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表達技巧ppt課件30張_第1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ppt課件30張_第2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ppt課件30張_第3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ppt課件30張_第4頁
詩歌鑒賞表達技巧ppt課件30張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詩詞之魅力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的人憔悴。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危樓高百尺,手可摘星辰。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最快的船——最羞澀的人——最多的愁——最消瘦的人——最憔悴的人——最憂愁的人——視力最差的人——最深的情——最高的樓——最大的瀑布——架子最大的人——填詩詞小練習提醒在古詩鑒賞中,命題者往往將“表達技巧、寫作特色、寫作技法、藝術特色、表現手法、手法”等幾種稱謂綜合運用,實則大同小異。答題要看清晰,不要被迷惑。學習目標

1.能指出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

2.能分析古詩詞中常用的表現手法的表達效果。

3.能依據題目要求,用通順的語言,規范答題。

古詩詞表達技巧3.表達方式1.表現手法借景抒情干脆抒情(直抒胸臆)托物言志比方比擬(擬人擬物)對偶夸張借代設問用典頂真等記敘、描寫、爭論、抒情、說明賦比興,抑揚,對比,聯想,襯托(正、反襯)描寫類抒情類間接抒情2.修辭方法動靜,虛實,側面烘托,細微環節描寫,白描,樂景襯哀情烏衣巷劉禹錫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問:詩中不作一句爭論卻是怎樣懷古的?答:詩人只選取了野草、斜陽、飛燕三種景物進行描寫,而把對歷史盛衰興亡的感慨,寓情于景,含蓄有味。表達方式常見修辭格表達效果比方、比擬:描繪事物生動、形象、顯明。增加了感染力。比方用在爭論中使深邃道理淺顯化,易于理解接受。借代:形象突出,特點顯明,具體生動。夸張:引起豐富的聯想,突出了事物的本質和特征,便于抒發猛烈的感情。對偶:音節整齊勻整,節奏顯明,有結構美和音樂美。頂真:具有回環跌宕的旋律美。用典:使語言精煉,內容豐富,表達委婉含蓄,增加作品的表現力和感染力。(05江蘇)竹窗聞風寄苗發司空曙李益微風驚暮坐,臨牖思悠哉。開門復動竹,疑是故人來。時滴枝上露,稍沾階下苔。何當一入幌,為拂綠琴埃。

苗發、司空曙是李益詩友。

詩中哪一句可以使人聯想到“知音”的故事?

典援引歷史故事或古書中的詞語來說明白自己觀點的一種修辭方式。說說下列詩句的主要表現手法:1.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快樂顏()3.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4.楊柳岸曉風殘月。()5.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6.檣櫓灰飛煙滅。()7.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8.寒山幾堵,風低削碎中原路。秋空一碧無今古。《詠鷹》()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起興用典借代互文白描小試吧襯托推斷下列詩句的修辭手法⑴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⑵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⑶霜皮溜雨四十圍,黛色參天二千尺。⑷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⑸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⑹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⑺荷花嬌欲語,愁煞蕩舟人。借代,設問夸張雙關對偶擬人設問擬人借代,對比夸張小試吧近4年各地高考詩歌鑒賞題有關手法統計2005年:考查了表現手法(修辭),涉及了襯托(3套)對偶/對仗(3套)夸張(2套)比方(2套)擬人(2套)等常見手法和頂真(1套)。2006年:襯托對比(3套),比方(3套),虛實相生,借景抒情,擬人,對比以及象征。2007年:2008年:特點一、手法豐富多彩二、重點考查:三、概念模糊

比方擬人對偶襯托對比景情試題類型1.推斷手法型2.評析手法型3.比較異同型

手法定向型手法自助型(2005年全國卷一)春行即興

李華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這首詩的三、四兩句運用了哪種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這兩句用了對偶的修辭,其中“芳樹”對“春山”,“花”對“鳥”,“自落”對“空啼”。1.推斷手法型【規范答題】

答此類題的步驟是:(1)呈現表達技巧的名稱;(2)解說表達技巧在詩詞中的運用狀況。(2005湖北卷)元代馬致遠的雜劇《漢宮秋》第三折戲中,漢元帝在灞橋送別王昭君出塞和親時,有下面一段曲詞。閱讀這段曲詞,然后回答問題?!稘h宮秋》第三折【梅花酒】呀!俺向著這迥野悲涼,草已添黃,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蒼,人搠起纓槍,馬負著行裝,車運著糇糧,打獵起圍場。他他他,難過辭漢主;我我我,攜手上河梁。他部從入窮荒,我鑾輿返咸陽。返咸陽,過宮墻;過宮墻,繞回廊;繞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黃;月昏黃,夜生涼;夜生涼,泣寒螀①;泣寒螀,綠紗窗;綠紗窗,不斟酌!〖注〗①寒螀:寒蟬。

這段曲詞中運用了對仗、頂真的修辭手法,試簡析它們各有怎樣的藝術效果。 對仗顯示了語言的對稱美,達到了意境美和韻律美的完備結合;頂真具有回環跌宕的旋律美,表現了漢元帝離恨未已,相思又繼、千結百轉的愁緒。2.評析手法之手法定向型提問變體:(1)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手法)。(2)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3)這首詩寫法上有何特點?這首詩是怎樣表現------的?這首詩(或哪一聯)運用了怎樣的表現手法?提問方式:2.評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

☆答題三步驟

精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②

結合詩句闡釋如何運用了這種手法。(分析)③

此手法有什么突出的效果和好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作用,主旨)2.評析手法之手法自助型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移家別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問:該詩主要運用了何種藝術手法?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案:(其次步)“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欲別頻啼四五聲”賜予柳條藤蔓、黃鶯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第一步)作者接受擬人化的手法(第三步)奇妙而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湖上亭的依戀之情。(或:借景抒情。通過柳條、藤蔓、黃鶯的描寫,表現惜別之情。)

兩首詩都應用了對比(或比照、襯托)手法(2分)第一首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血陰云,特別寒冷;宮內綠樹成陰,暖和如春。(1分)其次首今昔(或時間)對比:從前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蕪。(1分)3.比較異同型(2007湖北)閱讀下面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華清宮吳融

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

過華清宮李約

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手法,并作。(4分)簡要說明酒泉子潘閬長憶觀潮,滿郭人爭江上望。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弄潮兒向濤頭立,手把紅旗不濕。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1)請簡要賞析描寫潮水的句子。(3分)

(2)請簡析“別來幾向夢中看,夢覺尚心寒”在全詞中的作用。(2分)提問變體型(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安靜的。(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對這首詩進行賞析。答:用了比方手法(步驟一)把水面比作輕輕磨過的明鏡一樣,倒映出池塘邊的房檐和檻柱,生動形象地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安靜(步驟二)表達作者對生活的酷愛(步驟三)

(2005全國卷三)

雨后池上劉敏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鏡照檐檻。東風忽起垂柳舞,更作荷心萬點聲。(1)簡析這首詩是怎樣表現雨后池塘水面的安靜的。課堂練習

1.(08遼寧卷)閱讀下面這首元散曲,然后回答問題。

〔正宮〕塞鴻秋潯陽即景周德清①

長江萬里白如練,淮山數點青如淀②。江帆幾片疾如箭,山泉千尺飛如電。

晚云都變露,新月初學扇,塞鴻一字來如線。

〔注〕①周德清(1277-1365),號挺齋,高安(今屬江西)人。②淀:即藍靛,藍色染料。

(1)請各舉一例說明這首散曲運用的三種修辭方法。

答:①比方,如將長江比作白練,將江帆比作疾箭,將下瀉的山泉比作閃電,將天上一字排開的飛鴻比作一條線等。②對偶,如一、二兩句對偶,三、四兩句對偶,五、六兩句對偶等。③比擬,如說新月“學”扇。

2.閱讀下面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陶者

梅堯臣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寸指不沾泥,鱗鱗居大廈。問:這首詩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對比,詩歌把長年辛苦而居室簡陋的陶者與坐享其成的統治階級作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的憐憫,以及對坐享其成的統治階級的憤慨之情。3、2006年全國高考江蘇卷

閱讀下面一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鷓鴣天

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去歲今辰卻到家,今年相望又天際。一春心事閑無處,兩鬢秋霜細有華。山接水,水明霞,滿林殘照見歸鴉。幾時整理田園了,兒女團圞夜煮茶。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皾M林殘照見歸鴉”一句,在表達技巧上有什么特點?請略加分析。這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