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案例 心聲_第1頁
教學案例 心聲_第2頁
教學案例 心聲_第3頁
教學案例 心聲_第4頁
教學案例 心聲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心聲》教學案例青龍縣草碾中學韓賀一、教材分析

《心聲》是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它傳達著一個信號:教師在傳統意義上承擔著“傳道、授業、解惑”重大職責的“絕對權威”的地位,正在新的背景,新的對象面前悄悄動搖著。文中作者通過一節不同尋常的公開課向我們發出了沉重的質疑:“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公開課教學難道是上臺表演嗎?嗓子不好的人,就只能躲在樹林子里讀他喜歡的課文嗎?”作者黃蓓佳一次又一次借助細致的心理描寫表達著文中主人公京京的心聲,表達著她對教育問題的關注與思考。借主人公之口表達了眾多受教育者的心聲——呼喚教師對學生的尊重和愛護,呼喚珍視學生的美好情感和獨特體驗。新課標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而這一觀點不正是作者力圖通過她的作品告訴我們的嗎?因此,在本課教學中我們首先要關注作品中主人公李京京的形象,力求通過對李京京心理的分析,挖掘出作品深刻的主題含義,進而結合實際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引導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師生觀。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把握小說塑造的人物形象,辯證理解人物的社會意義,理解“心聲”的深刻意義。2.過程與方法:通過分角色朗讀和對矛盾沖突的分析,運用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挖掘人物的內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題。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理解作者以“心聲”為標題的深刻含義,引導學生學習主人公對美好生活的執著追求,促進健康師生關系的形成。教學準備:完成第一課時教學任務。1、梳理故事情節,整體把握文章內容:故事的開端:李京京朗讀課文的請求遭到拒絕;故事的發展:李京京用真情和獨特的體驗朗讀課文(1李京京在樹林子里的朗讀、體會和回憶;2李京京糾正同學的朗讀遭到嘲笑);故事的高潮和結局:李京京勇敢舉手,在公開課上朗讀了課文。2、引導學生調動自己的生活經歷和生活體驗進行個性化片斷朗讀、分角色創造性朗讀(根據朗讀和表現需要自行取舍)教學過程:一、學生自主學習階段:①日記續寫朗讀,②讀報,③推薦座佑銘。師:通過上一節課的閱讀學習,我們對《心聲》一課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這一節我們將繼續學習黃蓓佳的《心聲》一課。本節學習任務有二項:①通過對人物的分析,把握文章的主題。②理解心聲的含義。師:首先,我們有請最后一組的同學為我們再現這堂特殊的公開課前后發生的故事。生分角色朗讀。師:同學們注意黑板上的這幾個字,剛才朗讀的同學讀音不準確。我們共同溫習一下。生(齊):擦(cā)害怕(hàipà)禱告(dǎogào)(評:教師課前準備充分,強調基礎知識及時準確)師:同學們認為誰讀得最好?生(齊):張--!師:為什么?生1:聲音洪亮,有感情。師:是啊,聲音洪亮,語句流暢,感情充沛,的確很好。還有誰比較好?生2:張--!師:為什么?生2:她模仿老師的語調特別逼真。師:有同感嗎?生(齊):有!師:這組同學的表演還有什么優點嗎?生1:我覺得他們對課文進行的刪減處理得好,既節省了時間又沒丟情節。師:你聽得很認真!這組同學創造性的處理課文的方法和做法值得我們學習。但是,大家發現沒發現,這個小組的朗讀有一個小問題呀?生2:爺爺沒說話。(笑)師:可憐的“爺爺”沒有說話的機會。看來,我們在準備分角色朗讀前角色間讀前充分的的溝通是很必要的。現在誰能給大家說說,下一次讓你組織分角色朗讀你會怎樣做?生:我首先選人,選朗讀好的。(師生笑)然后,給合聲音特點分工,然后按分好的角色試一遍,看看要多長時間,如果時間過長,就考慮刪去一些內容,留下重要的,就像張--這組這樣。(師生笑)要是時間太短,還得讓平時寫作文好的組員,給臺詞少、又挺重要的人物加幾句話,然后再全體練幾遍。保證萬無一失。(師生再笑)(評:對分角色朗讀,有評價,有指導,引導學生做總結,既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又加深了學生對該項知識的認識)師:看來受了這一組的啟發之后,我們的同學足可以兼職當編劇和導演了。(學生笑)二、合作交流(互動對話)階段:好了,同學們,剛才這組同學幫我們回顧了課文的情節及人物形象,現在給大家幾分鐘時間,請以小組為單位,嘗試用幾個詞語概括出你們對文中主要人物的印象,并說出你這樣概括的依據。(學生討論,教師巡視,針對性點撥指導)(評;學生討論氣氛熱烈,不走形式,不走過場。討論中,教師邊巡視,掌握討論進程,一邊又選擇的加以點撥。有效加深了學生對人物的思考)師:現在誰來先說說對李京京的印象?生1:李京京:勇敢——在課文的第2和4自然段,他在公開課上,沒有人敢舉手朗讀的情況下舉起了手,表現他勇敢。師:嗯,不錯。(教師板書)生2:在課文的第20和59自然段,他每次讀到這個故事就想起鄉下的爺爺,這說明他銘記親情,渴望親情。(教師板書)師:京京讀到這個故事時除了想起鄉下的爺爺還想起誰了?生3:想起了妮兒。師:這說明什么?生3:他不僅渴望親情,也渴望友情。師:很好。(教師板書)還有誰補充?生4:他還天真率直——趙小楨讀得不好,他當眾指出來,一點也沒考慮可能會得罪別人。師:同意嗎?生(全體):同意。(教師板書)師:還有補充嗎?生1:李京京還很固執。師:怎么知道的?生1:當他第一次要求讀課文被拒絕后,沒有放棄,自己偷偷在樹林里讀,還聽同學們讀,而且誠懇地提出建議,被同學們奚落后,在公開課上,冒著可能被老師再次拒絕、被同學嘲笑的危險,再一次舉手請求讀課文。師:你分析得很細,很好,但是從感情色彩上“固執”多用作貶義詞,你能換一個褒義詞,或中性詞嗎?生1:……堅持,不好。想不出來。師:其他同學幫他一下忙吧!生2:執著。師:(向生1)怎么樣?生1:好!(教師板書)(評:不包辦代替,體現學生主體性,發展學生能力)師:李京京為什么對讀這篇文章如此執著呢?生1:李京京想在公開課上朗讀這篇文章,是因為李京京與“萬卡”經歷相似,在感情上產生了共鳴,李京京理解“萬卡”的內心感受,“萬卡”想念爺爺,他也想念爺爺。李京京覺得文中的“萬卡”就是自己。師:你是根據什么得出這個結論的?生:我是根據課文第19—24段中的敘述得出這個結論的。師:很好。京京從第一次要求讀課文被拒絕到最后成功,經歷了幾次小的轉折,此間他的愿望始終沒有動搖過,我們不能不被他執著追求的精神深深感動。我們把目光再投向程老師,程老師為什么不同意讓李京京在公開課上朗讀課文呢?生:因為李京京聲音沙啞,程老師認為他讀不好,會影響班級和學校的榮譽。師:在我們看來問題似乎很簡單,但原因真的如此簡單嗎?還有什么別的原因呢?請大家再讀課文,找出依據。生1:“一聲呵斥”“程老師不滿地盯住他”,說明在程老師眼中李京京是個“壞”學生。生2:李京京要求在公開課上朗讀他喜歡的課文,程老師干干脆脆的回答,“不行,……念不好”,說明程老師不在乎學生的感受,對學生不信任、不尊重。師:大家不僅目光如炬,而且很有勇氣和見地。下面就讓我們來評價一下程老師吧!生1:對學生不信任、不尊重。弄虛作假,愛慕虛榮。(教師板書)生2:帶有色眼鏡看人,根本不懂教育。師:好嚴厲的批評啊!看來大家是很難喜歡她了,是嗎?(教師目光詢問全體,有人點頭。)(評:有目的引導學生辯證的看待人或事物,并客觀加以評價。)生1:我認為這樣評價程老師不公平?師:為什么?生1:在一所學校里,為什么選程老師上區公開課?說明她教得好,她有能力也有水平,是個好老師。課文第5段說她“一看就知道是個認真,好強又有點自信的人,”。還有公開課前,她認真的安排也說明她很認真好強,雖然弄虛作假了,那也是為了學校的榮譽呀!難道不值得原諒嗎?(學生片刻沉默,教師以目光詢問、等待)生2:我也同意她的看法,我們對程老師太苛刻了。她并非不懂教育,公開課上,當她在無奈之下叫了李京京,并聽了京京讀完一段之后,她已經認識到自己錯了,她讓李京京把課文讀完,正說明她要用這種方式表現對李京京的重新認識,并以此表達自己的歉意,這說明她是懂教育的。生3:我也認為她知錯就改,她仍然是個好老師。(教師完善板書)師:同學們的善良和寬容真的讓為師感動,我相信在座的其他老師一定也像我一樣,你們為我和老師們也上了一堂課,讓大家受了一次深刻的教育。人無完人,老師也不是圣人,有時也會被名利困擾,犯下一些錯誤,甚至急功近利,忽視同學的感受,但是同學們的寬容和真誠的理解是最好的藥方,足以根治愛繤虛榮的頑疾。程老師如此,我也是如此。作為老師的我,從程老師的這節課中,受了很大的教育,那么,同學們你們從李京京身上得到了哪些啟示呢?生1:要勇于追求,不怕失敗。(師點頭表示贊同)生2:要銘記親情和友情。(師點頭表示贊同)生3:要給自己一個機會,要勇于展示自己的優點。生4:遇到挫折,不要輕言放棄。師:是呀,同學們,人生的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難免遭逢逆境,當你純真美好的愿望,被人拒絕、甚至招致嘲諷和奚落,你是選擇放棄追求,從此灰心喪氣,還是懷恨在心、伺機報復?李京京同學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我真誠的希望同學們在你未來的人生旅途上,在挫折和挑戰面前,不氣餒,不抱怨,以自己頑強的毅力和樂觀向上精神為自己贏得成功的掌聲。(評:由課文內容自然過渡到人生觀、道德觀教育,將德育滲透于教學環節之中)三、鞏固提升階段:師:親愛的同學們,這個故事雖然寫于80年代,然而今天讀來仍像發生在我們身邊的一般。從同學們的朗讀到對人物的評價,無不滲透著你們對人物的愛憎,我想此時此刻對“心聲”的含義,你們一定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生1:是李京京想要在公開課上鍛煉和展示自己的心聲。生2:是李京京渴望得到老師、同學的肯定、理解和尊重的心聲。生3:是李京京想念爺爺、渴望父母和諧、家庭溫暖的心聲。生4:是李京京渴望得到友誼、親情的心聲。生5:還應該是全體學生的心聲,是渴望老師關心愛護每一個學生的心聲。師:從我的角度來看,還有呼喚教育回歸自然,呼喚理解和溝通的心聲。以上的這些,恐怕連作者自己也不曾一一想到。帶著對“心聲”的獨特理解,讓我們用自己的語言來概括本文的主題吧!提煉小說的主題可以借鑒概括記敘文中心的方法。沒有思路的同學可以參考黑板上老師給出的格式。(主題:本文通過()的故事,塑造了()形象。啟示我們()。評:利用填空形式,幫助學生把握小說的主題,既體現學法的指導,同時又因材施教,令基礎薄弱的同學有所遵循,基礎好的同學則可實現超越。)生:本文通過區公開課上李京京執意要朗讀課文的故事,塑造了一個天真率直、渴望親情友情、渴望被理解和尊重的學生形象,啟示老師們應當尊重、愛護每一個學生。生:本文通過李京京執著追求并取得成功的故事,塑了一個天真、率直、執著追求的學生形象,啟示我們對自己的理想不要輕言放棄。師:真棒,我期待著你們的成功。生:本文通過一堂公開課前后發生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弄虛作假。師:太特別了,你突破了老師給定的格式,而且還從文中習得了一個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很有見地,也很有個性。生:本文通過一個男孩在語文課上,渴望表達親情和友情故事,啟示我們要永遠銘記親情,也告訴父母和老師應該關心自己的孩子,避免他們受到心靈的傷害。師:你真是一個,細心而又有愛心的好孩子,同學們,當我們從不同角度和不同的人物去分析課文時,我們發現小說展示給我們的主題也不盡相同。一篇好文章猶如一顆七彩鉆石從不同角度可以折射出不同的美麗,我們不能只將目光聚焦于文章的內容上,讓我們用聰慧的眼睛去另覓文中的閃光之處。大家不妨交流一下。(學生小范圍討論,教師稍作巡視)生1:本文表現人物時,用動作、神態描寫表現人物心里活動,特別真實。師:請舉個例子。生1:文中第11段“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動著身子,眼巴巴地望著老師,仿佛想說什么”、第13段“京京臉一紅,低下了頭。”動作和神態描寫生動表現了李京京想提出讀課文的要求又擔心被拒絕的心理。師:很好,很準確。生2:文中對李京京的心里描寫真實感人,如第17段“她多么喜歡這個故事啊!他真相念一段,哪怕是幾行字的那么一小段呢!他準能念好。朗讀課文難道一定要唱歌的嗓子嗎?”師:是呀!不知大家注意了沒有?本文用了第三稱來敘述故事,同時運用了多段心理描寫,非但沒有產生強加于人的感覺,反而讓人覺得,真實自然,這種描寫方法叫做內心讀白。此法運用恰當,與第一人稱的心理描寫一樣可以產生震撼人心的效果。同學們,當我們帶著對李京京的無限留戀與本文告別時,也許細心的你會發現,在自己的心中多了一面鏡子。我從“程老師”這面鏡子中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而你們更教會了我善良和寬容。我的心里萌生了一個愿望:讓我們彼此用寬容和愛搭起真誠的溝通和理解之橋,攜起手來迎接屬于我們的明天。同學們,你們愿意嗎?生(全體):愿意!師:今天讓我們也以“心聲”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習作,將今天這堂課上的感受記錄下來,將你想對老師或家長說的話記錄下來,下一節課我們再來交流,好嗎?生(全體):好!沒問題!教學反思:隨著135互動課堂教學模式的不斷深入,作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我們都有這樣的經驗:教師的一舉一動、一顰一笑都將在學生的眼底心中留下深刻印象。你給學生一個冷眼,收獲的將是無數個輕蔑;你給學生一張笑臉,收獲的將是無數個尊敬。上這樣一節課的本身,對自己就是一次挑戰和考驗,學生會自然而然地拿任課教師與“程老師”作比較。但當自己聆聽學生們對人物的理解時,我為自己的狹隘感到羞愧。無論是平日里怎樣淘氣、怎樣的不愿學習的學生,對他們心目中的老師都是寬容的,這種寬容不帶有任何的附加條件,使教育者本身也深受教育。但是,與此同時我清醒地感覺到:他們對教師的尊敬不再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