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使用論證報告書(公示稿)寧波市盛甬海洋技術有限公司二〇二二年六月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I 1.1論證工作來由 11.2論證等級及范圍 3 1.3論證重點 52擬出讓海域基本情況 62.1出讓區塊地理位置和現狀 62.1.1地理位置 62.1.2出讓區塊現狀 72.2擬出讓海域建設內容和規模 92.3施工工藝和方法 92.3.1圍涂工程施工回顧 92.3.2填海施工工藝 92.3.3土石方平衡及物料來源 92.4擬出讓海域用海基本情況 102.5擬出讓海域必要性 102.5.1擬出讓海域建設必要性 102.5.2擬出讓海域用海必要性 103擬出讓海域概況 123.1自然環境概況 123.1.1氣候氣象 123.1.2海洋水文 133.1.3地形地貌與沖淤演變 153.1.4工程地質 16 173.2海洋環境概況 173.2.1海水水質 193.2.2海洋沉積物 193.2.3生物體質量 193.2.4海洋生態 193.3海洋漁業資源概況 203.3.1魚卵與仔魚 20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3.2游泳動物 203.4自然資源概況 213.5開發利用現狀 213.5.1開發利用現狀 213.5.2海域使用權屬現狀 234擬出讓海域資源環境影響分析 244.1擬出讓海域環境影響分析 244.1.1水文動力影響分析 244.1.2沖淤環境影響分析 244.1.3水環境影響分析 254.1.4沉積物環境影響分析 264.2擬出讓海域生態影響及生態損害評估 264.2.1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 264.2.2對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分析 274.2.3對生態敏感目標的影響分析 274.3擬出讓海域資源影響分析 284.3.1岸線資源 284.3.2灘涂資源 284.3.3生物資源 294.4擬出讓海域用海風險分析 295海域開發利用協調分析 305.1擬出讓海域對海域開發活動的影響 305.1.1對圍墾工程與填海造地工程的影響分析 305.1.2對生態修復工程的影響 315.1.3對電力工業項目的影響分析 325.1.4對管道管線影響分析 325.1.5對排污排澇工程的影響 335.2利益相關者界定 335.3相關利益者協調分析 346擬出讓海域與海洋功能區劃及相關規劃符合性分析 356.1擬出讓海域與海洋功能區劃符合性分析 356.1.1擬出讓海域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區劃 356.1.2擬出讓海域與海洋功能區符合性分析 356.1.3擬出讓海域對周邊海洋功能區的影響分析 356.2擬出讓海域與相關規劃符合性分析 366.2.1與《浙江省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符合性分析 366.2.2與《浙江省海洋生態紅線劃定方案》符合性分析 366.2.3與《浙江省海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2016-2020年)》符合性分析 366.2.4與《寧波石化開發區灣塘新區北片(ZH16-02)控制性詳細規劃》符合性分析 376.3與《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西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符合性分析 376.4與出讓條件符合性分析 377擬出讓海域合理性分析 397.1用海選址合理性分析 397.1.1與區位、社會條件適宜性分析 397.1.2與自然資源、環境條件適應性分析 407.1.3與周邊其他用海活動適宜性分析 407.1.4選址不存在潛在的、重大的安全和環境風險 417.1.5選址唯一性分析 417.2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427.2.1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427.2.2用海方式合理性分析 427.3用海面積合理性分析 437.3.1用海界址界定和面積量算 437.3.2是否符合相關用海控制指標要求 447.3.3占用岸線合理性分析 457.3.4減少用海面積可能性分析 457.4期限合理性分析 458海域使用對策措施 488.1區劃實施對策措施 488.2開發協調對策措施 488.3風險防范措施 488.4監督管理對策措施 499生態用海方案 509.1產業準入與區域管控要求符合性 509.1.1產業準入符合性分析 509.1.2區域管控要求符合性 509.2岸線占用與建設合理性分析 509.3用海方式和平面布置優化合理性 509.4用海面積合理性 519.5污染物排放與控制要求 519.6生態保護與修復 529.7生態環境監測方案 5210結論與建議 5410.1結論 5410.1.1用海基本情況 5410.1.2用海必要性 5410.1.3用海資源環境影響分析結論 5410.1.4海洋開發利用協調分析結論 5510.1.5擬出讓海域與海洋功能區劃及相關規劃符合性分析結論 5510.1.6用海合理性分析結論 5510.1.7生態用海分析結論 5710.1.8用海可行性結論 5710.2建議 57資料來源說明 59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11概述1.1論證工作來由擬出讓海域位于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圍墾區內,根據2018年浙江省圍填海現狀調查,新泓口圍墾工程屬于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1)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情況介紹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位于寧波平原的東北部,杭州灣南岸出海口,距鎮海區城區約6~8km,包括泥螺山北側圍墾(一期)工程和新泓口圍墾工程兩個圍填海項目。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圍填海總面積為1286.44公頃,圍堤總長10565m。其中新泓口圍墾工程圍填海面積497.09公頃,泥螺山北側圍墾(一期)工程圍填海面積為789.35公頃。根據《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明確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自然資規〔2018〕7號)等文件,歷史遺留圍填海需開展生態評估和生態保護修復方案編制,完成具體處理方案編制上報,并在此基礎上辦理用海手續。2018年12月,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鎮海分局組織編制的《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和《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生態修復方案》通過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評審,并報送至自然資源部。2019年5月14日,《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東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取得了《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東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備案意見的復函》(自然資辦函〔2019〕788號)。2022年,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鎮海分局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印發〈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指南(試行)〉等技術指南的通知》(自然資辦發〔2018〕36號)要求,結合鎮海區“兩線區域”中的“未批圍而未填”圖斑情況,針對《寧波市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補充介紹“未批圍而未填”圖斑情況,并采用2022年實測水下地形數據和2021年海洋生態調查資料進行數據比對驗證,重新梳理圍填海區域的生態損害價值,在此基礎上,組織編制了《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和《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修復方案》,并于2022年4月15日通過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評審。根據《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明確新修測海岸線與原有海岸線之間區域管控要求的函》(自然資辦函〔2021〕2401號)要求:“關于為‘未批圍而未填’區域,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對該區域按照‘未批已填’區域的要求進行處置”。新泓口西側區塊內330211-0048號圖斑(未批圍而未填)按照“未批已填”區塊納入處置,2022年5月,鎮海區人民政府完成《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西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處理3塊圖斑,圖斑編號330211-0046、330211-0047和330211-0048)并上報至自然資源部。(2)項目由來目前,鎮海區新泓口圍區東側已確權有石化項目,擬出讓海域擬建項目為該石化項目的下游產業鏈配套項目,投運后有利于推動寧波市、鎮海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寧波市、鎮海區化工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探索“雙碳”戰略下石化產業綠色化發展路徑。因此,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擬出讓鎮新海出18號區塊(22.2582公頃),用于石化項目建設。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西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擬出讓海域部分位于歷史圍填海330211-0046號和330211-0048號圖斑內,需按照歷史圍填海相關要求做好用海出讓工作。(3)論證工作由來《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明確規定,海域屬于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海域所有權。單位和個人可以向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使用海域,海域使用權可以通過申請經依法批準后取得,也可通過招拍掛方式取得,招拍掛出讓方案由海洋行政主管部門制定。根據《關于印發〈浙江省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海域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出讓人應當在征求有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委托技術單位對擬出讓的海域進行海域使用論證、海域價格評估、海籍測量等,并根據論證結論、評估結果制定出讓方案,報同級人民政府組織審定后,經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的海洋主管部門審核,報有批準權的人民政府批準。本區塊海域使用權掛牌出讓人為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具體由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鎮海分局組織實施。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委托我公司開展鎮新海出18號區塊海域使用論證工作,并就此開展海籍測量等。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組成項目組開展現場調查和調訪工作,收集相關資料,調查分析用海區域的自然環境狀況,查清項目所在海域附近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界定利益相關者;進行涉海工程綜合分析研究,量算擬出讓海域面積等工作。在上述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工作基礎上編制完成了《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送審稿),現呈送有關自然資源部門進行審查。1.2論證等級及范圍的“其他建設填海造地用海”,填海造地≥10公頃,所有海域一級論證。擬出讓海域用海方式為建設填海造地,用海面積為22.2582公頃,擬出讓海域位于歷史圍填海區內,外側堤壩已經建成,因此,擬出讓海域實行一級論證。表1.2-1論證工作等級劃分表一級用海方式二級用海方式用海規模所在海域特征論證等級填海造地用海冶金、石化、造紙、火電、核電等建設填海造地用海和廢棄物處置填海造地所有規模所有海域一其他建設填海造地用海、農業填海造地填海造地≥10公頃所有海域一填海造地(5~10)公頃敏感海域一其他海域二填海造地≤5公頃所有海域二依據《海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國海發〔2010〕22號)中的規定:論證范圍確定應依據擬出讓海域情況、所在海域特征及周邊海域開發利用現狀等確定,應覆蓋擬出讓海域可能影響到的全部區域。一般情況下,論證范圍以擬出讓海域外緣線為起點進行劃定,一級論證向外擴15km。本次論證范圍按照擬出讓海域外擴15km,扣除該區域內的陸域面積,論證范圍面積約421km2,如圖1.2-1所示。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4圖1.2-1論證范圍圖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51.3論證重點擬出讓海域主要用于建設石化項目,屬于工業用海中的其他工業用海。根據自然資源部《關于進一步明確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有關要求的通知》(自然資規〔2018〕7號)指出:已經納入通過審查的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區域具體處理方案的項目,海域使用論證報告可適當簡化,重點對項目用海必要性、面積合理性、海域開發利用協調性等進行論證。已完成生態評估和生態保護修復方案編制的,直接引用相關報告結論。故本報告確定論證重點如下:(1)出讓區塊用海必要性分析;(2)出讓區塊用海面積合理性分析;(3)出讓區塊海域開發利用協調分析。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62擬出讓海域基本情況2.1出讓區塊地理位置和現狀地理位置寧波市鎮海區位于浙江省東北部,地處浙東黃金海岸、寧波甬江入海口北側,與上海浦東隔海相眺,東屏舟山群島,西聯寧紹平原,南接北侖港,北瀕杭州灣。1985年,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區,成為寧波市建設T字型國際港口城市的重要一翼。新泓口圍填海區域位于寧波平原的東北部,杭州灣南岸出海口,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東北部。東瀕灰鱉洋大海,西依北侖電廠二期灰庫,北鄰慈溪,南近金塘大橋,距鎮海城關街道約8公里。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東北部,具體地理位置詳見圖2.1-1a。擬出讓海域擬出讓海域新泓口圍區圖2.1-1a擬出讓海域地理位置圖(行政區劃圖局部)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7擬出讓海域位于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西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內的東南部,屬于處理方案中的近期擬建項目。.1.2出讓區塊現狀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東北部,現狀已成陸。現場勘查表明,本次擬出讓海域北側為荒地;東側依次為鎮海區海岸帶生態修復及海塘安瀾(一期)工程(相距15m)、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輸電鐵塔(相距36m)、新泓口圍墾工程海堤(相距134m);西側與農轉用區塊無縫銜接;南側依次為鎮海區海岸帶生態修復及海塘安瀾(一期)工程(相距38m)、鎮海新泓口圍墾海塘閉氣項目道路及臨時河道工程(相距118m);西南側為電廠事故應急煤灰堆場(相距191m)、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相距353m)、浙江浙能寧波鎮海動力中心天然氣熱電聯產填海工程項目 (相距386m)。擬出讓海域現狀航飛圖見2.1-2。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8石化經濟區配套設施工程應急煤灰堆場農轉用區塊輸變電鐵塔石化經濟區配套設施工程應急煤灰堆場農轉用區塊輸變電鐵塔閉氣土方道路及臨時河道浙能動力中心浙能動力中心擬出讓海域擬出讓海域新泓口海新泓口海堤圖2.1-2a現狀航飛(2022年6月)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92.2擬出讓海域建設內容和規模擬出讓海域現已成陸,在《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西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范圍內,目前為荒地。海域按現狀出讓,出讓后由海域取得方(受讓方)根據實際需要進行場地平整、地基處理和地面工程建設。根據《寧波石化開發區灣塘新區北片(ZH16-02)控制性詳細規劃》,擬出讓海域以三類工業用地為主,出讓后主要用于建設石化項目。2.3施工工藝和方法2.3.1圍涂工程施工回顧擬出讓海域所在新泓口圍區已經完成圍涂施工,擬出讓海域按現狀出讓。本報告對圍涂工程施工方案進行回顧性分析(引用《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圍涂工程施工工藝和方法主要有基礎處理工程(土工布鋪設—石渣(碎石)排水墊層施工—塑料排水板插設)、拋石壩體工程、迎水面工程、背坡工程、堤頂工程(防浪墻施工—水泥穩定層施工—瀝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海底輸油管保護、海底輸水管保護和溢流井工程。.3.2填海施工工藝填海區場地經清理平整后鋪設土工布時,土工布縫接強度應達到設計要求,鋪放時應緊貼涂面且松緊適度,鋪設時如有損壞處應修補或更換,邊鋪邊用袋裝碎石或拋石料鎮壓,搭接處對可能發生位移處應縫接。土工布鋪設定位后在其上車拋排水碎石,碎石墊層應分段均勻拋填,并達到設計厚度,以免影響排水效果。塑料排水板施工過程包括:插板機定位,將塑料排水板通過導管從管靴穿出,將塑料排水板與樁尖貼緊管靴,以導桿頂住管靴插入土層中,送達預定設計深度后拔出導桿,再在地面處剪斷排水板,頂端露出碎石墊層的長度不宜小于200mm。施工過程中應對排水板位置、間距、數量、外露長度、深度等及時進行檢驗。拋石采用自卸汽車端進法向前延伸立拋,推土機配合推平,拋投石料應大小搭配,分層分段均衡施工,達到預定斷面并經沉降初步穩定后,將場地整理成型。2.3.3土石方平衡及物料來源考慮到地基沉降,擬出讓海域填方總量約41萬m3。石料由委托單位自行外購,自卸汽車運至工程區。2.4擬出讓海域用海基本情況(1)擬出讓海域名稱: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2)出讓人:寧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3)用途:石化項目(4)用海性質:經營性(5)用海類型:工業用海(一級類,編碼:2)——其他工業用海(二級類,編碼:27)(6)用海方式:填海造地(一級類,編碼:1)——建設填海造地(二級類,編碼:11)(7)用海面積:22.2582公頃(8)用海期限:50年。2.5擬出讓海域必要性2.5.1擬出讓海域建設必要性擬出讓海域主要用于建設石化項目,符合國家產業導向,契合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修訂版)》關于“產業園區化、煉化一體化、裝置規模化、產品高端化和管理現代化”的產業政策要求,屬于《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類項目,可帶動寧波市化工新材料產業和汽車、家電、紡織服裝、集成電路等產業集群融合發展。有利于推動寧波市、鎮海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寧波市、鎮海區化工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探索“雙碳”戰略下石化產業綠色化發展路徑。因此,擬出讓海域建設是十分必要的。2.5.2擬出讓海域用海必要性擬出讓海域所在的新泓口圍區作為歷史遺留問題圍填海,其生態評估報告和生態修復方案已通過了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組織的專家評審。2022年5月,鎮海區人民政府編制完成《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西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并上報至自然資源部。本次出讓海域的實施不僅有利于加快推進新泓口圍區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進程,更有利于提高海域資源合理利用、促進當地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隨著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經濟發展迅猛,現有的存量土地不能滿足當地用地需求。城鎮建設用地尚在逐年增加,快速發展的經濟對土地資源的需求卻與日俱增,人多地少矛盾日趨嚴重,土地已經是當地的稀缺資源。在山地丘陵盆地區塊不太現實,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而島嶼區塊交通不便。現有的土地資源無法滿足工業建設的需求,只能利用豐富的灘涂資源,采用填海造地的方式增加建設用地。根據新泓口圍區附近土地利用規劃及開發現狀,圍區外已無可利用土地進行工業用地的開發建設。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石化產業的發展,急需大量的建設用地,存量圍填海的利用將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用地矛盾。擬出讓海域出讓后將進行石化項目建設,通過回填形成土地,將為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產業發展提供土地后備資源,有效緩解鎮海區工業用地的供需矛盾,同時合理利用灘涂資源,提高海域價值。總體來說,本次海域出讓可加快推進新泓口圍區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置進程,助推寧波市、鎮海區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加快寧波市、鎮海區化工新材料自主創新能力提升,探索“雙碳”戰略下石化產業綠色化發展路徑。本次鎮新海出18號區塊用海和出讓是必要的。同時,新泓口圍填海區域將通過整體生態修復,以期彌補圍填海造成的灘涂資源和生態功能損失。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擬出讓海域概況3.1自然環境概況.1氣候氣象擬出讓海域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濕潤,春季溫涼多雨,夏季炎熱濕潤,盛行東南風,秋季先濕后干,冬季寒冷干燥,盛行西北風。因受冷暖空氣交替的影響,本區天氣變化較復雜,災害性天氣比較頻繁。3.1.1.1氣溫本區屬亞熱帶季風區,氣溫受冷暖氣團交替控制和杭州灣海水調節,冬暖夏涼,氣候溫暖濕潤。根據鎮海站資料統計,多年平均氣溫為16.3℃,月平均氣溫以7月份3.1.1.2降水與蒸發本區域雨量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1401mm,最大年降雨量1920.6mm(1937年),最小年降雨量870.6mm(1934年)。全年降水可分為三期,從4月15日至7月15日是梅雨期;7月16日至10月15日為臺汛期;10月16日至次年4月14日為非汛期。本地區最大蒸發量為1091.8mm,年最小蒸發量為804.3mm,年際變化不大,年內蒸發量以7、8月份為最大,1、2月份為最小。3.1.1.3風況鎮海區地處亞熱帶,平時多吹季風,根據該站多年統計資料,風速為4.80m/s,歷年平均風速最大月為1月份,最小月為7月份。每年11月至翌年2月為偏北風,且多為北風,4~7月為偏南風,7~9月是臺風活動頻繁的季節,其中以8~9月份為最多。主導風向SE(10.8%),N(10.04%)。3.1.1.4氣象災害鎮海夏秋季節頻遭熱帶氣旋影響,臺風是影響本區最嚴重的災害性天氣。根據不完全統計,2000年以來影響本區的臺風有0004號“啟德”、0008號“杰拉華”、0010號“碧利斯”、0012號“派比安”、0014號“桑美”、0102號“飛燕”、0205號“威0428號“南瑪都”、0505號“海棠”、0509號“麥莎”、0515號“卡努”、0601號“珍珠”、0604號“碧利斯”、0608號“桑美”、0709號“圣帕”、0713號“韋帕”、0716號“羅莎”、0808號“鳳凰”、0815號“薔薇”、0908號“莫拉克”、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1109號“梅花”、1209號“蘇拉”、1211號“海葵”、1312號“菲特”、1509號“燦鴻”,總計近三十次。在臺風影響期間,經常發生強降雨、大風、大潮等,由此而引發洪澇、風暴潮等災害。.2海洋水文以下內容引自浙江省河海測繪院《鎮海煉化夏季水文測驗技術報告》《鎮海煉化冬季水文測驗技術報告》。在新泓口圍區東堤外側海域布設新泓口和鎮海(外游山)2個臨時潮位站,同步進行為期一個月的潮位觀測,潮位觀測間隔為每小時一次,在高、低潮位(峰谷)附近每隔5分鐘觀測一次。并收集乍浦、大目涂、定海、岱山、蘆潮港、沈家門等6個長期潮位站同期觀測資料。)、冬(2018年12月~2019年1月)二季水文觀測,連續觀測約27小時,滿足包含兩漲兩落的兩個完整潮周期觀測。擬出讓海域擬出讓海域圖3.1-1潮流測站布設示意圖3.1.2.1潮汐根據潮汐類型判別式可知該處潮汐主要表現為規則半日潮,潮汐變化規律性明顯,即潮位在一太陰日中有規則地出現兩次高潮和兩次低潮,但“日不等”現象較為顯著。然而,在潮差上兩個測站略有差異。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1.2.2潮流本海域夏、冬兩季潮流流場格局變化不大,觀測數據一致性較好,觀測結果有以下幾個顯著特征:①最大流速極值工程水域(1#~9#測站)潮流較為強勁。②最大流速的平面分布測區位于杭州灣南岸灰鱉洋海域內。流場受地形起伏、島嶼分隔、金塘水道等因素的影響,各測站流速分布有所不同。中、小潮期間漲落潮流速也有類似規律。③最大流速的垂向分布測區流速具有明顯的垂向分布特性,總體上以表層為最大,由面層向底層逐漸減④最大流速隨潮汛變化實測最大流速隨潮汛有著明顯的變化規律,即大潮期間,實測最大流速最大、中潮次之,小潮最小。⑤最大流速對應的流向測區潮流呈往復流形態。⑥漲落潮歷時各潮汛期間,漲、落潮歷時基本在6h左右。⑦余流測區水域余流較大,測區平均余流整體上表現為大潮期間余流多指向漲潮流方向,小潮期間余流多指向落潮流方向。3.1.2.3波浪工程區及其附近沒有波浪實測站,根據杭州灣灘滸、鎮海外游山等波浪觀測資料,杭州灣內以風浪為主。3.1.2.4含沙量(1)夏季調查結果漲潮期間,測區各垂線的漲潮流平均含沙量在0.099~5.52kg/m3之間。落潮期間,測區各測站的落潮流平均含沙量在0.067~5.92kg/m3之間。(2)含沙量空間分布特征①平面分布觀測期間,從測區漲落潮含沙量上來看,具有較為明顯的平面分布規律。②垂向分布測區含沙量垂向變化明顯,由面層至底層,含沙量逐漸升高。(3)含沙量隨時間分布特征①含沙量隨漲、落潮變化大潮期間,測區垂線平均含沙量2#、3#、8#、9#總體上表現為漲落平衡,4#測站漲潮含沙量較落潮略大,其余測站皆表現為落潮含沙量要高于漲潮含沙量。中潮期間,落潮含沙量較高的優勢明顯減弱,部分測站已逐漸轉為漲潮含沙量占優的趨勢。小潮期間,測區以漲潮含沙量高于落潮含沙量為主要趨勢,但由于小潮含沙量整體較小,因而實際上小潮期間的漲落潮含沙量差異并不大。②含沙量隨潮汛變化漲潮時,測區含沙量在大潮期間最大,中潮次之,小潮隨著潮動力的減弱,含沙量最小。3.1.2.5粒度(1)懸浮顆粒分析根據調查結果,測區各垂線的樣品懸浮體類型為極細粉砂和細粉砂。從中值粒徑隨特征時刻變化來看,總體上以漲、落急時刻較大,漲、落憩時刻較小為主要特征。對同一測站來說,大潮期間,各特征時刻中值粒徑差異較為明顯;中潮期間,差異逐步減小;小潮期間,差異進一步減小,各特征時刻的懸沙中值粒徑基本趨于一致。(2)底質粒度分析測區海底表層沉積物的物理特征多呈黃灰色,軟的,弱粘性。夏季,測區海底表層沉積物主要類型為粉砂質砂。3.1.3地形地貌與沖淤演變3.1.3.1地形地貌擬出讓海域東側毗鄰的灰鱉洋海域海底地形總體呈西高東低,七姊八妹列島以南至甬江口七里嶼以北區域海床寬闊平坦,該海區地貌形態主要為潮流沖刷槽、邊灘和水下淺灘。3.1.3.2海床沖淤演變(1)岸線變遷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鎮北區域圍涂筑塘歷史悠久,海岸線隨岸灘漲坍和圍筑海塘而變遷,具體可分為幾個階段:①第一階段。此階段圍涂使岸線大范圍向海推進,形成鎮北第二代海塘,后海塘、萬弓塘成為內塘。②第二階段。此階段圍涂面積較小,僅在虎蹲山至招寶山西側圍涂,虎蹲山至招寶山防浪堤成內塘。③第三階段。此階段集中圍涂,包括北侖電廠灰庫、鎮海電廠灰庫、養殖、泥螺山圍墾等工程的沿線圍涂,使澥浦至防浪堤岸線外移,形成鎮北第三代海塘,原鎮北塘成為內塘。④第四階段。實施新泓口圍區圍涂,岸線局部外推,泥螺山北側圍涂開工,上述圍涂將在工程沿線形成新的鎮北第四代海塘。目前項目區域岸線尚位于《錢塘江河口綜合規劃》中提出的規劃治導線內側,隨后續圍墾工程實施,岸線將逐步外推,與規劃治導線逐步接近。(2)海床演變依據74年間4次測圖對本海域進行沖淤分析,以甬江口為界呈現東部微沖、西部微淤,東部沖刷區域幅度與之基本一致。甬江口以南的金塘水道整體呈沖刷態勢。(3)岸灘穩定性分析鎮海邊灘段屬于杭州灣南岸邊灘的一部分,在人類活動作用下潮間帶基本呈淤積態勢,潮下帶近年來沖淤交替。.4工程地質3.1.4.1區域地質及地震區劃本區大地構造屬新華夏巨型構造體系第二隆起帶,北鄰秦嶺東西向復雜構造帶,具體位于余姚-定海東西向復雜構造帶。工程區附近的主要斷裂為秦夾岙-澥浦斷裂,該斷裂發育在侏羅系上統a段、三疊系上統-侏羅系下統及燕山早期混合花崗巖之中。區內地震活動主要受深大斷裂控制,場區附近無中強地震活動與現代活動斷層分布,屬構造穩定地段。根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01),本區基本烈度值為Ⅶ度,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0g,地震動反應譜特征周期為0.65s(按Ⅰ區軟弱場地)。3.1.4.2地質條件本節引用新泓口圍區圍堤建設時的地勘資料。新泓口圍區東堤共布置5個勘探橫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斷面,合計5個地質鉆孔、4個靜力觸探和4個十字板孔。土層可劃分為5個大層,7個亞層。5地震寧波市區地處我國華北地震帶與東南沿海地震帶之間的過渡帶內,地震活動水平較低,是相對較穩定地塊。據史料記載:近場區歷史上曾發生M≥3.0級地震23次,其中M≥4級地震4次。1523年8月14日發生在鎮海的4.8級地震是僅有的一次破壞性地震,距場址約5公里。據《中國地震動參數區劃圖》(GB18306-2015),Ⅱ類場地條件下,場地內基本地3.2海洋環境概況本報告海洋水質、沉積物、生態生物、生物質量、漁業資源等現狀調查資料引用寧波市海洋環境監測中心(CMA證書編號:170012192216)于2020年5月、2020年11月在鎮海區泥螺山和新泓口圍區周邊海域進行海洋環境調查,布設水質站位27域使用論證技術導則》中一級論證要求。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圖3.2-1海洋調查站位布設圖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2.1海水水質2020年春季,各站位水體中pH值、油類、溶解氧、化學需氧量、活性磷酸鹽、銅、鉛、鋅、鎘、汞、砷、鉻含量符合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水體中的無機氮均超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2020年秋季,各站位水體中pH值、油類、溶解氧、化學需氧量、銅、鉛、鋅、鎘、汞、砷、鉻含量符合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水體中的無機氮與活性磷酸鹽含量均超第二類海水水質標準。3.2.2海洋沉積物2020年春季,沉積物中的有機碳、油類、硫化物、總汞、砷、銅、鋅、鉛、鎘、總鉻濃度均符合第一類海洋沉積物質量標準,海域沉積物質量良好。3.2.3生物體質量由于春季該海域漁業資源和潮間帶生物中沒有采集到足夠量供檢測分析用的生物體,本次只對秋季航次的海洋生物體質量進行分析。秋季,魚類和甲殼類中石油類符合《第二次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技術規程》中的標準,總汞、鋅、鎘、鉛、銅指標符合《全國海岸帶和海涂資源綜合調查簡明規程》中的相應標準,生物體質量均符合《全國海岸帶和海涂資源綜合調查簡明規程》和《第二次全國海洋污染基線調查技術規程》的相應標準。3.2.4海洋生態3.2.3.1葉綠素a2020年春季,該海域水體平均葉綠素a濃度0.6μg/L。2020年秋季,該海域水體平3.2.3.2浮游植物2020年春季:鑒定該海域浮游植物共40種。其中,硅藻35種,甲藻4種,綠藻1種。浮游植物種類多樣性中,均勻度一般。2020年秋季:鑒定該海域浮游植物共51種。其中,硅藻40種,甲藻6種,藍藻2種,綠藻2種,黃藻1種。浮游植物種類多樣性中,均勻度一般。3.2.3.3浮游動物2020年春季:鑒定該海域浮游動物十一類32種和浮游幼體5種。水螅水母4種,管水母1種,櫛水母2種,毛顎類1種,介型類3種,枝角類1種,橈足類13種,糠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0蝦類3種,端足類2種,磷蝦類和十足類各1種。該海域浮游動物密度一般,生物量和豐富度指數中,種類多樣性高,種類分布較均勻。2020年秋季:鑒定該海域浮游動物八類29種和浮游幼體1種。水螅水母2種,櫛水母2種,毛顎類1種,介型類1種,枝角類3種,橈足類17種,糠蝦類2種,端足類1種。該海域浮游動物密度一般,生物量和豐富度指數中,種類多樣性中,種類分布較均勻。3.2.3.4底棲生物底棲生物共13種,包括多毛類7種、軟體動物3種、甲殼類、魚類和紐形動物各1種。該海域大型底棲生物密度低,生物量、多樣性和豐富度一般,種類分布均勻。2020年秋季,鑒定該海域大型底棲生物共19種,包括多毛類11種、軟體動物6種和紐形動物2種。該海域大型底棲生物密度低,生物量、多樣性和豐富度一般,種類分布均勻。3.2.3.5潮間帶生物2020年春季:潮間帶生物47種。其中,大型海藻2種,多毛類9種,軟體動物17種,甲殼動物14種,魚類3種,紐形動物1種,星蟲1種。潮間帶生物密度高,生物量一般,種類多樣性高,豐富度低。2020年秋季:潮間帶生物63種。其中,大型海藻2種,多毛類10種,軟體動物魚類3種,腔腸動物1種,紐形動物2種,星蟲1種。潮間帶生物密度高,生物量一般,種類多樣性中,豐富度低。3.3海洋漁業資源概況3.3.1魚卵與仔魚2020年春季:在項目擬出讓海域調查使用表層拖網和垂直拖網兩種網具采集魚卵仔魚。17個調查站位中,水平拖網出現魚卵的站位7個,垂直拖網中發現魚卵的站位有3個。水平拖網出現仔稚魚的站位有10個,垂直拖網出現仔稚魚的站位有3個。2020年秋季:水平拖網和垂直拖網均未采集到魚卵。3.3.2游泳動物2020年春季:漁業資源重量和尾數密度均值分別為122.68kg/km2和62.49×103ind/k2m。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129.95×103ind/km2。3.4自然資源概況擬出讓海域周邊主要有岸線資源、港口資源、航道資源、漁業資源、灘涂資源、旅游資源和鳥類資源等。3.5開發利用現狀3.5.1開發利用現狀擬出讓海域所在海域開發現狀主要有圍墾工程、漁業用海、海岸防護工程(標準海塘、水閘)、交通運輸用海(跨海橋梁、碼頭)、取排水口、海底管線、電力工業用海。3.5.1.1漁業用海根據實地踏勘與調訪,泥螺山北側圍區外東南側的灘涂上有部分捕撈作業(張網等),新泓圍區外東側有數張扳罾與張網,經調訪這部分捕撈屬于漁民自發作業,無權證或養殖證。根據《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加強泥螺山北側圍墾工程(Ⅰ期)圍區管日),2010年7月6日寧波市鎮海區人民政府發布通告已明確,登記在冊漁民要在規定時間內將所有設施及養殖物自行清理完畢,自2010年7月6日政府通告發布之日起,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在圍區設置捕撈漁具及其他設施,現場踏勘在泥螺山北側圍區內及圍區北側、新泓口圍區內及圍區南側未見漁具及漁民作業。3.5.1.2圍墾工程及其圍區內填海工程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東北部,新泓口圍區工程始于2006年2月,2009年9月完工。目前圍區納入寧波石化區行政范圍,目前正在進行圍墾區塘渣道路、河流以及泵站等基礎設施建設。泥螺山北側圍區緊鄰新泓口圍區,以新泓口圍區北堤(規劃為海呈路)分割,泥螺山北側圍區根據“鎮海泥螺山北側區域建設用海規劃”建設,該規劃于2010年10月獲國家海洋局批準,總面積約1.044萬畝,工程圍堤已經合攏,圍區已經形成,其于2015年底通過竣工驗收。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23.5.1.3交通運輸用海擬出讓海域周邊交通運輸用海主要有金塘大橋、杭州灣地區環線并行線G92N(杭甬高速復線)寧波段一期工程、寧波綠色石化產城融合生態綜合開發項目甬舟跨海大橋兩側收儲地塊-濱海路(一期)工程(新泓口橋梁)、浙能鎮海電廠燃煤機組搬遷改造項目碼頭、鎮海石化臨時碼頭、寧波-舟山港鎮海港區通用散貨碼頭項目和寧波-舟山港鎮海港區17#-20#泊位液體化工碼頭用海項目。3.5.1.4排澇和排污設施開發利用現狀擬出讓海域論證范圍內排澇設施主要有鎮海煉化區泵站、泥螺山圍墾泵站、泥螺山圍墾排水機埠、新泓口圍墾排水機埠、寧波市石化區灣塘片2#強排泵站汛期應急灘涂強排渠道工程和新泓口泵站工程共計6個,污水、尾水排海管道主要有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污水處理排海管道工程、寧波市北區污水處理廠配套排海管擴建工程、污水排海管道和鎮海污水處理廠尾水排海管道工程共計4個。3.5.1.5管道管線開發利用現狀擬出讓海域論證范圍內有多條管道管線,分別為浙能鎮海電廠燃煤機組搬遷改造項目取排水工程、舟山市大陸引水一期、二期和三期工程、寧波石化區沿海管廊擴建二期工程和電廠灰管。其中寧波石化區沿海管廊擴建二期工程位于新泓口圍區南側480m處,其余管道管線都位于圍區內。3.5.1.6電力工業擬出讓海域論證范圍內有多條電力設施工程,分別為寧波——舟山海底光纜(鎮海段)、鎮海變電站配套送出工程施工棧橋、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 (鎮舟線海纜)、鎮海變電站配套送出工程(輸電線路鐵塔)、浙能鎮海電廠送出工程 (輸電線路鐵塔)、鎮海煉化浙化供電線路工程(輸電線路鐵塔)和鎮海煉化浙化供電線路工程(施工道路、平臺)。3.5.1.7生態修復工程擬出讓海域附近有生態修復工程,該工程是為落實《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修復方案》《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東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中生態修復的內容,于2021年3月完成立項的鎮海區海岸帶生態修復及海塘安瀾 (一期)工程,該工程包括圍區內生態提升、新建圍區內水系、場地平整;圍區外潮灘生態提升;海堤提標及生態化改造。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3該生態修復工程中的綠化工程位于擬出讓海域東側及南側,最近距離約15m。3.5.1.8其他開發利用現狀擬出讓海域周邊其他開發利用現狀主要有新泓口河、寧波市鎮海區澥浦大閘防護堤壩工程和新泓口水閘外移工程及施工便道。3.5.2海域使用權屬現狀擬出讓海域附近有部分海域確權項目,主要集中在新泓口圍區及周邊。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44擬出讓海域資源環境影響分析4.1擬出讓海域環境影響分析4.1.1水文動力影響分析4.1.1.1圍區建設水文動力影響分析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工程前、后,各垂線潮流主流向呈束狀分布,流矢相對集中,具有明顯的往復流特征,各垂線大、中潮的落潮流速均大于漲潮流速,表層流速大于底層,總體而言,海域整體流態基本不變。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實施對工程近區尤其是上下游6-8km、東側近岸2-3km內海域的流速、流向等造成了一定影響,近區流速變化在0.40-0.56m/s之間,其中南、北堤線近側流速減小20%,泥螺山北側圍區東堤外側近堤線位置由于圍區拐角的挑流作用使順堤外側一定范圍流速明顯增強,沒有影響評價范圍海區外圍的水動力環境。4.1.1.2擬出讓海域水文動力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受已建一線海堤阻隔作用與外側海域無水體交換。擬出讓海域施工建設不涉及在圍堤外側新建涉海構筑物。因此,擬出讓海域實施不會影響海堤外側水文動力環境。4.1.2沖淤環境影響分析4.1.2.1圍區建設沖淤環境影響分析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對附近海域地形地貌及沖淤環境產生的影響范圍在4km之內,主要引起南北堤外近區淤積,對外側海域的影響不大。根據數模計算,鎮海片區圍填海項目完工后使得工程鄰近區域內潮間帶面積增加約705.64公頃。4.1.2.2擬出讓海域沖淤環境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受已建一線海堤阻隔作用與外側海域無水體交換。擬出讓海域施工建設不涉及在圍堤外側新建涉海構筑物。擬出讓海域實施不會影響海堤外側沖淤環境。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5.1.3水環境影響分析4.1.3.1圍區建設環境影響分析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對生態環境未造成嚴重破壞,工程前、后水體的主要污染物均為無機氮和活性磷酸鹽,工程項目后工程附近海域活性磷酸鹽和無機氮不滿足三類功能區標準,兩項指標質量略有下降。圍填海工程本身不產生污水,僅在施工過程中會生成大量的懸浮泥沙,并有一定的生活污水排放,但是通過合理的污水集中處理等環保措施,該影響是局部和暫時的,工程結束后對附近海域的影響就會逐漸消失。圍填海工程沒有引起海水水質惡化。4.1.3.2擬出讓海域水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期擬出讓海域施工期間汽車、機械設備沖洗、設備維修產生的沖洗廢水等施工機械廢水含有油污,如果隨地沖洗后任意排放,無疑會對周邊海域水環境造成不利影響。對該類廢水,應在各施工區汽車、機械設備沖洗場設置隔油沉砂池,經隔油沉砂池靜置進行初級油水分離,廢油和沉渣交由當地環衛部門清運處理,達標出水用于施工或道路灑掃;避免隨地沖洗,污染海域環境。施工期間,現場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之一。這部分生活污水如直接排入附近海域,則會對海水水質造成局部水體污染。因此,本次論證建議擬出讓海域施工期間產生的生活污水納入城市污水管網進行統一處理,禁止施工期間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向外海。可見,擬出讓海域施工期污廢水均經處理達標回用或外運處理,對海水水質環境無影響。擬出讓海域在地基處理水外排至現有河道、不排海,對圍區外側海域環境不產生影響。(2)營運期擬出讓海域營運期間按照“清污分流,污污分治”的原則設置排水系統,對污水進行分類處理,凡達不到污水處理場控制指標的污水,都采取相應預處理措施,先經過預處理達到控制指標后進污水處理場統一處理。處理后的污水除一部分回用外其余通過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園區污水管網系統并處理后排放。可見,擬出讓海域營運期間對附近海域水環境影響很小。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64.1.4沉積物環境影響分析4.1.4.1圍區建設環境影響分析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實施前后海域附近沉積物質量變化不大,總體達到一類沉積物質量標4.1.4.2擬出讓海域沉積物環境影響分析(1)施工期擬出讓海域施工期固體廢棄物主要是部分廢棄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施工單位應規范運輸,不要隨意灑落,也不得隨意傾倒建筑垃圾,制造新的垃圾堆場。工程施工垃圾應集中堆放,且應以篷布等遮蓋,周圍挖截留溝,定時清運。施工過程中產生的生活垃圾集中收集,統一存放,委托當地環衛部門定時清理。固體廢棄物按相關環保規定處理,不外拋于外圍海域,避免對附近海域沉積物環境產生不利影響。(2)營運期擬出讓海域營運期產生的固廢也將按照環保規定要求分類收集后處理,不直接排海,對附近海域沉積物環境無影響。4.2擬出讓海域生態影響及生態損害評估4.2.1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4.2.1.1圍區建設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從工程前后 (2005年秋季到2021年秋季)的生態調查資料對比結果來看,浮游植物細胞密度在10.69×104~774.70×104cells/m3范圍波動,2021年秋季浮游植物細胞密度較大。多年主要優勢種為中肋骨條藻和瓊氏圓篩藻,多樣性長期處于較低水平。工程項目后,浮游動物種數有所增加、密度及生物量波動變化,多樣性指數、豐富度指數和均勻度指數均有所增加。大型底棲生物種數、棲息密度、生物量均波動變化。潮間帶生物棲息密度和生物量降低,多樣性指數、豐富度指數和均勻度指數未有明顯變化。圍填海永久占用潮間帶生物生存空間,造成圍填海區潮間帶生物滅失。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位于甬江口西側大約8km處的近岸邊灘,沒有淡水注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7入,并非典型的魚類產卵場,覓食場,不是越冬場,并非傳統的漁業養殖和捕撈區,因此圍填海工程對工程附近的魚卵仔魚影響本身不大。4.2.1.2擬出讓海域對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受已建一線海堤阻隔作用與外側海域無水體交換。擬出讓海域的施工建設對圍區外側海域生態環境影響很小,進而對生物產生的影響也相對較小。由于新泓口圍區永久占用潮間帶,導致圍區范圍內潮間帶生物基本消亡。本次擬出讓海域在歷史圍填區內建設,對附近灘涂生物的生境不會再次產生影響。總而言之,擬出讓海域的實施對圍區外海洋生物生態影響較小。4.2.2對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分析圍填海工程實施使得海洋生態系統各方面均發生了極大變化,包括生態系統的類型、結構、功能和過程。海域的生態系統類型由灘涂生態系統,逐漸轉變為陸生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結構組成也發生了巨大變化,由工程實施前的潮間帶生物、底棲生物為主的海洋生物,逐漸演變為以螞蟻、老鼠、昆蟲、綠植等為主的陸生生物。相應的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也將損失,主要包括海洋供給、海洋調節、海洋文化、海洋支持等服務功能,這些分別對應著人類對生態系統的4個基本用途,即提供物質資源、分解廢棄物、滿足精神需求和滿足生存需求。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出讓后項目建設對生態系統的影響主要局限在擬出讓海域區域及附近小范圍區域,對海域整體大范圍的生態系統無明顯影響。因此,擬出讓海域用海實施造成的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損害評估參照《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相關內容進行計算。新泓口圍填海工程面積為497.09公頃,其中擬出讓海域占用面積為22.2582公頃,根據擬出讓海域與新泓口圍區面積占比計算得到,擬出讓海域用海建設實施造成的海洋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約為77.34萬元/年。4.2.3對生態敏感目標的影響分析(1)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對生態敏感目標的影響分析圍填海工程所在海域為沿海灘涂,不存在其它重要海洋生態系和特殊生境。泥螺山北側圍區外側段穿越2017年11月浙江省人民政府發布實施《浙江省海洋生態劃定方案》中的生態紅線區“杭州灣河口海岸鎮海段濕地(33-Xd03)”,該濕地大部分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8位于泥螺山北側圍區外側。新泓口圍填海不涉及該濕地。圍填海項目對該濕地的主要影響是造成區域內流速增強、靠近圍區東堤外側有一定的淤積,對水質、沉積物、生態環境影響不大。據了解,根據最新上報國務院的浙江省海洋生態紅線劃定調整方案,已不包括“杭州灣河口海岸鎮海段濕地”。圍填海工程項目本身主要對圍區近區的水動力和沖淤環境有影響,主要造成圍區內側生物的滅失,對為圍區外側的生態環境影響不大,圍填海項目將原有濱海濕地轉變成了隔絕潮汐影響的濕地區域,在減少原有濱海濕地面積的同時,在一定時間內能在高潮期間為鳥類提供避潮停歇棲息地,大面積水體為雁鴨類等提供覓食棲息地。這種鳥類棲息地功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沉積物硬化、水體淡化、與周邊海域水體物質和能量交流的隔絕)以及圍區的開發利用而逐漸喪失。泥螺山及新泓口區域作為杭州灣大區域灘涂濕地的一部分,雖然導致鳥類棲息地的減少但是其份額相對較小,因此鎮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對于整個杭州灣海域灘涂鳥類棲息環境而言,是有一定影響,但影響不顯著。圍填海工程所在的鎮海區屬于優先開發區,符合《全國海洋主體功能區規劃》在本海域的功能定位,符合《浙江省海洋功能區劃(2011-2020年)》對該海域的定位,符合《浙江省海岸線保護與利用規劃(2016-2020年)》及《浙江省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規劃(2021-2035年)》對該海域的生態功能定位。(2)擬出讓海域對生態敏感目標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屬于新泓口圍區的一部分,附近沒有生態紅線區,對圍區外海域環境產生的影響不大,不會對圍區附近的鳥類尤其是受保護物種,產生足以改變其種群規模、居留模式的影響。4.3擬出讓海域資源影響分析岸線資源鎮海片區圍填海工程前岸線為人工岸線,共占用人工岸線大約6718m,工程后新增人工岸線大約為3847m。擬出讓海域位于已建海堤內側,沒有新建岸線,開發利用不占用當前岸線,因此對岸線資源無影響。灘涂資源在泥螺山北側圍區和新泓口圍區圍填海工程實施前,該區域屬于灘涂。圍涂工程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29已實施完成多年,本報告對灘涂資源損失進行回顧性評價。擬出讓海域面積為22.2582公頃,用于本次建設的歷史存量圍填海造成的灘涂資源減少22.2582公頃,后續地面工程建設不會對灘涂資源造成損失。生物資源擬出讓海域圍填海工程實施直接占用部分潮間帶生物和底棲生物棲息地,使這部分潮間帶生物和底棲生物直接滅亡;圍填海工程范圍水域內的浮游生物、漁業資源也失去生存棲息地,導致該范圍內的浮游生物、漁業資源損失,這些影響是不可逆的。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對該圍涂工程造成的海洋生物資源損失進行估算,本報告引用該報告的估算結果,并根據擬出讓海域面積與新泓口圍區面積的占比,計算擬出讓海域造成的海洋生物資源損失,具體如下:新泓口圍填海工程面積為497.09公頃,其中擬出讓海域占用面積為22.2582公頃,占新泓口圍填海工程4.48%。經計算,擬出讓海域填海造成的魚卵、仔魚、游泳動物、浮游植物、浮游動物、潮間帶生物、底棲生物永久損失量分別為3.46×105個、1.73×106尾、63.41kg、2.86×1012cells、2.68×109個、24.12t、0.64t。根據《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評估報告》新泓口圍填海工程實施造成的海洋生物資源損害總額為1084.82萬元。根據面積占比估算得到本出讓海域造成的海洋生物資源損害總額為48.56萬元。4.4擬出讓海域用海風險分析擬出讓海域主要存在的用海風險有臺風及風暴潮災害風險、有毒危險物質入海風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05海域開發利用協調分析5.1擬出讓海域對海域開發活動的影響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與圍區外項目隔寧波市鎮海新泓口圍墾工程海堤,擬出讓海域施工在新泓口圍區內進行,對圍區外項目基本無影響。擬出讓海域屬于歷史遺留圍填海區塊,其對海域開發活動的影響體現在擬出讓海域范圍內及附近的開發活動。根據現場勘查和走訪調查,擬出讓海域范圍內及附近的開發活動主要有:圍墾工程、生態修復工程、電力工業、管道管線和排澇排污設施等。對上述用海活動逐一分析影響。5.1.1對圍墾工程與填海造地工程的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圍區內項目主要有寧波市鎮海新泓口圍墾工程海堤、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鎮海新泓口圍墾海塘閉氣項目、浙江浙能寧波鎮海動力中心天然氣熱電聯產填海工程項目、電廠事故應急煤灰堆場、農轉用區塊等7個項目。(1)對寧波市鎮海新泓口圍墾工程海堤影響分析寧波市鎮海新泓口圍墾工程海堤呈回字形,由西側老海堤、北側規劃海呈路、東側東堤及南側南堤四條堤壩組成。擬出讓海域位于新泓口圍區內,東堤西側,根據《浙江省海塘建設管理條例(2015年修正)》“一至三級海塘的管理范圍為塘身以及迎水坡腳起(有鎮壓層的從鎮壓層的坡腳起,下同)向外延伸七十米,背水坡腳起向外延伸三十米;確需在海塘工程管理、保護范圍內修建跨堤、穿堤、臨堤的碼頭、涵閘、橋梁、船閘、渡口、管道、纜線等建筑物和其他設施的,必須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查同意”。擬出讓海域距離堤壩最近距離約134m,正常情況下,擬出讓海域陸上工程建設實施對堤壩的安全和穩定性無影響,僅是擬出讓海域陸上工程實施的建筑材料、施工機械和運行期的物料、人員進出需經過寧波市鎮海新泓口圍墾工程海堤西側老海堤,為了保證道路安全,施工單位和營運單位需做好車輛的管理,避免超載、超速等行為,同時對于散落的建筑材料及時清掃,避免固廢或設施占用西側老海堤。在做好相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擬出讓海域基本不會對堤壩造成影響。(2)對農轉用區塊影響分析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1擬出讓海域西側界址與農轉用區塊東側界址無縫銜接,目前,該區塊正在進行項擬出讓海域西側界址與農轉用區塊東側界址無縫銜接,擬出讓海域入駐企業應在劃定的范圍實施和營運,不占用農轉用區塊,避免固廢或設施占用農轉用區塊;擬出讓海域在劃定紅線范圍內施工,對該區塊影響較小,因該區塊正在進行建設,需安排好擬出讓海域施工時序,避免交叉施工;擬出讓海域出讓后實施項目與農轉用區塊正在建設項目一致,擬出讓海域建成后有利于農轉用區塊建設,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因此,擬出讓海域對該農轉用區塊影響較小。(3)對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鎮海新泓口圍墾海塘閉氣項目影響分析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鎮海新泓口圍墾海塘閉氣項目均位于擬出讓海域南側,目前,寧波石化經濟技術開發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和鎮海新泓口圍墾海塘閉氣項目內已建有臨時道路一條。擬出讓海域施工期間,施工車輛將通過該臨時道路進出場區,施工單位和營運單位需做好施工車輛的管理,避免超載、超速等行為,同時對于散落的建筑材料及時清掃,避免固廢或設施占用兩個項目權屬范圍。營運期,擬出讓海域距離兩個項目最近距離大于117m,不會對其造成影響。在做好相應保護措施的情況下,擬出讓海域對兩個項目無影響。(4)對浙江浙能寧波鎮海動力中心天然氣熱電聯產填海工程項目、電廠事故應急煤灰堆場影響分析浙江浙能寧波鎮海動力中心天然氣熱電聯產填海工程項目、電廠事故應急煤灰堆場均位于擬出讓海域南側,最近距離大于191m。擬出讓海域施工期間不會經過上述2個項目,不會對其造成影響。.1.2對生態修復工程的影響擬出讓海域附近有生態修復工程,該工程是為落實《寧波市鎮海區泥螺山及新泓口圍填海項目生態修復方案》《寧波市鎮海區新泓口東側區塊圍填海歷史遺留問題處理方案》中生態修復的內容,于2021年3月完成立項的鎮海區海岸帶生態修復及海塘安瀾(一期)工程,該工程包括圍區內生態提升、新建圍區內水系、場地平整;圍區外潮灘生態提升;海堤提標及生態化改造。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2該生態修復工程中的綠化工程位于擬出讓海域東側及南側,最近距離約15m,擬出讓海域在劃定紅線范圍內施工,對綠化工程影響較小,因該工程正在進行建設,需安排好擬出讓海域施工時序,避免交叉施工。擬出讓海域出讓前需征得生態修復工程實施單位同意。5.1.3對電力工業項目的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附近有電力工業項目兩個分別為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和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鎮舟線海纜)。(1)對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西側有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鐵塔,最近距離約36m。根據《電力設施保護條例》,輸變電鐵塔保護范圍為20m,擬出讓海域不在鐵塔保護范圍內,施工車輛也不會進入鐵塔保護范圍,在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情況下,擬出讓海域不會對該項目造成影響。(2)對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鎮舟線海纜)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南側有舟山聯網輸變電工程(鎮舟線海纜),最近距離約821m,擬出讓海域不在該輸變電工程保護范圍內,施工區距該項目距離較遠,在做好必要的保護措施情況下,擬出讓海域不會對其造成影響。.1.4對管道管線影響分析擬出讓海域附近管道管線項目為舟山市大陸引水工程項目,包括舟山市大陸引水一期工程、舟山市大陸引水二期工程、舟山市大陸引水三期工程和舟山市大陸引水三期工程海底管道(鎮海至金塘島段),管道海域權屬范圍與擬出讓海域最近距離約443m,其埋地管道與擬出讓海域最近距離約110m。圍區內埋地管道在已圍已填的圍涂區內,為非開闊海域的海底電纜管道,因此不適用《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規定》對海底電纜的保護規定。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第三十條在管道路中心線兩側各5m地域范圍內,禁止下列危害管道安全的行為:(一)種植喬木、灌木、藤類、蘆葦、竹子或者其他根系深達管道埋設部位可能損壞管道防腐層的深根植物;(二)取土、采石、用火、堆放重物、排放腐蝕性物質、使用機械工具進行挖掘施工;(三)挖塘、修渠、修曬場、修建水產養殖場、建溫室、建家畜棚圈、建房以及修建其他建筑物、構筑物。鎮新海出18號區塊擬出讓海域海域使用論證報告書33擬出讓海域不在引水管道保護區內,且該埋地管道陸域部分基本位于鎮海區海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分砂器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草酸鈣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策略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苯乙酸酯行業發展預測及投資策略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塑料制品行業市場行情動態及競爭戰略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雙面絨圍巾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互聯網+長租公寓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MRO工業品超市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策略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GPS調度型三方通話系統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逆流再生離子交換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結晶銅管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8.6《林黛玉進賈府》課本劇劇本
- mt696-1997煤礦用高倍數泡沫滅火裝置通用技術條件
- GB/T 11693-2022船用法蘭焊接座板
- JJG 388-2001純音聽力計
- GB/T 18926-2008包裝容器木構件
- GB/T 16422.1-2019塑料實驗室光源暴露試驗方法第1部分:總則
- 乳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條例及配套規章解讀(PPT)
- 2.6《古代生物的多樣性》教學課件
- 口才技巧之一交談技巧課件
- 初中美術-手工書設計教學課件設計
- 2022年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單招英語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