩定,規模為小型。7.6、礦石特征礦,其次為方鉛礦、黃鐵礦、少量輝銅礦、斑銅礦等,脈石礦物主要有白云石、重晶石、方解石等。蝕變礦物主要有褐鐵礦、白鉛礦、菱鋅礦、水鋅礦、孔雀石、藍銅2)礦石結構構造(1)礦石結構可劃分為:隱晶-他形微晶結構、他形粒狀結構、自形柱狀結構、交代殘余結構。大小0.03~0.01mm,其集合體呈脈狀沿縫合線微隙間充填分布,少數閃鋅礦嵌布于鳥眼構造中的白云巖間,黃鐵礦少數呈星散狀分布于圍巖中;賦礦圍巖為角礫狀粉晶、泥晶白云巖塊組成。浸蝕交代黃鐵礦現象。方鉛礦多與閃鋅礦伴生。并浸蝕交代閃鋅礦,且交代早期黃鐵礦,方鉛礦嵌布于它們之中,或與閃鋅礦呈簡單連晶產出。(2)礦石構造主要有:浸染狀、凝塊狀、網脈狀、條帶及環帶狀、角礫狀構造。浸染狀構造:礦石礦物黃鐵礦和閃鋅礦伴生,前者呈膠粒晶狀質點,其集合體充填或浸蝕交代后者;少量黃鐵礦呈散狀充于脈石礦物白云石縫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隙中,方鉛礦等金屬礦物呈細脈、星點稀疏嵌布于白云石或白云石與重晶組成的基質中。塊等散布于脈石礦物白云石或角礫間。合線或微裂隙充填分布,被后生重晶石脈、白云石脈二期時代晶柱充填、條帶及環帶狀構造:礦石礦物閃鋅礦、方鉛礦和黃鐵礦都不同程度地合體呈稠密狀、條帶狀繞角礫產出;部分條帶閉合成環帶狀。礦及少量方鉛礦、黝銅礦充填膠結,且黃鐵礦與閃鋅礦密切共生,與少量方鉛礦呈簡單連晶充填于角礫間。此類角礫主要為黃鐵礦受到閃鋅礦穿插和熔蝕而呈角礫狀。3)礦石的化學成份礦石品位由鉆孔和其他見礦工程的樣品化驗結果統計,絕大部分地段Zn高于Pb,從Zn、Pb的含量比例看,Zn多為Pb的數倍以上,往地下MgCOSiO.3%、Al2O30.5%、Fe2O31.0%、SO30.8%、Mn0.2%、量,其中Ag品位3.2~20.68g/t,Cd品位0.0098~0.0099%。:礦區氧化帶不發育,各礦體中氧化礦石或混合礦石極少,故礦石類型為硫化鉛鋅礦石(原生)。:據鉆孔及地表取樣分析資料,本礦區礦石組合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以閃鋅礦—白云石—重晶石類型為主,其次為閃鋅礦—方鉛礦—黃鐵礦—白云石類型及方鉛礦—白云石類型。鋅為淺棕色、褐黃色等,呈星點狀、團粒狀、細脈狀和浸染狀產于含礦破碎帶的角礫狀白云巖、近礦圍巖及夾石層中,或充填于白云石脈、重晶石脈壁及其晶隙中。當年民采略經手選鋅礦石品位達到20%左右。據上述礦石礦物共生組合特征,本礦區礦石工業類型可劃歸為鉛鋅礦石。7.8、礦體圍巖和夾石礦體圍巖蝕變主要以白云石化為主,其次為方解石化、重晶石化、黃化關系密切。(1)白云石化白云石化在斷層破碎帶內及兩側圍巖中普遍發育。白云石呈細脈狀或團塊狀穿插在破碎帶及兩端的碳酸鹽裂縫間,充填、交代形成白云石化破碎白云巖,局部可形成白云石巖。由于白云石交代作用,使圍巖造成顯著角礫巖化,即礦化帶白云石化膠結角礫狀含礦石灰質白云巖。在白云石化同時,尚伴有礦化作用,主要以黃鐵礦、鉛鋅礦及鉛鋅礦化為主。白云石化有三期,以第三期最為發育。脈寬0.5~0.7mm。在破碎帶<5條/m2。鉛鋅礦化與第一、第二期白云石脈關系密切。(2)重晶石化重晶石化主要發育于斷層破碎帶淺部和近礦圍巖裂隙間并交代原巖,一般呈細脈狀、網脈狀或不規則團塊狀、囊狀沿構造角礫巖裂隙充填交代,形成重晶石化破碎白云巖或斑雜狀重晶石。個別呈規模較大的單脈充填于斷層破碎帶中。重晶石呈乳白色、灰白色,呈半自形柱狀結構。重晶石化生現象,即與重晶石化同時期有礦化作用,以鉛鋅為主,鉛鋅沉淀較早,重晶石中包含鉛鋅礦。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3)方解石化方解石充填于成礦后期的破碎帶中或節理間,并呈細脈穿插在已經蝕變或礦化的圍巖中,或貫穿在重晶石、白云石、黃鐵礦及鉛鋅礦之間。方解石為白色、淺肉紅色、呈他形粒狀或半自形晶體,在斷層磨光面呈纖維關系一般。(4)黃鐵礦化本區黃鐵礦化在斷層破碎帶中較發育,遠離破碎帶兩側較弱。黃鐵礦在圍巖中呈星點狀、細脈狀、不規則團塊狀沿構造角礫巖裂隙充填交代。脈寬0.5~20mm。地表因風化、溶蝕、淋濾而形成褐鐵礦。黃鐵礦和鉛鋅結的角礫中呈不規則的脈狀,有時呈密集塊狀小體,含量約20%。7.9、礦石加工技術性能本區礦山已經過多年的開發,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原建有一450t/日處理能力的小型選礦廠(目前該選廠已廢棄不用),對該區礦石的加工技術性能已有相當成熟的方法和經驗,故此次核實地質工作不需專門采樣進行試驗。據該選礦廠生產資料,選礦廠選礦工藝流程采用國內較為普遍的優先浮選工藝流程,原礦磨細后先浮選鉛后浮選鋅。與丁胺黑藥合用作捕收劑選鉛,選鉛流程為一粗四精三掃。選鋅采用石灰作PH值調節劑(礦漿PH值9.0~9.5),硫酸銅作活化劑,苯胺與乙硫氮組合作捕收劑選鋅,選鋅流程為一粗四精三掃流程。伴生在方鉛礦和閃鋅礦礦物中的金屬元素Ag可綜合利用,Cd由于含量較低,無綜合回收價值。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7.10、礦區開采技術條件7.10.1、水文地質條件礦區分布有碳酸鹽巖夾碎屑巖溶洞裂隙含水巖組,地下水類型為碳酸鹽巖夾碎屑巖溶洞裂隙水,地下水水量貧乏。采礦權范圍內礦體的最低開采標高為+40.15m,最低侵蝕基準面標高為+162m,大部分礦體位于最低侵蝕基準面以下。開采最低侵蝕基準面之上礦體,地下水可以順著水平巷道自然排泄出坑口。開采最低侵蝕基準面之下礦體,礦體圍巖碳酸鹽巖夾碎屑巖溶洞裂隙含水巖組中的地下水直接對礦坑進行充水,需人工疏排地下水。礦區前期最低開采標高為+110m,低于最低侵蝕基準面約50m,礦坑涌水量小,地下水對采礦影響不大。今后采礦水文地質條件改變不大,因此礦區水文地質條件屬簡單類型。礦石經水洗分選后會產生少量廢水,對周圍植被及地表水質環境有弱微影響。目前礦山已進行露天、地下開采,存在露天采坑匯集大氣降水向礦坑直接充水、未查明老窿及采空區積水、風沿河通過充通道巖溶通道、斷層破碎帶等向礦坑充水的隱患。總之,礦山開采后礦山水文地質條件由簡單類型變更為中等類型。7.10.2、工程地質條件礦區內主要分布厚層狀堅硬弱溶化碳酸鹽巖夾軟弱碎屑巖巖組。礦體圍巖主要為白云巖,白云巖飽和單軸抗壓強度80.70~115.14MPa,平均102.77MPa,屬極堅硬巖類。礦區地質構造發育,礦體賦存在斷層破碎帶為地下開采,采礦方法為留礦采礦法。歷史上露天開采形成露采場邊坡高5~15m,野外調查未見露采邊坡產生崩塌、滑坡等不良工程地質現象。礦分布地段井巷一般不用支護。局部地段分布有泥巖,在泥巖分布地段井巷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圍巖總體上屬基本穩定類型。因此礦區工程地質條件屬總體簡單局部中等類7.10.3、環境地質條件堆放于附近,用于礦山道路建設和待礦區閉坑后用于回填、復墾。開采后形成的局部低洼地,也可筑壩蓄水養魚。開采鉛鋅礦及產生的廢石均不含災害。礦山開采對安全及環境因素的影響較小。礦區礦層及圍巖為完全固結的巖石,露天開采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問題是開采的采坑、礦場邊坡穩境地質問題是采空區地面塌陷(沉陷)等地質災害,礦體頂板致密較硬,礦區目前沒有采空區地面塌陷(沉陷)等地質災害。開采后改變了當地的地形地貌及土地利用條件,選礦產生大量水需采用有效的措施預防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污染,礦區為荒地,不占用農田,層的少量破壞及區域地下水位微弱下降對附近村屯生產生活用水無影響。礦山開采活動會破壞地形地貌景觀和林地。因此后期采礦會引起礦山環境地質條件趨于復雜,總體上礦區環境地質條屬中等類型。綜上所述,本礦區水文地質條件中等、工程地質條件總體簡單局部中等、環境地質條件中等的巖溶裂隙充水礦床,根據《固體礦產勘查工作規范》(GB/T33444-2016)中固體礦產開采技術條件勘查類型劃分,本礦床的開采技術條件勘查類型為Ⅱ-4型。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7.11、礦山開發利用現狀1)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1999年首次辦理采礦證開采。礦山生產規模為(原礦石)為3.00萬t/a,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床開拓采用平硐—盲斜井開拓方式,礦山開采對象為Ⅰ-①號礦體。由于礦山未嚴格按照其采礦許可證允許的開采方式進行開采,礦山存在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情況。具體開采現狀如下:(1)露天開采:露天開采區位于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mmm采空區標高+242m~196m,存在“一面墻”的高陡邊坡及越界開采情況。(2)地下開采:現地面主要開拓有PD1、PD2、PD3及2#平硐共四個平硐,其中2#平硐位于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區范圍內,PD3平m5個水平中段,采用留礦法采礦。目前礦山井下采空區主要分布于18號線至6號線之間,采空區最低標高+110m,最高處已通達地表+227m標形或不規則形狀,井下采空區分布情況詳見附圖9:井下開拓系統縱投影圖。由于有色金屬市場不景氣等原因,礦山自2013年停產至今,由于礦山停產多年,井下井巷均已垮塌不可利用,井下采空區積水情況不明。(3)地面設施:由于礦山停產多年,原有的地面生產等輔助設施均已(4)礦區水環境現狀:由于礦山停產多年,礦山近年來未對礦區地表水、地下水水質進行監測。(5)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情況:礦山未編制有地質環境保護與恢。(6)綠色礦山建設情況:礦山未進行過綠色礦山建設。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2)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1999年起由四家民礦企業即陽柳風沿鉛鋅礦、劉業郭風沿鉛鋅礦、劉偉風沿鉛鋅礦、仁安風沿鉛鋅礦分礦段取得采礦證進行開采。2003年四家民礦企業合并重組而成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山生產規模(原礦石)為4.00萬t/a,開采方式為地下開采,礦床開拓方法主要為平硐—斜井開拓方式,邊探邊采。由于礦山未嚴格按照其采礦許可證允許的開采方式進行開采,礦山存在露天開采和地下開采情況。具體開采現狀如下:(1)露天開采:目前在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礦區北部已開采形185m,存在“一面墻”的高陡邊坡及越界開采情況。另一處露天采坑于8號線至0號線之間,該處露天采坑由多個零散的小露天采坑組成,采坑沿礦體露頭呈長條形分布,南北長450m,東西寬50m,面積約15400m2,采空區標高+230m~193m,存在“一面墻”的高陡邊坡開采情況。(2)地下開采:現地面主要開拓有XJ1、XJ2、XJ3三個斜井和3#PDmm及以上的水平中段進行采礦生產,目前已在+150m中段形成3處采空區,采空區長70m~200m,采空區高16m~37m;在+100m中段5號線附近形成規則形狀。由于有色金屬市場不景氣等原因,礦山自2008年停產至今。有的地面生產等輔助設施均已(4)選廠和尾礦庫:原有選廠已廢棄,選廠下游為尾礦庫,該尾礦庫(5)礦區水環境現狀:由于礦山停產多年,礦山近年來未對礦區地表水、地下水水質進行監測。(6)地質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情況:礦山未編制有地質環境保護與恢。(7)綠色礦山建設情況:礦山未進行過綠色礦山建設。主要包括有二部分空白區:(1)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與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采礦權范圍之間空白區(空白區一);(2)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采礦權范圍外南面空白區一)。(1)空白區一:該區存在的露天采區屬于原武宣縣河馬甘祿鉛鋅礦場越界開采區域,地下開采區屬于原武宣縣河馬鄉企業經理部風沿鉛鋅礦越界開采區域。(2)空白區二:未進行過鉛鋅礦開采。8、評估過程根據國家現行有關礦業權評估的政策和法規規定,按照評估委托人的要求,重慶融礦資產評估房地產土地估價有限公司組織評估人員,在評估委托人的配合下,對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實施了如下評估程序:(1)接受委托階段:2022年11月2日經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以公開方式選擇我公司為本項目的出讓收益評估機構,本公司就該礦采礦權的情況進行了解,明確了本次采礦權的評估對象、范圍,并對該采礦權權屬、評估目的、評估基準日、評估報告出具日期、評估服務費等情況與廣西壯族自治區自然資源廳進行初步洽談,并就上述事項基本達成一致意(2)評估準備階段:根據采礦權的特點,組建了項目評估組,制定了評估方案,對項目實施步驟和人員等進行了合理安排。向評估委托人提交了評估所需的資料清單,指導提供評估所需的相關資料。權進行了盡職調查,同時進行產權驗證和查閱有關材料,征詢、了解、核實礦床地質勘查、礦山建設和生產經營等基本情況,收集、核實與評估有關的地質、設計資料等;對礦區范圍內有無礦業權糾紛進行了核實。階段:2022年11月6日~2022年11月16日,整理和況和特點,確定評估方案,合理選取評估參數,對委托評估的采礦權進行題進行認真的對待,在遵循評估規范和職業道德的原則下,評估人員對于委托人提出的合理的要求及意見進行了認真的考慮,并對評估報告相關部分進行了必要的修改、完善。2022年11月18日,本公司向委托人正式提交評估報告。9、評估方法根據《礦業權出讓收益評估應用指南》(試行)的規定,對于具備評估資料條件且適合采用不同評估方法進行評估的,應當采用兩種以上評估方法進行評估,通過比較分析合理形成評估結論。因方法的適用性、操作限制等無法采用兩種以上評估方法進行評估的,可以采用一種方法進行評估。本次評估對象為采礦權,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方法可選用基準價因素調整法、交易案例比較調整法、收入權益法和折現現金流量法。基準價因素調整法、交易案例比較調整法使用的前提是有一個較發育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的指標、技術經濟參數等資料。評估人員未能收集到三個及以上近期同一地區的具有可比量化的指標、技術經濟參數等資料的參照物,且可比因素及其調整系數確定與取值標準尚未頒布,故本評估項目不適宜采用基準價因素調整法、交易案例比較調整法評估。根據本次評估目的和采礦權的具體特點,委托評估的采礦權具有獨立質資源量規模和生產規模均為小型,礦山服務年限短,本項目評估宜采用收入權益法進行采礦權價值估算。收入權益法基本原理是基于替代原則的一種間接估算采礦權價值的,是通過采礦權權益系數對銷售收入現值進行調整,作為采礦權價值。采礦權權益系數反映采礦權評估價值與銷售收入現值的比例關系。其計算公式如下:P=∑=1[sIt?]?kκ——采礦權權益系數;t——年序號(t=1,2,3……,n);n——評估計算年限。10、評估參數的選取評估指標和參數選取主要參考《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中化江蘇地質勘查院廣西分院,2018年12月)(以下簡稱“儲量核實報告”)及其評審意見書(桂儲評字〔2019〕51號)和評審備案的證明(桂資儲備案[2019]69號)、《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2020年12月)(以下簡稱“開發利用方案”)及其評審意見書、其他評估相關資料。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10.1、評估所依據資料評述10.1.1、資源量估算資料中化江蘇地質勘查院廣西分院于2018年12月提交了《廣西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報告編制單位在充分利用以往地質工作的基礎上,對礦區地層、構造、巖漿巖、進行了研究。基本查明了礦體規模、形態、產狀,礦石礦物成分及結構構造、礦石品位、礦石類型。基本查明了礦區水文地質特征、工程地質特征,大致查明了環境地質特征。資源量歸類編碼符合有關規范、規定的要求,資源量估算時采用垂直縱投影地質塊段法,估算方法、參數選擇基本比較合理,資源量估算結果較可評估依據。、開采設計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于2020年12月編制提交了《開發開采境界,確定了礦產資源設計利用儲量和開采儲量,確定了礦床的開采方法、開拓方式和生產規模,對相關開采技術經濟指標進行了設計。根據建設規模和建設條件,對礦山建設投資、成本費用及經濟效益進行簡單估算。對礦山的建設安全和開采條件作了評述,且經過了專家評審,可以作為本次評估的參考依據。10.2、評估主要指標和參數的選取10.2.1、保有資源儲量、評估利用資源儲量、保有資源儲量根據《儲量核實報告》及其評審意見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保有資源儲量(332)+(333):礦石量170.75萬噸,金屬量鋅33142.89t,鉛357.72噸,鉛1074.56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礦體編號礦石型利用情況礦石量(萬t)金屬量(t)備注①鋅礦保有(332)鋅礦伴生鉛礦消耗小計②鋅礦保有(332)鋅礦伴生鉛礦消耗小計鉛鋅礦保有(332)共生鉛鋅礦消耗小計合計鉛鋅礦保有(332)(333)小計消耗累計查明、設計利用保有資源儲量標高以上礦體采用露天開采,其余部分礦體采用地下開采,為保證地下開采的安全,設計Ⅰ-②號礦體露天采場底部至地下開采最高井巷之間留設保安礦柱不予開采。Ⅰ-①號礦體全部采用地下開采,但Ⅰ-①號礦體井下存在大量采空區,為保證深部礦體開采的安全,設計在Ⅰ-①號礦體井巷工程與地下采空區之間留設保安礦柱不予開采。保安礦柱共壓占礦石量(332)+(333)為33.15萬噸。扣除不利用的保安礦柱壓占礦石量后,礦山設計利用的礦石資源量為噸,Zn26303.75噸。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其中露天開采礦石資源量為40.57萬噸,Pb平均品位0.54%,Zn平均品位1.67%,金屬量:Pb2183.20噸,Zn6756.51噸。地下開采礦石資源量為97.03萬噸,Pb平均品位0.46%,Zn平均品位2.01%,金屬量:Pb4484.59噸,Zn19547.24噸。Im87m的礦體中伴生有Ag元素,估算保有的銀礦石資源量(333)僅為16.44萬t,Ag平均品位5.35g/t。由于銀礦石儲量少,品位低,Ag在精礦中的富集比較低,選廠在銷售鉛鋅精礦時對于伴生金屬Ag不計價,故本次評估參照方案暫不考慮伴生礦產資源綜合利用。、評估利用資源儲量評估利用資源儲量=設計的基礎儲量+設計的∑資源量×該類別資源量可信度系數根據《礦業權評估利用礦產資源儲量指導意見》(CMVS30300-2010)的①經濟基礎儲量,屬技術經濟可行的,全部參與評估計算。②探明的或控制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1)和(332),可采度系數取1.0。③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可參考礦山設計文件或設計規范的規定確定可采度系數;礦山設計文件中未予利用的或設計規范未作規定的,可采度系數可考慮在0.5-0.8范圍內取值根據《開發利用方案》,控制的內蘊經濟儲量(332)以及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333)可信度系數均取1.0。則:評估利用資源儲量為137.60萬噸,Pb平均品位0.48%,Zn平均品位1.91%,金屬量:Pb6667.79噸,Zn26303.75噸。其中露天開采礦石資源量為40.57萬噸,Pb平均品位0.54%,Zn平均品位1.67%,金屬量:Pb2183.20噸,Zn6756.51噸。地下開采礦石資源量為97.03萬噸,Pb平均品位0.46%,Zn平均品位2.01%,金屬量:Pb4484.59噸,Zn19547.24噸。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采選方案號礦體+150m標高以上礦體采用露天開采,+150m標高以下礦體仍采用地下開采。先進行露天開采,露天開采結束后,再進行地下開采。露天開采采用公路開拓~汽車運輸方案,地下開采Ⅰ-①號礦體采用斜井~平硐聯合開拓,Ⅰ-②號礦體采用斜井開拓。選礦工藝流程采用優先浮選工藝流程,原礦磨細后先浮選鉛后浮選鋅。10.2.3、產品方案根據《開發利用方案》,產品方案確定為鉛精礦(含Pb45%)、鋅精礦(含Zn50%)。10.2.4、可采儲量(1)設計損失量處不在重復計算。(2)采選技術指標10%,地下開采采礦回采率為88%,礦石貧化率為10%。鉛精礦含鉛選礦回收率90%,鋅精礦含鋅選礦回收率95%。(4)可采儲量可采儲量=(評估利用資源儲量-設計損失量)×采礦回采率根據上述采礦技術參數設定,代入計算公式。則:(1)露天開采可采儲量:礦石量=40.57-0×95%=38.54萬噸鉛(Pb)金屬量=2,183.20×95%=2,074.04噸鋅(Zn)金屬量=6,756.51×95%=6,418.68噸Pb54%、鋅(Zn)平均品位1.67%。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2)地下開采可采儲量:礦石量=97.03×88%=85.39萬噸鉛(Pb)金屬量=4,484.59×88%=3,946.44噸鋅(Zn)金屬量=19,547.24×88%=17,201.57噸鉛(Pb)平均品位0.46%,鋅(Zn)平均品位2.01%。10.2.5、生產規模和礦山服務年限生產能力的匹配原則、政策原則、市場原則、技術先進可行原則和經濟原則,以及確定生產能力的市場需求、礦床地質條件和開采技術條件、礦床的勘探程度和資源儲量、工藝技術和裝備水平、外部建設條件等主要影響因素。從本礦開采技術條件分析,評估人員認為本次評估生產規模為16.00萬噸/年是合適的,也是符合礦山實際狀況的。綜上,本次評估確定廣西武宣縣甘祿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生產規模為16.00萬噸/年。、礦山服務年限根據確定的礦山生產規模,由下列公式可計算礦山的服務年限: T=Ap)A——礦山生產能力;ρ——礦石貧化率。露天開采服務年限:地下開采服務年限: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評估計算的礦山服務年限=2.68+5.93=8.61年《<礦業權評估指南>礦業權評估收益途徑評估方法和參數》(2006修訂),收入權益法不考慮后續建設期,本項目評估計算年限確定為萬噸/年。10.3、經濟參數的選取與計算10.3.1、產品銷售收入計算銷售收入=生產規模×金屬地質品位×(1-礦石貧化率)×選冶回收率×精礦金屬銷售價格商品礦假定當年全部對外銷售,不考慮庫存。(1)露天開采部分:生產規模為16.00萬噸/年(原礦量),原礦品位:鉛(Pb)平均品位0.54%,鋅(Zn)平均品位1.67%。礦石貧化率為10%,鉛精礦含鉛選礦回收率90%,鋅精礦含鋅選礦回收率95%。0000×0.54%×(1-10%)×90%=699.84(噸)(2)地下開采部分:生產規模為16.00萬噸/年(原礦量),原礦品位:鉛(Pb)平均品位0.46%,鋅(Zn)平均品位2.01%。礦石貧化率為10%,鉛精礦含鉛選礦回收率90%,鋅精礦含鋅選礦回收率95%。量=16×10000×2.01%×(1-10%)×95%=2,749.68(噸)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根據《中國礦業權評估準則》相關規定,確定產品銷售價格,應根據產品類型、產品質量和銷售條件,一般采用當地價格口徑確定。根據《收益途徑評估方法規范》(CMS12100-2008),“產品價格應與產品方案口徑一致,預測時,應充分分析市場價格歷史變化趨勢、規律,分析未來一定時期價格變動趨勢,合理預測評估用產品價格”。產品銷售價格應根據產品類型、產品質量和銷售條件一般采用當地價格口徑確定。本次評估采用評估基準日前3個年度的價格平均值確定評估用的產品價格。評估人員通過CBC金屬網()收集了2019年11月-2022年10月鉛精礦(Pb50%)、鋅精礦(Zn50%)金屬銷售價格。(詳鉛精礦(Pb50%)、鋅精礦(Zn50%)金屬銷售價格表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由表格統計鉛精礦(Pb50%)含鉛金屬2019年11月-2022年10月銷售43%低一度扣50元,低于40%價格另議。本次評估產品鉛精礦(Pb45%)12,648.82-5×20)÷1.13=11,105.15元/金屬噸。由表格統計鋅精礦(Zn50%)含鋅金屬2019年11月-2022年10月銷售平均價格為15,829.53元/金屬噸,本次評估產品鋅精礦(Zn50%)含鋅不含稅銷售價格=15,829.53÷1.13=14,008.43元/金屬噸。評估人員綜合分析了解到的銷售價格,認為較為合理,能夠反映當地市場同類產品實際銷售價格的平均水平。因此,本次評估確定鉛精礦(Pb45%)含鉛不含稅銷售價格為11,105.15元/金屬噸,鋅精礦(Zn50%)含鋅不含稅銷售價格為14,008.43元/金屬噸。、正常生產年度銷售收入:價格屬量/10000=777.18萬元價格=2,284.56噸×14,008.43元/噸金屬量/10000=3200.31萬元銷售收入合計=777.18+3200.31=3977.49萬元(2)地下開采部分:格.04萬元價格龍伴礦業有限公司武宣縣風沿礦區鉛鋅礦采礦權出讓收益評估報告正文=2,749.68噸×14,008.43元/噸金屬量/10000=3851.87萬元銷售收入合計=662.04+3851.87=4513.91萬元有關產品的銷售收入的情況詳見附表4。10.3.2、折現率根據《中國礦業權評估準則》及國土資源部公告200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