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8課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并序練習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1頁
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8課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并序練習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2頁
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8課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并序練習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3頁
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8課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并序練習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4頁
新教材高中語文第三單元第8課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并序練習含解析部編版必修上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5夢游天姥吟留別登高琵琶行并序一、基礎鞏固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A.天姥(mǔ)幽咽(yè)覺時(jué)暝色(mínɡ)B.唧唧(jī) 潦倒(liáo) 澹澹(dàn) 淥水(lù)C.荻花(dí) 殷巖(yǐn) 層巔(diān) 霹靂(lì)D.鈿頭(diàn)魂魄(pò) 霓裳(ní) 蝦蟆陵(há)解析:“覺”應為“jiào”。答案:A2.下列詩句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B.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C.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D.坐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解析:“坐”應為“座”。答案:D3.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A.煙濤微茫信難求(確實、實在)B.渚清沙白鳥飛回(水中小洲)C.秋月春風等閑度(平常,隨隨便便)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著)解析:暝:昏暗。答案:D4.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項是()A.惟覺時之枕席B.暮去朝來顏色故C.凄凄不似向前聲 D.舉酒欲飲無管弦解析:A項,古義:醒來;今義:睡覺時。B項,古義:容貌;今義:由物體發射、反射或透過的光波通過視覺所產生的印象。C項,古義:以前;今義:往前。答案:D5.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的用法與其他不同的一項是()A.遂命酒 B.栗深林兮驚層巔C.歌以贈之 D.虎鼓瑟兮鸞回車解析:B項是使動用法,其他都是名詞作動詞。答案:B6.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勢拔五岳掩赤城”中的“五岳”是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的總稱。B.“艱難苦恨繁霜鬢”中的“艱難”指詩人自己生活多艱,又指國家多難。C.“司馬淚痕多”的典故出自“江州司馬青衫濕”一句,其中的“青”是唐代官職低的服色。D.“夢啼妝淚紅闌干”意思為“夢中啼哭,臉上的脂粉干了,淚也流干了”。解析:意思為:從夢中哭醒,搽了胭脂粉的臉上流滿了一道道紅色的淚痕。答案:D7.理解默寫。(1)《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作者蔑視權貴的詩句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2)《夢游天姥吟留別》中由夢境轉入現實的過渡句是: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3)杜甫在《登高》中發出“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的感慨,抒發了漂泊異鄉、年老體衰的惆悵之情,也蘊含著與生命的衰弱頑強抗爭的精神。(4)《登高》中道出郁積作者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國運之恨,無限悲涼難以排遣的詩句是: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5)《琵琶行并序》中點明作者秋夜送別友人這一事件并渲染出悲涼氣氛的詩句是: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6)《琵琶行并序》中描寫琵琶女不愿出場但又盛情難卻、猶豫不決的矛盾心情的詩句是: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二、閱讀理解(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8~9題。登高[唐]杜甫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8.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與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寫作者登高的見聞,描寫了風、天、猿、渚、沙、鳥等具體的景物。B.頷聯也是寫景,但手法與首聯不同,如果說首聯是一幅工筆畫,那么頷聯就是一幅寫意畫。作者抓住典型的景物——蕭蕭的落木、滾滾的江水,加以渲染,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C.頸聯作者點明詩旨。作者登高望遠,由無邊的落木、不盡的江水,聯想到自己漂泊萬里,暮年多病,抒發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D.杜甫是憂國憂民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對人生有大悲憫,“艱難苦恨繁霜鬢”也正反映了這一點。解析:“抒發了怨天尤人的牢騷,這是孤獨者的慨嘆”理解有誤。答案:C9.《登高》前四句描繪了一幅什么樣的圖畫?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答案:描繪了一幅凄涼的秋景圖。抒發了作者感慨韶光易逝、壯志難酬的悲愴之情。作者仰望茫無邊際、蕭蕭而下的落葉,俯視奔流不息、滾滾而來的江水,“無邊”“不盡”,透出沉郁悲涼之感,不僅寫出了空間的廣漠,更強調無處不含悲秋之氣。(二)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10~11題。西閣夜①[唐]杜甫恍惚寒山暮,逶迤白霧昏。山虛風落石,樓靜月侵門。擊柝②可憐子,無衣③何處村。時危關百慮,盜賊爾猶存。【注】①大歷元年(766),作者移居菱州,初寓山中客堂,秋后,寓西閣。本詩寫于移居西閣時。②擊柝:敲打梆子,用于報時或警戒。③無衣:出自《詩經·秦風·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10.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A.首聯描繪江上初夜景色,頷聯描繪山上夜中見聞,動靜結合,景色相映成趣。B.前兩聯“暮”“昏”著眼時間,“風”“月”著眼景物,內容富有層次感。C.詩歌善用修辭,如“白霧昏”“風落石”運用了比擬手法,使景物描寫形象生動。D.詩歌尾聯直抒胸臆,安史之亂雖已結束,詩人依舊關注紛亂時局,擔心百姓。解析:C項,“‘白霧昏’‘風落石’運用了比擬手法”理解有誤,這兩處并未運用比擬手法。答案:C11.頷聯和頸聯在抒情手法上有何不同?請結合詩歌簡要說明。答案:①頷聯借景抒情,借山風落石、靜月侵樓營造清冷寂靜的氛圍,委婉地表達了詩人寓居他鄉的痛苦之情。②頸聯借典抒情,“擊柝”暗喻戰事,“無衣”以待戰事,含蓄地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紛亂的憂慮。(三)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2~13題。古風(其十九)[唐]李白西上蓮花山,迢迢見明星。素手把芙蓉,虛步躡太清。霓裳曳廣帶,飄拂升天行。邀我至云臺,高揖衛叔卿①。恍恍與之去,駕鴻凌紫冥。俯視洛陽川,茫茫走胡兵。流血涂野草,豺狼②盡冠纓。【注】①衛叔卿:傳說中的仙人。據《神仙傳》載,衛叔卿曾乘云車、駕白鹿去見漢武帝,但漢武帝對他只以臣下相待,于是他大失所望,飄然離去。②豺狼:指安祿山及其部下。12.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這首用游仙體寫的古詩,反映了作者獨善兼濟的思想矛盾和憂國憂民的沉痛感情。B.全詩分為兩部分:前十句為第一部分,寫游仙;后四句為第二部分,寫現實。C.開頭兩句交代游仙之地,寫山高險峻之態,西岳華山的蓮花峰上明星閃爍。D.進入仙境后“俯視洛陽川”的景象是當時安史之亂悲慘現實的寫照,表達了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懷。解析:C項,“明星”是華山玉女名。從下文“邀我至云臺”可以推斷出這是一個人名。答案:C13.這首詩與《夢游天姥吟留別》在主旨上有什么不同?答案:這首詩表現了詩人出世和入世的矛盾思想以及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夢游天姥吟留別》表現了詩人不事權貴的傲岸性格。三、語言運用14.王先生想邀請熟識的某知名京劇表演藝術家來自己家參加父親的八十壽宴。下面是王先生寫的邀請函的正文內容,其中有五處措辭不當,請找出來并加以修改。茲定于2019年12月25日(星期三)11時在府上為家慈舉辦八十歲華誕。家慈是個京劇迷,他有一些京劇問題向您垂詢,熱切期望能與您合作表演《捉放曹》,還請您不吝賜教。請屆時務必光臨!答案:①“府上”改為“寒舍”。②“家慈”改為“家嚴(或家父)”。③“華誕”改為“壽宴”。④“垂詢”改為“請教”。⑤“請屆時務必光臨”改為“真誠期待您的光臨”。(意思符合題意即可)15.用下面的詞語組成兩副有關中秋節和重陽節的對聯。要求:上下聯各為七字。語意連貫,符合節日和對聯的特點,不得重復使用詞語。黃菊倚風月靜池塘紫門臨水風搖簾幕村酒熟桐葉影稻花香桂花香答案:中秋:月靜池塘桐葉影,風搖簾幕桂花香。重陽:黃菊倚風村酒熟,紫門臨水稻花香。16.李白、杜甫、白居易、曹雪芹、魯迅、海明威,一個個熠熠生輝的名字。請你從中選擇一個對象,為他寫一段頒獎詞,贊頌他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