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_第1頁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_第2頁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_第3頁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_第4頁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作為一名教職工,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學設計,教學設計要遵循教學過程的基本規律,選擇教學目標,以解決教什么的問題。教學設計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1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酈道元和《水經注》等。2、過程與方法:通過講故事、動手實踐,培養學生綜合歸納能力,從歷史人物和歷史文化中汲取精神營養,提高自身素質。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學習本課,增強民族自豪感,讓學生明白刻苦專研是成功的秘訣,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二、學情分析初一的學生已經學過關于圓的周長的計算,對于圓周率的概念有一定的基礎,但是對于割圓術和算籌的計算方法的了解和掌握還有一定的難度。三、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祖沖之和圓周率。教學難點:圓周率的推算方法。四、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導入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1、導入:猜一猜:爺爺參加了100米賽跑.(打我國古代一著名數學家)——祖沖之2、解釋課題:「魏晉南北朝」一個朝代名稱的復合詞。「魏」指的是三國里的曹魏。「晉」主要指的是司馬氏所建立的西晉與東晉(此時北方是「五胡十六國」時代)。「南北朝」則指當時南北對峙的幾個朝代,南方包括宋、齊、梁、陳四朝,北方則有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3、承上啟下;上承秦漢,下啟隋唐。發生在分裂動蕩的時代,不僅在在中國歷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在世界上也占有重要位置。教師提問補充之前各朝代的文化。活動2【講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探究一:祖沖之和圓周率1、讓學生自學本目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插圖《古代骨算籌》、《祖沖之》畫像以及120頁“自由閱讀卡·神奇的小棍”,并思考回答:(1)祖沖之最突出的貢獻是什么?什么叫做圓周率?祖沖之推算出的圓周率是多少?這項成就領先于世界多少年?(2)祖沖之采用什么方法計算圓周率?(3)祖沖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沖之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什么?學生展示:祖沖之是南朝時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數學領域求得比較精確的圓周率;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比例叫做圓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7位數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就領先世界近一千年。祖沖之計算圓周率利用前人創造的“割圓術”。祖沖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他從小就對科學研究興趣濃厚,注意學習前人的成就,但不盲從,敢于創新。刻苦鉆研,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祖沖之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他有許多值得后人學習的優秀品質。其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鉆研和創新的精神。2、教師點撥:(1)祖沖之為什么要推算圓周率?(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歸納)圓周率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應用十分廣泛,只要涉及到圓的問題,都要運用圓周率。應用于數學、天文學、歷法、機械制造等各領域,(2)“割圓術”是怎么回事?正多邊形邊數越多,他的周長越逼近圓的周長,面積越逼近圓的面積,圓周率的數值就越精確。如果按照割圓術計算,要得到小數點以后七位精確的圓周率值,這就需要對9位數字以上的大數進行上百次加減乘除和開方運算。這絕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祖沖之付出了艱苦的勞動。3、魏晉南北朝時期,自然科學方面,除了數學以外,農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其中,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杰出的代表。活動3【講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探究二: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讓學生自學本目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賈思勰種植農作物》、《賈思勰》畫像等,思考回答:“齊民”和“要術”的含義是什么?《齊民要術》屬于哪一門科學?“齊民”指平民百姓。“要術”指謀生方法。《齊民要術》的含義為一般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與出發點則在農業。屬于農業科學。2、賈思勰是怎樣寫成《齊民要術》一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學生回答:他一生致力于農業研究,翻閱大量古代農業文獻資料,熟悉農諺、歌謠。他不辭辛勞,四處訪問有經驗的老農。還親自種植農作物。3、教師引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齊民要術》是賈思勰把理論和實踐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產物。由此,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學生回答:主要內容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這部書對于農業生產有什么作用?影響怎樣?歷史地位怎樣?有指導作用。直到北宋年間政府仍用來指導農業生產。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4、引導學生回顧古代農業發展情況:(1)我國原始農耕時期,就已經領先于世界種植哪三種農作物?(水稻、粟、蔬菜)(2)我國漢朝農耕技術又有怎樣的發展?(西漢的耕犁已經安裝犁壁耕地,使用耬車播種,掌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而且大規模治理黃河和興修水利等)5、前面我們學習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和農學成就,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的地理學也很有特色。酈道元的《水經注》成為地理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詳細內容。活動4【講授】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探究三:酈道元和《水經注》1、教師介紹:大約在漢魏的時候,我國出現一部以全國水道為綱的地理著作《水經》。酈道元認為書中記載過于簡單,不能詳盡地把祖國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的情況描述下來。于是,他選擇《水經.》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寫了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專著。這部巨著對后世有廣泛的影響。它不僅受到后世地理學家的重視,也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農田水利家、文學家所重視。2、讓學生自學本目內容,思考回答:《水經注》的性質、內容、文字特色是什么?它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著作。內容以注錄全國水道系統為綱,詳細介紹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特色是文字優美,對景物的描寫如詩如畫。《水經注》對三峽兩岸猿聲的描寫:譯成白話為: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聲音,那樣哀婉,久久不絕。打魚的人唱歌道:巴東三峽巫峽最長,猿叫三聲就使人淚沾衣裳。活動5【活動】走進歷史,感受歷史1、讓學生體會祖沖之“算籌”之法,體會圓周率計算方法之艱巨。2、你認為祖沖之、賈思勰和酈道元為什么能在科學技術的道路上獲得成功?通過討論使學生學會合作學習并體會祖沖之、賈思勰、酈道元在科學研究中刻苦鉆研、注重實踐的科學精神。活動6【講授】小結師生小結、反思鞏固教師提供列表,學生展示完成:(也可引導學生獨立制作《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主要科技成就簡表》,使學生學習制作圖表的方法。培養學生利用圖表陳述歷史問題的表達能力。)人物生活時代主要貢獻活動7【測試】搶答題1、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的數值領先世界多少年?2、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一部什么書?3、我國古代地理學名著《水經注》成書于何時?4、祖沖之推算的圓周率數值是多少?5、賈思勰生活于何時?6、《水經注》是誰的著作?活動8【作業】課后作業填充圖冊。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一)教學設計21教學目標(一)知識與能力:1.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重要科技成就:祖沖之和圓周率;賈思勰和《齊民要術》;酈道元和《水經注》等。(二)過程與方法:1、通過對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科技成就的學習,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和動手能力;2、從優秀歷史人物和文化成果中吸收精神營養,提高自身素質和文化修養。(三)情感態度價值觀:1、通過教學,使學生認識:南北朝時期的科學成就承上啟下,在我國科技史上放射異彩,是中華民族貢獻給人類的一份寶貴財富,我們應為此深深感到驕傲與自豪。2學情分析3重點難點教學重點:祖沖之和圓周率教學難點:圓周率的概念及其推算方法4教學過程4.1第一學時教學活動活動1【導入】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1、解釋課題:我國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雖然發生分裂,但是由于北方民族大融合和南方經濟大大開發,南北經濟的發展,共同促進了這一時期的科技文化繁榮。課題“承上啟下”的涵義是指魏晉南北朝的文化上承秦漢、下啟隋唐,是一個重要的轉折時期。魏晉南北朝的文化不但在我國歷史上有著重要地位,而且在世界上也得到重視。2、導入新課:1967年,國際天文學聯合會把月球上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祖沖之山”;紫金山天文臺將該臺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祖沖之星”。祖沖之有哪些突出的貢獻?他生活的時代,還有哪些重要的科技成就問世?帶著這些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21課——承上啟下的魏晉南北朝文化。活動2【活動】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探究一:祖沖之和圓周率讓學生自學本目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插圖《古代骨算籌》、《祖沖之》畫像以及120頁“自由閱讀卡·神奇的小棍”,并思考回答:(1)祖沖之最突出的貢獻是什么?什么叫做圓周率?祖沖之推算出的圓周率是多少?這項成就領先于世界多少年?(2)祖沖之采用什么方法計算圓周率?(3)祖沖之取得重要的成就的原因?祖沖之最值得學習的地方是什么?學生展示:祖沖之是南朝時著名的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在多方面取得成就,最突出的是在數學領域求得比較精確的圓周率;圓的周長和直徑之間的比例叫做圓周率;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7位數字,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這項成就領先世界近一千年。祖沖之計算圓周率利用前人創造的“割圓術”。祖沖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他從小就對科學研究興趣濃厚,注意學習前人的成就,但不盲從,敢于創新。刻苦鉆研,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祖沖之是我國古代偉大的科學家,他有許多值得后人學習的優秀品質。其中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是他的刻苦鉆研和創新的精神。教師點撥:(1)祖沖之為什么要推算圓周率?(學生分組討論,教師歸納)圓周率是圓的周長和直徑的比值,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它的應用十分廣泛,只要涉及到圓的問題,都要運用圓周率。應用于數學、天文學、歷法、機械制造等各領域,魏晉南北朝時期,自然科學方面,除了數學以外,農學方面也取得了很大成績。其中,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是杰出的代表。探究二: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讓學生自學本目內容,指導學生閱讀插圖《賈思勰種植農作物》、《賈思勰》畫像等,思考回答:“齊民”和“要術”的含義是什么?《齊民要術》屬于哪一門科學?“齊民”指平民百姓。“要術”指謀生方法。《齊民要術》的含義為一般群眾生產生活的重要方法。而其中心與出發點則在農業。屬于農業科學。2、賈思勰是怎樣寫成《齊民要術》一書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學生回答:他一生致力于農業研究,翻閱大量古代農業文獻資料,熟悉農諺、歌謠。他不辭辛勞,四處訪問有經驗的老農。還親自種植農作物。教師引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齊民要術》是賈思勰把理論和實踐緊密、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的產物。由此,我們能從中得到什么啟示呢?學生回答:答案一:讀書時一定要聯系實際,不要死讀書。要學以致用。答案二:經驗只有上升到理論的高度,它才有更實際的指導意義。主要內容介紹了農、林、牧、副、漁業的生產技術和方法;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農作物必須因地種植;提倡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這部書對于農業生產有什么作用?影響怎樣?歷史地位怎樣?有指導作用。直到北宋年間政府仍用來指導農業生產。是我國現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引導學生回顧古代農業發展情況:(1)我國原始農耕時期,就已經領先于世界種植哪三種農作物?(水稻、粟、蔬菜)(2)我國漢朝農耕技術又有怎樣的發展?(西漢的耕犁已經安裝犁壁耕地,使用耬車播種,掌握二牛抬杠的耕作方法,而且大規模治理黃河和興修水利等)前面我們學習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數學和農學成就,除此之外,這一時期的地理學也很有特色。酈道元的《水經注》成為地理學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詳細內容。探究三:酈道元和《水經注》教師介紹:大約在漢魏的時候,我國出現一部以全國水道為綱的地理著作《水經》。酈道元認為書中記載過于簡單,不能詳盡地把祖國地理、歷史、風土人情的情況描述下來。于是,他選擇《水經.》作底本,采用作注的形式,撰寫了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專著。這部巨著對后世有廣泛的影響。它不僅受到后世地理學家的重視,也為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農田水利家、文學家所重視。讓學生自學本目內容,思考回答:《水經注》的性質、內容、文字特色是什么?它是一部綜合性的地理學著作。內容以注錄全國水道系統為綱,詳細介紹江河流經地區的山川城鎮、地形物產、風土人情、歷史古跡等。特色是文字優美,對景物的描寫如詩如畫。《水經注》對三峽兩岸猿聲的描寫:譯成白話為:空曠的山谷里傳來猿叫的聲音,那樣哀婉,久久不絕。打魚的人唱歌道:巴東三峽巫峽最長,猿叫三聲就使人淚沾衣裳。活動3【測試】三、達標測評:一選擇題:1它的作者是賈思勰,它是我國現在的第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它是()。A、《齊民要術》B、《水經注》C、《本草綱木》D、《天工開物》2下列著作由北朝人撰寫的是()。①《綴術》②《水經注》③《齊民要術》④《論衡》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下列不屬于《齊民要術》內容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