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范文 范例學習指導范文 范例學習指導wordword整理版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實施方案××××××(監測資質單位)××××(編制日期)責責任表×××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實施方案編寫校核審查核定批準編 制 單 位編 制 日 期33監測范圍及內容 3.1監測范圍 .........................................................................3.2監測內容 .........................................................................5555監測站點的布設 ...................................................................121前言.......................................................................................1.11前言.......................................................................................1.1任務由來及方案編制情況 .................................................1.2監測目的 .........................................................................1.3監測原則 .........................................................................1.4方案編制依據 ..................................................................1111222工程概況 ...............................................................................1.1項目區概況......................................................................2.2工程概況 .........................................................................2.3施工分區布置 ..................................................................2.4工程占地 .........................................................................2.5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及數量 .................................................2.6移民搬遷及安置 ...............................................................2.7水土流失量預測與評價 ....................................................2.8水土保持防治設計 ...........................................................33333333444監測方法 ...............................................................................4.1氣象水文監測 ..................................................................4.2水土流失因子的監測 ........................................................4.3水土流失狀況的監測 ........................................................4.4水土保持設施效果的監測 ...............................................77791266監測計劃及工作安排 6.1監測計劃 .......................................................................6.2監測工作安排 ................................................................1414155.15.1水土流失因子監測布點 ..................................................5.2水土流失狀況監測布點 ..................................................5.3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監測的布點........................................5.4監測點(斷面)的的布點 ...............................................1313141477設施設備及人員組織 ............................................................7.1設備設施 .......................................................................7.2監測人員組成與分工 ......................................................17171888成果提交 .............................................................................18前言任務由來及方案編制情況監測目的按照有關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法規及技術規范,在開發建設項目施工期間和運行期間,需對建設項目防治責任區的水土保持情況進行監測。其目的是:程區域生態環境的的實際影響;及合理性;據;服務于工程的安全生產建設、運行和水土保持方案的實施;為建設項目水土保持防治工作和科學研究積累基礎資料。監測原則根據《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和項目建設水土流失的特點,本次保持監測工作布置和安排遵循以下基本原則:水土保持監測站點應按臨時站點設置原則。工程建設的水土流失主要集中在對工程措施防治效果進行監測;典型性原則。水土保持監測站點的布設密度和監測項目的控制面積,應根據情況;可操作性原則。水土流失監測站點主要布設在工程建設對原地貌及植被破壞壩兩側增加監測點,以能反映人類活動對水土流失及生態環境的影響為原則;水土保持監測站點的觀測方法、觀測時段、觀測周期、觀測頻次、觀測設施水土保持監測機構;此外,由于工程保持方案編制工作完成于工程施工建設期,并且水土保持監現具體情況具體對待,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能按照新開工建設項目來做。方案編制依據55;SL209;SL27200;SD238;SL199;GB/T1572199;1GB/T16453116453.199;1GB/T1574199;1(GB502l941SL49)1(GT15771995(GB60085[1981;工程概況1.1項目區概況工程概況施工分區布置土料場(分述基本情況)石料場(分述基本情況)存棄渣場(分述基本情況)場內外公路(分述基本情況)工程占地損壞水土保持設施及數量移民搬遷及安置水土流失量預測與評價范文 范例學習指導范文 范例學習指導wordword整理版水土保持防治設計防治目標境。具體防治目標如下:防治分區及布局防治分區防治措施防治措施總體布局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工程量區內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包括兩部分,即工程治理措施和植物治理措施。工程治理措施主要針對渣場,采取攔渣、護坡和排水工程措施。對施工區各類用地,根據其立地條件,采取植物治理措施。根據對工程施工區的調查分析,需對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設計以下水土保持措施:存棄渣場、料場水土流失綜合防治措施施工公路工程管理區、臨時占地區主體工程永久占地區水土保持措施施工期臨時水土保持措施移民安置區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措施實施進度基本原則實施進度水土保持實施進度計劃詳見表3-3。監測范圍及內容根據《×××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中制定的水土流失監測計劃和《×××工程水土保持監測任務書》要求,并按照《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和水土保持監測的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確定了×××工程水土保持監測的主要范圍、內容、方法、時段、頻率和站點布設等。監測范圍(包括水庫淹沒總面積為×××hm2。其中,工程施工區占地總面積為×××hm2,直接影響區(不含移民安置區)面積為×××hm2。工程水土流失重點地段為棄渣場、料場、施工公路等地段。×××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詳見表1。監測內容根據《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的要求和《×××工程水土保持方案設計報告書》確定的水土保持監測內容,結合項目區的實際情況,本次水土保持監測通過設立典型觀測斷面、觀測站點、觀測基準(標準地)調查等方法,對居甫渡水電站工程建設區進行水土保持監測,主要包括水土流失量和水土保持效益的監測。以定點監測為主,定點監測的內容有面蝕、溝蝕等項目,通過布設雨量站、水土流失觀測小區、標準地等措施,用以分析掌握各項目分區水土流失狀況、林木生長狀況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效果。宏觀調查監測的內容主要有施工區域的水土流失狀況、水土保持設施的運行情況以及水土保護措施的生態環境效益,對出現的場區內外公路以及綠化美化區和運行期的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效果等是本次監測的重點。監測因子主要為:對地貌、植被的擾動范圍和擾動強度及擾動時段;復核各施工區段所產生的棄渣量;監測棄渣流失量;監測水土保持措施完好率及防治的效果。對于與侵蝕相關的氣象因子,如降雨量、降雨強度、水位、徑流量、泥沙含量、風向、風速等不單獨監測,可參照當地氣象水文監測資料。本次監測的主要內容具體為:1、項目區與水土流失相關的水文氣象因子的監測降雨量、降雨強度;氣溫、風、水位、流量、泥沙量等,不單獨監測,可參照當地氣象監測資料。2、項目區水土流失因子的監測地形、地貌、植被的擾動面積、擾動強度的變化;復核建設項目占地面積、擾動地表面積;復核項目挖方、填方數量、面積和各施工階段產生的存棄渣量及堆放面積;項目區林草覆蓋度。3、水土流失狀況的監測棄土、棄渣場坡面的水土流失面積、流失量及程度的變化情況;土、石料場坡面的水土流失面積、流失量及程度的變化情況;水土流失對周邊和下游地區造成的危害及其趨勢。4、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的監測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的數量和質量;林草的生長發育情況(樹高、喬木胸徑、喬灌冠幅)性及植被覆蓋率;工程防護措施的穩定性、完好程度和運行情況;各種已實施的水土保持措施的防治攔效益(渣保土效果)土流失量、提高攔渣率、改善生態環境的作用等。鐵絲網鐵絲網空隙圍欄標準百葉窗圍欄200cm水泥樁圍欄10cm150cm500cm標準雨量桶標準雨量桶土壤埋深100cm300cm自計雨量桶 自計雨量桶100cm12cm水泥樁橫截面圍欄200cm300cm300cm200cm12cm監測方法根據《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大中型開發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測應有相對固定的觀測設施,監測采取定位觀測和實地調查相結合。氣象水文監測降雨量、降雨強度的監測,以收集工程區內或臨近區域已知氣象站的氣象觀測資料數據為主,也可建立簡易氣象站,采用自計雨量計、標準雨筒實時觀測。易氣象觀測裝置安裝布局見圖 4-1;水位、流量、泥沙量等,以收集工程或臨近區域觀測資料數據為主;氣溫(采用專用溫度計)、風速(采用專用風速儀)、濕度(球法)等,不單獨監測,參照當地氣象監測資料。圖4-1 簡易氣象站布局與典型設計圖水土流失因子的監測項目建設區水土流失因子采用 SL277《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 中7.4規定的方法。地形、地貌、植被的擾動面積、擾動強度的變化采用實地勘測、線路調查、地形測量等方法,結合GIS和GPS技術的應用,對地形、地貌、植被的擾動變化進行監測。復核建設項目占地面積、擾動地表面積采用查閱設計文件資料,利用高精度GPS和GIS技術,沿擾動邊際進行跟蹤作業,結合實地情況調查、地形測量分析,進行對比核實,計算場地占用土地面積、擾動地表面積。堆放面積采用查閱設計文件資料,利用高精度 GPS和GIS技術,沿擾動邊際進行跟蹤作業,結合實地情況調查、地形測量分析,進行對比核實,計算項目挖方、填方數量面積和各施工階段產生的棄土、棄石、棄渣量及堆放面積。人工開挖與填方邊坡坡度存棄渣體高度等采用地形測量法。項目區林草覆蓋度采用抽樣統計和調查、測量等方法,并結合GIS和GPS算。項目區林草覆蓋度利用高精度GPS定位,結合GIS分析技術,采用抽樣調查和測量等方法進行監測。即選擇有代表性的地塊,確定調查地樣方,先現場量測、計算種蓋度(或郁閉度),再計算出場地的林草覆蓋度。具體方法為:20m×20m的標準地,用皮尺將標準地劃分為5m×5m的方格,測量每株立木在方格中的位置,用皮尺和羅盤測定每株樹冠東西、南北方向的投影長度,再按實際形狀在方格紙上按一定比例尺勾繪出樹冠投影,在圖上求出林冠投影面積和標準地面積,即可計算林地郁閉度。草地蓋度的監測采用針刺法。用所選定樣方內,選取2m×2m的小樣方,測20cm20cm的點上,從草的上方垂直插下,針與草相接觸即算有,不接觸則算無。針與草相接觸點即為樣方草地的蓋度。林地的郁閉度或灌草地的蓋度計算公式為:D=f/fd e式中:D——林地的郁閉度(或草地的蓋度),%;f——樣方面積,m2;df——樣方內樹冠(或草冠)的垂直投影面積,m2。e項目建設區內各種類型場地的林草植被覆蓋度(C)計算公式為:C=f/F式中:C——林木(或灌草)植被的覆蓋度,%;F——類型區總面積,km2;f——類型區內林地(或灌草地)的垂直投影面積,km2本次納入計算的林地(或草地)面積,其林地的郁閉度或草地的蓋度取大于20%。樣方規格喬木林為60m×20m,灌木林為10m×10m,草地為2m×2m。本次監測采用的GPS定位和GIS技術,具有對監測對象的位置、邊界準確定位的高精度特性,可在實地調查基礎上,結合對地形圖件和施工圖件的綜合分析,提取建設項目占地面積、地表位置及變化情況的數據信息準確可靠。水土流失狀況的監測水土流失狀況的監測包括存棄渣場、土石料場及其它人工挖填方坡面的水土流失面積、流失量、程度的變化情況(包括坡面水土流失、重力侵蝕等)及對周邊和下游地區造成的危害及其趨勢,應在水土保持方案中的水土流失預測的基礎上進行。通過對報告書預測的重點流失區的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獲得現狀監測資料,并進行各次監測成果的對比分析,以及與原預測成果的對比。×××工程建設區水土流失量采用《水土保范文 范例學習指導范文 范例學習指導持監測技術規程》( SL277—2002)中7.3.3和7.3.4規定的方法。水蝕量監測過典型調查、小區觀測法、簡易水土流失觀測場法,以及簡易坡面量測法等地面觀測方簡易水土為5m×20m直徑0.5—1cm、長50—100cm的
圖4-2 水土流失簡易觀測場示意圖1m×5m20圖4-2)。以后,在失數量。計算公式為:A=ZS/1000cosθ式中:A——土壤侵蝕數量(m3);wordword整理版(m2);θ——斜坡坡度。圖4-3 水土流失簡易坡面量測場示意圖wordword整理版適用于公路邊坡土質開挖面、土或土石混合或粒徑較小的石礫堆等坡面的水土流失量的測定。在選定的坡面,量測坡面形成初的坡度、坡長、坡面組成物質、容重等,并記錄造成侵蝕溝的次降雨。在每次降雨或多次降雨后,量測侵蝕溝的體積,得出溝蝕量,并通過溝蝕占水蝕的比例(50%~70%),計算水土流失量(圖4-3)。當觀測坡面能保存一年以上時,應量測至少一年的流失量。重力侵蝕狀況監測對于重力侵蝕狀況,采用SL277—2002《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中7.3.6規定的方法。在汛期開始、每次暴雨過后和汛期終了,按照類型(崩塌、滑塌、瀉溜),調查發生重力侵蝕的次數、地點、原因、面積、總的土方量及洪水沖走的土方量,以及每次暴雨后沖溝的泥石流發生情況、運動特征及固體搬運物質等。可采用排樁法監測滑坡。在大壩左壩肩下游發育表層滑坡H,潛在威脅電站的安1全。為了及時了解該滑坡及類似滑坡的發育機制及變形情況,為電站的安全提供及時的預警預報,可建設滑坡監測點。觀測采用排樁法,從滑坡后緣穩定巖體開始,沿可能出現的滑坡變形最明顯的軸向等距離布設一系列排樁。各樁間距為 10m,埋深0.5—0.8m。按汛期每一次、非汛期每月一次,量測各樁之間的距離(包括相臨排樁地表直線間距、相臨排樁樁端直線間距)。兩兩排樁間距采用皮尺讀取,多個排樁間距用水準儀測量。根據下式可計算位移量,其中:位移:Lik
=L –Lij+1 ij水平位移:Xik垂直位移:Yik
=Lik=Lik
cosisini式中,i=1,2,3, …12,表示樁數;j=1,2,3, …m,m 表示測次;k=j=1,2,3, …m-1,m 表示測次;Lik
表示第j次測量時第 i樁與第i+1樁之間的斜坡距離(m);Lik
表示 第k次測量與第 k+1次測量之間,第 i樁與第i+1樁之間的距離之差;i 表示第i樁與第i+1樁之間的斜坡坡度(o)。根據定期量測數據,可用于研究和判斷滑坡的變形規模、機制及發展趨勢。土壤性質指標量測涉及的土壤性質指標(容重、含水量、抗蝕性等)觀測方法采用土壤理化分析手冊和國家有關技術規范規定的標準方法。水土保持設施效果的監測水土保持措施的實施數量,采用抽樣調查的方式,通過實地調查核實;水土保持施的質量,通過抽樣調查的方式進行。對于工程防治措施,主要調查其穩定性、完好度、質量和運行狀況,按照SL277—2002《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中 7.4.3規定的方法,并參照 GB/T15772—1995《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規劃通則》、GB/T16453.1~16453.6—1996《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技術規范》的規定;植物措施主要調查其林草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長發育情況(林木的樹高、胸徑、冠幅)、抗凍性及其植被覆蓋度的變化,采用 SL277—2002《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中6.5.1~6.5.4 和7.4.4規定的方法,參照 SD239—87中第6.5.2條規定的方法。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監測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和核算的方法進行。水土保持措施的保土效益按照《水土保持綜合治理 效益計算法》進行;攔渣效益通過量測實際攔渣量進行計算。監測站點的布設根據《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中監測點布設原則和選址要求,在實地踏勘的基礎,針對×××工程項目區工程特點、施工布置、水土流失的特點和水土保持措施的布局特征并考慮觀測與管理的方便性本次監測在不同類型區域分別設置長期和臨時觀測(監測)站點或斷面,在 9個區域設置臨時觀測(監測)站1#棄渣場、2#存棄渣場、3#棄渣場、4#棄渣場、5#棄渣場、××石料場、××土料場工程管理區范圍內和1個區域為工程周邊不受影響的地(設1個對照測地段)。按照監測點計算,簡易氣象觀測站1個,雨量觀測站 1個,地形地貌及擾動場地變化觀測點有 8個,林木生長發育情況和植物措施質量監測點 10個,林木抗性和林草覆蓋度監測點有 10個,坡面水土流失量監測斷面有10個(其中有1個為對照監測斷面),水土保持措施質量和防治效果監測點有10個,共計50個。同時,通過抽樣監測這些站點(斷面),監測工程建設區水土保持工程的完成及其效水土流失監測站點布設見布置圖(圖略)。2005年5月,各監測站點建立完畢,當年雨季(即 2005年5月底)即投監測使用。水土流失因子監測布點調查監測挖方、填方數量及面積,主要采取調查的方式進行監測。10地面觀測1#2#3#4#5#552理范圍綠化美化區和場內施工公路設置10水土流失狀況監測布點地面觀測對于工程建設區擾動地表、棄渣等施工活動引起的水土流失數量,以及變化情況擬在項目建設區存棄渣場、土石料場和場內施工公路設置 9個坡面水土流失量監測斷面,重力侵蝕觀測不設置監測斷面(點)。覆蓋物、自然條件相似,坡度相同的地方選擇1調查監測工程建設區水土流失面積變化情況,以及項目建設對下游和周邊地區造成的危害,擬通過對上述9個監測點所在的棄渣場和公路進行路線調查(如果有必要還適當安排測量調查工作)。重力侵蝕觀測設調查監測點。水土流失防治效果監測的布點地面觀測擬在在5個存棄渣場、2個土石料場、工程管理范圍綠化美化區和場內施工公路設置設置10個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監測點和10個林木抗性觀測點。調查監測擬對在5個存棄渣場、2個土石料場和場內施工公路等三個區域抽樣調查水土保持設施質量和運行情況,調查內容包括攔渣壩、攔水壩、擋墻、護面工程、截排水溝和引洪溝等。監測點(斷面)的的布點按照《水土保持監測技術規程》SL277—2002的具體要求,在指定的區域(施工場區)根據實地踏勘情況確定。監測計劃及工作安排監測計劃×××工程大規模的施工建設正在進行,因此本次水土保持監測的時間安排考慮為3.0年,共監測10次。即建設施工期為2.0年,每季監測1次,共監測8次;運行期為1年,每半年監測1次,共監測2次。根據水土保持措施的特性,水土流失量的地面觀測工作安排在每年汛期枯水季節一次,汛后一次;植物措施的地面觀測安排在每年春季和秋季各一次。調查監測工作除重力侵蝕等應在汛期結束之前進行外,其它項目的調查監測工作原則上安排在枯水季節進行。6.2監測工作安排本次水土保持監測的范圍分區、內容、方法、時段和頻次等工作安排,具體見表4-2。監測分區
表6-2×××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安排表及監測點
監測內容降雨量、雨強等觀測
監測方法簡易氣象站觀測或利用電站資料
監測時間施工期、運行期
監測頻次每日一次,自計式雨量計全 區 復核占地面積、擾動地表面積
現場調查地形測量 施工期
每季度一次主體工程壩基礎開挖兩側
復核挖填方的數量、占地面積降雨量、雨強等觀測水位、徑流量泥沙流失量地形、地貌及植被擾動變化
簡易氣象站觀測或利用電站資料現場調查、地形測量
施工期施工期、運行期運行期運行期施工期
每季度一次每日一次,自計式雨量計每年5、9月每年5、9月每季度一次渣體坡度、地高、存棄渣量、堆放面積損壞水保設施數量和質量
現場調查地形測量 施工現場調查 施工
每季度一次每季度一次存棄渣場(4個棄渣場、1個存棄渣場)
坡面水蝕面積、流失量、程度及危害調查坡面重力侵蝕數量、類型、位置、規模及危害調查已實施水保措施數量和質量工程防護措施的穩定性、完好程度及
觀測小區法、溝槽法現場巡視、調查法現場調查運行情況運行期運行情況運行期次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等調查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5、9月林草植被覆蓋度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5月植被恢復情況(綠化率)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9月林木抗性(林木越冬受害)標準地法運行期春、夏季
施工期、運行期施工期、運行期施工期、運行期施工期、
視降雨而定汛期終了一次每年一次汛期前后各一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效果觀測
現場巡視、調查法
運行期
每年59月土石料場 地形、地貌及植被擾動變化 現場調查地形測量 施工期 每季度一次挖方邊坡高度、坡度、挖方量、擾動地表面積損壞水保設施數量和質量
現場調查地形測量 施工現場調查 施工
每季度一次每季度一次臨時坡面水蝕量坡面重力侵蝕數量、類型、位置、規模及危害調查已實施水保措施數量和質量工程防護措施的穩定性、完好程度及
觀測小區法、溝槽法現場巡視、調查法現場調查運行情況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等調查運行情況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等調查標準地法運行期運行期次每年5、9月林草植被覆蓋度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5月植被恢復情況(綠化率)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9月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效果觀測地形、地貌及植被擾動變化現場巡視、調查法現場調查、地形測量運行期施工期每年591月每季度一次占地面積、擾動地表面積現場調查、地形測量施工期每季度一次已實施水保措施數量和質量現場調查運行期每年一次
施工期、運行期施工期、運行期施工期、運行期施工期、
視降雨而定汛期終了一次每年一次汛期前后各一2工程管理區(施工場(營)地、業圍綠化美化區
運行情況次運行情況次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等調查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5、9月林草植被覆蓋度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5月植被恢復情況(綠化率)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9月林木抗性(林木越冬受害)標準地法運行期每年2月水土保持措施實施效果觀測
運行期運行期
汛期前后各一每年59月地形、地貌及植被擾動變化
現場調查地形測量 施工
每季度一次場內施工公路(干支線及臨時公路)
損壞水保設施數量和質量坡面水蝕面積、流失量、程度及危害調查坡面重力侵蝕數量、類型、位置、規模及危害調查已實施水保措施數量和質量工程防護措施的穩定性、完好程度及運行情況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等調查
現場調查觀測小區法、溝槽法現場調查標準地法現場巡視、調查法
施工期運行期運行期運行期運行期運行期運行期
每季度一次視降雨而定汛期終了一次每年一次次每年59月每年59月注:1、施工期監測時限為 2.0年,運行期監測時限為 1年;2、坡面水蝕量在每年每次大暴雨和汛期終了后各監測一次;3、林木生長發育狀況等包括林木的植被類型、育苗方法、種植方式(含株間距、行間距、坑深)、苗木規格和林木的樹高、胸徑(喬木)、冠幅(灌草)、保存率和成活率等。造林成活率在造林當年秋季調查監測 1次,造林保存率在每年 5月調查監測 1次,林木的樹高、胸徑(喬木)、冠幅(灌草)在每年 9月調查監測 1次。林木抗性在每年春季初調查監測 1次。設施設備及人員組織設備設施1415161718手持式GPS1415161718手持式GPS數碼照相機計算機制圖軟件制圖軟件GPSIV型MapGISAutoCAD臺臺臺套套11211用于監測點、場地及現象點的定位和量測用于監測現象的圖片記錄序號一設施和設備型號單位設施數量備注12簡易觀測小區(場)簡易氣象站個個101包括截(排)水溝、沉沙池和集流槽場地平整、防護圍欄及安裝3 鋼釬、皮尺、卷尺、卡尺、羅盤等套2用于觀測侵蝕量及沉降變化,植被生長情況及其它測量4用品柜個2試劑、物品、資料貯存5二1實驗室改造自計式雨量計個設套備13操作臺、隔墻、水電安裝等用于簡易氣象站建設2標準雨量筒套3用于簡易氣象站建設3百葉箱套1含溫度計、濕度計4風向-風速儀套1便攜式5氣象速測系統套1便攜式,5要素6三級水準儀SD3型套1測多標樁間距7水位計套2便攜式8三角堰修建套2用于庫區河水流量測定9梯形堰修建套2用于庫區河水流量測定10土壤水分儀套1測4個深度11泥沙濁度儀套1泥沙快速測定12精密天平AG-204型套11/10000g13烘 箱101A-2II型套1帶鼓風1919易耗品20幅材及配套設備樣品分析用品、玻璃器皿、化學試劑、分析純、打印紙、等用于各種設備安裝補助材料、小五金構件及易損配件補充監測人員組成與分工本項目監測工作由×××承擔,具體人員和分工見表5-2。表5-2 ×××工程水土保持監測人員安排和組織分工姓 名性別職稱、職務專 業監測工作分工黃 兵女副教授環境工程負責項目的組織和實施薛傳東男副教授/博士地質工程負責水土流失狀況監測鐘德明男高工水工設計負責工程防護設施監測李榮華男工程師植物工程負責植物恢復措施監測李保珠男講師/博士GIS技術負責數據處理和制圖駱少勇男碩士工程地質參加水土流失狀況監測施 春女講師/碩士計算機技術參加數據處理和制圖魏海霞女碩 士區域規劃負責圖件資料的綜合整理成果提交×××工程水土保持監測工作分3.0年共10次完成。每次監測結束后,需對監測結果和原始調查資料數據進行統計對比分析,做出簡要評價,編寫監測分析報告,及時報送業主與當地水土保持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磁性探測器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碳酚海綿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砂金標牌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直聯高速自吸地泵數據監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皂蠟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白色烤漆櫥柜行業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報告
- 全新活動承接合同
- 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智能化發展計劃
- 創新思維下的新年工作目標計劃
- 如何利用案例分析改善倉庫工作計劃
- 2025年4月自考13887經濟學原理中級押題及答案
- 公司事故隱患內部報告獎勵制度
- 統編歷史七年級下冊(2024版)第8課-北宋的政治【課件】j
- 新課標(水平三)體育與健康《籃球》大單元教學計劃及配套教案(18課時)
- 大學生創新創業基礎(創新創業課程)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創業思維-創造你喜愛的人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浙江旅游職業學院
- 污水池防腐施工方案改
- 公務用車派車單、車輛維修保養申請單(修訂版)
- 花卉病蟲害防治基本知識PPT精品文檔
- 人事考試成績復查申請表
- 生產經營單位生產安全事故應急預案評審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