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_第1頁
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_第2頁
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_第3頁
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_第4頁
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稻曲病

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頁

稻曲病又稱偽黑穗病、綠黑穗病、谷花病、青粉病,俗稱“豐產果”。該病只發生于穗部,為害部分谷粒。受害谷粒內形成菌絲塊漸膨大,內外穎裂開,露出淡黃色塊狀物,即孢子座,后包于內外穎兩側,呈黑綠色,初外包一層薄膜,后破裂,散生墨綠色粉末,即病菌厚垣孢子,有兩側生黑色扁平菌核,風吹雨打易脫落。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頁稻曲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頁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頁粳稻被害后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5頁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6頁防治方法

1、選取抗病品種。2、防止病田留種,深耕翻埋菌核。發病時摘除并銷毀病粒。3、改進施肥技術,基肥要足,慎用穗肥,采取配方施肥。淺水勤灌,后期見干見濕。4、藥劑防治。第一次防治在破口前10-15天,齊穗期防治效果較差。

每畝用43%好力克15毫升,或30%愛苗15毫升或20%井岡霉素37.5克,對水50千克噴灑。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7頁二、水稻紋枯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8頁

水稻紋枯病為我國水稻三大病害之一。密植矮稈雜交稻高產田發生最為普遍和嚴重,造成葉片枯死,堅固率降低,千粒重降低,普通造成損失10%到20%,嚴重時可達50%以上。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9頁危害特點

水稻紋枯病,俗名花腳稈、爛腳稈。苗期至穂期都可發病。普通在分蘗期開始發生病,最初在近水面葉鞘上出現水漬狀橢圓形斑,以后病斑增多,常相互愈合成為不規則大形云紋狀斑,其邊緣為褐色,中部發綠色或淡褐色。葉片上癥狀和葉路上基本相同。病害由下向上擴展,嚴重時可到劍葉,甚至穗部發病,大片倒伏。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0頁早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1頁中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2頁后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3頁紋枯病菌核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4頁防治方法

1、去除菌源。打撈秧田“浪渣”,并集中處理,降低初始菌源。2、加強栽培管理一是合理密植,實施東西向寬窄行條栽,以利通風透光,降低田間濕度;二是淺水勤灌,適時曬田;三是合理施肥,避兔偏施或遲施氮肥,增施磷鉀肥。3、藥劑防治水稻紋枯病防治指標為病叢率20%,每畝可用10%井·蠟芽80毫升對水50千克噴霧,或30%戊唑醇16克,對水45千克均勻噴霧。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5頁三、稻瘟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6頁稻瘟病

稻瘟病是我國水稻主要病害。我國南北稻區每年都有發生,其為害程度因品種、栽培技術以及氣候條件不一樣而有差別,流行年份—般減產10—20%,嚴重達40一50%以上。一、癥狀1、苗瘟:種子發芽后很快即可發生。普通在3葉期以前,芽和芽鞘出現水浸狀斑點,病苗靠近土面部分變灰黑色,有灰色霉層,而上部呈淡紅褐色卷縮枯死。南方雙季稻區晚稻秧田有時偶有發生。但普通少見。

2、葉瘟發生在3葉期以后秧苗和成株葉片上。病斑可分為四種類型。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7頁(1)普通型(慢性型):為常見經典病斑。先呈近圓形暗綠色或褐色病斑,以后逐步擴大,顏色變成暗褐色,形狀由圓形、橢圓形度成梭形,兩端有沿葉脈延伸褐色壞死線,病斑中央遲為灰白色,周圍邊緣現出黃色暈圈;病斑后面產生灰色霉層。(2)急性型:病斑暗綠色水浸狀,有時與葉片顏色不易區分,但無光澤,多為橢圓形或不規則形,正反面面產生大量灰色霉層。這類型病斑多發生于流行盛期,天氣陰雨多濕,氮肥施用過多,在抗病性弱植株或高度感病品種上易見;當日氣轉晴或稻株抗病性增強時,可轉變為慢性型病斑。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8頁(3)白點型:病斑在葉片上展現白色近圓形或短梭形,這種病斑不是固定型病斑,它是在病菌侵入并向鄰近細胞擴展時遇適宜條件,而到癥狀出現期,環境條件又變為不宜(如高溫或低溫干燥等),從而展現白點癥狀,這種白點型病斑又可隨氣候條件改變而轉變為普通型或急性型。(4)褐點型:為褐色小斑點,局限于葉脈間,有時邊緣現黃色暈圈,常發生在抗病品種或植株下部老葉上,不產生分生孢子,對稻瘟病發展基本不起作用。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19頁另外,葉舌、葉耳和葉節也可發病,病斑初呈暗綠色,后變褐色至灰白色。此部位發病后??梢l節或穗頸發病。葉枕發病后也可延及葉鞘,產生不規則形大斑,有時在葉片與葉鞘相鄰近處因組織被破壞而折斷。水稻處于苗期至分蘗盛期,假如稻株因氮肥過多而瘋長,發瘋后葉片病斑密集,反而萎縮不長,根部變褐枯死。

3、節瘟最初在節上生針頭大褐色小點,以后逐步擴大,最終使全節變黑腐爛,干燥時凹陷,易折斷、倒伏。有時病斑僅在節一側發生,干縮后造成莖稈彎曲。節瘟在抽穗期發生時,因為營養水分不能向穗部正常輸送,影響開花堅固,嚴重時形成“白穗”或癟粒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0頁4、穗頸瘟發生在穗頸部,即主穗梗到第一枝梗分枝中間部分。病斑普通呈暗褐色,但在不一樣水稻品種上,可呈黃白色、黃綠色.黑褐色以至黑色等。枝梗也可受害。普通抽穗后期發病受害較輕,尚可部分成熟,但影響米質。如剛抽穗時發病,多形成白穗或癟粒5、谷粒瘟發生在稻粒及護穎上。發生在稻粒上有兩種情況,一是在水稻開花前后受侵染,多不能正常堅固而成暗灰色秕谷。二是受侵染較遲,在穎殼處展現暗灰或褐色、梭形或不整形斑,影響堅固,嚴重可使米粒變黑。護穎發病時多呈灰褐或黑褐色。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1頁稻瘟病慢性型病斑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2頁稻瘟病急性型病斑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3頁葉瘟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4頁節瘟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5頁穗頸瘟前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6頁穗頸瘟后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7頁防治方法因地制宜選取抗病良種。處理病谷、病草:(一)收獲時,對病田病谷、病稻草應分別堆放,盡早處理室外堆放病稻草,春播前應處理完成。不要用病草催芽、捆秧把。如用稻草還田作肥料,應犁翻水中漚爛。用作堆肥或墊牛欄稻草,均應充分腐熟后施用。有病稻谷及早加工作飼料用。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8頁(二)種子處理1.抗菌劑浸種用10%抗菌劑“40l”1000倍液浸種48小時有殺菌和催芽作用,也可用80%抗菌素“402”8000倍掖侵種,早中秈稻浸2—3天,粳稻浸3—4天。以上處理無須換水,滿足浸種時間后取出直接催芽。2.福爾馬林悶種或浸種先用冷水預浸谷種,以吸飽水分而未露白為度,取出晾干,進行處理:悶種:將種谷放在2%福爾馬林液中浸20—30分鐘后取出堆置,或將種谷攤開后用一樣藥液淋澆后堆置(每100千克谷種約用20千克藥液)。處理后用塑料薄膜或消過毒麻袋,草席覆蓋3小時取出,用水洗凈,進行浸種催芽。浸種:將預浸后谷種在2%福爾馬林液中浸3小時,取出用水洗凈后再浸種催芽。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29頁加強肥水管理合理施肥管水,既可改進環境條件控制病菌繁殖和侵染,又可促使水稻生長健壯,提升抗病性,從而取得高產穩產。普通應該注意氮、磷、鉀三要素配合施用,以及有機肥與化肥配合使用,適當施用含硅酸肥料(如草木灰、礦渣、窯灰鉀肥等),做到施足基肥,早施追肥,中后期看苗、看天、看田巧施肥。綠肥施用量普通每畝不超出1500千克,并適量施用石灰以中和酸和促進綠肥腐爛,防止后期施用過多氮肥。冷浸田應注意增施磷肥。管水必須與施肥親密結合。應搞好農田基本建設,開設明溝暗渠,降低地下水位;實施合理排灌,以水調肥,促控結合,掌握水稻黃黑改變規律,滿足水稻各生育期需要。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0頁藥劑防治依據預測和田間調查,尤其注意噴藥保護高感品種和處于易感期稻田,在葉瘟發生早期應及早施藥控制發病中心,并對周圍稻株或稻田施藥保護,以后依據病情發展及天氣改變決定繼續施藥次數。普通可隔3—5天施用一次,共施1—2次。不過施藥重點應放在預防為害性大穗頸瘟上,而通常穗期發病菌源主要來自葉瘟,所以應在控制葉瘟大流行基礎上,于孕穗末期、始穗期及齊穗期各施藥一次。假如天氣繼續有利發病,可在灌漿期再噴一次。每畝每次噴藥液60—75千克。慣用藥劑及每畝用藥星以下:75%三環陛250g;或4%富士1號100g;或2%春日霉素90g;或25%多菌靈250g;以上藥劑防效均可達80%以上,三環唑和富士1號效果最正確。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1頁四、水稻條紋葉枯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2頁經典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3頁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4頁大田水稻被害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5頁五、水稻白葉枯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6頁菌膿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7頁早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8頁后期癥狀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39頁六、水稻細菌性條斑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0頁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1頁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2頁水稻病蟲防治幾個標準1、達標防治。2、適期防治。3、總體防治。4、合理使用農藥。5、農藥注意交替使用6、禁止高毒、高殘留農藥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3頁防治對象要明確針對田間病蟲害種類不一樣,采取對應農藥防治。農藥進行混配時,其農藥含量要搞清楚,切不可搞錯。不要隨意加大農藥用量按病蟲情報上要求,就可到達較為理想防治效果,盲目加大藥劑用量,既加大了病蟲防治成本,又易使作物發生藥害。另外農藥一定要注意現配現用,預防農藥間發生化學反應而降低藥效。夏秋時節雷雨天多,在農藥中添加助劑既能夠促進藥液效果,又可延緩雨水沖刷,很好地確保防效。詳細防治時幾個注意事項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4頁噴藥要均勻一致采取撲澆泵防治病蟲時,一定要按田間長度分段分桶配藥,或在配藥容器中標明噴藥刻度,同時吸藥吸水噴頭要防雜物堵塞,在作業時可適當多帶些藥劑,預防中途藥液不夠而帶來不便,確保藥液均勻地分布到田間。采取1.6匹彌霧機作業,每桶水打1至1.3畝為宜,噴藥搭頭要接牢,田間要標明每桶水噴藥長度。開始噴藥時,可關小噴口先向空中噴出沉淀藥液,每桶水噴到頭時,應馬上關掉噴口,不宜重復噴藥,以防高濃度藥液灼傷秧苗。施藥時間有考究施藥時間盡可能避開水稻揚花期(早晨9時前;下午3時后)用藥,以免引發花粉敗育;早上露珠太重也不宜施藥,會降低藥液含量;若是有辛硫磷農藥成份等見光易分解農藥,宜在陰天或下午3時后用藥;若是在水稻生育后期防治稻飛虱時,則宜在天氣晴好中午施藥,以提升防治效果。

水稻病害高清圖譜專家講座第45頁噴藥部位要明確防治穗頸瘟、稻縱卷葉螟時,噴頭應向上噴霧,讓細細藥液漸漸落下,或飄向植株穗部或葉片上,這類病蟲防治以1.6匹彌霧機防效很好。防治稻飛虱或水稻紋枯病時,應把噴頭對準植株中下部,讓藥液盡可能多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