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1第三單元隋唐考古西安神龍二年(706)永泰公主墓:騎射俑和獵豹陳悅新
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隋唐考古的分期隋代至朱溫滅唐建后梁(581—907)共326年。
-隋至初唐:6世紀末-7世紀末。隋唐文化的初創階段,文化面貌既沿襲北朝風格,又有所創新。-盛唐:8世紀前期,唐文化的鼎盛時期,大型墓葬、制作精美的器物多出現在這一期,各類文物都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反映出唐代的盛世氣象。-中晚唐:8世紀后半期至10世紀初。唐文化由盛轉衰,從墓葬規模、出土文物的數量和質量上都大不如前,尤其是異域風格的器物大量減少,反映了唐王朝逐漸趨于保守、落后的景象。
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3壹、隋唐城市遺存一、隋唐大興-長安城1.長安城的歷史-隋開皇二年(582),宇文愷設計建設。初名大興城。-唐初更名長安,擴建舊宮和郭城,新建大明宮(《太平御覽》卷110,皇王部35:“以工部尚書閻立德領丁夫四萬筑長安羅郭”)。-唐末天佑元年(904),朱溫“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河而下”(《資治通鑒》卷264,昭宗天佑元年)。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42.長安城研究簡史-盛唐韋述《兩京新記》:記述規劃和布局。
-北宋宋敏求《長安志》:親自踏勘,對《兩京新記》補充和研究。-北宋呂大防《長安圖志》:作圖刻石,拓片殘件尚保留在《永樂大典》中,是至今保存的長安城最古老的地圖。
-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考證里坊。-日本足立喜六《長安史跡考》:實地考察成果。-閆文儒《兩京城坊考補》:
-50年代初步勘探,60年代繪出實測圖和復原圖,80年代以后重點發掘主要宮殿遺址,部分修復和保護。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53.平面布局-宮城、皇城、外郭城-里坊-市-中軸、對稱、整齊、封閉西市東市墻基9-12米。城墻外3米許有深4米寬9米的城壕。南北街11條,東西街14條,通門“六街”。郭南門明德門與皇城南門朱雀門及宮城南門承天門大街最寬,達150-155米。六街除延平門東西街僅寬55米外,余在100米以上。居住區共108個里坊,每坊一般置一至兩個寺或觀,崇賢坊寺觀最多,立八寺。
平面布局特點:
宮城和中央衙署區(皇城)在郭城北部正中。以朱雀大街為界,左右對稱布局。居民區—坊的區劃很整齊,坊有四門和十字街。東市和西市安置在皇城前東西兩側,位置重要。佛寺在城內廣泛分布。長安城布局對其他地區和國家的影響甚大,如渤海上京龍泉府城,日本平城京、平安京等。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9唐長安城里坊鳥瞰東市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10唐長安城里坊復原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114.主要宮殿-大明宮:位于宮城東北龍首原高地上。貞觀八年(634)始建,初名曰永安宮,貞觀九年改名大明宮。為唐高宗以后的主要朝會之所。大明宮平面南部呈長方形,北部呈梯形,已發掘含元殿、麟德殿、太液池等。-興慶宮:開元以后的遺址,與大明宮、太極宮合稱“三大內”。唐大明宮含元殿遺址唐大明宮含元殿復原圖臺基高出地面15.6米,殿面闊13間,進深6間。唐大明宮三清殿遺址唐大明宮麟德殿復原
一層(左)、二層(右)平面圖南北長130、東西寬77米大明宮丹鳳門遺址俯視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平面示意圖2005年發掘時實測門闕墩臺東西長74.5米、南北寬33米。共開五孔門道,門道各寬8.5米,道中設石門檻,與史籍中“鳳門五開,十扇開閉”記載相符。丹鳳門第四門道東側隔墻丹鳳門西墩臺與西側門道大明宮丹鳳門遺址出土的建筑構件與瓷片復建的丹鳳門樓大明宮出土鋪首興慶宮遺址出土的石柱礎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2唐長安城大明宮平面圖及玄武門、重玄門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3含元殿(上)麟德殿(下左)明德門(下右)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4唐長安城太極宮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5仿唐城門(上)仿唐三出闕(下)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6二、洛陽城-隋大業元年(605)始建,宇文愷等主持營建。1.研究文獻-唐·韋述《兩京新記》-清·徐松《唐兩京城坊考》-北宋《河南志》和元代《河南志》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72.平面布局-宮城與皇城偏于西北一隅。-街道-里坊-市
宮城皇城圓璧城曜儀城
宮城、皇城位于都城西北隅,加強戒備和防衛。《舊唐書·地理志》載:“都內縱橫各十街”。城區以洛河為界形成南北二部分:洛河南部已探得南北向街道十二條,東西向街道六條;洛河北部已探得南北向街道四條,東西向街道三條。坊的平面呈方形,邊長一里,四周有坊墻,墻正中開坊門,坊內有縱橫相交的十字街,共103坊。南市、西市、北市。南市居二坊之地,市內有縱橫街道各三條,四面各開三門。
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29三、地方城址1.共同特點:棋盤式的街道與里坊,封閉的城市。2.等級差別:-大型州城:規模次于長安和洛陽,一般16坊之地。如幽州城。-一般州城:一般4坊之地。如山西汾陽縣城、山東萊州市。-縣城:僅1坊之地。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30貳、隋唐墓葬一、帝陵1.隋文帝與獨孤氏泰陵-仁壽四年(604)下葬。陜西省扶風縣。-覆斗形封土,高27.4米。原筑有夯土城垣,陵垣東西長756、南北寬652米。隋代帝陵隋文帝陵外景清乾隆時陜西巡撫畢沅手筆位于揚州邗江區槐泗鎮槐二村,清嘉慶年間,大學士阮元經考證認為,今槐二村的一處大土墩為隋煬帝陵,遂出資修復,并囑托書法家、揚州知府伊秉綬書寫墓碑。隋煬帝陵外景2013年4月14日,揚州市文物局召開新聞發布會,正式宣布在揚州市邗江區西湖鎮司徒村曹莊發現的兩座墓葬中,已經發掘的那座為隋煬帝陵。下一步,考古人員將著手發掘位于“新隋煬帝陵”東側的墓,專家推測,該墓主人可能為蕭皇后。已發掘的西側墓有墓室、東西耳室和甬道,南北長4.98米,東西長5.88米,墓室深度2米多,只能算中小規模。鎏金銅制銜環鋪首墓志上清楚刻有“隋故煬帝墓志”字樣,記載去世時間為“大業十四年”等字樣,與史實相符。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352.唐十八陵-唐21帝18陵,分布在渭河以北的禮泉、乾縣、涇陽、三原、富平、蒲城六縣境內,東西綿延達100余里。-大多早年被盜,地面遺跡豐富。-“封土為陵”與“依山為陵”唐昭陵遠景及陪葬墓唐乾陵全景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36-唐陵地面布局乾陵開始成為定制。由墓室、重墻、獻殿、寢宮、神道、陪葬墓組成。-神道儀衛性石刻:石獅、王賓、碑石、石人、石馬和牽馬人、鴕鳥、翼馬、華表。以乾陵和昭陵石刻最富盛名。乾陵神道唐乾陵平面示意圖乾陵石刻柱(華表)乾陵外國使臣石像群(61王賓)乾陵述圣記碑乾陵石刻座獅乾陵武則天無字碑石獅61王賓述圣記碑與無字碑石人(翁仲)石馬及馬夫鴕鳥翼馬華表乾陵石刻排列順序乾陵石刻翼馬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39乾陵左側61王賓(蕃臣)像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40乾陵無字碑-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唐昭陵北司馬門遺址是唐代帝陵陵園建筑遺址中首次發掘的一組完整建筑群,總體布局較為清楚,整組建筑以軸對稱的形式依地勢而建,由北向南逐漸升高,外圈有圍墻環繞,嚴密緊湊。通過發掘對于一些建筑的結構和功能有了新的認識。出土的石刻文物如十四蕃君長和昭陵六駿殘塊在美術史上有重要意義。-2002年7月,陜西省考古研究所對遺址進行了清理和發掘,發掘面積總計5100多平方米。唐太宗昭陵北司馬門遺址全景圖北司馬門遺址發掘現場北司馬門遺址出土的“六駿”石雕基座北司馬門遺址出土的十四國蕃君長石像身軀及石構件
北司馬門遺址出土的建筑構件獸面紋脊頭瓦“官匠曹青通”印記板瓦蓮花紋瓦當與獸面紋瓦當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46《昭陵六駿》石屏式浮雕-原來鑲嵌于昭陵北闕下。是唐太宗李世民乘坐過的六匹戰馬(颯露紫、拳毛騧、青騅、什伐赤、特勒驃、白蹄烏)。各有贊詞。-其中“颯露紫”和“拳毛騧”兩塊被盜,收藏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其余收藏于陜西博物館。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47拳毛騧-李世民平定劉黑達戰役所乘。身中九箭、神勇依舊颯露紫-李世民功打王世充戰役所乘。勇士丘行恭拔箭護主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48特勒驃青騅什伐赤白蹄烏唐僖宗靖陵發掘現場(1995年發掘)唐十八陵中年代最晚的一座(文德元年,888)唐陵中第一座進行考古發掘的帝王陵(全長44米)。封土為陵單室土洞墓唐僖宗靖陵壁畫墓道兩側殘存侍臣、門吏、儀仗等壁畫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51陪葬墓-陪葬墓一般位于南門外神道兩側,基本上是按照埋葬時間的先后,由北向南排列的。乾陵陪葬墓達167座。-陪葬墓中規格最高者“號墓為陵”,如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章懷太子墓(均乾陵陪葬墓)等。懿德太子李重潤墓(神龍二年,706)永泰公主墓平面與剖面圖(神龍二年,706)章懷太子墓平面與剖面圖(神龍二年,706)
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54二、兩京地區墓葬1.墓葬形制與等級-《唐會要》卷38載喪葬禮儀時,有“三品以上”、“五品以上”、“九品以上”和“庶人”幾個明確的界限,考古所見與此大致相符。-其中雙室磚墓是最高等級。如“號墓為陵”者。-各類型墓葬的規模、隨葬品的數量與墓主身份高低相適應。根據墓葬形制與結構的差別,分為六類形制,代表
了墓葬的六個等級。一類:雙室磚墓。都有長斜坡墓道,4個以上天井和小龕,全長50米以上,有前、后室,墓室邊長4.5米以上,有石門、石棺或有石槨等葬具。隨葬品極為豐富,有的可達千件以上。地面有高大的封土堆、石象生、石碑等。墓主是皇室成員或有特殊功績的勛臣,如上述乾陵陪葬墓、鄭仁泰墓(麟德元年,664)。二類:巨型單室磚墓和雙室土洞墓。其基本形制與雙室磚墓相同,僅少一前墓室。全長大多在40米以上。墓室面積大多在4.5×4.5平方米左右。都使用了石葬具,隨葬品也相當豐富。地面有封土堆、石刻等設施。墓主為皇親國戚或一品高級官吏,如淮安王(正一品)李壽墓(貞觀四年,630)。三類:大型單室磚墓和大型單室土洞墓,基本形制與二類相同,但規模稍小,全長在20米以上,墓室長寬在3米以上。有磚棺床,有的使用石門,但沒有石棺槨。墓主為三品以上的高官,如銀青光祿大夫、太常伯(正三品)李爽墓(總章元年,668)。四類:中型單室磚砌墓及土洞墓。全長多在10米以上,墓室面積約3×3平方米,斜坡或豎井墓道。墓主多為五品以上的高官,如朝散大夫上柱國(從五品)閭志城墓(大中十一年,857)。五類:小型單室土洞墓。全長在l0米以下,數量最多。葬具為木棺,隨葬品較少,以日用陶瓷器為主。墓主人大多是九品以上的官員和庶人中的富裕者。六類:豎穴土坑墓,一般距地表僅深l米左右。墓室平面呈長方形或梯形,全長通常在2—2.5米。有的有木棺痕跡,有的以數枚片瓦掩身或就地掩埋。隨葬品僅幾件日用陶瓷器。一般庶民的墓葬,極少留下墓主姓名的紀年物。這類墓形在整個隋唐時代沒有什么變化。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612.隨葬品-隋唐墓以陶俑和模型為主要隨葬明器。明器當出自甄官署和民間兇肆。隨葬品的法定數量與考古發現不符。-陶俑多彩繪,盛唐多三彩俑,有四類組合:鎮墓類(鎮墓獸、天王、十二生肖等)、儀仗類(牛車中心儀仗漸被游獵中心儀仗取代)、家仆類、庖廚及動物模型。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62天王俑(北師大文博館藏)西安市中堡村唐墓出土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63唐三彩俑(仕女、胡人載樂)鮮于庭誨墓出土的駝載歌伎俑仕女俑(西安市東郊王家墳唐墓出土)三彩女立俑(西安市中堡村出土)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64隋李靜訓墓雞首壺唐越窯青瓷罌yīng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65十二生肖之鼠、牛、猴(武昌隋墓出土)唐白瓷硯臺(陜縣出土)唐墓出土的十二生肖俑本圖采自《古都西安》禮泉縣鄭仁泰墓出土的動物模型黃釉彩繪仔母豬黃釉牛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683.壁畫-隋墓壁畫:山東嘉祥英山壁畫墓(開皇四年)發現了較完整的壁畫。墓室四壁皆圍繞墓主現實生活展開。-唐墓壁畫以西安地區最多,從初唐到晚唐,壁畫布局方式和題材均有變化。上下兩欄構圖為粗線條的闌額、廊柱及屏風畫所替代,車馬、儀衛傳統題材漸失,花鳥畫、山水畫作為獨立畫面出現。參:宿白《西安地區唐墓壁畫的布局與內容》,《考古學報》1982年2期。山東嘉祥英山隋代徐敏行墓壁畫墓1976年,山東省博物館發掘嘉祥縣英山隋開皇四年(584年)
徐敏行墓。墓址在山東嘉祥縣楊樓村西南英山腳下,墓室出土的壁畫填補了國內隋代壁畫空白。徐敏行墓墓室西壁出行圖徐敏行墓墓室內的牛車出行圖(上)與備馬出行圖(下)陜西潼關稅村隋代壁畫墓
潼關稅村隋代壁畫墓是我國隋唐考古史和美術考古史上的重大發現,是迄今為止發掘的規模最大、等級最高的隋代墓葬,為探索楊隋皇族墓地和隋代高等級墓葬制度提供了線索。
墓室全景(總長度63米,6個天井)墓道東壁壁畫局部墓道東壁壁畫儀仗圖陜西潼關稅村隋代壁畫墓中的列戟圖
每架列戟9桿,共計18桿,墓主人應系楊隋皇室成員,不排除生前做過太子或身后追贈太子的可能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72陜西富平縣李鳳墓甬道壁畫(上元元年,760)侍女持花(扇)懿德太子墓壁畫配置示意圖2023/3/9北京聯合大學應用文理學院歷史系74懿德太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中華傳統文化課課件
- 個人職業能力訓練課件
- 內蒙古赤峰市2025屆高三下學期3月二模試題 歷史 含解析
- 水利設施承包合同書
- 二手集資房買賣合同格式
- 企業股權內部轉讓合同示范文本
- 上海市浦東實驗2024-2025學年高三4月聯考生物試題解析含解析
- 遼寧軌道交通職業學院《硬筆書法(行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國際貿易合同糾紛案例分析實訓報告
- 四川現代職業學院《工程圖學基礎》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大型養豬場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媒體發布與宣傳管理制度
- 期中測試卷(試題)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數學人教版
- 培訓學校應急管理機構及突發事件應急預案
- 學校內控工作小組成立方案
- Unit 1 Travel教案-2023-2024學年高一下學期 中職英語高教版(2023修訂版)基礎模塊2
- 新中國成立75周年農業發展成就課件(含講稿)
- ASTM-D3359-(附著力測試標準)-中文版
- 國開2024年秋《機械制圖》形考作業1-4答案
- 2025年湖北省武漢市新洲一中陽邏校區高考數學試題考前最后一卷預測卷(七)含解析
- 建筑公司證書津貼支付管理辦法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