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教育智慧品繹_第1頁
《論語》教育智慧品繹_第2頁
《論語》教育智慧品繹_第3頁
《論語》教育智慧品繹_第4頁
《論語》教育智慧品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精選文檔單元測試(一)返回《論語》是一本怎么樣的書A.A《論語》是孔子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B.B《論語》是一部記錄孔子及其主要弟子言行的書。主要集中反響了初期儒家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以及教育智慧3.00/3.00C.C《論語》是一部記錄孟子言行的書,是儒家經典著作之一D.D弟子言行思想的教育著作正確答案:B你選對了《論語》這本書中提到“門人”是指A.A守城門的人B.孔子弟子的學生3.00/3.002精選文檔C.CD.直接當面跟老師接觸,接受老師的當面教誨的學生3精選文檔A.An3.00/3.00B.nC.nD.n下邊作者跟著作對應正確的選項是A.A楊伯峻《論語譯注》B.B邢昺的《論語注疏》C.C劉寶楠的《論語正義》D.D朱熹《論語集解》《論語》這本書集中反響了孔子的4精選文檔A.政治主張5精選文檔B.B處世之道C.C教育智慧D.D倫理思想單元測試(二)返回關于孔子的“有教無類”,正確的理解是A.A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勉強他人去做B.B打破“學在官府”的場面,擴大教育對象3.00/3.00C.C節用愛民,使民以時D.D行有余力,則以學文孔子提出“有教無類”的教育對象不包括6精選文檔A.3.00/3.007精選文檔B.B姓C.D.孔子“有教無類”的人性論基礎是A.A性善論B.B性周邊,習相遠3.00/3.00C.C性惡論D.D性三品孔子的弟子來自于A.B.B8精選文檔C.9精選文檔D.D“有教無類”的含義包括哪些方面A.A不分貧困B.B不分貴賤C.C壟斷教育D.D不分地域單元測試(三)返回“學而不厭”的三大質量是精選文檔A.A“不勝其煩”、“視同一律”、“立德樹人”B.B“默而知之”、“有教無類”、“學而不厭”C.C“學而不厭”、“不勝其煩”、“因材施教”精選文檔D.“默而知之”、“學而不厭”、“不勝其煩”3.00/3.00孔子“入太廟,每事問”,主假如問A.義B.B禮3.00/3.00C.仁D.詩“入太廟,每事問”反響出孔子一種如何的學習態度A.AB.B粗心大意C.C虛心勤學3.00/3.00精選文檔D.裝模作樣“默而知之”、“學而不厭”、“不勝其煩”三者之間的關系是精選文檔A.A“學而不厭”的基礎是“默而知之”B.B相輔相承,互為促進,缺一不能夠C.C毫無邏輯關系D.D成為良師的核心因素孔子從前向誰請教A.B.BC.CD.D精選文檔單元測試(四)返回次測試成績不理想,你能夠選擇再做一次。精選文檔顏回的國籍是A.A3.00/3.00B.C.D.“簞食瓢飲”的主人公是A.B.B冉伯牛C.C回3.00/3.00D.精選文檔“君子”一詞在《論語》中出現的頻次是A.精選文檔B.C.D.D3.00/3.00對“不遷怒,不貳過”理解不正確的選項是A.A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強加給他人B.B不將性情發泄于他人,不犯相同的錯誤C.C控制自己,使言行吻合公義D.D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顏回的君子質量有精選文檔A.不遷怒,不貳過B.B利令智昏,先己后代C.C精選文檔心不違仁,博文約禮D.孔顏樂處,安貧樂道單元測試(五)返回子路的形象表征是A.B.C.D.D3.00/3.00“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這句話重申精選文檔A.A“仁”與“禮”配合B.B“義”與“利”配合C.C“勇”與“禮”配合精選文檔3.00/3.00D.D“勇”與“義”配合子路“勇于直言”的相關語句是A.A“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不知其仁也。”B.B“好勇不勤學,其蔽也亂。”C.C“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讀書,爾后為學?”D.D公山弗擾以費畔,召,子欲往。子路不說,曰∶“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00/3.00子路向孔子提出的問題涉及A.AB.B精選文檔C.D.D精選文檔在“孔門十哲”中,政事科的代表是A.B.B2.00/4.00C.D.D2.00/4.00單元測試(六)返回子夏的特色是A.A心不違仁,博文約禮B.B不遷怒,不貳過精選文檔C.C博學于文3.00/3.00D.D見義勇為精選文檔“四海以內皆兄弟也”見于A.A3.00/3.00B.BC.CD.D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認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子夏接著說A.A“仁后乎?”B.B“義后乎?”C.C“禮后乎?”3.00/3.00D.D“智后乎?”精選文檔子夏的貢獻有A.發明章句,傳述春秋精選文檔B.B教,傳經后輩C.C貪生畏死,利令智昏D.D教課相長,共創儒學“孔門十哲”中文學科的代表是A.A2.00/4.00B.弓C.C2.00/4.00D.D冉伯牛精選文檔單元測試(七)返回理想,你能夠選擇再做一次。劉寶楠對“文”之教的“文”解說是A.精選文檔《詩》、《書》、《禮》、《樂》3.00/3.00B.B文件或知識C.C相關禮樂制度、禮樂規范以及修養D.D先王之遺文《論語》中“吾日三省吾身”下一句是A.AB.BC.CD.D3.00/3.00《論語》中“興于詩,立于禮”下一句是精選文檔A.A成于仁B.B成于義C.C成于樂精選文檔3.00/3.00D.成于書孔子認為學詩能夠A.A興B.B怨C.C觀D.D群孔子的“忠”之教的含義包涵A.忠于職責、忠于事業精選文檔B.B忠于君主、忠于國家C.C忠于他人、朋友精選文檔D.忠于父親母親單元測試(八)返回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表現的教課法是A.A啟示引誘3.00/3.00B.B博聞強記C.C知行合一D.D有教無類“因材施教”這一教課原則的概括源自A.精選文檔B.頤3.00/3.00C.D.D精選文檔“因材施教”的“因”是指A.B.C.C3.00/3.00D.“因材施教”的要義有哪些A.A認識學生和培育學生相結合B.B尊敬理解和嚴格處分相結合C.C一致要求與個別對待相結合精選文檔D.大眾教育和精英教育相結合《論語》中對孔門弟子性格特色的合適描述是精選文檔A.A辟B.B參也魯C.CD.D柴也愚單元測試(九)返回《論語》中緊接“仕而優則學”的下一句是A.A仕而劣則學B.B學而優則仕3.00/3.00C.C學而仕則優D.D學而劣則仕精選文檔“學而優則仕”之語源出精選文檔A.回B.C.D.D3.00/3.00《論語》中緊接“古之學者為己”的下一句是A.A今之學者為官B.B今之學者為利C.C今之學者為人3.00/3.00D.D今之學者為名“學而優則仕”折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