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語文部編版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解析)含解析_第1頁
2020-2021語文部編版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解析)含解析_第2頁
2020-2021語文部編版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解析)含解析_第3頁
2020-2021語文部編版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解析)含解析_第4頁
2020-2021語文部編版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解析)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學必求其心得,業必貴于專精2020-2021學年語文部編版必修上冊第六單元綜合檢測(解析)含解析第六單元綜合檢測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3000多年前的甲骨文,時下流行的表情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國古文字藝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陳楠將古老與新潮融合一體,設計出系列甲骨文表情包,讓傳統文化煥發新的光彩。從1999年起,陳楠開始對甲骨文藝術設計進行研究與創作.“作為韓美林老師的設計助手,我參與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運動造型設計,融進甲骨文元素的體育運動項目造型,受到世界各國參加奧運會的運動員、教練員的好評,成為經典案例。"陳楠說。近20年間,他發表了大量關于甲骨文的設計作品,2017年首套甲骨文設計字庫正式上線,同時他還把甲骨文設計成表情包、動畫、賀卡、手機殼、絲巾等創意產品,帶動了大量年輕人重新關注中國傳統文化。目前,陳楠采用當下流行的網絡語言和熱詞,創作發布的甲骨文表情包已經有6套.他關于漢字設計的專著在海外出版發行,甲骨文等漢字藝術設計作品也在法國、匈牙利、美國等地展出。(摘編自《陳楠:把甲骨文“玩"出“表情”來》)材料二文字是文明誕生的標志,文化傳播的先導是文字。甲骨文傳承數千年,是我們文化自信的源泉之一。如何在純粹的甲骨文研究、社會傳播和文明交流中搭建橋梁,如何讓深藏在博物館里的甲骨從清冷庫房中走出來,體現其時代價值,更多的人在嘗試,在努力。甲骨填色的拉曼光譜分析,計算機拼接甲骨圖片技術報告,甲骨文大數據庫平臺的發布……科技手段在甲骨學研究中的運用是一個新的趨勢。識別與釋讀,一直是甲骨文研究的核心問題,在已發現的甲骨文單字中,大部分未獲識別。人們對未來進一步利用科技手段來研究解決甲骨文問題充滿期待。“殷契文淵”平臺的發布也讓人欣喜。它是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甲骨學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鎮豪指導下,建立的一個集甲骨文字庫、著錄庫、文獻庫為一體的甲骨文知識共享平臺,包括“三庫一平臺”——甲骨字形庫、甲骨著錄庫、甲骨文獻庫、甲骨文知識服務平臺。對甲骨文感興趣的人可以借助這一平臺認識、學習、研究甲骨文。(摘編自新曉燕、王勝昔《甲骨文:我們這樣走近你》)材料三“今山川效靈,三千年而一泄其密,且適我之生,所以謀流傳而悠遠之,我之責也."一個多世紀前,學者羅振玉在朋友劉為家中初見甲骨,既驚又喜,大受震動后寫下這段話。歷經120年,幾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續奮斗,誓要從千年中華文明標志的甲骨文中解碼出歷史記憶的真相。日前,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專家紛紛就如何做好甲骨文的傳承工作建言獻策。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劉一曼看來,殷墟考古與甲骨學研究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們互相依存、互相促進、共同發展。比如,殷墟文化分期的絕對年代確定、殷墟考古發現的許多重要遺跡遺物的年代和性質等考古學問題,都是依據甲骨文資料和甲骨學研究成果來探討的。因此,應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分析、比較,這樣定會取得更大收獲.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宋鎮豪說,應保護載入《世界記憶名錄》的甲骨文的尊嚴,杜絕偽造、亂用、亂通假甲骨文字的現象,注重多元化、多路徑的甲骨文研究理論、方案、方法的探索,完善甲骨學學科體系,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營造良好的甲骨學發展氛圍。2018年,國家圖書館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圖書館藏甲骨整理與研究》正式立項,這意味著國家圖書館館藏甲骨整理研究進入快車道。據國家圖書館館長饒權介紹,目前已基本完成照片采集和釋文,正加緊推進排序等整理研究,力爭早日完成《國家圖書館甲骨全集》的整理出版。(摘編自孫亞慧《紀念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座談會在京舉行》)材料四長期以來,西方流行的觀點是“中國文字是埃及傳入的”。事實上,這種說法根本站不住腳。我們通過對比,不難發現,甲骨文有其獨特的異彩之處:巴比倫的楔形文字產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產生于4100年前.而隨著中國考古新發現,漢字的起源時間一再被提前。夏朝有沒有文字,雖然還沒有定論,但是許多夏王朝紀年范圍內刻畫符號的發現為我們提供了線索,如二里頭文化刻畫符號、陶寺文化朱書陶文、河南登封王城崗刻畫符號等,有的已具有類似文字的性質。因此,我們認為夏代至少出現了文字的萌芽。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到公元前四世紀隨著波斯王國一起消亡了。埃及的象形文字到公元前五世紀也滅絕了,后來的埃及文字沒有將其傳承下去,以至于古埃及的象形文字長期得不到解讀。而甲骨文的境遇卻大不相同。古人總結的漢字造字的六種方法,即“六書"里-—指事、象形、形聲、會意、轉注和假借,在甲骨文中都可以找到例證。甲骨文與后世的文字關系十分密切,實為后世方塊漢字的鼻祖。據文獻記載,中國漢字在秦漢年間傳入越南,越南長期使用漢字至十三世紀才有本國文字。漢代初年漢字傳到朝鮮,直到李朝初期,他們依據中國音韻,研究朝鮮語音,創造出朝鮮文字,并于公元1443年公布使用,朝鮮才有了自己的文字。而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由于絕跡較早,其對周邊國家文字的影響無從談起。(摘編自李雪山《甲骨文與中華文明的傳承》)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梳理,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甲骨文表情包融合古老與新潮,帶動年輕人重新關注我國傳統文化。B.甲骨文愛好者借助“殷契文淵”平臺査找甲骨文字、文獻、著作等。C.甲骨文研究者歷經120年、幾代奮斗,破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歷史記憶。D.國家圖書館相關人員研究國圖館藏甲骨,預期整理出版《國家圖書館甲骨全集》。2.下列可以作為論據,有力反駁材料四中提到的西方觀點的一項是(3分)()A.在河南省舞陽縣賈湖遺址發現了17個距今約8000年的具有文字性質的刻畫符號。B.巴比倫的楔形文字和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公元前四世紀和五世紀就絕跡了.C.甲骨文、金文、大小篆、隸書、行書、楷書的嬗變軌跡清晰可見。D.晉朝初年漢字傳到日本,至今在日本語中常用的漢字仍有1945個。3.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時值甲骨文發現120周年,四則材料介紹甲骨文的傳播、甲骨學的研究,讓讀者能夠感受到寄寓在甲骨文上的傳統文明和文化自信.B.陳楠將甲骨文元素融入諸多設計作品,出版關于漢字設計的專著,在多個國家展出漢字藝術設計作品,在國內外傳播中國傳統文化。C.用拉曼光譜分析甲骨填色,用計算機輔助綴合甲骨圖片,用大數據整理、匯總研究成果,當下甲骨學研究手段與時俱進,不斷創新。D.殷墟考古與甲骨學研究的關系非常密切,它們相互依存、促進,只要將二者有機結合,綜合分析、比較,就一定會取得更大收獲.4.在甲骨文(學)的傳承、研究上怎樣做到“流傳而悠遠之”?請結合上面前三則材料簡要分析。(4分)答:5.根據材料四的相關內容,擬寫分論點,證明甲骨文有“獨特的異彩之處"。(6分)答:(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題。一地秋收劉群華每年這個季節,土地流金的顏色就悄悄爬上遠近的禾和苞谷。而我,也急切地從城里溜出,走進父親充滿希望和喜悅的田里。屋前屋后的田壟,秋色涂滿層層疊疊的一行一格。而每一行每一格,又都充滿豐收的幸福.秋收前的夜晚,風頂著一輪明月,聽稻谷嘮嘮叨叨地述說。一江秋水,糅合著青黛與月輝,逶迤于高山腳下。回鄉的第二天早晨,天剛微微亮,濃霧還漫卷在田壟里與土地呢喃,父親就站在土坪里,朝貪睡的我喊:“收禾!"睡眼惺忪走出門,秋天的涼快徑直撞來,澆得我身上叭叭打戰。抬頭,月西沉,從一叢黃葉的縫隙里漏了下去,很快不見蹤影。我們這地方山多,高峰對峙,溝深壑險,對于外面省力省時的收割機,只有羨慕的份兒。我和父親用肩膀抬著一臺打谷機,沿田壟深入.都說起早的鳥兒有食呷,可因為我們起得太早,鳥兒還眷戀在暖和的窩里。待我們的腳步聲沙沙逼近,它們才倏地驚醒,一翻身,極不情愿地匆匆飛走。我們把打谷機放進田里.我摸了把鐮刀,俯身放倒一片稻禾。太陽逐漸醒來,從霧氣里露出圓臉,鉆上東山斑斕的山坳。不遠處聽見人響,是沙沙收禾的響聲,他們踩動打谷機的歡快,把我感染得心頭興奮起來。一個男音驟然吆喝了一聲山歌,高亢又火辣。父親直了腰細聽。我也挺起身來,陽光之下,田壟里金黃重疊著金黃,一層一層順著梯田的走勢起伏,爬上高高的山腰。我深深地吸了口潮濕的空氣,滿腔的清新.山腳前我家那棟黑瓦蒼檐的房子,炊煙升騰,我希望母親能把柴火灶上黑漆漆的臘肉煮了。在城里,老家的地道臘肉不知饞了我多少回。想著臘肉,我的勁莫名大了,一只腳踩著打谷機的木踏板,帶動脫粒的滾筒轉得飛快,雙手握緊稻穗翻動抽打。今年的禾,父親種得好,施肥也精,所以谷子筋骨好,沉甸甸的。不一會兒,我便踩了一尾柜。然后父親稍微擇除了禾葉,撈谷進了竹籮.一擔竹籮,足足一百五十斤重!我用肩膀掂了掂。秋收越來越熱烈,一挑挑谷子被我們肩挑車拉,曬干入倉。村子里的稻田剝脫了稻谷的金黃,僅剩下高高低低黝黑的稻禾茬子.收完谷子和苞谷,時間也到了一年農歷的九十月份。村里會在這個時候準備慶祝秋收的節日。這時,村里就異常熱鬧,選擇一處大田壟或者一塊大土坪,家家都拿來了新谷米,還有新苞谷發酵釀的酒,然后把木桌子排好,全村老小一桌一桌地坐滿.父親此刻必定喝點小酒,盡管他平時滴酒不沾。母親也會喝一點,紅著臉龐吃菜。有人借著酒氣,在稻田里跳最古老的舞蹈。這種舞蹈的步法和舞姿單一、夸張,卻透出一股山間的熱情和樸拙。父親講,新化過去都是打著鑼去開荒挖土的,人們在地頭一字排開,敲一鑼揮一鋤,整齊劃一,泥土翻邊。這種多人統一的勞作,我沒見過,但從人們的舞蹈里,我大約能領略其風采.節目的高潮在捉稻田魚.一丘田里的魚養了差不多一年,尾尾膘肥體壯。起先人們忙著追魚捉魚搶魚。等魚捉得差不多了,就有人突然鬧起來,把身邊的人推進水田里,用泥涂滿他們的身子。誰身上涂的泥巴多,其實是對他今年辛勞的褒獎,也預示他來年的收成好。一轉眼,凡村里種田的好把式,都被人涂得只剩兩只眼睛骨碌碌轉動.月亮已近梢頭。稻田里的人跳了舞,唱了山歌,捉魚打鬧,不知不覺,人也便倦了,三三兩兩說著高興的話,相攜回家。稻田,好像又回歸了寧靜.而身后,稻田中的篝火還在燃燒,火紅火紅的,像門板上一串串線穿的紅辣椒。(選自《人民日報》2019年11月27日)6.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起早的鳥兒有食呷",勞作的人們比鳥兒還早,文章通過鳥與人的對比,贊頌了家鄉人民的勤勞。B.田間統一勞作的動作與場面,慢慢演變為人類早期的舞蹈,文章通過節日的舞蹈場面,表現了家鄉人對藝術的熱情.C.這里沒有現代化的收割機,卻有腳踏的打谷機,還有高亢的山歌和古老的舞蹈,小說處處洋溢著一種原生態的美。D.將捉稻田魚設定為節目的高潮,表達人們對秋收的喜悅;在種田好把式身上涂泥巴,看似是戲弄,實則是對勞動的頌揚.7.作者筆下秋季的家鄉具有什么特點?請分條概括.(3分)答:8.文章最后兩段的景物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4分)答:9.請以第二、三自然段為例,簡要分析本文語言上的兩個主要特點。(6分)答: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西南夷君長以什數,夜郎最大。建元六年,拜番陽令唐蒙為郎中將,將千人,食重萬余人,從巴蜀筰關入,遂見夜郎侯多同。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使司馬相如以郎中將往喻,皆如南夷,為置一都尉,十余縣,屬蜀。及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使大夏來,言居大夏時見蜀布、邛竹杖,使問所從來,曰:“從東南身毒國,可數千里,得蜀賈人市。”或聞邛西可二千里有身毒國。騫因盛言大夏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于是天子乃令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使間出西夷西,指求身毒國。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余輩。歲余,皆閉昆明,莫能通身毒國。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使者還,因盛言滇大國,足是親附。天子注意焉。及至南越反,上使馳義侯因犍為發南夷兵.且蘭君恐遠行,旁國虜其老弱,乃與其眾反,殺使者及犍為太守.漢乃發巴蜀罪人嘗擊南越者八校尉擊破之.會越已破,漢八校尉不下,即引兵還,行誅頭蘭。頭蘭,常隔滇道者也。已平頭蘭,遂平南夷為牂柯郡.夜郎侯始倚南越,南越已滅,會還誅反者,夜郎遂入朝。上以為夜郎王。元封二年,天子發巴蜀兵擊滅勞、靡莫,以兵臨滇。滇王始首善,以故弗誅。滇王離難西南夷,舉國降,請置吏入朝。于是以為益州郡,賜滇王王印,復長其民。西南夷君長以百數,獨夜郎、滇受王印。滇小邑,最寵焉。(節選自《史記》,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B.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C.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D.蒙厚賜喻/以威德約/為置吏/使其子為令/還報/乃以為犍為郡/發巴蜀卒治道自僰道指牂柯江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建元,是封建王朝帝王的年號,漢武帝即位后首創年號,始創年號就是建元.B.夷,是中國古代對東方少數民族的稱呼,也泛指少數民族。中國古代少數民族有“東夷、北狄、西戎、南蠻”之稱.C.博望侯,“侯"是中國古代爵位之一,古代皇帝對貴戚功臣的封賜,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D.太守,又稱“郡守",州郡最高行政長官。漢郡守俸祿為兩千石,所以,太守又稱為兩千石。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雖然路途遙遠,但漢朝和西南夷交流不斷。張騫出使大夏時曾經看到過蜀郡出產的布帛、邛都的竹杖,就是輾轉從東南邊的身毒國運來的。B.滇王開始就對漢朝懷有善意。朝廷派遣使者出使西夷,到達滇國后,滇王派人和這些使者一起尋找道路。C.頭蘭是經常阻隔漢朝與滇國交通道路的國家。漢朝軍隊攻破南越后,領兵撤回,在行軍中誅殺了頭蘭。D.漢朝實行的是大一統政策.在這樣的政策下,朝廷消滅了大部分西南夷國,只有滇、夜郎保留了其王印,成為其屬地。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騫因盛言大夏慕中國,患匈奴隔其道,誠通蜀,身毒國道便近,有利無害。(4分)譯文:(2)“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4分)譯文:14.漢朝對西南諸夷采取了哪些政策?請結合本文分析。(3分)答:(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完成15~16題。登尉佗樓許渾劉項持兵鹿未窮,自乘黃屋①島夷中。南來作尉任囂力,北向稱臣陸賈功。②簫鼓尚陳今世廟,旌旗猶鎮昔時宮。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③萬古風。【注】①黃屋:古代帝王專用的黃繒車蓋。②頷聯的意思是,秦二世時,尉佗受南海尉任囂所托,行南海尉事.秦亡后,尉佗自立為南越王。公元前196年,漢高祖派大夫陸賈出使招撫尉佗,尉佗接受詔封,漢朝實現統一.③薰弦:指虞舜創作的《南風歌》。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第一、二句寫劉項相爭,戰禍連年,尉佗偏守一隅,在嶺南自立為王,場面宏大,起筆不凡.B.任囂力主分裂,陸賈功在統一,兩者相互對照,詩人對不同歷史人物的褒貶之意溢于言表。C.第五句與“簫鼓追隨春社近"都出現的“簫鼓"一詞,取意雖相近,但一為名詞一為動詞。D.第七、八句運用虞舜和薰弦的典故,站在南越百姓的角度,對尉佗的歷史功績給予高度評價。16.有人認為,“本詩以登樓為題,卻沒有依循登高覽勝、即景抒懷的尋常思路,可謂匠心獨運”.你是否同意這種說法?請結合詩句說明你的理由。(6分)答:(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下列各句的空缺部分。(6分)(1)《勸學》中表達就算是好馬也無法做到一蹴而就,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的句子:,。(2)《勸學》中“,”,通過“木”與“金”的變化進一步說明客觀事物經過人工改造,可以改變原來的狀況.(3)“沒有人是天生懂得道理的",這與韓愈《師說》中“,”意思一致。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傳承,是聯結往昔和未來的一座橋。()。一輩輩匠人,從手藝生疏到純熟老練,技藝在手手相傳、口口相授中薪火不絕.抱定一個信念,兢兢業業、孜孜以求,承接前代的真傳,就有底氣給后世一個交代.傳承即是榮耀。走馬鎮民間故事傳人吳文,一張嘴說盡世間百態,師父魏顯德掌握巴蜀1500多個故事;以毛勝利為代表的宣紙工,讓“薄如蟬翼潔如雪"的古紙重現于世,他們的老師是千年前的能工巧匠;鉆研彩塑30年的魯勤學,改寫了“自古敦煌不成陶"的歷史,“我的老師就是敦煌莫高窟”……無論是口傳心授、言傳身教,還是家庭熏習、師法古器,前人筑基揚帆,后人接續起航,傳承便也是“活”的了。匠心是技藝的靈魂,要修習更要傳承.這不是拜師擺宴的形式,也不是盲目移植的輕慢,更不是以傳人自居的炒作,而是讓存乎一心的精細環節、精巧工序、精準節奏,能留存于時間、流傳于世間。()。幾千年來,那些雕刻、織染、鍛冶匠人的名字可能變得模糊了,但如今的木器、布料和金銀制品仍留有唐宋的影子、明清的風韻。因為是器物留下了技藝,所以說是時間留住了匠人的精魂.18.文中運用的修辭手法是(3分)()A.比擬對偶夸張B.比喻排比引用C.對比比喻排比D.比擬對偶引用19.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問題,應怎樣修改最恰當并說明理由。(4分)答:20.在文中括號處補寫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句不超過20字。(4分)答:21.認真閱讀下面的框架結構圖,請以“間接抒情”為陳述對象,介紹該圖的基本內容.要求:內容完整,語言表述準確、簡明、連貫,不超過80字。(4分)答: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5個字。(5分)7月6日,在阿塞拜疆舉行的第43屆世界遺產大會宣布,中國良渚古城遺址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這條消息成為這幾天中國文博界熱議的話題。我國以前入選世界文化遺產的考古發現,都屬于中國歷史“信史時代”的考古遺存,也就是大家所說的3500年來有文字記載時期的考古發現,而良渚遺址距今約5000年,屬于中國沒有文字的“傳說時代"的考古遺存。經過近百年的努力,中國考古學者用一系列發現,讓商史成為信史,連同對夏以前的許多新發現,這些成果已足以讓學術界對中華文明的研究走得更遠。答: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60分)一位物理學家曾致力于研究某課題,因成績不佳便轉換了領域,結果意外獲得了許多新發現。不少同行稱贊他“審時度勢”,“跨界"思維讓他打開一片新天地。但有位大科學家卻不以為然。他表示尊敬這位物理學家,但卻不能容忍這樣的做法,這就好比尋找一塊木板最薄的地方,在容易鉆透的地方拼命鉆了許多孔.只有持之以恒地“朝最厚的地方鉆孔”,在最吃勁的地方磨礪,才能取到火種。但是也有人說,一輩子鉆“最厚的地方”,不如多鉆幾處“最薄的地方”,那樣更有成就感.鉆“最厚的地方”還是“最薄的地方”?對個體來說,這是一道事關自我發展的選擇題;對國家民族而言,則是事關前途命運的必答題。處于大發展時代的你,對此有何感觸和思考?請聯系現實生活,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第六單元綜合檢測1.解析:“破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歷史記憶”分析錯誤,從材料三第1段“歷經120年,幾代甲骨文研究工作者辛勤努力、接續奮斗,誓要從千年中華文明標志的甲骨文中解碼出歷史記憶的真相”可知,“破譯隱藏在文字背后的所有歷史記憶”說法過于絕對。答案:C2.解析:材料四西方流行的觀點是“中國文字是埃及傳入的”,最有力的反駁論據就是證明我國的甲骨文的產生早于埃及的文字,材料四中說“巴比倫的楔形文字產生于5500年前,埃及的象形文字產生于4100年前”,所以A項是有力的反駁論據.答案:A3.解析:“只要將二者有機結合,綜合分析、比較,就一定會取得更大收獲"分析錯誤,“只要……就"說法過于絕對。答案:D4.答案:①將古老與新潮融合,創新甲骨文傳播方式。②將甲骨文與科技聚合,搭建橋梁。③專業研究者探索研究路徑,加快研究進程.④培養年輕人對甲骨文的喜愛,為甲骨學的發展儲備后續人才。(每點1分)5.答案:①甲骨文起源時間早。②甲骨文有傳承和解讀。③甲骨文和后來的漢字一脈相承。④起源于甲骨文的中國漢字影響了周邊國家的文字形成。(每點2分,答出3點滿分)6.解析:“表現了家鄉人對藝術的熱情”分析錯誤,表現的應該是農人們對于豐收的喜悅。答案:B7.答案:①整個世界充滿金黃與火紅,色彩濃郁而熱烈;②村莊氣氛熱鬧,人們熱情和諧;③洋溢著秋收的喜悅,充滿著對生活的滿足與希望。(每點1分)8.答案:①寫稻田回歸寧靜,照應開頭的寧靜,也和上文人們的熱鬧形成對比;②紅辣椒般火紅的篝火寓意火紅的日子,看似寧靜的背后其實是人們對生活的滿足與滿腔希望;③以景結情,人們的情緒依然飄蕩在空中,意味深長。(每點1分,答出3點4分)9.答案:①生動形象:運用修辭手法,如“聽稻谷嘮嘮叨叨地述說”運用擬人,“一行一格”運用比喻.②優美抒情:語句富有詩意,如“青黛與月輝"“高峰對峙”等。③簡潔明快:多用短句,如“抬頭,月西沉”。(每點2分)10.解析:“喻以威德”為狀語后置,應為“以威德喻”,意思是“用漢王朝的武威和恩德開導他",應在“喻”前斷,“約為置吏”是“約定給他們設置官吏”,應在“約”前斷開,排除B、D。“自”是“從”的意思,應該在前斷開,排除A.答案:C11.解析:“有公伯侯子男五等爵位”錯,應該是“公侯伯子男”。答案:C12.解析:“滇王開始就對漢朝懷有善意”錯,“滇王始首善”是在“元封二年,天子調動巴郡和蜀郡的軍隊攻打并消滅了勞和靡莫,大軍逼近滇國",且文中“至滇,滇王嘗羌乃留,為求道西十余輩”意思是“他們到達滇國,滇王嘗羌就留下了他們,并為他們派出十多批到西邊去尋找道路的人”.答案:B13.答案:(1)張騫乘機大談大夏仰慕中國,憂慮匈奴阻隔他們與中國的交通要道,假若能開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國的路既方便又近,對漢朝有利無害。(因,乘機;盛言,大談;隔,阻隔;誠,如果確實;道便近,路既方便又近。)(2)“漢朝和我國相比,哪個大?"漢朝使者到達夜郎,夜郎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道路不通的緣故,各自以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漢朝的廣大。(孰與,與……相比,哪一個更……;以……故,因為……的緣故;以為,認為;一州主,一州之主。)14.答案:漢朝對西南少數民族采取恩威并施的政策。朝廷相繼派遣唐蒙、司馬相如和王然于撫定西南夷,設置郡縣;對那些造反的小國,則予以消滅。[參考譯文]西南夷的君長多得要用十來計算,其中夜郎的勢力最強大。建元六年,任命番陽令唐蒙為郎中將,率領一千大軍,以及負責糧食、輜重的人員一萬多人,從巴蜀筰關進入夜郎,于是會見了夜郎侯多同.唐蒙給了他很多賞賜,又用漢王朝的武威和恩德開導他,約定給他們設置官吏,讓他的兒子當相當于縣令的官長。唐蒙回到京城向皇上報告,皇上就把夜郎改設為犍為郡。這以后就調遣巴、蜀兩郡的兵士修筑道路,從僰直修到牂柯江。皇帝派司馬相如用郎中將的身份前去西夷,明白地告訴他們,朝廷將按南夷的方式對待他們,給他們設置一個都尉、十幾個縣,歸屬于蜀郡。待到漢武帝元狩元年,博望侯張騫出使大夏國歸來后,說他呆在大夏時曾經看到過蜀郡出產的布帛,邛都的竹杖,讓人詢問這些東西的來歷,回答的人說:“從東南邊的身毒國弄來的,從這兒到那里的路途有數千里,可以和蜀地的商人做買賣。”有人聽說邛地以西大約二千里處有個身毒國。張騫乘機大談大夏仰慕中國,憂慮匈奴阻隔他們與中國的交通要道,假若能開通蜀地的道路,身毒國的路既方便又近,對漢朝有利無害。于是漢武帝就命令王然于、柏始昌、呂越人等,讓他們尋找捷徑從西夷的西邊出發,去尋找身毒國。他們到達滇國,滇王嘗羌就留下了他們,并為他們派出十多批到西邊去尋找道路的人。過了一年多,尋路的人們全被昆明國所阻攔,沒能通往身毒國。滇王同漢朝使者說道:“漢朝和我國相比,哪個大?”漢朝使者到達夜郎,夜郎也提出了這樣的問題。這是因為道路不通的緣故,各自以為自己是一州之主,不知道漢朝的廣大。漢朝使者回到京城,于是極力陳說滇是大國,值得讓他親近和歸附漢朝。漢武帝對這事留心了。等到南越造反時,皇上派馳義侯用犍為郡的名義調遣南夷的軍隊。且蘭君害怕他的軍隊遠行后,旁邊的國家會乘機虜掠他的老弱之民,于是就同他的軍隊謀反,殺了漢朝使者和犍為郡的太守。漢朝就調動巴郡和蜀郡原想去攻打南越的八個校尉,把它平定了。正趕上南越已被攻破,漢朝的八個校尉尚未沿牂柯江南下,就領兵撤回,在行軍中誅殺了頭蘭。頭蘭是經常阻隔漢朝與滇國交通道路的國家.頭蘭被平定后,就平定了南夷,在那兒設置了牂柯郡。夜郎侯開始依南越,南越被消滅后,正趕上漢軍回來誅殺反叛者,夜郎侯就到漢朝京城朝見皇上。漢武帝封他為夜郎王。元封二年,天子調動巴郡和蜀郡的軍隊攻打并消滅了勞和靡莫,大軍逼近滇國。滇王開始就對漢朝懷有善意,因此沒有被誅殺。滇王于是離開西夷,率領全國向漢朝投降,請求為他們設置官吏,并進京朝見漢武帝。于是漢朝就把滇國設置為益州郡,賜給滇王王印,仍然統治他的百姓。西南夷的君長多得用百來計算,唯獨夜郎和滇的君長得到了漢朝授予的王印。滇是個小城鎮,卻最受漢朝寵愛。15.解析:“任囂力主分裂”不正確,從所給注釋來看,任囂并未力主分裂;“詩人對不同歷史人物的褒貶之意溢于言表”不正確,詩人只是客觀回溯歷史,無褒貶之意.答案:B16.解析:學生解答時可以同意此詩是“匠心獨運”,然后分析詩歌的寫作思路,即不寫所見之景,卻由樓想到古人,想到歷史事件,借歷史事件來抒情,不同于尋常思路;學生也可以答不同意此詩是“匠心獨運”,然后從詩歌的選材來確定此詩不是寫景詩,而是懷古詩,而寫古人和歷史事件來抒情是懷古詩的常見思路,因此并不能算是“匠心獨運”。無論學生選擇哪一種觀點,都要注意先表明觀點再分析,注意自圓其說。答案:示例一:同意。①本詩以“登樓”為題,卻不寫所見之景,而是由樓及人,寫尉佗接受委任、自立為王以避戰亂以及后來接受詔封、促進漢朝統一等歷史事件;②詩人抒懷卻不依于所見,而是圍繞歷史事件,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評價尉佗的歷史功績,寄寓詩人的時局慨嘆.(每點2分)示例二:不同意.①從標題看,許渾登的是尉佗樓,故不寫登高所見之景,而是寫與尉佗有關的歷史事件,也屬尋常.②從題材看,本詩表面寫登樓,實際寫懷古,故依循敘古事、懷古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