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水廠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設計計算書_第1頁
給水廠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設計計算書_第2頁
給水廠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設計計算書_第3頁
給水廠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設計計算書_第4頁
給水廠混凝沉淀過濾消毒設計計算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過流能力Q排集二A排集?v二Av=X=s排集實際過水量:Q=Q+Q=+=s<過流能力Q排集。反反水表水2)進水管渠.進水總渠.進水總渠過水流量按強制過濾流量設計,流速?s,則強制過濾流量Q=(52500/3)X2=35000m3/d=s強進水總渠水流端面積A=Q/v==m?總強進水總渠寬,水面高每座濾池的進水孔:每座濾池由進水側壁開三個進水孔,進水總渠的渾水通過這三個進水孔進入濾池,兩側進水孔孔口在反沖洗時關閉,中間進水孔孔口設手動調節閘板,在反沖洗時不關閉,供給反沖洗表掃用水,調節閘門的開啟度,使其在反沖洗時的進水量等于表掃水用水量,孔口面積按口淹沒出流公式:Q強=0.8Av'2gh計算,其總面積按濾池強制過濾水量計,孔口兩側水位差取,5強則孔口總面積A孔=Q強/C.8\/2gh)=0.41/0.8X\:2X9.81x0.1=0.72爲)中間面積按表面掃水量設計.A=AX(Q/Q)=X二中孔孔表水強孔口寬B二.高H=中孔中孔兩側孔口設閘門.采用橡膠囊充氣閥,每個側孔面孔;A=(A-A)/2=-/2=m側孔中孔孔口寬B二,高H=側孔側孔每座濾池內設的寬頂堰.為了保證進水穩定性,進水總渠引來的渾水經過寬頂堰進入每座濾池內的配水渠,在經濾池內的配水渠分配到兩側的V形槽,寬頂堰寬b寬堰=5m,寬頂堰與進水渠平行設置,與進水總渠側壁相距,堰上水頭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0=h=[Q/()】2/3=[(X5)】2/3=寬堰強寬頂每座濾池的配水渠;進入每座濾池的混水經過寬頂堰溢流進配水渠,由配水渠兩側的進水孔進入濾池內的V形槽。濾池配水渠寬b=。渠高lm。渠總長等與濾池總寬。則渠長L配渠=7m。配當渠內水深時,流速(進來的混水由分配渠中段向渠兩側進水孔流去,每側流量為Q/2)強V=Q/(2bh)=(2XX)=s配渠強配渠配渠滿足濾池近水管渠流速?s配水渠的水力半徑:R=bh/(2h+b)=X0.5/(2X0.5+=配渠配渠配渠配渠配渠I=(nv/R2/3)2=X3)2=渠渠深渠內水面降落量△h=Il/2=X7/2=渠渠配渠因為配水渠最高水位:h+△h=0.5+=<渠高lm配渠渠所以配水渠的過水能力滿足要求.V形槽的設計:V形槽槽底設表掃水出水孔直徑取d"=,間隔.每槽共計75個,則單側V形槽表掃水出水孔出水總面積A=X4)X75二表孔表掃水出水孔低于排水集稅槽堰頂,即V形槽槽底的高度低于集水槽堰頂據潛孔出流公式0陀0.8A2gh,其中Q為單格濾池的表掃水量.則表面掃洗強時V形槽內水位高出濾池反沖洗時濾面hv=[Q/2X]2/2g=[2XX]2/2X=濾表水表孔反沖洗時排水集水槽的堰上水頭由矩形堰的流量公式Q=2式中b—集水槽長b=L=12m,Q為單格濾池反沖洗流量排槽Q=Q/2=2=s反單反所以,h=[Q/]2/3二排水反單V形槽傾角45度,垂直高度lm,壁厚.反沖洗時V形槽頂高出槽內液面的高度為:1h—hv=1=排槽液第五章:消毒加藥量的確定水廠設計水量為Q二52500m3/d二2187.5m3/h1最大投加量為a=L加氯量為:Q=0.001aQi=0.001x1.5x2143.75=3.28kg/h儲氯量(按一個月考慮)為:G=30x24Q=30x24x3.28=2362.5kg/月加氯間的布置水廠所在地主導風向為北風,加氯間靠近濾池和清水池,設在水廠的南部。在加氯間、氯庫低處各設排風扇一個,換氣量每小時8?12次,并安裝漏氣探測器,其位置在室內地面以上20cm。設置漏氣報警儀,當檢測的漏氣量達到2?3mg/kg時即報警,切換有關閥門,切斷氯源,同時排風扇動作。為搬運氯瓶方便,氯庫內設單軌電動葫蘆一個,軌道在氯瓶正上方,軌道通到氯庫大門以外。加氯間外布置防毒面具、搶救材料和工具箱,照明和通風設備在室外設開關。在加氯間引入一根DN50的給水管,水壓大于20mH20,供加氯機投藥用;在氯庫引入DN32給水管,通向氯瓶上空,供噴淋用。第六章:其他設計清水池的設計設置兩座清水池以適應水廠5.25104m3/d的產水量。清水池的調節容積取設計水量的15%,則調節容積:V=52500X15%=7875m3消防用水量按同時發生兩次火災,一次滅火用水量取55L,連續滅火時間為2h,則消防容積:V=55X2X3600/1000=396m3根據本水廠選用的構筑物特點,水廠自用水儲備容積V=0。清水池總容積為:V=V+V+V=7875+396+0=8271m3清水池設兩個,有效水深取H=,則單池面積為:f=V/2H=8271/(2X=919m2取BXL=X=。超高取,則清水池凈高度取。吸水井的設計吸水井的應高出地面20cm,吸水井深為,寬為6m,長度。輔助建筑物面積設計生活輔助建筑物面積應按水廠管理體制、人員編制和當地建筑標準確定。生產輔助建筑物面積根據水廠規模、工藝流程和當地的具體情況而定。第七章:水廠總體布置水廠的平面布置水廠的基本組成分為兩部分:1.生產構筑物,包括處理構筑物、清水池、二級泵站、藥劑間等;2.輔助構筑物,其中分為生產輔助構筑物和生活輔助構筑物兩種。前者包括化驗室、修理部門、倉庫、車庫及值班宿舍等;后者包括辦公樓、食堂、浴室及職工宿舍等。水廠平面布置主要有:各種構筑物和建筑物的平面定位;各種管道、閥門及管道配件的布置;道路、圍墻及綠化的布置等。作水廠的平面布置應考慮以下幾點要求:(1)布置緊湊,以減少水廠占地面積和連接管渠的長度,并便于操作管理。如沉淀池或澄清池應緊靠濾池;二級泵房緊靠清水池。但各構筑物之間應留處必要的施工和檢修間距和管道地位;(2)充分利用地形,力求挖填土方平衡以減少填、挖土方量和施工費用;(3)各構筑物之間連接管應簡單、短捷,盡量避免立體交叉,并考慮施工、檢修方便。此外,有時也需要設置必要的超越管道,以便某一構筑物停產檢修時,為保證必須供應的水量采取應急措施;(4)建筑物布置應注意朝向和風向;(5)有條件時最好把生產區和生活區分開,盡量避免非生產人員在生產區通行和逗留,以確保生產安全;(6)對分期建造的工程,既要考慮近期的完整性,又要考慮遠期工程建成后整體布局的合理性。還應該考慮分期施工方便。水廠的高程計算及布置在處理工藝流程中,各構筑物之間水流應為重力流。兩構筑物之間水面差即為流程中的水頭損失,包括構筑物本身,連接管道,計量設備等水頭損失在內。水頭損失應通過計算確定,并留有空地。處理構筑物中的水頭損失與構筑物型式和構造有關,一般需通過計算確定。當各項水頭損失確定之后便可進行構筑物的平面布置。構筑物布置與廠區地形、地質條件及所采用的構筑物型式有關。當地形又自然坡度時有利于高程布置;當地形平坦時,高程布置中既要避免清水池埋入地下過深,又應避免絮凝沉淀池或澄清池在地面上抬高而增加造價,尤其當地質條件差、地下水位高時。通常當采用普通快濾池時,應考慮清水池地下埋深;當采用無閥濾池時,應考慮絮凝、沉淀池或澄清池是否會無謂抬高。連接各段水頭損失如下表:連接管段允許流速水頭損失混合池一絮凝池?s絮凝池一沉淀池?s沉淀池一濾池?s濾池一清水池?s清水池一吸水井?s各構筑物本身的水頭損失如下表:構筑物名稱允許流速水頭損失靜態混合器?s柵條絮凝池?s上向流斜管沉淀池?s普通快濾池單層濾料1)柵條絮凝池的標高在靜態混合器與柵條絮凝池之間加水泵來把水提至絮凝池,得柵條絮凝池的水面標高為:H1=米。柵條絮凝池保護高為米,得最高處標高為米。2)斜管沉淀池的標高在柵條絮凝池-斜管沉淀池過程中的管段水頭損失為米,柵條絮凝池自身的水頭損失為米,斜管沉淀池的液面標高為H2=米。出水渠初液面標高為米。普通快濾池的標高斜管沉淀池自身的水頭損失為米,沉淀池—濾池之間的管段水頭損失為米,則普通快濾池的液面標高為H3=米。濾池頂部至初液面的距離為米,則的濾池的初液面標高為米。清水池普通快濾池自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