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初中語文文言文常見的特殊句式詳解現代漢語習慣的常規語序,一般為“主-謂-賓”“定(狀)-中心詞”,即主語在謂語前,謂語在賓語前,修飾語在中心語前;但有時因修辭、強調等的需要語序會發生變化。如果以這個常規語序為標準的話,我們會發現一些文言文句子有許多次序顛倒的情況,這是古人說話的習慣。但為了方便我們學習,就稱它為“倒裝句”,即指文言文中一些句子成分的順序出現了前后顛倒的情況。而文言特殊句式一般分四類:判斷句、被動句、省略句、倒裝句,其中較難理解的是倒裝句。 ▲判斷句判斷句是對事物的性質、情況、事物之間的關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斷的句子。⑴用”者……也”表判斷①廉頗者,趙之良將也。(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②陳勝者,陽城人也。(司馬遷《陳涉世家》)③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韓愈《師說》)⑵句末用”者也”表判斷①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戰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周敦頤《愛蓮說》)⑶用"者"表判斷四人者,廬陵蕭君圭君玉,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王安石《游褒禪山記》)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柳宗元《小石潭記》)⑷用動詞“為“或判斷詞”是“表判斷①馬超、韓遂尚在關西,為操后患。(司馬光《赤壁之戰》)②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陶淵明《桃花源記》)③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北朝民歌《木蘭詩》)④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白居易《琵琶行》)用"為“表判斷,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⑸用”即、乃、則、皆、本、誠、亦、素、必”等副詞表示肯定判斷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諸葛亮《出師表》)②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范仲淹《岳陽樓記》)③且相如素賤人。(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④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孟子《魚我所欲也》)⑤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陶淵明《桃花源記》)⑹用“非"表示否定判斷①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秋水》)②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蘇洵《六國論》)③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堅利也……(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⑺無標志判斷句。文言文中的判斷句有的沒有任何標志,直接由名詞對名詞作出判斷。例如:①劉備天下梟雄。(司馬光《赤壁之戰》)②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呂氏春秋察今》)”是吾劍之所從墜”同樣是判斷句。主語由“是“充當,翻譯為“這”;謂語是名詞短語,由所字結構(所……的地方)充當的。全句翻譯為:這(就是)我的寶劍所掉下去的地方啊。注意點:判斷句中謂語前出現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斷詞,而是指示代詞,作判斷句的主語。而有些判斷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斷,“是"在先秦古漢語中少作判斷詞,在漢以后作判斷詞則多起來。二、被動句被動句是指主語與謂語之間的關系是被動關系,也就是說,主語是謂語動詞所表示的行為的被動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動者、實施者。被動句主要有兩大類型:一是有標志的被動句,即借助一些被動詞來表示;二是無標志的被動句,也叫意念被動句。一古代漢語中有標志的被動句式主要有四種⑴用”于“表示被動關系。用介詞”于"引出行為的主動者,”于“放到動詞后,它的形式是:”動詞+于+主動者”。例如:王建禽于秦。(禽,通“擒“)句中的“于“用在動詞“禽”的后邊,引出動作行為的主動者“秦”,表示被動。"于“可譯為“被二這種被動句有兩個條件:一是主語是被動者,二是句子里有表示被動的詞”于二⑵用“見”來表示被動關系。在動詞前用“見”或又在動詞后加“于“引進主動者。它的形式是:“見+動詞”或者“見+動詞+于+主動者”。例如: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②臣恐見欺于王而負趙。(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⑶用”為"表示被動關系。“為“放在動詞前邊引出行為的主動者,它的形式是:”為+主動者+動詞”或者”為+主動者+所+動詞"。例如:①若背其言,臣死,妻子為戮,無益于君。(如果背棄了他所說的話,我死了,妻子兒女也將被殺,對君王您也沒有好處)②茅屋為秋風所破(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③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④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⑤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⑥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⑷用“受“"被"”受……于”表示被動關系。它的形式是:"被(受)+動詞”或者”被(受)+動詞+于+主動者”。例如:①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見”也表被動)(司馬遷《屈原列傳》)②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在丁卯三月之望。”(張溥《五人墓碑記》)③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于人。(司馬光《赤壁之戰》)二、古代漢語中無標志的被動句指句子不含有被動詞的被動句,也叫做是意念被動句,這種被動句沒有明顯的標志,但翻譯時需要翻譯成被動句。例如:①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這里的“逼兵勢”是"被兵勢所逼”的意思。②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左傳?鄭伯克段于鄢》)③傅說舉于版筑之間,膠鬲舉于魚鹽之中,……(《孟子?生于憂患,死于安樂》)④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范曄《張衡傳》)⑤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范曄《張衡傳》)注意點:“見”有一種特殊用法和表被動的“見”的形式很相近,如:”冀君實或見怒也。"(《答司馬諫議書》)這里的“見"不表被動,它是放在動詞前,表示對自己怎么樣的客氣說法,像現代漢語中的“見諒”等就是此種用法。”生孩六月,慈父見背。"(《陳情表》)其中的“見"不表示被動,可以理解為“我二還有,”君既若見錄,不久望君來。”《孔雀東南飛》”蘭芝初還時,府吏見丁寧”(同上)上面的兩個“見”都相當于代詞“我",指的是劉蘭芝,后面都接動詞。這是一個難點,注意理解掌握三、省略句1、主語的省略主語省略就是把主語省略掉。常見有以下幾種情況:⑴承前省如:永州之野產異蛇,(蛇)黑質而白章;(蛇)觸草木,(草木)盡死;(蛇)以嚙人,(人)無御之者。(柳宗元《捕蛇者說》)⑵蒙后省如:沛公謂張良曰:”從此道至吾軍,不過二十里耳。(公)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⑶自述省如:(予)愛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絕者家焉。(柳宗元《愚溪詩自序》)⑷對話省如:(孟子)曰:‘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王)曰:‘不若與人。'"2、謂語省略謂語省略,就是把謂語省略掉。例如:①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劌論戰》)②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3、修飾語和中心詞的省略例如:①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吾)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吾)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修飾語的省略](《鄒忌諷齊王納諫》)②行一不義(事),殺一無罪(人),而得天下,不為也。[中心詞的省略](《荀子》)4、賓語與兼語的省略文言文不但常省略動詞賓語,也常省略兼語結構中的兼語。例如:①杞子自鄭使(人)告于秦。(《左傳.肴之戰》)②鄭穆公使(人)視客館。(《左傳.肴之戰》)③屠懼,投(之)以骨。(蒲松齡《狼》)5、介詞和介詞賓語的省略例如:①死馬且買之(以)五百金,況生馬乎?(戰國策.千金市馬)②臣與將軍戮力而攻秦,將軍戰(于)河南,臣戰(于)河北。(司馬遷《鴻門宴》)③試與他蟲斗,(他)蟲盡靡。又試之(以)雞,果如臣言。(蒲松齡《促織》)④此人一一為(之)具言所聞(陶淵明《桃花源記》)⑤旦日,客從外來,與(其)坐談。(《鄒忌諷齊王訥諫》)6、分句的省略例如:①然力足以至焉,(而未至,)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王安石《游褒禪山記》)②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弩馬十駕,(亦可至遠),功在不舍(荀子《勸學》)討論: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四、倒裝句介詞結構后置、狀語后置1、動+以+賓。例如: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于國也》2、動+于(乎,相當"于")+賓。例如: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荀子?勸學》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荀子?勸學》3、形+于+賓。例如:雖才高于世,而無驕尚之情。《張衡傳》4、介詞賓語后置:介詞”以“"于"”乎""自”等后面帶上賓語,組成介賓結構短語。這種介賓短語在現代漢語中一般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前邊充當狀語,在古代漢語中,卻多數放在動詞或者形容詞后邊充當補語。例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師說》主謂倒裝古漢語中為了強調謂語,有些感嘆句或疑問句把謂語置于主語之前。一般常用逗號將主謂隔開。感情較強烈;謂語由形容詞充當。例如: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甚善矣,子之治東阿。《晏子治東阿》渺渺兮予懷。《赤壁賦》--我的心思飄得很遠很遠。快哉此風!《黃州快哉亭記》賓語前置1、否定句中代詞作賓語。舉例:如:”時人莫之許也。”(陳壽《三國志諸葛亮傳》)正常語序應該是"時人莫許之也。2、疑問句中疑問詞作賓語。例如:”沛公安在?"(《鴻門宴》)(應為“沛公在安”)3、以“是之”為標志。例如:”何陋之有?"(《陋室銘》)(應為“有何陋之”)定語后置1、”之..?者???”為標志,即”中心詞+之+后置定語+者”的形式。如:”馬之千里者。”(《馬說》)2、”中心詞+后置定語+者”,如:”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3、中心詞+數量詞。如:⑴“聞道百”(莊子《秋水》乂2)”鑄以為金人十二”(《過秦論》)4、”中心詞+之+后置定語”,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勸學》)初中文言文句式詳解表示反向的固定句型.〃何……之有〃表示反問,其中〃之〃是助詞,是賓語提前的標志。〃有〃是動詞,〃何……”是其賓語。提前賓語的作用在于強調賓語。〃何……之有〃可譯為〃有何……”。〃何〃并不是賓語,而是定語。賓語是“……”所代替的名詞性短語。如:(1)孔子云:何陋之有?(《陋室銘》)——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2)亦君之力,臣何力之有?(《韓非子?難二》)——也是國君的力量,臣子有什么力量呢?.〃不……乎〃〃不亦……乎〃是較委婉的反問說法,即〃不是嗎〃,或者〃不也是嗎〃。如:(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學習了又按時去復習它,不是很高興(的事)嗎?(2)阻而鼓之,不亦可乎?(《左傳?子魚論戰》)——利用敵人受阻的機會進攻他們,不也可以嗎?3.〃何以……為〃,〃為〃是動詞,〃何〃是疑問代詞,作〃為〃的前置賓語;〃以……”是介賓短語,作〃為〃的狀語。所以〃何以……為〃,等于介賓短語〃以……”加動賓短語〃為何〃,相當于〃用(要)……做什么〃。如:(1)然則又何以兵為?(《荀子?議兵》)——既然如此,那么用兵做什么?(2)即為真王耳,何以假為?(《史記?淮陰侯列傳》)——就要做真王了,要個假王的名義做什么?〃何以……為〃有時也作〃奚以……為〃〃安……以為〃。如:(1)奚以之九萬里而南為?(《莊子?逍遙游》)——要飛到九萬里之外又向南飛干什么?(2)君長有齊,奚以薛為?(《戰國策?齊策》)——您長久地據有齊國,要薛城做什么?4.〃無乃……乎〃,可譯為〃恐怕……吧〃,用反問的形式,委婉地表示說話人肯定的看法。如:(1)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私心刺謬乎?(《報任安書》)——現在您讓我推薦賢士,恐怕與我的心意相違背吧?(2)孔子曰:〃求,無乃爾是過與?"(《論語?季氏》)——孔子說:〃冉求,恐怕該責備你吧?”02標點辨析文言文本身沒有標點符號,研究者根據現代的標點規范為其加上標點,以便于大家學習和研究。有些文言語句的標點出現些許差錯可以理解,但是選入中學語文課本的文言篇目應是典范之作,不管從文言句式、篇章結構、辭采修飾還是標點符號哪方面來說,都是學生學習的范本,不應出現差錯。筆者發現新編語文教材所選文言文中出現兩處標點錯誤,特分析如下:.〃秦孝公據崤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過秦論》這句中的〃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與〃并吞八荒之心”之間是并列關系(大并列),而前半句中的“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三個動詞短語之間也是并列關系(小并列),既然大并列之間用逗號表示停頓,那么小并列之間就應該用頓號表示停頓。這樣才符合上下句之間的語法關系,理解時才更明晰。.“當是時,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信陵君竊符救趙》此句中的“公子賢,多客”表示原因,“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表示結果,這兩個分句構成一個因果復句,上下句之間的停頓用逗號表示。而前一個分句“公子賢”與“多客”之間是并列關系,兩者都做了介詞〃以〃的賓語,從層次上劃分這個介賓短語要比因果復句之間的停頓小而短,因而〃公子賢〃與〃多客”之間應該用頓號而不是逗號。這樣才能與因果復句之間的停頓區分開來,句意理解上也不會出現分歧。03文言文句式之判斷句古漢語判斷句一般用名詞或名詞性短語對主語進行判斷,一般不用判斷詞〃是〃字。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另一種是用〃則〃〃皆〃“乃〃〃為〃〃即〃〃非”等判斷詞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斷。還有一種情況是不用判斷詞,要根據上下文判斷。(1)”為〃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中蛾冠兒多髯者為東坡。⑵“乃”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立,當立者乃公子扶蘇。(3)“即〃表肯定判斷,可譯為“就是”。例:吟鞭東指即天涯。⑷“則”表肯定判斷,可譯為“是”。例: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非天質之卑,則心不若余之專耳;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5)”是〃做動詞,表肯定判斷。例:斯是陋室,惟吾德聞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6)“非〃表否定判斷,可譯為〃不是“。例:非天質之卑兵革非不堅利也。⑺〃……,……者也”例: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03月浙江金華市金東區部分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7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廣西貴港市引進民辦普通高校高層次人才45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嘉興海鹽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96人-統考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安徽農業大學專職輔導員和管理崗位公開招聘16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03月臺州市科技館公開招聘3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歷年真題考點)解題思路附帶答案詳解
- 中級網絡工程師-2019年下半年(下午)《網絡工程師》案例分析真題
- 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2025年初三下學期第六次檢測試題英語試題試卷含答案
- 大連軟件職業學院《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海出版印刷高等專科學校《傳遞現象》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有機食品》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升壓斬波電路
- 產品特殊價格申請表
- 2023年河南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經開院區招聘藥學工作人員筆試備考題庫及答案解析
- 社會保障基金管理智慧樹知到答案章節測試2023年首都經濟貿易大學
- 一年級語文雨點兒-教學課件【希沃白板初階培訓結營大作業】
- 衛生部手術分級目錄(2023年1月份修訂)
- GA/T 1323-2016基于熒光聚合物傳感技術的痕量炸藥探測儀通用技術要求
- 鋼棧橋施工監理細則
- 優秀員工榮譽證書模板
- 金蝶PLM詳細介紹
- 湖南文藝出版社小學六年級下冊音樂全冊教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