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八年級下冊地理知識點匯總第五章中國的地理差異
一、地理差異顯著
1.自然環境差異顯著:
(1)氣溫:自南往北,緯度逐漸上升,氣溫逐漸降低。海南島長夏無冬,黑龍江長冬短夏。
(2)降水:自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距海越來越遠,降水越來越少。東南沿海山清水秀,西北內陸沙漠、戈壁廣布。
(3)地勢:自西向東,呈階梯狀分布,逐級下降。第一級階梯上的青藏高原地高天寒,雪峰連綿;第三級階梯上的長江三角洲地勢低平,暖和潮濕。
2.人文環境差異顯著:
(1)人類活動差異顯著。例如,農業具有西牧東耕、南稻北麥的分布特點;人口、城市、交通線表現為東密西疏的分布特點;經濟進展水平東部高,西部低。
1.不同類型的地理區域:如自然區、經濟區、文化區等。
2.四大地理區域:
(1)劃分依據:綜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點劃分為四大地理區域。
【名師點睛】理解地理區域界線確定的主導因素是學習并把握各區域地理差異尤其是相鄰地理區域差異的前提。
【邏輯鏈接】秦嶺—淮河一線的地理意義:
【名師點睛】
1月份0℃等溫線是暖溫帶和亞熱帶、冬季河流是否結冰的分界線。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是潮濕地區和半潮濕地區、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線。
第六章北方地區
一、自然特征
1.黑土地、黃土地:
(1)位置:北方地區大體位于大興安嶺、青藏高原以東,內蒙古高原以南,秦嶺-淮河以北,東臨渤海和黃海。
(2)地形:以平原和高原為主。東北平原被稱為“黑土地”,華北平原和黃土高原被稱為“黃土地”。
(3)氣候:地跨我國中溫帶和暖溫帶,大部分地區屬于溫帶季風氣候,
屬于半潮濕區。
2.重要的旱作農業區:
(1)進展優勢:平原面積大,土壤肥沃,耕地集中連片。
(2)農作物
糧食作物:小麥、玉米、谷子
經濟作物:甜菜、棉花、大豆
(1)春季少雨;(2)春季升溫快,蒸發量大;(3)春季正當華北地區冬小麥返青和玉米、棉花出苗,農業用水量較大。
二、“白山黑水”——東北三省
1.自然環境
(1)位置、范圍:東北三省位于我國的東北部,包括黑龍江省、吉林省、遼寧省。(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為主。人們常用“山環水繞、沃野千里”來形容東北三省的山河大勢。
(3)氣候:冷濕。大部分地區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促暖和;降水集中在夏季,冬季降雪較多
2.農業進展——從“北大荒”到“北大倉”:
(1)進展條件
有利:地勢平坦,土壤肥沃,雨熱同期的氣候
不利:春秋時節易發生低溫凍害
(2)作物熟制:一年一熟。
(3)主要農作物:盛產小麥、玉米、大豆、水稻等,是我國機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糧最多的糧食生產基地。
(4)問題與措施:墾荒擴大耕地,造成濕地面積銳減、生態環境惡化,為此停止開荒、建立自然庇護區。
3.我國最大的重工業基地:
(1)資源條件:礦產資源種類多、儲量大,特殊是煤、鐵、石油等在全國有重要的地位。
(2)完整的重工業體系:以鋼鐵、機械、石油、化學工業為主導,包括煤炭、電力、建材、森林等工業部門。
(3)分布特點:工業主要分布在礦產地附近和鐵路沿線地區。
三、世界最大的黃土積累區——黃土高原
1.文明的搖籃:(1)位置、范圍:東起太行山脈,西至烏鞘嶺,北連內蒙古高原(大致以長城為界),南抵秦嶺;主要包括山西省和陜西省的大部分,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南部,甘肅省的東南部。
(2)富有特群的“黃土風情”:如傳統民居是窯洞;信天游是富有地方民俗特群的陜北民歌等
2.風吹來的黃土:
(1)黃土的來源:多種假說中得到廣泛認同的是“風成說”,黃土來自中亞、蒙古高原和我國西北部內陸地區。
(2)黃土地貌景觀:黃土塬、黃土峁、黃土梁
3.嚴峻的水土流失:
)危害:土壤肥力下降,破壞了農田和村莊,自然災難加劇,生態環境惡化;泥沙下泄導致河流含沙量劇增,淤塞下游河床、水庫,給防洪及河道整治造成困難。【名師點睛】
(1)黃土高原的地表景觀(千溝萬壑、支離破裂)主要是長久的水土流失造成的;(2)黃土高原是風力搬運積累而形成的。
4.水土保持:
(1)生物措施:植樹種草(2)工程措施:建梯田、修擋土壩。
(3)合理支配生產活動。例如,陡坡地退耕還林、還草,合理放牧。
四、祖國的首都——北京
1.基本概況:
(1)地理位置:位于華北平原的西北角,西面和北面背靠群山。
(2)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
(3)城市職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XXX、文化XXX、國際交往XXX。
2.歷史悠久的古城:
(1)北京舊城:格局形成于元、明兩代,方方正正,布局均衡對稱,堪稱我國歷代都城規劃和建設的代表作。
(2)旅游名勝:長城、明清故宮、周口店北京猿人遺址、頤和園、天壇等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另外還有四合院、胡同、牌樓等。
3.現代化的大都市:
(1)重點功能區:中心商務區、中關村科技園區、金融街、王府井商業街。(2)現代化交通網:北京已經形成了航空、馬路、鐵路四通八達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市區形成了環形加發射狀的迅速道路網,是全國最大的鐵路交通樞紐和國際航空港。
(3)建設目標:“國家首都、世界城市、文化名城、宜居城市”。
第七章南方地區
1.氣候濕熱的紅土地:
(1)位置:南方地區位于_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面和南面分離瀕臨東海和南海
(2)地形:復雜多樣,東西差異顯然。西部以高原和盆地為主;東部有交叉分布的平原_、低山和丘陵,沿江是平原和三角洲。
(3)氣候: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暖和潮濕是該地區氣候的主要特征。
2.重要的水田農業區:
(1)進展條件:氣候濕熱,進展農業的水熱條件優越,耕地多為水田;平原地區,地勢低平,河湖密布,澆灌條件良好
(2)農作物主要糧食作物:水稻
經濟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膠
水果:柑橘、香蕉、菠蘿
二、“魚米之鄉”——長江三角洲地區
1.江海交匯之地:
(1)位置、范圍:長江三角洲地區位于長江的下游地區,瀕臨黃海和東海;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地區。
(2)位置的重要性:地處江海交匯之地,依托長江干支流發達的水運,可以聯系廣闊的內陸地區;同時又是我國南北海上航運的中樞,并通過遠洋航線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獨厚的江海之利,為長江三角洲地區的進展提供了優越的條件。2.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1)目前,長江三角洲地區是我國城市分布最密集、經濟進展水平最高的地區,是我國最大的城市群。
(2)上海市:①特點: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我國最大的城市,最重要的綜合性工業城市;
②對經濟進展的作用:不僅對長江三角洲地區,而且對長江流域乃至全國都有輻射帶動作用。
3.水鄉的文化特XXX與旅游:
(1)文化特XXX:
①馳名中外的名勝古跡,如作為世界文化遺產的蘇州園林、杭州西湖等;
②別具特群的水鄉風貌,如江蘇的周莊、同里,浙江的烏鎮、西塘等;
③傳統的戲曲文化、茶文化、絲綢文化和飲食文化等。
(2)旅游業進展的有利條件:
①豐盛的人文旅游資源;②便捷的交通;③較為完美的服務設施。
三、“東方明珠”——XXX和澳門
2.港澳與祖國內地的密切聯系:
(1)經濟進展條件:
①不利條件:地狹人稠、自然資源匱乏。
②有利條件:發揮地理位置優勢,依托祖國內地強有力的支持。
(2)經濟特點——經濟富強,被譽為“東方明珠”。
①XXX:重要的國際金融XXX、貿易XXX、信息服務XXX及航運XXX。
②澳門:XXX旅游業是支柱產業。
(3)XXX與祖國內地的經濟合作優勢互補、互惠互利。
【名師點睛】XXX地狹人稠,
(1)“上天”——建設高層建造;(2)“下海”——填海造地四、祖國的神圣領土——XXX省
1.自然地理概況:
(1)范圍:包括AXXX島以及附近的B澎湖列島、C釣魚島等許多小島。(2)地理位置:
①緯度位置:北回歸線穿過中南部,地跨亞熱帶和熱帶。
②海陸位置: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XXX海峽與福建省相望。(3)地形:山地占2/3,平原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區。地勢中部高,東西低。
氣候:屬于亞熱帶、熱帶季風氣候,夏秋多臺風和暴雨。
河流:短急,水能豐盛
2.人口、城市
(1)分布特征:人口主要分布在西部平原地區。
(2)主要城市:①臺北②臺中③高雄。
3.外向型經濟:
(2)外向型經濟進展的有利條件:
①大量受過教導和培訓的勞動力;②海島多港口;③汲取外資;
④大力建設出口加工區。
【名師點睛】(1)出口貿易向來是XXX重要的經濟命脈;
(2)目前,祖國大陸是XXX最大的貿易伙伴。
【邏輯鏈接】自然地理環境對農業生產的影響
第八章西北地區
一、自然特征
1.草原和荒漠
(1)位置:位于我國地勢的其次級階梯。
(2)范圍:大興安嶺以西,長城和昆侖山—阿爾金山以北。
(3)地形:以高原、盆地為主,東部是內蒙古高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阿爾泰山、準噶爾盆地、天山、塔里木盆地、昆侖山。
(4)氣候:降水稀有,是我國干旱面積最廣的地區。緣由是:距海較遠,且被重重山嶺阻隔,潮濕氣流難以到達。
(5)河流:多為時節性河流,是我國內流河的主要分布區。
(6)植被:以草原、荒漠為主。
降水自東向西逐漸削減,植被由草原逐漸過渡為荒漠草原、荒漠
2.牧區和澆灌農業區
【名師點睛】西北地區的典型區域特征是干旱,人類的經濟活動只能是因地制宜進展畜牧業(即揚長);而進展農業的限制因素是水源,必需設法通過引水進展澆灌農業(即避短)。
二、干旱的寶地——塔里木盆地
1.沙漠和戈壁廣布:①有利條件:油氣資源豐盛,自然?氣的儲量占全國陸上自然?氣總儲量的1/4左右。
②不利條件:氣候嚴酷,交通不便。
【名師點睛】塔里木盆地是一個干旱的寶地,資源豐盛、環境堅強,資源的開發利用要注意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雙贏。
【邏輯鏈接】西北地區的人地關系
第九章青藏地區中國在世界中
一、青藏地區
1.自然特征:
(1)世界屋脊。
①地理位置:位于我國西南部,橫斷山脈以西,昆侖山脈—祁連山脈以南,南至國界。
②地形地勢:地勢高聳,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是世界最高的大高原,素有“世界屋脊”之稱,顯著特征是“,遠看是山,近看是川”。
③氣候特征:獨特的高寒氣候,冬寒夏涼,年溫差小,日溫差大。
④河流:是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等眾多大江大河的發源地。
(2)高寒牧區和河谷農業區
a.主要農業區:雅魯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b.優越條件:地勢較低,氣溫較高;土質肥沃。
c.主要農作物:青稞和小麥。
【名師點睛】青藏地區作物穗大粒飽的緣由
這里日照時光長,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氣溫低,作物的生長久長;晝夜溫差大,
有利于營養的堆積。
③生活習慣。
a.飲食:糌粑、牛羊肉、青稞酒。
b.服飾:藏袍。
c.民居:XXX居住帳篷,農區和城鎮多見平頂碉房
【名師點睛】青藏地區因為海拔高,空氣淡薄,太陽輻射劇烈,因此無數XXX伴侶臉上都有可愛的“高原紅”。青藏地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高寒,因此制約其種植業進展的因素是熱量。
2.高原濕地——三江源地區:
(1)位置范圍: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長江源區、黃河源區、瀾滄江源區的總稱,被譽為“中華水塔”。
(2)補給水源:雪山和冰川的融水是江河的最初水源。湖泊和沼澤是三江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屆黑龍江省大慶市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模擬考試歷史試題(含答案)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25年高三二診模擬試題(二)物理試題試卷含解析
- 江西師范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針灸治療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五常市2025年重點中學小升初數學入學考試卷含解析
- 云南省迪慶州維西縣第二中學2025年下學期高三數學試題第七次月考考試試卷含解析
- 新疆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制藥工藝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清水河縣2025屆五下數學期末學業質量監測模擬試題含答案
- 江西省四校協作體2024-2025學年高考生物試題命題比賽模擬試卷(12)含解析
- 四川郵電職業技術學院《醫學機能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山東省泰安市肥城市湖屯鎮初級中學2025屆初三下學期期末五校聯考試題含解析
- JTG-T-F20-2015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
- 江蘇省蘇州市2023-2024學年五年級下學期期中綜合測試數學試卷(蘇教版)
- 2024年4月貴州省高三年級適應性考試物理試卷(含答案)
- 最新六年級下冊音樂全冊教案湖南文藝出版社湘教版
- 發成果轉化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定稿)
- 《起重行車安全操作培訓》ppt
- (完整版)譯林英語四年級下知識點及語法匯總
- 蘇教版五年級數學下冊第四單元易錯題梳理和重難提升(含答案)
- 西安市綠化養護管理標準
- 一只貓的生命哲學The Zen of Cat(中英文)
- 中外酒店財務管理比較研究2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