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1頁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2頁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3頁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4頁
第四單元 走進法治天地 單元測試-部編版道德與法治七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走進法治天地測試題一、選擇題1.“兒童和少年的權利應當得到保護。他們沒有能力保護自己,因此,社會有責任保護他們。”馬克思這句名言說明()①青少年在生活中有可能受到各種侵害②兒童的健康成長需要多方面的保護③因為有社會保護,所以不用自我保護④我們沒必要尋求學校的保護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2.關于法律與道德的說法中,正確的是()①法律和道德都屬于行為規范②法律和道德對人的行為都具有約束性③法律和道德都是國家制定的④法律和道德都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3.法律約束著每個國民的思想和行為,上至憲法下至各種條文歷律都是如此,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證國家安寧、百姓安居。這表明()①法律是治理國家的重器②在我國,法律約束人們的一切行為③法律為我們的成長提供文明、有序、和諧自由的空間④生活離不開法律的規范和保障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4.孩子1周歲以內,根據婚姻法,父親不能隨便提出離婚;年滿6周歲的兒童,根據義務教育法,其法定監護人應當送其入學;年滿16周歲,根據刑法,犯任何罪行,均應當負擔刑事責任;年滿18周歲,法律上成為成年人,根據選舉法,具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女性年滿20周歲,男性年滿22周歲,根據婚姻法,擁有結婚權利;年滿60周歲,適用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年滿70周歲,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不執行行政拘留;年滿80周歲,根據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可以開始享用低收入老年人津貼制度;等等。這說明A.法律只規定享有的權利 B.法律不規定履行的義務C.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D.法律伴隨著每個人一生5.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沒有全面依法治國,我們就治不好國、理不好政。”下列能夠為這一論斷作出注解的古語是()A.法網恢恢,疏而不漏B.禮禁未然之前,法施已然之后C.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D.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6.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提出:“法治之下,任何人都不能心存僥幸,都不能指望法外施恩,沒有免罪的‘丹書鐵卷’,也沒有鐵帽子王’”這說明()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B.法律就在我們的身邊C.公民平等地享有一切權利D.公民平等地履行義務7.某企業在生產的牛奶制品中違規添加工業添加劑,導致大量食用者食物中毒。該企業被依法查封。對此認識正確的有①法律是由國家經法定程序制定或認可②藥監局侵犯了該企業的財產權③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④藥監局的做法維護了公平正義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8.公元前21世紀,我國產生了古代第一個王朝——夏,以及維護夏朝統治的法律制度。據文獻記載,夏朝的法律稱為“禹刑”。這說明()A.法律自古就有B.法律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C.法律賦予我們權利和義務D.法律是伴隨著國家的產生,統治階級才開始創制的9.如下圖漫畫表明法律()①規范著人們的行為②評價人們的行為是否合法③制裁嚴重違法行為④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求是》雜志刊登文章指出,法治強調維護現行法律的權威和經濟社會秩序的穩定。法治的權威來自于()A.靠國家的強制力B.靠統治階級的意志C.靠人民的維護D.靠輿論和習慣的力量11.2022年6月6日,國務院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的《未成年人文身治理工作辦法》規定,任何企業、組織和個人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務,不得脅迫、引誘、教唆未成年人文身。國家作出這樣的規定,是因為()A.未成年人文身容易損害身心健康 B.未成年人文身容易受到他人排斥C.未成年人在成長過程中缺少社會保護 D.當前社會環境不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12.隨著時代的發展,各種新型毒品經過“喬裝打扮”,極具隱蔽性和誘惑性。如“小鋼瓶、郵票、開心水”等新型毒品潛伏在我們周圍,危害我們的孩子。為進一步加大校園禁毒教育力度,不斷增強學生群體識毒、防毒、拒毒的意識和能力,各地組織開展針對未成年人的禁毒宣傳教育活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青少年應該拒絕毒品誘惑,加強自我保護B.礙于朋友的面子,可以嘗試一點朋友的毒品C.為了擺脫煩惱,偶爾用毒品麻醉自己也無妨D.可以沾染不良習氣,但是要拒絕毒品13.某市禁毒教育體驗館通過設定一個緝毒游戲,綜合視覺、聽覺、觸覺上的體驗,引導青少年熟知毒品危害、識別易涉毒場所、了解禁毒法律法規。這有助于青少年()①認清危害,自覺遠離毒品②保護自己,不與他人交往③行已有恥,守住行為底線④依法自律,尋求司法保護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4.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規定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招用未滿十六周歲未成年人,天津市某娛樂場所因招用未成年人受到天津市人社局行政處罰及警告的處罰決定。這表明()①違法必受刑罰處罰②未成年人違法犯錯不要緊③未成年人受特殊保護和關愛④法律規范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5.2021年7月24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網正式發布“雙減政策”,要求切實減輕違背教育教學規律、有損中小學生健康的過重學業負擔,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雙減”政策的落實,需要全社會都行動起來,下面做法可取的是()①教師要改變傳統作業觀念,認可和接納“新式”作業②家長要重視陪伴,及時督促,建立規矩③學生要擺正心態,掌握方法,形成良好習慣④學校要創新教育管理方式,不斷優化教學模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6.依法辦事,就要遵守各種法律法規。下列行為屬于依法辦事的是()A.乘坐高鐵時,未經允許強占他人座位B.小方被小明辱罵,便找人將小明打一頓C.小王買了偽劣商品,一氣之下把商店砸了D.武某某討要工錢未果,把老板告上了法庭17.法治時代,我們要學會依法辦事。下列說法符合題意的是()①遇到問題需要解決,應當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②在維護自身利益的過程中,自覺維護他人和集體的合法權益③要養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習慣④要樹立法治意識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8.李某在抗暴力拆遷中,與開發商發生沖突。沖突中,李某因為失手把一名拆遷者打成重傷而被人民法院判刑。后來李某又獲得了50萬元的房屋拆遷賠償。由此可見()A.以暴制暴會被人民法院判刑B.我們要學會通過法治方式,表達自身合法的訴求和愿望C.李某是個自私自利的人D.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要敢于以暴制暴19.剛剛施行的《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讓教師的管教有據。通過積極管教和教育懲戒的實施,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言行。實施教育懲戒()A.不利于保護未成年人 B.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C.幫助學生樹立底線意識,落實立德樹人任務 D.表明道德的作用不如法律20.下圖漫畫《醉駕》告訴我們()A.法律與人如影隨形 B.法律具有保護作用C.法律具有預測作用 D.法律具有規范作用21.推進法治中國建設,需要構建與時代相匹配的思想道德體系。建設法治中國需要將德治與法治相結合,這是因為()①法律與道德相輔相成,法治與德治相得益彰②法治可以解決國家和社會生活中的一切問題③只有德治才能實現國家的長治久安④國家和社會治理既要重視法律的規范作用,又要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22.“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A.依法治國B.以德治國C.科學立法D.嚴格執法23.小強七歲時父母離異,被判歸父親撫養,但實際上他一直與年邁的爺爺相依為命。進入初中后,父親也從來不管他,母親也很少看望他。其父母的這種行為違反了()①義務教育法②刑法③未成年人保護法④民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24.為確保“一國兩制”實踐行穩致遠,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我國新修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一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的產生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二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會的產生辦法和表決程序》。這說明()A.法律是全體社會成員意志的體現 B.法律的調整約束范圍比道德的小C.法律是國家治理現代化的重要標志 D.法律是統治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25.香煙店的老板李某因收購偷竊來的香煙而被查處,李某不解地說:“香煙又不是我偷的,為什么要罰我?”這件事說明李某A.沒有意識到對自己的行為要承擔法律、道德的責任B.不懂得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C.其想法是有道理的,不應該對他查處D.他的行為就是盜竊行為二、解答題26.【特殊的保護】材料一:教育部近兩年統計數字顯示,中小學校園欺凌和暴力事件七百多宗,總數呈逐年上升趨勢。校園欺凌已成為嚴重影響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原因,未成年人必需得到更多的關愛和保護。材料二:小強7歲時父母離異,被判歸父親撫養,但父親從來不管他,還常常打罵他,母親也很少來看望他。進入初中后,他常常和一幫“哥們兒”聚在一起打牌、或去網吧打游戲,經常遲到、曠課。回答下列問題:(1)未成年人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護?(2)你如何看待小強的父母和網吧老板的行為?(3)請寫出兩部我國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法律。27.目前我國有6000萬留守兒童和“事實孤兒”,他們往往缺少父母的關愛和教育,缺少監管,生活負擔重,心理發育不健全,自我保護意識淡薄。其中,少數留守兒童易養成不良的生活習慣和道德品行。留守兒童屬于弱勢群體,他們的各項權利亟待有效保障。為此,國務院專門印發《關于加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工作的意見》,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1)為什么要關愛保護留守兒童?(2)請你談談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應加強哪些保護?(3)面對父母的遠離,在校讀書的留守兒童自身應該怎么辦?28.[法律保障生活]2021年8月20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是我國第一部個人信息保護方面的專門法律。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施行。將家庭教育由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結合法律的作用,談談對上述材料的認識。29.材料推進全面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主要依靠法律作用的發揮。但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對未成年人的違法行為及其后果理解不一樣,13歲的小聰在外面因打架斗毆被警察抓住,可他卻振振有詞地說:“我是未成年人,我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我有特權。”(1)結合材料,說說未成年人在法律上有特權嗎?請寫出你的理由。(2)有同學認為,大家還是初中生,沒有走上社會,平時遵守的都是校規,所以我們日常的學習生活與法律離得還很遠。請你談談對這一觀點的認識并說明理由。30.【法律伴我成長】材料一十八大以來,有48名原省部級以上貪官被判刑,其中令政策被判處12年6個月并處罰金;仇和被判處14年6個月并處沒收個人財產;斯鑫良被宣判有期徒刑13并處沒收個人財產。(1)【釋疑解惑】材料一中的案例體現了法律的哪些特征?由該案例看法律的作用,你能得出怎樣的認識?材料二校園欺凌(指同學間欺負弱小、敲詐勒索等行為)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教育部印發《關于開展校園欺凌專項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對校園欺凌進行專項治理,這舉措在全國引起強烈反響。(2)【普法宣傳】如果讓全校學生了解更多關于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請你為同學們推薦兩部專門的法律?材料三“法治中國論壇”在京舉行,中國社科院法學所副所長莫紀宏認為,只有讓法治思維走進現實,使領導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在依法治國的進程中能夠逐步養成一種良好的法治思維,才能夠真正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才能夠為全面依法治國助力。(3)【學海導航】建設法治中國,公民要依法辦事。依法辦事的要求是什么?【參考答案】一、選擇題1.A2.D3.D4.D5.D6.A7.D8.D9.A10.C11.A12.A13.B14.B15.D16.D17.A18.B19.C20.D21.D22.A23.D24.D25.A二、解答題26.(1)①未成年人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保護能力不夠強,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響和不法侵害。②未成年的生存和發展事關人類的未來,對未成年人給予特殊關愛和保護,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③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是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的應有之義。(2)小強的父母沒有履行家庭保護的職責,網吧老板沒有履行社會保護的職責。(3)《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27.(1)①留守兒童身心發育尚不成熟,自我保護能力較弱,辨別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強,合法權益容易受到不法侵害。②留守兒童的生存和發展事關國家的未來,保護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體現了社會的文明和進步。(2)家庭保護:父母或其他監護人依法對留守兒童進行保護。學校保護:學校等教育機構要尊重留守兒童的合法權益。社會保護:創造有利于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社會環境。司法保護:司法機關對留守兒童實施專門保護。(3)加強自我保護、珍愛生命、遵紀守法、努力學習等。28.①法律規范著全體社會成員的行為,保護著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