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概述_第1頁
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概述_第2頁
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概述_第3頁
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概述_第4頁
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概述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主講:李先鋒自我介紹:李先鋒山東曹縣人1999山東師范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經濟學學士2007西北師范大學地理教學論專業教育學碩士研究方向:旅游地理,旅游規劃與開發,飯店管理聯系方式:pioneer1976@163.comQQ:308718646工作簡歷:☆1999-2001年,在山東省社會勞動保障廳城鎮訓練中心工作,歷任東方大廈(三星級酒店)前廳部領班、主管、大堂經理;☆1999-2001年,在山東省勞動技術學院和濟南民政學校兼職授《旅游學概論》《客房操作實務》和《英語》等課程。并在濟南舜耕山莊旅行社兼職導游。☆2001-2004年,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國家民委委屬院校)文化旅游管理系專職教師,并兼系輔導員;先后承擔《旅游資源開發與規劃》、《區域旅游規劃原理》、《公共關系》、《飯店管理》、《旅游涉外禮儀》、《導游概論》、《導游業務》、《導游基礎知識》、《導游政策法規》、《模擬導游》等課程的教學任務;☆2003年9月-2004年2月,在上海同濟大學城規學院進修學習。參與科研項目:☆2004.11——2005.2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西部地區生態建設補償機制、配套政策和評價體系”課題的繪圖工作。☆2005.5――2006.10負責清水縣旅游發展規劃和五個景區的總體規劃工作。☆2005.7――2006.12參與涇川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工作。☆2005.10——2006.6負責“甘肅省旅游業發展與政府主導型戰略”研究工作。☆2005.11——2006.1參與“青藏鐵路社會影響評價”課題的資料收集工作。☆2006年8月參與西北師大與日本奈良大學合作的“中國西部地區改革開放與西部大開發進展研究”課題。課程結構第一部分景區概述第二部分景區開發第三部分景區管理第一部分景區概述景區概念體系景區分類與功能中外景區的發展歷程旅游景區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我國景區發展趨勢景區開發管理的基本任務第二部分景區開發景區開發可行性研究景區選址與布局景區策劃與設計景區開發項目的管理第三部分景區管理景區服務質量管理景區的營銷管理旅游景區環境管理旅游景區的游客管理旅游景區人力資源管理旅游景區財務管理旅游景區的標準化管理旅游景區的法律制度參考書目及多媒體資源參考書:1、《旅游景區開發與管理》鄒統釬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2、《景點開發與管理》約翰·斯沃布魯克著張文等譯中國旅游出版社3、《現代旅游區開發與經營管理》王德剛等著青島出版社4、《旅游地策劃》張祖群張宏編著中國標準出版社5、《旅游標準匯編》中國標準出版社第一編輯室編中國標準出版社6、《活動項目策劃與管理》LynnVanDerWagen著宿榮江等譯旅游教育出版社多媒體資源第一章景區概述本章教學目標:1、掌握景區的概念、分類和功能;2、了解中外景區的發展歷程;3、熟悉景區發展的趨勢;4、掌握景區管理的基本任務第一節景區概念、分類與功能

一、景區的概念界定

景區(TouristAttractions)在我國國家標準中也稱為“景點”。由于歷史的原因,景區也常常被稱為風景名勝區、風景旅游區、旅游區、旅游景區等等,還有主題公園、國家公園、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遺產公園、自然保護區、旅游度假區等等稱呼。在空間維度的語境下,景區經常被稱為景點、旅游景區、旅游區在要素維度的語境下,景區經常被稱為風景名勝區、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遺產公園。在功能維度的語境下,景區經常被稱為風景旅游區、旅游度假區、主題公園、自然保護區。表1-1歐美和國內學者對景區的概念界定

表1-1歐美和國內學者對景區的概念界定從法理的角度講,我國對景區的界定存在著兩個并行的概念:風景名勝區和旅游區。

風景名勝區(人們習慣簡稱為“風景區”)是1985年國務院頒布的《風景名勝區管理暫行條例》中規定的名稱。在這個條例中,明確規定風景名勝區必須是由國家或地方政府批準、區域范圍明確、級別分明的法定區域概念,主要是指具有欣賞、文化或科學價值,自然景物、人文景觀比較集中,環境優美,具有一定規模和范圍,可供人們游覽、休息或進行科學、文化活動的地域。

旅游區是國家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3年發布的《旅游區(點)質量等級的劃分與評定標準》(GB/T17775—2003)中規定的名稱。在這個標準中,明確規定旅游區是指具有參觀游覽、休閑度假、康樂健身等功能,具備相應旅游服務設施并提供旅游服務的獨立管理區。一個值得大家思考的問題?在國內外旅游研究與實際操作中,景區、旅游區、景點等概念相互重疊,用法不一。有的用“景區”這一概念,也有用“旅游目的地”來表達的,也有用“景點”這一概念的。“景區”這個概念翻譯上也各不相同,如touristattraction,visitorattraction,sceneryarea,您認為哪個翻譯最準確呢?二景區的基本類型

1、按照景區形成的原因來劃分美國學者C·R·戈爾德耐、J·R·布侖特·里奇、羅伯特·麥金托什在《旅游業原理、方法和實踐》一書中,根據形成的原因將景區劃分為文化、自然、節慶、游憩和娛樂等五種類型。這種分類方法被人們稱為景區類型的“五分法”。圖1-2反映了五分法的基本思想。2、按照景區功能的特征來劃分:觀光體驗類景區、度假休閑類景區、資源保護類景區和綜合型景區。3、按照景區質量的等級來劃分:A級、AA級、AAA級、AAAA級、AAAAA級。4、按照景區經營的方式來劃分:所有權和經營權統一的景區,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離的景區,企業經營的景區。5、按照景區要素的主體來劃分:自然類景區、人文類景區和復合類景區。三、景區的基本功能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景區在產品、企業和產業三個層次上形成了一個基本功能系統。圖1-3反映了景區的功能層次性特征。第二節景區的發展態勢

一、世界景區發展歷程追溯景區的歷史發展過程遠比想象的困難,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其一,一個地方必須有多少訪問者,才能夠被稱為景區(點),這個量很難確定,在古羅馬時期,每年光顧埃及金字塔的可能只有幾十個羅馬人。那時,金字塔是旅游景區(點)嗎?還是由于旅游團的出現,交通服務設施的改善,成千上萬的旅游者開始訪問金字塔之后,金字塔才真正成為景區(點)呢?美國的大峽谷?第二,到一個地方的目的的問題。是不是只有為了廣義的消遣和娛樂目的到一個地方去,這個地方才能稱作景區(點),那么出于責任和義務而光顧的地方,算不算的上景區(點),譬如,神殿和教堂?傳統的節慶活動,比如英國的德比郡的盛裝節(為保證來年的富裕生活而舉辦的活動,從什么時候開始不再是一種宗教活動,而成為吸引游客的活動了呢?

自然景觀和本不是為吸引旅游者而建造的景觀,無疑是歷史最悠久的景區(點)。出于多種原因(社會變遷/科技發展)這些地方經過漫長的時間逐漸成為了景區(點)。那些特意為吸引旅游者設計開發的景區(點),從存在的第一天就是純粹的景點。節慶活動也可以分為兩類,一是傳統的活動,現在已經專門為旅游者服務,如倫敦的軍旗禮閱兵式。另一種是特別為吸引旅游者而舉辦的,例如各種節慶活動。景區發展的歷程簡介最初階段:古羅馬的巴斯溫泉療養地:目前為止,還沒有證據表明世界上那一個時期的其他某個景點,在長達1000年的時間里有巴斯那么大的訪問量。中世紀:中世紀的歐洲是宗教旅游興起的時期。宗教旅游無疑可被視為早期的大眾化旅游。為滿足宗教旅游者的需求,各種服務設施應運而生,如旅店等。旅游者長途跋涉涌向當時的景區、朝覲的目的地。文藝復興與中世紀的大規模宗教旅游不同的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非宗教旅游僅為少數知名人士的活動。他們訪問景區(點),既有美學上的意義,也有宗教意義的特點。17、18世紀從17世紀后期到18世紀末,人們對健康的關注刺激了以特殊景點為基礎的旅游的發展。第一是礦物質溫泉療養地的發展,如巴斯、坦布里奇韋爾斯。第二是海濱浴場,如斯卡伯勒和馬蓋特的海濱度假地。當時還有一種以景點為目標的旅游活動——大旅行:Grandtour.19世紀歐洲工業化進程和鐵路系統的發展刺激了19世紀中產階級對景區(點)的訪問。直到19世紀海水浴才被認為是一種娛樂活動,因此,海濱度假地大幅度發展。同時工業家們建立了一些博物館、美術館和公園,同時工業城鎮也成為了新的旅游目的地。景區發展的歷程簡介進入20世紀19世紀末20世紀初,以各種活動為基礎的景點開始盛行。如各種各樣的博覽會、恢復舉辦奧林匹克運動會等。二戰以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景點數量和種類都在迅猛的增加。影響因素(包價旅游、航空、汽車)過去50年來旅游的發展及旅游帶來的經濟效益,導致了大量專門為吸引旅游者、刺激旅游消費而設計的景點的建造。這就是主題公園產生的原因。主題公園的使命就是給人們提供消遣和娛樂的機會。景區發展的歷程簡介二、中國景區發展歷程1、古代的萌芽階段(~1840)2、近代的低迷階段(1841~1949)3、現代的興旺階段(1950~1999)4、當代的提升階段(2000~至今)三、景區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一)發展現狀1、近幾年來,我國旅游景區在全國旅游業蓬勃發展的總體形勢推動下,其開發建設、保護利用和管理,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旅游景區已成為我國旅游業重要的生產力要素及旅游創收創匯的重要來源,是旅游者參觀游覽的主要場所。2、隨著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旅游景區之間的商業競爭也漸趨激烈。3、長期以來,旅游景區存在政出多門、體制混亂的宏觀格局,大部分旅游景區管理機制落后,觀念保守,景區管理和服務的專業化水平較低,旅游景區的整體服務功能、服務質量、管理水平和資源與環境保護力度都與我國旅游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與建設“世界旅游強國”的戰略目標不相適應,與旅游者越來越高的旅游需求不相適應。3、目前我國大部分旅游景區(點)綜合接待能力弱,基礎配套設施不完善,結構不合理,致使與旅游活動密切相關的各環節都出現了問題。(二)存在的問題

(一)觀念問題:可持續發展(二)資源問題(三)協調問題(四)配置問題(五)價格問題(二)存在的問題

(六)容量問題(七)能源問題(八)污染問題(九)建設問題(十)和諧問題上圖是《無極》劇組在“碧沽天池”邊搭建的“海棠金舍”。下圖是拆除“海棠金舍”后的景觀。美麗的碧沽天池邊留下的“垃圾”新疆唐代烽燧遺址,圖中圈處為《楚留香傳奇》劇組人為損壞痕跡(一)旅游景區投資發展趨勢

中國旅游產業規模:2006年27703億人民幣,其中直接投資4768億人民幣(WTTC),資本投資達到10580億人民幣,占總投資的9.9%,到2016年投資將增加到33294億人民幣(WTTC)。我國旅游景區已經達到2萬家,旅游景區已經形成我國旅游業的半壁江山。每年還以大約1萬家的速度在增長,而全國星級酒店不過是1.2萬多家,旅行社1.6萬家。1景區投資成為重要的投資領域。

截至2002年底,中國旅游業吸引海內外資金的總體規模達到8600億元。其中,賓館飯店等住宿設施投資規模為6400億元;景區景點開發為1000億元;旅游車船、文化娛樂、旅行社等為1200億元。在8600億元投資中,外商投資超過500億美元,在外商投資中,旅游飯店業400億美元,景區景點開發80億美元,旅游車船、文化娛樂業20億美元。僅占大約總量的12%。據國家旅游局《2005中國旅游景區發展報告》.四、中國景區發展趨勢

2.資本意志將決定旅游要素發展:

投資成為拉動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農業、生態環境、小城鎮改革。

3.投資主體多元化

國內投資主體多元化:

旅游集團:國旅、中旅、首旅、青旅、陜旅。

非旅游傳統企業:水泥、鋼鐵、房地產、鉀肥、焦炭、煙草、中信、保利、百貨公司。

國際資本將會逐步介入:迪斯尼、投資公司/基金、華人/華資背景的組織。

二、旅游景區市場發展趨勢

1.70%為自助性游客

2.70%在出行前會上網查看有關資訊

三、旅游景區產品發展趨勢

1.重視新產品

新產品發現的核心:自然奇跡、主題公園、城市、工業、農業、科教、婚慶、健康、極限。

2.文化旅游

3.房地產與房地產旅游

旅游景點地產、旅游商務地產、旅游度假地產、旅游住宅地產。

4.主題的旅游,特種旅游,如露營、滑雪、溫泉等將逐步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四、旅游景區人力資源發展趨勢

1.專門的教育培訓-景區管理課程-本科專科教育。

2.高級管理人才的現狀、特點、發展趨勢——各種非旅游專業,特別是經濟類的人才,將成為核心力量,成為景區高級管理人才的主體。

3.部分IT經理會成為景區的主要領導人(負責人)、領導層年輕化。五、旅游景區運營發展趨勢

1.連鎖(投資、管理或者市場)的特點、現狀、未來可能的發展方向。

2.咨詢顧問將更顯重要,業務細分將成為必然。

3.管理

(1)投資主體多元化導致景區經營管理跟不上,經營狀況需要改善;

(2)游客對于景區服務質量要求不斷提高;

(3)政府對于利用旅游進行招商引資和引智更加重視,希望通過景區良好的現金流和市場形象吸引外來投資者;

(4)經過國內旅游景區幾輪的發展,關注中心已經從“占景區”到“策劃景區”再到“管理景區”,逐步的“管理出效益”已經成為業內共識。

4.營銷的地位和可能的方式

信息化占據營銷手段的主體,并占據市場費用的70%以上;

5.電子商務將成為景區延伸服務、擴展空間的新領域,在這個領域里將出現創新型的企業。先進技術的采用和革新對企業開發新產品和長期占據市場產生重要的影響。

6.景區集團化將逐步顯現出來。第三節景區開發管理的基本任務

景區的構成要素及系統分析一

景區開發與管理的基本任務二資源要素旅游吸引物旅游設施旅游服務非資源要素旅游者當地居民當地政府一、景區的構成要素及系統分析

指賦存于旅游景區空間范圍內,對游客產生吸引力的資源,包括自然型及人文型的。是游客實現旅游活動的基本條件之一,同時也是旅游景區存在的基礎之一。景區服務是旅游景區能否使游客滿意的最敏感要素。旅游服務是旅游旅游產品的核心。旅游服務主要包括導游服務、酒店服務、交通服務和商品服務。旅游活動的主體,也是旅游景區的消費者。包括生活在旅游景區內和附近的一些居民。制定旅游業發展的方針、政策,組織、指導資源開發建設,規范旅游者行為2、旅游景區系統模型需求變化政策法規競爭人口特征技術影響政治因素外部影響可進入性

促銷旅行方式游客期望經營者創造性員工技能投資力度旅游景區結構系統輸入輸出資源要素非資源要素利益群體旅游者當地居民投資者經營者影響輸出經濟的社區的環境的生態的二、景區開發與管理的基本任務

基于系統論和管理學的思想,把景區企業的管理系統劃分為理念系統、支持系統、前臺系統(直接服務旅游者)、后臺系統(保障前臺運行)四個子系統。老三論與新三論?系統論、控制論和信息論是上世紀四十年代先后創立并獲得迅猛發展的三門系統理論的分支學科。雖然它們僅有半個世紀,但在系統科學領域中已是資深望重的元老,合稱“老三論”。人們摘取了這三論的英文名字的第一個字母,把它們稱之為SCI論。耗散結構論、協同論、突變論是本世紀七十年代以來陸續確立并獲得極快進展的三門系統理論的分支學科。它們雖然時間不長,卻已是系統科學領域中年少有為的成員,故合稱“新三論”,也稱為DSC論。

所謂系統,即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賴的若干組成部分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